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苏教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人体内环境与稳态的调节实例作业含答案
展开课时分层作业(二十七) 人体内环境与稳态的调节实例
1.(2022·江苏金陵中学高三阶段练习)骑行是一种有氧运动,能增进健康,已成为众多运动爱好者的选择。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
A.因为骑行过程中需要增加散热,骑行运动过程中甲状腺激素分泌量减少
B.因为骑行过程中血糖消耗增加且收缩肌群对胰岛素利用增加,机体胰岛素含量会减少
C.因为骑行过程中汗腺分泌增加,垂体细胞合成分泌的抗利尿激素的量增加
D.因为骑行是一种有氧运动,骑行前后血压能保持稳定,其调节中枢位于下丘脑
2.(2022·广东惠州阶段练习)宇航员进入实验舱时处于失重状态,由于血液上浮,头部血量增加,机体会误认为身体中水量过多,从而引起身体排尿增加,造成脱水。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脱水使渗透压的稳定遭到破坏,会引起细胞代谢紊乱
B.垂体分泌的抗利尿激素有促进水分重吸收的作用
C.宇航员要协调肢体平衡,这与小脑关系密切
D.调节水盐平衡的抗利尿激素的分泌存在反馈调节
3.(2022·海南等级考)机体内血糖浓度受多种激素共同调节。某实验小组探究了三种激素单独或联合作用调节血糖的效应,实验前血糖浓度为5.0 mmol/L,血糖浓度随激素处理时间的变化如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激素单独作用时,0.5 h内升高血糖最快的激素是肾上腺素
B.3 h时,三种激素联合作用升高血糖的效应大于各自效应的总和
C.肾上腺素和胰高血糖素对血糖的调节作用表现出相拮抗的关系
D.血糖浓度受肾上腺素、胰高血糖素和皮质醇调节,不受甲状腺激素调节
4.(2022·江苏连云港模拟预测)胞外葡萄糖调节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的过程如图所示(+表示促进),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细胞外葡萄糖浓度升高会抑制胰岛素释放
B.K+通道关闭使胞内K+浓度升高,导致膜去极化
C.Ca2+内流促进胰岛B细胞释放胰岛素
D.促使K+通道关闭的药物也能促进胰岛素的释放
5.(2022·江苏徐州第七中学高三阶段练习)有些糖尿病患者在睡前使用胰岛素后,会出现夜间低血糖、清晨空腹血糖明显升高的“苏木杰现象”。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正常人血糖含量维持平衡的过程中既存在神经调节也存在体液调节
B.出现“苏木杰现象”的患者要考虑减少胰岛素的使用量
C.清晨空腹血糖明显升高与肾上腺素、胰高血糖素等激素有关
D.夜间低血糖之后出现清晨空腹血糖明显升高属于正反馈调节机制
6.(2022·江苏苏州专题练习)TRPM8受体是一种能够感知冷刺激的感受器,广泛分布于皮肤和口腔中。薄荷中的薄荷醇也能与TRPM8受体结合,让机体产生“冷”的感觉。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涂抹薄荷后皮肤冷感受器受到刺激,兴奋传到大脑皮层形成冷觉
B.TRPM8受体与薄荷醇结合后,感觉神经细胞的膜电位变为外正内负
C.吃薄荷后机体会出现汗腺分泌减少、皮肤毛细血管收缩、立毛肌收缩等生理变化
D.若抑制人体TRPM8基因的表达,人体可能会表现寒冷反应下降而导致内环境稳态破坏
7.(2022·江苏南京专题练习)为探究不同因素对尿量的影响,某同学用麻醉后的实验兔进行了如下实验:首先记录实验兔的正常尿量a(单位:滴/分钟),然后在耳缘静脉注射垂体提取液0.3 mL,记录尿量b;待尿量恢复正常后,耳缘静脉注射10%葡萄糖溶液20 mL,再次记录尿量c。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若b小于a,是因为垂体提取液中含有抗利尿激素,促进了肾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水
B.若c小于a,是由兔的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引起的
C.血糖调节中枢位于下丘脑
D.给兔注射高渗NaCl溶液导致尿量减少的原因与注射垂体提取液引发尿量减少的原因不同
