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重点中学拔尖学生培养联盟2022-2023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Word版附解析)第1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7/14571388/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浙江省重点中学拔尖学生培养联盟2022-2023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Word版附解析)第2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7/14571388/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浙江省重点中学拔尖学生培养联盟2022-2023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Word版附解析)第3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7/14571388/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浙江省重点中学拔尖学生培养联盟2022-2023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Word版附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浙江省重点中学拔尖学生培养联盟2022-2023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Word版附解析),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下列方程式的有关表述正确的是,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浙江省重点中学拔尖学生培养联盟2025届学程检测统考
高一化学试题卷
考生须知:
1.本试题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答题前,在答题卷指定区域填写班级、姓名、考场号、座位号及准考证号并填涂相应数字。
3.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卷上,写在试卷上无效:考试结束后,只需上交答题卷。
4.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Mg-24 S-32 Cl-35.5 K-39 Ca-40 Fe-56 Cu-64 Ag-108 I-127
选择题部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 含有非极性共价键的离子化合物是
A. H2O2 B. Na2O2 C. Na2CO3 D. NH4Cl
【答案】B
【解析】
【详解】A.H2O2只含共价键,属于共价化合物,故不选A;
B.Na2O2含有离子键、O-O键,是含有非极性共价键的离子化合物,故选B;
C.Na2CO3不含非极性共价键,故不选C;
D.NH4Cl不含非极性共价键,故不选D;
选B。
2. Na2CO3应用广泛,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Na元素位于第三周期IA族 B. Na2CO3属于强电解质
C. Na2CO3溶液呈碱性 D. 碳酸钠可以治疗胃酸过多
【答案】D
【解析】
【详解】A.Na是11号元素,位于第三周期IA族,故A正确;
B.Na2CO3在水溶液中完全电离,属于强电解质,故B正确;
C.Na2CO3溶液呈碱性,故C正确;
D.碳酸钠碱性强,不能用碳酸钠治疗胃酸过多,一般用碳酸氢钠治疗胃酸过多,故D错误;
选D。
3. 下列化学用语表述不正确的是
A. 乙酸的分子式:CH3COOH B. 羟基的电子式:
C. CO2的结构式:O=C=O D. 正丁烷的球棍模型:
【答案】A
【解析】
【详解】A.乙酸的结构简式为CH3COOH,分子式为C2H4O2,故A错误;
B.羟基的结构简式为-OH,电子式为 ,故B正确;
C.CO2分子中碳氧之间以双键结合,其结构式为O=C=O,故C正确;
D.正丁烷的结构简式为CH3CH2CH2CH3,球棍模型为 ,故D正确;
故选A。
【点睛】解题时要注意羟基和氢氧根的不同。
4. 物质的性质决定用途,下列两者对应关系不正确的是
A. SiO2具有半导体特性,可用于制造芯片 B. 硬铝密度小强度高,可用作飞机外壳材料
C. FeCl3溶液能腐蚀Cu,可制作印刷电路板 D. SO2具有漂白性,可用于漂白纸浆
【答案】A
【解析】
【详解】A.SiO2能够发生全反射,可用于制作光导纤维,硅用于制造芯片,A错误;
