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十六章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第一节流域内协调发展练习含答案
展开第一节 流域内协调发展
一、选择题
(2022年天津南开区模拟)位于浙江省杭州市北部山麓的良渚古城遗址中,“草包泥(用草把泥土裹成长圆形)”堆筑工艺在各类建筑中被广泛运用。同时,考古人员在其外围发现了保存较完整的大型梯级水利系统遗址(下图)。读图,完成第1~2题。
1.推测“草包泥”中“草”最可能来自当地的( )
A.棉籽 B.麦秆 C.蔗叶 D.稻草
2.考古发现,甲处水坝最低且其外侧之下有明显的古河道遗迹,说明此处( )
A.洪水频发,水坝时常被冲垮
B.发挥蓄水、泄洪的双重功能
C.开挖运河,方便城内外运输
D.地面沉降,曾有地下水侵入
【答案】1.D 2.B 解析:第1题,根据材料可知,良渚古城遗址位于浙江省杭州市,属于我国的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主要种植水稻,因此该地“草包泥”所使用的“草”最可能是水稻的稻草,故D项正确。第2题,甲处位于水坝最低处,且外侧有古河道遗迹,说明此处存在水流流出。该地位于我国南方地区,为季风气候,夏季降水量大且集中,因此甲处低坝在雨季应该具备泄洪功能,而枯水期可以发挥蓄水功能,故B项正确。
近年来,黄河中游输沙量锐减,具有拦泥淤地功能的淤地坝起到了重要作用。然而调查发现,与设施完整的骨干坝不同,不少群众自建的淤地坝由于没有布设排水、排洪设施,如今存在拦沙功能失效的现象。图甲为黄河中游淤地坝累积拦沙量统计图,图乙为淤地坝横断面示意图。据此完成第3~4题。
甲
乙
3.黄河中游淤地坝拦沙量最大的年份约是( )
A.1975年 B.1978年
C.1994年 D.2012年
4.关于淤地坝的作用,叙述正确的是( )
A.淤地坝是为了减少泥沙入黄的坡面措施
B.骨干坝可以持续发挥滞洪减灾、淤地造田的功能
C.自建淤地坝的坝内淤泥面达到库容最高水位时,淤地坝依然具有滞洪拦沙的功能
D.骨干坝保留滞洪库容主要用于防汛,不再拦沙
【答案】3.B 4.D 解析:第3题,读图可知,1976—1982年累积拦沙量增长最快,是拦沙量最大的阶段,选项中只有1978年最符合。第4题,淤地坝是在沟谷处设置拦泥淤地,不是坡面措施;设施完整的骨干坝,在已淤积泥沙达到淤泥库容后不再拦泥,仅具有滞洪的功能;自建淤地坝的坝内淤泥面达到库容最高水位时,来水、来沙通过坝顶洪水冲击或人为挖开溢流口排出,此时淤地坝已失去滞洪拦沙的功能。
(2022年山东滨州模拟)2014年8月,云南牛栏江流域发生6.5级地震,地震引起山体崩塌,形成堰塞体。该堰塞体位于红石岩水电站大坝与电机厂房之间,距离天花板水电站大坝约19千米,距小岩头水电站电机厂房(高程1 211米)约26千米。堰塞体高度达96米,堰塞体顶部高程1 216米,形成了库容可达2.6亿立方米的堰塞湖。经过9天的快速抢险,红石岩堰塞湖险情化险为夷。后期为变废为宝,工程人员将红石岩堰塞体改造成挡水坝,建成的红石岩堰塞坝综合水利枢纽总库容1.85亿立方米,年发电量达8亿千瓦时,远大于原红石岩水电站。下图为堰塞体与上下游电站平面位置示意图。据此完成第5~6题。
5.图中河段大致流向是( )
A.西北流向东南 B.南流向北
C.东南流向西北 D.北流向南
6.在红石岩堰塞坝综合水利枢纽工程建设过程中( )
A.利用原水电站的引水隧道形成落差,降低成本
B.因小岩头水电站将被淹没,所以需要将其拆除
C.天花板水电站因水位落差增大,发电效益提高
D.堰塞体防渗是该水利枢纽建设的主要工程难题
【答案】5.C 6.D 解析:第5题,电机厂房应该是安装电机用来发电的场所,此处需要河流流速快些,故图中所有电机厂房应分布在大坝下游才能基于和水库水位落差保证较快流速,再结合图中指向标推断,河段大致流向是东南流向西北,C项正确。第6题,堰塞体由滑坡自然形成,容易透水溃坝,故堰塞体防渗是该工程的主要难题,D项正确。
