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下数学教案数学广角重叠问题_人教新课标
展开这是一份三年级下数学教案数学广角重叠问题_人教新课标,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设计理念,教学内容,学情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重叠问题》教学设计
【设计理念】
重叠问题是三年级下册数学广角的内容之一,也是日常生活中应用比较广泛的数学知识。本教学设计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选择学生感兴趣、生活中容易理解的的学习素材,引导学生探究学习、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学会运用韦恩图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从而初步体会集合思想。
【教学内容】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108页例1.
【学情与教材分析】
集合思想是最基本的数学思想,是比较系统、抽象的数学思想方法,针对三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让学生通过生活中容易理解的题材,通过统计表的方式列出参加语文小组和数学小组的学生名单,通过观察,发现和实际参加这两个课外小组的总人数不相符,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渗透并初步体会集合的有关思想,并利用直观图的方式求出两个小组的总人数。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比较,初步感受韦恩图形成的过程,了解它的作用以及理解其各部分的意义。能借助韦恩图,利用集合的思想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掌握解决重叠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体验解决问题的多样性。
3.丰富对直观图的认识,发展形象思维,养成善于观察、善于表达、善于思考的良好学习品质。
【教学重难点】
经历韦恩图的产生过程,了解它的作用及理解各部分的意义。
【教学准备】
课前小调查,打印学生名单,呼啦圈。
【教学过程】
课前交流,智力闯关:
师:老师听说呀,咱们班的同学很聪明,数学也特别棒!是这样吗?(是)今天老师精心准备了三道智力闯关题想考考大家,怎么样?敢不敢挑战?敢!
很好,让我们一起走进第一关。
师:这样的两对父子是几人?
生:四人。
师:准确!
师:那这样的两对父子有是几人呢?
生:四、三人。
师:同样的两对父子,为什么是三人呢?
生:这里的爸爸师这里的儿子,他们是同一个人,重复了。
师:多聪明的孩子呀,一眼就看出来了,这一对父子中的一个人和另一对父子里的一个人重复了。
师:重复两个字用的非常好,太准确了!继续挑战第三关,,秋天来了,一群大雁往南飞,一共是几只大雁?(十只)又来了一群大雁,是几只?(九只)为什么?(重复了)
继续挑战第三关,这样的两个三角形需要几根小棒,(6根),这样的两个三角形呢?(5根)
生:重复了。
【设计意图:渗透重复思想,先让学生理解感受一下,引发多元思维】
看来呀,咱们班的同学果然名不虚传,老师精心准备的三道题都没有难倒大家,老师相信,在接下来的课堂里同学们会有更精彩的表现。问好。
一、情景引入,活动体验师:
师生共同回顾课前智力闯关游戏,每关的第二问都有一个共同信息,重复。
师:生活上这种存在重复问题的现象,在数学上我们称之为重叠问题。(板书课题:重叠问题)
师:同学们课下都喜欢玩游戏吗,(喜欢)现在我们也来做一个游戏,名字叫抢凳子。(找两个同学,两把椅子进行游戏。)老师说开始你们就开始抢。
预测生质疑:两个人抢两把椅子没意思,应该再加一个同学或者去掉一把椅子。
师:好,那为了让更多的同学参与到咱们的小游戏中,咱们再增加一位同学好不好?(好!学生争前恐后的举手)
【设计意图:制造冲突,再次体验新知,同时让所有学生真正参与】
2、猜拳游戏
师:这么多同学都想参加,咱们到底选谁呢?(指4名学生上来用猜拳的方法决定参加椅子游戏的选手。选出一位。另三位回座,剩下一位与刚才两位继续游戏)
师:请你(供4位)上来,你们当中要选出一位小勇士参加抢椅子的比赛,我们用猜拳的方法怎么样?
生:好
师:这样的方式最公正,开始吧!要注意安全哦。(进行游戏,选出一位获胜者)
师:刚才的游戏好玩吗?祝贺你成为今天比赛的冠军,我们祝贺他吧!掌声送给他!
【设计意图:渗透一一对应的思想,体现游戏公平】
二、深度体验,理解新知
师:我觉得不应该只对冠军表示祝贺,刚才做游戏的几位同学给我们带来了欢乐,我们还应该对所有参加游戏的同学表示感谢!
师:刚才玩抢椅子游戏的有3人,玩猜拳游戏的有4人,我们感谢这7位同学给大家带来快乐。请这7位同学起立。
2、合作学习,加深理解
生质疑:只有6人站起来。
师:咦?刚才玩抢椅子游戏的有3人,玩猜拳游戏的有4人,师板书:3+4=7,不是应该7个人吗,怎么才六个人呢,123456,老师没数错呀!学生说是6.