B.硬铝合金具有密度小、强度高的优良特性,因此可用作航空材料,B正确;
C.FeCl3与Cu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氯化铜,所以FeCl3溶液腐蚀Cu制作印刷电路板,C正确;
D.具有漂白性,可用于漂白纸浆、草帽等,D正确;
故选A。
5. 下列关于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说法不正确的是
A. Cl2和足量Fe反应可生成FeCl2 B. 高温下C与SiO2反应可制备粗硅
C. Al可溶于NaOH溶液生成偏铝酸钠 D. 实验室用氯化铵和消石灰反应制备氨气
【答案】A
【解析】
【详解】A.Cl2和足量Fe反应可生成FeCl3,故A错误;
B.高温下C与SiO2反应生成CO和Si,可制备粗硅,故B正确;
C.Al可溶于NaOH溶液生成偏铝酸钠和氢气,故C正确;
D.氯化铵和消石灰加热生成氯化钙、氨气、水,实验室用氯化铵和消石灰反应制备氨气,故D正确;
选A。
6. 从矿物学资料查得,一定条件下自然界存在如下反应:14CuSO4+5FeS2+12H2O=7Cu2S+5FeSO4+12H2SO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Cu2S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B. 5molFeS2发生反应,有10mol电子转移
C. 产物中的SO离子有一部分是氧化产物 D. FeS2只做还原剂
【答案】C
【解析】
【详解】A.Cu2S为中Cu、S元素化合价降低之产物,Cu2S为还原产物,故A错误;
B.反应中Cu元素化合价由+2降低至+1,FeS2中S原子有的部分由-1升高至+6,有的部分由-1降低至-2,其余元素化合价未发生变化,因此每有5mol FeS2发生反应,转移电子为10mol××[6-(-1)]=21mol,故B错误;
C.由B项分析可知,产物中的SO离子有一部分是FeS2中S元素升高而得,因此产物中的SO离子有一部分是氧化产物,故C正确;
D.由B分析可知,FeS2在反应中既作氧化剂也是还原剂,故D错误;
故选C。
7. 下列方程式的有关表述正确的是
A. 少量SO2通入漂白粉溶液中:Ca2++2ClO-+SO2+H2O=CaSO3↓+2HClO
B. Na2CO3溶液中滴加过量CH3COOH溶液:CO+H+=HCO
C. Ba(OH)2溶液与稀硫酸反应:Ba2++OH-+H++SO=BaSO4↓+H2O
D. 向明矾溶液中逐滴加入Ba(OH)2溶液至SO恰好完全沉淀:Al3++2SO+2Ba2++4OH-=AlO+2BaSO4↓+2H2O
【答案】D
【解析】
【详解】A.少量SO2通入漂白粉溶液中二氧化硫被氧化生成硫酸钙沉淀,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a2++3ClO-+SO2+H2O=CaSO4↓+2HClO+Cl-,故A错误;
B.Na2CO3溶液中滴加过量CH3COOH溶液生成醋酸钠、二氧化碳、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CO+2CH3COOH=CO2↑+H2O+2CH3COO-,故B错误;
C.Ba(OH)2溶液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Ba2++2OH-+2H++SO=BaSO4↓+2H2O,故C错误;
D.向明矾溶液中逐滴加入Ba(OH)2溶液至SO恰好完全沉淀,氢氧化钡和明矾的物质的量比为2:1,反应生成偏铝酸钾、硫酸钡沉淀、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Al3++2SO+2Ba2++4OH-=AlO+2BaSO4↓+2H2O,故D正确;
选D。
8.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在酒化酶的作用下葡萄糖水解为乙醇和二氧化碳
B. 向蛋白质溶液中加浓硝酸,先产生白色沉淀,加热后,沉淀变成黄色
C. 石油裂解气可以使溴水褪色,也可以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D. 天然橡胶有一定弹性,但强度、韧性不足,为了克服这些缺点,常用S与橡胶作用,使线性橡胶通过S原子形成化学键,产生交联,形成网状结构——硫化橡胶
【答案】A
【解析】
【详解】A.葡萄糖为单糖,不能水解,在酒化酶的作用下葡萄糖可以转化为乙醇和二氧化碳,A错误;
B.浓硝酸可以使蛋白质变性生成沉淀,加热硝酸和蛋白质发生显色反应变为黄色,B正确;
C.石油裂解气中含有不饱和烃类,可以使溴水褪色,也可以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C正确;
D.S与橡胶作用,使线性橡胶通过S原子形成化学键,产生交联,形成网状结构——硫化橡胶,网状结构的使得橡胶的强度、韧性得到改善,D正确;
故选A。
