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东省梅州市大埔县虎山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5月(模拟)考试生物试题
展开
这是一份广东省梅州市大埔县虎山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5月(模拟)考试生物试题,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种群通常以三种形式适应胁迫环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按秘密级事项管理★启用前
广东省2023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
生物学模拟试题(九)
本试卷共2l题,共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
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
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第Ⅰ卷(选择题共4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共40分。第1~12小题,每小题2分;第13~16小题,每小题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几丁质是广泛存在于自然界的一种多糖类物质,主要来源为甲壳类动物、昆虫的外骨骼以及某些真菌的细胞壁等。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糖类是重要的能源物质,但不是都能为细胞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B.纤维素、几丁质的组成元素相同,均可以简写为(CH2O)
C.几丁质用途广泛,如用于废水处理、制作食品添加剂、制造人造皮肤等
D.几丁质被酶催化分解后,可能为某些生物提供能量和营养
2.细胞骨架主要包括微丝、微管和中间纤维3种结构组分。在免疫调节中,抗体与病原微生物结合形成沉淀,能诱发吞噬细胞的细胞膜伸出伪足,将病原微生物包裹起来形成吞噬体囊泡,最后与溶酶体融合。此过程中伪足的生成与细胞内微丝及其结合蛋白在细胞膜下局部组装密切相关,相关过程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用纤维素酶可破坏细胞内微丝,从而改变细胞的形态
B.细胞骨架的作用还体现在锚定并支撑着许多细胞器
C.吞噬细胞的细胞膜伸出伪足的过程需要消耗细胞内的能量
D.该实例可体现细胞骨架与细胞运动、物质运输等密切相关
3.ATP主要通过在线粒体内膜进行的氧化磷酸化反应产生。线粒体复合物Ⅰ是线粒体内膜的氧化磷酸化反应最大和最复杂的催化功能单位。动物和植物线粒体复合物Ⅰ的装配存在一些差异。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线粒体内膜的氧化磷酸化反应过程需要O2参与,同时产生CO2
B.小鼠细胞和小麦细胞无氧呼吸产物不同与线粒体复合物Ⅰ的不同无关
C.线粒体内膜上的线粒体复合物Ⅰ能将氧化型辅酶Ⅰ转化成还原型辅酶Ⅰ
D.线粒体复合物Ⅰ的合成需要消耗ATP,ATP的生成离不开线粒体复合物Ⅰ
4.在现代化生产中,无论是肉鸡品系,还是蛋鸡品系,都需要对雏鸡进行雌雄鉴别,以提升生产效率,减少经济损耗。现已知某种鸡的银色羽(S)对金色羽(s)为显性、芦花羽(B)对非芦花羽(b)为显性,且相关基因均位于Z染色体上。根据下表中的杂交实验进行判断,①~⑥(基因型各不相同,且③为ZBSW)的亲本组合中,不能用于生产中雌雄鉴别的是( )
亲本组合
子代表型
母本
父本
①
②
均为金羽非芦花鸡
③
④
雄性均为银羽芦花鸡,雌性均为金羽芦花鸡
①
⑤
均为银羽非芦花鸡
⑥
⑤
雄性均为银羽芦花鸡,雌性均为银羽非芦花鸡
A.①×④ B.②×③ C.③×⑤ D.②×⑥
5.糖尿病心肌病由高血糖、胰岛素抵抗等通过对心肌细胞的直接毒性而引起的一系列反应所致。科研人员利用PCR等技术对糖尿病大鼠心肌DNA损伤及DNA修复酶OGG1、APE1的蛋白质表达量进行了研究,部分结果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在糖尿病大鼠心肌细胞中,线粒体DNA受损程度较核DNA受损程度高
B.线粒体DNA损伤累积到一定程度时,可能会导致心肌能量供应不足
C.与糖尿病大鼠相比,对照组大鼠心肌细胞中OGG1和APE1的基因数较少
D.对照组大鼠的年龄、体重、性别与糖尿病大鼠的保持一致,且不患糖尿病
6.水平转基因是自然转基因的一种类型,指基因在不同物种的生物个体之间的交流过程与结果(如图中过程1所示),或者在单个细胞内部的叶绿体、线粒体与细胞核等结构之间的交流过程与结果。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农杆菌的A基因 母本红薯(含B基因,不含C基因)×父本红薯(含C基因,不含B基因)
1 2
红薯(含B基因,不含A基因)获得A基因 F1红薯(含基因B和C)
A.水平转基因可以发生在农杆菌和红薯细胞间,属于基因重组