8.(2022·湖北选择性考试)医护人员因长时间穿防护服工作,他们汗流浃背,饮水受限,尿量减少。下列关于尿液生成及排放的调节,叙述正确的是( )
A.抗利尿激素可以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NaCl的重吸收
B.医护人员紧张工作后大量饮用清水有利于快速恢复水—盐平衡
C.医护人员工作时高度紧张,排尿反射受到大脑皮层的抑制,排尿减少
D.医护人员工作时汗流浃背,抗利尿激素的分泌减少,水的重吸收增加
9.(2022·江苏盐城开学考试)如图为人体血糖平衡调节示意图,图中字母表示物质,数字代表结构或过程,丙和丁代表不同细胞,且图中抗体1、抗体2只与相应的受体结合。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当血糖浓度降低时,机体进行神经调节涉及的反射弧为:感受器乙→7→下丘脑________(用图中汉字、数字及箭头表示)。
(2)图中D代表____________,人体内与D作用效果相同的激素还有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丙代表________,由图可推测丙细胞质膜上有________(填下列字母)等物质的受体。
a、神经递质 b、葡萄糖 c、甲状腺激素 d、胰高血糖素
(3)综合(1)(2)可知,血糖浓度相对稳定的调节方式属于____________调节。
(4)当某人血液中存在抗体1或抗体2时,可判定其患有糖尿病,其中可通过注射胰岛素达到降低血糖效果的糖尿病是由________(填“抗体1”或“抗体2”)引起的;从免疫学的角度看,该糖尿病属于________病。
(5)糖尿病人的症状之一是多饮,这是由于血糖水平增高,血浆渗透压明显升高,使________产生渴觉,继而大量饮水。
10.(2022·江苏苏州期末)图为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的过程。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ATP敏感的K+通道关闭可促进Ca2+内流,促使囊泡移动
B.进入细胞的葡萄糖氧化分解可使细胞内的ATP含量大幅度升高
C.内环境中葡萄糖含量升高时,通过葡萄糖受体进入胰岛B细胞
D.胰岛B细胞内含有胰岛素的囊泡批量释放可迅速升高血糖浓度
11.(2022·湖北选择性考试)北京冬奥会期间,越野滑雪运动员身着薄比赛服在零下10 ℃左右的环境中展开激烈角逐,关于比赛中运动员的生理现象,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血糖分解加快,储存的ATP增加,产热大于散热
B.血液中肾上腺素含量升高,甲状腺激素含量下降,血糖分解加快
C.心跳加快,呼吸频率增加,温度感受器对低温不敏感而不觉得寒冷
D.在运动初期骨骼肌细胞主要通过肌糖原分解供能,一定时间后主要通过肝糖原分解供能
12.(多选)如图所示,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为人体内肾脏所产生的一种升压调节体系。经实验发现,切断通向肾小球旁细胞的肾交感神经会影响肾素的分泌,进而影响升压调节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注: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都是激素。
A.肾小球旁细胞受神经支配,调节肾素的分泌
B.血管紧张素Ⅱ可以直接调节钠、水的重吸收,使尿量减少
C.该升压体系通过对钠、水重吸收的调节,起到升压作用
D.血液中醛固酮的浓度变化可能存在着反馈调节
13.(2022·江苏南京阶段练习)图1为某运动员体内下丘脑与部分内分泌腺或效应器功能关系的示意图,其中甲、乙为结构,A~D为激素。回答下列问题。
图1
(1)垂体可分为腺垂体和神经垂体两部分,图中________(填“甲”或“乙”)代表神经垂体。
(2)在寒冷条件下,________(填图中字母)等激素的分泌量增加,以维持体温稳定。
(3)图中激素B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若切断下丘脑与垂体之间的联系,人体的尿量将________(填“增加”“减少”或“不变”)。
(4)胰岛素通过促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转化为非糖物质,促进糖原合成与抑制肝糖原分解、抑制非糖物质转化等发挥降血糖作用。下丘脑可通过调控胰岛分泌胰岛素和____________来调控血糖。