(2022年浙江金华模拟)泥沙还原即在水库附近建沉淀前池,再将池中淤积的部分泥沙通过人工机械方式,搬运到水库下游归还于河流中。如图为日本三春水库泥沙还原示意图。据此完成第7~8题。
7.泥沙还原能够改变水库以下河段的( )
A.水位季节变化 B.水系特征
C.河床沉积物结构 D.通航里程
8.修建前池的主要目的是( )
A.节省建设费用
B.缓解下游洪涝灾害
C.扩大耕地面积
D.提高水库运行效率
【答案】7.C 8.D 解析:第7题,泥沙还原即在水库附近建沉淀前池,再将池中淤积的部分泥沙通过人工机械方式,搬运到水库下游归还于河流中,故泥沙还原后会改变下游的沉积物,C项正确。第8题,由材料可知,修建前池主要是用来沉积水库上游河流不同流域的泥沙,减少泥沙淤积水库,因此会增加水库库容,提高水库的运行效率,D项正确。
(2022年辽宁沈阳模拟)巴萨卡湖位于非洲东部,与阿瓦什河相隔低矮的分水岭。1964年,区域内开辟了三处甘蔗种植园,在阿瓦什河上建泵站抽水漫灌,10年后巴萨卡湖年均水位发生明显变化。2000年后在湖区东北部修建了多座泵站,抽水排入阿瓦什河。下图示意巴萨卡湖流域水系和种植园分布。据此完成第9~10题。
9.2000年前巴萨卡湖( )
A.水位季节变化小,为咸水湖
B.水位季节变化大,为咸水湖
C.水位季节变化小,为淡水湖
D.水位季节变化大,为淡水湖
10.2000年后,在湖区东北部修建多座抽水泵站的主要目的是( )
①避免湖泊水体进一步恶化 ②防止淹没附近城镇和农田 ③减缓湖区附近土地盐渍化 ④缓解阿瓦什河下游用水紧张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答案】9.B 10.D 解析:第9题,根据图文材料可知,该湖所在区域为热带草原气候,降水季节变化大,因此湖泊水位季节变化大,排除A、C项。读图可知,河流只注入湖泊,没有径流流出,湖中盐分积累,形成咸水湖,B项正确,D项错误。第10题,在阿瓦什河上建泵站抽水,灌溉余水流入湖泊,导致湖泊水位上涨,故在湖区修建多座抽水泵站是要降低湖泊水位,不能直接避免水质恶化,①错误。该湖为内流湖,湖泊面积小,水位上涨可能淹没附近城镇和农田。湖泊水位上涨导致沿岸地下水位抬升,土壤盐渍化频繁发生。因此,在湖区东北部修建多座抽水泵站抽出过多湖水,可以防止淹没附近城镇和农田,减缓湖区附近土地盐渍化,②③正确。抽出的湖水含盐量较高,排入阿瓦什河会导致其水质下降,加剧下游用水紧张,④错误。
二、非选择题
11.(2021年新课标全国乙卷)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 圩田是在低洼地筑堤围出的田地。如图所示圩田海拔6~7米,种植庄稼;巢湖多年平均水位8.03米。据记载,在清朝嘉庆年间,三河镇濒临巢湖。
(1)推测该圩田区适宜围垦的自然条件。
(2)分析图示河流三河镇以下河段的形成。
(3)说明这些圩田易发水灾的原因。
(4)有人建议把这些圩田从种植庄稼转变为湿地发展水产业。请从下列两方面选择其一作答,分析圩田这种利用方式改变的作用。
方面①:改善巢湖水质;方面②:缓解巢湖沿岸地区洪水威胁。
【答案】(1)地处亚热带,热量充足,降水充沛,雨热同期;地形平坦开阔,可耕作面积大;以湖泊沉积、河流沉积为主,土质疏松,土壤肥沃;近河流,地势较低,灌溉水源充足。
(2)上游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加剧,河流向巢湖输入的泥沙增加;过度开垦,围湖造田,导致巢湖水域面积缩小;巢湖岸线后退后,河流在三河镇以下河段平坦、松散的沉积物上侧蚀冲刷出新的河道,河流延长。
(3)圩田海拔低于巢湖湖面,易遭受湖水倒灌;降水季节分配不均,夏季降水量大,尤其是梅雨期降水时间长;地势平坦,水流慢,排水不畅;农田水利设施落后;围湖造田,上游水土流失,巢湖淤积,水位抬高。
(4)方面①:庄稼种植过程中施用的化肥、农药会随农田退水排入巢湖,造成水污染;湿地水流缓慢,促进泥沙沉降;湿地植物吸附氮、磷等营养元素,减轻巢湖富营养化;提高水体连通性,加强水体自净。
方面②:圩田地势低于巢湖水面,洪水风险大,湿地发展水产业耐水淹;湿地延缓水流,调蓄洪峰;湿地过渡带阻碍了巢湖水的倒灌。
