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重庆市长寿区七年级(下)期末生物试卷(含解析)
展开2022-2023学年重庆市长寿区七年级(下)期末生物试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共20分)
1. 青少年因挑食、偏食,常导致某些疾病的发生。下列疾病与病因不相符的一项是( )
A. 佝偻病——缺锌 B. 夜盲症——缺维生素A
C. 坏血病——缺维生素C D. 地方性甲状腺肿——缺乏碘
2. 某O型血的幼儿因病需要大量输血。下列做法中,最合理的是( )
A. 输入幼儿爸爸的血 B. 输入幼儿妈妈的血
C. 输入献血者提供的O型血 D. 输入做交叉配血实验后的O型血
3. 用显微镜观察金鱼尾鳍血液的流动,观察到下列甲、乙、丙三种血管中血液的流动情况,下列叙述中正确的一项是( )
A. 手臂上的“青筋”属于乙类血管
B. 病人在医院打吊瓶时,针头刺入的是乙类血管
C. 中医为病人“号脉”时,“号”的是甲类血管
D. 丙类血管只允许血液中的红细胞呈单行通过
4. 心脏是人体血液循环的动力器官。如图为心脏结构及其所连血管结构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①血管能灌水进心脏内腔
B. ④是防止血液倒流的瓣膜
C. 动脉血流经的结构是⑤和⑦
D. ②血管能将血液从心脏输送到人体各部
5. 血液经肺循环后,发生的变化是( )
A. 动脉血变成静脉血,由暗红色变成鲜红色 B. 静脉血变成动脉血,由暗红色变成鲜红色
C. 动脉血变成静脉血,由鲜红色变成暗红色 D. 静脉血变成动脉血,由鲜红色变成暗红色
6. 人体细胞要获得氧气,排出二氧化碳,必须经过如下①②③等过程来完成,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完成③过程后,血液含氧丰富,颜色鲜红
B. ②过程氧气通过扩散作用进入血液
C. ②③过程都发生气体交换
D. ①过程可将二氧化碳排出体外
7. 下列各项中,属于人体排出体内产生的代谢废物的是( )
①汗液
②尿液
③唾液
④二氧化碳
⑤食物残渣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②⑤ D. ②④⑤
8. 如图是肾单位的结构示意图,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血液在肾单位中流经的路径是①→②→⑥→⑤→⑦
B. 肾单位由②④⑥三部分构成,其中②和⑥合起来称为肾小体
C. ②中的液体与血液的区别为不含红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
D. 液体流经⑥时,所有葡萄糖、大部分水和全部无机盐被重新吸收回血液
9. 红心火龙果中的甜菜红素难以分解,大量食用后会引起尿液变红,其排出人体时依次通过的结构是( )
①膀胱
②输尿管
③肾脏
④尿道
A. ①→②→③→④ B. ③→①→②→④ C. ③→②→①→④ D. ③→④→②→①
10.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经统计,人从外界获取的信息有80%来自眼。可见眼睛对人的重要性非同一般,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眼球中感受光线刺激的是视网膜
B. 眼球中的晶状体的凸度随外界物体的远近自动发生变化
C. 眼球中的瞳孔可以调节进入眼球内光线的多少
D. 人们常说的“黑眼睛”是指虹膜,“白眼球”是指巩膜
11. 每次的太空授课,宇航员都是在太空失重状态下,依靠舱内的扶手固定自己,保持“站立”姿势,给我们上课。地球上的我们,维持身体平衡主要调节器官是( )
A. 垂体 B. 大脑 C. 小脑 D. 耳蜗
12. 如下表为甲、乙两人安静状态下心脏的生理状况。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人员
心率(次/min)
心输出量(mL)
甲
50
5250
乙
70
5250
A. 甲的每搏输出量比乙多
B. 甲的身体健康状态比乙好
C. 甲的心脏的搏动比乙强
D. 两人同时参加长时间的剧烈运动,甲比乙容易疲劳
13. 下列关于神经系统组成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神经系统由大脑、小脑、脑干、脊髓组成
B. 调节人体生理活动的最高级中枢是大脑皮层
C. 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D. 神经元具有突起,能接受刺激,产生和传导兴奋
14. “听到上课铃声进教室”是同学们熟知的条件反射的例子。下列反射与此相类似的是( )
A. 红灯停绿灯行 B. 画饼充饥 C. 谈虎色变 D. 话梅止渴
