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下载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山东省潍坊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山东省潍坊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01
    山东省潍坊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02
    山东省潍坊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03
    还剩16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25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山东省潍坊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展开
    这是一份山东省潍坊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论述类文本阅读,文学类阅读-单文本,文言文阅读,古代诗歌阅读,情景默写,简答题组,名著阅读,材料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山东省潍坊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推广优良品种往往伴随着一个潜在的危险,那就是极有可能导致物种的单一化。一旦遇到特大病虫害爆发,就会难以抵挡,形成全局性的灾难。前些年,世界水稻曾经历过一场空前的灾难。一场突发的水稻黄矮病在全球大肆施虐,科学家们曾竭尽全力试图在现存水稻品种中寻找一种能够救治此病的抗病基因。也许这些稻种血缘太近,在遍查了四万七千种水稻后都没找到所需的抗病基因。他们的搜寻不得不转向血缘关系最远的野生品种。最后终于在印度山谷里找到一株野生水稻,它含有合格的抗病基因,从而挽救了全世界的水稻。
    同理,一种迅速扩张的强势文明也会像推广优良品种那样,让人类文明呈现出一花独放的清一色局面。问题是,这种日益趋同的人类文明是否也会像物种单一化那样,潜伏着让人类遭受整体罹病的危险?
    纵观全部文明史,可以看到在多数情况下,人类文明总是呈现多样化。通常,各种文明并不都是齐头并进的,它们的发展也总是不平衡的。每种文化都有自己的“文化生命周期”,它们都必然地要经历发生、发展、成熟、鼎盛、衰落,乃至消亡的整个过程。一旦某种文明蕴含了极其旺盛的生命力,发展成一种能对世界文明整体产生巨大而又深远影响的“强势文化”,它就会像作物优良品种那样,以高屋建瓴之势无可阻挡地向整个世界迅速扩展,打破原有的多样性文化格局,排挤形形色色的本土文化,成为独占鳌头的“主流文化”。这种一统天下的态势不可避免地会使世界文化走向单一化。
    两百多年来,以西方文明为本体的现代工业文明异军突起,崛峙为一种迄今人类历史上从未有过的最是咄咄逼人的“强势文明”。这种文明借助强大的科学技术实力,发达的交通运输,迅捷的信息传送,以及遍布全球的金融贸易网络,以锐不可当的气势,在极短时间就将其推进到世界的各个角落。这简直就像一台超强马力的巨型“推土机”,在我们这个星球的整体球面上任意地纵横驰突,往来推碾,一时间大有铲平一切异己文化之势,使得人类文明空前的模式趋同、价值趋同与形态单一化。说起来真叫人腻烦,今天居住在世界各地的人们都可以在同一时刻,喝着同一种罐装饮料,观看同一场足球决赛,欣赏同一部电影大片,或是坐在同种类型的电脑前,使用着同一家公司开发的电脑软件,玩着同一种电脑游戏……
    一种文化的核心之处往往寓于它的哲学与宗教之中。植根于古希腊文化的西方现代文明,作为一种强势文化,尽管它今天盛极一时,如日中天,却也并非十全十美或有望永世其芳。这种文化与生俱来地带有两个根本性的弱点。一个是它没能跟自然和谐,在与自然的关系上都郁纡着一段发自本源的对立情结,并在它走向强盛的数百年里,让此种对立充分展露。时至今日,它已彻底打破了从旧石器时代开始的、长达170万年人类与自然一直保持的和谐关系,而且这种紧张与对立已经危及今天人类自身的生存。此种文明另一个根本性弱点在于它的“竞争”哲学。任何立足于“竞争”的理念都是重实力而轻德素的。它不仅在本质上是疏离“善”的,而且从不否定人的“原始欲望”,更不需要根除近乎原罪的“人性恶”。作为一种社会秩序,只需限制它,规范它,通过制定些法律,立下些规矩,借以保障人类社会不致因恶欲泛滥而走向毁灭的结局。同时,它还要有意地利用人类这种古老欲望,“相反相成”,起到促进社会发展的作用。无所不在的竞争正是这种文明外表繁荣而内里残酷的症结所在。
    人类现代文明确实是整体性患病了。这种发自本源的疾病必然导致人与自然的对立,以及人与人之间的不和谐。这种文明的整体罹病靠其自身是无法治愈的,你不可能在这种文化自身之中找到足以让其自愈的“抗病基因”。也许我们现在就应该着手到“血缘”关系最远的某些人类文明中寻求根治现代文明顽症的良方。英国学者彼得·罗素认为:“我们可能生活在西方文明正在衰落的时期……我们的文明终将衰落。它自己已经证明了它的不可持续性。”也许在最原始的、物质匮乏的地域中保持着某些当今世界最为淳朴高尚、最能和谐自然的人类文明。他们可能是一些“土著人”,但是彼得·罗素寄希望于他们。如此看来,这些淳朴民族所聚居的僻远之地完全有可能成为续接人类香火的“诺亚方舟”。
    对我们来说,最明智的选择也许就是像保护濒危珍稀物种那样保护我们的“诺亚方舟”。
    (选自詹克明《空钓寒江·保护“诺亚方舟”》,有删节)
    1.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人类文明常常呈现多样化,但它们的发展并不平衡,有的文明会对世界文明整体产生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B.两百年来,现代工业文明推进到了世界的各个角落,成为使人类文明模式趋同、价值趋同的强势文化。
    C.西方现代文明植根于古希腊文化,崇尚竞争哲学,重实力而轻德素,必将导致其因恶欲泛滥而走向毁灭。
    D.人类与自然长期保持着和谐的关系,但西方现代文明已经彻底打破了这种关系,并且危及到了人类自身。
    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水稻黄矮病之所以在全球大肆施虐,是因为人们大力推广水稻优良品种而导致水稻物种单一化。
    B.每种文化都有自己的“文化生命周期”,以西方文明为本体的现代工业文明同样会遵循此规律。
    C.现代工业文明能成为人类历史上的“强势文明”,与科技、交通、贸易等的高度发展密不可分。
    D.在血缘太近的水稻中找不到救治黄矮病的抗病基因,与现代文明的顽症难以靠自身治愈道理一致。
    3.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开头运用水稻患黄矮病的事例,既能把抽象的道理形象化,又能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B.文章第四段结尾部分,连用相近的句式进行例举,意在说明现在单调的生活确实令人腻烦。
    C.文章分析了西方现代文明的两个根本性弱点,不仅使论述具有深度,还让文章具有厚重感。
    D.文章多处运用了“应该”“可能”“也许”等词语,使论述语言更为严谨,逻辑更加严密。
    4.请简要梳理本文的行文脉络。
    5.材料认为,要“像保护濒危珍稀物种那样保护我们的‘诺亚方舟’”,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看法。