(5)已知甲基苯丙胺(MA)既是一种兴奋剂,也是一种毒品,图2展示了MA的作用机制。
图2
①多巴胺为兴奋性递质,正常情况下其发挥作用时,细胞B膜内侧电位的变化为______________。
②由图中信息分析MA的作用机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导致突触间隙中多巴胺含量升高,从而增强并延长其对大脑的刺激。
③一次性吸食过量MA会导致MA急性中毒,科研人员研究了MA急性中毒机制,过程如下:
a、取40只相同生理状态的同种雄性大鼠,平均分为4组,标号A、B、C、D,其中B、C、D组分别注射MA 5、10、15 mg/kg,每天两次、连续4天,制成急性中毒模型;A组注射________________。
b、每天同一时间称量每只动物的体重、进食量并测量体温(注射后均放于实验台观察半小时,以后每隔1小时测一次体温)。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
c、研究认为MA所致高热并非由于其对体温调节中枢的直接作用,而是全身肌肉过度兴奋、收缩所致的________的结果:推测实验组小鼠体重将________(填“上升”“不变”或“下降”)。
课时分层作业(二十七)
1.B [因为骑行过程中代谢加快,甲状腺激素可以促进代谢,因此骑行运动过程中甲状腺激素分泌量增多,A错误;因为骑行过程中血糖消耗增加且收缩肌群对胰岛素利用增加,血糖下降,机体胰岛素含量会减少,B正确;抗利尿激素是由下丘脑合成,经垂体释放,C错误;血压调节中枢在脑干,D错误。故选B。]
2.B [细胞代谢需要在相对稳定的环境中才能生活,脱水会使渗透压的稳定遭到破坏,会引起细胞代谢紊乱,A正确;抗利尿激素是由下丘脑分泌,垂体释放,B错误;小脑主要功能是协调身体的平衡,C正确;抗利尿激素的分泌存在反馈调节,使其维持在相对稳定水平,D正确。故选B。]
3.B [据图分析,激素单独作用时,0.5 h 内升高血糖最快的激素是胰高血糖素,A错误;3 h时,三种激素联合作用升高血糖的效应为12.8-5.0=7.8 mmol/L,三种激素各自效应的总和为(6.9-5.0)+(5.7-5.0)+(5.2-5.0)=2.8 mmol/L,前者明显大于后者,B正确;肾上腺素和胰高血糖素都能升高血糖,二者在调节血糖方面表现出协同作用,C错误;实验结果可证明血糖浓度受肾上腺素、胰高血糖素和皮质醇调节,但实验结果不能证明血糖浓度不受甲状腺激素调节,D错误。故选B。]
4.A [细胞外葡萄糖浓度升高会促进胰岛素释放,进而使血糖浓度降低,A错误;K+通道关闭,K+外流受阻,胞内K+浓度升高,导致膜去极化,B正确;根据图示,Ca2+内流促使细胞通过胞吐方式释放胰岛素,C正确;K+通道关闭,K+外流受阻,可以导致Ca2+通道打开,Ca2+内流,促使胰岛素的释放,故促使K+通道关闭的药物也能促进胰岛素的释放,D正确。故选A。]
5.D [下丘脑是血糖调节的中枢,正常人血糖调节的过程中,存在神经—体液调节,如血糖含量较高时,通过下丘脑的作用,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增加,使血糖浓度降低,A正确;分析可知,睡前使用胰岛素等降糖药过多,会在夜晚出现低血糖,血糖浓度较低时会促进胰高血糖素等升血糖激素的分泌,使血糖浓度升高,致使清晨空腹血糖浓度明显升高,故出现“苏木杰现象”的患者要考虑减少胰岛素等降糖药的使用量,B正确;出现“苏木杰现象”的患者清晨空腹血糖高,可能与胰高血糖素、肾上腺素等升血糖激素的作用有关,C正确;夜间低血糖之后出现清晨空腹血糖明显升高属于负反馈调节机制,D错误。故选D。]
6.B [涂抹薄荷后,薄荷中的薄荷醇可以刺激皮肤和口腔中的冷感受器TRPM8受体,产生的兴奋传到大脑皮层形成冷觉,A正确;感觉神经细胞上TRPM8受体与薄荷醇结合后,产生兴奋,神经细胞质膜电位变为外负内正,B错误;吃薄荷后机体的冷感受器兴奋,通过反射调节减少散热、增加产热,机体会出现汗腺分泌减少,皮肤毛细血管收缩等生理变化,C正确;若抑制TRPM8基因的表达,TRPM8受体减少,可能会使机体对寒冷的神经调节异常,从而导致内环境稳态失调,D正确。故选B。]
7.D [垂体提取液中含有抗利尿激素,促进了兔肾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水,因此尿量b小于a,A正确;由于耳缘静脉注射10%葡萄糖溶液20 mL,导致兔的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从而减少了尿量,故c小于a,B正确;血糖调节中枢在下丘脑,C正确;给兔注射高渗NaCl溶液导致尿量减少的原因与注射垂体提取液引发尿量减少的原因相同,都是抗利尿激素增多,D错误。故选D。]
