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2023年山东省泰安市中考生物模拟试卷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2023年山东省泰安市中考生物模拟试卷第1页
    2023年山东省泰安市中考生物模拟试卷第2页
    2023年山东省泰安市中考生物模拟试卷第3页
    还剩29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3年山东省泰安市中考生物模拟试卷

    展开

    这是一份2023年山东省泰安市中考生物模拟试卷,共3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0分), 大豆是一种重要的经济作物, 蝙蝠依靠回声定位捕食夜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年山东省泰安市中考生物模拟试卷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I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2小题,共44.0分)
    1. 某市通过日常防疫摸排发现,一学生家长去过新冠疫情高风险地区。为避免疫情蔓延,立即对该家庭采取了相关隔离措施。请问在上述过程中用到了哪种科学探究的方法(  )
    A. 观察法 B. 调查法 C. 实验探究法 D. 查阅文献法
    2. 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对如图所示几种植物进行了观察和记录,其中错误的是(  )

    A. 以上植物根据有无茎叶,可分为两类,2、4和1、3
    B. 2比1长得高大的原因与其具有输导组织有关
    C. 3是单细胞藻类,细胞内有叶绿体
    D. 植物2、4通过根从土壤中吸收水和无机盐
    3. 诗词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诗词里蕴含着不少生物学现象。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
    A. “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鲈鱼靠尾鳍的摆动提供前进的动力
    B. “神龟虽寿,犹有竞时。腾蛇乘雾,终为土灰”,龟和蛇有防止水分散失的甲或鳞片
    C. “地迥鹰犬疾,草深狐兔肥”,兔和鹰的体温不随环境温度的变化而改变
    D.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蝉属于动物界的最大类群——节肢动物
    4. 1969年,人们发现了隋朝修建的大型储粮仓库含嘉仓。在其中一个窖里,发现北宋时放进的50万斤谷子,大都颗粒完整。经考察,含嘉仓储粮窖一般在地下7~9米,窖底、窖壁修得平整、光滑、坚实,用火烧烤后还铺设了木板、草、糠、席等物。窖顶为圆锥形,最外层是厚厚的黄泥(如图)。对含嘉仓能长期储存粮食的原因分析,不正确的是(  )
    A. 储粮窖修在较深的地方,形成低温,可延长种子的寿命
    B. 窖项修成圆锥形,外层敷上黄泥,氧气很难出入窖仓,使种子营养消耗少
    C. 在窖底、窖壁铺设木板、草、糠、席等物品,形成干燥环境,延长种子的寿命
    D. 储粮窖面积大,用火烧烤后提供充足的氧和适宜的温度,利于延长种子的寿命
    5. 下列关于植物生命活动的判断,叙述正确的是(  )
    A. 使用有机肥能够提高光合作用的效率是因为有机肥可为绿色植物提供有机物
    B. 根据范•海尔蒙特的柳树实验可知,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所需要的营养来自于土壤和空气
    C. 西瓜在膨果期每天会吸收大量的水分,该期间吸收的水分主要用于进行光合作用
    D. 萌发的种子产生的气体使燃烧的蜡烛熄灭,证明植物的呼吸作用消耗了氧气
    6. 大豆是一种重要的经济作物。如图一表示大豆气孔的两种状态,图二表示大豆叶片横切面结构示意图。7月下旬某晴天,研究人员对山东某地大豆的相关生理过程进行了测量,结果如图三所示。下列关于大豆叶片结构与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图一结构主要存在于图二的③中,图二中的①受损会降低叶肉细胞的光合作用
    B. 叶片发黄最可能是图二的②中叶绿体减少所致
    C. 12点时大豆叶片中的气孔处于b状态的数量增多
    D. 图三所示大豆的生理活动只发生在叶片中
    7. 某同学在学习了与动、植物有关的生物学知识后,做了以下实验,其中理解和操作正确的是(  )


    A. 图一装置中,烧杯①内溶液为酒精,目的为溶解叶绿素
    B. 图二装置可验证萌发的种子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
    C. 图三广口瓶中为萌发的种子,则实验现象为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D. 图四用湿棉絮的目的是保证小鱼正常呼吸,并使用高倍镜进行观察
    8. 蝙蝠依靠回声定位捕食夜蛾。当二者距离较近时夜蛾作不规则飞行,距离较远时夜蛾直线飞行,以便尽快逃离,这种逃生行为生来就有。下列对动物行为的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动物的行为从获得途径上划分为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
    B. 夜蛾的逃生行为是由遗传物质决定的
    C. 夜晚一只狗狂吠,其他狗跟着狂吠不止,狗的叫声起了信息交流的作用
    D. 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可以使它们更好地适应复杂环境的变化
    9. 人体的器官在正常状态下都有不间断的血液流动。下列模式图中的数字表示代表血管,箭头表示血液流动的方向。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③中的血液营养丰富的静脉血,经下腔静脉回到右心房
    B. 与⑤中血液相比,⑥中血液的尿素、无机盐等物质减少
    C. ②中的血液来自肺动脉,其中血液的含氧量高于①
    D. ⑦将脑产生的二氧化碳经心脏输送至肺部毛细血管
    10. “守道路畅通,保一方平安”是交通警察的职责所在。根据图示分析交警执勤的行为,说法错误的是(  )


    A. 刘警官看到一辆行驶不稳的汽车由远而近驶来,主要是由图甲中2晶状体的曲度调节
    B. 他迅速做出“靠边停车”的交通手势,司机看到手势后将车停下,属于条件反射
    C. “请出示你的驾驶证、行驶证”,随着刘警官声音的响起,司机通过图乙中4耳蜗接受刺激,产生神经冲动,沿着与听觉有关的神经传到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形成听觉
    D. 进一步检查车辆时,刘警官不慎被车后备箱内尖锐物品刺到手指,他立即缩手,则缩手反射的神经冲动传导途径是e→d→c→b→a
    11. 2022年伊始,医学界就爆出惊人消息:美国马里兰大学医学中心成功将一颗基因编辑猪的心脏移植进了一名57岁男性心脏病患者的体内,这是全球首例人移植转基因猪心手术。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猪心与人类心脏的大小、管道分布和动力输出类似,其心脏右心室与肺静脉相连通
    B. 人的心脏中,左心房和左心室中流动的血液是含氧气丰富的动脉血
    C. 异种移植,人体免疫系统可能把外来的组织或者器官当作抗原产生排斥反应
    D. 科学家为猪植入人的基因并成功表达说明:基因蕴含的遗传信息在动物和人之间是相通的
    12. 当遇到别人突发紧急情况时,应力所能及的予以救助,下列做法不恰当的是(  )
    A. 做人工呼吸时吹气次数为每分钟16-18次
    B. 发现有人煤气中毒时,应该立即进行人工呼吸予以抢救
    C. 发现有人心脏病发作,不要随意搬动病人,并拨打120急救电话
    D. 用指压、加压包扎等措施,帮助外伤出血的人尽快止血
    13. “你打新冠疫苗了吗?”成为最近流行的问候语,接种疫苗可提高人体对相应疾病的抵抗能力,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接种疫苗可刺激身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反应
    B. 接种的疫苗相当于抗原,可使人体产生相应的抗体
    C. 大面积接种疫苗的目的是有效切断传播途径
    D. 接种疫苗后应注意清淡饮食,多喝水,避免劳累
    14. 如图描述的是绿色开花植物豌豆的一生,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只要环境条件适宜种子就能萌发,首先突破种皮的是③胚根
    B. 豌豆的根系是由许多不定根组成的须根系
    C. 图中果实内6粒种子控制花色的基因组成有可能是相同的
    D. 图中果实由⑥胚珠和⑦果皮组成
    15. 下列有关生物的生殖和发育的描述,错误的是(  )


