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统编版必修3 政治与法治法治社会优秀习题
展开【教学设计】高一政治必修三《政治与法治》8.3 法治社会
第三单元 全面依法治国
第八课 法治中国建设
第3框 法治社会
【教材分析】
本单元以“全面依法治国”为核心,探究我国法治建设的历程,全面依法治国的总目标和原则,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化建设,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全面推进。
第八课围绕怎样建设法治中国的问题,重在从宏观上说明建设法治中国的措施,国家提出来了“三位一体”的奋斗目标。主要探究了:法治国家的内涵,建设法治国家的举措,建设法治国家的意义。法治政府的标准,建设法治政府的举措,建设法治政府的意义;法治社会的内涵和怎样建设法治社会。
第三框“法治社会”,阐述了建设法治社会的内涵和基本特征,系统阐释了建设法治社会的具体要求和重要意义,与前两框一起构成了法治中国的体系,明确了建设法治中国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党和国家统筹和谋划。
【教学目标与核心素养】 一、教学目标
1. 必备知识:理解我国法治社会的内涵、基本特征;建设法治社会的意义;理解建设法治社会的要求。
2.关键能力:知道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一个系统工程,是国家治理领域一场广泛而深刻的革命;通过学习,逐渐构建起这个系统工程的框架。
二、学科核心素养
1.政治认同。认同法治社会的基本特征,掌握全面依法治国的要求,增强建设法治社会、促进公平正义、和谐社会的信心。
2.科学精神。通过案例和老师讲授、学习,理解法治社会的内涵和特征;建设法治中国是一个系统工程,既需要党和国家的统筹与规划,更需要公民和全社会的参与与推动。
3.法治意识:全民学法、懂法、守法、用法,建设法治社会。
4.公共参与:在日常生活中,自觉遵守法律,依法行使权利、履行义务,为落实良法善治、建设法治国家贡献自己的力量。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理解我国法治社会的内涵、基本特征;建设法治社会的意义;理解建设法社会的要求。
2.教学难点:理解法治社会的具体内涵;理解建设法治社会的总体要求。
【课前准备】
结合预习导学案预习本课,对教材进行初步了解。
有条件的同学可以观看《法治中国》纪录片。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随着社会进步,法治不仅成为了社会信仰,也成为了老百姓的刚需,是构成我们美好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设法治中国是系统性工程,法治社会是法治建设的基础。本节课我们学习法治社会的相关知识。
【进行新课】
一、法治社会的内涵
议题一:揭开法治社会的盖头
议题情境:2020年新年伊始,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势非常严峻。某社区召开会议,准备落实党和国家的疫情防控政策,制定设区疫情防控公约,大家纷纷提出自己的意见。
居民甲:应听取多方面的意见,包括专家的意见,也包括普通老百姓的意见。
居民乙:如何管控追踪回家过年人员,落实隔离政策,是必须考虑的方面。
居民丙:一定要搞好卫生和个人防护,设区要做好消毒等工作。
居民丁:要充分发挥网格员和社区志愿者的作用,做好隔离人员的服务工作。
议题问题:1.以上意见是否得当?请你运用相关法律知识加以评析。
2.构建和谐社会离不开法治,当前我国正在建设法治社会,请你结合教材分析法治社会的内涵。
学生活动:学生自主探究问题,结合自主预习和教材知识组织答案,自由发言,其他同学随时补充。
教师活动:点评学生发言,引导学生补充,归纳讲解知识点。
知识点:1.法治社会的内涵。
(1)内涵:法治社会是指法律得到普遍公认和遵从、社会治理依法开展、公共生活和谐有序的社会。
(2)具体表现:(信法)全社会对法治普遍信仰,实施法治成为全社会的一致追求;(守法)宪法和法律得到有效实施和普遍遵守,社会各个领域依法运行;(用法)社会纠纷依法得到解决,公平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子议题见课件)
二、建设法治社会
议题二:怎样建设法治社会
议题情境:关于基层社会治理,《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了诸多措施。
◆发挥群团组织、社会组织作用,实现政府治理和社会调节良性互动。
◆注重发挥家庭家教家风在基层社会治理中的重要作用。
……
议题问题:1.请你查阅资料,围绕上述措施,就加强基层社会治理提出建议。
2.加强社会治理,需要提升社会治理的法治化水平。结合教材知识,说明如何建设法治社会?
3.建设法治社会有什么重要意义?
