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上数学教学反思1亿有多大_人教版新课标
展开
这是一份四年级上数学教学反思1亿有多大_人教版新课标,共3页。
四年级上数学教学反思-1亿有多大人教版新课标 《一亿有多大》是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的一节数学实践活动课。从万以内数的认识到亿以内数、亿以上数的认识,是学生数概念的又一次扩充,但由于1亿这个数太大,学生很难结合具体的量获得直观感受。因此,在“大数的认识”这一单元后,安排了这个综合应用,旨在使学生通过探究活动,经历猜想、实验、推理和对照的过程,利用可想象的素材充分感受1亿有多大;让学生通过对具体数量的感知和体验,进一步理解数的意义,建立数感,并获得成功的体验。基于以上对教材的认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设定了“1、经历猜想、实验、推理和对照的过程,利用可想象的素材充分感受1亿这个数有多大。2、学会用由部分推算出整体的研究方法,体会选择的基数不同,实验的精确度也会不同。3、通过合作活动,获得成功的喜悦,培养向他人学习,与他人沟通、交流的习惯。”等三大教学目标,重点放在“经历探究过程,通过猜想——验证——交流,认识并体会‘化大为小’‘以小见大’的数学思想方法”以及“充分感受1亿有多大”两大方面。在这之前,学生能较熟练地回答出“亿”与其他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知道1亿很大;但也仅限于这些“很大,非常大”之类极其表象的词中,而对于1亿到底有多大,则毫无感觉。这在课前就得到了很好的证明。课前,我以介绍“著名法国画家毕加索的一幅名画《拿着烟斗的男孩》,在美国纽约拍卖行卖出了一亿美元的天价,成为世界上最贵的艺术品。”为例,引出了1亿这个数。请同学们想象,如果把一亿美元全换成一美元一美元的,再把这一亿张钞票全叠起来能叠多厚呢。结果有学生猜:有1米那么高,有100米那么高,有张温杨(身高1.25米)这么高……这些猜想大都是凭感觉的,甚至是随意的,我没有当场作出判断,而是引导学生想办法验证自己的猜想。而验证的过程必须是一个条理清晰的过程,从确立研究的问题,明确活动的目的、要求,开始实验到最后得出结论,每一步都有明确的方案。学生通过实验、推理、计算、比较,很自然地对1亿加深了认识。但在实际教学中,还是出现了很多不够理想的场面。1、由于学具的准备不充分,100张纸和1000张纸不容易采集,原先定为小组合作探究,大家共同完成的活动最终只以教师在上面演示,学生旁观的结局告终,很大程度上打击了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削弱了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2、对于100张——1000张——10000张……的推算,部分基础较差的学生未能很好地体会与理解,以至于最后得到“1亿张纸叠起来大约是1万米”的结论时,很多学生还是半知半解,云里雾里的。3、对于“选择的基数不同,实验的精确度也会不同,推算的结果就不同”的说法,大部分学生都未能完全地理解,我也不一下子不知道怎么解释这个问题。4、实验时,我忘了说明“假设每张纸的厚度是一样的”了,但没有学生提出疑问。可见学生思考问题还不是很全面与成熟。5、最后,请学生阅读有关“1亿有多大”的信息时,因为时间的关系,只能很快地一略而过,只听到学生不断发出“哇,哇,哇”的声音,貌似是感受到了1亿有多大,但实际感悟到的有多少,就不得而知了。6、小组合作交流还是有点流于形式,可能从低年级起就没培养好吧,现在上课时间紧,也不敢花太多时间再培养,这是最失败的地方。当然,我觉得本节课稍微还算成功的地方也是有的,比如:1、对于“化大为小,以小见大”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我觉得还是挺成功的。当较大或很大的数无法直接进行测量或实验时,学生都学会了先从较小的数出发,一步步推算出大数,并能较顺利地选择合适的基数。2、对于“节约”思想的渗透也比较到位,通过一组组惊人数据的显示,学生深切地感受到了“一点一滴汇成江海”,体会到了“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道理。一亿有多大,它除了是我们今天数学课上研究的重点,孩子们收获了一些形容它描述它的数据,更重要的是,一亿也带给了我们更深的思考,更多的感动。让我们在感叹一亿的“大”之余,更要努力地去做一些比一亿更“大”的事情。从单纯的尖叫,到不可置信的惊讶,再到此刻的震惊,孩子们的脸上显然还多了一份凝重。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四年级上数学评课1亿有多大_人教新课标,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深挖教材,突出探索性,目标明确,素材收集十分充分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四年级上数学教学实录一亿有多大_人教新课标,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引入新课,探究体验,对照体验,拓展延伸,小结过程,课外延伸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四年级上数学教学反思一亿有多大_人教新课标,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渗透一种思想,经历一个过程,培养“1亿”的数感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