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2023新教材高中地理第1章资源环境与人类活动第2节人类活动与环境问题课后训练湘教版选择性必修3

    2023新教材高中地理第1章资源环境与人类活动第2节人类活动与环境问题课后训练湘教版选择性必修3第1页
    2023新教材高中地理第1章资源环境与人类活动第2节人类活动与环境问题课后训练湘教版选择性必修3第2页
    还剩3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高中湘教版 (2019)第二节 人类活动与环境问题随堂练习题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湘教版 (2019)第二节 人类活动与环境问题随堂练习题,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图中所示的环境问题是,图中反映的环境问题主要是由,图中环境问题主要发生在,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第二节 人类活动与环境问题课后·训练提升基础巩固读我国某地区某种生态环境问题的成因与危害示意图,完成1~2题。id:2147492997;FounderCES1.图中所示的环境问题是(  )A.荒漠化 B.臭氧层空洞C.水土流失 D.全球变暖2.在我国,图示环境问题最严重的地区是(  )A.黄土高原B.塔里木盆地C.东北平原D.长江三角洲答案1.C 2.A解析第1题,由图中该环境问题的成因降水集中”“植被破坏”“土质疏松及其危害土地生产力下降”“河湖淤积等可知,该环境问题为水土流失。第2题,我国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为黄土高原。读世界部分地区环境问题分布图,完成3~4题。id:2147493004;FounderCES3.图中①②③④⑤所反映的环境问题分别是(  )A.酸雨问题、荒漠化问题、农田土壤侵蚀问题、原始森林破坏问题、海域污染问题B.荒漠化问题、酸雨问题、原始森林破坏问题、农田土壤侵蚀问题、海域污染问题C.酸雨问题、农田土壤侵蚀问题、荒漠化问题、原始森林破坏问题、海域污染问题D.荒漠化问题、原始森林破坏问题、酸雨问题、农田土壤侵蚀问题、海域污染问题4.图中土地荒漠化面积日益扩大的自然原因是(  )A.过度放牧,草原退化B.滥伐森林,植被遭到破坏C.沙漠边缘区气候干旱,风力作用强D.降水强度大,侵蚀作用强烈答案3.B 4.C解析第3题,据图可知,主要分布在撒哈拉沙漠和中亚沙漠区,为荒漠化问题;主要分布在西欧发达国家,可能是酸雨问题;主要分布在非洲的原始森林区,为原始森林破坏问题;主要分布在中国黄土高原至云贵高原一带,恒河、印度河平原一带,可能为农田土壤侵蚀问题;分布在沿岸海域一带,应该是海域污染问题。第4题,过度放牧、滥伐森林属于人为原因,A、B两项错误;沙漠边缘地区降水少,气候干旱,风力作用强,使荒漠化面积日益扩大,C项正确,D项错误。读环境问题的成因与危害示意图,完成5~6题。id:2147493011;FounderCES5.图中反映的环境问题主要是由(  )A.自然原因引起的 B.人为原因引起的C.人口增长引起的 D.全球变暖引起的6.图中环境问题主要发生在(  )A.流水作用强的地区B.湿润地区C.风力作用强的地区D.沙漠地区答案5.B 6.C解析第5题,图中出现的环境问题有生物多样性减少、草原生态破坏等,形成原因主要是过度放牧、过度垦殖、搂发菜、挖甘草、捕杀野生动物,故主要是由人为原因引起的,B项正确。第6题,图中环境问题主要发生在干旱、半干旱的草原地区,风力作用强,C项正确。近年来,浙江多地将农作物秸秆、农药包装物等分散分布的农业废物收集起来,集中进行循环利用或无害化处理。据此完成7~8题。7.影响农业废物分散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A.土地 B.技术C.资金 D.劳动力8.与分散处理农业废物相比,集中处理的主要目的是 (  )A.促进产业集聚 B.降低运输成本C.提高规模效益 D.促进产业协作答案7.A 8.C解析第7题,由材料可知,农业废物主要是农作物秸秆及农药包装物,而这些物质主要与土地利用类型及分布有关,与技术、资金、劳动力无关,A项正确。第8题,集中处理农业废物可以提高废物处理设施的利用率,提高规模效益;农业废物集中处理不涉及产业集聚和产业协作;与分散处理相比,集中处理的运输成本更高。故C项正确。9.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材料 图1是某时期导致我国饮用水污染事故的污染物类型构成图,图2是该时期我国饮用水污染事故的发生环节构成图。id:2147493018;FounderCES图1id:2147493025;FounderCES图2(1)从污染物来源分析,我国饮用水安全威胁主要来自               (2)(多选)关于我国饮用水污染事故发生环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A.蓄水池防护出现的问题最少B.水源污染是最主要的环节C.饮用水污染事故发生环节的构成单一D.自来水管网出现的问题占比不到1/5E.水源污染和自来水管网出现的问题占比超过70%(3)分析饮用水污染造成的主要危害。答案(1)生活污染 工业污染(2)BDE(3)影响居民的正常生活;危害居民身体健康。解析第(1)题,据图1分析即可。