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填空题-重庆市近四年(2019-2023)中考化学真题高频考点汇编
展开01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填空题-重庆市近四年(2019-2023)中考化学真题高频考点汇编
一.填空题(共19小题)
1.(2023•重庆)水是生态之基、生产之要、生命之源。用化学用语填空。
(1)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
(2)生理盐水中含有的主要阴离子 。
(3)大量使用磷肥容易使水体富营养化。KH2PO4中磷元素的化合价 。
(4)正常雨水的pH约为5.6,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其原因 。
2.(2023•重庆)如图是拉瓦锡测定空气成分的实验。他将汞放在密闭容器里连续加热12天,得到红色粉末(HgO)。他又把红色粉末放在另外容器里加强热,最终得出了空气成分的结论。
(1)若用煤块作火炉燃料,该燃料属于 (填“可”或“不可”)再生能源。
(2)连续加热12天的目的是 ,剩余气体约占原气体总体积的 。
(3)将红色粉末加强热可生成初始物质,其化学方程式为 。
3.(2023•重庆)天舟6号货运飞船在2023年5月成功发射,标志着我国航天事业再进一步。
科研人员在空间站做了多孔铜、镁合金等材料性能实验,以及甲烷微重力燃烧实验。
(1)相同质量的镁和铜,含原子数更多的是 。铜能拉成丝,说明铜具有良好的 (填序号)。
A.导电性
B.导热性
C.延展性
(2)为了验证Mg(H)Cu的金活动性顺序,小王同学做了如下两个实验:①将镁条和铜条分别放入相同的稀硫酸中 ②将镁条放入CuSO4溶液中。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填序号)
A.只需要实验①就能得出结论
B.实验②中有红色物质析出
C.实验②反应后溶液的质量减轻
(3)利用甲烷、氧气和氢氧化钠溶液组成的燃料电池可供电。三种物质共同作用生成一种盐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4.(2023•重庆)2022年11月,第22届国际足联世界杯在卡塔尔举行。
(1)所用足球的主要成分聚氨酯属于 (填“合成材料”或“合金”)。足球烯C60的分子结构与足球形状相似,下列有关C60说法正确的是 (填序号)。
A.与石墨是同一种单质
B.是一种化合物
C.完全燃烧生成CO2
(2)卡塔尔盛产天然气,天然气主要成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而中国在开发新能源领域走在世界前列,写出一种新能源 。
5.(2022•重庆)2025年长安汽车厂将停止销售传统燃油车,新能源汽车发展成为主要趋势。
(1)下列不属于新能源的是 (填序号)。
A.氢能
B.汽油
C.生物质能
(2)乙醇是一种生物燃料,它是 (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乙醇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生成水和 (写化学式),并放出大量热。
(3)肼﹣空气燃料电池有望应用于汽车工业,其原理是肼(N2H4)与氧气反应生成一种单质和水,反应化学方程式为 。
6.(2022•重庆)钛合金、铝合金广泛应用于航空工业。
(1)下列矿石主要成分含相同金属元素的是 (填序号)。
A.磁铁矿
B.铝土矿
C.菱铁矿
(2)钛与盐酸反应:2Ti+6HCl═2X+3H2↑,则X化学式为 。若把钛放入硝酸银溶液中 (填“有”或“没有”)单质银析出。
(3)工业制铝原理为电解熔融的Al2O3,生成铝和一种可供呼吸的气体。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7.(2022•重庆)北京冬奥会,融入中国元素,彰显科技力量,向世界贡献中国方案。
(1)冰墩墩外壳材料是环保PVC塑料,它属于 (填“天然有机高分子”或“有机合成”)材料。
(2)颁奖礼仪服内胆添加了由碳原子直接构成的石墨烯发热材料。下列物质也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是 (填序号)。
A.氯化钠
B.金刚石
C.二氧化碳
(3)“冰丝带”速滑馆采用了CO2直冷制冰技术,利用高压获得的液态CO2蒸发吸热,降低水温,快速制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序号)。
A.加压后CO2分子体积变小
B.水变为冰后分子停止运动
C.蒸发后CO2分子间隔变大
(4)《千里江山图》为运动员服装设计提供灵感,其真迹颜料含有石绿。石绿[主要成分 Cu2(OH)2CO3]受热分解生成三种氧化物(无化合价变化),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8.(2022•重庆)我国承诺:2030年“碳达峰”,2060年“碳中和”,体现大国担当。丁仲礼院士认为“碳中和”是让人为排放的CO2,被人为努力和自然过程所吸收。
Ⅰ、碳排放
(1)查阅图1,动植物呼吸 (填“能”或“不能”)释放CO2。
Ⅱ、碳中和
(2)自然吸收:查阅图1,CO2的自然吸收途径有 (填图中序号)。
(3)人为努力:工业上一种利用NaOH溶液实现“碳捕集”技术的流程如图2所示。
①反应、分离室中发生复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②流程中可循环利用的物质有CaO、 。
Ⅲ、碳利用
(4)我国科学家在实验室实现以CO2和H2为原料人工合成淀粉[(C6H10O5)n],若用44gCO2人工合成淀粉(假设反应过程中无含碳物质的加入和损失),理论上制得淀粉的质量为 g。
9.(2022•重庆)太阳能属于新能源,光伏发电的关键元件是太阳能电池(主要材料为晶体硅)和铅酸蓄电池。如图是太阳能电池路灯。
(1)下列不属于合成材料的是 (填序号)。
A.塑料灯罩
B.合金边框
C.铁质灯杆
(2)光伏发电原理是将太阳能转化为 能。
(3)铅酸蓄电池的反应原理为:
PbO2+Pb+2H2SO42PbSO4+2H2O