    二、文学类阅读-单文本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这也是一个人
    叶圣陶
    伊生在农家,没有享过“呼婢唤女”“傅粉施朱”的福气,也没有受过“三从四德”“自由平等”的教训,简直是很简单的一个动物。伊自出母胎,生长到会说话会行动的时候,就帮着父母拾些稻藁,挑些野菜。到了十五岁,伊父母便把伊嫁了。因为伊早晚总是别人家的人,多留一年,便多破费一年的穿吃零用,倒不如早早把伊嫁了,免得白掷了自己的心思财力,替人家长财产。伊夫家呢,本来田务忙碌,要雇人帮助,如今把伊娶了,即使不能省一个帮佣,也得抵半条耕牛。伊嫁了不上一年,就生了个孩子,伊也莫名其妙,只觉得自己睡在母亲怀抱里还是昨天的事,如今自己是抱孩儿的人了。伊的孩子没有摇篮睡,没有柔软的衣服穿,没有清气阳光充足的地方住,连睡在伊的怀里也只有晚上睡觉的时候才得享受,白天只睡在黑魆魆的屋角里。不到半岁,他就死了。伊哭得不可开交,只觉以前从没这么伤心过。伊婆婆说伊不会领小孩,好好一个孙儿被伊糟蹋死了,实在可恨!伊公公说伊命硬,怎不绝了他一门的嗣!伊丈夫却没别的话说,只说要是在赌场里百战百胜,便死十个儿子也不关我事!伊听了也不去想这些话是什么意思,只是朝晚地哭。
    有一天伊发现了新奇的事了:开开板箱,那嫁时的几件青布大袄不知哪里去了。后来伊丈夫喝醉了,自己说是他当掉的。冬天来得很快,几阵西风吹得人彻骨地冷。伊大着胆央求丈夫把青布袄赎回来,却吃了两个巴掌。原来伊吃丈夫的巴掌早已习以为常,惟一的结局便是哭。这一天伊又哭了。伊婆婆喊道:“再哭?一家人家给你哭完了!”伊听了更不住地哭。婆婆动了怒,拉起捣衣的杵在伊背上抽了几下。伊丈夫还加上两个巴掌。
    这一番伊吃得苦太重了。想到明天,后天……将来,不由得害怕起来。第二天朝晨,天还没亮透,伊轻轻地走了出来,私幸伊丈夫还没醒。西风像刀,吹到脸上很痛,但是伊觉得比吃丈夫的巴掌痛得轻些,就也满足极了。一口气跑了十几里路,到了一条河边,才停了脚步。这条河里是有航船经过的。
    等了好久,航船经过了,伊就上了船。那些乘客好似个个会催眠术的,一见了伊,便知道是在家里受了气,私自逃走的。他们对伊说道:“总是你自己没长进,才使家里人和你生气。即使他们委屈了你,你是年幼小娘,总该忍耐一二。这么使性子,碰不起,苦还有得吃!况且如今逃了出去,靠傍谁呢?不如趁原船归去罢。”伊听了不答应,只低着头不响。众客便有些不耐烦。一个道:“不知伊想的什么心思,论不定还约下了汉子同走!”众人便哗笑起来。伊也不去管他们。
    伊进了城,就到一家荐头。荐头把伊荐到一家人家当佣妇。伊的新生活从此开始了:虽也是一天到晚地操作,却没下田耕作这么费力,又没人说伊,骂伊,打伊,便觉得眼前的境地非常舒服,永远不愿更换了。伊惟一的不快,就是夜半梦醒时思念伊已死的孩子。
    一天,伊到市上买东西,遇见一个人,心里就老大不自在,这个人是村里的邻居。不到三天,就发生影响了:伊公公寻了来。开口便嚷道:“你会逃,如今寻到了,可再能逃?你若是乖乖的,快跟我回去!”伊听了不敢开口,奔到里面,伏在主妇的背后,只是发呆。主妇便唤伊公公进来对他说:“你媳妇为我家帮佣,此刻约期还没满,怎能司去?”伊公公无可辩论,只得狠狠地叮嘱伊道:“期满了赶紧归家!倘若再逃,我家也不要你了,你逃到哪里,就在哪里卖掉你,或是打折你的腿!”
    伊觉得这舒服的境地,转眼就成空虚的,非常舍不得。想到将来更害怕起来。这几天里眼睛就肿了,饭就吃不下了,事也就做不动了。主人知道伊的情况,心想如今的法律,请求离婚,并不烦难,便问伊道:“可情愿和夫家断绝?”伊答道:“哪有不愿!”主人便代伊草了个呈子,把种种以往的事实,和如今的心愿,都叙述明白,预备呈请县长替伊作主。主妇说道:“替伊请求离婚,固然很好,但伊不一定永久做我家帮佣的。一旦伊离开了我家,又没别人家雇伊,那时候伊便怎样?论情呢,母家原该收留伊,但是伊的母家可能办到?”主人听了主妇的话,把一腔侠情冷了下来,只说一声“无可奈何!”
    隔几天,伊父来了,是伊公公叫他来的。主妇问他:“可有救你女儿的法子?”他答道:“既做人家媳妇,要打要骂,概由人家,我怎能作得主?我如今单是传伊公公的话叫伊回去罢了。”但是伊仗着主母回护,没有跟伊父同走。
    后来伊家公婆托着邻居进城的带个口信,说伊丈夫正害病,要伊回去服侍。伊心里只是怕回去,主母就替伊回绝了。
    过了四天,伊父亲又来了。对伊说:“你的丈夫害病死了,再不回去,我可担当不起。你须得跟我走!”主母也说:“这一番你只得回去了。否则你家的人就会打到这里来!”伊见眼前的人没一个不叫伊回去,心想这一番必定应该回去了。但总是害怕,总是不愿意。
    伊到了家里,见丈夫直僵僵地躺在床上,心里很有些儿悲伤。但也想,他是骂我打,我的!伊公婆也不叫伊哭,也不叫伊服孝,却领伊到一家人家,受了廿千钱,把伊卖了。伊的父亲,公公,婆婆,都以为这个办法是应当的。他们心里原有个成例:不种了田,便卖耕牛。伊是一条牛,——一样地不该有自己的主见——如今用不着了,便该卖掉。把伊的身价充伊丈夫的殓费,便是伊最后的义务!
    1919年2月14日作
    6.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嫁了不上一年,就生了个孩子”,自己“也莫明其妙”;孩子夭折,伊“哭得不可开交”,只觉从没这么伤心过,这表明伊对自己的命运缺乏清醒的认知。
    B.作者写伊的“新生活”,意在表现其“暂时坐稳了奴隶”时的满足心理,这和鲁迅写祥林嫂“口角边渐渐的有了笑影,脸也白胖了”的用意一致。
    C.主妇以“约期还没满”为由维护伊的选择权利,主人更是主动帮助她拟写了离,婚的呈子,可见其雇主应该是具有人道主义精神的读书人。
    D.“见丈夫直僵僵地躺在床上,心里有些儿悲伤”,表现出伊作为正常女性的真实情感;而伊公婆却“不叫伊哭”,表现了封建礼教毒害下人性的异化。
    7.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想到明天,后天……将来,不由得害怕起来”,既写出伊由悲伤到畏惧的心理变化,又为伊由愚昧麻木走向觉醒反抗蓄势。
    B.小说用语言描写刻画乘客的群像,他们对伊的规劝带有批评和揶揄的语气,表现了当时社会民众对待农村女性的态度。
    C.第六段划线句子中“嚷”“奔”“伏”“发呆”等用词,精炼传神地刻画出公公恼怒、儿媳惊惧无助的情态和心理。
    D.本文采用第三人称视角,按照事件发展顺序,紧紧围绕人物的命运展开叙事,这与《林教头风雪山神庙》的写法一致。
    8.本文标题包含感叹和反问两种语气,分别具有不同的意蕴,请简要分析。
    9.你所在的读书小组发现本文的结尾很有特点,欲以“不奇而奇,冷峻有力”为题写一则文学短评,请据此写出评论要点。