B.过程1中获得A基因的红薯可通过过程2将A基因传递到子代
C.细胞内不同结构之间能进行基因交流与DNA的结构相同有关
D.过程1、过程2均使作物发生定向变异,均有利于作物适应新环境
7.种群通常以三种形式适应胁迫环境:迁移至适宜的生境,利用表型可塑性缓冲环境的负面影响以及适应新环境的基因频率增加。表型可塑性是指在遗传物质不发生改变的情况下,个体在不同的环境中产生不同的表型。通过基因频率的变化恢复种群增长,摆脱灭绝的命运,这一现象称为进化拯救。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地理障碍会限制活动范围小的生物迁移至适宜的生境
B.表型可塑性依赖于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C.细菌产生耐药性属于医学领域进化拯救的案例
D.种群迁移和表型可塑性都不会造成种群的进化
8.研究表明,缺少运动可能会使人体内Piezo1蛋白失去活性,会降低肌肉中的毛细血管的密度,使血液流动受限而活动变得困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Piezo l蛋白合成以及发挥作用的过程均发生在内环境中
B. 肌肉组织中,CO2一般从毛细血管向组织液运输
C.血液流动受限会影响肌肉细胞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交换过程
D.组织液中的各种物质,大部分能够被重新吸收回淋巴液
9.广式高盐稀态酱油发酵工艺中盐分含量对于发酵过程和产品风味至关重要,其作用之一是防腐抑菌,淘汰非耐盐野生杂菌或有害微生物。随着健康中国建设的推进,酱油的减盐成为一种趋势。科研人员研究了不同盐分条件下不同发酵阶段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变化,结果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不同盐分条件下不同发酵阶段各类微生物菌落总数
样品
菌落总数/(1g CFU/mL)
细菌
真菌
乳酸菌
LI
6.95
4.87
6.18
LⅡ
6.65
6.46
6.37
LⅢ
5.87
4.72
4.60
MI
6.93
4.03
4.70
MⅡ
6.41
6.32
5.52
MⅢ
5.57
4.07
5.11
HI
6.82
3.48
4.60
HⅡ
6.15
5.78
5.84
HⅢ
5.39
2.43
4.93
注:L、M、H分别表示低盐组(120g/L)、中盐组(150g/L)、高盐组(170g/L);Ⅰ、Ⅱ、Ⅲ分别表示发酵第5天、发酵第25天、发酵第55天
A.高浓度盐分能通过提高培养液的渗透压来实现防腐抑菌
B.在发酵初期,盐浓度的提高对真菌及乳酸菌形成有效抑制
C.在发酵过程中,细菌、真菌、乳酸菌的数量均呈现降低趋势
D.随时检测培养液中的微生物数量,可以更好地了解发酵进程
10.蓝细菌在适宜的气象条件和无机盐浓度下,会大量繁殖,形成水华。水华的形成分为相互区别而又连续的4个过程,即休眠、复苏、生物量增加、上浮聚集。下图表示2005~2014年太湖水华形成过程中蓝细菌休眠和复苏的时间进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在太湖蓝细菌复苏期,气温越高,水华复苏的时间就越早
B.在太湖蓝细菌休眠期,气温越低,蓝细菌休眠时间越早
C.蓝细菌上浮聚集提高了湖泊群落利用阳光等环境资源的能力
D.水华的形成受密度制约因素和非密度制约因素的共同影响
11.绿肥作物是以其新鲜植物体就地翻压或沤、堆制肥为主要用途的栽培植物总称。休耕时,农民常在田里种植绿肥作物,于复耕前将它们翻放土内以提升土壤肥力,减少化肥使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将绿肥作物翻放土内不会影响土壤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
B.适宜的水分和温度有利于绿肥施入土壤后提升土壤肥力
C.绿肥施入土壤后为植物生长增加了物质来源和能量来源
D.各种元素必须依赖分解者的分解作用才能回到无机环境
12.萼片是花的最外一环,能保护花蕾的内部。在果实生长过程中,萼片不脱落(萼片宿存),则喷洒的农药、雨水不能及时散发,在花萼部位聚集,容易产生果锈、黑星病、顶腐病等病害。科研人员以库尔勒香梨为实验材料,分析了100mg/L的生长素(IAA)和l00mg/L的生长素抑制剂(TIBA)对不同序位果实萼片发育的影响,部分结果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在同一处理下,第4序位果实脱萼率比第1序位果实脱萼率高
B.在同一序位下,果实脱萼率大小关系为TIBA处理>清水处理>IAA处理
C.喷施IAA会促进果实萼片的宿存,影响萼片的脱落
D.该研究表明, IAA在器官水平上起着促进细胞生长的作用
13.端粒的3'端为含100~200个核苷酸的单链DNA,这段单链DNA可侵入端粒的双链区,并与其中的1条DNA链配对形成1个置换环(D-loop,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端粒的D-loop结构中,嘌呤数一定等于嘧啶数
B.端粒中DNA与蛋白质的结合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C.在有丝分裂过程中,每条染色体上含有2个或4个端粒
