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新高考版高考化学二轮复习(新高考版) 第1部分 专题突破 大题突破1 化学反应原理综合题题型研究课件PPT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新高考版高考化学二轮复习(新高考版) 第1部分 专题突破  大题突破1 化学反应原理综合题题型研究课件PPT第1页
    新高考版高考化学二轮复习(新高考版) 第1部分 专题突破  大题突破1 化学反应原理综合题题型研究课件PPT第2页
    新高考版高考化学二轮复习(新高考版) 第1部分 专题突破  大题突破1 化学反应原理综合题题型研究课件PPT第3页
    新高考版高考化学二轮复习(新高考版) 第1部分 专题突破  大题突破1 化学反应原理综合题题型研究课件PPT第4页
    新高考版高考化学二轮复习(新高考版) 第1部分 专题突破  大题突破1 化学反应原理综合题题型研究课件PPT第5页
    新高考版高考化学二轮复习(新高考版) 第1部分 专题突破  大题突破1 化学反应原理综合题题型研究课件PPT第6页
    新高考版高考化学二轮复习(新高考版) 第1部分 专题突破  大题突破1 化学反应原理综合题题型研究课件PPT第7页
    新高考版高考化学二轮复习(新高考版) 第1部分 专题突破  大题突破1 化学反应原理综合题题型研究课件PPT第8页
    还剩52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2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新高考版高考化学二轮复习(新高考版) 第1部分 专题突破 大题突破1 化学反应原理综合题题型研究课件PPT

    展开

    这是一份新高考版高考化学二轮复习(新高考版) 第1部分 专题突破 大题突破1 化学反应原理综合题题型研究课件PPT,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真题探究,-9119,反应①达到了平衡状态,OH-发生了反应,不反应,Al和溶液中的,OH-,实验e,-286,案酌情给分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2022·湖北,19)自发热材料在生活中的应用日益广泛。某实验小组为探究“CaO—Al—H2O”体系的发热原理,在隔热装置中进行了下表中的五组实验,测得相应实验体系的温度升高值(ΔT)随时间(t)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1)已知:①CaO(s)+H2O(l) Ca(OH)2(s) ΔH1=-65.17 kJ·ml-1②Ca(OH)2(s) Ca2+(aq)+2OH-(aq) ΔH2=-16.73 kJ·ml-1③Al(s)+OH-(aq)+3H2O(l) [Al(OH)4]-(aq)+ H2(g) ΔH3=-415.0 kJ·ml-1则CaO(s)+2Al(s)+7H2O(l)===Ca2+(aq)+2[Al(OH)4]-(aq)+3H2(g)的ΔH4=_________kJ·ml-1。
    根据盖斯定律,①+②+2×③可得反应CaO(s)+2Al(s)+7H2O(l)===Ca2+(aq)+2[Al(OH)4]-(aq)+3H2(g),则ΔH4=ΔH1+ΔH2+2ΔH3=(-65.17 kJ·ml-1)+(-16.73 kJ·ml-1)+2×(-415.0 kJ·ml-1)=-911.9 kJ·ml-1。
    (2)温度为T时,Ksp[Ca(OH)2]=x,则Ca(OH)2饱和溶液中c(OH-)=_____________(用含x的代数式表示)。
    温度为T时,Ca(OH)2饱和溶液中,Ca(OH)2(s) Ca2+(aq)+2OH-(aq), c(OH-)=2c(Ca2+),Ksp[Ca(OH)2]=c(Ca2+)·c2(OH-)=x,则c(OH-)= 。
    (3)实验a中,4 min后ΔT基本不变,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实验b中,ΔT的变化说明Al粉与H2O在该条件下_______(填“反应”或“不反应”)。实验c中,前3 min的ΔT有变化,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 min后ΔT基本不变,其原因是_____微粒的量有限。
    Ca(OH)2在水中的溶解度小,
    实验b中,ΔT几乎不变,说明Al粉与H2O在该条件下不反应;实验c中,前3 min的ΔT有变化,是因为Al和溶液中的OH-发生了反应,3 min后ΔT基本不变,是因为饱和石灰水中OH-的浓度较低,OH-的量有限。