    三、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王长文,字德俊。父颙,字伯元,犍为太守。长文天姿聪警,高畅敏识,治五经,博综群籍。弱冠,州三辟书佐。丁时兴衰,托疾归家,察孝廉,不就,遂阳愚。尝绛衣绛帽,牵猪过市中乞,人与语,伪不闻。郡守初至诣门修敬至闾走出请终不还刺史胡罴辟从事祭酒,长文阳发狂疾,步担走出门。罴累遣教请还,终不顾。还家养母,独讲学。著《无名子》十二篇,依则《论语》。以为《春秋》三传,传经不同,每生讼议,乃据经摭传,著《春秋三传》十三篇。又撰《约礼记》,除烦举要,凡十篇,皆行于时。
    长文才鉴清妙,泛爱广纳,放荡阔达,不以细宜廉介为意,亦不好臧否人物。有孝子罗偶,事亲至孝,郡察孝廉,长文立表以旌之。元康初,试守江原令。县收得盗马贼及发冢贼,长文引见诱慰。时适腊晦,皆遣归家。狱先有系囚,亦遣之,谓曰:“教化不厚,使汝等如此,长吏之过也。腊节庆祈,归就汝上下,善相欢乐,过节来还。”群吏惶遽,争请,不许。寻有赦令,所宥人无不感恩,辍不为恶,曰:“不敢负王君。”将丧去官,民思其政,时人爱而敬之。大将军梁王彤及诸府并辟,长文曰:“吾从其先命者。”遂应肜招,为从事中郎。诸王公卿慕其名,咸与之交。愍怀太子死于许下,博士、中书论虞祔之礼①。长文议:“虞祭宜还东宫,以继太子者为主;配食②于颍川府君。”皆施行。除洛阳令,长文见彤曰:“主者不庶几③,奏长文为洛阳令。”彤笑答曰:“卿乃不庶几,非主者也。”固辞不拜。益州乱,拜蜀郡太守,暴疾卒。时年六十四。
    (节选自《华阳国志》)
    [注]①虞祔之礼:虞祭与祔祭,虞为葬后之祭,祔为合于先祖庙之祭。②配食:有功于国家的人,附祀于庙。③庶几:三国及晋时称贤人为庶几。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郡守初/至诣门修敬/至闾/走出请/终不还
    B.郡守初至/诣门修敬/至闾/走出请/终不还
    C.郡守初至/诣门修敬/至闾/走出/请/终不还
    D.郡守初/至诣门修敬/至闾/走出/请/终不还
    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察,指察举,与《答司马谏议书》“终必不蒙见察”中的“察”词义不同。
    B.爱,是喜爱之意,与《促织》“备极护爱,留待限期”中的“爱”词义相同。
    C.博士,文中为官名,是精通并掌管宫廷礼仪的人。后来也指专精某种技艺的人。
    D.卒,去世的意思,与“不幸”“物故”等都是古代对死亡的委婉说法。
    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王长文多次拒绝接受征辟,为了逃避做官,他甚至不惜托病和装傻。
    B.王长文认为传和经不同,每有学生遭遇诉讼,就根据经传明辨是非。
    C.王长文博爱众人,心胸宽广,不拘小节,性格开朗,不好评论人物。
    D.愍怀太子去世后,朝廷采纳并施行了王长文提出的虞祔之礼的建议。
    13.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寻有赦令,所宥人无不感恩,辍不为恶,曰:“不敢负王君。”
    (2)虽董之以严刑,振之以威怒,终苟免而不怀仁,貌恭而不心服。(魏征《谏太宗十思疏》)
    14.王长文对百姓进行礼法教化的表现有哪些?请简要概括。


