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2024届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五部分区域地理第十八章区域地理课时跟踪练43世界主要地理分区与国家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2024届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五部分区域地理第十八章区域地理课时跟踪练43世界主要地理分区与国家第1页
    2024届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五部分区域地理第十八章区域地理课时跟踪练43世界主要地理分区与国家第2页
    2024届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五部分区域地理第十八章区域地理课时跟踪练43世界主要地理分区与国家第3页
    还剩6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4届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五部分区域地理第十八章区域地理课时跟踪练43世界主要地理分区与国家

    展开

    这是一份2024届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五部分区域地理第十八章区域地理课时跟踪练43世界主要地理分区与国家,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迁都后的雅加达,甲、乙两州均适宜种植的水果有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课时跟踪练43(2022·河北张家口三模)黑麦喜冷凉,不耐高温。俄罗斯是黑麦的原产地和主产区之一,其黑麦种植区地处丘陵地带,多采用横坡垄(麦垄沿等高线)的方式种植。该国的黑麦面包因制作原料符合人们对“绿色”食品的需求而驰名世界。下图为俄罗斯本土黑麦主产区。据此,完成1~2题。DL3541.俄罗斯黑麦符合人们对“绿色”食品的需求,关键在于当地(  )A.气候冬冷夏凉      B.黑麦生长期长C.农业技术先进   D.种植历史悠久2.俄罗斯的黑麦多采用横坡垄的方式种植,有利于(  )A.减轻水土流失   B.增加麦田光照C.防止田间积水   D.避免土壤板结解析:第1题,“绿色”食品的原料应比化肥和农药使用量少;俄罗斯冬冷夏凉的气候,不利于害虫越冬、繁殖和生长,麦田的农药使用量少;冬季寒冷漫长也利于黑土的形成,可减少化肥的使用量,A正确;黑麦生产期长,利于有机质积累,使得黑麦品质提高,但是与“绿色”食品的理念不符,B错误;农业技术先进,与“绿色”食品的联系不大,C错误;种植历史悠久,会使得种植黑麦的经验丰富,但与黑麦成为“绿色”食品关系不大,D错误。故选A。第2题,俄罗斯的黑麦产区位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区,降水集中在夏季,采用横坡垄的方式种植黑麦,可拦截水沙,减缓水土流失,A正确;采用横坡垄的方式种植,无法增加麦田的受光面积B错误;黑麦种植区地处丘陵地带,坡度较大,排水条件良好,不需要考虑田间积水问题,C错误;土壤板结与过度施用化肥有关,与采用横坡垄的种植方式关系不大,D错误。故选A。答案:1.A 2.A(2022·安徽宣城二模)在过去的30年中,印度尼西亚(简称印尼)首都雅加达下沉了近4米,近两年北部市区甚至以每年25厘米的速度迅速沉降。2022年1月18日,印尼国会批准了《国家首都法草案》,确定将首都从雅加达迁往东加里曼丹省。读图(箭头表示迁都方向),完成3~5题。DL3553.推断雅加达地面大幅度沉降的主要原因是(  )A.过度开采地下水   B.海平面上升C.地壳持续下沉   D.地震导致塌陷4.东加里曼丹省被选为新首都所在地的有利条件是(  )①靠近印尼地理中心②基础设施完善③生态环境良好④位于国际重要航线上A.①② B.②③C①③ D.③④5.迁都后的雅加达(  )A.经济中心地位下降B.“城市病”得到缓解C.