15. 小明不小心被刺扎到手,迅速缩手并感到疼痛。如图为缩手反射示意图,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③为传出神经 B. ①为感受器,②为效应器
C. 该反射是激素调节的结果 D. 缩手反射完成顺序为①②③④⑤
16. 为了获得理想的学习成绩,小强在复习阶段提出了自我要求。从科学用脑的角度分析,下列哪项措施是错误的是( )
A. 上课集中注意力,下课积极休息 B. 复习时注意文理科交替学习
C. 遇到难题要先想后问,多想多问 D. 减少睡眠时间,坚持学习到深夜12点
17. 下列各分泌腺产生的分泌物,直接进入到血液中的是( )
A. 肝脏 B. 胃腺 C. 甲状腺 D. 唾液腺
18. 免疫是人体的一种生理功能,下列有关免疫叙述错误的是( )
A. 人体的皮肤能阻挡病原体的侵入属于非特异性免疫
B. 抗体随抗原的出现而出现,随抗原的消失而消失
C. 人体依靠免疫功能可识别“自己”和“非己”成分
D. 计划免疫是预防传染病的一种简便易行的手段
19. 艾滋病病毒侵入人体后,主要破坏( )
A. 免疫系统 B. 消化系统 C. 血液系统 D. 神经系统
20. 从安全用药的角度考虑,以下做法正确的是( )
A. 选择广告推荐的药品
B. 服药前应仔细阅读药品说明书
C. 抗生素治疗效果好,可以大量使用
D. 长期服用的是非处方药,可以自己做主,不需医生的指导
二、简答题(本题共4小题,共23分)
21. 小莉是一名八年级的女生,平时很少运动,又酷爱甜食,由于身体发育的原因,体重增加很快,她怕被笑话,每天都很少吃饭,只吃一些水果,进行减肥。如图1是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图2是消化系统示意图,图3是小肠壁纵切示意图。请回答:
(1)青少年正处于生长发育的旺盛阶段,对能量的需要量很大。米饭属于“平衡膳食宝塔”第 ______ 层的食物,含有人体生命活动需要的主要能源物质 ______ 。该物质在消化系统中开始被消化的部位在图2中的[ ______ ] ______ 。最终被分解成 ______ 才能被人体吸收。
(2)小肠是消化吸收的主要场所,其中所含的消化液有肠液、胆汁、还有图2中⑥分泌 ______ ;其内表面有许多环形皱襞和小肠绒毛,且图3中②③的管壁都只由一层 ______ 构成。
22. 小明同学上学期因新冠肺炎住院治疗。护士为其抽血检查,请根据化验过程及镜下视野图回答问题:
操作一:将20毫升的新鲜血液放入装有少量柠檬酸钠的试管中,轻轻振荡,静置一段时间(如图1)
操作二:取少量血液制成涂片,在显微镜下观察,图2是看到的物像。
(1)血液静置一段时间后,可以观察到有明显的 ______ 现象,图中①的主要功能是运载血细胞,运输 ______ 。
(2)图2视野中数目最多的血细胞是[ ______ ] ______ ,富含 ______ ,它在含氧量高的地方容易与氧结合,在含氧量低的地方易于氧分离。
(3)图2视野中,如果以人的血液为材料观察细胞核的形态,应该选择的血细胞是[ ______ ] ______ ,它位于图1中的哪一层? ______ (填标号)。
23. 重庆被称为8D魔幻之都,热门的网红旅游城市之一。由于地势以及城市交通的发展,雾霾天时不时会出现,严重影响了游客们的观感。
PM2.5是形成“雾霾”的主要原因(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为PM2.5),重庆城PM2.5的主要来源是工业生产、汽车尾气排放等过程中排放的残留物。雾霾不仅会使大气能见度降低,还会引发呼吸系统和心脑血管等疾病,威胁人类健康。如图是肺泡结构示意图。
(1)人体的呼吸系统由两部分组成。某校科研小组通过开展“呼吸系统中不同部位颗粒物沉积情况”研究可知,PM2.5可以直接进入肺,这说明了 ______ 对空气的处理能力是有限的。
(2)雾霾随空气吸入人体时,肋间外肌和膈肌收缩,胸廓 ______ (填“扩大”或“缩小”),肺的容积增大,使肺内气压 ______ (填“大于”或“小于”)外界大气压,于是气体就进入肺部。
(3)如图肺泡是人体支气管末端膨大形成的,其外面包绕着[ ______ ] ______ ,有利于肺泡和血液之间进行气体交换。
(4)为了探究空气中入肺颗粒物的浓度与车流量是否相关,该科研小组进一步在城市主干道周边对空气进行采样,采样时段与统计结果如下表:
组别
入肺颗粒物(微克/立方米)
清晨
(车流量最小)
上班时段
(车流量大)
中午
(车流量小)
下班时段
(车流量最大)
第1组
19
89
43
97
第2组
22
83
38
98
第3组
20
86
41
99
①为减少误差,应对表中3个小组同学的数据做怎样的处理? ______ 。
②根据上述统计结果,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______ 。
