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初中预备】部编版历史新七年级(六升七)暑假预习第06讲-第5课:青铜器与甲骨文 讲学案01](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8/14521603/2/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暑假初中预备】部编版历史新七年级(六升七)暑假预习第06讲-第5课:青铜器与甲骨文 讲学案02](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8/14521603/2/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暑假初中预备】部编版历史新七年级(六升七)暑假预习第06讲-第5课:青铜器与甲骨文 讲学案03](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8/14521603/2/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暑假初中预备】部编版历史新七年级(六升七)暑假预习第06讲-第5课:青铜器与甲骨文 讲学案01](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8/14521603/5/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暑假初中预备】部编版历史新七年级(六升七)暑假预习第06讲-第5课:青铜器与甲骨文 讲学案02](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8/14521603/5/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暑假初中预备】部编版历史新七年级(六升七)暑假预习第06讲-第5课:青铜器与甲骨文 讲学案03](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8/14521603/5/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暑假初中预备】部编版历史新七年级(六升七)暑假预习第06讲-第5课:青铜器与甲骨文 讲学案
展开第06讲 第5课 青铜器与甲骨文
- 立足史料实证,了解商朝时期青铜器高超的制作工艺及代表司母戊鼎和四羊方尊
- 立足历史解释和史料实证知道甲骨文的发现及意义,掌握甲骨文记事及造字
- 立足家国情怀从青铜器与甲骨文认识夏商西周的灿烂文明
知识点一、青铜器的高超工艺:
1.青铜器的发展阶段
①出现:距今5000——4000年我国黄河流域出现铜器,代表是甘肃地区齐家文化遗址出土的铜镜。
②发展:商朝以后,青铜器数量和种类逐渐丰富,成为王公贵族身份地位及国家权力的代表性器物。
③繁荣:商周时期种类丰富、数量众多、制作工艺高超。
2.商朝青铜器代表:① :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重的青铜器
② :造型奇特、做工精美
3.制作:①成分:铜、锡、铅;②方法:泥范铸造法
知识点二、甲骨文记事:
1.含义:商周时期 的文字。
2.发现:1899年,清朝人王懿荣首次发现甲骨文。
3.记载内容:甲骨文记载内容丰富,涉及祭祀、战争、农牧业、管制、 刑法、医药、天文历法等
4.发现意义:①是中国发现的古代文字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对中国文字形成与发展有深远影响。②证明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
5.造字特点:使用象形、指事、会意、形声等造字方法。 是最原始的造字方法。
6. 造字影响:甲骨文已经具备了汉字的基本结构,是汉字形成与发展的重要阶段。
知识点一、青铜器的高超工艺:
例1.(2023•孝南区三模)珍视历史遗产,坚定文化自信。某中学历史兴趣小组开展“中华古代文明展”活动,搜集到有关中国古代青铜器的相关资料。据表中信息可知( )
司母戊鼎 | 商朝是青铜文化的鼎盛时期。青铜器主要是礼器与兵器,礼器有爵、鼎、盂等,象征其拥有者的身份和等级。兵器有戈、矛、钺等,还有车马的青铜部件和佩饰,都和战争有关。商朝青铜冶炼和铸造工艺日趋成熟,出土和传世的青铜器数以万计,著名的司母戊方鼎,代表了商朝青铜器的典型风格。 ——摘编自李先登《中国读本•053•商周青铜文化》 |