第(2)题,由图2可知,水源污染占饮用水污染事故的56.6%,是最主要的环节;自来水管网问题占17.1%,不到1/5;水源污染和自来水管网问题共占73.7%。第(3)题,运用生活知识分析。能力提升下图为我国部分经济欠发达地区与生态脆弱区分布图。读图,完成1~2题。id:2147493039;FounderCES1.下列关于我国经济欠发达地区与生态脆弱区的描述,正确的是(  )A.东部经济地带没有经济欠发达地区B.生态脆弱区人口分布稀少C.生态脆弱区自然条件恶劣D.生态脆弱区易出现连片经济欠发达地区2.关于我国生态脆弱区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甲地主要是过度放牧导致生态脆弱B.乙地退耕还林是改善生态脆弱的重要手段C.丙地地表水短缺是生态脆弱的主要原因D.全球气候变暖对丁地生态没有影响答案1.D 2.B解析第1题,读图可知,东部经济地带的山东、江西、福建等省级行政区分布有经济欠发达地区;四川、贵州生态脆弱区人口分布并不少;由图可知,生态环境脆弱的地区多是山区或地形过渡地带,经济基础差,但自然条件并不都恶劣;由图可以看出,生态环境脆弱的地区易出现连片经济欠发达地区。第2题,甲地位于东北平原,生态脆弱的原因主要是土地利用不当导致土壤肥力下降;乙地为南方低山丘陵地区,由于植被破坏,陡坡开荒,水土流失严重,因此该地要退耕还林,恢复植被,改善生态;丙地为横断山区,山高谷深,地形复杂,生态环境脆弱;全球气候变暖会加快内陆高山冰川的融化,使冰川减少,从长远来看,会使丁地河流的补给水源减少,河流水量减少,加剧丁地水资源短缺状况。城镇化进程不断加速带来了地下水污染问题,对人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下图为我国城市地下水污染示意图。读图,完成3~5题。id:2147493046;FounderCES3.我国部分城市地下水污染比较严重的主要原因是(  )A.下渗量增加B.地表水污染严重C.降水污染严重D.过度开采地下水4.我国城市地下水污染难以治理的主要原因有(  )污染源多 地下水更新快 难以监测监管 地下水位变化大A.①③ B.①④C.②③ D.②④5.为治理我国城市地下水污染,下列措施可行的是(  )A.减少地下水开采B.加快翻新城市土壤C.调整产业结构D.回灌清洁的自来水答案3.B 4.A 5.C解析第3题,城镇化进程加速,硬化地面增加,地表水下渗量减少,A项错误;城镇化进程不断加速,排放大量污染物,地表水污染严重,下渗后污染地下水,B项正确;材料没有反映降水污染,C项错误;过度开采地下水会造成地下水位下降,但不会导致地下水污染,D项错误。第4题,据图可知,我国城市地下水污染难以治理的主要原因是污染源多、地下水更新速度慢、难以监测监管等,与地下水位变化关系不大。第5题,治理我国城市地下水污染问题需要推进城市污水处理,加快建设生态城市,节能减排;还要不断调整产业结构,降低重化工业比重,从源头减少污染。翻新城市土壤、回灌清洁的自来水不现实;减少地下水开采并不能有效治理地下水污染。6.霾是在大气层比较稳定、空气不流动的情况下,大量微小颗粒物悬浮在空气中的一种天气现象。下图为我国某城市某年2月2528日气温、风向及风力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id:2147493053;FounderCES(1)判断图示时间段最可能出现霾的日期,并说明判断理由。(2)说明霾可能对该城市产生的影响。答案(1)日期:25日。理由:25日无持续风向,温差较小,空气对流弱,大气层比较稳定;该日气温日较差小,说明大气的削弱作用和保温作用均较强。(2)诱发呼吸道疾病,危害人体健康;大量微小颗粒物悬浮在空气中,降低大气能见度,给人们的出行带来不便,增加交通事故的发生率;影响部分精密度要求高的工业生产的正常进行。解析第(1)题,判断图示时间段最可能出现霾的日期应从风向、气温等方面着手。第(2)题,霾可能对该城市产生的影响应从危害人体健康、降低大气能见度、增加交通事故的发生率等方面分析。

    相关试卷

    地理湘教版 (2019)第一节 自然资源与人类活动课时训练:

    这是一份地理湘教版 (2019)第一节 自然资源与人类活动课时训练,共8页。

    高中地理湘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3 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第二节 人类活动与环境问题课后作业题: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湘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3 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第二节 人类活动与环境问题课后作业题,共7页。

    湘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3 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第一节 自然资源与人类活动同步测试题:

    这是一份湘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3 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第一节 自然资源与人类活动同步测试题,共7页。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