    四、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见京兆韦参军量移东阳①
    李白
    闻说金华渡,东连五百滩。
    全胜若耶②好,莫道此行难。
    猿啸千溪合,松风五月寒。
    他年一携手,摇艇入新安③。
    [注]①此诗作于李白赐金放还后。量移:官吏因罪远谪。东阳,和诗中的“金华”都指东阳郡。②若耶:若耶溪,风光韶秀。③新安:位于钱塘江上游的新安江流域。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用“金华渡”“五百滩”照应题目中的“东阳”,同时引出下文的议论。
    B.颔联将东阳郡风景与若耶溪进行了比较,衬托出韦参军迁谪之地景色的秀美。
    C.颈联寓情于景,将真挚感情融入对猿啸千溪、松风清寒眼前情景的描写之中。
    D.被赐金放还的李白与遭遇迁谪的韦参军,有着相似的人生际遇和深厚的情谊。
    16.本诗表达了作者哪些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


    五、情景默写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站在长江岸边,看见船帆渐渐远去,天高云淡,飞鸟盘旋,水天一色,此时我们会想起王安石《桂枝香·金陵怀古》中“ , ”的诗句。
    (2)《答司马谏议书》中,王安石用“ , ”两句,陈述新法经过了朝廷议定且交付主管部门执行这一事实,反驳对方所谓“侵官”之说。
    (3)张孝祥在《念奴娇·过洞庭》中描写月华星辉、波光水色景象的两句是“ , ”。

    六、简答题组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能够泼水成冰,首先是天气得足够冷,其次( ① )。如果泼一瓢冷水,那你可能会把自己浇成落汤鸡,或者泼别人一脑袋水。(1)这背后有一个你可能想不到的影响因素,那就是因为热水本身就比冷水更容易结冰。这个现象,早在两千多年前就被发现了。亚里士多德发现:被烧过的水更容易结冰。而且他记录道:“在黑海南岸一个叫本都的地方,人们在冬天去冰上钓鱼的时候,会把温水浇在芦苇上,好让芦苇快速结冰。”但是当时,人们并没有去深入研究这个现象。一方面是因为当时人们对微观世界的了解还不够,另一方面,可能大家也不觉得这是什么了不起的现象,顶多作为一个业余爱好研究罢了。其实直到今天,( ② )。有人认为,这跟冷水里的溶解气体比热水里的多有关;有人认为,加热之后的水,氢键能量变高了,这对形成冰块的过程有利;还有人认为,在冷冻的时候,热水的对流比冷水的剧烈,所以整体降温更快。要想找到真正的答案,可能还需要很长一段时间。(2)在今天,我们身边依然有很多神奇的未被破解的科学现象,科学探索的道路永远没有止境。
    18.请在文中括号内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
    19.文中画线的两个句子表述不当,请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逻辑严密。不得改变原意。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夜晚,敌人从炮楼的小窗子里,呆望着这阴森黑暗的大苇塘,天空的星星也像浸在水里,而且要滴落下来的样子,到这样的深夜,苇塘里才有水鸟飞动和唱歌的声音,白天它们是紧紧藏到窝里躲避炮火去了。苇子还是那么狠狠地往上钻,目标好像就是天上。
    敌人监视着苇塘。他们提防有人给苇塘里的人送来柴米,也提防里面的队伍会跑了出去。我们的队伍还没有退却的意思。可是假如是月明风清的夜晚,人们的眼睛再尖利一些,就可以看见有一只小船从苇塘里撑出来,在纵横交错的淀里,像一片苇叶,奔着东南去了。半夜以后,小船又飘回来,船舱里装满了柴米油盐,有时还带来一两个从远方赶来的干部。
    撑船的是一个将近六十岁的老头子,船是一只尖尖的小船。老头子只穿一件蓝色的破旧短裤,站在船尾巴上,手里拿着一根竹篱。老头子浑身没有多少肉,干瘦得像老了的鱼鹰。可是那晒得干黑的脸,短短的花白胡子却特别精神,那一对深陷的眼睛却特别明亮。很少见到这样尖利明亮的眼睛,除非是在白洋淀上。
    20.文中第一段有两个重叠形式“紧紧、狠狠”,说说它们和“紧、狠”相比,语意上各自有什么不同。
    21.文中画波浪线句子中“苇叶”意象的运用增强了表达效果,请简要分析。


    七、名著阅读
    22.下列各项有关《红楼梦》的表述,不正确的两项是(    )
    A.“金陵十二钗”正册判词“堪怜咏絮才”,借用典故赞美林黛玉才思敏捷;“玉带林中挂”用谐音与倒置的手法暗示林黛玉的命运结局。
    B.曹雪芹善于以人名隐喻,贾府的“四春”——精明的贾元春,孤独的贾迎春,懦弱的贾探春,冷僻的贾惜春,便暗含着“原应叹息”之意。
    C.为了突出主要人物的独特性格,作者采用了“影子描写术”,即写主要人物在另一个品位层次的影子。例如晴雯和袭人就是黛、钗的影子。
    D.尤二姐容貌出众,性格刚烈,在柳湘莲索剑退亲后,她横剑自刎以表清白。她亦是“千红一窟(哭)”“万艳同杯(悲)”的悲剧人物。
    E.小说以贾、王、史、薛四大家族的兴衰为背景,以宝玉、黛玉、宝钗的爱情婚姻悲剧作为故事主线,展现了世间的人性美和悲剧美。