(5)根据以上研究,为了改善空气质量,降低PM2.5的含量,请你为我市空气质量的改善提一条合理化建议: ______ 。
24. 初中生正处于一生中最重要的生长发育时期——青春期。
(1)进入青春期,男生长胡须、喉结突出、出现遗精现象,女生骨盆发达、乳腺发达、出现月经现象,这些现象的出现与男女的主要性器官分泌的 ______ 有关。
(2)如图中的①②③分别表示人体大脑、整个身体、生殖器官的生长速度曲线,从图可知青春期脑的发育基本完成,脑的功能趋于完善,身高和体重增长迅速,而 ______ 开始迅速发育。
(3)科学家研究表明,在不同的睡眠阶段,机体能够分泌不同的激素,例如促进青春期人体总生长(身高、体重)的 ______ (填激素名称)有80%是在睡眠时期分泌的,并且在前半夜分泌更多。
(4)青春期的少年还应适当地参加体育锻炼,运动时呼吸加深、加快,这是位于 ______ 内的呼吸中枢调节的结果。
三、实验探究题(本题共1小题,共7分)
25. 2020年新型冠状病毒肆虐全球以来,口罩成为全球需求量最大的医疗物资,其有效地控制了新型冠状病毒在全世界范围内的快速传播。市面上的口罩种类很多,不同类型的口罩适用范围各不相同,戴什么类型的口罩更有效?研究员利用自动滤料测试仪对不同类型的口罩进行检测,实验结果如图:
(1)口罩能有效地控制新型冠状病毒的快速传播。按病原体的不同,新型冠状肺炎属于 ______ 性传染病。根据传染病传播的3个基本环节分析,新型冠状肺炎患病者属于 ______ ,国家为全民免费接种疫苗,这在传染病的预防措施上属于 ______ 。
(2)该实验的变量是 ______ 。
(3)根据实验结果分析,不同类型口罩的防护能力 ______ (填“相同”或“不同”),防护能力最弱的是 ______ 口罩。
(4)使用过的口罩上附着大量灰尘、细菌、病毒等污物。对于新冠肺炎无症状感染者使用过的一次性使用口罩,正确的处理方法是 ______ 。(填“扔进专用垃圾桶”或“扔进普通垃圾桶”)
答案和解析
1.【答案】A
【解析】解:A、佝偻病是由于缺乏维生素D或钙导致的,缺锌会导致生长发育不良和味觉异常,A错误。
B、夜盲症是由于维生素A缺乏导致的,B正确。
C、坏血病是由于缺乏维生素C导致的,C正确。
D、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重要物质,体内长期缺碘就会影响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和甲状腺的发育,易患地方性甲状腺肿,即大脖子病,D正确。
故选:A。
无机盐和维生素对人体都很重要,人体一旦缺乏,就会影响正常的生长和发育,还会引起疾病。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知道一些常见营养缺乏症的发病原因,比较典型,只要认真分析即可正确解答。
2.【答案】D
【解析】解:输血以输同型血为原则。例如:正常情况下A型血的人输A型血,B型血的人输B型血,O型血的人输O型血。但在紧急情况下,如果实在没有同型血,AB血型的人可以接受任何血型,O型血可以输给任何血型的人。如果异血型者之间输血输得太快太多,输进来的凝集素来不及稀释,也可能引起凝集反应。故输血前一定要做交叉配血实验,因为同血型的血有时也会发生凝集反应。因此,某O型血的幼儿因病需要大量输血,最合理的是输输入做交叉配血实验后的O型血,D正确。
故选:D。
成年人的血量约为本人体重的7%~8%。血量的相对稳定对于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有重要意义。失血过多时,需要及时输血。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知道输血的原则:输同型血。
3.【答案】D
【解析】解:A、静脉血管一般分布较浅,手臂上的“青筋”是静脉血管,属于甲类血管。A错误。
B、四肢静脉内有防止血液倒流的静脉瓣,便于扎针,所以病人在医院打吊瓶时,针头刺入的是甲类静脉血管。B错误。
C、桡动脉的跳动与心跳频率一致,所以中医为病人“号脉”时,“号”的是乙类动脉血管。C错误。
D、毛细血管管腔小,红细胞只能成单行通过。丙类血管是毛细血管,只允许血液中的红细胞呈单行通过。D正确。
故选:D。
血管分为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三种。动脉内的血液流动方向是从主干流向分支,静脉内的血液流动方向是从分支流向主干,毛细血管管腔小,红细胞只能成单行通过。所以,图中甲是静脉血管、乙是动脉血管、丙是毛细血管。
掌握血管的类型及特点是解题的关键。
4.【答案】B
【解析】解:A、①是主动脉,主动脉和左心室中间有动脉瓣,动脉瓣只能朝动脉开,故①主动脉灌水会从主动脉流出,不能进心脏内腔,A错误;
B、④房室瓣是防止血液倒流的瓣膜,保证血液从心房流向心室,B正确;
C、⑤左心室流动脉血;⑦右心室流静脉血,C错误;