9. 甲基丙烯酸羟乙酯是有机合成中的一种重要原料。其结构简式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
A. 该化合物最多6个碳原子共平面
B. 该化合物在NaOH溶液中的水解产物均易溶于水
C. 一定条件下,能与乙酸发生酯化反应
D. 既能使溴水褪色,也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且反应原理相同
【答案】D
【解析】
【详解】A.该化合物中含碳碳双键,具有类似乙烯平面结构,单键可以绕键轴旋转,通过旋转分子中所有的6个碳原子均可共平面,A正确;
B.该化合物在NaOH溶液中水解为羧酸钠盐和乙二醇,二者均易溶于水,B正确;
C.分子结构中含有羟基,能和乙酸发生酯化反应,C正确;
D.分子结构中含碳碳双键,能和Br2发生加成反应使溴水褪色,也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氧化使溶液褪色,二者反应原理不同,D错误;
故选D。
10. 2022年5月,人类首次利用月球土壤成功种活了植物,未来的宇航员们有可能在月球上种植食物,月壤中所含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Y、W的原子核外最外层电子数为互不相等的偶数,X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其内层电子总数的3倍,X、Y、Z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1,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 原子半径大小顺序:Y>Z>W>X
B. Y、Z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碱性:Y>Z
C. 元素W和X的简单氢化物的沸点:X<W
D. 元素X与Y、W形成的二元化合物的化学键依次为离子键、共价键
【答案】C
【解析】
【分析】X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其内层电子总数的3倍,所以X为O元素,X、Y、W的原子核外最外层电子数为互不相等的偶数,且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最外层电子数为6,则Y、W应为第三周期,最外层电子数分别为2、4,Y为Mg,W为Si。X、Y、Z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1,Y最外层电子数为2,则Z最外层电子数为3,Z为Al,综上,X为O,Y为Mg,Z为Al,W为Si,据此分析解题。
【详解】A.一般电子层数多,半径大,同周期,从左到右原子半径依次减小,所以Y>Z>W>X,A正确;
B.Y、Z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即Mg(OH)2、Al(OH)3,Mg(OH)2显碱性,Al(OH)3为两性氢氧化物,碱性Y>Z,B正确;
C.由分析可知,W为Si、X为O,由于H2O分子间能够形成分子间氢键,而SiH4不能,故元素W和X的简单氢化物的沸点:X>W,C错误;
D.由分析可知,X为O,Y为Mg,W为Si,则元素X与Y、W形成的二元化合物分别为:MgO、SiO2,故它们的化学键依次为离子键、共价键,D正确;
故选:C。
11. 光辅助充电的金属空气电池工作原理如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充电时打开开关K1,光能转化为电能和化学能;放电时打开K2,化学能转化成电能
B. 充电时电极1的电极反应方程式为:C2H5OH-12e-+12OH-=2CO2+9H2O
C. 放电时,每生成1molZn(OH)需消耗标况下的O2的体积为11.2L
D. 电极5在放电时为负极,充电时为阳极
【答案】D
【解析】
【分析】由装置可知左侧为充电装置,充电时在光照作用下乙醇被氧化为二氧化碳,电极5上氢氧化锌得电子生成Zn,闭合K2时为放电过程,负极锌失去电子生成氢氧化锌,正极氧气得电子,据此分析解答。
【详解】A. 充电时打开开关K1,在光照条件下引发乙醇氧化为二氧化碳,该过程中光能转化为电能和化学能;放电时打开K2,化学能转化成电能,故A正确;
B. 充电时电极1上乙醇失电子转化为二氧化碳,电极反应方程式为:C2H5OH-12e-+12OH-=2CO2+9H2O,故B正确;
C. 放电时,每生成1molZn(OH)转移2mol电子,4mol电子转移生成1mol氧气,则转移2mol电子需消耗标况下的O2的体积为11.2L,故C正确;
D. 由以上分析电极5在放电时为负极,充电时为阴极,故D错误;
故选:D。
12. 过一硫酸化学式为H2SO5,常温常压下为白色固体,下列推测不合理的是
A. 也可以表示H2O2•SO3 B. 具有强酸性与强氧化性
C. 该物质保存时应远离有机物 D. 是一种二元强酸
【答案】D
【解析】
【详解】A.过一硫酸化学式为H2SO5,结构式为,也可以表示为H2O2•SO3,故A正确;