海陆交通枢纽地位下降D.城市内部空间结构趋于合理解析:第3题,印度尼西亚目前的首都雅加达面临着人口密集、环境污染以及饮用水短缺等问题,雅加达的自来水管道建设极为落后,且人口高达1 000万左右,导致居民不得不私自挖井取水,而挖掘出来的水井将含水层中的水源逐渐榨干,地面也就随之下沉了,A正确。受全球气候变暖影响,两极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但其上升的速度和上升的幅度相对较小,与“近两年甚至以每年25厘米的速度迅速沉降”相比。海平面上升幅度远远达不到,B错误。雅加达位于爪哇岛附近,爪哇岛位于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消亡边界附近,受板块挤压抬升影响,地壳逐渐抬升,C错误。地震是短时间之内造成的重大地质灾害,不会造成连续多年持续性的地面沉降,更多的是造成地面建筑受损,而非地面沉降,D错误。故选A。第4题,印度尼西亚被称为“千岛之国”,国家岛屿众多,东加里曼丹省从地理位置上看,位于印尼地理中心附近,正确。印度尼西亚人口主要集中在爪哇岛,东加里曼丹省的开发程度较弱,基础设施较为落后,错误。由于本区开发程度较低,受人类破坏影响较小,生态环境较好,正确。被称为海上生命线的马六甲海峡位于加里曼丹岛的西侧,并不靠近东加里曼丹省,错误。①③正确,故选C。第5题,迁都之后的雅加达,不再是首都,城市的行政职能地位下降,可将城市的重点放在经济等其他职能上,其经济中心的地位不一定会下降,A错误。随着将雅加达首都职能迁出,相关的政府职能部门将从雅加达分离出来,人口迁出增多,将大大缓解雅加达的城市病 B正确。迁都之后的雅加达,失去的是城市行政职能,对于其交通枢纽地位影响不大,C错误。城市内部空间结构是指城市中不同功能区的分布和组合,其影响因素包括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及生态环境综合制约,失去首都职能后的雅加达对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影响无从推断,排除D。故选B。答案:3.A 4.C 5.B(2022·河北高三阶段练习)茶树喜暖好湿,能在强光下正常生长,但大多茶树在漫射光下生长,其品质更佳。茶树种植起源于中国江南地区,后被印度成功引种,印度南部的茶园里还增种了一些遮光的小叶乔木。下图示意印度茶园分布和其南部茶园景观。据此,完成6~7题。DL3566.印度南部茶园种植遮光乔木,是因为当地(  )A.纬度低,光照强度大B.水汽多,光反射率高C.晴天多,日照时数多D.地势高,紫外线强烈7.印度南部茶园遮光乔木一般选用小叶树,主要原因是(  )A.树叶较多,遮阴效果好B.生长慢,遮阴效果稳定C.落叶腐烂快,增强肥力D.树叶小,不易落在茶树上解析:第6题,茶树种植起源于中国江南地区,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印度为热带季风气候,南部纬度低,光照强,影响茶叶质量,所以在茶园里配种高大的乔木以遮光。A正确,B、C、D错误,故选A。第7题,热带常绿树种也是有落叶的,如果叶片太大,落在茶树上,会遮挡茶树叶采光,小树叶容易直接穿过茶树叶缝隙,落到地上,所以种植小叶树。D正确,A、B、C错误,故选D。答案:6.A 7.D(2022·浙江高三开学考试)甲、乙两州为美国最大的水果生产基地,水果能迅速运销全美各地。下图为美国本土农业带分布局部图。据此,完成8~9题。DL3578.甲、乙两州均适宜种植的水果有(  )A.苹果、橄榄   B.葡萄、柑橘C.葡萄、椰子   D.香蕉、柑橘9.甲、乙两州水果能迅速运销全美各地的主要因素有(  )①集装箱汽车 ②市场需求 ③冷藏保鲜技术 ④水果品质A.①③ B.①④C.②③ D.②④解析:第8题,加利福尼亚州农业带为地中海式农业,葡萄、柑橘、橄榄等水果较多;佛罗里达州为亚热带作物带,葡萄、柑橘等水果也比较多;两州均适宜种植的水果有葡萄、柑橘,B正确;苹果为暖温带水果,A错误;椰子、香蕉为热带水果,C、D错误。故选B。第9题,美国拥有完整而便捷的交通运输网络,有利于农产品的流通和出口,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美国农业生产区域专门化的发展。