    A. 图中生物生命发育的起点都是受精卵
    B. 图1和图2两种生物的发育过程主要的区别是图1生物的发育过程少了b蛹期
    C. 图3鸟卵的结构中,胚胎发育的部位是⑤胎盘,图4胚胎发育的场所是1子宫
    D. 图1、图2和图5三种动物的发育方式都是变态发育
    16. 某种家鼠的短尾类型杂交,子代总是出现23的短尾和13的正常尾,无一例外。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 短尾与正常尾是一对相对性状,短尾是显性性状
    B. 该现象的原因可能是某基因组成的短尾个体在出生前死亡
    C. 子代中正常尾类型杂交,所得后代中短尾与正常尾的比例是3:1
    D. 让短尾个体和正常尾个体杂交,子代中正常尾个体所占比例是12
    17. 模式图可用于解释生物学现象,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若该图表示生命起源的化学进化过程,则丁已经实现原始的新陈代谢和个体增殖
    B. 若该图表示人类进化的历程,则丙时期为直立人
    C. 若对应“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中隐含的食物链,甲代表虾米
    D. 若表示血液在心脏的流动方向,甲、乙、丙、丁分别代表静脉、心房、心室、动脉
    18. 如图表示长颈鹿的进化过程,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X表示变异,决定了长颈鹿原种后代性状的改变
    B. Y表示自然选择,决定了长颈鹿进化的方向
    C. 长颈鹿的生存环境决定了其性状是否有利
    D. 不同性状的长颈鹿在生存斗争中相互选择,共同进化
    19. 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港珠澳大桥,穿越了中华白海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工程建设者优化施工方案,通过缩短工期、减少桥墩数量等措施,做到了“大桥通车,白海豚不搬家”。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
    B. 保护生物的栖息环境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措施
    C. 一条白海豚就是一个丰富的基因库
    D. 自然保护区有“活的自然博物馆”之称
    20. 2022.10.23是24节气中的霜降,元代文人吴澄编著《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他将霜降分为三候:一候豺乃祭兽;二候草木黄落;三候蜇虫咸俯。此时豺这类动物开始捕获猎物过冬;树叶都枯黄掉落;冬眠的动物也藏在洞中不动不食进入冬眠状态中。可见这一节气前后对生物影响最大的环境因素是(  )
    A. 阳光 B. 水分 C. 温度 D. 土壤
    21. 如图是一个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图解的部分示意图,①②③表示上一个营养级传递到下一个营养级的能量值,④⑤⑥⑦各代表一定的能量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①表示进入到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
    B. 从能量关系看②>③+④
    C. 箭头①⑤⑥⑦表示该生态系统中能量可以循环利用
    D. 一般情况下,⑥为②的10%~20%
    22. 下列有关微生物与生物技术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各种酒生产过程的核心环节都离不开霉菌的发酵作用
    B. 制作泡菜利用乳酸菌,其繁殖为分裂繁殖,坛子加水密封隔绝空气是为了造成缺氧环境,有利于乳酸菌繁殖
    C. 新鲜蔬菜放在冰箱内冷藏保鲜是由于冷藏条件下微生物繁殖速度慢
    D. 家庭中利用酵母发酵制作馒头、面包时,酵母菌只能进行无氧呼吸
    第II卷(非选择题)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56.0分)
    23. 2019年9月17日,国家主席习近平授予袁隆平“共和国勋章”,以表彰他在杂交水稻研究领域做出的突出贡献。他研究的海水稻(耐盐碱水稻),普遍生长在海边滩涂地区,具有抗干旱、抗倒伏、抗盐碱等特点,并且营养丰富。其稻壳顶端有的具有芒,有的没有芒。无芒有利于收割、脱粒及稻谷的加工。请根据相关资料,回答问题:
    育种初期,研究人员在水稻育苗棚内安装了可调节光照的装置,并且将水稻育苗棚连接气体传感器,以测量棚内二氧化碳浓度变化,从而监测水稻产量的影响因素。如图表示海水稻相关器官结构图以及24小时内密闭空间中二氧化碳浓度曲线,请回答下列问题:

    (1)按照花在茎上的着生方式进行分类,海水稻花属于 ______ 。海水稻米是红色,因此又被称作“红米”。根据图中海水稻米的结构判断,一粒“红米”由花的[ ______ ] ______ 发育而来的。
    (2)“海水稻”能在海边滩涂生长,可推测其根毛细胞的细胞液浓度 ______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盐碱地土壤溶液浓度。如果把普通水稻种植到盐碱地,细胞就会出现图中 ______ (填A、B、C)所示的现象,造成“烧苗”。
    (3)海水稻并不咸,是因为海水稻细胞的 ______ 控制海水中盐分的进出。海水稻根吸水的主要部位是在根尖的[ ______ ] ______ ,你的判断依据是 ______ 。
    (4)在育种过程中有目的地选择叶片直,厚且与茎夹角小的紧凑型植株进行培育,原因是与伸型植株相比,这种株型有利于 ______ 。
    (5)曲线图中,在 ______ 点,水稻的光合作用强度与呼吸作用强度处于平衡状态;影响c~f段二氧化碳浓度持续下降的主要因素是 ______ ,在这个时间段内 ______ ,故不断积累有机物;一天中绿色植物在 ______ 段(曲线上两点之间)的光合作用最强。
    24. 2019年9月17日,国家主席习近平授予袁隆平“共和国勋章”,以表彰他在杂交水稻研究领域做出的突出贡献。他研究的海水稻(耐盐碱水稻),普遍生长在海边滩涂地区,具有抗干旱、抗倒伏、抗盐碱等特点,并且营养丰富。其稻壳顶端有的具有芒,有的没有芒。无芒有利于收割、脱粒及稻谷的加工。请根据相关资料回答问题。
    为研究海水稻有芒和无芒的遗产规律,科研团队进行了以下三组杂交实验。请根据如下表格回答下列问题:
    组别

