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宜宾市第四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地理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Word版附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四川省宜宾市第四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地理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Word版附解析),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考试结束后,只将答题卡收回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宜宾市四中高2023届高三上期期末考试
文科综合地理试题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座位号、准考证号用0.5毫米的黑色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上,并检查条形码粘贴是否正确。
2.选择题使用2B铅笔涂在答题卡对应题目标号的位置上;非选择题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书写在答题卡的对应框内,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3.考试结束后,只将答题卡收回。
一、选择题(140分)
土壤墒情通常用土壤体积含水量来衡量,合理的土壤墒情是作物生长的保障,而饱墒(含水量>20%)和失墒(含水量16%为一类墒情,甲时段土壤一类墒情历时短,基本处于16%以下,A对。乙时段土壤大部分时间处于一类墒情中,含水量>16%,B错。丙时段墒情接近三类墒情,墒情情况一般,不太利于作物生长,C错。全年土壤出现失墒历时较短,仅仅出现在甲时段少部分时间,D错。故选A。
【2题详解】
从材料可知,土壤墒情受降水气温、光照等因素的影响较明显。乙时段位于4月中旬到10月,此时我国华北受夏季风影响,天气变化大,从而出现墒情的明显波动,C对。气温回升快,蒸发变化大,仅体现墒情的一个影响因素,墒情还受到降水的影响,概括不全,A错。作物生长和地表覆盖不是影响墒情的主要原因,排除B和D。故选C。
【3题详解】
土壤墒情通常用土壤体积含水量来衡量,合理的土壤墒情是作物生长的保障。读图可知,春节我国华北地区增温快,加上大风天气影响,水分蒸发快,甚至出现失墒,此时需要灌溉补水,保障土壤墒情合理,B对。保留残茬、农田深耕和增施肥料并不会太多影响土壤体积含水量,所以不会对良好墒情有太大帮助,排除A、C和D。故选B。
【点睛】墒情,指土壤湿度的情况。土壤湿度是土壤的干湿程度,即土壤的实际含水量,可用土壤含水量占烘干土重的百分数表示:土壤含水量=水分重/烘干土重×100%。
2020年9月23日,上海市发布《2020年非上海生源应届普通高校毕业生进沪就业申请本市户籍评分办法》。明确提出,在沪“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即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同济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四校应届本科毕业生符合基本条件即可直接落户。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 上海市发布该政策的主要目的是( )
A. 增加户籍人口 B. 增加入才储备
C. 解决学生就业 D. 提高城市知名度
5. 该政策对上海市的影响表现在( )
①增加城市创新活力 ②降低城市管理难度
③促进产业结构升级 ④缓解就业压力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③
6. 上海市此举对下列产业影响较大的是( )
A. 旅游业 B. 普通制造业 C. 高新技术产业 D. 康养产业
【答案】4. B 5. D 6. C
【解析】
【分析】本题考查人口政策以及解读信息的能力。
【4题详解】
据材料可知,本次上海市发布的人口新政策中,受惠的主要是四所一流高校的应届本科毕业生,说明该政策的发布是为了进步吸纳入才,储备高素质劳动力。故选B。
【5题详解】
上海市人口新政策的实施必然会导致更多一流高校的本科毕业生留沪发展。人才的增多,可以增加城市创新活力、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但人口数量的增加会增加城市管理难度、增加就业压力,①③正确,②④错误。故选D。
【6题详解】
材料中的上海市人口新政策主要面向的是上海四所高校的学生。对比四个选项,一般情况下,高学历人才就业更倾向于高新技术产业,因此,该政策有利于促进当地高新技术产业的人才引进与产业发展,故选C。
【点睛】人口迁移的影响:
