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24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神经调节教学课件 (2)第1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11/14629623/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人教版2024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神经调节教学课件 (2)第2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11/14629623/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人教版2024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神经调节教学课件 (2)第3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11/14629623/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人教版2024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神经调节教学课件 (2)第4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11/14629623/0/3.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人教版2024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神经调节教学课件 (2)第5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11/14629623/0/4.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人教版2024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神经调节教学课件 (2)第6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11/14629623/0/5.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人教版2024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神经调节教学课件 (2)第7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11/14629623/0/6.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人教版2024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神经调节教学课件 (2)第8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11/14629623/0/7.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人教版2024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神经调节教学课件 (2)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版2024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神经调节教学课件 (2),共36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传导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人体神经系统的组成 人体神经系统包括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两部分。1.中枢神经系统
考点一 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
2.周围神经系统(又称外周神经系统)1)分布:分布在全身各处。2)组成
二、自主神经系统1.自主神经系统概述
2.自主神经系统的分工合作
易混易错:自主神经的“自主”是相对的,自主神经调节的活动也受
到大脑皮层(最高级中枢)的控制。如心率的快慢主要取决于脑干的调节
作用,而脑干又受大脑皮层的控制。
三、组成神经系统的细胞 组成神经系统的细胞主要包括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两大类。1.神经元1)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结构与功能的基本单位。2)
3)分类:感觉(传入)神经元、中间神经元、运动(传出)神经元。4)功能:接受刺激,产生兴奋,传导兴奋。易混易错:轴突、神经纤维、神经的关系(一般情况下) 轴突 神经纤维 神经2.神经胶质细胞1)分布:广泛分布于神经元之间。2)功能:支持、保护、营养、修复神经元等,在外周神经系统中参与构成