    亲本组合
    后代性状表现和植株数目
    有芒(株)
    无芒(株)
    1
    有芒×有芒
    2400
    0
    2
    有芒×无芒
    1200
    1200
    3
    无芒×无芒
    600
    1800
    (1)水稻优良品种的培育利用了生物的 ______ 多样性,培育出的海水稻品种优良,属于 ______ 变异(填“可遗传”或“不可遗传”)。
    (2)水稻稻壳顶端有芒和无芒两种不同的表现形式,在遗传学上称 ______ 。根据第 ______ 组亲本组合杂交后代的性状表现,可以判断 ______ 是显性性状。
    (3)若控制水稻稻壳顶端有芒、无芒性状的显性基因用T表示,隐性基因用t表示;推测第2组亲本组合中无芒的基因组成是 ______ ;在第3组后代的无芒植株中,基因组成为Tt的植株理论上应有 ______ 株。
    (4)水稻抗稻瘟病对易感稻瘟病为显性,原本高产的海水稻感染稻瘟病后,会造成减产,说明 ______ 。若用B,b分别表示显性基因和隐性基因,某农民购得一批抗稻瘟病水稻种子,胚的基因型是Bb。该农民能否自留水稻种子用于明年生产?请作出遗传图解,并简要说明。 ______ 。
    (5)当海水稻发生虫害时,多用生物防治的方式进行控制害虫,尽量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若某地农民经常使用某种杀虫剂喷杀害虫,经过一段时间后,害虫的抗药性反而会增强,请用达尔文的自然选择理论解释害虫抗药性增强的原因。 ______
    25. 为贯彻落实“双减”政策,我县各校为丰富课后延时服务,开展各种体育运动。体育活动既能丰富课后生活强身健体,也能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增强抵抗力从而为科学防疫提供保障。请阅读以下相关资料,如图,图示为人体部分器官和系统的关系,图一中序号①~③表示生理过程,图二是图一循环系统模式图,1~4代表心脏四腔,A~D代表血管,甲、乙代表生理过程。请据图回答。

    (1)食物为运动提供能量,淀粉是主要供能物质,在 ______ 开始被消化,最终在小肠被消化、吸收。小肠适合吸收的主要结构特点有 ______ (至少写出一点)。
    (2)运动时,同学们需要大量的氧气,当深吸气时,膈的变化是 ______ (填“收缩”或“舒张”)。吸入的氧与血液进行气体交换的场所是 ______ 。活动过程中,往往会呼吸急促,是由于图二中的[C] ______ (填血管名称)中有感受器,当血液中氧气浓度降低时,感受器感受刺激并产生 ______ ,通过传入神经传到脑干,从而调节呼吸运动。
    (3)运动时会加速血液循环,血液流经图一的②后,血液成分的变化是 ______ ;外界氧气最终会到达骨骼肌细胞进行呼吸作用,为运动提供能量。运动过后口渴又没有及时补充水分时,肾脏中肾小管的 ______ 作用会增强,请写出此结构中水重新吸收回到血液并流回心脏的路径: ______ 。
    (4)听到铃声响起,同学们走出教室,完成该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是 ______ 。外耳和中耳将声波传导和转换后,内耳中接受振动的感受器位于 ______ 中,听到的声音是在 ______ 形成听觉的。运动过程中主要是 ______ 调节,还需要激素调节。
    26. 为贯彻落实“双减”政策,我县各校为丰富课后延时服务,开展各种体育运动。体育活动既能丰富课后生活强身健体,也能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增强抵抗力从而为科学防疫提供保障。请阅读以下相关资料,2022年以来,我国防疫工作始终站在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高度,锚定“动态清零”总方针,全力构筑疫情防控安全屏障。为了巩固来之不易的疫情防控成果,日常防范意识不可松懈,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掌握必备的急救技能尤为重要。
    (1)从传染病的角度来看,新型冠状病毒属于 ______ 。
    (2)注射新冠疫苗后,体内可产生相应的 ______ ,使人们获得对新型冠状病毒的免疫力,这种免疫属于 ______ (选填“非特异性”或“特异性”)免疫。
    (3)“动态清零”采取的办法是一旦发生疫情,快速识别处置,防止扩散,社会面总体上就会向动态清零逐渐迈进。其中,迅速对确诊患者和无症状感染者采取隔离管控的措施属于 ______ ;如果你的朋友从风险区返回,按照防控常态化要求,你建议他怎样做? ______ 。
    (4)日常生活中难免会遇到危急情况,为挽救心源性猝死患者的生命,可利用如图1自动体外除颤器(简称AED)进行急救,这是最有效制止猝死的办法。若公共场所具备AED,则优先使用AED,再进行心肺复苏。分析上述资料,正确的急救步骤是 ______ 。
    ①拨打急救电话120
    ②使用AED设备
    ③胸外心脏按压
    ④人工呼吸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②
    C.④①②③
    D.①②④③
    (5)当同学们遇到外伤出血的患者时,应帮助其及时止血。如图2所示,受伤部位B处血液呈暗红色并缓缓流出,则止血时加压或包扎的位点应在 ______ 处(填字母)。


    27. 在第75届联合国大会上,中国提出2060年前力争实现“碳中和”。“碳中和”是指通过节能减排和吸收二氧化碳,抵消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实现二氧化碳的“零排放”。请阅读以下资料:
    如图甲表示某荒漠生态系统部分食物网,图乙为生态系统的碳循环示意图。请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中共有 ______ 条食物链,若图乙中的a、b、c代表图一中具有食物关系的三种生物,则c代表 ______ 。
    (2)在生态系统中,碳在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反复循环的主要形式是 ______ 。图乙中生物体内的碳返回无机环境的途径有 ______ (填序号)。
    (3)图乙中,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从 ______ (填序号)过程开始,请写出此过程的文字表达式 ______ 。
    (4)若该生态系统的青蛙被大量捕杀,蝗虫的数量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______ 当人们意识到乱捕滥杀的危害后,停止了对青蛙的捕杀,一段时间后,该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相对稳定,这说明生态系统 ______ 。
    答案和解析

    1.【答案】B 
    【解析】解:为了达到设想的目的,制定某一计划全面或比较全面地收集研究对象的某一方面情况的各种材料,并作出分析、综合,得到某一结论的研究方法,就是调查法。它的目的可以是全面把握当前的状况,也可以是为了揭示存在的问题,弄清前因后果,为进一步的研究或决策提供观点和论据。所以为避免疫情蔓延,立即对该家庭采取了相关隔离措施,在此过程中主要用到的科学探究方法是调查法。
    故选:B。
    调查是科学探究常用的方法之一,是了解生物种类、生存环境和外部形态等常用的研究方法。调查者以正确的理论与思想作指导,通过访谈、问卷、测验等手段。有计划地,广泛了解.掌握相关资料。在此基础上进行分析、综合、得出结论。
    调查法包括抽样调查和全面调查,选择普查还是抽样调查要根据所要考查的对象的特征灵活选用,一般来说,对于具有破坏性的调查、无法进行普查、普查的意义或价值不大时,应选择抽样调查,对于精确度要求高的调查,事关重大的调查往往选用普查。

    2.【答案】A 
    【解析】解:A、以上植物1葫芦藓、2肾蕨、3衣藻它们都用孢子繁殖,都属于孢子植物;4银杏,种子繁殖,属于种子植物,错误;
    B、2肾蕨比1葫芦藓长得高大的原因与其具有输导组织,正确;
    C、3衣藻是细胞藻类,细胞内有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正确;
    D、植物2肾蕨、4银杏都具有根,通过根从土壤中吸收水和无机盐,正确。
    故选:A。
    1葫芦藓,属于苔藓植物;2肾蕨,属于蕨类植物;3衣藻,属于藻类植物;4银杏,属于裸子植物。
    掌握各类植物的主要特征是解题的关键。