放电过程中酸液的pH (填“增大”或“减小”)。
(4)高温下SiCl4和H2发生置换反应生成单质Si,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10.(2022•重庆)2021年12月,神舟十三号航天员在“天宫课堂”中演示了在微重力环境下将泡腾片放入水球,气泡和水球的融合过程。某品牌泡腾片说明书如表。
配料:每片含维生素C(C6H8O6)1000mg
辅料:柠檬酸(H3Ci)、碳酸氢钠(NaHCO3)、淀粉等
用法:用冷水或温水溶解后服用。
(1)维生素C由 种元素组成,其C、H、O原子个数比是 。
(2)柠檬酸的化学式可简写为H3Ci,在水中可解离出H+和酸根离子。
①柠檬酸与NaOH的反应 (填“属于”或“不属于”)中和反应。
②泡腾片在水中产生CO2的化学方程式 。
11.(2022•重庆)虎年央视春晚舞蹈《只此青绿》创作灵感源自宋代名画《千里江山图》,该画采用了炭黑、赭石(主要成分Fe2O3),孔雀石[主要成分Cu2(OH)2CO3]等矿物颜料。
实验室现有炭黑和孔雀石的固体混合物,某同学设计了如下探究实验。
(1)研磨是为了 (填“增大”或“减小”)反应物的接触面积,使反应更充分。
(2)溶液A中的阳离子有 (填符号),气体B的化学式为 。
(3)矿物颜料用于画作能避免虫蛀的主要原因 (填序号)。
A.炭黑有吸附性
B.赭石有吸水性
C.孔雀石有毒性
(4)反应②能一步完成,并有水生成,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12.(2021•重庆)人体中质量分数在0.01%以下的元素称为微量元素。如图表示部分元素在人体中的质量分数及有关元素信息。
(1)图1中钙元素为 (填“常量”或“微量”)元素。
(2)图2为某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其最外层电子数为 。
(3)以铁元素为主要成分的生铁比纯铁硬度 (填“大”或“小”)。
(4)钾在空气中加热发生化合反应生成超氧化钾(KO2)的化学方程式为 。
13.(2021•重庆)2020年11月我国用长征五号遥五运载火箭成功将嫦娥五号探测器送入太空,并成功从月球带回173lg月壤,彰显了我国在航天领域的科技实力。
(1)硅单质制作的太阳能电池为探测器提供能源,已知硅的结构与金刚石相似,则原子硅单质由 (填“分子”、“原子”或“离子”)构成。
(2)下列对1731g月壤成分的推测中,最不可能含有的是 (填序号)。
A.铁矿石
B.锌矿石
C.塑料
(3)长征五号遥五运载火箭使用的燃料为液氢,其主要优点是 (写一条即可)。已知MgH2可与水反应得到氢气和一种碱,其化学方程式为 。
14.(2020•重庆)2020年,罕见的新冠病毒疫情暴发,各种消毒剂如酒精、二氧化氯、过氧乙酸等被广泛使用,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使用酒精消毒时,要注意安全,避免失火,酒精(C2H5OH)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
(2)二氧化氯(ClO2)具有强氧化性,可发生反应:6ClO2+16NH3═5R+6NH4Cl+12H2O,则R的化学式为 。
(3)过氧乙酸(CH3COOOH)中碳元素与氢元素的质量比为 。过氧乙酸溶液中通常还含有过氧化氢、醋酸等物质,向过氧乙酸溶液中加入下列物质,不能产生气体的是 。
A.CuSO4
B.NaCl
C.Na2CO3
D.MnO2
15.(2020•重庆)纽扣电池是生活中常用的电源,如图是银锌纽扣电池的构造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纽扣电池的外壳可以加工得很薄,说明金属具有 性。
(2)氧化银加热分解可以得到两种单质,其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
(3)该电池中涉及的铁、锌、银三种金属,它们的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为了验证该结论,某同学向质量、外形相同的铁片、锌片、银片中分别加入足量15%的稀盐酸,以下现象中不能成为该结论证据的是 (填序号)。
A.银表面没有气泡生成
B.铁表面最终生成气体的总量比锌多
C.铁表面产生气泡的速率比锌慢
16.(2020•重庆)火是文明的起源,取火的方法经过了漫长的演变过程。
(1)古代人使用的“火折子”吹气即可燃,“火折子”的制作材料中有硫磺。硫燃烧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
(2)1830年,法国人发明了摩擦火柴,将白磷、硫、KClO3、MnO2混合做火柴,摩擦生热使白磷燃烧,利用白磷燃烧的热量使KClO3分解,然后是硫燃烧。该过程中KClO3分解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推测摩擦过程中白磷比硫先燃烧的原因是 。
(3)19世纪中期,瑞典人创制出安全火柴,将红磷涂在火柴盒的摩擦面上,硫、KClO3、MnO2则藏于火柴头中。火柴划燃的瞬间,火苗异常旺,对产生此现象的原因推测不合理的是 (填序号)。
A.火柴头里的硫比火柴梗燃烧更剧烈
B.MnO2分解产生氧气助燃
C.KClO3分解产生氧气助燃
17.(2019•重庆)铬(Cr)是一种重要的金属元素,铬的单质及其化合物应用广泛。
(1)重铬酸钾(K2Cr2O7)可用于测试酒驾,重铬酸钾中铬元素的化合价为 。
(2)铬桶可以盛装AlCl3溶液不能盛装稀硫酸,则金属活动性Cr Al(填“>”或”<”)。根据上述信息,不能证明Zn和Cr的活动性强弱的试剂组是 (填序号)。
A.Zn、Cr、稀硫酸
B.Cr、ZnSO4溶液
C.Cu、ZnSO4溶液、CrSO4溶液
(3)Cr2(SO4)3为有毒的重金属盐,可用KOH溶液将其转化为沉淀除去,该转化的化学方程式为 。
18.(2019•重庆)我国制碱工业的先驱一侯德榜成功地摸索和改进了西方的制碱方法。下表为侯氏制碱法中部分物质的溶解度。
温度/℃
10
20
30
40
溶解度/g
Na2CO3
12.2
21.8
39.7
48.8
NaCl
35.8
36.0
36.3
36.6
NaHCO3
8.2
9.6
11.1
12.7