12.(2022年北京高考地理)泃河流域地跨京津冀三地。某校中学生到该流域进行野外研学。如图为泃河流域局部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任务一 走访桑园水文站。
桑园水文站记录了海子水库多年入库径流量,如下表所示。
年份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年径流量/
106米3
23
11
0
24
37
47
7
0
26
23
(1)绘制统计图,并说出海子水库入库径流量的变化特点及其主要影响因素。
任务二 考察兴隆县山楂产业。
泃河发源地兴隆县被誉为“中国山楂之乡”,当地山楂特色栽培是我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山楂药食同源,用途多样。该县大力发展山楂产业,举办中国兴隆山楂产品发展研讨会,建有产业技术研究院,聘请专家指导山楂种植和产品开发。
(2)概述兴隆县发展山楂产业的有利条件。
任务三 探索流域协作开发。
在流域协作开发过程中,京津冀十分重视水资源保护。
(3)列举图示区域水资源保护的具体措施。
【答案】(1)绘图略。变化特点:入库径流量年际波动大,个别年份无径流入库。影响因素:降水、生态用水、生产和生活用水等。
(2)地处低山丘陵区,水源地污染小,山楂品质好,历史悠久,政策和科技支持,市场广阔等。
(3)植树造林,涵养水源,修建梯田,防治水土流失,推广节水灌溉技术,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增强节水意识等。
高中人教版 (2019)第四章 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第一节 流域内协调发展当堂达标检测题: 这是一份高中人教版 (2019)第四章 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第一节 流域内协调发展当堂达标检测题,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4届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三部分区域发展第十六章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课时跟踪练38流域内协调发展: 这是一份2024届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三部分区域发展第十六章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课时跟踪练38流域内协调发展,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上海市的发展定位更应侧重于,渭干河梯级开发的主要作用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适用于新教材2024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十六章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考点规范练45流域内协调发展新人教版: 这是一份适用于新教材2024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十六章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考点规范练45流域内协调发展新人教版,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采取潮汐式调度的主要目的是,不属于淤地坝作用的是,治黄先治沙,治沙先治水,说明,淤地坝造成的影响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