    3.【答案】A 
    【解析】解:A、鲈鱼前进的动力来自躯干部和尾部的左右摆动,A错误。
    B、龟和蛇属于爬行动物,有防止水分散失的甲或鳞片,适应陆地生活,B正确。
    C、兔属于哺乳动物,鹰属于鸟类,都属于恒温动物,体温恒定,不随环境温度的变化而改变,C正确。
    D、蝉属于节肢动物,节肢动物是动物界中种类最多,数量最大,分布最广的一个类群,D正确。
    故选:A。
    动物的分类除了要比较外部形态结构,还要比较动物的内部构造和生理功能,并结合动物的生活习性和地理分布情况等。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掌握各种动物的主要特征。

    4.【答案】D 
    【解析】解:A、粮食要想长期的保存,就要想法抑制种子的呼吸作用。含嘉仓为了抑制种子的呼吸作用,储粮窖修在较深的地方,形成低温,可延长种子的寿命,A正确。
    B、窖项修成圆锥形,外层敷上黄泥,氧气很难出入窖仓,使种子营养消耗少,B正确。
    C、为仓中的粮食提供了干燥、低温的环境,在窖底、窖壁铺设木板、草、糠、席等物品,形成干燥环境,延长种子的寿命,C正确。
    D、用火烧烤后提供充足的氧和适宜的温度,增强了种子的呼吸作用,会发霉变质,不利于延长种子的寿命,D错误。
    故选:D。
    呼吸作用是细胞内的有机物在氧气的参与下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出能量的过程。呼吸作用的表达式是:有机物+氧气→水+二氧化+能量。
    影响种子呼吸作用的条件是温度、水分、和空气,要想长期保存应从降低温度、减少水分、增加二氧化碳浓度等方面来考虑。

    5.【答案】D 
    【解析】解:A、植物的生长需要多种无机盐,无机盐必须溶解在水中植物才能吸收利用。植物需要量最大的无机盐是含氮、含磷、含钾的无机盐。所以施肥的目的就是提供植物生长必需的无机盐,A错误;
    B、范•海尔蒙特的柳树栽培实验,5年后,柳树质量增加了80多千克,而土壤只减少了不到100克,当时他误认为柳树增加的重量只能来源于水,而不知空气中二氧化碳所起的作用,B错误;
    C、蒸腾作用是根吸水的动力,促进了水和无机盐的运输,蒸腾作用还能降低温度,植物的蒸腾作用散失的水分约占植物吸收水的99%以上,因此西瓜在膨果期吸收进来的大量水分主要用于蒸腾作用,C错误;
    D、萌发的种子进行呼吸作用,消耗瓶中的氧气,所以燃烧的蜡烛熄灭,说明萌发的种子呼吸作用消耗氧气,D正确。
    故选:D。
    (1)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叫做光合作用。影响光合作用效率的环境因素有:光照、温度、二氧化碳的浓度等;
    (2)活细胞利用氧,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且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给生命活动的需要,这个过程叫作呼吸作用。
    (3)蒸腾作用是水分从活的植物体表面(主要是叶子)以水蒸气状态散失到大气中的过程.这不是对水的一种浪费,蒸腾作用有其重要的意义,据此解答。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会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产生活中某些现象。

    6.【答案】C 
    【解析】解:A、图一结构是气孔,主要存在于图二的②表皮中;叶脉里含有导管和筛管,可以运输水分、无机盐和有机物。因此,图二中的①叶脉受损,会减少水分的运输,从而降低叶肉细胞的光合作用,A错误;
    B、叶片发黄最可能是图二的③叶肉细胞中叶绿体减少所致,B错误;
    C、在夏日中午12时,由于阳光过强,气温较高,大豆植株为了减少水分的散失,使得蒸腾作用降低而关闭了一部分气孔。所以,气孔处于b关闭状态的数量增多,C正确;
    D、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呼吸作用的场所是线粒体。因此,图三所示的光合作用只发生在含有叶绿体的叶片等处,而呼吸作用可发生在所有的活细胞处,D错误。
    故选:C。
    图一中,a气孔张开,b气孔关闭;图二中,①叶脉、②表皮、③叶肉、④气孔。
    本题考查了叶片的结构、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等相关知识,属理解层次,意在考查考生能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7.【答案】C 
    【解析】解:A、图一装置中,烧杯②内溶液为酒精,把叶片放在盛有酒精的小烧杯里隔水加热,使叶绿素溶解到酒精里,叶片变成黄白色,A错误。
    B、向装置中装入适量萌发的种子,置于适宜条件下一段时间。打开瓶盖,将燃烧的小蜡烛放入该装置中,可观察到小蜡烛熄灭。该实验说明:萌发的种子能进行呼吸作用,消耗了瓶中氧气,B错误。
    C、种子的呼吸作用吸收氧气,释放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图三广口瓶中为萌发的种子,释放出的气体能使试管中澄清的石灰水会变浑浊,C正确。
    D、小鱼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来获得水中的溶解氧,因此在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的实验过程中,观察前,需用湿润的棉花把小鱼头部的鳃盖和躯干部分包裹起来,并露出尾部。目的是保持小鱼正常的呼吸;正常情况下,使用低倍显微镜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流动情况,低倍镜比高倍镜的视野亮,D错误。
    故选:C。
    《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步骤:暗处理→选叶遮光→光照→摘下叶片→酒精脱色→漂洗加碘→观察颜色。
    细胞内有机物在氧的参与下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能量的过程,叫做呼吸作用。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相关的实验。

    8.【答案】D 
    【解析】解:A、动物的行为从获得的途径上划分,可以分为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正确。
    B、夜蛾的逃生行为是由遗传物质决定的,属于先天性行为,正确。
    C、动物通过动作、声音、气味进行信息交流。夜晚一只狗狂吠,其他狗跟着狂吠不止,狗的叫声起了信息交流的作用,正确。
    D、学习行为是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获得的,学习行为可以使它们更好地适应复杂环境的变化,错误。
    故选:D。
    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生来就有的,是由动物体内的遗传因素决定的;而学习行为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获得的。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动物行为的特点。

    9.【答案】C 
    【解析】解:A、小肠吸收的营养物质进入③小肠静脉中,其血液为营养丰富的静脉血,经下腔静脉回到右心房,A正确。
    B、由⑥肾静脉流出的血液是含尿素量最少的静脉血,所以由⑥流出的血液与⑤中的血液相比,氧气减少、二氧化碳增多,尿素、无机盐等减少,B正确。
    C、血液流经肺部毛细血管时,肺泡内的氧气扩散进入血液,血液中二氧化碳扩散进入肺泡,所以血液由静脉血变成动脉血,图中①是肺静脉内流动脉血,②是肺动脉,内流静脉血,②血液中含氧较①低,C错误。
    D、⑦是从脑流出的静脉血,经上腔静脉流回右心房,然后进入右心室,经肺动脉到达肺部毛细血管,完成气体交换,一部分二氧化碳排出体外,D正确。
    故选:C。
    图中①肺静脉、②肺动脉、③小肠静脉、④小肠动脉、⑤肾动脉、⑥肾静脉、⑦脑静脉、⑧脑动脉。
    此题的知识点较多,认真审题,有扎实的基本功是解题的关键。