    (5)下列说法不能解释实验d在10 min内温度持续升高的是____(填标号)。A.反应②的发生促使反应①平衡右移B.反应③的发生促使反应②平衡右移C.气体的逸出促使反应③向右进行D.温度升高导致反应速率加快
    实验d中,发生反应②和③,反应③中有气体生成,气体的逸出促使反应③向右进行,反应③的发生使得溶液中OH-的浓度减小,促使反应②平衡右移,这两步反应都是放热反应,温度升高导致反应速率加快;综上所述,实验d在10 min内温度持续升高与反应①无关,故选A。
    (6)归纳以上实验结果,根据实验e的特征,用文字简述其发热原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中,发生反应①、②和③,反应③中有气体生成,气体的逸出促使反应③向右进行,反应③的发生使得溶液中OH-的浓度减小,促使反应②平衡右移,反应②的发生促使反应①平衡右移,这三步反应都是放热反应,温度升高导致反应速率加快,温度持续升高
    2.(2022·海南,16)某空间站的生命保障系统功能之一是实现氧循环,其中涉及反应:CO2(g)+4H2(g) 2H2O(g)+CH4(g)回答问题:(1)已知:电解液态水制备1 ml O2(g),电解反应的ΔH=+572 kJ·ml-1。由此计算H2(g)的燃烧热(焓)ΔH=________ kJ·ml-1。
    电解液态水制备1 ml O2(g),电解反应的ΔH=+572 kJ·ml-1,由此可以判断,2 ml H2(g)完全燃烧消耗1 ml O2(g),生成液态水的同时放出的热量为572 kJ,故1 ml H2(g)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的热量为286 kJ,因此,H2(g)的燃烧热(焓)ΔH=-286 kJ·ml-1。
    (2)已知:CO2(g)+4H2(g) 2H2O(g)+CH4(g)的平衡常数(K)与反应温度(t)之间的关系如图1所示。①若反应为基元反应,且反应的ΔH与活化能(Ea)的关系为|ΔH|>Ea补充完成该反应过程的能量变化示意图(图2)。
    由CO2(g)+4H2(g) 2H2O(g)+CH4(g)的平衡常数(K)与反应温度(t)之间的关系图可知,K随着温度升高而减小,故该反应为放热反应。若反应为基元反应,则反应为一步完成,由于反应的ΔH与活化能(Ea)的关系为|ΔH|>Ea,由图2信息可知Ea=a kJ·ml-1,则|ΔH|>a kJ·ml-1,该反应为放热反应,生成物的总能量小于反应物的,因此该反应过程的能量变化示意图为 。
    ②某研究小组模拟该反应,温度t下,向容积为10 L的抽空的密闭容器中通入0.1 ml CO2和0.4 ml H2,反应平衡后测得容器中n(CH4)=0.05 ml。则CO2的转化率为______,反应温度t约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660.2(或660.1或660.3,其他答
    温度t下,向容积为10 L的抽空的密闭容器中通入0.1 ml CO2和0.4 ml H2,反应平衡后测得容器中n(CH4)=0.05 ml,则CO2的转化率为 ×100%=50%,根据C元素守恒可知,CO2的平衡量为0.05 ml,H2的平衡量为0.2 ml,H2O(g)的平衡量是CH4(g)的2倍,
    则n(H2O)=0.1 ml,CO2(g)、H2(g)、H2O(g)、CH4(g)的平衡浓度分别为0.005 ml·L-1、0.02 ml·L-1、0.01 ml·L-1、0.005 ml·L-1,
    则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 =625,根据图1中的信息可知,反应温度t约为660.2 ℃。
    (3)在相同条件下,CO2(g)与H2(g)还会发生不利于氧循环的副反应:CO2(g)+3H2(g) H2O(g)+CH3OH(g),在反应器中按n(CO2)∶n(H2)=1∶4通入反应物,在不同温度、不同催化剂条件下,反应进行到2 min时,测得反应器中CH3OH、CH4浓度(μml·L-1)如下表所示。
    在选择使用催化剂Ⅰ和350 ℃条件下反应,0~2 min生成CH3OH的平均反应速率为______μml·L-1·min-1;若某空间站的生命保障系统实际选择使用催化剂Ⅱ和400 ℃的反应条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应速率更快,相同温度,催化剂Ⅱ副产物浓度低
    相同催化剂,400 ℃的反
    在选择使用催化剂Ⅰ和350 ℃条件下反应,由表中信息可知,0~2 min CH3OH的浓度由0增加到10.8 μml·L-1,因此,0~2 min生成CH3OH的平均反应速率为 =5.4 μml·L-1·min-1;由表中信息可知,相同催化剂,400 ℃的反应速率更快,相同温度,催化剂Ⅱ副产物浓度低。
