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部分区2022-2023学年第二学期高二语文期末试卷汇编:古代诗歌阅读
展开古代诗歌阅读
北京市西城区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五、阅读下面诗歌,完成18—19题。(共9分)
竹
[唐]郑谷
宜烟宜雨又宜风,拂水藏村复间松。
移得萧骚【1】从远寺,洗来疏净见前峰。
侵阶藓拆春芽迸,绕径莎【2】微夏荫浓。
无赖杏花多意绪,数枝穿翠好相容。
注:【1】萧骚:形容风吹树叶的声音。【2】莎:莎草,根茎细长,匍匐生长。
18.下列对诗句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全诗未见一个“竹”字,但每联都在写竹,仿佛描绘一幅幅清新典雅的竹画。
B.诗人生动描写了竹子生长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凸显竹子守节自持的品格。
C.以“萧骚”借代竹子,既含有清风吹拂竹叶的声音,又带有疏朗清幽的意趣。
D.“洗来”暗写竹子青翠之色,“疏净见前峰”则写出竹枝竹叶掩映远山之美。
19.请结合颈联和尾联,简要说明诗人是怎样以不同景物为衬托,描绘不同意境特点的“竹画”的。(6分)
北京市丰台区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三、本大题共4小题,共24分。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12-14题。(共12分)
午憩道傍人家①
张孝祥
一崦人家竹树凉,午阴深处着胡床。
石泉政似煮茗沸,稻花已作炊粳香。
梦到家园归自好,起寻官路去何长。
尘埃满面迎西日,底处青山是故乡?
注释:①此诗作于1165年,作者赴静江(桂林)任路上。
12.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首联写了休憩的时间、地点以及周围的环境。
B.颔联从听觉、嗅觉角度写了煮茗、做饭场景。
C.颈联写到梦中自己归乡后又外出做官的情形。
D.尾联以处处青山是故乡之语来表达豪迈之情。
13.下列诗句中的“青山”与“底处青山是故乡”的“青山”内涵不同的一项是(3分)
A.他乡生白发,旧国见青山。(司空曙《贼平后送人北归》)
B.青山朝别暮还见,嘶马出门思旧乡。(李颀《送陈章甫》)
C.英雄一去豪华尽,惟有青山似洛中。(许浑《金陵怀古》)
D.行人无限秋风思,隔水青山似故乡。(戴叔伦《题稚川山水》)14.有人评此诗为“梦思故园也”,此诗是怎样表达这种情感的?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6分)
北京市海淀区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一)阅读下面两首诗歌,完成10-11题。(6分)
客至①
杜甫
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
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
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
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余杯。
登快阁
黄庭坚
痴儿了却公家事,快阁东西倚晚晴。
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
朱弦已为佳人绝,青眼聊因美酒横。
万里归船弄长笛,此心吾与白鸥盟。
注释:①作者在题后自注说:“喜崔明府相过。”
(1)下列对两首诗歌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杜诗题后自注中,“相过”的意思是“看望我”,“喜”字点出了全诗的情感基调。
B.杜诗通过写富有情趣的生活细节,表现主人符客的兴味和心境,用语平实自然。
C.黄诗颔联营造出阔大、幽远、澄净的意境,上承首联了却公事后的畅快愉悦之情。
D.黄诗颈联说因知音难觅而倾心于美酒,“横”字生动写出了诗人的醉态和悲凉感。
(2)两首诗歌都写到鸥鸟,但借此传达的情志不尽相同。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其不同之处。(4分)
北京市昌平区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三、本大题共5小题,共27分。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 12-14 题。(共12分)
山 石【1】
韩愈
山石荦确【2】行径微,黄昏到寺蝙蝠飞。
升堂坐阶新雨足,芭蕉叶大栀子肥。
僧言古壁佛画好,以火来照所见稀。
铺床拂席置羹饭,疏粝亦足饱我饥。
夜深静卧百虫绝,清月出岭光入扉。
天明独去无道路,出入高下穷烟霏。
山红涧碧纷烂漫,时见松枥皆十围。
当流赤足踏涧石,水声激激风吹衣。
人生如此自可乐,岂必局束为人鞿【3】?