对迁出地:有利的:加强了和外界社会的经济、科技、思想、和文化联系,减轻了人口压力,缓解当地人地矛盾,有利于促进经济发展,提高经济收入保护生态环境等产生积极地影响。不利的:造成了人才外流。
对迁入地:有利的:弥补了劳动力不足,提供了廉价的劳动力,节约了教育和培训费,利于自然资源的开发,带动经济的发展。不利的:引发种族冲突,影响社会治安,给自然和生态环境、人口与城市带来巨大的压力。
地气温差是指近地面与大气之间的温差,地温与气温变化是导致地气温差变化的直接因素,降水、蒸发、湿度与地气温差有较强的相关性,其长期变化与气候背景变化和城市化过程有关。地气温差大小与PM2.5具有一定的相关性。下图为成都地区2014年地面与大气之间温差的季节日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 成都地气温差的最大值出现在一天中14:00前后的主要原因是( )
A. 太阳辐射差异最大 B. 地面辐射差异最大 C. 大气辐射差异最大 D. 地气热力差异最大
8. 城市化过程会导致地气温差减小的主要原因是中心城区( )
①空气对流减弱②空气湿度减小③蒸发能力提高④大气降水增多
A. ①④ B. ①② C. ②③ D. ③④
9. 推测成都一天中大气PM2.5浓度最高的时刻是( )
A. 日出前后 B. 正午前后 C. 傍晚前后 D. 午夜前后
【答案】7 D 8. D 9. A
【解析】
【分析】
【7题详解】
由题目可知,地温与气温变化是导致地气温差变化的直接因素,即地气热力差异最大时,地气温差达最大,ABC错误,D正确,故选D。
【8题详解】
由所学知识可知,城区有热岛效应和雨岛效应,中心城区由于热岛效应和雨岛效应,蒸发和降水较多,降水又会直接导致地面温度和大气温度降低,进而地气温差减小,③④符合;城市化导致热岛效应加剧,空气对流增强;空气湿度减小会导致地气温差增大;①②不符合;综上ABC错误,D正确;故选D。
【9题详解】
一天中大气PM2.5浓度最高的时候就是地面温度和大气温度最低的时候,即地气温差最小的时候,由于地表温度变化和大气层的保温效应,日出前后地气温差最小,A正确,BCD错误;故选A。
【点睛】大气的受热过程:地表接受太阳短波辐射而增温,同时以地面长波辐射的形式向上传递热量。近地面大气接受地面辐射温度升高,同时向外辐射热量。其中部分向下传递给地面,称之为大气逆辐射,另一部分射向宇宙空间。可以用三句话对其进行概括:太阳暖大地、大地暖大气、大气还大地。大气受热原理在生活当中的应用(1)采用塑料大棚发展农业,玻璃温室育苗等。原理:塑料薄膜、玻璃与二氧化碳具有相同的功能,能让太阳短波辐射透射进入,而地面长波辐射却不能穿透塑料薄膜或玻璃散失,从而将热量保留在塑料大棚或玻璃温室里。(2)秋冬季节,用人造烟幕的办法来增昌盛气逆辐射,使农作物免遭冻害(晴朗的秋冬早晨保温作用弱多霜冻)。(3)果园中铺沙或鹅卵石不但能防止土壤水分蒸发,还能增加昼夜温差,有利于水果的糖分积存等。(4)交通警示信号多用波长较长的红灯或红色标志,是由于波长较长的红光不易被散射。
在生物和土壤的相互作用下,冰川退缩之后形成的地表上植被原生群落不断发生演变。粗木质残体是指所有地上和地下末端直径大于2.5cm的枯死木质物。下图示意横断山区某冰川退缩区8个样地粗木质残体的碳贮量变化,下表示意这8个样地的冰川退缩年份和优势物种组成状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样地编号
冰川退缩年份
优势物种组成状况
S1
2005
柳树、冬瓜杨、沙棘幼树
S2
1990
柳树、冬瓜杨、沙棘小树
S3
1980
柳树,冬瓜杨,沙棘小树,中树,云冷杉幼苗
S4
1970
柳树,冬瓜杨,沙棘中树,大树,云冷杉幼树、小树
S5
1958
柳树、冬瓜杨、沙棘大树、云冷杉中树
S6
1936
云冷杉中树、大树,冬瓜杨大树
S7
1890
云冷杉近熟林
S8
1860
云冷杉顶极群落
10. 不同阶段粗木质残体碳贮量的变化直接取决于( )
A 土壤肥力 B. 植被种类 C. 水热条件 D. 种间竞争
11. 随着演替过程的持续,储存碳贮量最大的是( )
A. 乔木 B. 灌木 C. 草本 D. 凋落物
【答案】10. D 11. A
【解析】
【分析】
【10题详解】
由图可知,粗木质残体碳贮量随着演替的进行先增后减。演替初期.以少数适应性较强的物种占优势-种间竞争较强.粗木质残休较少;演替中期.竞争的加剧产生了更多的枯倒木.粗木质残体增加.其碳贮量白然增加;演替后期.少数竞争力强的地带性物种占据优势.种间竞争减弱.粗木质残体减少.其碳贮量减少。故D选项正确。
【11题详解】
随着演替过程的持续.冰川退缩迹地的植被类型将恢复为由该地水热条件决定的地带性植被。研究区位于横断山区.冰川迹地最终演替成乔水占主导的群落.乔木具有明显的高大主干,乔木贮存大量的碳,故A选项正确,而灌木没有明显的主干,是呈丛生状态比较矮小的树木,草本体型矮小,寿命较短,茎干软弱,凋落物更是以叶片为主,碳储量都远远不及高大的乔木,故BCD错。
【点睛】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森林生态系统在全球碳循环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森林生态系统的碳贮量是反映森林生态系统基本特征的重要指标,我国幅员辽阔,植被类型多样,森林生态系统复杂,区域性生物量和碳贮量估测是一个难点。不同区域不同森林类型的碳贮量和碳密度,对估测全国或全球森林生态系统碳汇功能显得极为重要。