D.细菌中不含端粒结构,没有DNA和蛋白质形成的复合体
14.三体自救是指减数分裂出现错误的精子(卵子)和卵子(精子)结合形成三体(多一条染色体)受精卵时,在胚胎早期有丝分裂过程中失去一条染色体,从而使胚胎染色体数目恢复正常,形成单亲二倍体。由错误的卵子导致的单亲二倍体类型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三体是染色体数目变异导致的,该变异可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到
B.导致单亲异二体和单亲同二体出现的配子错误发生在减数分裂的同一时期
C.复合型单亲二体和片段性单亲二体都是减数分裂中同源染色体片段交换导致的
D.若图中单亲同二体是红绿色盲患者,则其母亲一定是红绿色盲患者
15.冻疮是冰点以上的低温与高湿度环境暴露所致的一种局限性皮肤炎症。如果皮肤在10℃以下的潮湿环境下暴露过久,低温就会使小血管收缩,而这时再进人温暖环境则会令小动脉受热扩张,使皮肤发红并产生水肿。水肿的组织会刺激神经末梢,并使人体产生痒痛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寒冷环境下,副交感神经活动占据优势,使小血管收缩
B.寒冷环境可能使某些细胞缺乏足够的养料供应而出现功能障碍
C.水肿的组织刺激神经末梢使人体产生痒痛感的过程属于非条件反射
D.人体在寒冷环境受冻后,应立即用热水浸泡或取火烘烤
16.为了更好地了解动物生殖与发育的细节,科学家先体外培养小鼠卵母细胞,让它们转变为拥有类似正常胚胎干细胞特性的孤雌单倍体干细胞。然后使用基因编辑技术,将孤雌单倍体干细胞中的三个基因沉默,使它的细胞核状态发生改变,接近精子细胞核的状态。接下来将这个改造后的细胞注射到另一个卵母细胞内,之后将形成的早期胚胎适时移植到母鼠子宫内,健康的孤雌小鼠就诞生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孤雌单倍体干细胞中只有一个染色体组,利于研究一些显性基因
B.在体外培养条件下,孤雌单倍体干细胞可以只增殖而不发生细胞分化
C.将改造后的孤雌单倍体干细胞注射到另一个卵母细胞内的过程模拟了自然受精
D.胚胎移植的实质是早期胚胎在相同生理环境条件下空间位置的转移
题序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60分)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60分。
17.(13分)冰叶日中花是一种耐盐碱植物,它的盐囊泡具有暂时储存盐分和泌盐的作用(部分机制如下图所示)。盐囊泡是一种体积大、高度液泡化的泡状细胞,其形成过程为原表皮细胞的原生质变浓,细胞增大,原表皮细胞垂直于叶片突出生长,形成盐囊泡原始细胞,盐囊泡原始细胞再分裂成两个子细胞,其中一个发育成囊泡细胞,另一个发育成柄细胞。请回答下列问题:
注:HKT 1.2是Na+转运蛋白,NHX是液泡膜Na+/H+逆向转运蛋白,P-ATPase和V-ATPase分别代表定位于细胞膜和液泡膜上的质子泵,ClC-c是CI-通道蛋白
(1)分别从分子水平和细胞水平分析原表皮细胞和囊泡细胞的不同点:
(各写出一点即可)。
(2) 据图分析,为了避免Na+毒害,盐囊泡细胞的适应机制是 。质子泵能够直接利用释放的能量将膜内侧的H+转运至Cl-在通过ClC-c时, (填“需要”或“不需要”)与通道蛋白结合。
(3)盐胁迫可以改变冰叶日中花的光合途径,由卡尔文(C3)途径变成景天酸代谢(CAM)途径。CAM途径是对C3途径的补充,夜间植物叶片气孔打开,在液泡内暂时完成CO2的固定;白天气孔关闭,经一系列反应CO2,再进入叶绿体中,经过C3途径形成淀粉。气孔开闭昼夜差别是CAM途径区别于C3途径的重要标志。尚不清楚在此过程中Na+和Cl-是单独作用, 还是两者共同作用。某科研人员想探究以上问题,请结合以上信息,帮助其设计实验思路。(提示:复合钠盐和复合氯盐可分别提供Na+和Cl-且其他成分对植物无影响,对实验结果及其检测方法不做要求)
实验思路: 。
18.(12分)免疫耐受是指对抗原特异性应答的T细胞与B细胞,在抗原刺激下不能被激活,从而不能进行正常免疫应答的现象。食物过敏反应大致可分为致敏、激发和效应三个阶段,如图所示。食物过敏发生的根本原因是食物口服免疫耐受的破坏。请回答下列问题:
(1)已产生免疫的机体,在再次接触相同的抗原时,有时会发生引发 的免疫反应,称为过敏反应。过敏反应属于特异性免疫中的 免疫。
(2)致敏阶段,B细胞的活化需要 两种信号分子的刺激,产生的抗体会吸附在血液中的肥大细胞以及 的表面。
(3)据图简要写出激发阶段和效应阶段的生理过程: 。
(4) Treg是一类对免疫应答有负向调节作用的细胞群, 主要通过释放抑制因子形成免疫耐受。近年来发现, 某些肠道菌群制剂能够提高Treg的数量和比例,可用于治疗较严重的食物过敏,试解释此疗法的机理:
。
19.(11分)湿地的类型多种多样,通常分为自然和人工两大类。自然湿地包括沼泽地、泥炭地、湖泊、河流、海滩和盐沼等,人工湿地主要有水稻田、水库、池塘等。请回答下列问题:
(1)湿地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 ,在某沼泽地中,芦苇属于第一营养级,它的能量除未被利用和被分解者利用外,其他的流向是 。