嗟哉吾党二三子,安得至老不更归。
注释:【1】山石:取诗的首句开头二字为题,乃旧诗标题的常见用法。【2】荦确:指山石险峻不平的样子。【3】鞿:马的缰绳。这里用作动词,即牢笼、控制的意思。
12.下列对诗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黄昏到寺蝙蝠飞”写黄昏蝙蝠盘旋,营造凄清的氛围,奠定全诗伤感的基调。
B.“芭蕉叶大栀子肥”中的“大”“肥”,写出了“新雨足”后芭蕉、栀子的特征。
C.“夜深静卧百虫绝”中的“静”“绝”,衬托出山寺之夜的清幽和诗人心境的平和。
D.“时见松枥皆十围”能使读者身临其境,仿佛可以与诗人一同领略山中风景。
13.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诗以“山石”为题,却非专为歌咏山石而作,而是一篇诗体的山水游记。
B.诗人为避免内容的呆板乏味,对游览过程中的所见、所闻进行了精心选择。
C.全诗颇显韩愈“沉郁顿挫”的特色,语言质朴不加雕琢,诗风清新自然。
D.诗人按照黄昏、夜深、天明的时间顺序,转换游览视角,描写游览场景。
14.苏轼与友人郊游时朗诵韩愈的《山石》,自谓曰:“慨然知其所以乐。”请结合诗句,分析韩愈“乐”的原因。(6分)
北京市平谷区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三、本大题共4小题,共17分。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12-14题。(共12分)
天仙子张 先
时为嘉禾小体①,以病眠,不赴府会。
《水调》数声持酒听,午醉醒来愁未醒。送春春去几时回?临晚镜,伤流景。往事后期空记省②。 沙上并禽池上暝,云破月来花弄影。重重帘幕密遮灯,风不定,人初静,明日落红应满径。
注释;①嘉禾小体:嘉禾,宋时郡名,小体:小官。②后期:日后的约会。记省:记得清楚。
12.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送春”句中,两个“春”字涵义不同:前者指大好春光,后者是对青春易逝的惋惜。
B."临晚"句中,“流景”指逝去的年华,写作者临镜自照,发现年华已老,更添烦恼。
C.“沙上”句中,“暝”指天黑,与上片中的“午醉”相互照应,交待时间的推移变化。
D.“明日"句中,"落红”指落花,实写无情的春风过后,花瓣凋落铺满路径的景象。
13.有人说,“风”字是贯穿下片的关键词,你同意这种说法吗?请结合具体诗句说明理由。(4分)
14.赏析“云破月来花弄影”一句的妙处。(5分)
北京市顺义区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三、本大题共4小题,共18分。阅读下面诗歌,完成12-14题。(共10分)
送友人入蜀·李 白
见说蚕丛路,崎岖不易行。山从人面起,云傍马头生。
芳树笼秦栈,春流绕蜀城。升沉应已定,不必问君平。
[注]君平:西汉严遵,字君平,曾在成都卖卜为生.
12.下列有关诗歌的理解和赏桥,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诗中“蚕丛”与《蜀道难》“蚕丛及鱼凫”中的“蚕丛”都指传说中的古蜀王。
B.“芳树”句中近景与远景相互配合,相互映衬,绘出一幅瑰丽的蜀道山水画
C.尾联写作者告诫友人一定不要相信君平的占ト(鼓励友人要积极追求功名。
D.这首诗运用了描写、议论的表达方式,风格清新俊逸,开阖顿挫,变化万千。
13.第三联中的“笼”字是评家所称道的“诗眼”,下列对“笼”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笼”字写的是山岩峭壁上突出的林木,枝叶婆娑,笼罩着古老的栈道。
B.“笼”字此处准确地描画了栈道林荫是由山上树木枝叶覆盖而成的景色。
C.*笼"与前面“芳树”呼应,形象地描绘了盛夏林木长得繁盛芳茂的景象。
D."笼秦栈"与对句的“绕蜀城”,字凝语炼,恰好构成不严密工整的对偶句。
14.本诗和《蜀道难》都写了蜀道,请结合具体诗句比较两诗在内容上的相同点和不同点。(4分)
蜀道难
李 白
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
问君西游何时还?畏途巉岩不可攀。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其险也如此,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
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朝避猛虎,夕避长蛇;磨牙吮血,杀人如麻。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长咨嗟!
