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剩4页未读,
继续阅读
成套系列资料,整套一键下载
2023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光的折射透镜实验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作业课件新版苏科版
展开
这是一份2023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光的折射透镜实验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作业课件新版苏科版,共8页。
实验 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1. 某小组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基础设问】(1)为了便于观察,本实验应在光线较 (填“亮”或“暗”)的环境中进行. (2)将蜡烛烛焰、凸透镜和光屏的中心大致调整在同一高度,目的是 . (3)如图乙所示,一束平行光正对凸透镜照射,光屏上出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则凸透镜的焦距f= cm.(4)调整各元件在光具座上的位置,当各元件位置如图丙所示时,光屏上恰好呈现清晰的像(像未画出).①此时物距是 cm,像距是 cm,像的性质是 (填像的正倒、大小特点)的实像.生活中 (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就是利用这一成像原理制成的. ②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动,小红将蜡烛移至30 cm处时,要想得到清晰的像,光屏应移至 cm处,此时成 (填像的正倒、大小特点)的实像. ③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小红将蜡烛移至35 cm处时应将光屏向 (填“靠近”或“远离”)凸透镜的方向移动,光屏上可以成 (填“放大”或“缩小”)的像. ④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动,小红将蜡烛移至45 cm处时,无论怎样移动光屏,光屏上都无法成清晰的像,原因是 ,此时烛焰发出的光经凸透镜折射后成 (填像的正倒、大小特点)的 (填“虚”或“实”)像,应从 (填“光屏”或“蜡烛”)一侧透过凸透镜观察这个像. (5)若将图丙中蜡烛与光屏的位置互换,光屏上会呈现 (填像的正倒、大小特点)的像,此时成像特点符合 (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的原理. (6)实验过程中,蜡烛由于燃烧而逐渐变短,此时烛焰的像在光屏上的位置会向 移动,为了能让烛焰的像回到光屏的中央,可将凸透镜和光屏向 调节.(均填“上”或“下”) 【能力设问】(7)在图丙的实验中,若在凸透镜和蜡烛之间放置一凹透镜,则需要将光屏向 (填“左”或“右”)移动才能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 (8)如图丁所示,在烛焰和凸透镜之间放一副眼镜,发现光屏上的像由清晰变模糊了,将光屏向靠近透镜方向移动适当距离后,光屏上再次呈现清晰的像,则该眼镜是 (填“近视”或“远视”)眼镜. (9)在图丙的实验中,若保持蜡烛和凸透镜位置不变,更换凸透镜,在光具座上向左移动光屏,光屏上又出现了清晰的像.这表明像距变 (填“大”或“小”)了,由此可推断出更换的凸透镜对光的会聚能力 (填“增强”或“减弱”),此透镜的焦距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原透镜的. 【拓展设问】(10)在图丙的实验中,若用不透明的硬纸板挡住凸透镜的上半部分,则光屏上 . A.只出现烛焰像的上半部分B.只出现烛焰像的下半部分C.出现烛焰完整的像,但像更小了D.烛焰的像仍然是完整的,且大小不变,只是变暗了(11)在图丙实验中,小红保持凸透镜在50 cm位置处不变,当蜡烛移动到39 cm位置处时,发现在凸透镜右侧无论怎样移动光屏,光屏上都无法成清晰的像,请你判断产生此现象的原因可能是 . (12)如图戊所示,若切除凸透镜中间的阴影部分,再将剩余部分靠拢放在一起,蜡烛在P点时将成 个像. (13)同组的小景认为:凸透镜成实像时,不但像与物上下是颠倒的,而且左右也是相反的.