(1)由上表可知,在10℃﹣40℃之间溶解度随温度变化最小的物质是 (填名称)。
(2)40℃时,将等质量的三种表中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20℃,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用化学式表示)。
(3)侯氏制碱法制得的碱为纯碱,纯碱的化学式为 。
(4)制碱原理为向饱和的NaCl溶液中通入足量NH3和CO2生成 NaHCO3晶体和NH4Cl,NaHCO3加热分解即制得纯碱。
①生成 NaHCO3的化学方程式为 。
②结合上表分析,析出 NaHCO3晶体的原因可能有 (填序号)。
A.溶剂质量减少
B.同温下 NaHCO3溶解度小于NaCl
C.生成的NaHCO3质量大于消耗的NaCl质量
19.(2019•重庆)某化学兴趣小组欲分离KCl和BaCl2混合溶液,得到都含单一溶质的两种溶液。他们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流程:
供选试剂:K2SO4溶液、Na2CO3溶液、K2CO3溶液、盐酸、稀硫酸
(1)步骤①中,分离A、B的实验操作名称是 ,试剂a是 。
(2)沉淀B表面残留少量滤液,需用蒸馏水多次洗涤,为了检验沉淀B是否洗涤干净,可向步骤②的最后一次洗涤液中加入的试剂是 (双选,填序号)。
A.NaOH溶液 B.CaCl2溶液
C.NaCl溶液 D.AgNO3和HNO3混合溶液
(3)步骤③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4)要达到预期的目的,还需要改进的方法为 。
01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填空题-重庆市近四年(2019-2023)中考化学真题高频考点汇编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填空题(共19小题)
1.(2023•重庆)水是生态之基、生产之要、生命之源。用化学用语填空。
(1)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H2O 。
(2)生理盐水中含有的主要阴离子 Cl﹣ 。
(3)大量使用磷肥容易使水体富营养化。KH2PO4中磷元素的化合价 KH2O4 。
(4)正常雨水的pH约为5.6,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其原因 CO2+H2O=H2CO3 。
【答案】(1)H2O;
(2)Cl﹣;
(3)KH2O4;
(4)CO2+H2O=H2CO3。
【解答】解:(1)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则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水分子,水分子表示为H2O;故答案为:H2O;
(2)生理盐水是氯化钠的水溶液,氯化钠是由钠离子与氯离子构成的,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则生理盐水中含有阴离子是氯离子。根据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或原子团的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则氯离子表示为Cl﹣;故答案为:Cl﹣;
(3)KH2PO4中,钾元素显+1价,氢元素显+1价,氧元素显﹣2价,设其中磷元素的化合价的化合价为x,则:(+1)+(+1)×2+x+(﹣2)×4=0,x=+5。根据元素化合价的表示方法:确定出化合物中所要标出的元素的化合价,然后在其化学式该元素的上方用正负号和数字表示,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数值为1时,不能省略,则KH2PO4中磷元素的化合价表示为KH2O4;故答案为:KH2O4;
(4)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气体溶于水雨水,并与水反应生成碳酸,所以正常雨水的pH约为5.6,化学方程式为CO2+H2O=H2CO3;故答案为:CO2+H2O=H2CO3。
2.(2023•重庆)如图是拉瓦锡测定空气成分的实验。他将汞放在密闭容器里连续加热12天,得到红色粉末(HgO)。他又把红色粉末放在另外容器里加强热,最终得出了空气成分的结论。
(1)若用煤块作火炉燃料,该燃料属于 不可 (填“可”或“不可”)再生能源。
(2)连续加热12天的目的是 使汞和氧气充分反应 ,剩余气体约占原气体总体积的 五分之四 。
(3)将红色粉末加强热可生成初始物质,其化学方程式为 2HgO2Hg+O2↑ 。
【答案】(1)不可;
(2)使汞和氧气充分反应;五分之四;
(3)2HgO2Hg+O2↑。
【解答】解:(1)若用煤块作火炉燃料,该燃料属于化石燃料,不能短时期内从自然界得到补充,属于不可再生能源。
(2)汞能与氧气在加热条件下反应,连续加热12天的目的是使汞和氧气充分反应,剩余气体约占原气体总体积的五分之四。
(3)将红色粉末加强热可生成初始物质,发生的反应是氧化汞在加热条件下生成汞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gO2Hg+O2↑。
故答案为:
(1)不可;
(2)使汞和氧气充分反应;五分之四;
(3)2HgO2Hg+O2↑。
3.(2023•重庆)天舟6号货运飞船在2023年5月成功发射,标志着我国航天事业再进一步。
科研人员在空间站做了多孔铜、镁合金等材料性能实验,以及甲烷微重力燃烧实验。
(1)相同质量的镁和铜,含原子数更多的是 镁 。铜能拉成丝,说明铜具有良好的 C (填序号)。
A.导电性
B.导热性
C.延展性
(2)为了验证Mg(H)Cu的金活动性顺序,小王同学做了如下两个实验:①将镁条和铜条分别放入相同的稀硫酸中 ②将镁条放入CuSO4溶液中。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BC (填序号)
A.只需要实验①就能得出结论
B.实验②中有红色物质析出
C.实验②反应后溶液的质量减轻
