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安徽省高考化学三年(2021-2023)模拟题汇编
安徽省高考化学三年(2021-2023)模拟题汇编-04氧化还原反应(1)
展开
这是一份安徽省高考化学三年(2021-2023)模拟题汇编-04氧化还原反应(1),共2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实验题,工业流程题,填空题,元素或物质推断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安徽省高考化学三年(2021-2023)模拟题汇编-04氧化还原反应(1)
一、单选题
1.(2023·安徽马鞍山·统考三模)双核铁是O2氧化CH4生成CH3OH的催化剂,反应过程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反应①中1molO2参与反应转移电子数为4NA
B.反应③产物中的“?”为罗马数字IV
C.反应④中有极性键和非极性键的断裂和形成
D.总化学方程式为:O2+2CH42CH3OH
2.(2023·安徽宣城·统考一模)推理是一种重要的科学思维方法,基于下列事实进行的推理正确的是
选项
事实
推理
A
NH3的空间结构是三角锥形.
SO3也是三角锥形
B
酸性:HCOOH>CH3COOH>C2H5COOH
烷基越长推电子效应越大
C
向K2CrO4溶液中加浓硫酸,溶液由黄色变橙色
向K2CrO4溶液中加浓盐酸,颜色也由黄色变橙色
D
常温下Na与冰醋酸反应比与无水乙醇反应慢
羟基氢的活性:醋酸<乙醇
A.A B.B C.C D.D
3.(2023·安徽淮南·统考一模)以[PIMPS]H2PW12O40为催化剂,可实现苯甲硫醚高效催化氧化,其反应机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当有1mol苯甲硫醚被氧化为最终产物时共转移4mole-
B.H2O2 分子参加的反应一定有电子转移
C.苯甲硫醚的催化氧化最终生成 , 催化氧化过程中温度不宜过高
D.催化剂中的-W=O部位与H2O2作用生成活性过氧物
4.(2023·安徽安庆·统考二模)绿水青山是构建美丽中国的伟大构想。一种以沸石笼为载体对NO进行催化还原的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过程中O原子的成键数目保持不变
B.+作催化剂,虚线框内物质是中间体
C.反应⑤中只起氧化剂的作用
D.该原理的总反应为4NO+4NH3+O2=4N2+6H2O
5.(2023·安徽淮北·统考一模)向含的废水中加入铁粉和可制备,反应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的电子式为
B.加入的作用是提供和调节
C.电离方程式:
D.反应中每生成转移电子
6.(2023·安徽淮北·统考一模)含铁物质或微粒所带电荷数与化合价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M可能是
B.R为铁单质,常温下遇浓硫酸发生钝化
C.N可用溶液检验
D.与强氧化剂在碱性条件下反应可以生成
7.(2023·安徽淮北·统考一模)利用雾霾中的污染物、获得产品的流程图如下,下列方程式错误的是
A.“吸收池1”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B.“吸收池2”中生成等物质的量和的离子方程式:
C.“电解池”中阴极的电极反应式:
D.“氧化池”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8.(2023·安徽淮北·统考一模)某校化学兴趣小组利用如图装置在实验室制备“84”消毒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装置I中的可以替换成
B.装置Ⅱ可以除去中杂质,还可以防止倒吸
C.装置Ⅲ中消耗(标准状况),转移电子
D.装置Ⅳ的作用是吸收空气中的和水蒸气
9.(2023·安徽淮北·统考一模)芬顿试剂是以和组成的水溶液体系,具有极强的氧化能力,其机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起到催化作用
B.基元反应1的方程式为:
C.基元反应1的活化能比基元反应2的高
D.图示过程中,会发生变化
10.(2023·安徽合肥·统考一模)下图是一种综合处理含尾气的工艺流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吸收”过程中被还原