古代诗歌阅读
北京市西城区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五、阅读下面诗歌,完成18—19题。(共9分)
竹
[唐]郑谷
宜烟宜雨又宜风,拂水藏村复间松。
移得萧骚【1】从远寺,洗来疏净见前峰。
侵阶藓拆春芽迸,绕径莎【2】微夏荫浓。
无赖杏花多意绪,数枝穿翠好相容。
注:【1】萧骚:形容风吹树叶的声音。【2】莎:莎草,根茎细长,匍匐生长。
18.下列对诗句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全诗未见一个“竹”字,但每联都在写竹,仿佛描绘一幅幅清新典雅的竹画。
B.诗人生动描写了竹子生长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凸显竹子守节自持的品格。
C.以“萧骚”借代竹子,既含有清风吹拂竹叶的声音,又带有疏朗清幽的意趣。
D.“洗来”暗写竹子青翠之色,“疏净见前峰”则写出竹枝竹叶掩映远山之美。
19.请结合颈联和尾联,简要说明诗人是怎样以不同景物为衬托,描绘不同意境特点的“竹画”的。(6分)
18.(3分)B
19.(共6分)答案要点:
①颈联以“侵阶”的苔藓被顶开,衬托破土而出的春笋,画面充满生机活力。(2分)以纤细的莎草和蜿蜒的小径衬托茂密的竹林,描绘了一幅盛夏竹阴浓郁的画面,给人以清凉幽静之感。(2分)
②尾联以“数枝”横斜的杏花,衬托春竹的青翠挺拔,画面清新活泼(刚柔相济)。三幅“竹画”都洋溢着诗人对竹的喜爱之情。(2分)
【评分说明】每幅“竹画”各两个要点:衬托关系,1分;意境特点,1分。共6分,意思接近即可。
北京市丰台区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三、本大题共4小题,共24分。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12-14题。(共12分)
午憩道傍人家①
张孝祥
一崦人家竹树凉,午阴深处着胡床。
石泉政似煮茗沸,稻花已作炊粳香。
梦到家园归自好,起寻官路去何长。
尘埃满面迎西日,底处青山是故乡?
注释:①此诗作于1165年,作者赴静江(桂林)任路上。
12.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首联写了休憩的时间、地点以及周围的环境。
B.颔联从听觉、嗅觉角度写了煮茗、做饭场景。
C.颈联写到梦中自己归乡后又外出做官的情形。
D.尾联以处处青山是故乡之语来表达豪迈之情。
13.下列诗句中的“青山”与“底处青山是故乡”的“青山”内涵不同的一项是(3分)
A.他乡生白发,旧国见青山。(司空曙《贼平后送人北归》)
B.青山朝别暮还见,嘶马出门思旧乡。(李颀《送陈章甫》)
C.英雄一去豪华尽,惟有青山似洛中。(许浑《金陵怀古》)
D.行人无限秋风思,隔水青山似故乡。(戴叔伦《题稚川山水》)
14.有人评此诗为“梦思故园也”,此诗是怎样表达这种情感的?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6分)
12.(3分)A
13.(3分)C
14.(6分)答案要点:
①运用联想的手法,由眼前所见的石泉、稻花等美好事物,联想到用泉水煮茶、用稻谷做饭等日常生活之事,引发作者对家乡的思念;
②通过虚实结合(对比)手法,虚写梦中回到家乡之状,实写梦醒后依旧要长途奔波前往任地就职,体现其思乡而不得归的无奈心情;
③通过外貌描写,刻画了夕照下满面尘埃的宦游人形象,以任职途中的疲倦之态来反衬作者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④直抒胸臆,以问句“什么地方的青山才是故乡呢”结尾,直接表达对归乡的渴望之情。
【评分标准】共6分。每点2分,答出任意3点即可。意思对即可。
北京市海淀区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一)阅读下面两首诗歌,完成10-11题。(6分)
客至①
杜甫
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
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
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
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余杯。
登快阁
黄庭坚
痴儿了却公家事,快阁东西倚晚晴。
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
朱弦已为佳人绝,青眼聊因美酒横。
万里归船弄长笛,此心吾与白鸥盟。
注释:①作者在题后自注说:“喜崔明府相过。”
(1)下列对两首诗歌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杜诗题后自注中,“相过”的意思是“看望我”,“喜”字点出了全诗的情感基调。
B.杜诗通过写富有情趣的生活细节,表现主人符客的兴味和心境,用语平实自然。
C.黄诗颔联营造出阔大、幽远、澄净的意境,上承首联了却公事后的畅快愉悦之情。
D.黄诗颈联说因知音难觅而倾心于美酒,“横”字生动写出了诗人的醉态和悲凉感。
(2)两首诗歌都写到鸥鸟,但借此传达的情志不尽相同。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其不同之处。(4分)
10.(2分)D
11.(4分)答案要点:
杜诗以鸥鸟写闲适之感和寂寞之情,黄诗以鸥鸟写永诀机心、离官归隐之意。
【评分说明】“情志”,2分;结合诗句分析,2分。
北京市昌平区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三、本大题共5小题,共27分。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 12-14 题。(共12分)
山 石【1】
韩愈
山石荦确【2】行径微,黄昏到寺蝙蝠飞。
升堂坐阶新雨足,芭蕉叶大栀子肥。
僧言古壁佛画好,以火来照所见稀。
铺床拂席置羹饭,疏粝亦足饱我饥。
夜深静卧百虫绝,清月出岭光入扉。
天明独去无道路,出入高下穷烟霏。
山红涧碧纷烂漫,时见松枥皆十围。
当流赤足踏涧石,水声激激风吹衣。
人生如此自可乐,岂必局束为人鞿【3】?
