![2023-2024学年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 3.1 维护秩序 教案第1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9/14637035/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3-2024学年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 3.1 维护秩序 教案第2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9/14637035/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3-2024学年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 3.1 维护秩序 教案第3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9/14637035/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政治 (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维护秩序教案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政治 (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维护秩序教案设计,共6页。
八年级《3.1维护秩序》教学设计课题《3.1维护秩序》主备教师 年级八年级学科 审核 教学三维目标1、对规则的社会功能具有高度认同感,认同社会生活、社会秩序和社会规则密不可分;认同要通过制定和遵守合理规则要妥善处理好彼此间的利益关系。2、能够从不同的主题利益关系及其正当性、合理性的角度、分析社会秩序、社会规则问题。3、了解社会秩序是社会生活的一种有序化状态,理解社会秩序是社会正常运行和人民安居乐业的保障;了解社会规则的主要类型,理解社会规则是如何维护社会秩序的。教学重点社会生活需要秩序。教学难点社会规则维系社会秩序课前:预习第课并且完成练习册上相应的填空题发布任务自主学习发布自主学习题目并且对答案任务:预习并且完成自主学习题目和对答案收集学情二次备课根据学生任务完成情况调整课程内容 课堂:交流展示,合作探究环节名称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新课讲授 教师展示四副关于秩序的图片并提问:以上图片展示了哪些方面的社会秩序?如果没有秩序,我们的生活将会怎样?教师提示:这四幅图片分别反映了社会管理秩序、生产秩序、交通秩序、公共场所秩序。如果没有秩序,我们的生活会变得混乱不堪看图片思考问题 让学生理解生活中秩序的重要性。 (一)社会秩序的含义及种类活动一:自主学习——了解社会秩序阅读教材P23第一段。1、思考:什么是社会秩序?2、常见的社会秩序有哪些?教师总结:①含义:社会秩序是社会生活的一种有序化状态。②种类:包括社会管理秩序、生产秩序、交通秩序、公共场所秩序等 (二)社会秩序的作用活动二:情境讨论——雨天的校门口(展示图片及阅读教材P24“阅读感悟”)1、思考:校门口的这种混乱状况会造成哪些影响?2、你认为应如何改变这种混乱的状态?3、“阅读感悟”让你对社会秩序有了怎样的认识?教师总结:社会秩序的作用:(1)社会正常运行需要秩序。(2)社会秩序是人民安居乐业的保障。教师过渡:怎样营造良好的社会秩序呢?(三) 规则的种类、作用及含义 活动三:让学生快速找到书上关于规则的概念及种类并且大声念出来。(四)社会规则与社会秩序的关系活动四:“一米线”的提醒“一米线”,要求后面等候的人员与前面办理业务的人员保持一米的距离,不要紧跟或围拥。这一规则有其心理学依据。心理学研究表明,除了至亲好友之外,人与人之间的心理安全距离约为一米。越过这个安全距离,人们就会感到紧张,觉得个人安全和隐私受到了侵犯。遵循“一米线”规则,既是尊重他人隐私的要求,也是自身文明素养的体现。1、思考:我们日常生活中还有哪些类似上述事例的规则?2、如何理解社会规则对我们的影响?教师总结:社会规则明确社会秩序的内容。规则告诉我们应该如何安排社会生活各方面的关系;如何作为社会一员享有权利,承担责任,处理好与他人、社会的关系,从而使大家各司其职,各安其位,各尽其责,各得其所。活动五:身边的规则——《铁路安全管理条例》2014年1月1日起施行的,《铁路安全管理条例》规定:在动车组列车上吸烟或者在其他列车的禁烟区域吸烟,按照违法行为的情节和后果,对吸烟行为人处5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罚款;对吸烟导致列车火灾等严重后果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2016年,铁路部门规定:乘客在动车组列车吸烟,除接受罚款外,还需持本人身份证到铁路客户服务中心签订协议书,方可再次购买动车组车票。1、思考:为什么会出现上述规定?2、不同时期,对违反规定者的处罚有什么不同?3、铁路部门对吸烟者的处罚是强制性的还是非强制性的?为什么?教师总结:社会规则保障社会秩序的实现。社会规则明确了当有人破坏秩序时该如何处罚,从而保障社会的良性运行。对违反社会规则行为的处罚,既有法律、纪律等规定的强制性措施,也有道德、风俗等包含的非强制性手段。 学生思考问题并且回答感受秩序的重要作用 对口群学 翻开课本第25-26页,10分钟内完成以下问题思考: 1、什么是社会规则?社会规则的种类、类型有哪些? 2、社会规则有什么作用? 3、社会规则与社会秩序有什么关系? 4、中学生可以通过哪些活动培养规则意识?完成后,首先进行对子简单对学,然后小组间进行群学,接着归纳总结,小组派代表展示。 积极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让学生当堂消化知识 课堂小结这节课我们认识了社会秩序和社会规则,知道了生活需要秩序,有了良好的秩序,社会才能正常运转,人民才能安居乐业;懂得了维护秩序靠规则,规则有很多,如道德、法律、纪律等。社会规则明确社会秩序的内容;社会规则保障社会秩序的实现。 小组爱学完成及课堂表现1、大部分班级在加分制的带动下,能够积极地参与课堂。并且在近日来反复强调纪律的情况下,课堂纪律明显好转。学生也能够及时得跟上课堂的脚步,及时回答问题。教学改进1.高效的课堂一定要注意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学生在上这节课的积极性显然是比上节课的积极性要高。但仍然需要再提升他们的积极性。为了提高他们的积极性教师可以提一些比较接近他们生活的问题,让他们能够分享自己的看法。营造一种积极回答的班级氛围。再比如,利用加分制度,强化他们积极回答的行为。加分制一定要利用好。2.仍需再磨课上下功夫,尽量多熟悉教学内容和学生。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维护秩序教学设计及反思,共4页。
这是一份政治思品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维护秩序教案设计,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情感,能力目标,知识目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维护秩序教案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重点难点,生活需要秩序,课堂总结,作业,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