B.过一硫酸中有过氧键,有羟基氢,具有强酸性与强氧化性,故B正确;
C.过一硫酸具有强氧化性,保存时应远离有机物,防止爆炸,故C正确;
D.根据过一硫酸的结构式可判断该物质是一元强酸,故D错误;
故选:D。
13. 常温下,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A. Ka(CH3COOH)=Kb(NH3•H2O)=1.8×10-5,则CH3COONH4溶液的pH=7,此时水的电离程度与纯水一样
B. 若0.1mol/LHA溶液的pH=3,则浓度均为0.1mol/L的HA与NaA的混合溶液的pH约等于5
C. 某酸H2A的酸式盐NaHA溶液的pH<7,则H2A的第一步肯定完全电离,第二步则可能部分电离
D. pH=8的NaOH溶液和pH=8的氨水中,氨水中由水电离出来的c(OH-)较大
【答案】B
【解析】
【详解】A.CH3COONH4为弱酸弱碱盐,水解促进水的电离,故A错误;
B.0.1mol/LHA溶液的pH=3,则c(H+) c(A-)=10-3mol/L,c(HA) 0.1mol/L,则Ka=1.0×10-5;浓度均为0.1mol/L的HA与NaA的混合溶液中c(A-)c(HA)0.1mol/L,则 c(H+)= Ka=1.0×10-5,pH约等于5,故B正确;
C.NaHA溶液的pH<7,能说明HA-的电离程度大于其水解程度或也可能完全电离,故C错误;
D.pH=8的NaOH溶液和pH=8的氨水,氢氧根离子浓度相同,则对水的电离的抑制程度相同,水电离程度相同,故D错误;
故选:B。
14. 二氧化碳到淀粉的人工合成第一步为用无机催化剂将二氧化碳还原为甲醇,反应方程式为3H2(g)+CO2(g)CH3OH(g)+H2O(g)。一定温度下,恒容密闭容器中按照投料比=3充入H2与CO2,在不同条件下达到平衡,设体系中甲醇的物质的量分数为x(CH3OH),在T=250℃下的x(CH3OH)~p、在p=5×105Pa下的x(CH3OH)~T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曲线a代表T=250℃下的x(CH3OH)~p,曲线b代表p=5×105Pa下的x(CH3OH)~T
B. 该反应正反应为放热反应
C. 在原p=5×105Pa,210℃的条件下,向该恒容密闭容器中继续通入3molH2与lmolCO2,达到新的平衡后,x(CH3OH)<0.10
D. 在原p=5×105Pa,210℃的条件下,将投料比改成=2,则x(CH3OH)<0.10
【答案】C
【解析】
【分析】该反应为气体体积减小的反应,恒温条件下加压,平衡正向移动,x(CH3OH)增大,则曲线a代表T=250℃下的x(CH3OH)~p,曲线b代表p=5×105Pa下的x(CH3OH)~T,据此分析解答。
【详解】A.该反应为气体体积减小的反应,恒温条件下加压,平衡正向移动,x(CH3OH)增大,则曲线a代表T=250℃下的x(CH3OH)~p,曲线b代表p=5×105Pa下的x(CH3OH)~T,A正确;
B.曲线b代表p=5×105Pa下的x(CH3OH)~T,升高温度,x(CH3OH)逐渐减小,平衡逆向移动,逆反应为吸热反应,则正反应为放热反应,B正确;
C.在原p=5×105Pa,210℃的条件下,向该密闭体系中继续通入3molH2与lmolCO2,即按照投料比同等倍数增大反应物浓度,等效于加压,平衡正向移动,达到新的平衡后,x(CH3OH)>0.10,C错误;
D.在原p=5×105Pa,210℃的条件下,将投料比改成=2,等效于在原投料比=3反应达平衡的基础上,减少反应物H2的浓度,平衡逆向移动,x(CH3OH)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浙江省重点中学拔尖学生培养联盟2023届高三化学下学期6月适应性考试试题(Word版附解析),共2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关于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3%)加热下反应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浙江省重点中学拔尖学生培养联盟2023届高三下学期6月适应性考试化学试题 Word版含解析,文件包含浙江省重点中学拔尖学生培养联盟2023届高三下学期6月适应性考试化学试题Word版含解析docx、浙江省重点中学拔尖学生培养联盟2023届高三下学期6月适应性考试化学试题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7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浙江省重点中学拔尖学生培养联盟2023届高三下学期6月适应性考试化学试题(含解析),共2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结构与性质,元素或物质推断题,原理综合题,实验题,有机推断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