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一轮复习选择题夯基练习D (含解析)第1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7/14551924/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选择题夯基练习D (含解析)第2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7/14551924/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所属成套资源:高考化学一轮复习巩固练习卷 (含解析)
-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选择题夯基练习A (含解析) 试卷 0 次下载
-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选择题夯基练习B (含解析) 试卷 0 次下载
-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选择题夯基练习C (含解析) 试卷 0 次下载
-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选择题夯基练习E (含解析) 试卷 0 次下载
-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选择题夯基练习F (含解析) 试卷 0 次下载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选择题夯基练习D (含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高考化学一轮复习选择题夯基练习D (含解析),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除去杂质的方法不正确的是,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已知A,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选择题夯基练习D
1、我国晋朝傅玄的《傅鹑觚集·太子少傅箴》中写道:“夫金木无常,方园应行,亦有隐括,习与性形。故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里的“朱”指的是下列物质中的( A )
A.HgS B.Cu
C.Cu2O D.Fe2O3
解析:“朱”指“朱砂”,是古代常用的一种颜料和药物,其主要成分是HgS。
2、下列除去杂质的方法不正确的是( B )
A.镁粉中混有少量铝粉:加入过量烧碱溶液充分反应,过滤、洗涤、 干燥
B.用过量氨水除去Fe3+溶液中的少量Al3+
C.Al(OH)3中混有少量Mg(OH)2:加入足量烧碱溶液,充分反应,过滤,向滤液中通入过量CO2后过滤
D.MgO中混有少量Al2O3:加入足量烧碱溶液,充分反应,过滤、洗涤、干燥得到MgO
解析:Al(OH)3不溶于氨水,故向含少量Al3+的Fe3+溶液中加入过量氨水时,Fe3+、Al3+均转化为氢氧化物沉淀,达不到除杂的目的。
3、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D )
A.因为Na2CO3+SiO2Na2SiO3+CO2↑,所以硅酸的酸性比碳酸强
B.碳和硅都是第ⅣA族的元素,所以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硅的物理性质相似
C.高纯度的硅单质广泛用于制作光导纤维
D.SiO2和CO2都是酸性氧化物,但SiO2不能与水反应生成硅酸
解析:A项,该反应在高温下进行,且反应生成的产物中有气体,反应正向移动,促使反应能够顺利进行,故不能通过此反应判断H2CO3与H2SiO3的酸性强弱,错误;CO2和SiO2的物理性质差异较大,B错误;光导纤维的主要成分是SiO2,C错误;SiO2和CO2都是酸性氧化物,SiO2不溶于水,所以不能与水反应生成硅酸,D正确。
4、为探究Na2SO3溶液的性质,在白色点滴板的a、b、c、d四个凹槽中滴入Na2SO3溶液,再分别滴加如图所示的试剂:
对实验现象的“解释或结论”正确的是( C )
选项
实验现象
解释或结论
A
a中溶液褪色
氧化性:SI-,A错误;Na2SO3溶液中硫元素是+4价,硫化钠中硫元素是-2价,两者可以和硫酸溶液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硫元素归中到0价,即生成淡黄色S,B错误;Na2SO3溶液中S水解显碱性,该溶液会使酚酞变红,加入氯化钡会结合S形成亚硫酸钡沉淀,水解平衡逆向进行,c(OH-)减小,碱性逐渐消失,所以红色褪去,C正确;Na2SO3具有还原性,加入盐酸酸化的硝酸钡,即相当于加入了硝酸,S能被硝酸氧化为S,S可以和Ba2+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该沉淀不溶于硝酸,所以实验证明的是S的还原性,是被硝酸氧化的缘故,不能证明Na2SO3溶液已变质,D错误。
5、已知A、B、C均为短周期元素,A、B同周期,A、C的最低价离子分别为A2-和C-,B2+和C-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
A.离子半径:A2->C->B2+
B.C元素的最高正价为+7价
C.对应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H2A>HC
D.还原性:C->A2-
解析:由A、C的最低价离子分别为A2-和C-,则A为ⅥA族元素,C为ⅦA族元素,B2+和C-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则B在C的下一周期,则B为Mg元素,C为F元素,A、B同周期,则A为S元素。离子的电子层数越多,半径越大,具有相同核外电子排布的离子,核电荷数越大,半径越小,所以离子半径A2->C->B2+,A正确;C为F元素,无正价,B错误;C为F元素,A为S元素,F的非金属性大于S元素,所以HF的稳定性大于H2S,即对应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H2AC-,D错误。
6、利用如图所示装置可制取H2,两个电极均为惰性电极,c为阴离子交换膜。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D )