    化学反应原理主要考查热化学、电化学、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等主干理论知识,主要命题点有盖斯定律的应用、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的分析、化学平衡常数的表达式书写与计算、反应条件的分析选择、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应用等,试题常以填空、读图、作图、计算等形式呈现。试题一般以与生产、生活紧密联系的物质为背景材料命制组合题,各小题之间又有一定的独立性。主要考查学生的信息处理能力、学科内综合分析能力,应用反应原理解决生产实际中的具体问题,体现了“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的核心素养。在近几年的相关考题中,对单一因素影响的考查已经越来越少了,主要以“多因素影响”出现,考查考生的综合分析判断能力。以实际情景(场景)为背景,更能体现核心素养的要求。而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影响因素是多元化、多方位和多层次的。
    (2022·安徽模拟)处理、回收利用CO是环境科学研究的热点课题。回答下列问题:(1)CO用于处理大气污染物N2O的反应为CO(g)+N2O(g) CO2(g)+N2(g)。在Zn+作用下该反应的具体过程如图1所示,反应过程中能量变化情况如图2所示。
    总反应:CO(g)+N2O(g)  CO2(g)+N2(g) ΔH=________ kJ·ml-1;该总反应的决速步是反应____(填“①”或“②”),该判断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应①的活化能是149.6 kJ·ml-1,反应②的活化能是108.22 kJ·ml-1,反应②的活化能更小
    由图2可知,总反应为CO(g)+N2O(g) CO2(g)+N2(g) ΔH=-361.22 kJ·ml-1;反应的决速步的活化能大,反应①的活化能是149.6 kJ·ml-1,反应②的活化能是108.22 kJ·ml-1,反应②的活化能小,故反应①是总反应的决速步。
    (2)已知:CO(g)+N2O(g) CO2(g)+N2(g)的速率方程为v=k·c(N2O),k为速率常数,只与温度有关。为提高反应速率,可采取的措施是______(填字母)。A.升温B.恒容时,再充入COC.恒压时,再充入N2OD.恒压时,再充入N2
    由速率方程可知,此反应的速率与温度和c(N2O)有关,升温,k增大,速率加快,A正确;恒容时,再充入CO,c(N2O)不变,速率不变,B错误;恒压时,再充入N2O,c(N2O)增大,速率增大,C正确;恒压时,再充入N2,c(N2O)减小,速率减慢,D错误。
    (3)在总压为100 kPa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一定量的CO(g)和N2O(g)发生上述反应,在不同条件下达到平衡时,在T1 K时N2O的转化率与 、在 =1时N2O的转化率与 的变化曲线如图3所示:
    ①表示T1 K时N2O的转化率随 的变化曲线为________(填“Ⅰ”或“Ⅱ”)曲线。
    ②T1_____(填“>”或“<”)T2。
    ③已知:该反应的标准平衡常数Kθ=  ,其中pθ为标准压强(100 kPa),p(CO2)、p(N2)、p(N2O)和p(CO)为各组分的平衡分压,则T4 K时,该反应的标准平衡常数Kθ=_____(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p分=p总×物质的量分数)。
    (4)间接电解法除N2O。其工作原理如图4所示,已知:H2S2O4是一种弱酸。从A口中出来的气体是______(填化学式),电解池的阴极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吸收池中除去N2O的原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H2SO3+2e-+2H+===H2S2O4+2H2O
    H2O+H2S2O4+N2O===N2+2H2SO3
    由图可知,电解池的阳极电极反应式为2H2O-4e-===4H++O2↑,故从A口中出来的气体是O2,电解池的阴极电极反应式为2H2SO3+2e-+2H+===H2S2O4+2H2O;由装置图可知吸收池中除去N2O的原理是H2O+H2S2O4+N2O===N2+2H2SO3。
