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二轮复习(新高考版) 第1部分 专题2 大题题空逐空突破(二) 热重分析计算(含解析)
展开(1)设晶体为1 mol。
(2)失重一般是先失水,再失非金属氧化物。
(3)计算每步的m(剩余),×100%=固体残留率。
(4)晶体中金属质量不减少,仍在m(剩余)中。
(5)失重最后一般为金属氧化物,由质量守恒得m(O),由n(金属)∶n(O),即可求出失重后物质的化学式。
1.[2019·全国卷Ⅰ,27(5)]采用热重分析法测定硫酸铁铵晶体样品所含结晶水数,将样品加热到150 ℃时失掉1.5个结晶水,失重5.6%。硫酸铁铵晶体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NH4Fe(SO4)2·12H2O
解析 失重5.6%是质量分数,设结晶水合物的化学式为NH4Fe(SO4)2·xH2O,由题意知=,解得x≈12。
2.[2014·新课标全国卷Ⅱ,27(4)]PbO2在加热过程发生分解的失重曲线如下图所示,已知失重曲线上的a点为样品失重4.0%(即×100%)的残留固体。若a点固体组成表示为PbOx或mPbO2·nPbO,列式计算x值和m∶n值。
答案 根据PbO2PbOx+O2↑,有×32=239×4.0%,解得x=2-≈1.4,根据mPbO2·nPbO,有=1.4,得==。
1.取3.92 g摩尔盐产品[(NH4)2SO4·FeSO4·xH2O],在隔绝空气的条件下加热至135 ℃时完全失去结晶水,此时固体质量为2.84 g,则该摩尔盐结晶水个数x=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6
解析 m[(NH4)2SO4·FeSO4]=2.84 g,n[(NH4)2SO4·FeSO4]==0.01 mol,m(H2O)= 3.92 g-2.84 g=1.08 g,n(H2O)==0.06 mol,则该摩尔盐结晶水个数x==6。
2.CoCl2·6H2O晶体受热易分解,取119 g该晶体加热至某一温度,得到CoCl2·xH2O晶体83 g,则x=______。
答案 2
解析 119 g该晶体的物质的量为=0.5 mol,含水3 mol,加热后失去结晶水的质量为119 g-83 g=36 g,n(H2O)==2 mol,则0.5 mol CoCl2·xH2O含水为3 mol-2 mol=1 mol,所以x=2。
3.“煅烧”NiSO4·6H2O晶体时剩余固体质量与温度变化曲线如图,该曲线中 B 段所表示氧化物的名称为______。
答案 三氧化二镍
解析 硫酸镍晶体的摩尔质量是263 g·mol-1,所以26.3 g即为0.1 mol;280 ℃开始,固体的质量减少,这个时期是因为失去结晶水导致的,所以A段对应的物质就是0.1 mol的NiSO4;温度到600 ℃,固体的质量再次下降,得到最终的镍的氧化物;根据原子守恒,8.3 g氧化物中Ni的质量为5.9 g,那么O的质量为2.4 g即0.15 mol,所以固体氧化物中n(Ni)∶n(O)=2∶3,所以固体氧化物即三氧化二镍。
4.为了探究某浅黄色固体化合物X(含四种元素)的组成。某化学兴趣小组称取3.60 g该固体化合物,用热重法对其进行分析,得到剩余固体的质量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
已知:①热分解后得到的无色无味气体能完全被足量澄清石灰水吸收,并得到4.00 g白色沉淀;
②热分解后剩余的固体呈红棕色,溶于盐酸后得到黄色溶液。请回答:
(1)X的化学式是________。
(2)固体X在300 ℃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FeC2O4·2H2O (2)4FeC2O4·2H2O+3O22Fe2O3+8CO2+8H2O
解析 (1)浅黄色固体化合物X,第一个阶段可能失去结晶水,质量为0.72 g,物质的量为0.04 mol,固体2.88 g热分解后得到的无色无味气体能完全被足量澄清石灰水吸收,并得到 4.00 g白色沉淀,说明热分解生成了CO2,物质的量为0.04 mol,则n(C)=0.04 mol,碳元素的质量为0.04 mol×12 g·mol-1=0.48 g,热分解后剩余的固体呈红棕色,溶于盐酸后得到黄色溶液,说明生成了氧化铁,物质的量为0.01 mol,n(Fe) = 0.02 mol,铁元素的质量为0.02 mol×56 g·mol-1=1.12 g,则还有氧元素的质量为2.88 g-0.48 g-1.12 g=1.28 g,则n(O)=0.08 mol,根据元素比例关系得出n(Fe)∶ n(C)∶n(O)∶n(H2O) = 0.02 mol∶0.04 mol∶0.08 mol∶0.04 mol = 1∶2∶4∶2,X的化学式是FeC2O4·2H2O。
(2)固体X在300 ℃下与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铁、二氧化碳和水,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4FeC2O4·2H2O+3O22Fe2O3+8CO2+8H2O。
5.CoO溶于盐酸可得粉红色的CoCl2溶液。CoCl2·6H2O晶体受热分解时,剩余固体质量随温度变化的示意关系如图,B物质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CoCl2·H2O
解析 476 mg CoCl2·6H2O的物质的量是0.476 g÷238 g·mol-1=0.002 mol,其中结晶水的质量是0.216 g,根据图像可知固体质量由476 mg变为332 mg,质量减少144 mg,这说明该阶段减少水的物质的量是0.144 g÷18 g·mol-1=0.008 mol,剩余水的物质的量是0.004 mol,质量是0.072 g,则A时对应物质的化学式为CoCl2·2H2O。A到B阶段固体质量减少332 mg-296 mg=36 mg,则剩余水的质量是72 mg-36 mg=36 mg,物质的量是0.002 mol,因此B对应物质的化学式是CoCl2·H2O。
高考化学二轮复习(新高考版) 第1部分 专题10 大题题空逐空突破(十七) 合成路线的分析与设计(含解析): 这是一份高考化学二轮复习(新高考版) 第1部分 专题10 大题题空逐空突破(十七) 合成路线的分析与设计(含解析),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有机合成中官能团的转变,常见有机物转化应用举例,有机合成路线设计的几种常见类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考化学二轮复习(新高考版) 第1部分 专题8 大题题空逐空突破(十一) 沉淀洗涤集训(含解析): 这是一份高考化学二轮复习(新高考版) 第1部分 专题8 大题题空逐空突破(十一) 沉淀洗涤集训(含解析),共5页。
高考化学二轮复习(新高考版) 第1部分 专题8 大题题空逐空突破(十三) 化工流程题中的曲线分析(含解析): 这是一份高考化学二轮复习(新高考版) 第1部分 专题8 大题题空逐空突破(十三) 化工流程题中的曲线分析(含解析),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