D、②是肺动脉,只能将血液从运输到肺部,D错误。
故选:B。
图示为心脏的结构:①主动脉;②肺动脉;③左心房;④房室瓣;⑤左心室;⑥右心房;⑦右心室。
掌握心脏的结构和血液循环途径是解题的关键。
5.【答案】B
【解析】解:血液循环路线如图所示:
。
由循环图可知,血液流经肺部毛细血管时,与肺泡进行气体交换,血液中的二氧化碳进入肺泡,肺泡中的氧进入血液。这样血液由颜色暗红、含氧少的静脉血,变成颜色鲜红、含氧丰富的动脉血。
故选:B。
(1)体循环的路线是:左心室→主动脉→各级动脉→身体各部分的毛细血管网→各级静脉→上、下腔静脉→右心房,血液由含氧丰富的动脉血变成含氧少的静脉血。
(2)肺循环的路线是: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血液由含氧少的静脉血变成含氧丰富的动脉血。
掌握血液循环的过程和血液成分的变化是解题的关键。
6.【答案】A
【解析】解:A、完成③过程后,血液中氧含量减少,二氧化碳增多,颜色暗红,A错误。
B、②是肺泡里的气体交换,发生在肺泡与周围血液之间,②过程氧气通过扩散作用进入血液,由于肺泡中氧的浓度高,周围血液二氧化碳浓度高,肺泡中的氧气扩散到血液,血液中的二氧化碳扩散到肺泡,血液由含氧少的静脉血变成含氧多的动脉血,B正确。
C、人体内的气体交换包括:②肺泡里的气体交换和③组织里的气体交换过程,它们都是通过气体的扩散作用来完成的,C正确。
D、图中的①是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即肺的通气,是通过呼吸运动实现的,①过程可将二氧化碳排出体外,D正确。
故选:A。
人体细胞要获得氧气,排出二氧化碳,人体呼吸的全过程包括图中的:①肺的通气、②肺泡里的气体交换、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和③组织里的气体交换。
回答此题的关键是要明确气体交换的过程以及其原理。
7.【答案】B
【解析】解:人体细胞代谢活动产生的废物,如二氧化碳、水、无机盐、尿素等,它们属于代谢终产物,它们排出体外过程称为排泄,其途径主要有三条:呼吸系统呼出气体、泌尿系统排出尿液、皮肤排出汗液。呼吸系统呼出的气体,主要排出二氧化碳和少量的水;皮肤产生汗液,排出一部分水、无机盐和尿素;大部分的水、无机盐和尿素通过泌尿系统以尿的形式排出体外,是排泄的主要途径。故题干各项中,属于人体排出体内产生的代谢废物的是①汗液、②尿液、④二氧化碳。
故选:B。
人体细胞代谢活动产生的废物,如二氧化碳、水、无机盐、尿素等,它们属于代谢终产物,它们排出体外过程称为排泄。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掌握排泄的主要途径。
8.【答案】C
【解析】解:A、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其余一切水溶性物质(如血浆中的一部分水、无机盐、葡萄糖和尿素等)都可以过滤到肾小囊的腔内,形成原尿。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对人体有用的物质,如全部的葡萄糖、大部分的水和部分无机盐被肾小管壁的上皮细胞重吸收进入包绕在肾小管外面的毛细血管中,送回到血液里,而没有被重吸收的物质如一部分水、无机盐和尿素等则形成了尿液。因此,血液在肾单位中流经的路径是①入球小动脉→④肾小球→②肾小囊→⑥肾小管→⑤肾小管处的毛细血管网→⑦肾静脉,错误;
B、肾单位是肾脏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由②肾小囊、④肾小球⑥肾小管三部分构成,其中②肾小囊和④肾小球合起来称为肾小体,错误;
C、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其余一切水溶性物质(如血浆中的一部分水、无机盐、葡萄糖和尿素等)都可以过滤到肾小囊的腔内,形成原尿,因此,②肾小囊中的液体与血液的区别为不含红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正确;
D、液体流经⑥肾小管时,所有葡萄糖、大部分水和部分无机盐被重新吸收回血液,错误。
故选:C。
图中 ①入球小动脉、②肾小囊、③收集管、④肾小球、⑤肾小管处的毛细血管网、⑥肾小管、⑦肾静脉。
掌握尿液的形成过程及肾单位的组成是解题的关键。
9.【答案】C
【解析】解:红心火龙果中的甜菜红素吸收后随血液循环进入肾脏,可以通过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滤过作用进入肾小囊腔中,成为原尿中的成分,流经肾小管时,不能被吸收进入血液,而随尿液经输尿管流入膀胱暂时储存,最终经尿道排出体外,可见选项C正确。
故选:C。
尿的形成主要包括两个连续的生理过程:肾小球的过滤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肾单位的结构和尿的形成过程。