B.“吸收”后溶液的酸性减弱
C.“氧化”后的溶液可以循环使用
D.“氧化”中,每参加反应转移电子
11.(2023·安徽黄山·统考一模)以含锌废液(主要成分为ZnSO4,含少量的Fe2+、Mn2+)为原料制备ZnCO3·2Zn(OH)2的实验流程如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1mol过二硫酸钠(Na2S2O8)中含有σ键数9NA
B.氧化除锰后的溶液中一定存在:Na+、Zn2+、Fe3+、
C.调节pH时试剂X可以选用Zn、ZnO、ZnCO3等物质
D.氧化除锰过程中生成MnO2的离子方程式:Mn2++S2O+2H2O=MnO2↓+2SO+4H+
12.(2022·安徽铜陵·统考二模)某学习小组拟在实验室从海带中提取碘单质,设计流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灼烧”海带应在蒸发皿中进行,并且用玻璃棒搅拌
B.海带灰中除了含有较多的外,还有其他无机质
C.“氧化”时用足量代替,可获得较多的
D.蒸馏和萃取均需用到的玻璃仪器是分液漏斗
二、实验题
13.(2023·安徽宣城·统考一模)某校课外小组总结二氧化硫的性质时进行了“SO2与AgNO3溶液反应”的探究。
(1)在进行SO2与AgNO3溶液反应的实验前,小组有以下猜想,请补充完整。
猜想一:SO2具有_____性,与AgNO3溶液反应仅生成Ag沉淀;
猜想二:SO2溶于水生成亚硫碗酸,可与AgNO3发生_____(填基本反应类型),生成Ag2SO3沉淀;
猜想三:SO2被AgNO3溶液中的稀硝酸氧化后,生成Ag2SO4沉淀。
(2)甲同学认可猜想一,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
甲同学按如图装置进行实验i:
装置(加热装置省略)
操作
现象
打开分液漏斗活塞使98%H2SO4溶液滴入烧瓶中的Cu上
气体进入AgNO3溶液,迅速反应,得到无色溶液A和白色沉淀B
试剂X是_____。
乙同学设计并完成了实验ii:
操作
现象
①将实验i所得白色沉淀B过滤,洗涤
②将洗涤后固体加入试管中,加足量稀盐酸振荡,将产生的气体通入品红溶液
品红褪色
③再将②得到的混合物,过滤,向滤液中滴加_____溶液(填化学式)
未观察到白色沉淀
乙同学通过实验ii,发现在该条件下SO2与AgNO3溶液反应生成的是Ag2SO3,未生成Ag2SO4。
(3)丙同学查阅相关资料:亚硫酸Ka1=1.4×10-2,Ka2=6.0×10-8,Ksp(Ag2SO3)=1.5×10-14,Ksp(Ag2SO4)=1.2×10-5,若该条件下c(AgNO3)=0.1mol/L,溶液的pH=2、c(HSO)=0.8mol/L,请计算证明一定有Ag2SO3生成_____。
(4)丁同学测得无色溶液A中c(SO)=0.02mol/L,通过计算证明可以得到Ag2SO4沉淀,而实验ii未出现Ag2SO4沉淀,请给出合理解释_____。
14.(2023·安徽宿州·统考一模)水合肼(N2H4·H2O)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已知水合肼的沸点约118℃,化学性质类似氨水。实验室可通过如下方法制备:
步骤i:氯气通入过量的烧碱溶液中制备NaClO溶液;
步骤ii:NaClO碱性溶液与过量CO(NH2)2(尿素)水溶液在加热条件下生成水合肼;
步骤iii:减压蒸馏,获得水合肼。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常见的实验室制备气体装置中,适合制备Cl2的是___________,对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
(2)温度控制不当,步骤i中常常会有NaClO3生成,若n(NaClO):n(NaClO3)=5:1,则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___
(3)写出步骤ii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4)下图是步骤ii制备水合肼的反应装置图,通常控制反应温度在110℃左右。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____,冷凝管中通冷却液时宜从b口进入,原因是___________。
(5)水合肼与硫酸形成的盐是农业上重要的杀虫剂、灭菌剂,写出水合肼与硫酸反应生成的正盐的化学式___________。