    八、材料作文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我们的生活、学习中有很多常识。有的是对自然现象的总结,如“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有的与文化相关,如中国古代宫殿建筑多采用对称布局;有的则凝结着人生的某些经验,如“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有人认为,常识很重要,但也有人不以为然。
    对此,你怎么看?请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
    1.C 2.A 3.B 4.①首先从推广优良品种导致物种单一、易造成物种全局灾难写起;
    ②接着提出一种强势文明是否会让人类遭受整体罹病的危险的疑问;
    ③然后阐述了世界文明发展的规律,并在此基础上分析强势的工业文明让人类现代文明变得单一且整体患病;
    ④最后指出应寻找并保护优秀文明以拯救人类文明。 5.①淳朴民族所聚居的僻远之地可能有着最为淳朴高尚、最能和谐自然的人类文明;
    ②这类文明可能有着洽愈人类现代文明的“抗病基因”,是让已经整体患病的人类现代文明得以延续的希望所在;
    ③这类文明在现代社会极其珍贵而稀缺,必须进行保护,不能让它再受到现代文明的侵蚀。

    【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C.“必将导致其因恶欲泛滥而走向毁灭”强加因果。原文“作为一种社会秩序,只需限制它,规范它,通过制定些法律,立下些规矩,借以保障人类社会不致因恶欲泛滥而走向毁灭的结局”可知,原文没有因为竞争而导致恶欲泛滥走向毁灭的因果关系。
    故选C。
    2.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A.“是因为人们大力推广水稻优良品种而导致水稻物种单一化”错误。原文“推广优良品种往往伴随着一个潜在的危险,那就是极有可能导致物种的单一化”“一场突发的水稻黄矮病在全球大肆施虐,科学家们曾竭尽全力试图在现存水稻品种中寻找一种能够救治此病的抗病基因”可知,黄矮病爆发并不是因为推广水稻优良品种而导致,选项因果关系不成立。
    故选A。
    3.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
    B.“意在说明现在单调的生活确实令人腻烦”错误。原文“说起来真叫人腻烦,今天居住在世界各地的人们都可以在同一时刻,喝着同一种罐装饮料,观看同一场足球决赛,欣赏同一部电影大片,或是坐在同种类型的电脑前,使用着同一家公司开发的电脑软件,玩着同一种电脑游戏……”可知,意在举例说明趋同的生活有哪些内容。
    故选B。
    4.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结构和思路的能力。
    由原文“推广优良品种往往伴随着一个潜在的危险,那就是极有可能导致物种的单一化。一旦遇到特大病虫害爆发,就会难以抵挡,形成全局性的灾难”可知,首先从推广优良品种导致物种单一、易造成物种全局灾难写起;
    由原文“同理,一种迅速扩张的强势文明也会像推广优良品种那样,让人类文明呈现出一花独放的清一色局面。问题是,这种日益趋同的人类文明是否也会像物种单一化那样,潜伏着让人类遭受整体罹病的危险”可知,接着提出一种强势文明是否会让人类遭受整体罹病的危险的疑问;
    由原文“纵观全部文明史,可以看到在多数情况下,……这种一统天下的态势不可避免地会使世界文化走向单一化”“这简直就像一台超强马力的巨型‘推土机’,在我们这个星球的整体球面上任意地纵横驰突,往来推碾,一时间大有铲平一切异己文化之势,使得人类文明空前的模式趋同、价值趋同与形态单一化。说起来真叫人腻烦,今天居住在世界各地的人们都可以在同一时刻,喝着同一种罐装饮料,观看同一场足球决赛,欣赏同一部电影大片,或是坐在同种类型的电脑前,使用着同一家公司开发的电脑软件,玩着同一种电脑游戏……”可知,然后阐述了世界文明发展的规律,并在此基础上分析强势的工业文明让人类现代文明变得单一且整体患病;
    由原文“也许我们现在就应该着手到‘血缘’关系最远的某些人类文明中寻求根治现代文明顽症的良方”“也许在最原始的、物质匮乏的地域中保持着某些当今世界最为淳朴高尚、最能和谐自然的人类文明”“对我们来说,最明智的选择也许就是像保护濒危珍稀物种那样保护我们的‘诺亚方舟’”可知,最后指出应寻找并保护优秀文明以拯救人类文明。
    5.本题考查学生根据文本内容进行判断、推理的能力。
    由原文“也许在最原始的、物质匮乏的地域中保持着某些当今世界最为淳朴高尚、最能和谐自然的人类文明。他们可能是一些‘土著人’,但是彼得·罗素寄希望于他们。如此看来,这些淳朴民族所聚居的僻远之地完全有可能成为续接人类香火的‘诺亚方舟’”可知,淳朴民族所聚居的僻远之地可能有着最为淳朴高尚、最能和谐自然的人类文明;
    由原文“这种文明的整体罹病靠其自身是无法治愈的,你不可能在这种文化自身之中找到足以让其自愈的‘抗病基因’”可知,这类文明可能有着洽愈人类现代文明的“抗病基因”,是让已经整体患病的人类现代文明得以延续的希望所在;
    由原文“对我们来说,最明智的选择也许就是像保护濒危珍稀物种那样保护我们的‘诺亚方舟’”可知,这类文明在现代社会极其珍贵而稀缺,必须进行保护,不能让它再受到现代文明的侵蚀。
    6.B 7.A 8.①感叹语气,强调主人公“伊”不是动物,而是一个活生生的人。蕴含作者同情、惋惜和愤慨之情。②反问语气,强调主人公“伊”虽为人,却受着非人的待遇,蕴含作者对这一社会现象的反思和批判。 9.①以伊被卖收束全篇,照应前文伊经历“苦难一逃离-返回”的人生阶段,是其悲剧命运的必然结果。②故事戛然而止,留白式结尾预示了伊悲惨的余生,引发读者联想和思考。③作者客观冷静地审视着封建礼教主宰下农村女性的命运,暴露时代症结,体现出深刻的社会批判精神。