10.【答案】B
【解析】解:A、视网膜是有感光细胞,能感受光线刺激,产生神经冲动,A正确。
B、当光线经过晶状体时,在睫状体的调节下,晶状体的凸度随外界物体的远近发生变化,B错误。
C、瞳孔可以调节进入眼球内光线的多少。光线强,瞳孔变小,进入眼球内的光线减少;光线弱,瞳孔变大,进入眼球内的光线增多,C正确。
D、虹膜能够调节瞳孔的大小,里面有色素,人们常说的“黑眼睛”是指虹膜。巩膜白色、坚韧,有保护眼球的作用,人们常说的“白眼球”是指巩膜,D正确。
故选:B。
眼球的结构如图所示: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掌握眼球的结构及功能。
11.【答案】C
【解析】解:A、垂体能分泌生长激素、促甲状腺激素、促性腺激素等;垂体分泌的一些促激素,可以调节其它内分泌腺的活动,不符合题意;
B、大脑由两个大脑半球组成,大脑半球的表层是灰质,叫大脑皮层,大脑皮层是调节人体生理活动的最高级中枢,约有140亿个神经细胞,具有感觉、运动、语言、听觉、视觉等多种生命活动的功能区域—神经中枢,不符合题意;
C、小脑的主要功能是使运动协调、准确,维持身体的平衡,符合题意;
D、耳蜗是听觉感受器,能将声波转化成神经冲动,不符合题意。
故选:C。
小脑的主要功能是使运动协调、准确,维持身体的平衡。
掌握小脑的功能是解题的关键。
12.【答案】D
【解析】解:ABC、每搏输出量是指心脏每跳动一次(一次心搏,)一侧心室射出的血量,简称每搏出量,或者心室每次搏动输出的血量称为每搏输出量。心脏每分钟输出的血量叫做每分输出量。甲的心率是50次/min,心输出量为5250mL,故甲的每搏输出量为:5250÷50=105mL;乙的心率是70次/min,心输出量为5250mL,故乙的每搏输出量为:5250÷70=75mL。每搏输出量的甲>乙,可判断甲的身体健康状态比乙好,心脏的搏动比乙强,ABC正确。
D、甲的每搏输出量大,则甲的心脏工作潜力大。若两人同时参加长时间的剧烈运动,乙属于容易疲劳型,错误。
故选:D。
血液循环为人体的各个组织细胞不断的运来养料和氧,又不断地运走二氧化碳等废物,而心脏是血液循环的动力器官,不同人的心脏,其工作能力是不同的,一般用心输出量来衡量心脏的工作能力。
解题的关键是熟悉衡量心脏工作能力大小的标志——心输出量。
13.【答案】A
【解析】解:A、神经系统由脑、脊髓和它们所发出的神经组成,A错误。
B、调节人体生理活动的最高价中枢是大脑皮层,B正确。
C、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神经元,神经元的功能是受到刺激后能产生和传导兴奋。C正确。
D、神经元包括胞体和突起,神经元具有突起,利于接受刺激,产生和传导兴奋,D正确。
故选:A。
神经系统由脑、脊髓和它们所发出的神经组成,脑和脊髓是神经系统的中枢部分,叫中枢神经系统;由脑发出的脑神经和由脊髓发出的脊神经是神经系统的周围部分,叫周围神经系统。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神经元。
解题的关键是知道神经系统的组成以及神经调节等。
14.【答案】A
【解析】解:“听到上课铃声进教室”是对具体刺激建立的条件反射。
A、红灯停绿灯行是对具体刺激建立的条件反射,A符合题意;
BCD、画饼充饥、谈虎色变、话梅止渴都是对抽象的语言文字建立的条件反射,B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反射一般可以分为两大类: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非条件反射是指人生来就有的先天性反射,是一种比较低级的神经活动,由大脑皮层以下的神经中枢(如脑干、脊髓)参与即可完成;条件反射是人出生以后在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后天性反射,是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在大脑皮层参与下完成的,是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方式。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知道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的区别。
15.【答案】B
【解析】解:AB、图中①是感受器、③是传入神经、④是神经中枢、⑤是传出神经、②是效应器,A错误;B正确;
CD、缩手反射完成顺序为:①感受器→③传入神经→④神经中枢→⑤传出神经→②效应器,可见缩手反射主要是神经调节的结果,CD错误。
故选:B。
反射弧的组成:反射弧包括①感受器、③传入神经、④神经中枢、⑤传出神经、②效应器五部分。