二、非选择题(共160分)
12.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而河流是水资源的重要载体,为了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人们利用和改造河流。苏州市是中国城市化发展最为迅速的地区之一,下图为苏州市同一研究区20世纪80年代与21世纪10年代的河网密度比较图。
(1)据图归纳研究区21世纪10年代土地城市化过程中一级河流与二级河流河网密度的变化特征。
(2)分析城市化过程对河流产生的不利影响。
(3)请提出修复城市河流生态系统的有效措施。
【答案】(1)一级河流:总体上有所增加。二级河流:土地城市化水平低于40%时.密度增加,高于40%时.密度下降.衰减速度快。
(2)排放污水,导致水质恶化;填埋成为建设用地.导致河流数量和密度减少;破坏原有的河网系统.城区水系紊乱;破坏水生生物的栖息环境.减少生物多样性。
(3)拦藏污水.污水处理后再排放;河岸进行绿化。保护河岸;禁止非法填埋,定期疏浚河道;旱季时生态补水;定期清理藻类等易过度繁殖的生物。
【解析】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城市化对河流水系、河流生态环境的影响及治理措施。21世纪10年代土地城市化过程中一级河流与二级河流河网密度的变化特征由图示资料可得出。城市化过程对河流产生的不利影响主要从城市化过程对河流水质、河流水系、河流生态环境等方面的影响角度分析。修复城市河流生态系统的有效措施从治理污水排放、不合理的垃圾填埋、不合理的建设改造,及对现有河流进行清理污染、疏浚河道、改善生态等方面提出合理化措施。
【详解】(1)21世纪10年代土地城市化过程中一级河流与二级河流河网密度的变化特征由图示资料可得出;图示全部河流河网密度21世纪10年代随着城市化水平提升,先升后降,土地城市化率高于40%,河流水系衰减趋于明,且土地城市化水平越,河流减少的越多;一级河流:河网密度总体上有所增加。二级河流:土地城市化水平低于40%时,密度增加,高于40%,密度下,衰减速度快。
(2)城市化过程对河流产生的不利影响主要从城市化过程对河流水质、河流水系、河流生态环境等方面的影响角度分析。城市化过程中,由于不合理的生产生活活动,排放污水,导致水质恶化;垃圾填埋成为建设用地.破坏原有的河流水系,改变河流长度、密度等,导致河流数量和密度减少;破坏原有的河网系统.城区水系紊乱;不合的建设、排污等,破坏水生生物的栖息环境.减少生物多样性。
(3)修复城市河流生态系统的有效措施从治理污水排放、不合理的垃圾填埋、不合理的建设改造,及对现有河流进行清理污染、疏浚河道、改善生态等方面提出合理化措施。拦蓄污水.污水处理后再排放;河岸进行绿化,保护河岸;禁止非法填埋,避免不合理的改造;定期疏浚河道;旱季时生态补水;定期清理藻类等易过度繁殖的生物,减轻富营养化给河流带来的生态灾害。
【点睛】
13.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伊基托斯(约73°W)是亚马逊雨林区的主要河港城市,无公路或铁路与外界连接。20世纪初期,它因出口橡胶等农产品而迅速成为区域商业中心。“橡胶热”之后,该市经历一段萧条时期。1980年伊基托斯被辟为自由港,来自欧美、巴西等地的大量免税商品涌入这里,然后运销到国内其它城市,经济再度得以繁荣。下图示意伊基托斯的位置。
(1)估算伊基托斯至马瑙斯直线距离,分析伊基托斯海陆位置的劣势。
(2)分析20世纪初期伊基托斯成为区域商业中心的条件。
(3)推测伊基托斯将商品快速运销到西部沿海城市的交通方式,并说明理由。
(4)简述伊基托斯被辟为自由港对其城市经济发展的作用。
【答案】(1)约1443千米。位于(亚马孙河流域的)内陆腹地,距出海口太远。
(2)周边地区气候湿热,盛产橡胶等农产品,有稳定的商品来源;属于河港城市,与大西洋相通,便于橡胶等农产品的集散和外运出口。
(3)空运(航空运输)。理由:伊基托斯与其它西部城市没有公路、铁路和河运直接相通;通过河海联运,距离太远,速度太慢,不宜选择;伊基托斯与西部主要城市都有机场,空运方便快捷。
(4)大量商品涌入,促进城市商业发展(繁荣城市商品市场);外来人口增多,带动住宿、餐饮等服务业发展;大量商品外运,促进仓储、物流业发展;优惠政策吸引外商投资,促进出口加工业发展。
【解析】
【分析】
本题综合考查经纬线距离计算、海陆位置劣势分析、商业中心的成因、交通运输方式优势对比及伊基托斯被辟为自由港对其城市经济发展的作用。
【详解】(1)伊基托斯(约73°W)、马瑙均(约60°W)非常靠近赤道,经度相差约13°,直线距离越差13乘以110千米,即直线距离约1443千米。伊基托斯(约73°W)海陆位置主要分析其距海的位置关系,入海口约位于50°W,因此其劣势是位于亚马孙河流域的内陆腹地,距出海口太远。
(2)“20世纪初期,它因出口橡胶等农产品而迅速成为区域商业中心”,据此分析20世纪初期伊基托斯周边地区因位于热带雨林气候,气候湿热,盛产橡胶等农产品,有稳定的商品来源;临近亚马孙河,属于河港城市,与大西洋相通,利于河海联运,便于橡胶等农产品的集散和外运出口,因此成为商业中心。