请你设计一种简单的方法验证小亮的观点: . 答案1.【答案】 (1)暗 (2)使烛焰的像成在光屏中央 (3)10 (4)①40 13 倒立、缩小 照相机 ②70 倒立、等大 ③远离 放大 ④物距小于凸透镜的一倍焦距 正立、放大 虚 光屏 (5)倒立、放大 投影仪 (6)上 下 (7)右 (8)远视 (9)小 增强 小于 (10)D (11)像距太大,超出光具座的调节范围 (12)2 (13)沿垂直于光具座方向吹动烛焰,观察光屏上像的晃动方向是否与烛焰的晃动方向相反(答案合理即可)归纳总结实验时看不到像的几种情况(1)若烛焰、凸透镜的中心、光屏的中心不在同一高度,光屏上可能看不到烛焰的像或者像会偏向光屏的上方或下方. (2)若烛焰位于凸透镜的一倍焦距之内,所成的虚像与烛焰在凸透镜的同一侧,光屏上看不到像.(3)若烛焰位于凸透镜的焦点处,烛焰发出的光经凸透镜折射后平行于主光轴,光屏上不会出现像. (4)若烛焰在凸透镜一倍焦距以外,但非常靠近焦点时,所成的像很大,且像距也很大,而光具座长度有限,光屏不能移到成像的位置,这时从光屏上也看不到像.2. [2022东北师大附中期末]在利用光具座做研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时: (1)实验前,小明先想办法测凸透镜的焦距,实验装置如图甲,此时光屏上获得一个最小最亮的光点(未画出),凸透镜的焦距为 cm. (2)用于承接像的光屏表面是 (填“光滑”或“粗糙”)的.实验时应将 和光屏的中心调整到凸透镜的 上,目的是 . (3)如图乙所示放置时,在光屏上恰成一清晰的像,若此时保持蜡烛、光屏的位置不变,可以将凸透镜移至 cm刻度线处,可再次在光屏上观察到清晰的像. (4)实验进行一段时间后,发现光屏上烛焰的像上移了一段距离,在没有移动器材的情况下,造成上述现象的原因是 ,可以保持蜡烛、凸透镜不动,将光屏 (填“向上”或“向下”)移动,使烛焰的像呈现在光屏中央;也可以保持蜡烛不动,将凸透镜和光屏 (填“向上”或“向下”)移动,使烛焰的像呈现在光屏中央. (5)如果将凸透镜换成平面镜,保持蜡烛与平面镜的距离不动,移动光屏, (填“能”或“不能”)找到一个合适的位置使蜡烛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 (6)小明想利用LED发光字母来探究凸透镜成像时上下、左右的位置关系,图丙中的四个字母,适合做LED光源的是 (填“B、E、L、H”中的部分字母)字母. 答案2.【答案】 (1)10.0 (2)粗糙 烛焰 中心所在的高度 让烛焰的像呈现在光屏中央 (3)65 (4)蜡烛变短了 向上 向下 (5)不能 (6)L
实验 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1. 某小组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基础设问】(1)为了便于观察,本实验应在光线较 (填“亮”或“暗”)的环境中进行. (2)将蜡烛烛焰、凸透镜和光屏的中心大致调整在同一高度,目的是 . (3)如图乙所示,一束平行光正对凸透镜照射,光屏上出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则凸透镜的焦距f= cm.(4)调整各元件在光具座上的位置,当各元件位置如图丙所示时,光屏上恰好呈现清晰的像(像未画出).①此时物距是 cm,像距是 cm,像的性质是 (填像的正倒、大小特点)的实像.生活中 (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就是利用这一成像原理制成的. ②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动,小红将蜡烛移至30 cm处时,要想得到清晰的像,光屏应移至 cm处,此时成 (填像的正倒、大小特点)的实像. ③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小红将蜡烛移至35 cm处时应将光屏向 (填“靠近”或“远离”)凸透镜的方向移动,光屏上可以成 (填“放大”或“缩小”)的像. ④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动,小红将蜡烛移至45 cm处时,无论怎样移动光屏,光屏上都无法成清晰的像,原因是 ,此时烛焰发出的光经凸透镜折射后成 (填像的正倒、大小特点)的 (填“虚”或“实”)像,应从 (填“光屏”或“蜡烛”)一侧透过凸透镜观察这个像. (5)若将图丙中蜡烛与光屏的位置互换,光屏上会呈现 (填像的正倒、大小特点)的像,此时成像特点符合 (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的原理. (6)实验过程中,蜡烛由于燃烧而逐渐变短,此时烛焰的像在光屏上的位置会向 移动,为了能让烛焰的像回到光屏的中央,可将凸透镜和光屏向 调节.