嗟哉吾党二三子,安得至老不更归。
注释:【1】山石:取诗的首句开头二字为题,乃旧诗标题的常见用法。【2】荦确:指山石险峻不平的样子。【3】鞿:马的缰绳。这里用作动词,即牢笼、控制的意思。
12.下列对诗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黄昏到寺蝙蝠飞”写黄昏蝙蝠盘旋,营造凄清的氛围,奠定全诗伤感的基调。
B.“芭蕉叶大栀子肥”中的“大”“肥”,写出了“新雨足”后芭蕉、栀子的特征。
C.“夜深静卧百虫绝”中的“静”“绝”,衬托出山寺之夜的清幽和诗人心境的平和。
D.“时见松枥皆十围”能使读者身临其境,仿佛可以与诗人一同领略山中风景。
13.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诗以“山石”为题,却非专为歌咏山石而作,而是一篇诗体的山水游记。
B.诗人为避免内容的呆板乏味,对游览过程中的所见、所闻进行了精心选择。
C.全诗颇显韩愈“沉郁顿挫”的特色,语言质朴不加雕琢,诗风清新自然。
D.诗人按照黄昏、夜深、天明的时间顺序,转换游览视角,描写游览场景。
14.苏轼与友人郊游时朗诵韩愈的《山石》,自谓曰:“慨然知其所以乐。”请结合诗句,分析韩愈“乐”的原因。(6分)
12.(3分)A
13.(3分)C
14.(6分)
①因人情美让诗人愉悦:僧人殷勤铺床置饭,热情烛照引游,“足饱我饥”的疏粝,“稀”见珍贵的壁画,都让诗人惊喜、满意。
②因自然美让诗人沉醉:雨后“芭蕉叶大栀子肥”的生机让诗人充满诗情;雨后的深山,晨雾缭绕,曲径萦回,以至分不清道路,高低难行,突然奔出雾区着实让人喜悦;峭崖上红花一片,山涧下碧水清清,更有那挺拔粗壮的松树、枥树时时跃入眼帘,秀丽的山景让人沉醉;水声激激,风扯衣衫,诗人在溪流中小心踏石,徜徉于山水之间,流连忘返。
③因自由让诗人畅快:诗人醉心山水,对自由自在、不受辖制的山水生活感到满足,抒发诗人摆脱了世俗羁绊的愉快心情。
【评分标准】每点2分,结合诗句1分,分析原因1分,共三点;共6分。意思对即可。
北京市平谷区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三、本大题共4小题,共17分。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12-14题。(共12分)
天仙子张 先
时为嘉禾小体①,以病眠,不赴府会。
《水调》数声持酒听,午醉醒来愁未醒。送春春去几时回?临晚镜,伤流景。往事后期空记省②。 沙上并禽池上暝,云破月来花弄影。重重帘幕密遮灯,风不定,人初静,明日落红应满径。
注释;①嘉禾小体:嘉禾,宋时郡名,小体:小官。②后期:日后的约会。记省:记得清楚。
12.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送春”句中,两个“春”字涵义不同:前者指大好春光,后者是对青春易逝的惋惜。
B."临晚"句中,“流景”指逝去的年华,写作者临镜自照,发现年华已老,更添烦恼。
C.“沙上”句中,“暝”指天黑,与上片中的“午醉”相互照应,交待时间的推移变化。
D.“明日"句中,"落红”指落花,实写无情的春风过后,花瓣凋落铺满路径的景象。
13.有人说,“风”字是贯穿下片的关键词,你同意这种说法吗?请结合具体诗句说明理由。(4分)
14.赏析“云破月来花弄影”一句的妙处。(5分)
12.(3分)D(“实写”有误,应为虚写。)
13.(4分)
示例:
①“沙上”句,因“风”起春寒,鸟儿才紧紧依偎取暖:
②“云破”句,因为“风”散浮云,月亮才得以重现;
③“花弄影”句,因为“风”起,花枝在月下弄影;
④“重重”句,因风起,为了灯焰不息,才会用帘幕重重遮蔽:
⑤“明日”句,因为“风”起,才猜想落红满径。
14.(5分)
示例:
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将云、月、花人格化,“破”“来”“弄”等词语,写出月夜之景的美丽与动感。这一描写与“沙上并禽”的情态构成了一幅和谐美好的画面;由这一画面再想到“明日落红应满径”,则使作者的伤春之情、孤寂之心表现得更加生动传神。