理解掌握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及反射弧的各部分作用。
16.【答案】D
【解析】解:A、上课集中注意力,下课积极休息,能缓解大脑疲劳,A正确;
B、学习时注意文理科交替进行,及时变换学习内容,可以使脑的一部分得到轮流休息,有利于提高学习效率,B正确
C、遇到难题要先想后问,多想多问,注意科学用脑,C正确
D、减少睡眠时间,学习到深夜12点,会破坏人的生物钟,使神经系统的兴奋性降低,降低学习效率,还会影响身体健康,D错误。
故选:D。
神经系统的卫生保健包括:提高神经系统对外界刺激的适应能力,注意休息和睡眠,注意科学用脑,合理安排作息制度,不吸烟、不饮酒。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知道神经系统的卫生保健知识。
17.【答案】C
【解析】解:人体内有许多腺体,其中有些腺体没有导管,它们的分泌物直接进入腺体内的毛细血管,并随着血液循环输送到全身各处,这类腺体叫做内分泌腺,如垂体、甲状腺、胸腺、胰岛、肾上腺、性腺(睾丸和卵巢)等。有些腺体如汗腺、唾液腺、肝脏等,它们的分泌物可以通过导管排出去,这类腺体叫做外分泌腺。
故选:C。
人体内的腺体包括内分泌腺和外分泌腺,内分泌腺分泌激素,直接进入血液。
关键是区分内分泌腺和外分泌腺,并掌握人体主要的内分泌腺和外分泌腺。
18.【答案】B
【解析】解:A、人体的皮肤能阻挡病原体的侵入是生来就有的先天性免疫,属于非特异性免疫,A正确。
B、一种抗体只能与特定的抗原结合,只能抵抗一种抗原;抗体能将抗原(或病原体)消灭。等人的病好后,抗体还留在人的身体里,不会随抗原的消失而消失。因此人以后就不会再患这种病了,不同的抗体在人体内存留的时间长短不同。B错误。
C、免疫是人体的一种防御功能,人体依靠这种功能识别“自己”“非己”成分,C正确。
D、计划免疫是预防传染病的一种简便易行的手段,它的目的是为了保护易感人群,D正确。
故选:B。
免疫是人体的一种防御功能,人体依靠这种功能识别“自己”“非己”成分,能够破坏和排斥进入体内的抗原物质,清除自身产生的损伤细胞和肿瘤细胞,维持人体内部环境的平衡和稳定。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免疫的功能。
19.【答案】A
【解析】解:艾滋病全称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病毒综合征,是一种病毒性传染病,是人类感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后导致免疫缺陷,使人体免疫功能缺损的疾病,HIV侵入人体之后会破坏人体的免疫系统,使人抵抗力下降,出现各种并发症,患者往往死于艾滋病的并发症。HIV存在于艾滋病患者和带病毒者的血液、精液、宫颈分泌物、唾液、泪液、乳汁、尿液中。所以,艾滋病的传播途径有三个:性传播、血液传播、母婴传播。
故选:A
通过与艾滋病感染者进行性接触、输入含艾滋病病毒的血液制品、共用注射器静脉注射毒品、使用被艾滋病病毒污染的而未经消毒的注射器、移植带有艾滋病病毒的器官或组织等都有可能传播HIV,已感染HIV的妇女可通过胎盘、分娩、哺乳将病毒传播给胎儿或婴儿。
解题的关键是熟悉艾滋病的传播途径。
20.【答案】B
【解析】解:A、安全用药是指根据病情需要,正确选择药物的品种、剂量和服用时间等,以充分发挥最佳效果,尽量避免药物对人体产生的不良作用或危害,不应该跟着药品广告走,选择广告推荐的药品,A错误。
B、根据病情需要,服药前认真阅读说明书,按说明书要求的剂量和服用时间服用,是安全用药的基本要求,B正确。
C、抗生素可以用来治疗相应的细菌性疾病。如青霉素是一种著名的抗生素,它是由真菌中的青霉菌产生的,可以治疗多种细菌性疾病,但不可以治疗所有的疾病,故不能随便大量滥用抗生素,C错误。
D、是药三分毒,如果长期服用非处方药,不可以自己做主,必须得到医生的指导,D正确。
故选:B。
安全用药是指根据病情需要,正确选择药物的品种、剂量和服用时间等,以充分发挥最佳效果,尽量避免药物对人体产生的不良作用或危害。
解答此题要掌握安全用药的常识。
21.【答案】⑤ 糖类 ② 口腔 葡萄糖 胰液 细胞
【解析】解:(1)在“平衡膳食宝塔”底层的食物需要量多,越往上需要量越少,最顶端需要量最少。米饭属于“平衡膳食宝塔”中第⑤层的食物,主要提供淀粉等糖类,糖类是人体的主要供能物质,能为人体提供能量。淀粉的消化开始于②口腔,在口腔中被分解成麦芽糖,再在小肠中被彻底分解成葡萄糖。