例如,加利福尼亚州和佛罗里达州生产蔬菜、水果的自然条件优越,且交通发达,利用大型的具有保鲜设备的集装箱汽车,可以将新鲜蔬菜、水果迅速运销全美各地甚至海外市场;此外,美国拥有世界上最完整和广泛的储运系统,大宗农产品可从大西洋、太平洋、墨西哥湾等港口装船,出口到世界各地,①③正确,A正确。市场需求决定了水果生产的品种和种植规模,不是迅速运销全美各地的因素,错误,C错误;水果品质是畅销市场的主要因素,也不是迅速运销全美各地的因素,④错误,B、D错误。故选A。答案:8.B 9.A(2022·浙江高三专题练习)智利内水道是指包括麦哲伦海峡在内,位于南美洲智利沿岸由极为复杂的海峡、海湾等组成的内水航路,尽管弯曲复杂,但是为了避开强烈的涌浪(涌浪是风停止后或风已削弱在海面上留下的波浪,可使船只失速),大多数船只都会选择智利内水道。下图为智利内水道位置示意图。读图,完成10~12题。A-27110.导致智利内水道附近海岸线破碎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A.流水堆积   B.冰川侵蚀C.风力侵蚀   D.海浪沉积11.外部太平洋航道的涌浪来自(  )A.北部   B.南部C.西部   D.东部12.下列关于麦哲伦海峡景观特征的说法,可信的是(  )A.东部森林覆盖率较西部高B.终年以东南风为主C.天气晴朗稳定少变D.高山有常年积雪覆盖解析:第10题,智利内水道附近海岸线极为曲折、破碎,这是由于智利纬度较高,地质时期冰川侵蚀作用强,且地处西风带,风大浪高,海水侵蚀作用强,位于盛行西风的迎风一侧,降水多,流水侵蚀作用强,因此B正确;流水堆积作用一般是在外力较弱时才会形成,A错误;风力侵蚀不会形成破碎的海岸线,C错误;海浪沉积形成的地貌一般比较完整,D错误。第11题,外部太平洋航道的涌浪主要受西风影响,涌浪来自西部,C正确;A、B、D错误。第12题,麦哲伦海峡东部降水较少,植被覆盖率较西部低,A错误;主要受西风影响,天气复杂多变,B、C错误;纬度较高,高山山顶可能有常年积雪覆盖,D正确。答案:10.B 11.C 12.D13.(2022·湖北黄冈中学模拟预测)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材料一 西班牙是中国“一带一路”合作倡议的积极的合作伙伴,和法国交界处的比利牛斯山脉海拔大多在2 000米以上,物种丰富、独特,是欧洲独特珍贵的生态系统之一。西班牙与相邻的法国在欧洲水果、花卉等“时鲜业”的农产品市场竞争激烈。材料二 下图为西班牙附近地区示意图。DL359材料三 在“一带一路倡议的背景下,2014年以来“义新欧”全线开行,横贯整个欧亚大陆。下图为“义新欧铁路通道示意图”。DL360(1)说明比利牛斯山脉成为欧洲物种丰富地的自然原因。(2)与法国巴黎盆地相比,说明西班牙沿海平原发展“时鲜业”的优势自然条件。(3)分析“义新欧”铁路停靠城市集中在欧洲的原因。解析:第(1)题,某地物种丰富的原因,一是要注意分析角度“自然原因”,可从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气候等方面来考虑;二是要注意限定的范围欧洲。就整个欧洲地区而言,比利牛斯山脉所属地区纬度较低,热量条件较充足;且欧洲地势平坦,而比利牛斯山脉所在地区为山地地形,落差大,气候的垂直分异明显,为不同的动植物提供了生存环境;该地受大西洋影响显著,降水较多,水热条件较好,生态环境优越;另外,比利牛斯山脉处于地中海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以及温带大陆性气候的交界地带,气候复杂,适合不同种类的动植物生长。第(2)题,西班牙沿海平原发展“时鲜业”的优势自然条件,可从地理位置、气候等方面分析。与法国巴黎盆地相比,西班牙沿海平原地区纬度较低,热量充足,气温较高,水果、花卉可以更早的进入生长期,产品上市时间早;西班牙东南部的沿海平原地区为地中海气候,夏季受副高控制,晴天多,光照充足,白天气温高,昼夜温差大,有利于营养物质积累,水果、蔬菜品质高。第(3)题,“义新欧”班列主要为贸易铁路,中欧贸易商品结构具有一定的互补性,铁路停靠的城市与当地贸易量大密切相关;沿线所经欧洲国家经济发达,市场需求量大,需要运入的货物量大,且工业发达,能够提供较多货物,所以在欧洲停靠的城市较多。