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新高考2024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微专题小练习专练46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新高考2024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微专题小练习专练46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第1页
    还剩2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新高考2024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微专题小练习专练46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展开

    这是一份新高考2024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微专题小练习专练46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共3页。
    A.活体转化实验中,R型菌转化成的S型菌不能稳定遗传
    B.活体转化实验中,S型菌的荚膜物质使R型菌转化成有荚膜的S型菌
    C.离体转化实验中,蛋白质也能使部分R型菌转化成S型菌且可实现稳定遗传
    D.离体转化实验中,经DNA酶处理的S型菌提取物不能使R型菌转化成S型菌
    2.下列有关人类对遗传物质探索的相关实验叙述正确的是( )
    A.S型菌的DNA注射到活的小鼠体内,可以从小鼠体内分离得到S型活菌
    B.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证明了DNA是生物界中主要的遗传物质
    C.单用烟草花叶病毒的RNA,不可使烟草叶片出现病斑
    D.肺炎链球菌离体转化实验采用了减法原理
    3.1952年,赫尔希和蔡斯用32P或35S标记噬菌体并分别与无标记的细菌混合培养,保温后经过搅拌、离心得到了上清液和沉淀物,并检测放射性。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实验所获得的子代噬菌体不含35S而部分可含有32P
    B.若搅拌不充分会使35S标记组沉淀物的放射性偏低
    C.若保温时间过长会使32P标记组上清液的放射性偏高
    D.该实验说明DNA分子在亲子代之间的传递具有连续性
    4.某实验甲组用35S标记的噬菌体侵染32P标记的大肠杆菌,乙组用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35S标记的大肠杆菌,检测子代噬菌体的放射性情况,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甲组子代有放射性,乙组子代没有放射性
    B.甲组子代没有放射性,乙组子代有放射性
    C.甲、乙两组子代都有放射性
    D.该实验能证明噬菌体的DNA是遗传物质
    5.下列关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细胞核中的遗传物质是DNA,细胞质中的遗传物质是RNA
    B.细胞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非细胞生物的遗传物质是RNA
    C.真核和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一部分病毒的遗传物质也是DNA
    D.肺炎链球菌转化实验和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证明了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6.关于“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分别用含有35S和32P的培养基培养噬菌体
    B.被标记的噬菌体应与未被标记的大肠杆菌长时间保温培养
    C.此实验也可用15N代替32P,以相同的方法来标记噬菌体的DNA
    D.此实验表明DNA是噬菌体的遗传物质
    7.如图一是关于肺炎链球菌R型菌的转化过程图。据研究,并非任意一株R型菌与一株S型菌之间的接触都可发生转化,凡能发生转化的,其R型菌必须处于感受态,产生一些感受态特异蛋白,包括膜相关DNA结合蛋白、细胞壁自溶素和几种核酸酶。图二是T2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中检测上清液中32P和35S放射性强度以及被噬菌体侵染的细菌的存活率所得的数据。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图一中S型菌的DNA片段整合进R型菌的DNA中,长出了有荚膜的菌落是基因突变的结果
    B.图二中“被侵染的细菌”的存活率基本保持在100%,说明细菌没有裂解,无子代噬菌体释放出来
    C.图二中随着搅拌时间的延长,细胞外32P的放射性维持在30%左右,可能是保温时间过长所致
    D.上述两个实验都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而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
    专练46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1.D
    2.D S型菌的DNA注射到活的小鼠体内,DNA不能合成新的S型菌,所以不能从小鼠体内分离得到S型活菌,A错误;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没有证明DNA是主要遗传物质,B错误;用烟草花叶病毒的RNA去感染烟草,烟草叶会出现感染病毒的症状,即可使烟草叶片出现病斑,说明RNA是该病毒的遗传物质,C错误;艾弗里的肺炎链球菌离体转化实验采用了减法原理,D正确。
    3.B 搅拌的目的是使噬菌体蛋白质外壳与细菌分开,若搅拌不充分会使35S标记组沉淀物的放射性偏高。
    4.C 甲组:35S标记的是噬菌体的蛋白质,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在子代噬菌体中检测不到35S,32P标记的大肠杆菌能为噬菌体增殖提供原料,使得子代噬菌体有32P;乙组:32P标记的是噬菌体的DNA,DNA是遗传物质,在子代噬菌体中能检测到32P,35S标记的大肠杆菌能为噬菌体增殖提供原料,使得子代噬菌体有35S。
    5.C 细胞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无论是细胞核中还是细胞质中,遗传物质均为DNA,A错误;非细胞生物即为病毒,DNA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RNA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B错误;真核和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DNA病毒的遗传物质也是DNA,C正确;肺炎链球菌转化实验和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证明DNA是噬菌体的遗传物质,因为不涉及到其他RNA病毒等生物的遗传物质,因此不能证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D错误。
    6.D 噬菌体属于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只能在宿主细胞才能进行生命活动,A错误;若被标记的噬菌体与未被标记的大肠杆菌长时间保温培养,会造成大肠杆菌内的噬菌体释放出来,无法确定是噬菌体的DNA还是外壳蛋白质进入大肠杆菌,导致实验失败,B错误;“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不能用15N代替32P,因为N在DNA和蛋白质中都有,无法区别到底是噬菌体的哪种成分遗传到了子代,C错误;根据实验结果,“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证明了DNA是噬菌体的遗传物质,D正确。
    7.B S型菌的DNA片段整合进R型菌的DNA中,长出了有荚膜的菌落,发生的是基因重组,A错误;图二中“被侵染的细菌的存活率”基本保持在100%,这组数据可以说明细菌没有裂解,无子代噬菌体释放出来,而细胞外32P的放射性维持在30%左右可能是保温时间过短,噬菌体还未全部侵染细菌所致,B正确,C错误;上述两个实验都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但两实验中蛋白质均没有进入细胞,所以不能证明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D错误。

    相关试卷

    新高考2024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微专题小练习专练103基因工程:

    这是一份新高考2024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微专题小练习专练103基因工程,共6页。

    新高考2024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微专题小练习专练88群落的主要类型:

    这是一份新高考2024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微专题小练习专练88群落的主要类型,共2页。

    新高考2024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微专题小练习专练75免疫失调:

    这是一份新高考2024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微专题小练习专练75免疫失调,共3页。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