(均填“上”或“下”) 【能力设问】(7)在图丙的实验中,若在凸透镜和蜡烛之间放置一凹透镜,则需要将光屏向 (填“左”或“右”)移动才能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 (8)如图丁所示,在烛焰和凸透镜之间放一副眼镜,发现光屏上的像由清晰变模糊了,将光屏向靠近透镜方向移动适当距离后,光屏上再次呈现清晰的像,则该眼镜是 (填“近视”或“远视”)眼镜. (9)在图丙的实验中,若保持蜡烛和凸透镜位置不变,更换凸透镜,在光具座上向左移动光屏,光屏上又出现了清晰的像.这表明像距变 (填“大”或“小”)了,由此可推断出更换的凸透镜对光的会聚能力 (填“增强”或“减弱”),此透镜的焦距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原透镜的. 【拓展设问】(10)在图丙的实验中,若用不透明的硬纸板挡住凸透镜的上半部分,则光屏上 . A.只出现烛焰像的上半部分B.只出现烛焰像的下半部分C.出现烛焰完整的像,但像更小了D.烛焰的像仍然是完整的,且大小不变,只是变暗了(11)在图丙实验中,小红保持凸透镜在50 cm位置处不变,当蜡烛移动到39 cm位置处时,发现在凸透镜右侧无论怎样移动光屏,光屏上都无法成清晰的像,请你判断产生此现象的原因可能是 . (12)如图戊所示,若切除凸透镜中间的阴影部分,再将剩余部分靠拢放在一起,蜡烛在P点时将成 个像. (13)同组的小景认为:凸透镜成实像时,不但像与物上下是颠倒的,而且左右也是相反的.请你设计一种简单的方法验证小亮的观点: . 答案1.【答案】 (1)暗 (2)使烛焰的像成在光屏中央 (3)10 (4)①40 13 倒立、缩小 照相机 ②70 倒立、等大 ③远离 放大 ④物距小于凸透镜的一倍焦距 正立、放大 虚 光屏 (5)倒立、放大 投影仪 (6)上 下 (7)右 (8)远视 (9)小 增强 小于 (10)D (11)像距太大,超出光具座的调节范围 (12)2 (13)沿垂直于光具座方向吹动烛焰,观察光屏上像的晃动方向是否与烛焰的晃动方向相反(答案合理即可)归纳总结实验时看不到像的几种情况(1)若烛焰、凸透镜的中心、光屏的中心不在同一高度,光屏上可能看不到烛焰的像或者像会偏向光屏的上方或下方. (2)若烛焰位于凸透镜的一倍焦距之内,所成的虚像与烛焰在凸透镜的同一侧,光屏上看不到像.(3)若烛焰位于凸透镜的焦点处,烛焰发出的光经凸透镜折射后平行于主光轴,光屏上不会出现像. (4)若烛焰在凸透镜一倍焦距以外,但非常靠近焦点时,所成的像很大,且像距也很大,而光具座长度有限,光屏不能移到成像的位置,这时从光屏上也看不到像.2. [2022东北师大附中期末]在利用光具座做研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时: (1)实验前,小明先想办法测凸透镜的焦距,实验装置如图甲,此时光屏上获得一个最小最亮的光点(未画出),凸透镜的焦距为 cm. (2)用于承接像的光屏表面是 (填“光滑”或“粗糙”)的.实验时应将 和光屏的中心调整到凸透镜的 上,目的是 . (3)如图乙所示放置时,在光屏上恰成一清晰的像,若此时保持蜡烛、光屏的位置不变,可以将凸透镜移至 cm刻度线处,可再次在光屏上观察到清晰的像. (4)实验进行一段时间后,发现光屏上烛焰的像上移了一段距离,在没有移动器材的情况下,造成上述现象的原因是 ,可以保持蜡烛、凸透镜不动,将光屏 (填“向上”或“向下”)移动,使烛焰的像呈现在光屏中央;也可以保持蜡烛不动,将凸透镜和光屏 (填“向上”或“向下”)移动,使烛焰的像呈现在光屏中央. (5)如果将凸透镜换成平面镜,保持蜡烛与平面镜的距离不动,移动光屏, (填“能”或“不能”)找到一个合适的位置使蜡烛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 (6)小明想利用LED发光字母来探究凸透镜成像时上下、左右的位置关系,图丙中的四个字母,适合做LED光源的是 (填“B、E、L、H”中的部分字母)字母. 答案2.【答案】 (1)10.0 (2)粗糙 烛焰 中心所在的高度 让烛焰的像呈现在光屏中央 (3)65 (4)蜡烛变短了 向上 向下 (5)不能 (6)L
相关资料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