15.(2023·安徽黄山·统考一模)氧钒碱式碳酸铵晶体是制备多种含钒产品和催化剂的基础原料和前驱体。
已知:①氧钒碱式碳酸铵晶体呈紫红色,难溶于水和乙醇
②有较强还原性,易被氧化
实验室以为原料制备该晶体的流程如图:
i.向中加入足量盐酸酸化的溶液,微沸数分钟。
ii.将净化的溶液缓慢加入到足量溶液,有气泡产生,析出紫红色晶体。
iii.待反应结束后,在有保护气的环境中,将混合液静置一段时间,抽滤,所得晶体用饱和溶液洗涤3次,再用无水乙醇洗涤2次,得到粗产品。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步骤i中生成的同时生成一种无色无污染的气体,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2)步骤ii可在如下图装置中进行:
①上述装置依次连接的合理顺序为e→_______(按气流方向,用小写字母表示)。
②实验开始时,先关闭,打开,当_______(填实验现象)时,关闭,打开,进行实验。
③写出装置D中生成氧钒碱式碳酸铵晶体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3)步骤iii中抽滤装置如图所示,抽滤原理是_______。
(4)步骤iii中用饱和溶液洗涤晶体,检验晶体已洗涤干净的操作是_______。
(5)为测定粗产品中钒的含量,称取粗产品于锥形瓶中,用蒸馏水与稀硫酸溶解后加入溶液至稍过量,充分反应后继续滴加的溶液至稍过量,再用尿素出去过量的,滴入几滴铁氰化钾溶液,最后用标准溶液滴定,滴定终点消耗标准溶液的体积为。
(已知钒的相对原子质量为51,假设杂质中不含钒,杂质也不参与反应,滴定反应为:)
①滴定终点时的现象为_______。
②粗产品中钒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
三、工业流程题
16.(2023·安徽黄山·统考二模)碲被誉为现代工业的维生素,某工艺从精炼铜的阳极泥(主要含有Cu2Te,还有Au、Ag、SiO2等)中分别回收碲和重金属的流程如下图所示:
已知:“焙烧”后,碲主要以TeO2形式存在,TeO2溶于强碱生成。
(1)基态Te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___。
(2)“焙烧”时气体与固体原料逆流而行,目的是___________;“滤液①”中 的成分为___________(填化学式)。
(3)“氧化”步骤中,双氧水需分批加入的目的是___________。
(4)写出“热还原”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5)滤渣①中含CuO、Au和Ag,“酸浸①”可用________浸取(填选项,下同),“酸浸②”可用______浸取。
A.王水 B.稀硝酸 C.浓氢氧化钠溶液 D.稀硫酸
(6)粗碲粉中碲质量分数的测定步骤如下:取mg粗碲粉,加入酸使其转化为亚碲酸(H2TeO3),配制成100mL 溶液,取25.00mL 于锥形瓶中。向锥形瓶中加入V1mLc1mol·L-1酸性K2Cr2O7溶液,充分反应使亚碲酸转化为原碲酸(H6TeO6)。用c2mol·L-1硫酸亚铁铵[ (NH4)2 Fe(SO4)2 ]标准溶液滴定剩余的酸性K2Cr2O7溶液,消耗V2mL硫酸亚铁铵标准溶液。该粗碲粉中碲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
17.(2023·安徽·统考一模)一种高硫锰矿的主要成分为,主要杂质为,还含有少量等,其中含量较大。研究人员设计了如下流程,制得了金属锰。
已知:①金属离子的与溶液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②金属硫化物的溶度积常数如下表。
金属硫化物
回答下列问题。
(1)碱性溶液中,在催化剂存在下通空气氧化脱硫,硫化物中的硫元素被氧化为单质。写出硫化亚铁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2)根据矿物组成,脱硫时能被部分溶解的物质是___________。
(3)若未经脱硫直接酸浸,会产生的污染物是___________。
(4)酸浸时主要含锰组分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酸浸时,加入的作用是___________(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5)调溶液到5左右,滤渣2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___;加入适量的除去的主要离子是___________。