(2)某河道中鲇鱼以植食性小鱼、小虾为食,当食物匮乏时也吸食有机腐殖质。鲇鱼在该生态系统中的成分是 。鲇鱼胡须可感受小鱼运动,小鱼运动产生的声波属于生态系统的
信息,该过程体现了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具有 的功能。
(3)为治理某水库的水华,研究人员尝试在水库中投放鲢鱼和鳙鱼。鲢鱼和鳙鱼的投放量应该根据
的生物量进行确定。鲢鱼和鳙鱼也是经济鱼类,为实现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请对该水库提出两条管理措施: 。
20.(12分)质量性状是指同一种性状的不同表型之间呈现质的中断性变化的性状,如豌豆的圆粒和皱粒。数量性状是指在一个群体内的不同个体间表现为连续变异的性状,如动物毛发的长度等。为了解不同花色的观赏向日葵杂交后代主要观赏性状的遗传规律,研究人员以GW和GY分别为父本和母本进行正反交。分别从F1中挑选优良单株,同一单株内不同花朵间相互传粉,构建F2花色分离群体。请回答下列问题:
代码
样本量
主要特点
杂交亲本
GW
1
舌状花为白色,柱头为绿色
GY
1
舌状花为黄色,柱头为紫色
F1
GW×GY
1
舌状花为黄色,柱头为紫色
GY×GW
1
舌状花为黄色,柱头为紫色
F2
WY
182
花色分离
YW
l44
花色分离
(1)在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中,能证明豌豆的圆粒和皱粒属于质量性状的证据是 。
豌豆的圆粒和皱粒体现基因对性状的控制方式是 。
(2)研究发现,向日葵舌状花花色由三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控制,其中基因Y控制色素的合成,基因y无控制色素合成的功能;基因D和基因H对黄色有积累效应(每个显性基因对颜色深度增加的效果相同),基因型为Y_dd hh的个体的舌状花表现为乳白色。在F2中,白色舌状花个体占总数的1/4,乳白色舌状花个体占总数的3/64。由以上信息可推知,F1的基因型为 ;F2中与F1的舌状花花色相同个体的比例为 ,基因型有 种。
(3)在上述实验的F2中,绿色柱头个体有85株,紫色柱头个体有241株,分离比例约为1:3,则柱头色属于(填“质量”或“数量”)性状。根据F2柱头色分离比, (填“能”或“不能”)确定柱头色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请说明理由: 。
21.(12分)科研人员采用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探究敲除SIMAPK4基因对番茄果实抗冻性的影响。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可实现对基因组特定位点的靶向编辑(工作原理如图所示),其中Cas9蛋白由Cas9基因指导合成sgRNA是单链RNA。请回答下列问题:
(1)据图分析,CRISPR/Cas 9基因编辑技术可实现靶向编辑的原因是 。
但该技术有时存在编辑对象出错而造成“脱靶”,实验发现sgRNA的序列长短影响成功率,越短脱靶率越
(填“高”或“低”)。
(2)Cas9蛋白在功能上属于 酶,切割的是DNA中的 键。番茄细胞中不具有Cas9蛋白和sgRNA及相关基因。在敲除SIMAPK4基因前,科研人员需要构建SIMAPK4基因编辑载体,从而合成Cas9蛋白和sgRNA。构建好的SIMAPK4基因编辑载体需要满足的条件:
(答出两点即可)。
(3)构建好的基因编辑载体进入番茄细胞常用的方法有 (答出一点即可)。已知SIMAPK4基因编辑载体上有潮霉素抗性基因(HPT),且野生植株不含有HPT基因。请写出通过PCR技术筛选SIMAPK4基因被敲除的番茄的实验思路: 。
广东省2023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
生物学模拟试题(九)参考答案
1.B【命题意图】本题以几丁质的分布为情境,考查糖类的种类、功能等知识内容,要求学生从题干中获取相关信息进行分析、解题,主要考查了学生的理解能力以及生命观念、科学思维的核心素养。
【解题分析】糖类是重要的能源物质,但不是都能为细胞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A项正确;几丁质含有N,不可以简写为(CH2O),B项错误;几丁质用途广泛如用于废水处理、制作食品添加剂、制造人造皮肤等,C项正确;几丁质是一种含氮多糖分子,被酶催化分解为小分子物质后,可能为某些生物提供能量和营养,D项正确。
2.A【命题意图】本题以吞噬细胞吞噬病原微生物为情境,考查细胞骨架、物质运输等知识内容,要求学生从题干中获取相关信息进行分析、解题,主要考查了学生的理解能力、获取信息能力以及生命观念、科学思维的核心素养。
【解题分析】细胞骨架是由蛋白质纤维组成的网架结构,用纤维素酶不能破坏细胞内微丝,A项错误;细胞骨架可维持细胞的形态,锚定并支撑着许多细胞器,B项正确,吞噬细胞通过胞吞作用吞噬病原微生物,此过程需要消耗能量,C项正确,细胞骨架与细胞运动、分裂、分化以及物质运输、能量转化、信息传递等有关,D项正确。
3.B【命题意图】本题以线粒体内膜进行的氧化磷酸化反应为情境,考查细胞呼吸等知识内容,要求学生从题干中获取相关信息进行分析、解题,主要考查了学生的理解能力、获取信息能力以及生命观念、科学思维的核心素养。