A.青铜时代是中华古代文明发展的巅峰
B.文献史料和考古史料相互印证更接近历史事实
C.青铜铸造工艺的高超受益于铁器、牛耕的出现
D.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源远流长
知识点二、甲骨文记事:
例2.(2023•包河区三模)如图是甲骨文“国”字的初体,字形像持武器“戈”在守卫“城邑”。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 )
A.早期文字的史料价值 B.注重血缘的宗法制度
C.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 D.日益严峻的边疆危机
1.(2022•绵阳)文字是文化的载体,是民族联系的纽带。下列“国”字是汉字不同时期的写法。对“国”字正确解读是( )
A.最早起源夏朝
B.在中国对外文明交往中产生
C.体现儒家思想
D.是中华文明发展创新的见证
2.(2022•盘锦)我国幅员辽阔,各地方言不同、语音不通,但当这些话语成为形声表意的方块字时,却人人都能心领神会,彼此沟通。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开始于( )
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东周
3.(2022•包头)实物史料蕴含了丰富的历史信息。图1和图2集中展示了( )
A.铸造工艺的高超 B.早期文明的成就
C.石器时代的风貌 D.文字演变的历程
4.(2022•梧州)三星堆青铜大面具是文化典型器物,让人们领略了中国古代青铜文明的绚烂多彩。这主要反映的是( )
A.山顶洞人的集体生活 B.商周时期的文明成就
C.东周时期的诸侯争霸 D.东汉时期的光武中兴
5.(2022•荆州)早期中华文明辉煌灿烂,下列朝代中,以创造了青铜器和甲骨文著称的是( )
A.秦朝 B.汉朝 C.商朝 D.隋朝
6.(2022•福建)甲骨文承载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如图中的商周时期甲骨文可以印证当时的( )
A.土地制度 B.农耕生活 C.分封制度 D.天文历法
7.(2022•河南)古书中常有夏代人造酒的说法,如大禹的臣子仪狄“始作酒醪(醪láo:浊酒),变五味”“杜康造酒”“少康作秫(秫shú:高粱)酒”。下列可能佐证这些说法的器物是( )
A.河姆渡出土的陶钵 B.二里头出土的铜爵
C.司母戊鼎 D.商鞅铜方量
8.(2022•湘潭)以下是汉字“中国”演变的历程,据此可知( )
甲骨文 | 金文 | 小篆 | 隶书 | 楷书 |
|
|
A.汉字的传承发生异变
B.汉字的演变趋势由简到繁
C.汉字的发展一脉相承
D.象形是汉字唯一造字方式
9.(2022•达州)2022年春晚舞台上亮相的三星堆文化典型器物——青铜面具,让国人领略了中国古代青铜文明的夺目璀璨。迄今世界上出土的青铜器中最重的是( )
A.四羊方尊 B.利簋
C.司母戊鼎 D.青铜面具
10.(2021•绵阳)下列材料都记载了武王伐纣的历史。其中史料价值最高的是( )
A.小说《封神演义》 B.司马迁《史记》
C.周初青铜器铭文 D.京剧《哪吒》
声明:试题解析著作权属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日期:2023/6/8 20:31:36;用户:张保喜;邮箱:18862818196;
1.(2023春•盱眙县期中)文物是了解历史的重要依据。如图文物有助于了解商朝历史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2023春•福清市校级期中)2023年是农历兔年,观察如图所示“兔”字的甲骨文。据此判断,如图所示文字的造字法是( )
A.象形 B.会意 C.形声 D.假借
3.(2023春•芜湖期中)如图“鼎”字的书写演变中,我们可以知道( )
A.中国汉字一脉相承 B.汉字结构由简到繁
C.书写载体不断变化 D.象形是主要造字法
4.(2023春•东台市期中)如图分别为四川广汉三星堆遗址和河南洛阳二里头遗址出土的文物。这主要反映了( )
A.手工业生产水平领先世界
B.古代先民重视祭祀和生产
C.华夏文明起源于四川地区
D.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特征