【设计意图:在教材处理上我选择更接近学生的题材----现场调查学生的获得礼物的情况,这样处理使学生感受到数学问题来源于自己的身边。让知识在矛盾中展开,制造认知冲突激活学生思维,使学生的求知欲极其强烈。】
(1)老师这里有一个表格,上课以前老师让大家把名字都写在了一张卡片上,咱们请刚才参加游戏的同学把他们的名字贴在这个表格里,(学生把名字贴在上面,有一位同学不知道把名字贴在哪一栏里)
师:你为什么不贴呢?
预设生:我不知道贴在哪一栏里。(为什么?)因为我两个游戏都参加了。
师:这样啊,那我们贴一个你的名字,再把你的名字写在另一个格里好不好?
师:好!咱们来看表格。刚才玩抢椅子游戏的有3人,玩猜拳游戏的有4人,那参加游戏的一共是6人还是7人呢?
生齐声说:6人。
师:为什么不是7人呢?
生:因为 xxx两个游戏都参加了。
师:原来是老师错了呀,xxx重复参加了两个游戏。能直接用3+4=7来计算参加游戏的总人数吗?(不能)
【设计意图:蕴含重复的缄默】
师:刚才咱们一起动手贴了一个同学们参加游戏的表格,我们从表中能一眼观察到是哪位同学重复参加了游戏吗?(不能)恩,而且还容易像老师计算出现了错误,那同学们想一想,如果把这份名单交到你的手中,你会怎么整理让我们看得更清楚一些呢?我们能不能用一些图、表或者自己喜欢的其他方式,把这份名单再整理一下,使我们清楚地看出参加抢椅子游戏的有哪些人?参加猜拳游戏的有哪些人?既参加了抢椅子游戏又参加了猜拳游戏、两样都参加的有哪些人?能不能?
【设计意图:“既…又…”实现学科间整合】
(2)师:(约十秒钟后,有部分同学举手)看来有些同学有办法了,咱们先不急着说,我们以小组为单位,把你想到的方法在小组中进行交流,如果感觉有些困难也可以和你小组内的同学合作完成。
合作之前给大家几点合作建议:
说说打算用怎样的图或表来表示?四人小组动手在纸上画出方案。
(借助学具,小组合作,同学间相互交流。整个研究过程持续五分钟,老师巡视后,选择几种有代表性的作品让每组代表借助投影仪汇报,进行比较)
【设计意图:利用生活中熟悉的物品,引导学生创造性思考纠正经验偏差。感受集合思想,在形象与现实中完成数学化的过程,形成抽象的数学认识】
(3)展示并介绍方案:
师:通过小组同学的努力,我发现我们的同学都已经有了方案,那哪个小组的同学来展示一下你们的成果呢?注意,展示的时候说说你是怎样设计的?刚才同学们的想法都很棒,但是大家想想,如果你把刚才的的方法拿给不在咱们教室里学习的的任何一个人看,而不作任何解释,他们能明白你的意思吗?
生:可能不会明白。
2、呼啦圈的解释(学生活动,体会集合圈)
师:为了弄明白这个问题,老师带来了两个好朋友---呼啦圈,我们用它来解决这个问题。
1、 参加抢凳子游戏的同学站到红黄呼啦圈里。
2、 参加猜拳游戏的同学站到红绿呼啦圈里。
出现冲突,有的同学从第一个圈里又跑到第二个圈里,但第一个全又把她套进来。
3、 师:指着呼啦圈,数人数。逼着学生想办法。走到两圈交叉的地方。
4、 老师再数。提问:他为什么跑到这个地方?
预测生:他既参加了“猜”的游戏,又参加了“抢”的游戏。
师:看来,是6人,
5、师:这样就为我们构成了一幅完整的画面,为了让咱们大家大家看的更清楚,咱们把这幅图一起整理到黑板上好吗?咱们把抢凳子的同学名字贴在黄色的圈里去,猜拳游戏的同学名字贴在绿色的圈里去,那 xxx怎么办?只有一个名字。
【设计意图:利用生活中熟悉的呼拉圈让学生感悟集合思想,让学生在活动中形象地体会完成数学化的过程. 】
6、认识韦恩图,理解各部分含义
(1)辩论感悟。
师质疑:***同学,你也玩了抢椅子的游戏了,为什么与***贴的位置不一样?