    1.(2022·吉林延边一模)碳排放问题是第26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讨论的焦点。我国向国际社会承诺2030年实现“碳达峰”,2060年实现“碳中和”。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加强了对CO2转化的研究。下面是CO2转化为高附加值化学品的反应。相关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如下:反应Ⅰ:CO2(g)+H2(g) H2O(g)+CO(g) ΔH1反应Ⅱ:CO(g)+2H2(g) CH3OH(g) ΔH2=-90.0 kJ·ml-1反应Ⅲ:CO2(g)+3H2(g) CH3OH(g)+H2O(g) ΔH3=-49.0 kJ·ml-1反应Ⅳ:CO2(g)+4H2(g) CH4(g)+2H2O(g) ΔH4=-165.0 kJ·ml-1反应Ⅴ:2CO2(g)+6H2(g) C2H4(g)+4H2O(g) ΔH5=-122.7 kJ·ml-1
    回答下列问题:(1)反应Ⅲ一般认为通过反应Ⅰ、Ⅱ来实现,则反应Ⅰ的ΔH1=______ kJ·ml-1;已知:由实验测得反应Ⅰ的v正=k正·c(CO2)·c(H2),v逆=k逆·c(H2O)·c(CO)(k正、k逆为速率常数,与温度、催化剂有关)。若平衡后升高温度,则 ________(填“增大”“不变”或“减小”)。
    (2)CO2在一定条件下催化加氢生成CH3OH,主要发生三个竞争反应(即反应Ⅲ、Ⅳ、Ⅴ),为分析催化剂对反应的选择性,在1 L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2.0 ml CO2和5.3 ml H2,测得反应进行相同时间后,有关物质的物质的量随温度变化如图所示:
    ①该催化剂在较低温度时主要选择反应_____(填“Ⅲ”“Ⅳ”或“Ⅴ”)。研究发现,若温度过高,三种含碳产物的物质的量会迅速降低,其主要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由图知,在较低温度时主要生成甲烷,该催化剂在较低温度时主要选择反应Ⅳ。研究发现,若温度过高,三种含碳产物的物质的量会迅速降低,其主要原因可能是温度升高,催化剂活性降低。
    ②在一定温度下达到平衡,此时测得容器中部分物质的含量为n(CH4)=0.1 ml,n(C2H4)=0.4 ml,n(CH3OH)=0.5 ml。则该温度下反应Ⅲ的平衡常数K(Ⅲ)=______(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CO2(g)+3H2(g) CH3OH(g)+H2O(g)转化/ml 0.5 1.5 0.5 0.5    CO2(g)+4H2(g) CH4(g)+2H2O(g)转化/ml 0.1 0.4 0.1 0.2  2CO2(g)+6H2(g) C2H4(g)+4H2O(g)转化/ml 0.8 2.4 0.4 1.6
    (3)研究人员研究出一种方法,可实现水泥生产时CO2零排放,其基本原理如图所示。温度小于900 ℃时进行电解反应,碳酸钙先分解为CaO和CO2,电解质为熔融碳酸钠,阳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4e-===2CO2↑+O2↑,则阴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温度小于900 ℃时进行电解反应,碳酸钙先分解为CaO和CO2,电解质为熔融碳酸钠,熔融碳酸钠中的碳酸根离子移向阳极,阳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4e-===2CO2↑+O2↑,阴极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生成碳,
    则阴极的电极反应式为3CO2+4e-===C+ 。
    2.(2022·重庆模拟)碳达峰是指我国承诺2030年前,二氧化碳的排放不再增长。因此,诸多科学家都在大力研究利用CO2和CO以减少碳的排放。(1)“神十三”中航天员们呼吸产生的CO2用一种循环方案处理,即CO2(g)+2H2(g) C(s)+2H2O(g) ΔH,然后电解水又得氢气和氧气。在温度为T时,向一恒容密闭容器中,按物质的量之比为2∶1通入H2和CO2,测得反应过程中压强(p)随时间(t)的变化如图中a所示。若其他条件不变,仅改变某一条件时,测得其压强(p)随时间(t)的变化如图中b所示。
    ①能说明容器中的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______(填字母)。A.容器内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变B.CO2和H2的转化率相等C.H2(g)与C(s)的物质的量之比保持不变D.v(H2)=v(H2O)