A.a为电源的正极
B.工作时,OH-向左室迁移
C.右室电极反应为C2H5OH+H2O-4e-CH3COO-+5H+
D.生成H2和CH3COONa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
解析:根据图示,电解池左侧生成氢气,是溶液中的水放电,发生了还原反应,左侧电极为阴极,则a为电源的负极,故A错误;工作时,阴极水放电生成氢气和氢氧根离子,氢氧根离子浓度增大,向右室迁移,故B错误;右室电极为阳极,发生氧化反应,根据图示,右侧溶液显碱性,不可能生成氢离子,故C错误;根据得失电子守恒,生成1 mol H2转移2 mol电子,则生成CH3COONa的物质的量为=0.5 mol,H2和CH3COONa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故D正确。
7、(2019·辽宁六校联考)
t ℃时,在容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X(g)+3Y(g)2Z(g),各组分在不同时刻的浓度如表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
物质
X
Y
Z
初始浓度/(mol·L-1)
0.1
0.2
0
2 min时浓度/(mol·L-1)
0.08
a
b
平衡浓度/(mol·L-1)
0.05
0.05
0.1
A.平衡时,X的转化率为20%
B.t ℃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为40
C.平衡后,增大体系压强,v正增大,v逆减小,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D.前2 min内,用Y的变化量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v(Y)=
0.03 mol·L-1·min-1
解析:平衡时,X的转化率=×100%=50%,A项错误;t ℃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1 600,B项错误;该反应是气体分子数减小的反应,平衡后,增大体系压强,v正增大,v逆增大,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C项错误;前2 min内,用Y的变化量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v(Y)=3v(X)=3×=0.03 mol·L-1·min-1,D项正确。
8、在一定条件下,Na2S溶液中存在水解平衡:
S2-+H2OHS-+OH-。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
A.稀释溶液,水解平衡常数增大
B.加入CuSO4固体,HS-浓度减小
C.升高温度,减小
D.加入NaOH固体,溶液pH减小
解析:稀释溶液,水解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但水解平衡常数只与温度有关,温度不变,水解平衡常数保持不变,A项错误;加入CuSO4固体,发生沉淀反应:Cu2++S2-CuS↓,c(S2-)减小,S2-的水解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HS-浓度减小,B项正确;水解过程吸热,升高温度,水解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c(HS-)增大,c(S2-)减小,增大,C项错误;加入NaOH固体,c(OH-) 增大,pH增大,D项错误。
9、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B )
A.油脂是高级脂肪酸甘油酯,在热的NaOH溶液中水解完全后混合液不分层
B.饱和食盐水能使蛋白质变性,这一原理可用于分离提纯蛋白质
C.淀粉和纤维素是天然高分子化合物,属于 混合 物,水解都生成葡萄糖
D.葡萄糖溶液能与银氨溶液反应产生银镜现象,由此推测葡萄糖的结构中存在醛基
解析:油脂是高级脂肪酸甘油酯,热碱溶液中水解生成溶于水的高级脂肪酸钠和甘油,完全后混合液不分层,故A正确;饱和食盐水能使蛋白质盐析,不能使蛋白质发生变性,故B不正确;淀粉和纤维素是天然高分子化合物,属于混合物,在硫酸作催化剂作用下水解最终都生成葡萄糖,故C正确;葡萄糖溶液能与银氨溶液反应产生银镜现象,证明分子中含官能团醛基,故D正确。
10、下列有关离子晶体的数据大小比较不正确的是( A )
A.熔点:NaF>MgF2>AlF3
B.晶格能:NaF>NaCl>NaBr
C.阴离子的配位数:CsCl>NaCl>CaF2
D.硬度:MgO>CaO>BaO
解析:由于r(Na+)>r(Mg2+)>r(A),且Na+、Mg2+、A所带电荷依次增大,所以NaF、MgF2、AlF3的离子键依次增强,晶格能依次增大,故熔点依次升高。r(F-)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高考化学一轮复习选择题夯基练习F (含解析),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某溶液可能含有下列离子中的几种,下列过程不涉及化学反应的是,海水中主要含有Na+,短周期主族元素X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考化学一轮复习选择题夯基练习E (含解析),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短周期元素X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考化学一轮复习选择题夯基练习C (含解析),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化学与生产,下列实验中,所选装置不合理的是,下列关于镁,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有电子层数相同的短周期元素X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http://m.enxinlong.com/img/images/27f0ad84943772f8cdf3a353ba2877c5.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