(6)除杂后的溶液通过电解制得金属锰,惰性阳极发生的电极反应为___________。
(7)锰的化合物是一种锂电池材料,其晶胞中的氧原子以面心立方堆积(如图),若该晶胞参数为,则晶体密度为___________。
18.(2023·安徽黄山·统考一模)硼氢化钠在化工等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工业上可用硼镁矿(生要成分为,含少量杂质)制取,其工艺流程如下:
已知:硼氢化钠常温下能与水反应,易溶于异丙胺(沸点为)。
(1)和都是硼酸盐,请写出一元弱酸硼酸在水中的电离方程式_______。
(2)粉碎的目的是_______;滤渣的成分是_______(写化学式、下同)。
(3)操作1的步骤是____、冷却结晶;操作2、操作3的名称分别为_____、_______。
(4)高温合成过程中,加料之前需先在反应器中通入氩气,该操作的目的是_______。
(5)流程中可循环利用的物质是_______。写出副产物硅酸钠的一种用途_______。
(6)被称为万能还原剂,“有效氢含量”可用来衡量含氢还原剂的还原能力,其定义是:每克含氢还原剂的还原能力相当于多少克的还原能力。的有效氢含量为_____(保留两位小数)。
四、填空题
19.(2023·安徽合肥·统考一模)PtRu@Pd纳米核壳材料是氢能源燃料电池的重要催化剂。某研究团队提出一种可重复制备该催化剂的方案,步骤如下:
步骤一、在95℃下,将溶液加入一定量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水溶液中。
步骤二、向混合溶液中逐渐加入一定量的碱性水溶液,持续搅拌30分钟,离心分离,多次洗涤,得到Pd纳米颗粒。
步骤三、将所得Pd纳米颗粒分散在超纯水中,添加后搅拌。加入特定组成的PtRu前体,再加入的碱性水溶液,80℃下搅拌3小时,离心洗涤后得到PtRu@Pd纳米核壳材料(如图a)。
已知: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是一种表面活性剂,其工作原理如图b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配制溶液所需的玻璃仪器有量筒、烧杯、玻璃棒、_______。
(2)的电子式为_______;配平并完成与反应制备纳米Pd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其中可用以下_______代替(填标号)。
A.亚硫酸钾 B.氯水 C.硝酸 D.维生素C
(3)步骤二中多次洗涤的目的是为了得到纯净的Pd纳米颗粒,检验其洗净的方法是_______。
(4)步骤三中保持温度为80℃的方法是_______。
(5)在整个过程中,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的作用是_______。
五、元素或物质推断题
20.(2022·安徽铜陵·统考二模)R、W、X、Y、Z、M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Y与R原子半径比值是短周期主族元素中最大的。X、M同主族,R、W、X原子序数之和等于M的原子序数,Z的最外层电子数是X的最外层电子数的一半。回答下列问题:
(1)X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_______。
(2)的电子式为_______。
(3)的结构式为_______。
(4)写出与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若反应中转移,则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质量差为_______g。
(5)W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极稀溶液,与Z的单质反应时,还原产物可用作化肥,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
(6)现有一定量的Z单质和的固体混合物,加入适量的后,混合物完全溶解,所得溶液中只含一种溶质,则固体溶解时发生反应的总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参考答案:
1.B
【详解】A.反应①中产生的是过氧键,其中氧的价态是-1价,因此1molO2参与反应转移电子数为2NA,故A错误;