8.C [抗利尿激素可以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A错误;医护工作者因长时间穿防护服工作,他们汗流浃背,饮水受限,这个过程丢失了水分和无机盐,故医护人员紧张工作后应适量饮用淡盐水有利于快速恢复水—盐平衡,B错误;排尿反射中枢位于脊髓,排尿反射中枢属于低级中枢,受控于大脑皮层的高级中枢,当医护人员工作时高度紧张,排尿反射受到大脑皮层的抑制,使排尿减少,C正确;医护人员工作时汗流浃背,使细胞外液的渗透压增高,抗利尿激素的分泌增多,水的重吸收增加,排尿减少,D错误。故选C。]
9.(1)→8→丁 (2)胰高血糖素 肾上腺素、甲状腺激素、糖皮质激素 胰岛B细胞 abd (3)神经—体液(或神经调节和体液) (4)抗体1 自身免疫 (5)大脑皮层
10.A [细胞中ATP/ADP比值上升,进而关闭ATP敏感的K+通道,导致Ca2+进入细胞,Ca2+ 浓度的上升促进含有胰岛素的囊泡移动并与细胞质膜融合,最终通过胞吐的方式释放胰岛素,A正确;葡萄糖进入细胞后参与细胞呼吸过程,使细胞合成较多ATP,进而使细胞中ATP/ADP比值上升,但由于ATP和ADP之间相互转化的供能模式的存在,细胞中ATP含量不会大幅度上升,B错误;由分析可知,当细胞外液葡萄糖浓度升高,葡萄糖通过载体蛋白被转运到胰岛B细胞内参与细胞呼吸过程,C错误;胰岛素能够降低血糖浓度,因此,胰岛B细胞内含有胰岛素的囊泡批量释放可迅速降低血糖浓度,D错误。故选A。]
11.C [运动期间需要大量能量,血糖分解加快,ATP和ADP的转化速率加快,但储存的ATP基本不变,A错误;血液中肾上腺素含量升高,甲状腺激素含量上升,血糖分解加快,细胞代谢速率加快,B错误;运动员心跳加快,呼吸频率增加,细胞代谢速率加快,运动员基本不觉得冷,说明温度感受器对低温不敏感而不觉得寒冷,C正确;在运动初期骨骼肌细胞主要通过肌糖原分解供能,一定时间后需要摄取血糖作为能源补充,D错误。故选C。]
12.ACD [由题意可知,切断通向肾小球旁细胞的肾交感神经会影响肾素的分泌,说明肾小球旁细胞受神经的支配,调节肾素的分泌,A正确;血管紧张素Ⅱ通过控制醛固酮的分泌增多,从而间接调节,使钠、水重吸收增强,尿量减少,血压升高,B错误,C正确;血液中醛固酮浓度升高时,钠、水重吸收增强,会反过来抑制肾素的分泌,存在着反馈调节,D正确。故选ACD。]
13.(1)乙 (2)C、D (3)可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减少尿量 增加 (4)细胞摄取、利用(氧化分解)葡萄糖 胰高血糖素 (5)由负电位变为正电位 抑制多巴胺的回收 等量的生理盐水 异常运动 下降
2024届人教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作业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4届人教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作业含答案,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5 ℃,下午体温36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4届苏教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人体的免疫调节与稳态作业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4届苏教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人体的免疫调节与稳态作业含答案,共12页。
2024届人教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作业(单项版)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4届人教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作业(单项版)含答案,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内环境是细胞生活的环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