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课《三峡》教学设计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1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2/14525341/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10课《三峡》教学设计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2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2/14525341/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10课《三峡》教学设计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3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2/14525341/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三峡教案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三峡教案设计,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创设情景,导入新课,出示学习目标,设疑自探,解疑合探,质疑再探,运用拓展,当堂检测,归纳小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三峡》教学设计课题三峡第 1课时主备人 教学内容分析内容结构本课是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的教学内容,具体编排在第六单元第一篇文章。本单元基本上是篇幅短小,内容浅显的古代散文和诗歌,都是我国古代歌咏自然山水的优秀篇章。教材要求通过学习本单元描绘自然山水的优秀诗文,使学生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让学生感受到写作方法和自然景色的美,从而激发学生的灵性,陶冶学生的情操,丰富学生的文化积累。《三峡》是郦道元抒写三峡风光的游记散文,作者以凝练生动的笔墨,写出了三峡的雄奇险峻、清幽秀丽的景色,抒发了热爱祖国河山的情怀。它。课标要求 1、培养学生对文言文的阅读能力,特别是朗读能力,在朗读中感知文章内容,体会文章意境和作者情感。2、在品味文章诗情画意的基础上,学习情景交融的写法。3、在七年级学习文言文的基础上,积累文言词语,为今后学习文言文,了解中国传统文化打下坚实的基础。 学习重难点1、在积累文言词语的基础上,理解文意,熟读成诵,达到背诵及默写。2、品析课文,引导学生学会作者怎样描绘三峡景色的美,揣摩作者笔法之妙。3、体会文章意境,感受三峡的奔放美、清幽美、凄婉美;在学习之中使学生感受祖国自然风光的美,体会作者情感,激发学生的爱国情结。 中考链接近年来的文言文考查不单单只考本文内容,随之出现的是类文阅读,相关内容也是写景文章,课内类文如《与朱元思书》、《小石潭记》、《答谢中书书》等。课外的有《游大理日记》、《早发白帝城》、陆游的《入蜀记》等。试题类型为重点词语解释、句子翻译、两文的相同点或不同点,此题可涉及中心思想。 学情分析本节课的教学对象是八年级的学生,经过一年的文言文学习,他们已经掌握了一些基本的学习文言文的方法,能够主动积累重点字词;能够结合课下注释和工具书来疏通文意;能够流利地诵读一篇文言文。本文篇幅短小,诵读起来朗朗上口,乐感极强,学生非常喜爱。但对于文章中所表达的情感,学生的阅历不多,平时体会较少,在语言的领悟、文言文学习的方法和技巧上仍存在一定的困难,需要老师的引导。 学习目标1、熟读课文,积累文言词语及句子。2、疏通文意,把握文章内容。3、体会文章意境,感受三峡的壮丽,并学习作者精妙的绘景笔法。4、体会作者情感,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情怀。 预设探究提纲1、找出文中的重点字词和句子。2、疏通文意。3、文章写了三峡的那些景色,各有什么特征。4、文章的中心思想是什么。(作者为什么要写《三峡》)5、文章运用了什么写法。教学流程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3分钟)请同学们听《长江之歌》,教师在轻松的氛围中引入新课:长江是我们的骄傲,是我们的自豪,游长江最美在三峡,三峡是世界最美的大峡谷,被誉为“山水画廊”。现在,我们就一起走进三峡,去领三峡的自然风光。(用多媒体演示三峡风情,教师配音介绍,激发学生兴趣,提高课堂效率。)二、出示学习目标(齐读)(1分钟)三、设疑自探(10分钟)1、读课文正音。2、看到题目,你想到哪些问题,请结合本课学习目标提出有探索价值的问题。3、生结合学习目标提出自探问题,教师归纳总结,并板书。4、出自探提示,学生开始自探。四、解疑合探(15分钟)1、将在自探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提出来,小组进行讨论。2、多媒体出示展示分工及要求。3、第1、2题通过小试卷的形式来考察;学生板书展示3、4题;第3题运用思维导图;第4题口述。4、媒体出示评价分工及要求。 5、重难点讲解(1)、把握文章内容,在品读中体会三峡美。(利用学生导图)(2)、体会作者情感——写作背景简介。五、质疑再探(5分钟)1、通过以上学习,同学们还有什么疑问,请提出来,大家共同解决。2、教师预设问题。文中为什么写猿的鸣叫,有什么用意?3、重难点解析: 写作手法——侧面烘托六、运用拓展(5分钟)1、学习要做到学以致用,请同学们结合本节课所学内容,从字词、内容、感悟等方面以小组为单位编写一道习题,在全班展示,比比看谁编的好。2、教师预设问题。(1)、下列句中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两岸连山,略无阙处(稍有一点点) B、至于夏水襄陵(漫上)C、清荣峻茂,良多趣味(实在) D、每至晴初霜旦(下霜的早晨)(2)、解释下列句子: 两岸连山,略无阙处,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3)、重庆市三峡博物馆“壮丽三峡”展厅的入口处,参观者一进入,脚就踩在一条用玻璃隔水方式营造的长江水上。江水拍岸的声音,川江号子的声音,长江三峡特有的猿啼声,不时传到游客的耳畔。请你说说这样设计的意图。七、当堂检测:多媒体出示思维导图,学生看图总结(3分钟)八、归纳小结(3分钟)1、学科班长小结:本节课重点、难点,优秀学生和优胜小组等。2、教师小结: 板书设计 课后反思 《三峡》这一课文章的结尾很感性,或者说是作者有意而为之,“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这些语言即使倒背如流,在学生心中也只是蜻蜓点水,那浅浅的涟漪更是转瞬即逝。怎么突破这个难点呢?教学中我放弃了对最后一句的理解体会,而是把作者的写作背景引进课堂,结合“哀转久绝”这句话来体会。学生们感受到了作者的心绪、秋季的清幽寂静,仿佛身临其境。再一次拿起书诵读三峡的时候,我听到了孩子们轻柔婉转的声音。虽然没有踊跃的发言,没有激荡人心的豪言壮语,但我真切感受到这是一次心灵的洗礼,孩子们把那一溪活水引来的震撼写在了心底!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三峡教案,共10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单元教学内容,单元教学分析,单元课标要求,单元教学安排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三峡教案设计,共4页。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三峡教案,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观视频,知三峡,诵华章,读三峡,赏奇文,析三峡,品雅言,赏三峡,作业布置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http://m.enxinlong.com/img/images/27f0ad84943772f8cdf3a353ba2877c5.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