髓鞘。
考点训练(请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1.大脑和脊髓共同构成了中枢神经系统。( )2.外周神经系统包括传入神经和传出神经。 ( )3.小脑能够控制生物的节律。 ( )4.支配内脏、血管和腺体的传出神经,称为自主神经系统。 ( )5.每个神经元都有一个轴突和多个树突。( )6.神经末梢位于树突和轴突的末端,分布在全身各处。 ( )
答案1.✕ 中枢神经系统是由脑和脊髓共同构成的,而大脑属于脑的一部
分。 2.√ 3.✕ 下丘脑与生物节律的控制有关。 4.√ 5.✕ 双
极神经元有一个轴突和一个树突。 6.√
一、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1.兴奋的产生: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以❶ 电信号 的形式传导,这种电信
号也称神经冲动。去极化、反极化和复极化过程,即为动作电位——膜
外负电位的形成和恢复过程。
考点二 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
3.传导特点1)在离体的神经纤维上,兴奋的传导是双向的。兴奋的传导方向与❻ 膜内 局部电流方向一致,即兴奋部位→未兴奋部位。2)在反射弧神经纤维上,兴奋的传导是单向的,因为反射弧中神经纤维上
的神经冲动只能来自感受器。知识拓展:静息电位的产生(K+外流)和动作电位的产生(Na+内流)均为易化扩散。
4.膜电位的测量(电流表指针偏转方向与电流方向一致)
疑难突破:
图1 图2 兴奋传到A处,A处膜外电位为负,所以从A到B的电位差为负,如图1;
兴奋传到B处,B处膜外电位为负,所以从A到B的电位差为正,如图2。5.膜内外电位变化曲线解读
知识归纳:特殊情况下的静息电位及动作电位变化(1)若把离体的神经纤维放在高K+溶液中,因静息电位主要是K+外流形成
的,外界K+越多,会导致外流的K+减少,故静息电位的绝对值会变小。(2)若
把离体的神经纤维放在高Na+溶液中,动作电位峰值会变大,原因为动作电位主要是Na+内流形成的,一般外界Na+越多,内流的Na+越多,形成的电位
差越大。
二、兴奋在神经元间的传递1.传递结构:通过突触传递。2.突触的常见类型与结构1)常见类型:轴突—胞体型,如A;轴突—树突型,如B。2)结构:突触前膜、突触间隙和突触后膜。
3.兴奋传递过程4.传递特点1)传递形式: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2)传递方向:单向。神经递质只能由❾ 突触前膜 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
3)突触延搁:突触处的兴奋传递需要通过化学信号的转换,因此兴奋传递
速度要比在神经纤维上慢。5.神经递质
知识归纳:(1)兴奋性递质,如乙酰胆碱、谷氨酸、5-羟色胺等,与突触后膜
上的相应受体结合后,会引起突触后膜Na+通透性增加,Na+内流,进而产生
兴奋;抑制性递质,如甘氨酸、γ-氨基丁酸等,与突触后膜上的相应受体结
合后,会引起突触后膜Cl-通透性增加,Cl-内流,进而产生抑制。(2)突触的
兴奋或抑制不仅取决于神经递质的种类,还取决于其受体的类型。(3)神
经元与肌肉细胞或某些腺体细胞间也是通过突触联系的。6.毒品与兴奋剂1)作用位点:常为突触。2)机制①促进神经递质的合成和释放速率,如甲基苯丙胺(冰毒)持续刺激多巴胺
等的分泌,同时破坏人体的兴奋保护机制。
②干扰神经递质与受体的结合。③影响分解神经递质的酶的活性。④影响神经递质的回收,如可卡因干扰多巴胺的回收,导致持续性兴奋。 考点训练(请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1.未受刺激时膜电位为外负内正,受到适宜刺激后,膜电位变为外正内
负。 ( )2.神经细胞膜外Na+的内流是形成静息电位的基础。 ( )3.神经纤维处于兴奋状态时,膜外K+浓度高于膜内。 ( )4.突触的结构包括突触小体、突触间隙和突触后膜。 ( )5.在神经纤维膜外,局部电流的方向与兴奋传导的方向相反。 ( )6.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后就会引起下一个神经元的兴奋。 ( )
答案1.✕ 未受刺激时膜电位为静息电位,外正内负,受到适宜刺激后,膜电位
变为动作电位,外负内正。 2.✕ 神经细胞膜外Na+的内流是形成动作
电位的基础。 3.✕ 神经纤维处于兴奋状态时,膜外K+浓度仍低于膜
内。 4.✕ 突触的结构包括突触前膜、突触间隙和突触后膜。 5.√
6.✕ 神经递质分为兴奋性递质和抑制性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相应的
受体结合后,可使下一个神经元兴奋或抑制;此外,突触的兴奋和抑制不仅
取决于神经递质的种类,还取决于其受体的类型。
一 、反射与反射弧1.反射:在❶ 中枢神经系统 参与下,机体对刺激所产生的规律性反
应。2.反射的结构基础——反射弧1)反射弧的组成
考点三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
注意:效应器为传出神经末梢和它所支配的肌肉、腺体等。2)传入神经和传出神经的判断①有神经节的为传入神经。②传出神经与脊髓灰质前角(粗大端)相连;传入神经与后角(细小端)相连