【解题分析】发生在线粒体内膜上的氧化磷酸化反应不会产生CO2,A项错误;小鼠细胞和小麦细胞的无氧呼吸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与线粒体复合物Ⅰ无关,B项正确;线粒体内膜上的线粒体复合物Ⅰ能将还原型辅酶Ⅰ转化成氧化型辅酶Ⅰ,C项错误: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基质中也可以产生ATP,D项错误。
4.A【命题意图】本题以生产中雏鸡的雌雄鉴别为情境,考查伴性遗传等知识内容,要求学生从题干中获取相关信息进行推理、解题,主要考查了学生的理解能力、实验与探究能力、获取信息能力、综合运用能力以及生命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的核心素养。
【解题分析】由①×②的子代均为金羽非芦花鸡可推知,①的基因型为ZbsW,②的基因型为ZbsZbs;由③×④的子代中雄性均为银羽芦花鸡,雌性均为金羽芦花鸡③的基因型为ZBSW,可推知④的基因型为ZBsZBs;由①×⑤的子代均为银羽非芦花鸡,可推知⑤的基因型为ZbsZbs;由⑤×⑥的子代中雄性均为银羽芦花鸡,雌性均为银羽非芦花鸡,可推知⑥的基因型为ZBsW。因此,②×③、③×⑤、②×⑥都可以通过初生雏鸡的羽毛进行雌雄鉴别,A项符合题意。
5.C【命题意图】本题以糖尿病大鼠心肌DNA损伤及DNA修复酶的研究为情境,考查基因表达等知识内容,要求学生从题干中获取相关信息进行分析、解题,主要考查了学生的理解能力、实验与探究能力、获取信息能力以及生命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的核心素养。
【解题分析】分析DNA相对扩增量可知,与对照组相比,糖尿病大鼠心肌细胞中线粒体DNA相对扩增量较核DNA相对扩增量少,因此线粒体DNA.受损程度较核DNA受损程度高,A项正确;线粒体DNA损伤累积到一定程度时;会导致线粒体的功能受损,线粒体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线粒体的功能受损会导致心肌能量供应不足,B项正确;图2结果显示,糖尿病大鼠心肌细胞中OGG1和APE1的蛋白质表达量较对照组的高, 不能说明与糖尿病大鼠相比,对照组大鼠心肌细胞中OGG1和APE1的基因数较少,C项错误,对照组大鼠的年龄、体重、性别与糖尿病大鼠的保持一致,生理状况需要良好且不患糖尿病,D项正确。
6.D【命题意图】本题以水平转基因为情境,考查变异与育种等知识内容,要求学生从题干准确获取相关信息,并结合所学相关知识进行分析、解题,主要考查了学生的理解能力、获取信息能力以及生命观念、科学思维的核心素养。
【解题分析】由题干信息可知,水平转基因可以由农杆菌转移到植物中,属于基因重组,A项正确;分析题图可知,过程:1.获得的含A基因的红薯,也有可能通过过程2的有性生殖将A基因传给子代红薯, B项正确; 叶绿体、线粒体与细胞核中的DNA具有相同的双螺旋结构,是进行基因交流的结构基础,C项正确;变异一般是不定向的,且不一定有利于作物适应新环境,D项错误。
7.D 【命题意图】本题以种群适应胁迫环境的形式为情境,考查生物进化等知识内容,要求学生从题干中获取相关信息进行分析、解题,主要考查了学生的理解能力获取信息能力以及生命观念、科学思维的核心素养。
【解题分析】对于迁移能力有限的物种而言,地理障碍会限制其迁移至适宜的生境,A顾正确;表型可塑性中遗传物质不发生改变,个体在不同的环境中产生不同的表型依赖于基因的选择性表达,B项正确:在药物环境的胁迫下,细菌通过耐药基因频率的变化恢复种群增长,产生耐药性,属于进化拯救的案例,C项正确;种群迁移仍然要接受环境的选择作用,可能会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从而造成种群进化,D项错误。
8.C【命题意图】本题以人体内Piezo1蛋白活性变化对运动的影响为情境,考查内环境的组成和作用等知识内容,要求学生从题干准确获取相关信息,并结合所学相关知识分析、解决问题,主要考查了学生的理解能力、获取信息能力以及生命观念、科学思维的核心素养。,
【解题分析】Piezo1蛋白在细胞内合成,其发挥作用的过程可能发生在内环境中,A项错误;肌肉组织中,组织液中的CO2浓度高于血浆中的,CO2顺浓度运输,一般从组织液运输到血浆,B项错误;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血液流动受限会影响血浆运输营养物质和代谢废物,从而影响肌肉细胞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交换过程,C项正确;组织液中的各种物质,大部分能够被重新吸收回血浆,D项错误。
9. C.【命题意图】本题以酱油发酵为情境查传统发酵技术的知识内容,要求学生从题天中获取相关信息进行分析、解题,主要考查了学生的理解能办实验与探究能力、获取信息能为以及生:命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的核心素养。
【解题分析】高浓度盐分培养液的渗透压较高,不利于大多数微生物的生存,能起到防腐抑菌的作用,A项正确;对比LI、MI、HI组可发现;在发酵初期,盐浓度的提高抑制了真菌及乳酸菌的菌落的形成,B项正确;在发酵过程中,细菌数量呈现降低趋势,真菌和乳酸菌的数量先上升后下降,C项错误;发酵过程中;随时检测培养液中的微生物数量,可以更好地了解发酵进程,D项正确。
