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2024届高三历史统编版一轮复习训练题(72份)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 知识提纲--2024届高三人教版历史必修1一轮复习
展开
这是一份中国古代政治制度 知识提纲--2024届高三人教版历史必修1一轮复习,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原始民主遗存,稳定延续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一、夏商西周时期(古代早期、奴隶社会——BC2070-BC771)(一)夏(BC2070-BC1600)中央:王位世袭制取代禅让制(“家天下”取代“公天下”)(二)商(BC1600-BC1046)内外服制度:内服(王畿:商王直接统治的地方;外服:附属国管辖的地区,有较大的自主权)已经有较为系统的国家机构和分掌内外服各类事务的官吏。(三)西周(BC1046-BC770) 分封制✦✦✦1)目的:维护统治,巩固疆土2)分封对象:王室、功臣、古代帝王的后代3)内容:天子-诸侯-卿大夫-士(层层分封、等级森严)4)诸侯义务:镇守疆土;定期朝觐述职;随从作战;缴纳贡赋5)作用: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控制;开发了边远地区,扩大了控制区域。 宗法制1)目的:为加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2)核心:嫡长子继承制(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3)作用:保证了各级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分封制和宗法制的关系:分封制和宗法制是西周的政治制度的两大支柱,互为表里) 礼乐制(是对统治阶级日常的政治、社会活动制定的规则和仪式,并配有特定的音乐。)以“礼”来区分宗法等级远近秩序,以“乐”来和同共融“礼”的等级秩序作用:周礼是维护等级制度、防止僭越行为的工具,有利于统治制度的稳定。4.原始民主遗存1)概况:原始民主传统对君主的权力有制约作用。2)表现:国家遇到重大问题时,君主要征求平民“国人”的意见,国人也可以通过舆论来影响朝政。3)影响:这些原始民主传统在春秋各国政治中仍然有一定影响。【先秦时期的政治特点】 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将国家权力和家庭关系结合起来,形成“家国一体”的局面。 等级森严:以分封制和宗法制为核心形成了“周王—诸侯—卿大夫—士”的等级序列。不同等级的权利和义务固定,很难逾越。 地方权力较大:分封制给予诸侯国较大的统治权力,最高统治者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4.神权色彩浓厚:王权和神权紧密结合。5.稳定延续:夏商周政治制度前后沿袭,具有相对的延续性。 二、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BC221-BC207) 皇帝制——皇帝独尊、皇权至上、皇位世袭(秦朝制度的核心) 中央政府——三公九卿制内容:三公:丞相(百官之长,秉承皇帝旨意,统领众官)、太尉(掌军事)和御史大夫(副丞相,掌图籍、文书,同时又是最高监察官)三公之下是分掌各类政务和皇室事务的卿,泛成“九卿”作用:分工明确、相互配合、互相牵制、加强皇权 地方——郡县制✦✦✦(实现贵族政治向官僚政治的转变)目的:加强中央集权,维护统治内容:郡的长官叫郡守、县的长官叫县令、县长,都有皇帝直接任命特点:官吏由皇帝直接任免,对皇帝负责,废除了世卿世禄制作用: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标志着地方行政制度发生划时代变革,对后世影响深远;加强了中央集权,有利于政治安定,维护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4.文书制度:各级官僚机构以文书行政;建立以邮传为中心的文书传送系统,以保障政令能够传送到全国各地。【周秦之变】 个人权力:由分散到集中。由周天子权力的尚未高度集中到秦朝专制独裁的“皇帝制”。 地方权力:由独立到集权。由独立性较强的分封诸侯国到集权于中央的郡县。 政治制度:由贵族政治到官僚政治。由商周时期的世袭贵族到秦朝皇帝任命官员,从而形成官僚政治。 权力执掌:由贵族到官僚。国家权力由商周时期的世袭贵族把持到秦朝由中央任命的职业官僚掌握。三、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一)中央与地方(地方行政制度) 西汉(BC202-8)推恩令:汉武帝采纳主父偃的建议实行刺史:将全国划分为13个州部,各置刺史一人,位卑权重,代表中央监察地方。但在形成和演变过程中,逐渐地方官化。