(小入大出)。③与“ ”相连的可为传入神经。3)反射弧受损部位的分析在进行反射弧结构的完整性分析的实验中,通过观察效应器的反应,可判
定反射弧被破坏的部位(如表):
疑难突破:思考 脊髓灰质炎是由脊髓灰质炎病毒入侵脊髓引起的疾病,
症状为肢体运动障碍,但一般不会影响肢体的感觉。脊髓灰质炎病毒主
要影响反射弧中的哪一结构?为什么?提示 传出神经。由“思考”中信息分析,有“感觉”说明该病毒入侵
脊髓后并未损坏脊髓中的神经中枢,但“肢体运动障碍”说明该病毒可
能损伤了由神经中枢发出的传出(运动)神经,从而影响其正常功能。3.反射发生的条件1)反射活动需要一定强度的刺激。2)反射活动需要经过❹ 完整 的反射弧来实现,反射弧中任何一个环
节受损失,反射活动都不能实现。注意:直接刺激传出神经引起效应器应答不是反射。
二、反射的类型1.非条件反射与条件反射比较
2.条件反射的建立与消退1)条件反射的建立2)条件反射的维持:需要非条件刺激的强化。3)条件反射的消退:中枢把原先引起兴奋性效应的信号转变为产生抑制
性效应的信号。4)条件反射建立的意义:提高了动物应对复杂环境变化的能力。易混易错:条件反射的消退不是条件反射的简单丧失。条件反射的
建立与消退皆为学习过程,都需大脑皮层的参与。
考点训练(请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1.所有生物都会对外界刺激作出规律性应答反应,因此都具有反射活
动。 ( )2.反射要通过完整的反射弧来实现。 ( )3.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都需通过学习才能形成。 ( )答案1.✕ 反射需要中枢神经系统的参与,植物、微生物等具有的应激性不
属于反射。 2.√ 3.✕ 条件反射需通过学习才能形成,而非条件反射
是生来就有的。
一、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1.内容:躯体的运动和内脏的活动不仅受脊髓的控制,也受大脑的调节。2.分级调节模型1) 2) 3.大脑皮层运动区的调控特点1)躯体各部分的运动代表区(在大脑皮层上)的位置与躯体各部分的关系
是❷ 倒置 的。
考点四 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和人脑的高级功能
2)躯体不同部位在大脑皮层上的代表区所占面积的大小与躯体运动的精
细程度可呈❸ 正相关 。3)大脑皮层第一运动区对躯体运动的调节一般具有对侧(交叉)支配的特
征。二、人脑的高级功能1.语言功能——人脑特有的高级功能
注意:S区又称布罗卡区,H区又称韦尼克区。疑难突破:“字母”突破巧判四个病变区W→Write→失写症;V→Visin(V区的“看懂”与视觉相关)→失读症;H
→Hear(H区的“听懂”与听觉相关)→感觉性失语症;S→Sprt→运动性失语症。2.学习和记忆1)机制:涉及脑内❺ 神经递质 的作用以及某些种类蛋白质的合成。
2)记忆的阶段划分3.情绪——人对环境所作出的反应
考点训练(请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1.语言是人脑特有的高级功能。 ( )2.人脑中主导语言功能的区域都位于大脑的左半球。( )3.大脑皮层中央前回是躯体运动中枢。( )4.学习和记忆由大脑中某一特定的脑区控制。 ( )答案1.√ 2.✕ 大多数人主导语言功能的区域位于大脑的左半球。 3.√
4.✕ 学习和记忆不由单一脑区控制,而由多个脑区和神经通路参
与。
1.兴奋传导、传递特点的实验探究1)神经纤维上的双向传导①思路:刺激神经纤维某点,检测刺激点两侧电位变化或效应器反应。②示例:刺激①处,②处电位改变,效应器A反应→双向传导。2)神经元间的单向传递①思路:分别刺激反射弧中突触两侧某点,在刺激点另一侧检测电位变化。
提升 兴奋传导、传递特点的实验探究及电流表的应用
②示例:刺激③处,②处电位改变;刺激②处,③处电位不改变,A有反应→
单向传递。2.兴奋传导、传递中电流表指针的偏转1)神经纤维上 注意:分析放置电流表两个电极的位置是否兴奋或是否同时兴奋,从而判
断电流表指针是否偏转及偏转次数。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人教版2024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神经调节教学课件 (3),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2外周神经系统,续上表,答案D,兴奋的产生,答案A,答案B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版2024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神经调节教学课件,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内容索引,强基础增分策略,提能力精准突破,悟考情演练真题,研专项前沿命题,规律性应答,非条件,大脑皮层,效应器,肌肉或腺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版2024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体液调节及其与神经调节的关系教学课件,共5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