10.C【命题意图】本题以太湖水华的形成为情境,考查种群、群落等知识内容,要求学生从题干中获取相关信息进行分析、解题,主要考查了学生的理解能力、获取信息能力以及生命观念、科学思维、社会责任的核心素养。
【解题分析】据图分析可知,在太湖蓝细菌复苏期,气温越高,水华复苏的时间就越早;在太湖蓝细菌休眠期,气温越低,蓝细菌休眠时间越早,A、B两项正确。蓝细菌上浮聚集遮蔽湖面,位于湖泊群落下层的植物不能很好地利用阳光,C项错误。水华的形成既受营养条件等密度制约因;素的影响,也受温度等非密度制约因素的影响,D项正确。
11.B.【命题意图】本题以绿肥作物的使用为情境,考查物质循环、能量流动等知识内容,要求学生从题干中获取相关信息进行分析、解题,主要考查了学生的理解能力、获取信息能力以及生命观念、科学思维、社会责任的核心素养。
【解题分析】将绿肥作物翻放土内会影响土壤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A项错误;适宜的水分和温度有利于绿肥施入土壤后微生物的活动,使有机物分解加快,从而提升土壤肥力,B.项正确;绿肥施人土壤后为植物生长增加了物质来源,没有提供能量来源,C项错误;生态系统中的碳元素能通过生产者、消费者等的呼吸作用回到无机环境,D项错误。
12.D【命题意图】本题以生长素和生长素抑制剂对库尔勒香梨萼片脱落的影响为情境,考查植物山,生命活动的调节等知识内容,要求学生从题干中获取相关信息进行分析、解题,主要考查了学生的理解能力、实验与探究能力、获取信息能力以及生命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的核心素养。
【解题分析】分析实验结果可知,在同一处理下;第4序位果实脱萼率比第1序位果实脱萼率高;在同一序位下,TIBA处理的果实脱萼率最高,清水处理的次之,IAA处理的最低,A、B两项正确。与对照组相比,IAA处理组的果实脱萼率较低,而TIBA处理组的果实脱萼率最高,说明IAA促进果实萼片的宿存,C项正确。促进细胞生长的作用属于细胞水平,且该研究不能表明IAA可促进细胞生长,D项错误。
13.C【命题意图】本题以端粒的,DNA-蛋白质复合体为情境,考查DNA的结构、有丝分裂等知识内容,要求学生从题干中获取相关信息进行分析、解题,主要考查了学生的理解能力、获取信息能力以及生命观念科学思维的核心素养。
【解题分析】由题可知,在端粒的D-loop结构中有3条脱氧核苷酸链,嘌呤数不一定等于嘧啶数,A项错误;核酸的碱基之间结合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核酸与蛋白质的结合不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B项错误;在有丝分裂过程中,不含姐妹染色单体的染色体有2个端粒,含姐妹染色单体的染色体有4个端粒,C.项正确; 细菌中没有染色体,不含端粒结构,但有DNA和蛋白质形成的复合体,如转录时RNA聚合酶与DNA链结合形成的复合体,D项错误。
14.A【命题意图】本题以三体自救为情境,考查细胞分裂、染色体变异、人类遗传病等知识内容,要求学生从题干中获取相关信息进行分析、解题,主要考查了学生的理解能力、获取信息能力、综合运用能力以及生命观念、科学思维、社会责任的核心素养。
【解题分析】三体是染色体数目变异导致的,该变异可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到,A项正确;导致单亲异二体出现的配子错误发生在减数分裂Ⅰ后期(同源染色体未正常分离),导致单亲同二体出现的配子错误发生在减数分裂Ⅱ后期(姐妹染色单体未正常分离),B项错误;复合型单亲二体是减数分裂过程中发生了同源染色体片段交换导致的,而片段性单亲二体是在形成三体受精卵后,早期胚胎在有丝分裂过程中发生非同源染色体片段的交换导致的,C项错误;若由错误的卵子导致的某单亲同二体是红绿色盲患者,则其母亲可能是红绿色盲患者,也可能是红绿色盲基因的携带者,D项错误。
15.B【命题意图】本题以冻疮的产生原因为情境,考查内环境、神经调节等知识内容,要求学生从题干中准确获取相关信息,并结合所学相关知识进行分析、解题,主要考查了学生的理解能力、获取信息能力以及生命观念、科学思维的核心素养。
【解题分析】自主神经中的交感神经占据优势时,血管收缩,A项错误;寒冷环境下,小血管收缩,血液运输减缓,可能导致某些细胞缺乏足够的养料供应而出现功能障碍,B项正确;水肿的组织刺激感觉神经末梢产生兴奋,兴奋传至大脑皮层产生痒痛感,该过程没有经过完整的反射弧,不属于反射,C项错误;据题意可知,低温使小血管收缩,若立刻进入温暖环境,会令小动脉受热扩张,使皮肤发红并产生水肿,易导致冻疮的形成,D项错误。
16.A【命题意图】本题以孤雌小鼠的诞生为情境,考查细胞工程、胚胎工程等知识内容,要求学生从题干中获取相关信息进行分析、解题,主要考查了学生的理解能力、获取信息能力以及生命观念、科学思维、社会责任的核心素养。
【解题分析】孤雌单倍体干细胞中只有一个染色体组,不含等位基因,利于研究一些未知的隐性基因,A项错误;孤雌单倍体干细胞拥有类似正常胚胎干细胞的特性,在体外培养条件下,孤雌单倍体干细胞可以只增殖而不发生细胞分化,B项正确;将改造后的孤雌单倍体干细胞注射到另一个卵母细胞内的过程模拟了自然受精,C项正确;胚胎移植的实质是早期胚胎在相同生理环境条件下空间位置的转移,D项正确。
