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西省新余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质量检测数学试题(解析版)
展开
这是一份江西省新余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质量检测数学试题(解析版),共2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新余市2022-2023学年度下学期期末质量检测
高一数学试卷题
考试时间:120分钟 命题人:聂生庚 杨健 审核:刘勇刚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Ⅰ卷(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的值为( )
A. B. C. D.
【答案】C
【解析】
【分析】根据诱导公式结合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化简求值,即可得答案.
【详解】,
故选:C
2. 如图,是水平放置的直观图,其中,//轴,//轴,则( )
A. B. 2 C. D. 4
【答案】C
【解析】
【分析】在直观图中,利用余弦定理求出,再由斜二测画图法求出及,借助勾股定理求解作答.
【详解】在中,,,由余弦定理得:
,即,而,解得,
由斜二测画图法知:,,
在中,,所以.
故选:C
3. 下列各式中,值为的是( )
A. B.
C. D.
【答案】B
【解析】
【分析】根据三角函数的辅助角公式、二倍角公式,可得答案.
【详解】对于A,,故A错误;
对于B,,故B正确;
对于C,,故C错误;
对于D,,故D错误.
故选:B.
4. 函数的部分图象可能为( )
A. B.
C. D.
【答案】A
【解析】
【分析】根据奇偶性排除D;根据特殊区间上函数值的符号排除BC可得答案.
【详解】的定义域为,关于原点对称,
又因为,所以是奇函数,其图象关于原点对称,故D不正确;
当时,,则,故B不正确;
当时,,故,故C不正确.
故选:A
5. 已知空间中三条不同的直线a,b,c,三个不同的平面,,,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若,,,则
B. 若,,则与平行或相交
C. 若,,,则
D. 若,,,则
【答案】D
【解析】
【分析】根据空间中的线面关系逐一判断即可.
【详解】对于A,由线面平行判定定理可知A正确;
对于B,,,则与平行或相交,故B正确;
对于C,垂直于同一平面的直线和平面平行或线在面内,而,故正确;
对于D,,,,三条交线平行或交于一点,
如图1,正方体两两相交的三个平面ABCD,平面,平面,
平面平面,平面平面,
平面平面,
但AB,AD,不平行,故D错误,
故选:D.
6. 若,则( )
A. B. C. D.
【答案】C
【解析】
【分析】将式子化为,即可求得,再由正切的二倍角公式,即可得到结果.
【详解】由可得,,解得,
则.
故选:C
7. 如下图,在中,,,以BC的中点O为圆心,BC为直径在三角形的外部作半圆弧BC,点P在半圆上运动,设,,则的最大值为( )
A. 5 B. 6 C. D.
【答案】D
【解析】
【分析】以为原点,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求得向量,利用向量的数量积的坐标运算公式,得到,即可求解.
【详解】以为原点,所在的直线分别为轴、轴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如图所示,
在中,,为的中点,所以,
则,其中,
可得,
所以,其中,
当时,即时,有最大值,最大值为.
故选:D
8. 如图所示,在直三棱柱中,棱柱的侧面均为矩形,,,,P是上的一动点,则的最小值为( )
A. B. 2 C. D.
【答案】D
【解析】
【分析】连接,得,以所在直线为轴,将所在平面旋转到平面,设点的新位置为,连接,再根据两点之间线段最短,结合勾股定理余弦定理等求解即可.
【详解】连接,得,以所在直线为轴,将所在平面旋转到平面,
设点的新位置为,连接,则有,如图,
当三点共线时,则即为的最小值.
在三角形ABC中,,,
由余弦定理得:,
所以,即,
三角形中,,,
由勾股定理可得:,且.
同理可求:,因为,
所以为等边三角形,所以,
所以在三角形中,,,
由余弦定理得:.
故选:D.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5分,部分选对的得2分,有选的得0分.)
9.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向量,不能作为平面内所有向量的一组基底
B. 若,则在方向上的投影向量的模为
C. z是虚数的一个充要条件是
D. 若a,b是两个相等的实数,则是纯虚数
【答案】CD
【解析】
【分析】根据向量共线可判断A;计算出在方向上的投影向量的模可判断B;设,根据充要条件的定义可判断C;当时可判断D.