答案:(1)比利牛斯山是欧洲各地纬度位置较低地区,热量条件较充足;受大西洋影响更显著,降水条件好;山地地形,落差大,垂直分异明显;处于地中海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和温带大陆性气候交界地带,气候条件复杂。(2)位置:西班牙位于法国以南,纬度较低,热量更充足,气温较高,产品上市时间早。气候:东部沿海为地中海气候,夏季气温较高,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有利于糖分积累,作物品质更高。(3)中国与欧洲的贸易量大、商品结构互补性强;途径的欧洲国家经济发达,能提供更多的货源和更广阔的市场。14.(2022·全国高三专题练习)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斯瓦尔巴群岛地形多山,降水丰富,夏季平均气温介于4 ℃到6 ℃之间,冬季平均气温则介于-16 ℃到-12 ℃之间,明显比同纬度的俄罗斯与加拿大地区高了将近20 ℃,具有极地海洋性气候特征。下图为斯瓦尔巴群岛及周边事物分布图。DL361(1)描述北冰洋永久性块状冰的区域分布特征。(2)分析斯瓦尔巴群岛极地海洋性气候的形成原因。(3)研究表明,全球变暖会使北极地区植被发生变化。这种变化可能会导致温室效应减弱,请说明理由。解析:第(1)题,读图可知,北冰洋永久性块状冰的区域分布在极点附近地区;从90°W向东到90°E之间的区域分布面积小,即在格陵兰岛以北和欧洲以北海区分布面积小;从90°E向东到90°W之间的区域分布面积大,即在亚洲和北美洲以北海区分布面积大。第(2)题,读图并结合材料,斯瓦尔巴群岛地形多山,群岛周围没有北冰洋永久性块状冰块分布,海洋水汽充足,受极地东风影响,在地形抬升作用下年降水量大;为海岛,周围海域结冰面积小,海水比热容大,气温年较差小;北大西洋暖流经过,受北大西洋暖流的增温增湿作用明显,冬季气温比同纬度地区高,降水较丰富。夏季平均气温介于4 ℃到6 ℃之间,冬季平均气温则介于-16 ℃到-12 ℃之间,明显比同纬度的俄罗斯与加拿大地区高了将近20 ℃,具有极地海洋性气候特征。第(3)题,全球变暖后,北极地区冰雪融化后,土壤水分条件较好,加上气温升高,地表植被覆盖率增加;植物通过光合作用能够吸收更多二氧化碳,导致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减少,导致温室效应减弱。答案:(1)分布在极点附近地区;在欧洲以北海区分布面积小;在亚洲和北美洲以北海区分布面积大。(2)受极地东风影响,在地形抬升作用下年降水量大;为海岛,海水比热容大,气温年较差小;受北大西洋暖流影响,冬季气温比同纬度地区高。(3)理由:地表植被覆盖率增加;光合作用能够吸收更多二氧化碳,导致温室效应减弱。 

    相关试卷

    备考2024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强化训练第五部分区域地理第一章世界地理第3讲世界主要国家:

    这是一份备考2024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强化训练第五部分区域地理第一章世界地理第3讲世界主要国家,共3页。

    备考2024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强化训练第五部分区域地理第一章世界地理第2讲世界主要分区热点情境分区经济__“振兴苏伊士运河走廊”:

    这是一份备考2024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强化训练第五部分区域地理第一章世界地理第2讲世界主要分区热点情境分区经济__“振兴苏伊士运河走廊”,共3页。

    备考2024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强化训练第五部分区域地理第一章世界地理第2讲世界主要分区:

    这是一份备考2024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强化训练第五部分区域地理第一章世界地理第2讲世界主要分区,共3页。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