17.(1)从分子水平分析,mRNA分子不完全相同(或蛋白质分子不完全相同);从细胞水平分析,细A胞形态不同(或细胞器的种类和数目不同)(合理即可,4分)
(2)囊泡细胞将Na+转移至大液泡中,增大了细胞液渗透压,增强了细胞吸水能力(2分)
ATP水解(1分) 细胞外和液泡中(1分) 不需要(1分)、,
(3)将生长状况相同且良好的冰叶日中花平均分成甲、乙、丙、丁四组,甲组用适量的氯化钠胁迫处理,乙组用等量的复合钠盐胁迫处理,丙组用等量的复合氯盐胁迫处理,丁组用等量的蒸馏水处理,在其他条件相同且适宜的情况下培养,分别在白天和晚上固定时间点取材后检测气孔开闭情况(4分)
【命题意图】本题以冰叶日中花的耐盐碱机制为情境,考查细胞分化、物质运输、光合作用原理等知识内容,要求学生准确理解相关知识并利用学科语言进行规范答题,主要考查了学生的理,解能力、实验与探究能力、获取信息能力以及生命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社会责任的核心索养。
【解题分析】(1)由题意可知;盐囊泡主要由表皮细胞分化而来,原表皮细胞和囊泡细胞在分子水平上的不同点有tRNA分子不完全相同(蛋白质分子不完全相同等;在细胞水平上的不同点有细胞形态不同、细胞器的种类和数目不同等。
(2)分析题图可知,为了避免Na+毒害,维持盐囊泡细胞的正常生理功能,盐囊泡细胞将Na+转移至大液泡中,增大了细胞液渗透压,增强了细胞吸水能力。质子泵能够直接利用ATP水解释放的能量将膜内侧的H+转运至细胞外和液泡中。ClC-c.是通道蛋白, 分子或离子通过通道蛋白时,不需要与通道蛋白结合。
(3) 结合C:途径与CAM途径的联系和区别, 探究在盐胁迫下, Nat和CF是单独作用还是两者共同作用引起光合途径的转变,可设计实验思路:将生长状况相同且良好的冰叶泪中花平均分成甲、乙、丙、丁四组,甲组用适量的氯化钠胁迫处理;乙组用等量的复合钠盐胁迫处理,丙组用等量的复合氯盐胁迫处理,丁组用等量的蒸馏水处理,在其他条件相同且适宜的情况下培养,分别在白天和晚上固定时间点取材后检测气孔开闭情况。
18.(1)组织损伤或功能紊乱(1分) 体液(1分)
(2)抗原和辅助性T细胞表面的特定分子(2分) 皮肤、呼吸道或消化道黏膜(2分)
(3)相同的抗原再次进入机体时,会与吸附在细胞表面的相应的抗体结合,使这些细胞释放出组织胺等物质,引起过敏症状(3分)
(4)这些肠道菌群制剂能够提高Treg的数量和比例,通过释放较多的抑制因子对免疫细胞产生抑制作用,从而抑制食物过敏(3分)
【命题意图】本题以免疫耐受和食物过敏为情境,考查免疫调节等知识内容,要求学生准确理解相关知识并利用学科语言进行规范答题,主要考查了学生的理解能力、获取信息能力以及生命观念、科学思维、社会责任的核心素养。
【解题分析】(1)过敏反应是指已产生免疫的机体在再次接触相同的抗原时所发生的会引发组织损伤或功能紊乱的免疫反应,属于体液免疫。
(2)致敏阶段,B细胞的活化需要抗原和辅助性T细胞表面的特定分子的刺激,产生的抗体会吸附在血液中的肥大细胞以及皮肤、呼吸道或消化道黏膜的表面。
(3)激发阶段和效应阶段的生理过程为相同的抗原再次进入机体时,会与吸附在细胞表面的相应的抗体结合,使这些细胞释放出组织胺等物质,引起过敏症状。
(4)这些肠道菌群制剂能够提高Treg的数量和比例,通过释放较多的抑制因子对免疫细胞产生抑制作用,促进免疫耐受建立,抑制免疫性疾病的发生。
19.(1)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和营养结构(或食物链、食物网)(2分) 自身的呼吸作用和被下一营养级同化(2分)
(2)消费者和分解者(1分) 物理(1分) 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维持生态系统的平衡与稳定(2分)
(3)被捕食对象(食物)(1分) 定期适度捕捞鲢鱼、鳙鱼;定期合理投放鲢鱼、鳙鱼;控制性捕杀鲢鱼、鳙鱼的捕食者;控制人类活动对该水库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合理即可,2分)
【解题分析】(1)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和营养结构(或食物链、食物网)。在生态系统中,芦苇属于第一营养级;它的能量除未被利用和被分解者分解利用外,其他的流向是自身的呼吸作用和被下一营养级同化。
(2)鲇鱼以植食性小鱼、小虾为食,当食物匮乏时也吸食有机腐殖质,故鲇鱼在该生态系统中的成分可能是消费者和分解者。生态系统中的光声颜色、温度、湿度、磁力等,通过物理过程传递的信息,称为物理信息,小鱼运动产生的声波属于生态系统的物理信息,该过程体现了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具有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维持生态系统的平衡与稳定的功能。
(3)为确定鲢鱼和鳙鱼的投放量,应根据该水库食物网中的营养级,调查投放区鲢鱼和鳙鱼的捕食对象的生物量。在保持良好水质的同时增加渔业产量,应定期适度捕捞鲢鱼和鳙鱼;定期合理投放鲢鱼和鳙鱼;控制性捕杀鲢鱼和鳙鱼的捕食者;控制人类活动对该水库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等。