【详解】对于A,因为向量,所以、共线,不能作为平面内所有向量的一组基底,故A正确;
对于B,若,则与同向或者反向,则在方向上的投影向量的模为,故B正确;
对于C,设,若z是虚数,则,且,
因为,可得,但z不一定是虚数,故C错误;
对于D,当时,则不是纯虚数,故D错误.
故选:CD.
10. 下列命题中正确的是( )
A. 命题“,”的否定为“,”
B. 已知,,且,则的最小值为
C. 已知函数的定义域为,则函数的定义域为
D.
【答案】BD
【解析】
【分析】根据存在量词命题的否定可判断A选项;由均值不等式可判断B选项;由复合函数的定义域可判断C选项;由对数的运算可判断D选项.
【详解】选项A. 命题“,”的否定为“,”,故不正确.
选项B.
当且仅当,即时,等号成立. 即的最小值为.故正确
选项C. 由函数的定义域为,则函数的定义域满足:
解得,所以函数的定义域为,故不正确.
选项D.
故选项D正确.
故选:BD
11. 已知正方体的棱长为4,点分别是BC,,的中点,则( )
A. 异面直线与所成的角的正切值为
B. 平面截正方体所得截面的面积为18
C. 四面体的外接球表面积为
D. 三棱锥的体积为
【答案】ABC
【解析】
【分析】对于A中,取的中点,取的中点,连接,证得,把异面直线与所成的角转化为直线与所成的角,在直角中,可判定A正确;延长交于点,连接交于点,连接,挣得多平面截正方体所得截面为等腰梯形,求得其面积,可判定B正确;画出以为对角线的长方体,得到该长方体的外接球即为四面体的外接球,结合长方体的性质和球的表面公式,可判定C正确;结合,可判定D错误.
【详解】对于A中,取的中点,连接,再取的中点,连接,
因为且,所以四边形为平行四边形,所以,
所以异面直线与所成的角,即为直线与所成的角,即,
因为正方体的棱长为4,可得,
可得为等腰三角形,取的中点,则,
在直角中,可得,所以,
直线与所成的角的正切值为,所以A正确;
对于B中,延长交于点,连接交于点,连接,
因为,为的中点,所以,可得为的中点,
又因为,所以为的中点,所以,
因为,所以为平行四边形,所以,
所以,平面截正方体所得截面为等腰梯形,
在等腰梯形中,,
所以梯形的高为,
所以梯形面积为,所以B正确.
对于C中,画出以为对角线的长方体,
则该长方体的外接球即为四面体的外接球,
可得外接球的直径为,
所以外接球的表面积为,所以C正确;
对于D中,连接,则,
因为平面,平面,所以,
又因为且平面,所以平面,
因为为的中点,
所以三棱锥的高为,,
所以,所以D错误.
故选:ABC.
12. 函数(其中,,)的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是它的一条对称轴
B. 的增区间为,
C. 函数为奇函数
D. 若,,则
【答案】ABD
【解析】
【分析】根据函数的图象,求得,结合,可判定A正确;由三角函数的性质,可判定B正确;求得,可判定C错误;结合,得到,结合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式和,可判定D正确.
【详解】由函数的图象可得,
又由,因为,可得,
因为,可得,
解得,
又因为,且,即,可得,
取,所以,所以,
对于A中,当时,可得,
所以是函数的对称轴,所以A正确;
对于B中,令,解得,
所以的增区间为,所以B正确;
对于C中,由,
其中当时,,所以函数为不是奇函数,所以C错误;
对于D中,由,可得,
因为,可得,
则,
所以D正确.
故选:ABD.
第Ⅱ卷(选择题)
三、填空题(本大题共4个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请将正确答案填在答题卷相应位置)
13. 如图所示,已知扇形的圆心角为,半径长为,则阴影部分的面积是_______.
【答案】
【解析】
【分析】由图像可知,阴影部分面积为扇形面积减去三角形面积,即可求得.
【详解】由图像知,记阴影部分面积,扇形面积为,则,
由题意得,,
所以.
所以阴影部分的面积为.
