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剩22页未读,
继续阅读
所属成套资源:新湘教版地理选择性必修1自然地理基础课件PPT整册
成套系列资料,整套一键下载
湘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1第1章地球的运动本章整合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湘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1第1章地球的运动本章整合课件,共30页。
第一章 本章整合知识网络·整合构建专题归纳·思维深化目录索引 学科素养·实践拓展知识网络·整合构建专题归纳·思维深化专题一 太阳视运动的变化一、等太阳高度线1.概念:太阳高度相等的点连接成的线。其实质是以太阳直射点为中心的昼半球俯视图。2.分布规律:以太阳直射点为中心呈同心圆状向四周递减,距离太阳直射点越近,其太阳高度就越大,与太阳直射点距离相等的点其太阳高度也相同。3.等太阳高度线的特点夏至日全球等太阳高度线 (1)圆心(O)为太阳直射点,同心圆为太阳高度等值线。数值从圆心90°向外围降到0°,最大的圆为晨昏线(圈)。(2)晨昏线(圈)上最北点(A)和最南点(B)把晨昏线(圈)分为晨线和昏线,东面为昏线,西面为晨线。(3)赤道上昼弧所对的圆心角为180°,即赤道上从晨线到昏线,经度差为180°。(4)圆心所在经线地方时为12时,该经线上太阳高度为与其相交的纬线上的正午太阳高度。【典例1】 (改编)下图为某日某时汕头周边地区等太阳高度线分布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1)a点的纬度为( )A.45° B.0° C.23.5° D.68.5°(2)设b点的正午太阳高度为H,c点的地方时为T,则( )A.H<60°,T>13时B.H<60°,T<13时C.H>60°,T<13时D.H>60°,T>13时D D 思路导引第(1)题,读图可知,等太阳高度线90°的地方此时经过北回归线,说明此时太阳直射 。a点位于45°的等太阳高度线上且与太阳直射点处于同一经线,说明a点的正午太阳高度为 ,根据正午太阳高度计算公式:45°=90°-(X-23.5°)(X为a点的纬度),可知a点的纬度为 。第(2)题,根据正午太阳高度分布规律可知,同一纬线上,正午太阳高度 。若b点的正午太阳高度为H,如图所示。 北回归线 45°68.5°N相同b点所在的纬线正午太阳高度介于60°与 之间,H>60°;同一纬线上,不同经度太阳高度 ,例如太阳直射赤道,则赤道上太阳高度相差多少度,经度就相差多少度;同理,如果太阳直射点不在赤道,则在太阳直射的 上太阳高度相差多少度,经度的差值一定 太阳高度的差值。c点在北回归线上,此时太阳直射某条经线与北回归线的交点,c点与太阳直射点的太阳高度差为 ,则其经度差 15°,因此c点的地方时T会大于13时。 75°不同纬线大于15°大于二、太阳视运动的日变化轨迹太阳视运动是指一天中肉眼所见太阳在天空中东升西落的运行状况。(1)北极点(图甲)和南极点(图乙)上太阳视运动轨迹图图甲 图乙由于地球自西向东自转,则太阳东升西落。从半球位置看,南北半球地球自转方向相反,北“逆”南“顺”,则太阳视运动也相反,北“顺”南“逆”。①春、秋分日,南北极点太阳高度为0°,太阳终日在地平线上,北极点看逆时针、南极点看顺时针运动。②北极点夏至日、南极点冬至日,太阳整日不落,地平高度均为23.5°,视运动方向北“顺”南“逆”。(2)北极圈(图甲)和南极圈(图乙)上太阳视运动轨迹图 图甲 图乙①春、秋分日,南北极圈上正午太阳高度为23.5°,太阳正东升起,正西落下。②夏至日,北极圈上正午太阳高度为47°,太阳正北升起,正北落下;而南极圈上正午太阳高度为0°,处于极夜。③冬至日,北极圈上正午太阳高度为0°,处于极夜;而南极圈上正午太阳高度为47°,太阳正南升起,正南落下。(3)北回归线(图甲)和南回归线(图乙)上的太阳视运动轨迹图 图甲 图乙①春、秋分日,南北回归线正午太阳高度为66.5°,太阳正东升起,正西落下。②夏至日,北回归线正午太阳高度为90°,南回归线正午太阳高度为43°,南北回归线上太阳均从东北升起,西北落下。③冬至日,北回归线正午太阳高度为43°,南回归线正午太阳高度为90°,南北回归线上太阳均从东南升起,西南落下。(4)赤道上的太阳视运动轨迹图①春、秋分日时,太阳从正东升起,从正西落下,正午太阳高度H1=90°;②夏至日时,太阳从东北升起,从西北落下,正午太阳高度H2=66.5°;③冬至日时,太阳从东南升起,从西南落下,正午太阳高度H3=66.5°。