B.步骤③中断裂O−O非极性键,形成O−Fe(Ⅳ)极性键,故B正确;
C.反应④中只有极性键的断裂O−Fe(Ⅳ)和C-H,形成O-H极性键,故C错误;
D.根据图示,总过程的反应为:CH4+O2+2H++2e-CH3OH+H2O,故D错误;
故答案选B。
2.B
【详解】A.三氧化硫分子中硫原子的价层电子对数为3、孤对电子对数为0,分子的空间结构为平面正三角形,不是三角锥形,故A错误;
B.烷基是推电子基团,烷基越长推电子效应越大,所以甲酸、乙酸、丙酸的酸性依次减弱,故B正确;
C.浓盐酸具有还原性,用浓盐酸酸化铬酸钾时,铬酸钾会与浓盐酸发生反应生成氯化铬、氯气和水,溶液不会由黄色(铬酸根离子的颜色)变橙色(重铬酸根离子的颜色),不能由重铬酸根离子与铬酸根离子的平衡解释,故C错误;
D.醋酸分子中的羰基为吸电子基团,使羧基中羟基的极性增强,而乙醇分子中的甲基为推电子基团,使羟基的极性减弱,所以醋酸分子中羟基氢的活性强于乙醇,故D错误;
故选B。
3.B
【详解】A.根据图示,当有1mol苯甲硫醚被氧化为最终产物,消耗2molH2O2,H2O2中O元素化合价由-1降低为-2,共转移4mole-,故A正确;
B. 与H2O2 反应生成 ,元素化合价不变,没有有电子转移,故B错误;
C.双氧水加热易分解,所以催化氧化过程中温度不宜过高,故C正确;
D.催化剂中的-W=O部位与H2O2作用生成活性过氧物 ,故D正确;
选B。
4.D
【详解】A.反应过程中O键数有3个、2个发生了变化,A项错误;
B.四氨合铜离子与虚线框的物质都是反应中产生且后续消失的物质均为中间体,B项错误;
C.该离子中铜化合价降低,但N元素化合价升高为0价,故该离子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C项错误;
D.从图看NO催化还原应该是NO与NH3氧化还原反应,反应为4NO+4NH3+O2=4N2+6H2O,D项正确;
故选D。
5.B
【详解】A.中存在共价键,电子式为,A错误;
B.反应后生成的化合物中含有钾离子,故碳酸钾的作用为提供钾离子,并消耗,调节pH,B正确 ;
C.的电离方程式为:,C错误;
D.该反应中铁元素化合价升高2价,故每生成2mol二氧化碳转移2mol电子,则每生成1mol二氧化碳转移1mol电子,D错误;
故选B。
6.C
【详解】A.M中Fe元素为+2价,且电荷数为0,可能是,故A正确;
B.R中Fe元素为0价,且电荷数为0,为Fe单质,铁单质在常温下遇浓硫酸发生钝化,故B正确;
C.N中Fe元素为+2价,且电荷数为+2,为Fe2+,Fe2+不能用溶液检验,故C错误;
D.中Fe元素为+6价,据图可知在碱性环境中稳定存在,所以Fe3+与氧化剂在碱性条件下反应可生成,故D正确;
故选C。
7.D
【分析】污染物、通到氢氧化钠溶液中,NO不反应,二氧化硫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亚硫酸氢钠,亚硫酸氢钠在电解池中电解得到硫代硫酸钠,NO和Ce4+在吸收池2中反应生成、和Ce3+,氧化池中氧气氧化变为硝酸根,氨气通到酸性氧化池中和生成硝酸铵。
【详解】A.根据图中信息得到“吸收池1”中是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硫反应生成亚硫酸氢钠,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故A正确;
B.根据图中信息得到“吸收池2”中是NO和Ce4+反应生成、和Ce3+,则生成等物质的量和,假设都生成1mol,则转移4mol电子,说明有4mol Ce4+参与反应,再根据电荷守恒和质量守恒配平得到离子方程式:,故B正确;
C.“电解池”中阴极是亚硫酸氢根得到电子变为硫代硫酸根,其电极反应式:,故C正确;
D.“氧化池”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故D错误;
综上所述,答案为D。
8.B
【分析】装置Ⅰ制备Cl2,装置Ⅱ除去Cl2中混有的HCl气体,装置Ⅲ制备NaClO,装置Ⅳ处理尾气,据此进行分析。
【详解】A.图Ⅰ中没有加热装置,故不能将替换成,A错误;
B.装置Ⅱ可以除去中杂质,长颈漏斗平衡压强,还可以防止倒吸,B正确;
C.装置Ⅲ中消耗(标准状况),Cl2发生歧化反应生成NaCl和NaClO,转移电子,C错误;
D.装置Ⅳ的作用是吸收未反应的Cl2,防止污染空气,D错误;
故选B。
9.C
【详解】A.参与基元反应1,在基元反应2生成,起到催化作用,A正确;
B.由图可知,基元反应1的方程式为:,B正确;
C.基元反应1为快反应,而基元反应2为慢反应,则基元反应1的活化能比基元反应2的低,C错误;