20.(1)F2中圆粒与皱粒出现一定的分离比,即呈现质的中断性变化(2分) 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体的性状(2分)
(2)YyDdHh(1分) 9/32(2分) 6(1分)
(3)质量(1分):不能(1分)若柱头色受A、a和B、b两对等位基因控制,且A和B基因位于同一条染色体上,a和b基因位于另一条染色体上,则AABB×aabb,F1的基因型为AaBb,F2柱头色也能出现1:3的分离比(合理即可,2分)
【命题意图】本题以观赏向日葵杂交实验为情境,考查基因的分离定律、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等知识内容,要求学生准确理解相关知识并利用学科语言进行规范答题,主要考查了学生的理解能力、实验与探究能力、获取信息能力、综合运用能力以及生命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的核心素养。
【解题分析】(1)由题意可知,质量性状是指同一种性状的不同表型之间呈现质的中断性变化的性状。在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中,F2中圆粒与皱粒出现一定的分离比,即呈现质的中断性变化,能证明豌豆的圆粒和皱粒属于质量性状。豌豆的圆粒和皱粒实例可体现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体的性状。
(2)由题干信息推知,在F2中,白色舌状花个体(yy_ _ _ _)占总数的1/4,乳白色舌状花个体(Y_ddhh) 占总数的3/64,可推知F1的基因型为YyDdHh。因此,F2中与F1的舌状花花色相同个体的基因型有YYDDhh、YYDdHh、YYddHH、YyDDhh、YyDdHh、YyddHH,共6种,在F2中占9/32。
(3)观赏向日葵杂交实验的F2柱头色分离比约为1:3不能说明柱头色一定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因为当柱头色受两对等位基因控制时,亲本基因型为AABB和aabb,若A和B基因位于同一条染色体上,a和b基因位于另一条染色体上,则F1的基因型为AaBb,能产生AB和ab 两种配子,F2的柱头色也能出现1:3的分离比。
21.(1)sgRNA能识别特定的DNA序列并与之结合,从而引导Cas9蛋白结合到相应位置切割DNA以敲除目标基因或插入新的基因,最终实现靶向编辑(2分) 高(1分)
(2)限制(性内切核酸)(1分)磷酸二酯(1分)能在受体细胞中稳定存在,并且遗传给下一代;sgRNA相应基因和Cas9基因能够正常表达和发挥作用;具有标记基因,便于重组DNA分子的筛选(3分)
(3)农杆菌转化法(或花粉管通道法) (1分) 提取待检测番茄植株的DNA,对HPT基因和SIMAPK4基因进行'PCR扩增,筛选PCR结果为HPT基因呈阳性、SIMAPK4基因呈阴性的番茄植株(3分)、
【命题意图】本题以番茄的基因编辑为情境,考查探究基因工程的基本操作、PCR等知识内容,要求学生准确理解相关知识并利用学科语言进行规范答题;主要考查了学生的理解能力、获取信息能力以及生命观念、科学思维、社会责任的核心素养。
【解题分析】(1)据题图分析,sgRNA与Cas9蛋结合后,通过sgRNA识别基因组中特定的DNA序列并与之结合,从而引导Cas 9蛋白结合到相应位置切割DNA以敲除目标基因或插入新的基因,最终实现对靶基因序列的编辑。由于其他DNA序列可能含有与sgRNA互补配对的序列,所以基因编辑技术有时存在编辑对象出错而造成“脱靶”,故sgRNA的序列长短影响成功率,越短脱靶率越高。
(2)Cas9蛋白在功能上属于限制(性内切核酸)酶,切割的是DNA中的磷酸二酯键。结合题干信息可知, 构建好的SIMAPK 4基因编辑载体需要满足的条件:能在受体细胞中稳定存在,并且遗传给下一代;sgRNA相应基因和Cas9基因能够正常表达和发挥作用;具有标记基因,便于重组DNA分子的筛选。
(3)构建好的基因编辑载体需要通过一定方式才能进入受体细胞,针对植物细胞常用的方法有农杆菌转化法、花粉管通道法。分析题干信息可知,成功导入了基因编辑载体的番茄中含有HPT基因,而SlMAPK4基因被敲除的番茄中没有SIMAPK4基因。因此,通过PCR技术检测某番茄中SlMAPK4基因是否被敲除的实验思路是提取待检测番茄植株的DNA,对HPT基因和SlMAPK4基因进行PCR扩增,筛选PCR结果为HPT基因呈阳性、SIMAPK4基因呈阴性的番茄植株。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广东省梅州市大埔县虎山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生物试题,共9页。
这是一份广东省梅州市大埔县虎山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生物试题,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109,广东省梅州市大埔县虎山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生物试题,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