(手法1分,解释1分,情感2分,作用效果1分)
北京市顺义区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三、本大题共4小题,共18分。阅读下面诗歌,完成12-14题。(共10分)
送友人入蜀·李 白
见说蚕丛路,崎岖不易行。山从人面起,云傍马头生。
芳树笼秦栈,春流绕蜀城。升沉应已定,不必问君平。
[注]君平:西汉严遵,字君平,曾在成都卖卜为生.
12.下列有关诗歌的理解和赏桥,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诗中“蚕丛”与《蜀道难》“蚕丛及鱼凫”中的“蚕丛”都指传说中的古蜀王。
B.“芳树”句中近景与远景相互配合,相互映衬,绘出一幅瑰丽的蜀道山水画
C.尾联写作者告诫友人一定不要相信君平的占ト(鼓励友人要积极追求功名。
D.这首诗运用了描写、议论的表达方式,风格清新俊逸,开阖顿挫,变化万千。
13.第三联中的“笼”字是评家所称道的“诗眼”,下列对“笼”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笼”字写的是山岩峭壁上突出的林木,枝叶婆娑,笼罩着古老的栈道。
B.“笼”字此处准确地描画了栈道林荫是由山上树木枝叶覆盖而成的景色。
C.*笼"与前面“芳树”呼应,形象地描绘了盛夏林木长得繁盛芳茂的景象。
D."笼秦栈"与对句的“绕蜀城”,字凝语炼,恰好构成不严密工整的对偶句。
14.本诗和《蜀道难》都写了蜀道,请结合具体诗句比较两诗在内容上的相同点和不同点。(4分)
蜀道难
李 白
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
问君西游何时还?畏途巉岩不可攀。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其险也如此,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
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朝避猛虎,夕避长蛇;磨牙吮血,杀人如麻。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长咨嗟!
12. C
解析:“鼓勋友人要积极遍求功名”分析错误,尾联“升沉应已定,不必问君平”的意思是李白告诫他的朋友,个人的官爵地位,进退升沉都早有定局,何必再去询问善卜的君平呢!李白借用君平的典故,婉转地启发他的朋友不要沉迷于功名利禄之中。
13. C
解析:“盛夏林木”错,后文是“春流”、证明作者送别是在春天。
14.(4分)参考答案:
相同点(2分):《蜀道难》和《送友人入蜀》都描绘了蜀道的高险,都有诗人对入蜀友人的关怀。
不同点(2分):《蜀道难》写出了蜀道景物的凄冷,表达了作者对国事的忧虑与关切;而《送友人》写出蜀道景色的动人优美,作者对友人的劝慰,不要沉迷于功名利禄。
广西部分地区2022-2023学年第二学期高二语文期末试卷汇编:古代诗歌阅读: 这是一份广西部分地区2022-2023学年第二学期高二语文期末试卷汇编:古代诗歌阅读,共11页。
北京市部分区2022-2023学年第二学期高一语文期末试卷汇编:古代诗歌阅读: 这是一份北京市部分区2022-2023学年第二学期高一语文期末试卷汇编:古代诗歌阅读,共12页。
北京市部分区2022-2023学年第二学期高二语文期末试卷汇编:文学类文本阅读: 这是一份北京市部分区2022-2023学年第二学期高二语文期末试卷汇编:文学类文本阅读,共3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本大题共4小题,共18分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