D.由图可知,基元反应1的方程式为:,基元反应2的方程式为:,基元反应1为快反应,而基元反应2为慢反应,则图示过程中,会发生变化,D正确;
故选C。
10.C
【分析】根据流程图分析,利用Fe2(SO4)3的氧化性氧化吸收SO2气体,反应为2H2O+SO2+Fe2(SO4)3=2FeSO4+2H2SO4,得到FeSO4溶液,再用空气中的氧气氧化得到Fe2(SO4)3溶液,反应为4FeSO4+O2+2H2SO4=2Fe2(SO4)3+2H2O,Fe2(SO4)3溶液循环到“吸收”步骤使用,根据氧化还原反应原理分析解答。
【详解】A.“吸收”过程中的化合价升高,被氧化,A错误;
B.“吸收”过程中反应为2H2O+SO2+Fe2(SO4)3=2FeSO4+2H2SO4,酸性增强,B错误;
C.用空气中的氧气氧化得到Fe2(SO4)3溶液,Fe2(SO4)3溶液循环到“吸收”步骤循环使用,C正确;
D.“氧化”中,O2化合价由0价降低为-2价,每参加反应转移4mol电子,D错误;
故选C。
11.C
【分析】向含锌废液(主要成分为ZnSO4,含少量的Fe2+、Mn2+)中加入Na2S2O8溶液,生成MnO2沉淀且将Fe2+氧化为Fe3+,过滤后向滤液中加入试剂X调节pH使Fe3+转化为Fe(OH)3沉淀,为了不引入新杂质,试剂X可以为ZnO、ZnCO3、Zn(OH)2等,最后过滤后再加入NH4HCO3沉锌生成碱式碳酸锌ZnCO3·2Zn(OH)2。
【详解】A.中含有1个过氧键(-O-O-),结构式为,单键均为σ键,双键中有1条σ键,1条π键,因此1mol过二硫酸钠(Na2S2O8)中含有σ键数9NA,A正确;
B.根据分析,氧化除锰后的溶液中存在的离子为Na+、Zn2+、Fe3+、,B正确;
C.溶液中Fe3+能与锌反应生成Fe2+和Zn2+,所以调节溶液pH时试剂X不能选用Zn,C错误;
D.根据分析,“氧化除锰”工序用Na2S2O8把Fe2+、Mn2+氧化为Fe3+、MnO2,根据电子转移守恒和质量守恒可知,除锰发生反应的离子反应方程式是Mn2++S2O+2H2O=MnO2↓+2SO+4H+,D正确;
故选C。
12.C
【分析】海带经酒精湿润后灼烧,生成的海带灰用水浸取,浸液中含有碘离子,碘离子在酸性环境下被双氧水氧化生成碘单质,碘单质被CCl4萃取出来,最后经过蒸馏得到单质碘。
【详解】A.灼烧海带应在坩埚中进行,A错误;
B.海带灰中主要含碘离子不含单质碘,B错误;
C.将氧化成I2,酸性条件下,,C正确;
D.蒸馏不需要分液漏斗,D错误;
故答案选C。
13.(1) 还原 复分解反应
(2) 2H2O+SO2+2Ag+=SO+2Ag↓+4H+ 饱和亚硫酸氢钠溶液 BaCl2
(3)c(SO)= =4.8×10-6 mol/L,Q(Ag2SO3)=c2(Ag+)c(SO)=4.8×10-8>Ksp(Ag2SO3),故有Ag2SO3沉淀生成
(4)SO和SO竞争Ag+生成沉淀,而Ksp(Ag2SO3)远小于Ksp(Ag2SO4),拉动导致反应向生成Ag2SO3方向进行
【分析】由题意可知,该实验的实验目的是探究二氧化硫与硝酸银溶液是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银沉淀或硫酸银沉淀,还是发生非氧化还原反应生成亚硫酸银沉淀,通过提出猜想、实验验证和查阅资料得到反应不能生成银沉淀,而生成硫酸银和亚硫酸银是竞争的反应,由于亚硫酸银的溶度积小于硫酸银,导致反应向生成亚硫酸银方向进行的实验结论。
【详解】(1)由题意可知,猜想一的反应仅生成银沉淀说明二氧化硫在反应中表现还原性;猜想二的反应生成亚硫酸银沉淀说明二氧化硫与水反应生成的亚硫酸与硝酸银溶液发生复分解反应;猜想三的反应生成硫酸银沉淀说明二氧化硫使溶液呈酸性,酸性条件下二氧化硫被稀硝酸氧化为硫酸根离子,故答案为:还原;复分解反应;
(2)题意可知,猜想一发生的反应为二氧化硫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银、硫酸和硝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H2O+SO2+2Ag+=SO+2Ag↓+4H+;铜与浓硫酸共热反应时可能生成发烟硫酸干扰实验的检验,所以实验i中选用饱和亚硫酸氢钠溶液吸收发烟硫酸防止干扰实验验证;硫酸钡的溶解度小于硫酸银,若没有硫酸钡白色沉淀生成,说明二氧化硫与硝酸银溶液反应时没有硫酸钡生成,所以实验ii的操作③为向滤液中加入氯化钡溶液,未观察到白色沉淀说明没有硫酸银生成,答案为:2H2O+SO2+2Ag+=SO+2Ag↓+4H+;饱和亚硫酸氢钠溶液;BaCl2;