4.结合材料和前面所学知识,分析法治国家、法治社会、法治政府之间的关系。
学生活动:学生自主探究问题,结合自主预习和教材知识组织答案,自由发言,其他同学随时补充。
教师活动:点评学生发言,引导学生补充。就问题一引导得出结论:要提升社会治理的法治化水平。从而进一步思考后面的问题。
知识点:1.如何建设法治社会。
建设法治社会是一个艰巨的任务,需要进行全方位、长期性的努力。
①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推动全社会树立法治意识。
法治社会建设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必须在全社会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增强全社会法治观念,推动全社会树立法治意识。
②提高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深化基层组织和部门、行业依法治理,支持各类社会主体自我约束、自我管理。
发挥市民公约、乡规民约、行业规章、团体章程等社会规范在社会治理中的积极作用。
子议题一:法律援助来帮你
议题情境:李某在一家运输公司做搬运工,双方没有签订劳动合同。最初几个月李某能领到工资,可后来公司总是以各种理由拖欠李某的工资,李某想打官司又没钱请律师。他从广播里听说法律援助可以帮助困难群众免费打官司,就抱着试试看的想法到当地的法律援助中心咨询。法律援助中心受理了李某的申请。最终,李某在法律援助律师的帮助下,不仅讨回了工资,还获得了相应的赔偿。
议题问题:1.查阅资料,了解哪些人、什么情况下获得法律援助,可以到哪里申请法律援助。
2.与同学分享你对这一案件的感受。
学生活动:学生自主探究问题,结合自主预习和教材知识组织答案,自由发言,其他同学随时补充。
教师活动:点评学生发言,引导学生补充。引导得出结论:国家要建立玩呗的法律服务体系,法律志愿制度等,使人民群众能及时得到法律的帮助。
③建设完备的法律服务体系。
推进覆盖城乡居民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完善法律援助制度,扩大援助范围,健全司法救助体系,保证人民群众在遇到法律问题或者权利受到侵害时获得及时有效的法律帮助。
子议题二:解决矛盾纠纷有法可依
议题情境:老王和老许两家是邻居,因为雨水排放问题产生纠纷,甚至动手打架。听到这一消息后,村人民调解委员会主任连忙赶到现场。主任指出他们不该动手,待他们情绪稳定后,给他们讲道理、说法律,分析利弊,帮助他们认识动手打人可能造成的严重后果。经过劝导,两家最终协商解决了排水问题。
人民调解员植根基层,来自群众,熟悉社情民意,处于预防化解矛盾的最前沿。通过人民调解,大量纠纷化解在基层、消除在萌芽状态,筑牢了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防线。人民调解制度已经成为诉讼程序之外化解矛盾、解决纷争的重要方式。
议题问题:结合社会现实,说说人民调解制度是如何发挥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和谐作用的。
学生活动:学生自主探究问题,结合自主预习和教材知识组织答案,自由发言,其他同学随时补充。
教师活动:点评学生发言,引导学生补充。引导得出结论:要健全社会矛盾纠纷预防化解机制。
④健全社会矛盾纠纷预防化解机制。
强化法律在维护群众权益、化解社会矛盾中的权威地位,引导和支持人们理性表达诉求、依法维护权益。完善调解、仲裁、行政裁决、行政复议、诉讼等有机衔接、相互协调的多元纠纷解决机制。
2.建设法治社会的重要意义。
通过建设法治社会,能够更好地形成全社会学法、信法、用法的氛围,增进社会共识,维护社会秩序;能够更好地协调各方利益关系,有效化解社会矛盾,实现社会和谐。
3.(拓展延伸)法治社会与法治国家、法治政府的关系
在法治中国建设“三位一体”的工作格局中,法治社会是法治国家、法治政府建设的重要基础和基本前提。
法治国家是法治建设的目标,法治政府是法治建设的主体,法治社会是法治建设的基础。
【小结本课】
法律是治国重器,也是保障我们每个人生命、财产安全和合法权益免授侵犯的防护盾。同学们,让我们真正树立法治意识,学法懂法守法用法,保护自己和他人,为法治社会建的设做出应有的贡献。
高中第三单元 全面依法治国第八课 法治中国建设法治政府精品课后复习题: 这是一份高中第三单元 全面依法治国第八课 法治中国建设法治政府精品课后复习题,共6页。
高中政治 (道德与法治)人教统编版必修3 政治与法治法治国家精品习题: 这是一份高中政治 (道德与法治)人教统编版必修3 政治与法治法治国家精品习题,共7页。
政治 (道德与法治)人教统编版第三单元 全面依法治国第八课 法治中国建设法治社会综合训练题: 这是一份政治 (道德与法治)人教统编版第三单元 全面依法治国第八课 法治中国建设法治社会综合训练题,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