5.(2021秋•济南期中)山东省博物馆展出了妇好墓出土的文物。妇好是商王的王后,曾率兵平定北方边境的战乱,妇好墓中出土的器物中有的刻有文字。这些文字最有可能是( )
A.甲骨文 B.小篆 C.隶书 D.楷书
6.(2022秋•寿光市期中)中国社科院专家指出,三星堆商代遗址新发现的遗迹和遗物推进了三星堆遗址及古蜀文明的祭祀礼仪和祭祀体系研究。据此可知( )
A.考古发现是研究历史的重要依据
B.祭祀文化只出现在三星堆遗址
C.三星堆遗址的文物是以铁器为主
D.三星堆文化遗址在今河南安阳
7.(2022秋•余杭区校级期中)商周时期的青铜器纹饰繁复。最具代表的纹饰为三层花式,第一层是几何纹,第二层是兽面纹,第三层主要是利用立体突起的纹饰进行装饰,如圆雕的兽首等。这说明商周时期青铜器( )
A.种类十分丰富 B.体现等级的差异
C.制作工艺精湛 D.是国家权力象征
8.(2022秋•深圳期中)近期四川三星堆考古挖掘又不断“上新”(看图片):金面具、金权杖、鸟形金铈片……文物数以千计。据专家测算,三星堆遗址年代距今4800~3100年(约公元前2800﹣公元前1100年),下面说法错误的是( )
A.从考古学上证实了中华文明的多元化
B.三星堆遗址相当于夏商时期
C.电视、网络直播三星堆考古现场,极大增强了中国人民的文化自信
D.三星堆出土大量金具,说明黄金在远古是不值钱的
9.(2022秋•福田区期中)在良渚文化遗址的考古发掘中,发现了较多带有神徽的玉琮;殷商帝王墓中也出土了与良渚文化形状相似的玉琮,但没有神徽。近日,四川三星堆遗址发掘出与商王朝时期一致的玉琮。以上现象说明( )
A.南北文化渐趋一致 B.中华文明多元一体
C.不同文化间互动频繁 D.古蜀文化相对先进
10.(2022秋•伊川县期中)夏商周时期的青铜礼器如“鼎”“爵”等往往是尊卑关系的象征,进而用来代表品位序列和秩序。从夏商到西周,这种制度日益成熟。如在使用鼎的数量上规定“天子九鼎、诸侯七鼎”。这反映了( )
A.冶炼技术的提高 B.铸造工艺的完善
C.等级制度的发展 D.分封制的崩溃
二.材料题(共1小题)
11.(2022秋•临颍县期中)夏、商、西周时期是中国王朝产生和发展的重要阶段,创造了灿烂的文明,青铜器和甲骨文反映了当时高度发达的文明。阅读下列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如图所示
材料二 司母戊鼎是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重的青铜器,重达832.84千克,是商朝青铜器文化的代表作,出土于河南安阳。司母戊鼎纹饰美观庄重,工艺精巧,鼎身雷纹为地,四周浮雕刻出盘龙纹样,给人以诡秘、凝重而神秘的感觉,从而体现出被祭者身份、地位的显赫和尊贵,享有“镇国之宝”的美誉。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图一这片龟甲最早出现在什么朝代?
(2)材料一中的图二A、B分别属于甲骨文的什么造字方法?
(3)甲骨文在中国汉字文化发展过程中起到什么作用?
(4)依据材料二,说说国宝“司母戊鼎”承载的历史信息是什么?
【暑假初中预备】部编版历史新七年级(六升七)暑假预习第17讲-第16课:三国鼎立 讲学案: 这是一份【暑假初中预备】部编版历史新七年级(六升七)暑假预习第17讲-第16课:三国鼎立 讲学案,文件包含第17讲第16课三国鼎立解析版docx、第17讲第16课三国鼎立原卷版docx、八王之乱mp4、官渡之战mp4、赤壁之战动漫版mp4等5份学案配套教学资源,其中学案共21页, 欢迎下载使用。
【暑假初中预备】部编版历史新七年级(六升七)暑假预习第14讲-第13课:东汉的兴衰 讲学案: 这是一份【暑假初中预备】部编版历史新七年级(六升七)暑假预习第14讲-第13课:东汉的兴衰 讲学案,文件包含第14讲第13课东汉的兴衰解析版docx、第14讲第13课东汉的兴衰原卷版docx、安静的美男子刘秀mp4、汉光武帝mp4、黄巾起义中国通史片段具有历史厚重感mp4等5份学案配套教学资源,其中学案共22页, 欢迎下载使用。
【暑假初中预备】部编版历史新七年级(六升七)暑假预习第09讲-第8课:百家争鸣 讲学案: 这是一份【暑假初中预备】部编版历史新七年级(六升七)暑假预习第09讲-第8课:百家争鸣 讲学案,文件包含第09讲第8课百家争鸣解析版docx、第09讲第8课百家争鸣原卷版docx、为什么战国时期会出现百家争鸣mp4、先秦风骨诸子百家mp4、诸子百家哪家强有点可爱的鬼畜动画mp4等5份学案配套教学资源,其中学案共19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