【典例2】 某日,北京(116°E,40°N)和海口(110°E,20°N)的地理学习小组分别观测太阳位于正东和正南时太阳的高度(如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1)该日太阳直射的纬度可能是( )A.10°S B.0°C.10°N D.23.5°N(2)北京,该日太阳位于正南方位时,海口校园的旗杆影子朝向( )A.西南 B.正北C.西北 D.东北CC思路导引第(1)题,二分日时日出 ,且日出时太阳高度为 ,太阳位于地平面上。图1、图2中太阳位于正东方位时太阳 地平面,说明两地日出时间 于6时,昼 夜 。太阳直射 半球。海南位于20°N,读图3、图4可知,太阳位于正南时为 时刻,此时太阳在海南天顶 方天空,表明太阳直射点所在的纬度位于20°N以 地区。故选C。第(2)题,该日,北京太阳位于正南方位时,北京当地的地方时为 时,即116°E为12时,此时110°E(海口)地方时为 ,未到达正午,海口当地太阳应在 方天空,所以旗杆影子朝向 。 正东0°高出 早长短北正午偏南 南 1211时36分东南西北专题二 月相的变化规律月相的变化:新月(朔)→蛾眉月→上弦月→凸月→满月(望)→凸月→下弦月→蛾眉月→新月(朔)。月球绕地球公转一周,月相由朔到下一次朔所经历的时间间隔,即月相变化的周期,叫作朔望月。(1)月出月落时间 (2)夜晚见月时间 (3)夜晚月相出现的方位 (4)上弦月、下弦月亮面朝向 口诀记忆月相:上上上西西,下下下东东。意思:上弦月出现在农历上半月的上半夜,出现在西半边天空,西半边亮;下弦月出现在农历下半月的下半夜,出现在东半边天空,东半边亮。【典例3】 下图为北半球中纬度某地某时刻月相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1)图示时刻大致是( )A.6时 B.12时C.18时 D.24时(2)该月相( )A.见于上半夜东边天空B.见于下半夜东边天空C.见于上半夜西边天空D.见于下半夜西边天空CC思路导引第(1)题,读图可知,图中表示的月亮正处于 位置,此时正是太阳落下的时刻,因此图示时刻大致是 时,C符合题意。第(2)题,图中月相在日落时处于上中天位置,且亮面为圆面的 ,由此判断该月相为 ,上弦月在日落时能够被肉眼看到,此时月亮处于北半球中纬度南边天空的最高位置,随着时间推移,月亮向西移动下落,于午夜时落至西边的地平线上,因此该月相见于上半夜西边天空,C正确。 上中天18一半上弦月学科素养·实践拓展地球运动的意义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充分利用各地时差,合理安排国际商务活动 长江(自西向东流)南岸易被侵蚀 晨练及作息时间的合理安排 不同纬度地区窗户朝向的安排
第一章 本章整合知识网络·整合构建专题归纳·思维深化目录索引 学科素养·实践拓展知识网络·整合构建专题归纳·思维深化专题一 太阳视运动的变化一、等太阳高度线1.概念:太阳高度相等的点连接成的线。其实质是以太阳直射点为中心的昼半球俯视图。2.分布规律:以太阳直射点为中心呈同心圆状向四周递减,距离太阳直射点越近,其太阳高度就越大,与太阳直射点距离相等的点其太阳高度也相同。3.等太阳高度线的特点夏至日全球等太阳高度线 (1)圆心(O)为太阳直射点,同心圆为太阳高度等值线。数值从圆心90°向外围降到0°,最大的圆为晨昏线(圈)。(2)晨昏线(圈)上最北点(A)和最南点(B)把晨昏线(圈)分为晨线和昏线,东面为昏线,西面为晨线。(3)赤道上昼弧所对的圆心角为180°,即赤道上从晨线到昏线,经度差为180°。(4)圆心所在经线地方时为12时,该经线上太阳高度为与其相交的纬线上的正午太阳高度。【典例1】 (改编)下图为某日某时汕头周边地区等太阳高度线分布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1)a点的纬度为( )A.45° B.0° C.23.5° D.68.5°(2)设b点的正午太阳高度为H,c点的地方时为T,则( )A.H<60°,T>13时B.H<60°,T<13时C.H>60°,T<13时D.H>60°,T>13时D D 思路导引第(1)题,读图可知,等太阳高度线90°的地方此时经过北回归线,说明此时太阳直射 。a点位于45°的等太阳高度线上且与太阳直射点处于同一经线,说明a点的正午太阳高度为 ,根据正午太阳高度计算公式:45°=90°-(X-23.5°)(X为a点的纬度),可知a点的纬度为 。第(2)题,根据正午太阳高度分布规律可知,同一纬线上,正午太阳高度 。若b点的正午太阳高度为H,如图所示。 北回归线 45°68.5°N相同b点所在的纬线正午太阳高度介于60°与 之间,H>60°;同一纬线上,不同经度太阳高度 ,例如太阳直射赤道,则赤道上太阳高度相差多少度,经度就相差多少度;同理,如果太阳直射点不在赤道,则在太阳直射的 上太阳高度相差多少度,经度的差值一定 太阳高度的差值。