人体消化系统由消化道和消化腺两部分组成,食物中含有的维生素、水和无机盐等小分子的营养物质人体可以直接吸收利用,而蛋白质、糖类、脂肪这些大分子的营养物质是不溶于水的,必须在消化道内变成小分子的能溶于水的物质后,才能被消化道壁吸收;小肠是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能够吸收大部分的水、无机盐、维生素和全部的氨基酸、葡萄糖、甘油和脂肪酸;其中,蛋白质的消化是从⑥胃开始的,当食物中的蛋白质进入胃以后,在胃液的作用下进行初步消化后进入小肠,小肠里的胰液和肠液含有消化蛋白质的酶,在这些酶的作用下,蛋白质被彻底消化为氨基酸;①肝脏分泌的胆汁虽然不含消化酶,但胆汁对脂肪有乳化作用,使脂肪变成微小颗粒,增加了脂肪与消化酶的接触面积,有利于脂肪的消化;
(2)小肠是消化吸收的主要场所,其中所含的消化液有肠液、胆汁、还有图2中⑥胰腺分泌胰液。小肠内表面有许多环形皱襞和小肠绒毛,且图3中②小肠绒毛壁和③毛细血管壁都只由一层细胞构成,有利于食物的消化和吸收。
故答案为:
(1)⑤;糖类;②口腔;葡萄糖
(2)胰液;细胞
(1)图1中:①是含脂肪丰富的食物;②③是含蛋白质丰富的食物;④是含维生素和无机盐丰富的食物;⑤是含糖类丰富的食物。
(2)图2中:①是唾液腺、②是口腔、③是食道、④是肝脏、⑤是胃、⑥是胰腺、⑦是小肠、⑧是大肠、⑨是肛门。
(3)图3中:①皱襞、②小肠绒毛、③毛细血管。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理解掌握营养物质的消化过程,正确识图有助于做好该题。
22.【答案】分层 养料和废物 ④ 红细胞 血红蛋白 ⑤ 白细胞 ②
【解析】解:(1)放入装有抗凝剂和血液的试管静置一段时间后,加入抗凝剂的血液出现分层现象,上面的部分是①血浆,呈淡黄色、半透明,其主要功能是运载血细胞和运输养料和废物。
(2)据图2可见:视野中数量最多的血细胞是④红细胞,富含血红蛋白。
(3)红细胞呈两面凹的圆饼状,成熟的红细胞无细胞核;血小板个体最小,性状不规则,无细胞核;白细胞比红细胞大,有细胞核,如果以人的血液为材料观察细胞核的形态,应该选择的血细胞是⑤白细胞,它位于图1中的第②层。
故答案为:
(1)分层;养料和废物
(2)④红细胞;血红蛋白
(3)⑤白细胞;②
图1中:①血浆,②白细胞和血小板,③红细胞。
图2中:④红细胞,⑤白细胞,⑥血小板,⑦血浆。
掌握血液的组成及各部分的作用是解题的关键。
23.【答案】呼吸道 扩大 小于 ③ 毛细血管 求平均值 车流量越大,空气中入肺颗粒物的浓度越高 少开车或多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解析】解:(1)人体的呼吸系统由两部分组成。呼吸道是气体进出肺的通道,有纤毛,能够分泌黏液,并且含有毛细血管,能够清洁、湿润和温暖空气。某校科研小组通过开展“呼吸系统中不同部位颗粒物沉积情况”研究可知,PM2.5可以直接进入肺,这说明了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能力是有限的。
(2)吸气时,肋间肌收缩,肋骨上提,胸骨向上、向外移动,使胸廓的前后径和左右径都增大;同时,膈肌收缩,膈顶部下降,使胸廓的上下径增大。这时,胸廓扩大,肺随着扩张,肺的容积增大,肺内气压下降,外界空气就通过呼吸道进入肺,完成吸气动作,由此可知,雾霾随空气吸入人体时,肋间外肌和膈肌收缩,肺扩张,使肺内气压小于外界大气压,于是气体就进入肺部。
(3)如图肺泡是人体支气管末端膨大形成的,肺泡外面缠绕着丰富的③毛细血管,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是一层扁平的上皮细胞,有利于气体交换。
(4)①取数据的平均值可以减少实验误差,另外,减少实验误差的办法还可以设置重复组等,因此为减少误差,应对表中3个小组同学的数据求平均值。
②清晨(车流量最小)的入肺颗粒物平均值是20.3(微克/立方米),上班时段(车流量大)的入肺颗粒物平均值是86(微克/立方米),中午(车流量小)的入肺颗粒物平均值是40.6(微克/立方米),下班时段(车流量最大)的入肺颗粒物平均值是98(微克/立方米),由此可知,车流量越大,空气中入肺颗粒物的浓度越高。
(5)根据(4)可知,车流量越大,空气中入肺颗粒物的浓度越高,因此对该市空气质量的改善提一条合理化建议有:少开车或多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故答案为:(1)呼吸道
(2)扩大;小于
(3)③毛细血管
(4)①求平均值;②车流量越大,空气中入肺颗粒物的浓度越高
(5)少开车或多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1)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根据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的就是对照组。
(2)呼吸系统由肺和呼吸道组成,肺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是气体交换的主要场所,呼吸道包括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是呼吸的通道,呼吸道不仅能保证气体顺畅通过,而且还能对吸入的气体进行处理,使到达肺部的气体温暖、湿润、清洁。