(3)利用甲烷、氧气和氢氧化钠溶液组成的燃料电池可供电。三种物质共同作用生成一种盐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H4+2NaOH+2O2=Na2CO3+3H2O 。
【答案】(1)镁;C;
(2)ABC;
(3)CH4+2NaOH+2O2=Na2CO3+3H2O。
【解答】解:(1)相同质量的两种金属,相对原子质量大的所含原子数目少;由于镁的相对原子质量小于铜的相对原子质量,因此相同质量的镁和铜,含原子数更多的是镁;铜能拉成丝,形状发生改变,说明铜具有良好的延展性,故选:C;
(2)①将镁条和铜条分别放入相同的稀硫酸中,镁与稀硫酸反应有气体产生,而铜与稀硫酸不反应,没有明显现象,可以证明镁的活泼性大于铜; ②将镁条放入CuSO4溶液中,镁能够置换出铜,能够证明镁的活泼性大于铜;
A.结合以上分析可知,只需要实验①就能得出结论,故正确;
B.将镁条放入CuSO4溶液中,镁能够置换出铜,实验②中有红色物质析出,故正确;
C.由于镁的相对原子质量小于铜的相对原子质量,将镁条放入CuSO4溶液中,镁能够置换出铜,因此实验②反应后溶液的质量减轻,故正确;
故选:ABC;
(3)甲烷、氧气和氢氧化钠溶液三种物质共同作用生成一种盐(为碳酸钠)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4+2NaOH+2O2=Na2CO3+3H2O;
故答案为:
(1)镁;C;
(2)ABC;
(3)CH4+2NaOH+2O2=Na2CO3+3H2O。
4.(2023•重庆)2022年11月,第22届国际足联世界杯在卡塔尔举行。
(1)所用足球的主要成分聚氨酯属于 合成材料 (填“合成材料”或“合金”)。足球烯C60的分子结构与足球形状相似,下列有关C60说法正确的是 C (填序号)。
A.与石墨是同一种单质
B.是一种化合物
C.完全燃烧生成CO2
(2)卡塔尔盛产天然气,天然气主要成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CH4+2O2CO2+2H2O 。而中国在开发新能源领域走在世界前列,写出一种新能源 风能(合理即可) 。
【答案】(1)合成材料;C;
(2)CH4+2O2CO2+2H2O;风能(合理即可)。
【解答】解:(1)聚氨酯属于合成材料;C60是一种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与石墨是不同单质,完全燃烧时生成二氧化碳,故答案为:合成材料;C;
(2)甲烷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方程式为:CH4+2O2CO2+2H2O;新能源主要由风能、核能、地热能,故答案为:CH4+2O2CO2+2H2O;风能(合理即可)。
5.(2022•重庆)2025年长安汽车厂将停止销售传统燃油车,新能源汽车发展成为主要趋势。
(1)下列不属于新能源的是 B (填序号)。
A.氢能
B.汽油
C.生物质能
(2)乙醇是一种生物燃料,它是 可再生 (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乙醇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生成水和 CO2 (写化学式),并放出大量热。
(3)肼﹣空气燃料电池有望应用于汽车工业,其原理是肼(N2H4)与氧气反应生成一种单质和水,反应化学方程式为 N2H4+O2N2+2H2O 。
【答案】(1)B;
(2)可再生;CO2;
(3)N2H4+O2N2+2H2O。
【解答】解:(1)氢能和生物质能都是新能源,汽油属于化石燃料,故答案为:B;
(2)乙醇可以由粮食酿造得到,属于可再生能源,乙醇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故答案为:可再生;CO2;
(3)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则生成的单质是氮气,化学方程式为N2H4+O2N2+2H2O,故答案为:N2H4+O2N2+2H2O。
6.(2022•重庆)钛合金、铝合金广泛应用于航空工业。
(1)下列矿石主要成分含相同金属元素的是 AC (填序号)。
A.磁铁矿
B.铝土矿
C.菱铁矿
(2)钛与盐酸反应:2Ti+6HCl═2X+3H2↑,则X化学式为 TiCl3 。若把钛放入硝酸银溶液中 有 (填“有”或“没有”)单质银析出。
(3)工业制铝原理为电解熔融的Al2O3,生成铝和一种可供呼吸的气体。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Al2O34Al+3O2↑ 。
【答案】(1)AC;
(2)TiCl3;有;
(3)2Al2O34Al+3O2↑。
【解答】解:(1)磁铁矿和菱铁矿中都含有铁元素,故答案为:AC;
(2)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反应前有2个Ti、6个H和6个Cl,反应后有6个H,则X的化学式为TiCl3,钛能置换出稀盐酸中的氢,则金属活动性在氢之前,因此将钛放入硝酸银溶液中有银析出,故答案为:TiCl3;有;
(3)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则氧化铝电解生成铝和氧气,化学方程式为2Al2O34Al+3O2↑,故答案为:2Al2O34Al+3O2↑。
7.(2022•重庆)北京冬奥会,融入中国元素,彰显科技力量,向世界贡献中国方案。
(1)冰墩墩外壳材料是环保PVC塑料,它属于 有机合成 (填“天然有机高分子”或“有机合成”)材料。
(2)颁奖礼仪服内胆添加了由碳原子直接构成的石墨烯发热材料。下列物质也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是 B (填序号)。
A.氯化钠
B.金刚石
C.二氧化碳
(3)“冰丝带”速滑馆采用了CO2直冷制冰技术,利用高压获得的液态CO2蒸发吸热,降低水温,快速制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填序号)。
A.加压后CO2分子体积变小
B.水变为冰后分子停止运动
C.蒸发后CO2分子间隔变大