    【解析】6.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B.“意在表现其‘暂时坐稳了奴隶’时的满足心理”错,作者写伊的“新生活”,意在表现伊的觉醒和反抗。由原文“伊的新生活从此开始了:虽也是一天到晚地操作,却没下田耕作这么费力,又没人说伊,骂伊,打伊,便觉得眼前的境地非常舒服”可知,伊找到了真正的人的地位,非奴隶式生活。而祥林嫂为此感到“满足”,口角有了“笑影”“脸上也白胖了”,其实,这是一种“安分耐劳”的奴隶式生活,并不是真正的人的地位。故“用意一致”错。
    故选B。
    7.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
    A.“为伊由愚昧麻木走向觉醒反抗蓄势”错。文中的“伊”,是五四时期心存反抗却又人单力薄无力回天的千千万万个受压迫女性的缩影,“伊”并不愚昧麻木。
    故选A。
    8.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标题的含义和作用的能力。
    ①感叹语气,强调主人公“伊”不是动物,而是一个活生生的人。由原文“伊生在农家,没有享过‘呼婢唤女’‘傅粉施朱’的福气,也没有受过‘三从四德’‘自由平等’的教训,简直是很简单的一个动物”可知,“伊”的周围,显然也将她看做很简单的一个动物了。“伊”的父母早早将伊嫁出去。没有离别的苦痛,倒像心里搁下了大包袱,省钱又省力。而面对逃走的伊,更是“铁面无私”、“大义凛然”,“既做人家的媳妇,要打要骂,概由人家,我怎能作得主?”;再有他们的儿子死了,伊的丈夫却说“只要在赌场里百战百胜,便死十个儿子也不关我事”;伊央求丈夫把青布衫赎回来,却反吃了两个巴掌等处,蕴含着作者同情、惋惜和愤慨之情。
    ②反问语气,强调主人公“伊”虽为人,却受着非人的待遇,蕴含作者对这一社会现象的反思和批判。文章最后“把伊的身价充伊丈夫的殓费,便是伊最后的义务”,一个“充”字表明周围的人根本没把伊当作人来看待,而是把她当作一个工具,当她已经没有用处的时候,只能被卖掉,表明伊是个没有任何自由与尊严的人。这句话中也蕴含着作者对这个社会强烈的愤怒之情。
    9.本题考查学生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的能力。
    ①以伊被卖收束全篇,照应前文伊经历“苦难——逃离——返回”的人生阶段,是其悲剧命运的必然结果。最后,在所有人的心满意足中,伊就做一条不该有自己主见的不再用来种田的耕牛,被卖掉了,并将身价充伊丈夫的殓费,履行那最后的义务。是的,伊本来就是那“很简单的一个动物”,就是抵那半条耕牛,人尽其力,物尽其用。终于,皆大欢喜了。她所有的努力和抗争,终究还是抵不过这一悲剧命运。结尾之处,不奇而奇,照应全文,总结了伊悲惨的前半生,又预示了伊悲惨的余生,蕴含着真切的人生哲理,冷隽有力,有悠然不尽之感。
    ②故事戛然而止,留白式结尾预示了伊悲惨的余生,引发读者联想和思考。节制的叙述中却带着尖锐的窒息感,让人久久不能平静。叶圣陶的文章,平淡如水,表面和风细雨,却早已在水底伏笔波澜。没有冷嘲热讽,没有深恶痛绝,却自有其不可企及的高度和教育意义。
    ③文章叙述了一个农村女性从出生到出嫁,再到丈大死后被转卖的悲惨遭遇。“伊”从没有取得做人的资格,只是家中形同牛马的工具,反映了那个年代女性在父权夫权奴役下的苦难命运。作者客观冷静地审视着封建礼教主宰下农村女性的命运,暴露时代症结,体现出深刻的社会批判精神。伊出逃时船客的议论,不是寒暄,不是安慰,而是“即使他们委屈了你,你是年幼小娘,总该忍耐一二。这么使性子,碰不起,苦还有得吃”他们,一向是习惯了逆来顺受的,是将那些伦理道德当做隽语箴言来崇拜的。于是这位反抗者,只会是他们的笑料了。当佣妇时,主人、主妇对伊处境的态度,也不得不向时代低头,都表现了人们的冷漠,甚至残忍。
    10.C 11.B 12.B 13.(1)不久有了减免罪刑的命令,被宽恕的人没有不心怀感恩的,都停止作恶,说:“不能辜负了王长文。”
    (2)即使用严酷的刑罚来督察人民,用盛怒来威吓人民,他们最终只是苟且免于刑罚,但是并不会感念国君的仁德,表面上恭顺,内心里却不服气。 14.(1)为孝子立表,弘扬孝道。(2)佳节时释放囚犯归家相聚,使其改过自新。

