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典型案例,防诈骗(课件)安全教育主题班会课件
展开假期间许多同学上网时间大大增加,会遇到各种形形色色的信息,其中不乏经过伪装的诈骗信息。如何辨别诈骗信息呢?
暑假期间,国家网信办反诈中心监测发现多起针对未成年人的电信网络诈骗事件。不法分子经常以加入“明星粉丝QQ群”为诱饵,声称完成任务可领取礼品或明星签名,诱导未成年人进行转账或刷单;。
有的宣称免费赠送游戏装备,再通过“激活费、认证费、验证费”骗取未成年人钱财,严重危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
2022年5月,海南省吴某(12岁)使用母亲手机登录某QQ群,看到有人免费发放游戏皮肤,随后吴某添加对方为QQ好友,微信扫描二维码领取皮肤。对方告诉吴某其账号存在非法领取行为,需联系后台工作人员处理,否则要赔付10万元,被判刑1年。吴某非常害怕,添加了对方另一个QQ账号,并按照对方语音提示,扫描二维码支付6500元,事后吴某母亲发现异常并报警。
2022年7月,山西省黄某某(17岁)在玩手机游戏时,网上有人表示要高价购买黄某某的游戏账号,随后双方添加为QQ好友。对方让黄某某登录一个叫“下芬购”的网站,称该网站为正规游戏交易平台,很多游戏玩家在此买卖账号。黄某某同意出售账号,但对方称用来购买账号的钱款被“下芬购”网站冻结,需出卖人黄某某充值进行交易确认,黄某某便在该网站充值2次共3000元,后发现对方的QQ联系不上,该网站也无法登录。
2022年5月,广东省谭某某(15岁)在玩手机游戏时,有人添加其为微信好友,并宣称可以帮其解除未成年人手机游戏的时间限制。谭某某信以为真,并依照对方的视频指导,偷偷使用家长手机先后3次扫码支付,合计被骗3800元。
2022年3月,重庆市马某某(12岁)在快手刷短视频时,看到免费领取游戏装备的信息,便根据指示加入某QQ群,在客服引导下领取游戏装备。随后客服以账号被冻结为由,要求马某某转账进行账号解封。马某某先后转账5笔共计4300元,事后发现被骗。
网上注册要谨慎06各类网络平台的发展的确给我们带来了很大的便利,但其中却也鱼龙混杂。网上注册一般需要填写手机号等信息,如果在一些不规范的网站上填写个人信息,就很有可能会泄露您的个人隐私。
2022年6月,河南省王某(11岁)在某粉丝QQ群看到推送信息称,进入某QQ群可以免费抽奖和领红包,王某便申请加入了该QQ群。不久群里的“工作人员”告诉王某,其被公司抽中一等奖,奖金6000元,并获得某明星签名。根据“工作人员”指示,王某在该QQ群里先后发红包8次,合计被骗5000余元。
2021年4月,湖北省朱某(14岁)被朋友拉入了一个QQ群,群里通知可以投票获得返现。朱某扫描对方二维码后,被要求输入代码88.8,朱某输入后发现手机被扣款88.8元,且无返现通道。随后对方添加朱某为QQ好友称,因朱某转账为未成年人转账,导致公司账户被冻结,必须按要求操作才能解除冻结,否则将通过法院传唤其父母,并要求朱某操作解冻时不得让父母发现。朱某按对方要求出示了父母的付款码,被对方扣款12600元。
2022年2月,陕西省秦某(14岁)经朋友推荐加入某“QQ追星粉丝群”,通过群内管理员介绍参加刷单返利活动。秦某扫码进行刷单操作后,管理员以秦某为未成年人为由,要求进行身份审查,并缴纳8000元的审查保证金。秦某便用其母亲账号扫码支付,事后发现被骗。
电子游戏快乐多,网上交友便利多,互联网络套路深。警惕伸向未成年人的电信诈骗黑手,需要做到“四不轻信”和“二保护”:
1️⃣不轻信任何宣传收费破解防沉迷系统的消息,不与陌生人私下交易,不随意进行转账充值等操作。2️⃣不轻信“免费领取”“大额返利”等说辞,尤其是当对方提到转账时需提高警惕,及时告知父母以防受骗。
3️⃣不轻信网络上所谓“无门槛”“高收益”的兼职广告,要求先付款后入职皆是骗局。4️⃣不轻信网络上故意搭讪的陌生人。不轻易添加陌生人为好友,被拉入陌生群时应立即退群。
5️⃣家长要看管好个人手机和支付账户,设置好开机和打开软件的密码,防止孩子使用自己手机转账付款。6️⃣家长和学校要加强教育和监护,提高未成年人反诈意识。引导孩子适度上网,加强对孩子反网络诈骗知识的灌输,提高孩子的自我防范意识和甄别能力。
Al电信诈骗案例,防诈骗(课件)安全教育主题班会课件: 这是一份Al电信诈骗案例,防诈骗(课件)安全教育主题班会课件,共33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技术滥用风险在加剧,AI诈骗常用手法,如何防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防诈骗安全教育主题班会课件: 这是一份防诈骗安全教育主题班会课件,共19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常见诈骗行为,第一章节,第二章节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主题班会 《防诈骗安全教育》课件(共15张PPT): 这是一份小学主题班会 《防诈骗安全教育》课件(共15张PPT),共15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电信诈骗,网络诈骗,街头诈骗,结束语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