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复习 第三章微专题18——超重、失重问题和瞬时问题试卷
展开
这是一份高考复习 第三章微专题18——超重、失重问题和瞬时问题试卷,共6页。
微专题18 超重、失重问题 瞬时问题
1.当物体具有向上的加速度时处于超重状态,具有向下的加速度时处于失重状态,向下的加速度为重力加速度时处于完全失重状态.2.轻绳、轻杆和接触面的弹力能跟随外界条件发生突变;弹簧(或橡皮绳)的弹力不能突变,在外界条件发生变化的瞬间可认为是不变的.
1.(2023·黑龙江双鸭山市第一中学开学考试)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小球用绳AO和轻弹簧OB拉起吊在天花板上,平衡后AO、OB与天花板的夹角均为θ,重力加速度为g.若突然将绳AO剪断,则剪断瞬间球的加速度的大小为( )
A. B.
C. D.gcot θ
答案 A
解析 剪断AO前,由共点力平衡有FAsin θ+FBsin θ=mg,FAcos θ=FBcos θ,可解得FA=,绳AO剪断瞬间,小球受重力和弹簧弹力不变,合力与剪断前FA等大反向,所以加速度的大小为a==,故选A.
2.(多选)(2023·四川广安市二中模拟)如图所示,套在动摩擦因数为0.4的水平细杆上的小球,上端与细绳相连、左端与轻弹簧相连,轻弹簧的左端固定在O点.初始时刻小球静止在A点,此时弹簧伸长了1.5 cm,绳子拉力为13.0 N.已知弹簧劲度系数k=200 N/m,小球质量m=0.5 kg,取重力加速度g=10 m/s2.某时刻剪断轻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小球初始时刻静止在A点时受到摩擦力大小为3.0 N
B.剪断轻绳的瞬间,小球受力个数不变
C.剪断轻绳的瞬间,小球加速度为2 m/s2
D.剪断轻绳后小球向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答案 AC
解析 小球初始时刻静止在A点时受到静摩擦力,大小等于弹力大小,故Ff=kx=3 N,故A正确;剪断轻绳的瞬间,绳子拉力消失,小球受力个数变少,故B错误;剪断轻绳的瞬间,弹簧弹力不变,支持力突变成5 N,最大静摩擦力变为Ff′=μFN=2 N,则小球受力不平衡,所以加速度为a==2 m/s2,故C正确;剪断轻绳后小球运动过程中弹簧弹力始终变化,所以做变加速直线运动,故D错误.
3.2021年7月30日,中国选手朱雪莹获2020东京奥运会女子蹦床冠军,对于比赛时运动员的分析,不计空气阻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运动员在蹦床上上升阶段,一直处于超重状态
B.运动员在蹦床加速上升阶段,加速度增大
C.运动员离开蹦床在空中运动阶段,先处于超重状态后处于失重状态
D.运动员离开蹦床在空中运动阶段,一直处于完全失重状态
答案 D
解析 运动员在蹦床上上升阶段,先加速向上运动后减速向上运动,减速向上运动时,运动员的加速度向下,处于失重状态,选项A错误;运动员在蹦床上加速上升阶段,蹦床对运动员的弹力方向向上,并且越来越小,运动员的加速度减小,选项B错误;运动员离开蹦床在空中运动分为上升、下降阶段,由于不计空气阻力,运动员只受重力作用,一直处于完全失重状态,选项C错误,D正确.
4.(2023·湖南省联考)如图所示,一个圆形水杯底部有一小孔.用手堵住小孔,往杯子里倒半杯水,现使杯子做以下几种运动,不考虑杯子转动及空气阻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杯子做自由落体运动,小孔中有水漏出
B.杯子做平抛运动,小孔中没有水漏出
C.用手握住杯子向下匀速运动,不堵住小孔也没有水漏出
D.将杯子竖直向上抛出,向上运动时有水漏出,向下运动时无水漏出
答案 B
解析 将杯子与水视为一整体,平抛运动、自由落体运动、竖直上抛运动时都只受重力,它们有共同的加速度g竖直向下,处于完全失重状态,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此时水与杯子无相互作用力,相对静止,不会有水漏出,所以B正确,A、D错误;杯子匀速运动,处于平衡状态,水受重力且水与杯底有相互作用力,会漏出,C错误.
5.(多选)某同学站在力传感器上连续完成多次下蹲起立.某时刻作为计时起点,传感器与计算机连接,经计算机处理后得到力的传感器示数F随时间t变化的情况,如图所示.已知该同学质量m=60 kg,重力加速度g=10 m/s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0~4 s完成了一次下蹲过程
B.0~8 s该同学向下的最大加速度约为4.7 m/s2
C.0~8 s该同学向上的最大加速度约为5.3 m/s2
D.1.8 s该同学向下速度达到最大
答案 AC
解析 人下蹲动作分别有失重和超重两个过程,先是加速下降过程失重,有Fmg=600 N,故0~4 s完成了一次下蹲过程,故A正确;由图像知,在1.8 s时F最小,该同学向下的加速度最大,还在向下加速,由mg-Fmin=mam,对应图像有Fmin=280 N,代入解得am≈5.3 m/s2,故B、D错误;0~8 s内当F最大时,该同学向上的加速度最大,由Fmax-mg=mam′,对应图像有Fmax=920 N,代入解得am′≈5.3 m/s2,故C正确.