(4)《千里江山图》为运动员服装设计提供灵感,其真迹颜料含有石绿。石绿[主要成分 Cu2(OH)2CO3]受热分解生成三种氧化物(无化合价变化),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u2(OH)2CO32CuO+H2O+CO2↑ 。
【答案】(1)有机合成;
(2)B;
(3)C;
(4)Cu2(OH)2CO32CuO+H2O+CO2↑。
【解答】解:(1)冰墩墩外壳材料是环保PVC塑料,它属于有机合成材料;故答案为:有机合成;
(2)A.氯化钠是由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是由离子构成的;
B.金刚石是一种固态非金属单质,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
C.二氧化碳是由两种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是由分子构成的;
故答案为:B;
(3)A.加压后CO2分子间的间隔变小,而分子体积不变,故说法错误;
B.分子总是在不断运动的,故说法错误;
C.蒸发后CO2分子间隔变大,故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C;
(4)石绿[主要成分Cu2(OH)2CO3]受热分解生成三种氧化物(无化合价变化)——水、二氧化碳和氧化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u2(OH)2CO32CuO+H2O+CO2↑;故答案为:Cu2(OH)2CO32CuO+H2O+CO2↑。
8.(2022•重庆)我国承诺:2030年“碳达峰”,2060年“碳中和”,体现大国担当。丁仲礼院士认为“碳中和”是让人为排放的CO2,被人为努力和自然过程所吸收。
Ⅰ、碳排放
(1)查阅图1,动植物呼吸 能 (填“能”或“不能”)释放CO2。
Ⅱ、碳中和
(2)自然吸收:查阅图1,CO2的自然吸收途径有 ④⑥ (填图中序号)。
(3)人为努力:工业上一种利用NaOH溶液实现“碳捕集”技术的流程如图2所示。
①反应、分离室中发生复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a(OH)2+Na2CO3=2NaOH+CaCO3↓ 。
②流程中可循环利用的物质有CaO、 NaOH 。
Ⅲ、碳利用
(4)我国科学家在实验室实现以CO2和H2为原料人工合成淀粉[(C6H10O5)n],若用44gCO2人工合成淀粉(假设反应过程中无含碳物质的加入和损失),理论上制得淀粉的质量为 27 g。
【答案】(1)能;
(2)④⑥;
(3)①Ca(OH)2+Na2CO3=2NaOH+CaCO3↓;
②NaOH;
(4)27。
【解答】解:(1)查阅图1,动植物呼吸能释放CO2;故答案为:能;
(2)查阅图1,CO2的自然吸收途径有光合作用、土壤吸收、海水吸收等;故答案为:④⑥;
(3)①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氢氧化钙与碳酸钠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碳酸钙沉淀,化学方程式为Ca(OH)2+Na2CO3=2NaOH+CaCO3↓;故答案为:Ca(OH)2+Na2CO3=2NaOH+CaCO3↓;
②由流程图可知,流程中可循环利用的物质有CaO、NaOH;故答案为:NaOH;
(4)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二氧化碳中碳元素的质量与生成淀粉中碳元素的质量相等,则用44gCO2人工合成淀粉的质量为:
44g×÷=27g
故答案为:27。
9.(2022•重庆)太阳能属于新能源,光伏发电的关键元件是太阳能电池(主要材料为晶体硅)和铅酸蓄电池。如图是太阳能电池路灯。
(1)下列不属于合成材料的是 BC (填序号)。
A.塑料灯罩
B.合金边框
C.铁质灯杆
(2)光伏发电原理是将太阳能转化为 电 能。
(3)铅酸蓄电池的反应原理为:
PbO2+Pb+2H2SO42PbSO4+2H2O
放电过程中酸液的pH 增大 (填“增大”或“减小”)。
(4)高温下SiCl4和H2发生置换反应生成单质Si,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SiCl4+2H2Si+4HCl 。
【答案】(1)BC;
(2)电;
(3)增大;
(4)SiCl4+2H2Si+4HCl。
【解答】解:(1)合成材料包括塑料、合成纤维和合成橡胶;合金和铁属于金属材料;故答案为:BC;
(2)光伏发电原理是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故答案为:电;
(3)由化学方程式可知,放电过程中,硫酸参与反应,溶液的酸性减弱,溶液的pH增大;故答案为:增大;
(4)高温下SiCl4和H2发生置换反应生成单质Si,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SiCl4+2H2Si+4HCl;故答案为:SiCl4+2H2Si+4HCl。
10.(2022•重庆)2021年12月,神舟十三号航天员在“天宫课堂”中演示了在微重力环境下将泡腾片放入水球,气泡和水球的融合过程。某品牌泡腾片说明书如表。
配料:每片含维生素C(C6H8O6)1000mg
辅料:柠檬酸(H3Ci)、碳酸氢钠(NaHCO3)、淀粉等
用法:用冷水或温水溶解后服用。
(1)维生素C由 三 种元素组成,其C、H、O原子个数比是 3:4:3 。
(2)柠檬酸的化学式可简写为H3Ci,在水中可解离出H+和酸根离子。
①柠檬酸与NaOH的反应 属于 (填“属于”或“不属于”)中和反应。
②泡腾片在水中产生CO2的化学方程式 H3Ci+3NaHCO3=Na3Ci+3H2O+3CO2↑ 。
【答案】(1)三;3:4:3;
(2)①属于;
②H3Ci+3NaHCO3=Na3Ci+3H2O+3CO2↑。
【解答】解:(1)维生素C(C6H8O6)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其C、H、O原子个数比是6:8:6=3:4:3;
(2)①酸和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叫中和反应,所以柠檬酸与NaOH的反应属于中和反应;