    10.【答案】D 
    【解析】解:A、外界物体反射来的光线,经过角膜、房水,由瞳孔进入眼球内部,再经过2晶状体和玻璃体的折射作用,在视网膜上能形成清晰的物像,物像刺激了4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这些感光细胞产生的神经冲动,沿着视神经传到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就形成视觉,A正确;
    B、司机看见交警靠边停车的手势后,是对手势这种信号的刺激做出的一种反应,此反射过程中,有大脑皮层的参与,因此属于复杂(条件)反射,B正确;
    C、听觉的形成过程是:外界的声波经过外耳道传到鼓膜,引起鼓膜的振动;振动通过听小骨传到内耳,刺激3耳蜗内的听觉感受器,产生神经冲动;神经冲动通过与听觉有关的神经传递到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就形成了听觉。司机听到声音,是由于4耳蜗接受刺激,产生神经冲动,沿着与听觉有关的神经传到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形成听觉,C正确;
    D、反射弧中神经冲动传导的路线: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用图丙中的字母和箭头表示出缩手反射的神经冲动传导途径是:a→b→c→d→e,D错误。
    故选:D。
    (1)图示甲表示眼球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角膜,2晶状体,3玻璃体,4视网膜,5视神经。
    (2)图示乙表示耳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鼓膜,2听小骨,3半规管,4耳蜗。
    (3)图示丙表示反射弧的结构示意图,图中反射弧包括a感受器、b传入神经、c神经中抠、d传出神经、e效应器五部分。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记形成视觉和听觉的部位以及反射弧的组成。

    11.【答案】A 
    【解析】解:A、心脏右心室与肺动脉相连通,左心房与肺静脉相连通,错误。
    B、正常人的心脏的四个腔中,流动着动脉血的两个腔是左心房和左心室,右心房和右心室流动的是静脉血,正确。
    C、移植到人体内植入器官的组织细胞相当于抗原,正确。
    D、各种生物的DNA在组成方式上是相同的,一种生物的基因在另一种生物的体内同样可以得到表达。科学家为猪植入人的基因并成功表达说明:基因蕴含的遗传信息在动物和人之间是相通的,正确。
    故选:A。
    心脏主要由心肌构成,分为左心室、右心室、左心房、右心房四个腔,分别与主动脉、肺动脉、肺静脉、上下腔静脉相通。心脏中有防止血液倒流的瓣膜,同侧的心室和心房之间有房室瓣,心室与动脉之间有动脉瓣。
    掌握心脏的结构特点是解题的关键。

    12.【答案】B 
    【解析】解:A、根据呼吸运动的原理,可用人工方法让胸廓有节律地扩大和缩小,以帮助呼吸运动减弱或暂时停止呼吸的患者维持肺的通气功能,这就叫人工呼吸。每分钟内呼吸的次数叫呼吸频率。据测定,呼吸频率随着年龄、性别和活动情况的不同而不同。成年人在平静状态下的呼吸频率大约是15---20次/分,A不符合题意;
    B、发生意外事故,人会出现突然停止呼吸的状况,若不及时进行抢救大脑和心脏供氧不足会造成死亡,因此要立即打开门窗,将其转移到通风处,在拨打“120”之后,要进行人工呼吸的方法来进行急救,人工呼吸最简单易行的方法是口对口吹气法。B符合题意;
    C、遇到心脏病发作患者要迅速拨打“120”,同时帮助其服药或采取胸外心脏挤压以及人工呼吸进行救助,不要随意搬动病人,C不符合题意;
    D、用指压、加压包扎等措施帮助外伤出血的人尽快止血,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对溺水、触电、煤气中毒导致呼吸暂停者,应马上拨打“120”,并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关爱生命,永保健康,是社会热点,引导学生关注。

    13.【答案】C 
    【解析】解:A、接种疫苗可刺激身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反应,正确;
    B、接种的疫苗相当于抗原,可使人体产生相应的抗体,正确;
    C、大面积接种疫苗的目的是保护易感人群,错误;
    D、接种疫苗后应注意清淡饮食,多喝水,避免劳累,正确;
    故选:C。
    根据某些传染病的发生规律,将各种安全有效的疫苗,按照科学的免疫程序,有计划的给儿童进行预防接种,以达到预防、控制和消灭某种传染病的目的,这种有计划的进行预防接种叫计划免疫.计划免疫可以有效的预防某种传染病,对于保护儿童的健康和生命,提高人口素质,造福子孙后代,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熟记计划免疫及其意义即可.可以从计划免疫的概念、特点和目的方面来切入.

    14.【答案】C 
    【解析】解:A.环境条件适宜种子就能萌发,首先突破种皮的是③胚根,②胚芽也能突破种皮,种子萌发还需要种子自身有完整的胚和正常的生命力,错误;
    B.根系是一株植物上所有根的总和,主要由主根和侧根组成的根系叫直根系,豌豆的直根系主根发达,长而粗,侧根短而细,错误;
    C.花的颜色由液泡中的花青素决定,绝大多数影响花色的因素是由基因控制的,与6粒胚珠中卵细胞完成受精的花粉粒中精子的基因有可能相同,正确;
    D.果实由⑥种子和⑦果皮组成,错误。
    故选:C。
    1、①胚轴;②胚芽;③胚根;④子叶;⑤种皮;⑥种子;⑦果皮;
    2、种子萌发时,胚根和胚芽能突破种皮;
    3、果实由种子和果皮组成。
    解答此题要掌握明确种子的结构和成分及萌发的条件。

    15.【答案】C 
    【解析】解:A、图中生物生命发育的起点都是受精卵,A正确。
    B、图1的发育过程是:A受精卵、BC若虫、D成虫,图2的发育过程是:d受精卵、a幼虫、b蛹、c成虫,因此图1生物的发育过程比图2少了b蛹期,B正确。
    C、图3鸟卵的结构中,胚胎发育的部位是⑤胚盘,而不是胎盘;图4胚胎发育的场所是1子宫,C错误。
    D、图1蝗虫的发育是不完全变态,图2家蚕的发育是完全变态,图5青蛙的发育是变态发育,因此三者都属于变态发育,D正确。
    故选:C。
    图1是蝗虫的发育,A受精卵、BC若虫、D成虫;图2是家蚕的生殖发育过程,d受精卵、a幼虫、b蛹、c成虫;图3是鸟卵的结构,①卵壳、②系带、③卵白、④卵黄、⑤胚盘、⑥气室;图4是人体胚胎,1子宫、2胎盘、3系带;图5是青蛙。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明确生物的生殖和发育特点。