    【解析】10.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句意:郡里的长官刚到任的时候,到王长文家表达敬意,到了里巷大门,他就跑出去了,请他回来,最终也没回来。
    “初”修饰“至”,是状语,与中心词“至”不可断开,排查AD;
    “走出”的主语是“王长文”,“请”的主语应是“郡守”,“终不还”的主语是“王长文”,主语不一致,各自断开,排除B。
    故选C。
    11.本题考查学生识记文化常识,理解文言实词意思和用法的能力。
    A.“察”,察举;明察,知晓,也可译为“谅解”。句意:郡里察举他为孝廉/终究一定(是)不能蒙受(您)考虑(我的意见)。
    B.“词义相同”错误,词义不同。“爱”,喜爱;爱护。句意:当时的人都喜爱并敬重他。/爱护得周到极了,只等到了期限。
    C.正确。
    D.正确。句意:突然得病去世。
    故选B。
    12.本题考查学生概括分析材料内容的能力。
    B.“每有学生遭遇诉讼,就根据经传明辨是非”错误,文中“以为《春秋》三传,传经不同,每生讼议,乃据经摭传”意思是“认为《春秋》有三传,且传和经是不同的,每当有相互矛盾的地方就依据经书,指摘传文”,句中的“生”意思是“产生”“出现”,“讼议”是“争议矛盾的地方”,“据经摭传”是“依据经书,指摘传文”,选项曲解文意。
    故选B。
    13.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1)“寻”,不久;“宥”,宽恕;“辍”,停止;“为恶”,作恶;“负”,辜负。
    (2)“虽”,即使;“董之以严刑,振之以威怒”,状语后置,“董”,督责,督察,“振”通“震”,震慑,威吓;“貌”,表面上。
    14.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概括文章信息的能力。
    由题干可知,考生需要到文中找到王长文对百姓进行礼法教化的具体内容,并进行概括。结合“有孝子罗偶,事亲至孝,郡察孝廉,长文立表以旌之”可知,对于事亲至孝的孝子罗偶,王长文为其立表进行表彰,以此弘扬孝道。
    结合“县收得盗马贱及发冢贱,长文引见诱慰。时适腊晦,皆遣归家。狱先有系囚,亦遣之,谓曰:‘教化不厚,使汝等如此,长吏之过也。腊节庆祈,归就汝上下,善相欢乐,过节来还。’”可知,对于这些盗贼,王长文在佳节之时放他们归家,让他们节后再回来,以此对他们进行教化,让他们能够改过自新。
    参考译文:
    王长文,字德俊。父亲王颙,字伯元,是键为太守。长文天性聪明机警,为人通达精明能干,研究五经,广泛阅读各种书籍。二十岁时,州里多次推举他任书佐。适逢时局衰败,托病回到家中,被察举为孝廉,不接受,就装傻。王长文曾经穿着红衣戴着红帽,牵着猪到集市中乞讨,别人与他说话,他假装听不到。郡里的长官刚到任的时候到王长文家表达敬意,到了里巷大门,他就跑出去了,请他回来,最终也没回来。刺史胡罴征召他做从事祭酒,长文假装发狂生病,徒步挑担跑出家门。胡罴多次派人请他回来,最终也没回来。回到家中奉养母亲,一心研习学问。著有《无名子》 十二篇,都是依据效法《论语》。认为《春秋》有三传,且传和经是不同的,每当有相互矛盾的地方就依据经书,指摘传文,著有《春秋三传》十三篇。又撰写了《约礼记》,除掉烦言列举纲要,总共十篇,都在当时流行。
    长文才华清新美妙,心胸博爱宽广,不拘小节性格开朗,不把周到详尽和清廉耿介放在心上,也不喜欢褒贬人物。有个孝子叫罗偶,侍奉父母非常孝顺,郡里察举他为孝廉,王长文把他立为榜样来表彰他。元康初年,试行代理江原令的职务。县里收捕盗马贼和盗墓贼,长文接见并劝导抚慰。当时正逢腊月的最后一天,都遣送回家。牢狱中有以前的囚犯,也遣送回家,说:“教育感化不够,让你们这些人到了这种地步,是长官们的过错。腊祭会饮是庆祝祈福的节日,回去之后和家人欢乐相聚,过完节后再回来。”群吏惶恐,争相请求不要这样做,没有应允。不久有了减免罪刑的命令,被宽恕的人没有不心怀感恩的,都停止作恶,说:“不能辜负了王君。”王长文因为丧事将要离官,百姓都感念他的政绩,当时的人都爱戴并敬重他。大将军梁王司马彤和诸府都征召他,王长文说:“我听从最先发布命令的。”于是答应了司马彤的征召,担任从事中郎。诸王公卿仰慕他的名声,都和他结交。愍怀太子死在许下,博士、中书一起讨论虞祭与祔祭之礼。长文说:“虞祭之礼应该回太子东宫举行,由继太子主要负责;以颍川府君的身份接受祭。”这些建议都得到了施行。被授予洛阳令的官职,王长文拜见司马彤说:“主事的人不是贤人,保奏我担任洛阳令。”司马形笑着回答说:“你不是贤人,不是主事的人不是贤人。”王长文坚决辞谢不接受。益州发生祸乱,被授予蜀郡太守的官职,突然得病去世。当时的年龄是六十四岁。
    15.A 16.(1)对友人的安慰勉励之情:颔联通过对友人贬谪之地的描写表达对友人的安慰劝勉之情。(2)对分别的不舍之情:颈联寓情于景,暗含离别的不舍。(3)对重逢的渴望之情:尾联通过与友人相约共游表达对重逢的渴望。

    【解析】15.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赏析诗歌内容的能力。
    A.“引出下文的议论”错误,应是引出下文对韦参军迁谪之地东阳景色秀美的描写,所以应是引出下文的写景。
    故选A。
    16.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人思想情感的能力。
    由诗歌标题“见京兆韦参军量移东阳”和注释对“量移”的解释来看,友人韦参军是贬谪身,将要前往贬谪之地“东阳”,诗人首联和颔联对贬谪之地东阳进行了描写,“闻说金华渡,东连五百滩。全胜若耶好,莫道此行难”,诗人说“听说金华渡口,东边有五百个河滩。那里的风光比若耶溪好多了,你就别叹息路途艰难”,将东阳郡风景与若耶溪进行了比较,以此突出贬谪之地风光的秀美,表达对有人的安慰劝勉之情。
    颈联“猿啸千溪合,松风五月寒”意思是是“两岸猿啸千里,五月山风依然寒冷”,眼前是猿啸千溪、松风清寒,这是用萧条之景衬托别离之情。
    尾联“他年一携手,摇艇入新安”意思是“待来年,我们哥儿俩两再携手摇船游览新安江”,诗人与友人约定将要共游新安江,表现了诗人希望与友人重逢的渴望。
    17. 彩舟云淡 星河鹭起 议法度而修之于朝廷 以授之于有司 素月分辉 明河共影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背诵和默写名句名篇的能力。
    易错字词:“鹭”“授”“辉”“影”。
    18.①泼出去的得是热水。
    ②人们没有得出统一结论。 19.(1)这背后有一个你可能想不到的影响因素,那就是热水本身就比冷水更容易结冰。
    (2) 在今天,我们身边依然有很多神奇的未被破解的科学现象,科学探索的道路永远没有尽头(或“科学探索永远没有止境”)。