②柠檬酸和碳酸氢钠反应生成柠檬酸钠、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H3Ci+3NaHCO3=Na3Ci+3H2O+3CO2↑。
故答案为:
(1)三;3:4:3;
(2)①属于;
②H3Ci+3NaHCO3=Na3Ci+3H2O+3CO2↑。
11.(2022•重庆)虎年央视春晚舞蹈《只此青绿》创作灵感源自宋代名画《千里江山图》,该画采用了炭黑、赭石(主要成分Fe2O3),孔雀石[主要成分Cu2(OH)2CO3]等矿物颜料。
实验室现有炭黑和孔雀石的固体混合物,某同学设计了如下探究实验。
(1)研磨是为了 增大 (填“增大”或“减小”)反应物的接触面积,使反应更充分。
(2)溶液A中的阳离子有 Cu2+、H+ (填符号),气体B的化学式为 CO2 。
(3)矿物颜料用于画作能避免虫蛀的主要原因 C (填序号)。
A.炭黑有吸附性
B.赭石有吸水性
C.孔雀石有毒性
(4)反应②能一步完成,并有水生成,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u2(OH)2CO3+C2Cu+2CO2↑+H2O↑ 。
【答案】(1)增大;
(2)Cu2+、H+;CO2;
(3)C;
(4)Cu2(OH)2CO3+C2Cu+2CO2↑+H2O↑。
【解答】解:(1)研磨是为了增大反应物的接触面积,使反应更充分;故答案为:增大;
(2)Cu2(OH)2CO3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水和二氧化碳,因此溶液A中的阳离子铜离子以及氢离子;气体B是二氧化碳,它的化学式为CO2;故答案为:Cu2+、H+;CO2;
(3)矿物颜料用于画作能避免虫蛀的主要原因是孔雀石有毒性;故答案为:C;
(4)Cu2(OH)2CO3在高温的条件下分解为氧化铜、水和二氧化碳,然后氧化铜和炭黑反应生成铜、水和二氧化碳,则化学方程式可写为Cu2(OH)2CO3+C2Cu+2CO2↑+H2O;故答案为:Cu2(OH)2CO3+C2Cu+2CO2↑+H2O↑。
12.(2021•重庆)人体中质量分数在0.01%以下的元素称为微量元素。如图表示部分元素在人体中的质量分数及有关元素信息。
(1)图1中钙元素为 常量 (填“常量”或“微量”)元素。
(2)图2为某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其最外层电子数为 8 。
(3)以铁元素为主要成分的生铁比纯铁硬度 大 (填“大”或“小”)。
(4)钾在空气中加热发生化合反应生成超氧化钾(KO2)的化学方程式为 K+O2KO2 。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解答】解:(1)由图1可知,人体内钙元素的质量分数为2.0%>0.01%,所以钙元素是人体必需的常量元素;故填:常量;
(2)由粒子结构示意图可知,该粒子核外有三个电子层,所以第一层上应有2个电子,即n=2,则最外层上的电子数为2×4=8;故填:8;
(3)一般合金的硬度大于其组成中纯金属的硬度,所以生铁比纯铁硬度大;故填:大;
(4)在加热的条件下,钾和氧气发生化合反应生成超氧化钾(KO2),化学方程式为K+O2KO2;故填:K+O2KO2。
13.(2021•重庆)2020年11月我国用长征五号遥五运载火箭成功将嫦娥五号探测器送入太空,并成功从月球带回173lg月壤,彰显了我国在航天领域的科技实力。
(1)硅单质制作的太阳能电池为探测器提供能源,已知硅的结构与金刚石相似,则原子硅单质由 原子 (填“分子”、“原子”或“离子”)构成。
(2)下列对1731g月壤成分的推测中,最不可能含有的是 C (填序号)。
A.铁矿石
B.锌矿石
C.塑料
(3)长征五号遥五运载火箭使用的燃料为液氢,其主要优点是 燃烧产物只有水,不会污染环境(合理即可) (写一条即可)。已知MgH2可与水反应得到氢气和一种碱,其化学方程式为 MgH2+2H2O=Mg(OH)2+2H2↑ 。
【答案】(1)原子;
(2)C;
(3)燃烧产物只有水,不会污染环境(合理即可);MgH2+2H2O=Mg(OH)2+2H2↑。
【解答】解:(1)金刚石是由碳原子构成的,已知硅的结构与金刚石相似,则硅单质由硅原子构成的;故填:原子;
(2)塑料是一种合成材料,在自然界中不会存在,所以月壤成分中,最不可能含有塑料;故填:C;
(3)氢气的热值高,燃烧产物只有水,不会污染环境,制备氢气的原料来源广;MgH2可与水反应得到氢气和一种碱——氢氧化镁,化学方程式为MgH2+2H2O=Mg(OH)2+2H2↑;故填:燃烧产物只有水,不会污染环境(合理即可);MgH2+2H2O=Mg(OH)2+2H2↑。
14.(2020•重庆)2020年,罕见的新冠病毒疫情暴发,各种消毒剂如酒精、二氧化氯、过氧乙酸等被广泛使用,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使用酒精消毒时,要注意安全,避免失火,酒精(C2H5OH)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C2H5OH+3O22CO2+3H2O 。
(2)二氧化氯(ClO2)具有强氧化性,可发生反应:6ClO2+16NH3═5R+6NH4Cl+12H2O,则R的化学式为 N2 。
(3)过氧乙酸(CH3COOOH)中碳元素与氢元素的质量比为 6:1 。过氧乙酸溶液中通常还含有过氧化氢、醋酸等物质,向过氧乙酸溶液中加入下列物质,不能产生气体的是 B 。
A.CuSO4
B.NaCl
C.Na2CO3
D.MnO2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解答】解:(1)酒精(C2H5OH)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2H5OH+3O22CO2+3H2O。
故填:C2H5OH+3O22CO2+3H2O。
(2)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后氯原子都是6个,氧原子都是12个,氢原子都是48个,反应前氮原子是16个,反应后应该是16个,其中10个包含在5R中,则R的化学式为N2。
故填:N2。