    16.【答案】C 
    【解析】解:A、子代个体中出现了亲代没有的性状,新出现的性状一定是隐性性状,家鼠的短尾类型相交,后代出现了亲代没有的性状正常尾,因此可判定短尾与正常尾是一对相对性状,短尾是显性性状,正常尾是隐性性状,A正确。
    B、按正常的遗传规律,短尾亲本的后代中,短尾与正常尾的比例应该是3:1的,但实际是2:1,推测可能是显性纯合的个体(AA)在出生前死亡导致,B正确。
    C、短尾是显性性状,正常尾是隐性性状,子代中正常尾类型杂交,均由隐性基因控制,所得后代中均是正常尾,C错误。
    D、让短尾个体和正常尾个体杂交,短尾个体的基因组成一定是杂合体(Aa),因为纯合体(AA)在未出生前已经死亡,与隐性性状(aa)正常尾杂交,后代的正常尾(aa)个体所占的比例应该是12,D正确。
    故选:C。
    (1)在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过程中,子代个体中出现了亲代没有的性状,新出现的性状一定是隐性性状,亲代的基因组成是杂合体。
    (2)短尾类型相交配,子代中有一类型死亡,能存活的短尾与正常尾之比为2:1,结果不是3:1,说明有个体死亡。
    (3)设定本题短尾基因(A)表示,正常尾基因(a)表示,家鼠的短尾类型相交,子代总是出现23的短尾和13的正常尾的遗传图解如下图: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基因的显性与隐性以及基因在亲子间的传递。

    17.【答案】C 
    【解析】解:A、由分析可知:若该图表示生命起源的化学进化过程:甲代表无机小分子→乙是有机小分子→丙是有机大分子→丁是原始生命,则丁已经实现原始的新陈代谢和个体增殖,正确。
    B、人类的进化的四个阶段:南方古猿→能人→直立人→智人,若该图表示人类进化的历程,则丙时期为直立人,正确。
    C、若对应“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中隐含的食物链,食物链是:藻类→虾米→小鱼→大鱼,甲代表藻类,错误。
    D、血液循环途径包括:体循环和肺循环。体循环:左心室→主动脉→全身各级动脉→全身各处毛细血管→全身各级静脉→上、下腔静脉→右心房;肺循环: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血液在心脏处的流动方向:静脉→心房→心室→动脉,若表示血液在心脏的流动方向,甲、乙、丙、丁分别代表静脉、心房、心室、动脉,正确。
    故选:C。
    (1)关于地球上生命起源的假说比较多,大部分学者认同化学起源学说,认为地球上的原始生命起源于非生命物质。
    (2)人类的进化的四个阶段:南方古猿→能人→直立人→智人。
    (3)食物链反映的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所以食物链中不应该出现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食物链的正确写法是: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注意起始点是生产者。
    (4)血液循环途径包括:体循环和肺循环。体循环:左心室→主动脉→全身各级动脉→全身各处毛细血管→全身各级静脉→上、下腔静脉→右心房;肺循环: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
    这是一道综合题,只有熟练掌握生物学知识才能正确答题。

    18.【答案】D 
    【解析】解:A、X指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不同性状,A正确;
    B、Y表示自然选择,自然选择过程中保存有利性状,淘汰不利性状,B正确;
    C、生物产生的变异是否有利,则决定于生物是否适应环境,C正确;
    D、达尔文认为,在激烈的生存斗争中,具有有利变异的个体,容易在生存斗争中获胜而生存下去。反之,具有不利变异的个体,则容易在生存斗争中失败而死亡。这就是说在自然界中的生物,经过激烈的生存斗争,生存下来的个体是通过遗传过程来积累其特性的(有利变异),最终形成具有新特性的新品种,D错误。
    故选:D。
    图中X表示变异、Y表示自然选择、Z表示隔离,这三者是生物进化中的基本环节,自然选择直接作用于生物的表现型,保存有利性状,淘汰不利性状,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变化长颈鹿原种和长颈鹿新种是两个物种,不能进行基因交流。图中X表示变异,Y表示自然选择。Z表示隔离,这三者是生物进化中的基本环节
    本题以概念图形式考查本题考查了物种的形成过程,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的能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物种形成的三个环节。

    19.【答案】C 
    【解析】解:A、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建立自然保护区是指把包含保护对象在内的一定面积的陆地或水体划分出来,进行保护和管理;正确;
    B、保护生物的栖息环境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措施,正确;
    C、每种生物都是一个丰富的基因库,每种生物包括同种的很多生物个体,因此不能说一条白海豚就是一个丰富的基因库。错误;
    D、自然保护区是“天然的基因库”,是进行科学研究的“天然实验室”,还是向人们普及生物知识和宣传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活的自然博物馆”.正确。
    故选:C。
    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
    (1)就地保护:主要形式是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
    (2)迁地保护:将濒危生物迁出原地,移入动物园、植物园、水族馆和濒危动物繁育中心,进行特殊的保护和管理,是对就地保护的补充.
    (3)建立濒危物种种质库,保护珍贵的遗传资源.
    (4)加强教育和法制管理,提高公民的环境保护意识。
    熟记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基本措施是解题关键.其中最有效的措施是就地保护,认识保护生物多样性对人类的重要作用。

    20.【答案】C 
    【解析】解:非生物因素包括:光、温度、水、空气、土壤等,其中温度影响生物的分布、生长和发育。豺这类动物开始捕获猎物过冬;树叶都枯黄掉落;冬眠的动物也藏在洞中不动不食进入冬眠状态中。可见这一节气前后对生物影响最大的环境因素是温度。
    故选:C。
    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叫生态因素,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包括:光、温度、水、空气、土壤等.生物因素是指环境中影响某种生物个体生活的其他所生物。
    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21.【答案】B 
    【解析】解:A、①表示初级消费者同化的能量,根据能量流动的特点①远远小于流经生态系统内部的总能量,A错误;
    B、②为次级消费者同化的能量,其去向除了③流向分解者、④流向下一营养级外,还有呼吸消耗和未被利用,所以②>③+④,B正确;
    C、生态系统中能量可以单向流动不能循环利用,C错误;
    D、能量传递效率为10%~20%,所以一般情况下,②为①的10%~20%,③为②的10%~20%,D错误;
    故选:B。
    图中①②③分别代表各级消费者同化的能量。④⑤⑥⑦表示分解者分解的能量。
    本题考查生态系统功能的相关知识点,意在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与掌握程度,培养了学生分析题意、获取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

    22.【答案】B 
    【解析】解:A、各种酒生产过程的核心环节都离不开酵母菌的发酵作用,A错误;
    B、制作泡菜时要用到乳酸菌,乳酸菌发酵产生乳酸,使得菜具有特殊的风味,乳酸菌是厌氧菌,分解有机物是不需要氧气的,因此泡菜坛要加盖并用一圈水来封口,以避免外界空气的进入,否则如果有空气进入,就会抑制乳酸菌的活动,影响泡菜的质量。因此制作泡菜的坛子加水密封隔绝空气是为了造成缺氧的环境,利于乳酸发酵。B正确;
    C、新鲜蔬菜放在冰箱内冷藏保鲜是因为低温可以降低蔬菜的呼吸作用,C错误;
    D、制作馒头、面包用酵母,酵母菌既能进行无氧呼吸,也能进行有氧呼吸,D错误。
    故选:B。
    由于各种细菌、真菌等微生物,接触到食物,并利用食物上的有机物,发育繁殖。期间会产生很多的生长代谢产物,产生各种各样的味道,如酸、臭等等。因此食物腐败变质是由于微生物的生长和大量繁殖而引起的。根据食物腐败变质的原因,食品保存就要尽量的杀死或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和大量繁殖;
    酿酒时要用到酵母菌,在无氧的条件和适宜的温度下,酵母菌能分解葡萄糖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我们把此过程称之为酒精发酵,解答即可。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知道食品保存的方法。