故答案为:
14. 我国古代数学名著《九章算术》中有“米谷粒分”题:粮仓开仓收粮,有人送来米1536石,验得米内夹谷,抽样取米一把,数得256粒内夹谷18粒,则这批米内夹谷约为_______
【答案】(石).
【解析】
【分析】
根据抽取样本中米夹谷的比例,得到整体米夹谷的频率,从而求得结果.
【详解】因为256粒内夹谷18粒,
故可得米中含谷的频率为,
则1536石中米夹谷约为1536(石).
故答案为:(石).
【点睛】本题考查由样本估计总体的应用,以及频率估计概率的应用,属基础题.
15. 位于河北省承德避暑山庄西南十公里处的双塔山,因1300多年以前,契丹人在双塔峰顶建造的两座古塔增添了诸多神秘色彩.双塔山无法攀登,现准备测量两峰峰顶处的两塔塔尖的距离.如图,在与两座山峰、山脚同一水平面处选一点A,从A处看塔尖的仰角是,看塔尖的仰角是,又测量得,若塔尖到山脚底部的距离为米,塔尖到山脚底部的距离为米,则两塔塔尖之间的距离为________米.
【答案】
【解析】
【分析】先解直角三角形得AC=60米,米,再利用余弦定理解BC即可.
【详解】在中,米,,则米.
同理,在中,米,
在中,米,米,,
由余弦定理,得
米.
故答案为:.
16. 已知(其中),其函数图像关于直线对称,若函数在区间上有且只有三个零点,则的范围为______.
【答案】
【解析】
【分析】由三角函数的对称性求出,再由的范围求出的范围,根据三角函数的性质即可求出答案.
【详解】函数关于直线对称,
所以,所以,
因为,所以,所以,
当,则,
要使函数在区间上有且只有三个零点,所以,
所以的范围为:.
故答案为:
四、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70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7. 已知向量.
(1)若向量的夹角为锐角,求x的取值范围;
(2)若,求.
【答案】(1)
(2)
【解析】
【分析】(1)根据向量的夹角为锐角,得到,且与不共线,进而列式求解即可;
(2)根据向量坐标运算法则得到,再结合向量垂直的相关知识得到,进而求解向量的模.
【小问1详解】
因为向量的夹角为锐角,
所以,且与不同向共线,
则,解得且,
故x的取值范围为
【小问2详解】
由,得,
若,则,即,解得,
所以,
所以
18. 已知 ,和均为实数,其中是虚数单位.
(1)求复数;
(2)若对应的点在第四象限,求实数的取值范围.
【答案】(1)
(2)
【解析】
【分析】(1)根据复数代数形式的运算法则化简、,再根据复数的概念得到方程,求出、的值,即可得解;
(2)结合(1)得到,再根据题意得到不等式组,解得即可.
【小问1详解】
由为实数,可得,则.
又为实数,则,得,
.
【小问2详解】
,
,则在复平面内对应的点的坐标为,
而对应的点在第四象限,
,解得或,
故的取值范围为.
19. 在①,②,③这三个条件中任选一个,补充在下面的横线上,并加以解答.
在中,角,,所对的边分别为,,,且满足___________.
(1)求的值;
(2)若为边上一点,且,,,求.
【答案】(1)
(2)
【解析】
【分析】(1)选择①,由余弦定理可求解,选择②,由正切的两角和公式可求解,选择③,由正弦的两角和公式可求解;
(2)由余弦定理及正弦定理可求解.
【小问1详解】
选择①,由,可得,于是得,即,所以;
选择②,由,有,于是得;
选择③,由,有,
即,即,又因为,所以,于是得,即,所以.
小问2详解】
由在中,,,,由余弦定理得,所以,
在中,由正弦定理有,得.
20. 某电视台举行冲关直播活动,该活动共有三关,只有一等奖和二等奖两个奖项,参加活动的选手从第一关开始依次通关,只有通过本关才能冲下一关.已知第一关的通过率为0.6,第二关通过率为0.5,第三关的通过率为0.4,三关全部通过可以获得一等奖(奖金为300元),通过前两关就可以获得二等奖(奖金为200元),如果获得二等奖又获得一等奖,则奖金可以累加为500元,假设选手是否通过每一关相互独立,现有甲、乙两位选手参加本次活动.