(3)据图分析,伊基托斯和西部沿海城市之间有高大山脉阻挡,伊基托斯将商品快速运销到西部沿海城市,采用的交通运输要快、还要跨越高大山脉,伊基托斯与其它西部城市没有公路、铁路和河运直接相通,陆运不便;通过河海联运,距离太远,速度太慢,不宜选择水运;伊基托斯与西部主要城市都有机场,空运方便快捷,因此交通方式空运(航空运输)最合适。
(4)“1980年伊基托斯被辟为自由港,来自欧美、巴西等地的大量免税商品涌入这里,然后运销到国内其它城市,经济再度得以繁荣”,据此分析伊基托斯被辟为自由港利于来自欧美、巴西等地的大量免税商品涌入,促进城市商业发展,繁荣城市商品市场;来自欧美、巴西等地外来人口增多,带动住宿、餐饮等服务业发展;伊基托斯被辟为自由港利于大量商品外运,促进仓储、物流业发展;当地政府的优惠政策吸引外商投资,促进出口加工业发展。
【点睛】
14. [旅游地理]
2019年国庆节,为了防止每逢节假日人挤人的场景再现,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每日限流6万人次,同时也为未能及时购到票的海内外游客提供了“云旅游”的可能----全球首次“5G+4K+VR”大熊猫直播。直播内容主要为2019年新生大熊猫宝宝们的日常生活,通过多个镜头,从不同角度更丰富地展现大熊猫的生活。
与传统实地旅游相比,说出云旅游的主要优势。
【答案】云旅游不受客流量影响,游客容纳量大;可为海内外游客提供服务,客源市场广;可满足小孩以及老年人需求,受益人群广;云旅游产生费用低;观赏不受时间、地点限制,画面精彩,形式灵活。
【解析】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与传统实地旅游相比,云旅游的主要优势。
【详解】与传统实地旅游相比,云旅游的主要优势可以从游客容纳量、客源市场、受益人群、旅游费用、观赏时间、观赏地点,形式等方面分析。从游客容纳量来看,云旅游不受客流量影响,游客容纳量大。从客源市场来看,云旅游受地域影响小,可为海内外游客提供服务,客源市场广阔。从受益人群来看,足不出户就可以实现云旅游,可满足小孩以及老年人需求,受益人群广。从旅游费用来看,足不出户就可以实现云旅游,因此,云旅游产生的费用低。从观赏时间、观赏地点来看,观赏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更加自由、灵活。而且,云旅游画面精彩,形式更加灵活。
15.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辽河流域位于我国东北地区的西南部,西部的上游为风沙草原和土石山区,中下游多为黄土沙丘,水土流失严重;东部的山地丘陵为长白山脉的西南延续部分,山地森林植被较好,土壤侵蚀程度轻。下图为辽河流域不同程度水土流失面积相对值图。
简述辽河流域不同程度水土流失的特征及水土流失对辽河水文特征的影响。
【答案】特征:强烈水土流失面积最大,其次轻度水土流失面积;剧烈、极强烈、中度水土流失面积均较小。影响:流域内水土流失,导致河流含沙量增大;河流流量季节变化增大;汛期(夏季)水位升高,枯水期(冬季)水位降低;汛期提前
【解析】
【分析】本题以辽河流域为材料,设置1道小题,涉及水文特征等相关知识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体现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的学科素养。
【详解】根据图示,辽河流域水土流失的特征是强烈水土流失面积最大,其次为轻度水土流失面积。剧烈、极强烈、中度水土流失面积均较小。对水文特征的影响主要是流域内水土流失,导致河流含沙量增大。河流流量季节变化增大,汛期(夏季)水位升高,枯水期(冬季)水位降低。河流汛期提前。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四川省宜宾市第四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地理上学期开学考试试题(Word版附解析),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四川省宜宾市第四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开学试题(Word版附解析),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四川省宜宾市叙州区第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地理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Word版附解析),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本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请考生在第43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