    23.【答案】花序  4  子房  大于  C  细胞膜  1  成熟区  成熟区有大量根毛  合理密植,提高光合作用效率  c、f  光照  植物进行光合作用且光合作用强度大于呼吸作用强度  cd 
    【解析】解:(1)水稻的花并不是一朵,而是多枚花按照一定的顺序在茎上着生,所以,水稻花属于花序。在水稻的一朵花中既有雌蕊,又有雄蕊,因此,自然条件下水稻的传粉方式是自花传粉。图中海水稻米的结构的最外层具有果皮,因此,一粒“红米”是一颗果实,所以,一粒“红米”是由花内的4子房发育而来的。
    (2)当细胞液的浓度大于周围水溶液的浓度时,细胞就吸水。所以,海水稻可以生活在盐碱地中,其根毛细胞中细胞液的浓度应大于土壤中的盐浓度。如果把普通水稻种植到盐碱地,由于普通水稻根毛细胞内细胞液浓度小于盐碱地土壤溶液浓度,导致水稻根部失水会出现的“烧苗”现象,如图中的C。
    (3)水稻细胞的细胞膜能够控制物质的进出,能阻止多余盐份进入细胞。所以海水稻并不咸,是因为海水稻细胞的细胞膜控制海水中盐分的进出。植物吸收水和无机盐的主要器官是根。根尖1成熟区,细胞停止伸长,并且开始分化,表皮一部分向外突起形成根毛。有大量的根毛,大大增加了根与土壤中水接触的面积,有利于吸水。
    (4)叶片直,厚且与茎夹角小便于水稻叶片接受更多的阳光,光是水稻进行光合作用所需要的动力,这样有效地增加光合作用的效率,有利于水稻植株的生长发育。
    (5)图中c、f点表示呼吸作用强度等于光合作用强度。图中cf段,在有光的条件下,植物进行光合作用且光合作用强度大于呼吸作用强度,有机物得以积累。cd二氧化碳浓度持续下降,说明光合作用最强。
    故答案为:
    (1)花序;4子房
    (2)大于;C
    (3)细胞膜;1成熟区;成熟区有大量根毛
    (4)合理密植,提高光合作用效率
    (5)c、f;光照;植物进行光合作用且光合作用强度大于呼吸作用强度;cd
    水稻花的的结构图中:1花药、2花丝、3柱头,4子房。
    AB细胞吸水,C细胞失水。
    根尖结构图中:1成熟区、2伸长区、3分生区、4根冠。
    解题的关键是掌握植物的光合作用、呼吸作用、根尖的结构和功能以及植物的生殖等基础知识。

    24.【答案】基因  可遗传  相对性状  3  无芒  Tt  1200  生物的表现性状受基因和环境的共同影响  水稻进行自花传粉,基因型是Bb的水稻种子产生的后代中理论上有25%的易感稻瘟病个体,所以不能自留水稻种子用于明年生产  杀虫剂对害虫中具有抗药性变异的个体进行定向选择的结果 
    【解析】解:(1)生物多样性包括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如我国科学家袁隆平用野生水稻与普通水稻杂交,培育出了高产的杂交水稻,就是利用了基因(遗传)的多样性,培育出的海水稻遗传物质发生改变,这种变异能遗传给下一代,称为可遗传的变异。
    (2)在遗传学上,把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称为相对性状。因此,水稻产生有芒和无芒两种不同的表现形式,在遗传学上称为相对性状。根据表格中第3组,亲代都是无芒,而后代出现了有芒,表明新出现的有芒是隐性性状,无芒是显性性状。因此,根据表中第3组数据可以推测无芒是显性性状,有芒是隐性性状。
    (3)有芒是显性性状,无芒是隐性性状,若控制水稻稻壳顶端有芒、无芒性状的显性基因用T表示,隐性基因用t表示。则第2组子代有芒的基因组成是tt,双亲遗传给有芒后代的基因一定是t,因此第2组亲代无芒的基因组成是Tt;在第3组后代有芒的基因组成是tt,双亲遗传给有芒后代的基因一定是t,因此双亲的基因组成是Tt,遗传图解如图:

    可见后代出现基因组成为Tt的植株理论上应有:1800×2/3=1200(株)。
    (4)由题干可知,原本高产的海水稻感染稻瘟病后,会造成减产,说明:生物的表现性状受基因和环境的共同影响。抗稻瘟病水稻种子,胚的基因型是Bb,遗传图解如下图:

    水稻进行自花传粉,基因型是Bb的水稻种子产生的后代中理论上有25%的易感稻瘟病个体,所以不能自留水稻种子用于明年生产。
    (5)经常使用某种杀虫剂喷杀害虫,害虫中存在少量个体具有抗药性强的变异,杀虫剂对害虫中具有抗药性变异的个体进行定向进择,抗药性强的个体生存下来并大量繁殖积累,使害虫的抗药性增强。
    故答案为:(1)基因;可遗传
    (2)相对性状;3;无芒
    (3)Tt;1200
    (4)生物的表现性状受基因和环境的共同影响。

    不能。水稻为自花传粉,基因型为Bb的水稻种子产生的后代理论上有25%的易感稻瘟病个体。
    (5)杀虫剂对害虫中具有抗药性变异的个体进行定向选择的结果。(或害虫群体中原本就有抗药性的个体,使用杀虫剂后,杀虫剂起了选择作用,抗药性强的个体生存下来并繁殖后代,同时把抗药性变异遗传给下一代,抗药性个体数量增加)(只要描述自然选择合理即可)
    1、生物的性状传给后代的现象叫遗传;生物的亲代与子代之间以及子代的个体之间在性状上的差异叫变异。
    2、生物体的某些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而成对的基因往往有显性显性和隐性之分,当细胞内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只有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当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都是隐性基因时,才会表现出隐性性状。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基因的显隐性,可以借助绘制遗传图解的方法来解答。