    容器内气体的质量和物质的量均是变化的量,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变,说明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A符合题意;CO2和H2的投料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故两
    者的转化率相等,不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B不符合题意;H2(g)与C(s)的物质的量之比随着反应的进行不断变化,当该比例保持不变时,说明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C符合题意;v(H2)=v(H2O)时,由于未指明两个速率的反应方向,故不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D不符合题意。
    ②ΔH_____(填“>”“∣pKp2(T2)-pKp2(T1)∣,则pKp1(T2)-pKp1(T1)>pKp2(T1)-pKp2(T2),pKp1(T2)+pKp2(T2)>pKp1(T1)+pKp2(T1),lg[Kp1(T1)·Kp2(T1)]>lg[Kp1(T2)·Kp2(T2)],即K(T1)>K(T2),因此该反应正反应为放热反应
    由盖斯定律可知,ⅰ+ⅱ得反应3N2H4(l)===3N2(g)+6H2(g),则该反应的K=Kp1·Kp2。
    4.(2022·青岛一模)丁二烯是生产合成橡胶的主要原料。一定条件下,2,3-二甲基-1,3-丁二烯( )与溴单质发生液相加成反应(1,2-加成和1,4-加成),已知溶剂极性越大越容易发生1,4-加成。现体系中同时存在如下反应:①②③
    (1)由反应历程及能量变化图示判断,m_____(填“>”“=”或“<”)n,ΔH3=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含不同活化能Ea的式子表示)。
    -(Ea4+Ea2-Ea1-Ea3)
    由反应历程及能量变化图示可知,反应物总能量高于生成物总能量,则 转化为 是放热反应,反应②-①得到 ,根据盖斯定律,ΔH3=(n-m) kJ·ml-1<0,则m>n; 转化为的ΔHⅰ=Ea1-Ea2, 转化为 的ΔHⅱ=Ea3-Ea4,ΔH3=ΔHⅱ+ΔHⅰ=Ea3-Ea4+(Ea1-Ea2)=-(Ea4+Ea2-Ea1-Ea3)。
    (2)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升高反应温度,对反应____(填“①”或“②”)的速率提高更有利,分析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升高相同的温度,活化能越大,速率常数k增大的越多,Ea2<Ea3,故升高温度,对1,4-加成产物的生成速率提高更有利
    由题中阿伦尼乌斯公式可知,
    由题中阿伦尼乌斯公式可知,升高相同的温度,活化能越大,速率常数k增大的越多,Ea2<Ea3,故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升高反应温度,对反应②的速率提高更有利。
    (3)由反应历程及能量变化图示判断,产物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系统命名法命名)含量更大,若要提高该产物在平衡体系中的物质的量分数,还可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二甲基-1,4-二溴-2-丁烯
    在极性大的溶剂中进行反应
    由图可知, 的能量低于 , 较稳定,反应生成的 容易转化为 ,则反应达平衡后,产物中 含量更大,主链含有4个C原子,1、4号C原子上含有Br原子,2、3号C原子上含有甲基,2号C原子含有碳碳双键,则该物质的名称为2,3-二甲基-1,4-二溴-2-丁烯;
    由题目中信息可知,溶剂极性越大越容易发生1,4-加成,故若要提高该产物在平衡体系中的物质的量分数,还可采取的措施是在极性大的溶剂中进行反应。
    (4)在一定温度下,向某反应容器中加入1.0 ml 和一定量的Br2发生上述反应。测得 的平衡转化率为α,平衡时Br2为b ml,若以物质的量分数表示的平衡常数Kx,反应③的平衡常数Kx3=4,则产物 的选择性百分比为______,开始加入的Br2为______ ml,反应①的平衡常数Kx1=__________。
    设反应生成x ml ,反应③的平衡常数Kx3=4,则生成 的物质的量为4x ml,则产物 的选择性百分比为 ×100%=80%;反应开始时,加入1.0 ml ,的平衡转化率为α,则消耗 的物质的量为α ml,则消耗Br2的物质的量为α ml,平衡时Br2为b ml,故开始加入的Br2为(b+α) ml;