(1)求甲最后没有得奖的概率;
(2)已知甲和乙都通过了第一关,求甲和乙最后所得奖金总和为700元的概率.
【答案】(1)0.7 (2)0.12
【解析】
【分析】(1)考虑甲第一关没通过以及第一关通过且第二关没通过两种情况,即可求得答案;
(2)求出一个人获得二等奖以及获得一等奖的概率,分甲得了一等奖,乙得了二等奖和乙得了一等奖,甲得了二等奖两种情况计算,即可得答案.
【小问1详解】
甲第一关没通过的概率为,
第一关通过且第二关没通过的概率为,
故甲没有得奖的概率.
【小问2详解】
记一个人通过了第二关且最后获得二等奖为事件E,
通过了第二关且最后获得一等奖为事件F,
则,,
甲和乙最后所得奖金总和为700元,∴甲和乙一人得一等奖,一人得二等奖,
若甲得了一等奖,乙得了二等奖的概率为,
若乙得了一等奖,甲得了二等奖的概率为,
∴甲和乙最后所得奖金总和为700元的概率.
21. 如图,四棱锥的侧面PAD是边长为2的正三角形,底面ABCD为正方形,且平面平面ABCD,Q,M,N分别为PB,AB,AD的中点.
(1)证明:平面PDC;
(2)证明:;
(3)求直线PM与平面PNC所成角的正弦值.
【答案】(1)证明见解析;
(2)证明见解析; (3).
【解析】
【分析】(1)根据题意,取PC中点E,连接QE,DE,然后由线面平行的判定定理即可证明;
(2)根据题意,由线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可得平面PNC,从而得到证明;
(3)根据题意,∠MPO为直线PM与平面PNC所成的角,然后由即可得到结果.
【小问1详解】
证明:如图1,取PC中点E,连接QE,DE,在正方形ABCD中,,.
∵Q,N分别为PB,DA的中点,∴且,,
∴且,∴四边形QEDN为平行四边形,∴.
又平面PDC,平面PDC,∴平面PDC.
【小问2详解】
证明:∵是边长为2的正三角形,N为AD中点,∴,
又∵平面平面ABCD,平面平面,且平面,
∴平面ABCD,
又平面ABCD,∴.
在正方形ABCD中,易知,∴,
而,∴,∴.
∵,且平面,∴平面PNC.
∵平面PNC,∴.
【小问3详解】
如图2,设,连接PO,PM,MN.
∵平面PNC,∴,且∠MPO为直线PM与平面PNC所成的角.
∵,,∴,,
∴.
∵,,
∴.
∴直线PM与平面PNC所成角的正弦值为.
22. 设函数
(1)若,,求角;
(2)若不等式对任意时恒成立,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
(3)将函数的图像向左平移个单位,然后保持图像上点的纵坐标不变,横坐标变为原来的,得到函数的图像,若存在非零常数,对任意,有成立,求实数m的取值范围.
【答案】(1)或;
(2);
(3)答案见解析
【解析】
【分析】(1)由三角恒等变换公式化简得到,然后代入计算,即可得到结果;
(2)先换元,转化为一元二次不等式恒成立问题,再结合对勾函数的单调性,即可得到结果.
(3)由三角函数的图像变换得到函数的解析式,然后将转化为值域问题,即可得到结果.
【小问1详解】
,
又∵,即,
∴或,.
即或
∵,∴或.
【小问2详解】
.
令,∵,∴,
∴,∴,,即,.
令,.
设,,由对勾函数单调性可知,在上单调递减,
∴,∴,解得:.
【小问3详解】
∵,∴的图像向左平移个单位,横坐标变为原来的,
可得.
∵,存在非零常数,对任意的,成立,
∵在R上的值域为,则在R上的值域为,∴.
当时,,1为的一个周期,即1为最小正周期的整数倍.
所以,即(且)
当时,
由诱导公式可得,,即,.
∴当时,;
当时,.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江西省新余市高一下学期期末质量检测数学试题(含详细答案解析),共2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填空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江西省新余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数学试题,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已知,若直线, 已知,为双曲线C, 阅读材料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江西省新余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数学试题,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已知,若直线, 已知,为双曲线C, 阅读材料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