(3)过氧乙酸(CH3COOOH)中碳元素与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2×2):(1×4)=6:1;
过氧化氢在硫酸铜、二氧化锰催化作用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气,碳酸钠和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等物质,氯化钠不能和过氧乙酸溶液、过氧化氢、醋酸等物质反应,也不能作过氧化氢的催化剂,因此向过氧乙酸溶液中加入下列物质,不能产生气体的是氯化钠。
故填:6:1;B。
15.(2020•重庆)纽扣电池是生活中常用的电源,如图是银锌纽扣电池的构造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纽扣电池的外壳可以加工得很薄,说明金属具有 延展 性。
(2)氧化银加热分解可以得到两种单质,其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2Ag2O4Ag+O2↑ 。
(3)该电池中涉及的铁、锌、银三种金属,它们的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锌、铁、银 ,为了验证该结论,某同学向质量、外形相同的铁片、锌片、银片中分别加入足量15%的稀盐酸,以下现象中不能成为该结论证据的是 B (填序号)。
A.银表面没有气泡生成
B.铁表面最终生成气体的总量比锌多
C.铁表面产生气泡的速率比锌慢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解答】解:(1)纽扣电池的外壳可以加工得很薄,说明金属具有延展性。
故填:延展。
(2)氧化银加热分解可以得到两种单质,即银和氧气,其化学反应方程式为:2Ag2O4Ag+O2↑。
故填:2Ag2O4Ag+O2↑。
(3)该电池中涉及的铁、锌、银三种金属,它们的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锌、铁、银,为了验证该结论,某同学向质量、外形相同的铁片、锌片、银片中分别加入足量15%的稀盐酸,以下现象中不能成为该结论证据的是铁表面最终生成气体的总量比锌多,是因为最终生成气体的总量多少与金属活泼性无关。
故填:锌、铁、银;B。
16.(2020•重庆)火是文明的起源,取火的方法经过了漫长的演变过程。
(1)古代人使用的“火折子”吹气即可燃,“火折子”的制作材料中有硫磺。硫燃烧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S+O2SO2 。
(2)1830年,法国人发明了摩擦火柴,将白磷、硫、KClO3、MnO2混合做火柴,摩擦生热使白磷燃烧,利用白磷燃烧的热量使KClO3分解,然后是硫燃烧。该过程中KClO3分解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2KClO32KCl+3O2↑ 。推测摩擦过程中白磷比硫先燃烧的原因是 白磷着火点比硫低 。
(3)19世纪中期,瑞典人创制出安全火柴,将红磷涂在火柴盒的摩擦面上,硫、KClO3、MnO2则藏于火柴头中。火柴划燃的瞬间,火苗异常旺,对产生此现象的原因推测不合理的是 B (填序号)。
A.火柴头里的硫比火柴梗燃烧更剧烈
B.MnO2分解产生氧气助燃
C.KClO3分解产生氧气助燃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解答】解:(1)在点燃的条件下,硫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硫;故填:S+O2SO2;
(2)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加热氯酸钾分解为氯化钾和氧气,因为白磷的着火点低于硫的着火点,所以摩擦过程中白磷比硫先燃烧;故填:2KClO32KCl+3O2↑;白磷着火点比硫低;
(3)A.火柴头里的硫比火柴梗燃烧更剧烈,选项说法正确;
B.MnO2不会分解产生氧气,选项说法错误;
C.KClO3分解产生氧气助燃,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B。
17.(2019•重庆)铬(Cr)是一种重要的金属元素,铬的单质及其化合物应用广泛。
(1)重铬酸钾(K2Cr2O7)可用于测试酒驾,重铬酸钾中铬元素的化合价为 +6 。
(2)铬桶可以盛装AlCl3溶液不能盛装稀硫酸,则金属活动性Cr < Al(填“>”或”<”)。根据上述信息,不能证明Zn和Cr的活动性强弱的试剂组是 C (填序号)。
A.Zn、Cr、稀硫酸
B.Cr、ZnSO4溶液
C.Cu、ZnSO4溶液、CrSO4溶液
(3)Cr2(SO4)3为有毒的重金属盐,可用KOH溶液将其转化为沉淀除去,该转化的化学方程式为 Cr2(SO4)3+6KOH=2Cr(OH)3↓+3K2SO4 。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解答】解:(1)钾元素显+1价,氧元素显﹣2价,设铬元素的化合价是x,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得:(+1)×2+2x+(﹣2)×7=0,则x=+6价,则铬元素的化合价为+6;
(2)铬桶可以盛装AlCl3溶液不能盛装稀硫酸,可知铬不能置换铝盐溶液中的铝,则金属活动性Cr<Al;
A.将两种金属放入等浓度的硫酸中,根据产生气泡的速率来分析,铝产生气泡较快,铬产生气泡较慢,能判断锌和铬的活动性,可以达到目的;
B.铬不能置换出金属锌,能判断锌和铬的活动性,可以达到目的;
C.铜与两种盐溶液均不反应,无法判断锌和铬的活动性,不能达到目的;
(3)Cr2(SO4)3和KOH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铬沉淀和硫酸钾,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r2(SO4)3+6KOH=2Cr(OH)3↓+3K2SO4。
故填:(1)+6;
(2)<;C
(3)Cr2(SO4)3+6KOH=2Cr(OH)3↓+3K2SO4,。
18.(2019•重庆)我国制碱工业的先驱一侯德榜成功地摸索和改进了西方的制碱方法。下表为侯氏制碱法中部分物质的溶解度。