c点在北回归线上,此时太阳直射某条经线与北回归线的交点,c点与太阳直射点的太阳高度差为 ,则其经度差 15°,因此c点的地方时T会大于13时。 75°不同纬线大于15°大于二、太阳视运动的日变化轨迹太阳视运动是指一天中肉眼所见太阳在天空中东升西落的运行状况。(1)北极点(图甲)和南极点(图乙)上太阳视运动轨迹图图甲 图乙由于地球自西向东自转,则太阳东升西落。从半球位置看,南北半球地球自转方向相反,北“逆”南“顺”,则太阳视运动也相反,北“顺”南“逆”。①春、秋分日,南北极点太阳高度为0°,太阳终日在地平线上,北极点看逆时针、南极点看顺时针运动。②北极点夏至日、南极点冬至日,太阳整日不落,地平高度均为23.5°,视运动方向北“顺”南“逆”。(2)北极圈(图甲)和南极圈(图乙)上太阳视运动轨迹图 图甲 图乙①春、秋分日,南北极圈上正午太阳高度为23.5°,太阳正东升起,正西落下。②夏至日,北极圈上正午太阳高度为47°,太阳正北升起,正北落下;而南极圈上正午太阳高度为0°,处于极夜。③冬至日,北极圈上正午太阳高度为0°,处于极夜;而南极圈上正午太阳高度为47°,太阳正南升起,正南落下。(3)北回归线(图甲)和南回归线(图乙)上的太阳视运动轨迹图 图甲 图乙①春、秋分日,南北回归线正午太阳高度为66.5°,太阳正东升起,正西落下。②夏至日,北回归线正午太阳高度为90°,南回归线正午太阳高度为43°,南北回归线上太阳均从东北升起,西北落下。③冬至日,北回归线正午太阳高度为43°,南回归线正午太阳高度为90°,南北回归线上太阳均从东南升起,西南落下。(4)赤道上的太阳视运动轨迹图①春、秋分日时,太阳从正东升起,从正西落下,正午太阳高度H1=90°;②夏至日时,太阳从东北升起,从西北落下,正午太阳高度H2=66.5°;③冬至日时,太阳从东南升起,从西南落下,正午太阳高度H3=66.5°。【典例2】 某日,北京(116°E,40°N)和海口(110°E,20°N)的地理学习小组分别观测太阳位于正东和正南时太阳的高度(如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1)该日太阳直射的纬度可能是( )A.10°S B.0°C.10°N D.23.5°N(2)北京,该日太阳位于正南方位时,海口校园的旗杆影子朝向( )A.西南 B.正北C.西北 D.东北CC思路导引第(1)题,二分日时日出 ,且日出时太阳高度为 ,太阳位于地平面上。图1、图2中太阳位于正东方位时太阳 地平面,说明两地日出时间 于6时,昼 夜 。太阳直射 半球。海南位于20°N,读图3、图4可知,太阳位于正南时为 时刻,此时太阳在海南天顶 方天空,表明太阳直射点所在的纬度位于20°N以 地区。故选C。第(2)题,该日,北京太阳位于正南方位时,北京当地的地方时为 时,即116°E为12时,此时110°E(海口)地方时为 ,未到达正午,海口当地太阳应在 方天空,所以旗杆影子朝向 。 正东0°高出 早长短北正午偏南 南 1211时36分东南西北专题二 月相的变化规律月相的变化:新月(朔)→蛾眉月→上弦月→凸月→满月(望)→凸月→下弦月→蛾眉月→新月(朔)。月球绕地球公转一周,月相由朔到下一次朔所经历的时间间隔,即月相变化的周期,叫作朔望月。(1)月出月落时间 (2)夜晚见月时间 (3)夜晚月相出现的方位 (4)上弦月、下弦月亮面朝向 口诀记忆月相:上上上西西,下下下东东。意思:上弦月出现在农历上半月的上半夜,出现在西半边天空,西半边亮;下弦月出现在农历下半月的下半夜,出现在东半边天空,东半边亮。【典例3】 下图为北半球中纬度某地某时刻月相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1)图示时刻大致是( )A.6时 B.12时C.18时 D.24时(2)该月相( )A.见于上半夜东边天空B.见于下半夜东边天空C.见于上半夜西边天空D.见于下半夜西边天空CC思路导引第(1)题,读图可知,图中表示的月亮正处于 位置,此时正是太阳落下的时刻,因此图示时刻大致是 时,C符合题意。第(2)题,图中月相在日落时处于上中天位置,且亮面为圆面的 ,由此判断该月相为 ,上弦月在日落时能够被肉眼看到,此时月亮处于北半球中纬度南边天空的最高位置,随着时间推移,月亮向西移动下落,于午夜时落至西边的地平线上,因此该月相见于上半夜西边天空,C正确。 上中天18一半上弦月学科素养·实践拓展地球运动的意义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充分利用各地时差,合理安排国际商务活动 长江(自西向东流)南岸易被侵蚀 晨练及作息时间的合理安排 不同纬度地区窗户朝向的安排
相关资料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