到东汉晚期,监察区“州”变成一级行政机构,形成州、郡、县三级制。州刺史(不受丞相的制约,而是直接隶属中央的御史大夫和御史中丞)不仅有行政权,还有领兵权,形成内轻外重、强制若干的局面。 魏晋南北朝(220-589)实行:州-郡-县 隋唐时期(589-907)1)隋朝:废郡,以州统县,实行州、县二级制2)唐朝根据山川形势把全国划分为10道(后增至15道),作为中央派出的监察机构。后来,道变成州、县以上的一级行政实体。唐中期,设节度使(州以上的地方军政长官)统兵征战,逐渐兼并役使州县,佣兵自重,形成藩镇割据势力(唐代藩镇割据的社会基础是投身军戎充当职业雇佣军的失地农民) 宋改道为路,主要职责是监督州县各级官吏,形成路、州(府)、县三级制。军事:收天下精兵,组建禁军,“杯酒释兵权”;分权:三衙拥有统兵权、枢密院拥有调兵权政治:派文臣担任地方知州;设通判监督知州经济:设转运使,将地方财政收归中央 元行省制✦✦✦作用:便利了中央对地方的管辖,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 它的创立是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变革,是中国省制的开端。 明清时期省之下设府(直隶州),府之下设县(州),相对较为稳定,形成省、府、县三级行政体制。1)明初:废除中书省。原行中书省的权力由布政使司(掌管民政财政)、按察使司(掌管地方军政)、都指挥使司(掌管地方监察)2)明朝后期:朝廷向各省派出巡抚、巡按,逐渐总览一省之权】3)清朝:清承明制,巡抚成了一省长官,又设总督掌管一省或数省军政大权(二)皇权与相权 西汉:继续沿用秦朝的“三公九卿制”,在此基础上进行创新 中外朝制度西汉晚期以后,中朝尚书的权力逐渐增大,东汉时期,(刘秀)尚书台成为新的行政中枢 魏晋南北朝:逐渐形成三省制 隋唐时期:三省六部制✦✦✦特点:体系完整,职责分明,相互制约作用:三省长官都是宰相,相权分散,三省相互牵制互相监督,削弱了相权,从而保障皇帝的独尊;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重大变革(实现了中央决策权与行政权的分离),之后历代基本沿用此项制度。4、宋:设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履行宰相的职权,同时设枢密院和三司(盐铁、户部、度支),分割宰相的军政和财政权力5、元:一省制(中书省总理全国政务的中枢制度)6、明朝:明太祖废除中书省和宰相,宰相制度终结(废丞相,权分六部)设立内阁,内阁大学士备皇帝顾问,内阁成为事实上的行政中枢 清朝:雍正帝设立军机处,军机大臣秉承皇帝旨意。逐渐成为处理全国军政事务的中枢机构【中国古代中枢权力体系和地方行政制度演变的特点】 中枢权力体系的演变特点1) 皇帝通过不断压抑、侵夺相权来加强皇权。宰相制度沿着相权步步衰弱、君权逐渐强化的主线发展。2) 内朝机构向外朝机构转化。内朝在牵制、架空外朝辅政机构的同时,久而久之发展为制度化、合法化的外朝中央机构。3) 宰相职位的设置由实位转向虚位。这反映的是宰相权限及权威的下降,宰相不再是专职,是对相权的限制压缩。4) 宰相权力不断分化。对宰相实行分权,在同一机构中,往往设置几个宰相职位,又注重事权的相对集中,弥补分权的弊端。 地方行政制度演变的特点1) 演变过程中, 中央强化对地方的领导、监督与制约,地方则要求一定的独立自主权,中央与地方矛盾始终存在。2) 中央通过对地方的多层次管理,在分权基础上加强对地方管理者的任免、考核,地方权力逐渐被分割、削弱,集权于中央。3) 中央派出机构演变为正式的地方行政机构,比如刺史——州,中书省——行中书省(为中央收权兼替地方分留部分权力,所握权力大而不专),巡抚等都体现出中央对于地方的控制加强4)地方行政制度自身的不断完善和发展,尤其是对于基层管理的地方化。(三)选官制度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中国古代史政治知识整合--2024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政治制度,选官制度——趋于公平,官员的管理,法律与教化——礼与法逐渐结合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中国古代史文化知识整合--2024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共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思想,文学,艺术,科技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中国古代史经济知识整合--2024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农业,手工业,商业,货币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