6.(2023·福建省漳平第一中学、永安第一中学联考)某工地上一塔吊通过一钢丝绳竖直向上提升一重物,若重物运动过程的v-t关系图像如图所示,则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0~45 s内重物上升的高度为45 m
B.10~40 s内钢丝绳最容易断裂
C.0~40 s内重物一直处于超重状态
D.0~10 s内重物的平均速度等于40~45 s内的平均速度
答案 D
解析 由v-t图像与t轴所围面积表示位移大小可知其上升的高度为h= m=37.5 m,故A错误;10~40 s内重物匀速上升,钢绳对重物的拉力等于重物的重力;0~10 s内重物加速上升,拉力大于重力,所以0~10 s内钢丝绳更容易断裂,故B错误; 0~10 s内重物向上加速,钢绳对重物的拉力大于重物的重力,重物处于超重状态;10~40 s内重物匀速上升,钢绳对重物的拉力等于重物的重力,故C错误;0~10 s内的平均速度等于1= m/s,40~45 s内的平均速度2= m/s,可知0~10 s内重物的平均速度等于40~45 s内的平均速度,故D正确.
7.(多选)(2023·广东广州市增城中学开学考)引体向上是高中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测试项目之一,如图甲所示,质量为m=55 kg的某同学,双手抓住单杠做引体向上,在竖直向上运动过程中,其重心的速率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乙所示,g取10 m/s2,由图像可知( )
A.t=0.4 s时,他正处于超重状态
B.t=0.5 s时,他的加速度约为0.3 m/s2
C.t=1.1 s时,他受到单杠的作用力的大小为550 N
D.t=1.5 s时,他正处于超重状态
答案 ABC
解析 t=0.4 s时他向上加速运动,加速度方向向上,他处于超重状态,故A正确;根据速度-时间图线的斜率表示加速度可知,t=0.5 s时,他的加速度a=≈ m/s2=0.3 m/s2,故B正确;t=1.1 s时他的速度达到最大值,v-t图线的斜率为零,表示加速度为0,他受到的单杠的作用力刚好等于重力,即F=G=mg=55×10 N=550 N,故C正确;t=1.5 s时他向上做减速运动,加速度方向向下,他处于失重状态,故D错误.
8.(多选)电梯“对重”的主要功能是相对平衡轿厢重量,在电梯工作中使轿厢与“对重”的重量保持在限额之内,保证电梯的牵引传动正常.如图甲所示,驱动装置带动钢丝绳使轿厢和“对重”在竖直方向运动.当轿厢从顶楼向下运动时,v-t图像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0~t1时间内,轿厢处于失重状态
B.在0~t1时间内,钢丝绳对轿厢的拉力先增大后减小
C.在t2~t3时间内,“对重”处于失重状态
D.在t1~t2时间内,钢丝绳对轿厢的拉力大小等于钢丝绳对“对重”的拉力大小
答案 AC
解析 由题图乙可知在0~t1时间内,轿厢从顶楼向下做加速运动,加速度方向向下,轿厢处于失重状态,故A正确;根据v-t图像的斜率表示加速度可知,在0~t1时间内轿厢的加速度先增大后减小,且加速度方向向下,则由mg-F=ma,可知,钢丝绳对轿厢的拉力先减小后增大,故B错误;在t2~t3时间内,“对重”向上做减速运动,加速度方向向下,“对重”处于失重状态,故C正确;在t1~t2时间内,轿厢虽然做匀速运动,轿厢与“对重”的重量不相等,因为中间有驱动电机在调控,钢丝绳对轿厢的拉力大小不等于钢丝绳对“对重”的拉力大小,故D错误.
9.如图所示,小球从高处下落到正下方竖直放置的轻弹簧上,那么小球从接触弹簧开始到将弹簧压缩到最短的过程中(弹簧一直保持竖直),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小球受到的弹力先增大后减小
B.小球的速度一直在减小
C.小球的加速度先减小后增大
D.小球一直处于失重状态
答案 C
解析 弹簧的压缩量不断变大,故弹簧的弹力不断变大,故A错误;小球开始下落时,只受重力作用做加速运动,当和弹簧接触时,受到弹簧弹力作用,开始时弹簧压缩量较小,因此重力大于弹力,此时由牛顿第二定律有mg-kx=ma,随着弹簧压缩量的增加,弹力增大,加速度向下减小,但是小球仍加速运动,当mg=kx时,加速度为零,速度最大,然后弹簧继续被压缩,弹力大于重力,小球开始做减速运动,加速度向上增大,所以整个过程中小球先加速后减速,加速度先减小后增大,小球先处于失重状态后处于超重状态,故B、D错误,C正确.
10.(2023·江苏省高邮一中阶段测试)如图所示,在水平桌面上推物体压缩一个原长为L0的轻弹簧.桌面与物体之间有摩擦,放手后物体被弹簧弹开,则( )
A.物体与弹簧分离时加速度等于零,以后开始做匀减速运动
B.弹簧恢复到原长L0时物体的速度最大
C.弹簧恢复到原长L0以前一直做加速度越来越小的变加速运动
D.弹簧恢复到原长L0以前的某一时刻物体已经达到最大速度
答案 D
解析 刚释放时,弹力大于摩擦力,由牛顿第二定律可得kx-μmg=ma,随着压缩量x的减小,加速度减小,物体做加速度减小的加速运动,当速度达到最大时加速度为零,满足kx=μmg,此时弹簧仍处于压缩状态,之后弹力小于摩擦力,由牛顿第二定律可得μmg-kx=ma,随着压缩量x的减小,加速度增大,物体做加速度增大的减速运动,B、C错误,D正确;当弹簧恢复原长时,物体与弹簧分离,之后物体只受摩擦力的作用,加速度不变但不为零,物体做匀减速直线运动,A错误.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1高考物理二轮复习 第三章 微专题19 超重、失重问题的分析方法,共5页。
这是一份2023版高考物理总复习之加练半小时 第三章 微专题18 超重、失重问题 瞬时问题,共6页。
这是一份高中物理高考 第2讲 牛顿第二定律应用(一)——瞬时、超重和失重及临界极值问题,共2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