生:左边部分表示只玩了抢椅子游戏的同学。
师:那么右边部分表示什么的呢?
生:只玩了猜拳的游戏。
师:中间部分表示什么?
生:既玩了抢椅子的游戏又玩了猜拳的游戏。
师:中间部分最清楚,表示xxx同学两项都参加了。大家觉得这个图好吗?
预设生:好!一眼就能看见参加抢椅子游戏的有哪些人,参加猜拳游戏的有哪些人,还能清楚的看出两个游戏都参加的是哪个人。
(2)介绍韦恩图
大家知道吗,这可不是一幅简单的图,这就是赫赫有名的韦恩图。这种图最早是由英国一位名叫韦恩的数学家发明的,它就是大名鼎鼎的韦恩图。人们为了纪念他的杰出贡献,就以他的名字命名。老师要为我们班同学喝彩,在短短的时间里,我们经历了一次韦恩图的探究过程。掌声送给自己吧!
(3)重温各部分含义
请看大屏幕,老师考考大家,你们记住它各部分的含义了吗?课件闪烁(抢答):蓝圈——玩抢椅子游戏的,红圈——玩猜拳游戏的,重叠部分——既玩了抢椅子又玩猜拳游戏的,左侧半月牙——只只玩抢椅子游戏,右侧半月牙——只玩猜拳的游戏的。
小结:韦恩图中各个部分都有它特定的含义,不能随便移动里面的名字。
(4)尝试列式计算
你能用算式表示出做游戏的同学有几位吗?向你的同桌介绍一下算式的意义。
预设:4+3-1=6 4-1+3=6 3-1+4=6 3+1+2=6(每一个算式都得展开说一说。如:
师:减掉的表示的是什么?评价激励学生)
生:4+3-1=6
师:你是怎么想的?
生:4代表参加猜拳游戏的人数,3代表参加抢凳子游戏的人数,减一是因为有一个人既参加了猜拳的游戏又参加了抢凳子的游戏,重复参加了两个游戏,我们把他算了两次,但他是一个人,所以得减去一次。
师:我明白了,无论怎样列式,重复参加游戏的孩子我们只能算一次。要是参加了三个游戏呢?
生:减二。
师:要是参加了八个游戏呢?
生:减七。
师:要是参加了一百个游戏呢?
生:减九十九。
师:看来呀,只要我们弄明白韦恩图各部分的意义,就可以灵活列算式来解决问题。
【设计意图:让学生进一步感受体验到集合图的直观形象,简单明了的作用。将重复的名字拿掉,提示人多出来的原因所在,体验算理为什么要减去重复部分。体现策略的多样性。】
三.应用拓展
师:我们用这么多方法计算出参加游戏的一共有6人,真是了不起!是谁帮了我们的大忙啊?
生:韦恩图!
师:接下来,我们就用这个神奇的韦恩图去解决一些生活中的问题吧。
1.把下面的动物的序号填在合适的位置。
(1)我们一起来认识这些小动物,你觉得几号动物的生活习性有必要向大家介绍介绍。
(2)解读韦恩图,重叠部分表示什么?
(3)独立填写,集体反馈。
(1)你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2)列式解答,再反馈。小结:在解决重叠问题时,一般将两部分相加,再减去重叠部分。
2.我们班参加口算比赛的有12人,参加作文比赛的有15人,两项都参加的有3人,想想一共有多少人参加了这两项比赛?
【设计意图:练习的设计能进一步感知重叠问题在生活中的现象,进一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3.参加抢凳子的同学3人,猜拳的同学四人。
参加游戏的人最多几人?最少几人?
【设计意图:在没有重复的反向思维中加深对重复的理解,防止学生出现思维固化,巩固理解,合理运用】
四.全课小结:数学日记:
今天你有什么收获?
今天的学习我们告一段落,大家都学会了吗?你学习的快乐吗?快乐!快乐的时光过得总是很快,今天我们在数学广角中想办法解决了一些生活中有重复现象的问题,像这样的问题在生活中还有很多很多。它们还等着你们去发现,去解决!老师相信大家一定可以解决!好,这节课就上到这里,下课!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四年级下数学教案数学广角_人教新课标,共2页。
这是一份三年级下数学教学实录数学广角重叠问题_人教新课标,共1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激趣导入,初步感知,联系实际,调查统计,合作探究,体验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三年级下数学教学反思重叠问题_人教新课标,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研读教材,反思教学环节,练习的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