(3)图示①表示肺泡,②表示肺泡壁,③表示肺泡外的毛细血管。
结合热点问题考查教材知识,引导学生关注民生、关注社会,关注生活。
24.【答案】性激素(雄性激素和雌性激素) 生殖器官 生长激素 脑干
【解析】解:(1)进入青春期,男生长胡须、喉结突出、出现遗精现象,女生骨盆发达、乳腺发达、出现月经现象,这些变化是由性器官所分泌的性激素(雄性激素和雌性激素)引起的。
(2)①②③分别表示人体大脑、整个身体、生殖器官的生长速度曲线,从图可知,青春期脑的发育基本完成,脑的功能趋于完善,身高和体重增长迅速,而生殖器官才开始迅速发育。
(3)生长激素是由垂体分泌的,能促进人体的生长和发育,生长激素有80%是在睡眠时期分泌的,并且在前半夜分泌更多,因此初中生要养成早睡的好习惯。
(4)脑干中有些部位专门调节心跳、呼吸、血压等人体基本的生命活动。运动时呼吸加深、加快,这是位于脑干内的呼吸中枢调节的结果。
故答案为:
(1)性激素(雄性激素和雌性激素)
(2)生殖器官
(3)生长激素
(4)脑干
(1)青春期是一个生长和发育发生重要变化的时期,其中人体形态发育的显著特点是身高突增和体重增加,另外,神经系统和心、肺等器官的功能也显著增强,其次性发育和性成熟是青春期的突出特征。
(2)脑位于颅腔内,包括大脑、小脑和脑干三部分,各自具有不同的功能。
解答此题需要掌握青春期的特点和神经系统的组成。
25.【答案】病毒 传染源 保护易感人群 口罩种类 不同 棉布 扔进专用垃圾桶
【解析】解:(1)新冠肺炎是由新冠病毒引起的,属于病毒性传染病,从传染病传播的三个基本环节分析,患病者属于传染源,新型冠状肺炎主要通过飞沫等和接触传播。国家为全民免费接种疫苗,这在传染病的预防措施上属于保护易感人群。
(2)目前市面上的繁多,主要分为:一次性医用口罩、N95口罩、棉布口罩、KN90口罩、防尘口罩、活性炭口罩、纸口罩等。该实验的变量是口罩种类,研究目的是探究不同种类口罩的过滤效果。过滤效率是多次检测后所得数据的平均值,其目的是减少实验误差。
(3)根据实验结果分析,不同类型口罩的防护能力不同,防护能力最弱的是棉布口罩。
(4)使用过的口罩上附着大量灰尘,细菌、病毒等污物。对于新型状肺无症状感染者使用过的一次性医用口,正确的处理方法是扔进专用垃圾桶。
故答案为:
(1)病毒;传染源;保护易感人群。
(2)口罩种类。
(3)不同;棉布。
(4)扔进专用垃圾桶。
(1)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订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
(2)预防传染病的措施有三个: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
(3)对照实验是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这个不同的条件,就是唯一变量。一般的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对照组。为确保实验组、对照组实验结果的合理性,对影响实验的其他相关因素应设置均处于相同且理想状态,这样做的目的是控制单一变量,便于排除其它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和干扰。
明确传染病以及人体的免疫系统的组成和功能是解题关键。
重庆市长寿区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生物试题(解析版): 这是一份重庆市长寿区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生物试题(解析版),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简答题,实验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2023学年重庆市长寿区八年级(下)期末生物试卷(含答案解析):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重庆市长寿区八年级(下)期末生物试卷(含答案解析),共16页。
2022-2023学年重庆市大足区七年级(下)期末生物试卷(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重庆市大足区七年级(下)期末生物试卷(含解析),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简答题,实验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