    25.【答案】口腔  小肠很长(或小肠有皱襞和小肠绒毛或小肠内有丰富的毛细血管)  收缩  肺(或肺泡)  主动脉  神经冲动  静脉血变成动脉血  重吸收  肾小管→肾小管处毛细血管→肾静脉→下腔静脉→右心房  反射弧  耳蜗  大脑皮层(听觉中枢)  神经系统 
    【解析】解:(1)淀粉在口腔内被唾液淀粉酶分解成了麦芽糖,在小肠中被肠液、胰液分解为葡萄糖。小肠长约5~6 m,小肠内壁有环形皱襞,皱襞上有小肠绒毛,增大了消化和吸收的面积;小肠绒毛内有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小肠绒毛壁、毛细血管壁、毛细淋巴管壁都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有利于营养物质的吸收。
    (2)呼吸系统由呼吸道和肺组成,肺是呼吸的主要器官,是气体交换的场所。吸气时,膈肌与肋间肌收缩,引起胸腔前后、左右及上下径均增大,膈肌顶部下降,胸廓的容积扩大,肺随之扩张,造成肺内气压减小,小于外界大气压,外界气体进入肺内,完成吸气。活动过程中,往往会呼吸急促,是由于图二中的[C]主动脉中有感受器,当血液中氧气浓度降低时,感受器感受刺激并产生神经冲动,通过传入神经传到脑干,从而调节呼吸运动。
    (3)运动时会加速血液循环,血液流经图一的②后,肺泡内的氧气进入血液,血液中的二氧化碳进入肺泡排出体外,血液由静脉血变成动脉血;外界氧气最终会到达骨骼肌细胞进行呼吸作用,为运动提供能量。运动过后口渴又没有及时补充水分时,肾脏中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会增强,水重新吸收回到血液并流回心脏的路径:肾小管→肾小管处毛细血管→肾静脉→下腔静脉→右心房。
    (4)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因此,听到铃声响起,同学们走出教室,完成该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听觉的形成过程:声波→外耳道→鼓膜→听小骨→耳蜗→听觉神经→大脑的一定区域(听觉中枢)。因此,外耳和中耳将声波传导和转换后,内耳中接受振动的感受器位于耳蜗中,听到的声音是在大脑皮层形成听觉的。运动过程中主要是神经系统调节控制,还需要激素调节。
    故答案为:(1)口腔;小肠很长(或小肠有皱襞和小肠绒毛或小肠内有丰富的毛细血管 );
     (2)收缩;肺(或肺泡);主动脉;神经冲动;
      (3)静脉血变成动脉血;重吸收;肾小管→肾小管处毛细血管→肾静脉→下腔静脉→右心房;
    (4)反射弧;耳蜗;大脑皮层(听觉中枢);神经系统。
    图一中①吸收、②肺泡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③肺的通气(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
    图二中1右心房、2左心房、3右心室、4左心室、A肺动脉、B肺静脉、C主动脉、D上、下腔静脉、甲肺部毛细血管网、乙全身组织处的毛细血管网。
    此题属于综合题,灵活运用知识是解题的关键。

    26.【答案】病原体  抗体  特异性  控制传染源  要主动报备,并落实本地疫情防控政策(或实行集中或者居家隔离,不外出或配合医护人员做好核酸检测)  A  C 
    【解析】解:(1)病原体是指引起传染病的细菌、真菌、病毒和寄生虫等生物。因此,新型冠状病毒是引起新型冠状肺炎的病原体。
    (2)抗体是病原体侵入人体后,刺激淋巴细胞产生的一种抵抗该病原体的特殊蛋白质。引起人体产生抗体的物质叫抗原,因此疫苗从免疫学角度讲属于抗原,注射新冠肺炎疫苗使人体产生抵抗该病毒的抗体,该抗体只对新冠肺炎病毒有效,对其它病毒无效。因此这种免疫方式属于特异性免疫。
    (3)控制传染病的措施有三个: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迅速对确诊患者和无症状感染者采取隔离管控的措施属于控制传染源。如果朋友从风险区返回,按照防控常态化要求,建议他:要主动报备,并落实本地疫情防控政策、实行集中或者居家隔离,不外出、配合医护人员做好核酸检测等。
    (4)若公共场所具备AED,则优先使用AED,再进行心肺复苏。为挽救心源性猝死患者的生命,正确的急救步骤是:①拨打急救电话→②使用AED除颤→实施心肺复苏(③胸外心脏按压及④人工呼吸)→医疗监护转运→入院救治。心肺复苏是指救护员在现场为心脏骤停患者实施胸外心脏按压及人工呼吸的技术。
    (5)静脉出血的特点是:静脉血血色暗红,压力较小,血流较慢,静脉是把血液从全身各处送到心脏的血管,血液流动的方向是:血管→心脏,静脉出血应该在远心端进行压迫止血。因此,若受伤部位B处有暗红色的血液缓缓流出,说明是静脉出血,则加压或包扎的位点应在远心端C处。
    故答案为:
    (1)病原体;
    (2)抗体;特异性;
    (3)控制传染源;要主动报备,并落实本地疫情防控政策(或实行集中或者居家隔离,不外出或配合医护人员做好核酸检测);
    (4)A;
    (5)C。
    传染病是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够在生物体之间传播的一种疾病,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等特点。传染病能够在人群中流行,必须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这三个环节,缺少其中任何一个环节,传染病的预防措施包括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等措施。
    掌握特异性免疫的特点及传染病的相关知识是解题的关键。

    27.【答案】5  沙鼠或蝗虫  二氧化碳  1、3、4  2  二氧化碳+水→叶绿体光有机物(储存着能量)+氧气  先上升后下降  有一定的自动(自我)调节能力 
    【解析】解:图一中食物链有:青草→沙鼠→荒漠雕鸮,青草→沙鼠→蛇→荒漠雕鸮,青草→蝗虫→蛙→蛇→荒漠雕鸮,青草→蝗虫→沙云雀→荒漠雕鸮,青草→蝗虫→蜥蜴→荒漠雕鸮,共5条。能量沿食物链逐级递减,所以营养级别越高,体内有机物含量越少,图二中食物链为:乙→c→a→b,对应图一食物链有青草→沙鼠→蛇→荒漠雕鸮,青草→蝗虫→沙云雀→荒漠雕鸮,青草→蝗虫→蜥蜴→荒漠雕鸮,则c代表沙鼠或蝗虫。
    (2)在生态系统中,碳在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反复循环的主要形式是二氧化碳。生物体通过呼吸作用分解有机物,产生二氧化碳,因此图二中,生物体内的碳返回无机环境的途径有1、3、4。
    (3)图乙中,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是从绿色植物 2光合作用固定太阳能开始,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如淀粉),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叫做光合作用。文字表达式为:二氧化碳+水→叶绿体光有机物(储存着能量)+氧气。
    (4)若该生态系统的青蛙被大量捕杀,蝗虫由于缺少天敌数量后增加,增加到一定程度由于缺少食物又开始下降。因此,若该生态系统的青蛙被大量捕杀,蝗虫的数量会发生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当人们意识到乱捕滥杀的危害后,停止了对青蛙的捕杀,一段时间后,该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相对稳定,这说明生态系统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
    故答案为:(1)5;沙鼠或蝗虫;
    (2)二氧化碳;1、3、4
    (3)2;二氧化碳+水→叶绿体光有机物(储存着能量)+氧气;
    (4)先上升后下降;有一定的自动(自我)调节能力。
    图乙中甲表示分解者、乙表示生产者、丙表示消费者、1分解作用、2光合作用、3、4呼吸作用、5燃烧。
    掌握生态系统的有关知识是解题的关键。

    相关试卷

    2023年山东省泰安市中考生物模拟试卷(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3年山东省泰安市中考生物模拟试卷(含解析),共3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简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山东省泰安市中考生物模拟冲刺试卷 (含答案):

    这是一份山东省泰安市中考生物模拟冲刺试卷 (含答案),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生物中考复习 山东省泰安市2019中考生物模拟冲刺试卷:

    这是一份初中生物中考复习 山东省泰安市2019中考生物模拟冲刺试卷,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