温度/℃
10
20
30
40
溶解度/g
Na2CO3
12.2
21.8
39.7
48.8
NaCl
35.8
36.0
36.3
36.6
NaHCO3
8.2
9.6
11.1
12.7
(1)由上表可知,在10℃﹣40℃之间溶解度随温度变化最小的物质是 氯化钠 (填名称)。
(2)40℃时,将等质量的三种表中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20℃,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NaCl>Na2CO3>NaHCO3 (用化学式表示)。
(3)侯氏制碱法制得的碱为纯碱,纯碱的化学式为 Na2CO3 。
(4)制碱原理为向饱和的NaCl溶液中通入足量NH3和CO2生成 NaHCO3晶体和NH4Cl,NaHCO3加热分解即制得纯碱。
①生成 NaHCO3的化学方程式为 NaCl+NH3+CO2+H2O=NaHCO3↓+NH4Cl 。
②结合上表分析,析出 NaHCO3晶体的原因可能有 ABC (填序号)。
A.溶剂质量减少
B.同温下 NaHCO3溶解度小于NaCl
C.生成的NaHCO3质量大于消耗的NaCl质量
【答案】(1)氯化钠;
(2)NaCl>Na2CO3>NaHCO3;
(3)Na2CO3;
(4)①NaCl+NH3+CO2+H2O=NaHCO3↓+NH4Cl;
②ABC。
【解答】解:(1)由上表可知,在10℃﹣40℃之间溶解度随温度变化最小的物质是氯化钠;
(2)三种物质的溶解度都是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的,40℃时,将等质量的三种表中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20℃,所得溶液仍然是饱和溶液,由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可知,溶解度越大,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就越大。40℃时,将等质量的三种表中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20℃,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NaCl>Na2CO3>NaHCO3;
(3)纯碱是碳酸钠的俗称,碳酸钠的化学式为Na2CO3;
(4)①反应物是NaCl、NH3、CO2和H2O,生成物是NaHCO3晶体和NH4Cl,化学方程式为:NaCl+NH3+CO2+H2O=NaHCO3↓+NH4Cl;
②相同温度下,碳酸氢钠的溶解度最小,是析出NaHCO3晶体的主要原因。
故答案为:
(1)氯化钠;
(2)NaCl>Na2CO3>NaHCO3;
(3)Na2CO3;
(4)①NaCl+NH3+CO2+H2O=NaHCO3↓+NH4Cl;
②ABC。
19.(2019•重庆)某化学兴趣小组欲分离KCl和BaCl2混合溶液,得到都含单一溶质的两种溶液。他们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流程:
供选试剂:K2SO4溶液、Na2CO3溶液、K2CO3溶液、盐酸、稀硫酸
(1)步骤①中,分离A、B的实验操作名称是 过滤 ,试剂a是 K2CO3溶液 。
(2)沉淀B表面残留少量滤液,需用蒸馏水多次洗涤,为了检验沉淀B是否洗涤干净,可向步骤②的最后一次洗涤液中加入的试剂是 BD (双选,填序号)。
A.NaOH溶液 B.CaCl2溶液
C.NaCl溶液 D.AgNO3和HNO3混合溶液
(3)步骤③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BaCO3+2HCl═BaCl2+H2O+CO2↑ 。
(4)要达到预期的目的,还需要改进的方法为 加入过量试剂a改为适量的试剂a 。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解答】解:(1)步骤①是将沉淀与滤液分离,实验操作名称是过滤。试剂a是K2CO3溶液,碳酸钾能与氯化钡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和氯化钾溶液,不会生成新的杂质。
(2)沉淀B是碳酸钡沉淀,表面残留少量滤液是氯化钾和碳酸钾溶液,为了检验沉淀B是否洗涤干净,可向步骤②的最后一次洗涤液中加入的试剂是CaCl2溶液、AgNO3和HNO3混合溶液,分别能检验碳酸钾和氯化钾是否洗涤干净。
(3)步骤③中碳酸钡与试剂b反应,应生成氯化钡溶液,b应为稀盐酸,碳酸钡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钡、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BaCO3+2HCl═BaCl2+H2O+CO2↑。
(4)滤液A中含有过量的碳酸钾溶液,因此,加入过量试剂a改为适量的试剂a。
故答案为:
(1)过滤;K2CO3溶液;
(2)BD;
(3)BaCO3+2HCl═BaCl2+H2O+CO2↑;
(4)加入过量试剂a改为适量的试剂a。
13燃烧与灭火-重庆市近四年(2019-2023)中考化学真题高频考点汇编: 这是一份13燃烧与灭火-重庆市近四年(2019-2023)中考化学真题高频考点汇编,共12页。
07分子的定义与特性、化学符号-重庆市近四年(2019-2023)中考化学真题高频考点汇编: 这是一份07分子的定义与特性、化学符号-重庆市近四年(2019-2023)中考化学真题高频考点汇编,共2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硫酸钡和一氧化铅等,氮化硅是新型陶瓷材料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03盐的化学性质-重庆市近四年(2019-2023)中考化学真题高频考点汇编: 这是一份03盐的化学性质-重庆市近四年(2019-2023)中考化学真题高频考点汇编,共1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