(3)由溶液中的氢离子浓度和亚硫酸氢根离子浓度可知,溶液中亚硫酸根离子浓度为c(SO)= =4.8×10-6 mol/L,则溶液中亚硫酸盐的浓度商Q(Ag2SO3)=c2(Ag+)c(SO)=4.8×10-8>Ksp(Ag2SO3),所以实验中一定有亚硫酸银沉淀生成,故答案为:c(SO)= =4.8×10-6 mol/L,Q(Ag2SO3)=c2(Ag+)c(SO)=4.8×10-8>Ksp(Ag2SO3),故有Ag2SO3沉淀生成;
(4)丁同学测得无色溶液A中含有硫酸根离子,说明生成硫酸银和亚硫酸银是竞争的反应,由于亚硫酸银的溶度积小于硫酸银,导致反应向生成亚硫酸银方向进行,故答案为:SO和SO竞争Ag+生成沉淀,而Ksp(Ag2SO3)远小于Ksp(Ag2SO4),拉动导致反应向生成Ag2SO3方向进行。
14.(1) 甲或丙 MnO2+2Cl-+4H+Mn2++2H2O+Cl2↑或2 + 10C1-+ 16H+=2Mn2++8H2O+5Cl2↑
(2)3:5
(3)CO(NH2)2+NaClO+2NaOHN2H4·H2O +NaCl+Na2CO3
(4) 恒压滴液漏斗 便于冷凝管中充满冷却液,增大冷却效果
(5)(N2H6)SO4
【分析】实验室制取氯气可以使用二氧化锰和浓盐酸加热反应,或高锰酸钾和浓盐酸常温反应;生成氯气与氢氧化钠生成次氯酸钠,次氯酸钠和尿素生成水合肼;
【详解】(1)二氧化锰和浓盐酸在加热条件下生成氯气、氯化锰、水:,反应为固液加热反应,发生装置选择A;或使用高锰酸钾和浓盐酸常温下生成氯气、氯化锰、水:,反应为固液不加热反应,发生装置选择丙;
(2)氯气通入过量的烧碱溶液中生成NaClO,也常常会有NaClO3生成,氯气中部分铝由0变为+1、+5发生氧化反应,部分氯元素化合价由0变为-1发生还原反应,若n(NaClO):n(NaClO3)=5:1,则根据电子守恒可知,n(NaClO):n(NaClO3) :n(Cl-)=5:1:10,则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6:10=3:5;
(3)步骤ii中NaClO碱性溶液与过量CO(NH2)2(尿素)水溶液在加热条件下生成水合肼(N2H4·H2O),氮原子化合价由-3变为-2,氯元素化合价由+1变为-1,根据电子守恒、质量守恒可知,反应为CO(NH2)2+NaClO+2NaOHN2H4·H2O +NaCl+Na2CO3;
(4)仪器a的名称是恒压滴液漏斗,冷凝管中通冷却液时宜从b口进入,原因是便于冷凝管中充满冷却液,增大冷却效果;
(5)水合肼化学性质类似氨气,与硫酸反应生成的正盐的化学式(N2H6)SO4。
15.(1)
(2) abfgc(或abfgcd) B中溶液(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3)水龙头起着抽气泵的作用,利用水流带走里面的空气导致里面压强减少,使过滤速度加快(或水流造成装置内压强减小,使过滤速率加快,且产品含水量更少)
(4)取少量最后一次洗涤液于试管中,加入适量硝酸酸化的溶液,若不产生白色沉淀,则证明沉淀洗涤干净
(5) 当加入最后半滴(或1滴)标准液时,有蓝色沉淀产生且30秒(或半分钟)内沉淀不溶解 0.255或
【分析】实验室以制备氧钒碱式碳酸铵晶体,步骤ⅰ反应制备,同时有无色无污染的氮气生成,步骤ⅱ将净化的溶液缓慢加入到足量溶液,析出紫红色晶体,步骤ⅱ根据实验装置C为制备CO2气体的发生装置,A为除杂装置,D为制备氧钒碱式碳酸铵晶体反应装置,发生反应,B为检验CO2的装置,检验晶体中是否有氯离子的方法为取少量最后一次洗涤液于试管中,加入适量硝酸酸化的溶液,若不产生白色沉淀,则证明沉淀洗涤干净,据此解答。
【详解】(1)中加入足量盐酸酸化的溶液,反应生成同时生成一种无色无污染的气体,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该气体为氮气,则该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
(2)①根据分析,C为制备CO2气体的发生装置,A为除杂装置,D为制备氧钒碱式碳酸铵晶体反应装置,B为检验CO2的装置,则依次连接的合理顺序为eabfgc或eabfgcd;
②为防止反应生成的氧钒碱式碳酸铵晶体中的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因此实验开始时,先关闭,打开,C装置中碳酸钙和盐酸反应产生二氧化碳气体,盐酸具有挥发性,则A装置为除去HCl气体,产生的二氧化碳将体系中的空气排出,当观察到B中溶液(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空气已排尽,再关闭,打开,进行实验;