    【解析】18.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
    结合原文“能够泼水成冰,首先是天气得足够冷……那就是因为热水本身就比冷水更容易结冰”可知,此处是说和后文对应的“热水”,故可填“泼出去的得是热水”。
    结合原文“其实直到今天……有人认为……还有人认为……”可知,此处是说大家没有得出一致的结论,故可填“人们没有得出统一结论”。
    19.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
    (1)“影响因素”和“是因为”句式杂糅,可改为“这背后有一个你可能想不到的影响因素,那就是热水本身就比冷水更容易结冰”。
    (2)“道路永远没有止境”搭配不当,可改为“在今天,我们身边依然有很多神奇的未被破解的科学现象,科学探索的道路永远没有尽头”(或“科学探索永远没有止境”)。
    20.①“紧紧”是“严密”的意思,比“紧”程度更深,指水鸟簇拥在一起,渲染了战争的残酷紧张;②“狠狠”是“用力”的意思,比“狠”力度更大,突出了苇子顽强的生命力。 21.①运用比喻手法,将小船比作苇叶,写出了小船小且行动迅速的形态;②运用比拟手法,突出强调小船的悄无声息和行船技艺的高超。

    【解析】20.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语言表达效果的能力。
    文中第一段有两个重叠形式“紧紧、狠狠”和“紧、狠”相比在语意表达上更能强化文意。结合各自的语境分析。如“紧紧”,意思是“严密”的意思,文中“白天它们是紧紧藏到窝里躲避炮火去了”,指水鸟簇拥在一起,渲染了战争的残酷紧张,比“紧”程度更深,更能突出了环境的险恶;如“狠狠”,是“用力”的意思,是程度副词,两个“很”叠用形容程度更重,文中“苇子还是那么狠狠地往上钻”,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描写出苇子奋力生长的情形,更好地突出了苇子顽强的生命力。把白洋淀人民那种在残酷的战争环境里顽强生存的姿态烘托了出来,充满了意志和力量。
    21.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并分析其表达效果的能力。
    运用比喻手法,“像一片苇叶”是将“小船”比作“苇叶”,给人以丰富的联想,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小船小且轻盈、行动迅速的形态;运用比拟手法,“奔”一词的运用,把小船写得神形毕现、栩栩如生,形象生动地突出强调小船的悄无声息和行船技艺的高超,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22.BD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经典名著基本内容、主旨或观点的整体把握能力。
    B.“精明的贾元春,孤独的贾迎春,懦弱的贾探春,冷僻的贾惜春”错。应是:孤独的元春,懦弱的迎春,精明的探春,孤僻的惜春。
    D.“尤二姐容貌出众,性格刚烈,在柳湘莲索剑退亲后,她横剑自刎以表清白”错,不是尤二姐,而是尤三姐;
    故选BD。
    23.略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
    审题:
    这是一道引语类材料作文题。
    材料一:汪曾祺《人间草木》里句子的意思是:各地的吃喝之事,其实不过是饭碗里的生活味道。他将“人间烟火”浓缩在家家户户的“饭碗”之中。另外一句是说平常日子里的欢笑和温暖就是人间烟火。这是对“人间烟火”的另一种认识。材料二:点明淄博烧烤是人间烟火气——用美食沟通情感、用美食传递文化,受到人们的认可和追捧。两则材料明确告诉人们的中心话题是“人间烟火”。“人间烟火”,首先跟食物烹饪有关,可以指家庭内部生火做饭过程中扩散出来的香味,也可以指从街头里巷路边餐饮摊位产生,氲氤到空气中炊烟和食物混杂的气味。“人间烟火”是人情之间的欢笑和温暖,也是人与人情感沟通的桥梁。二者都是平凡、简单而美好的,但贴近生活的本原,直接关系到民生福祉。我们对待“人间烟火”应有的态度是珍惜、守护、奉献、担当。
    行文构思上,概括材料,由材料引出观点,如:珍惜“寻常烟火”,享受美好生活。可以联系到“新冠疫情”“极端气候”“动荡时局(国际层面)”“经济下行”等因素对公民生活带来的压力甚至是打击,从而肯定平凡生活的价值,强调家庭和社会的温情和祥和。再对以“小悦悦事件”“老人倒地扶不扶”“网络暴力致当事人自杀”等为代表的社会冷漠的否定和思考。探讨守护“烟火气”的应有作为,我辈青年,不应只是享受烟火,更应接过先贤传续的薪火,让奉献与担当润泽烟火的山海。
    立意:
    1.人间烟火气——美食。
    2.平常日子里的欢笑和温暖就是人间烟火。
    3.人间烟火气,最抚凡人心。

    相关试卷

    山东省潍坊市2022-2023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试题(Word版附解析): 这是一份山东省潍坊市2022-2023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试题(Word版附解析),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请简要概括材料二的行文思路, 有人认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山东省潍坊市2022-2023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试题(Word版附解析): 这是一份山东省潍坊市2022-2023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试题(Word版附解析),共18页。

    山东省潍坊市天立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模拟语文试题: 这是一份山东省潍坊市天立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模拟语文试题,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朗读宝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还可免费领教师专享福利「樊登读书VIP」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即将下载

        山东省潍坊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该资料来自成套资源,打包下载更省心 该专辑正在参与特惠活动,低至4折起
        [共10份]
        浏览全套
          立即下载(共1份)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