    消耗 的物质的量为α ml,生成 和 的总物质的量为α ml,产物 的选择性百分比为80%,则生成 的物质的量为(1-80%)×α ml=0.2α ml,平衡时, 的物质的量为(1-α) ml,Br2为b ml,各物质总物质的量为(1+b) ml,
    5.(2022·辽宁丹东一模)合成氨反应N2(g)+3H2(g) 2NH3(g)是目前最有效的工业固氮方法,解决了数亿人口生存问题。(1)反应历程中各步势能变化如图所示,其中吸附在催化剂表面的物种用“ad”表示。
    该历程中反应速率最慢步骤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Nad+3Had===NHad+2Had
    从图中可以看出,活化能最大的一步反应是Nad+3Had===NHad+2Had。
    (2)在T ℃、压强为0.9 MPa条件下,向一恒压密闭容器中通入氢氮比为3的混合气体,体系中气体的含量与时间变化关系如图所示:
    ①反应20 min达到平衡,试求0~20 min内氨气的平均反应速率v(NH3)=______ MPa·min-1,该反应的Kp=______ MPa-2(结果保留小数点后两位,Kp为以分压表示的平衡常数)。
    ②下列叙述能说明该条件下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______(填字母)。a.氨气的体积分数保持不变b.容器中氢氮比保持不变c.气体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保持不变d.气体密度保持不变
    氨气的体积分数保持不变,则各物质的浓度保持不变,反应达平衡状态,a正确;容器中氢氮比始终不变,则容器中氢氮比保持不变不能说明反应达平衡状态,b错误;气体总质量不变,气体总物质的量为变量,
    若气体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保持不变,说明反应达平衡状态,c正确;反应在恒压容器中进行,气体总质量不变,但体积可变,当体积不变时说明反应达平衡状态,d正确。
    ③若起始条件相同,在恒容容器中发生反应,则达到平衡时H2的含量符合图中_____(填“d”“e”“f”或“g”)点。
    起始条件一样,在恒容容器中发生反应,相对于恒压状态,物质浓度减小,反应速率减慢,且恒容相当于减小压强,平衡逆向移动,H2的百分含量增大,所以g点符合要求。
    (3)利用催化剂通过电化学反应在室温下合成氨的原理如图所示,该装置中阴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N2+6e-+6H+===2NH3
    根据图中信息可知,阴极上氮气得电子生成氨气,电极反应式为N2+6e-+6H+===2NH3。

    相关课件

    新教材适用2024版高考化学二轮总复习第2部分新高考五大题型突破题型突破1化学反应原理综合题突破点3化学平衡图像课件:

    这是一份新教材适用2024版高考化学二轮总复习第2部分新高考五大题型突破题型突破1化学反应原理综合题突破点3化学平衡图像课件,共3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真题分点·研析,知能分点·突破,能力分点·提升,催化剂,能力越强,氢气浓度增加生成的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新教材适用2024版高考化学二轮总复习第2部分新高考五大题型突破题型突破1化学反应原理综合题突破点2化学反应速率转化率与平衡常数计算课件:

    这是一份新教材适用2024版高考化学二轮总复习第2部分新高考五大题型突破题型突破1化学反应原理综合题突破点2化学反应速率转化率与平衡常数计算课件,共3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真题分点·研析,知能分点·突破,能力分点·提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新教材适用2024版高考化学二轮总复习第2部分新高考五大题型突破题型突破1化学反应原理综合题突破点1化学能与热能电能的相互转化课件:

    这是一份新教材适用2024版高考化学二轮总复习第2部分新高考五大题型突破题型突破1化学反应原理综合题突破点1化学能与热能电能的相互转化课件,共58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真题分点·研析,知能分点·突破,能力分点·提升,高考真题整体赏析,+128,02MPa,+H2O,ΔH2-ΔH1,H2g+,-200x+y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