③装置D中生成氧钒碱式碳酸铵晶体的化学方程式为;
(3)该抽滤装置的原理是:水龙头起着抽气泵的作用,利用水流带走里面的空气导致里面压强减少,使过滤速度加快或水流造成装置内压强减小,使过滤速率加快,且产品含水量更少;
(4)步骤ⅲ中会生成大量的,用饱和溶液洗涤晶体,和会产生白色沉淀,检验晶体已洗涤干净的操作是:取少量最后一次洗涤液于试管中,加入适量硝酸酸化的溶液,若不产生白色沉淀,则证明沉淀洗涤干净;
(5)①铁氰化钾溶液与亚铁离子反应生成蓝色沉淀,滴定终点时的现象为:当加入最后半滴(或1滴)标准液时,有蓝色沉淀产生且30秒(或半分钟)内沉淀不溶解;
②滴定反应为:,,根据离子方程式可得:,则产品中钒的质量分数。
16.(1)5s25p4
(2) 使气体与固体充分混合,使反应物充分反应 Na2TeO3、 Na2SiO3
(3)H2O2易分解,可以降低H2O2分解率,提高H2O2的利用率
(4)
(5) D B
(6)
【分析】阳极泥中含有Cu2Te、Au、Ag;根据题中信息可知,在“焙烧”过程中,主要是Cu2Te被氧化,且生成CuO、TeO2 、SiO2等;经过“碱浸”,TeO2变为, SiO2变为而留在“滤液①”,而“滤渣①”主要含有CuO、Ag、Au;“滤渣①”经过两次酸浸,则“酸浸①”可以使用H2SO4溶解氧化铜,分离出Ag、Au,“酸浸②”可以使用HNO3,溶解Ag分离出Au;向“滤液①”中加入双氧水,将氧化为,得到 Na2TeO4沉淀,再经过“热还原”得到碲粉。
【详解】(1)基态Te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式为5s25p4,答案为:5s25p4;
(2)“焙烧”时气体与固体原料逆流而行,目的是使气体与固体充分混合,使反应物充分反应,由分析知“滤液①”中 的成分为Na2TeO3、 Na2SiO3,答案为:使气体与固体充分混合,使反应物充分反应,Na2TeO3、 Na2SiO3;
(3)“氧化”步骤中,双氧水需分批加入的目的是H2O2易分解,可以降低H2O2分解率,提高H2O2的利用率,答案为:H2O2易分解,可以降低H2O2分解率,提高H2O2的利用率;
(4)“热还原”时+4价的硫被氧化为+6价碲被还原为金属单质,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5)由分析可知滤渣①中含CuO、Au和Ag,“酸浸①”可用浸取稀硫酸浸取,“酸浸②”可用稀硝酸浸取,答案为:D B;
(6)根据电子转移守恒可知亚碲酸与酸性K2Cr2O7的物质的量之比是3∶1,硫酸亚铁铵与酸性K2Cr2O7的物质的量之比是6∶1,所以得到=mol,粗碲粉中碲的质量分数为 = 。
17.(1)
(2)
(3)
(4)
(5)
(6)
(7)
【分析】高硫锰矿的主要成分为,主要杂质为,还含有少量,含量较大。碱性溶液中,在催化剂存在下通空气氧化脱硫,硫化物中的硫元素被氧化为单质,二氧化硅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硅酸钠,过滤得到的脱硫矿粉中含S、氢氧化铁、碳酸盐和金属氧化物,再被硫酸酸浸以后生成的滤液中含Fe2+、Fe3+、Mn2+、Cu2+、Ni2+,单质S和硫酸钙则以滤渣1的形式除去,二氧化锰做氧化剂作用下,Fe2+转化为铁离子便于后续除杂,加入一水合氨调pH,进而除去铁元素,过滤得到的滤液中含Mn2+、Cu2+、Ni2+,再加入硫化铵可除去铜元素与镍元素,最后过滤得到的MnSO4溶液经电解得到金属锰,据此分析解答。
【详解】(1)碱性溶液中,在催化剂存在下通空气氧化脱硫,硫化物中的硫元素被氧化为单质,硫化亚铁被氧气氧化生成硫单质和氢氧化铁,根据氧化还原反应的配平原则可知涉及的化学方程式为;
(2)结合物质的类别与上述分析可知,脱硫时能被部分溶解的物质是酸性氧化物二氧化硅,故答案为:;
(3)未经脱硫直接酸浸,金属硫化物会与酸发生反应产生有毒的硫化氢,故答案为:;
(4)酸浸时含硫矿粉中的碳酸锰会与硫酸发生反应生成MnSO4、水和二氧化碳,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酸浸时,加入目的是为了氧化亚铁离子,生成便于除去的铁离子,涉及的离子方程式为:;
(5)根据给定信息①金属离子的与溶液的关系图可知,调节pH为5左右,目的是为了除去铁元素,所以过滤得到的滤渣2主要成分是;结合给定信息②金属硫化物的溶度积常数数据可知,加入适量的除去的主要离子是;
(6)根据放电顺序可知,除杂后的溶液通过电解在阴极可制得金属锰,惰性阳极水得到电子生成氢气和氢氧根离子,发生的电极反应为;
(7)氧原子以面心立方堆积(如图),利用均摊法可知,氧原子数==4,所以晶胞中含为1个,晶胞质量为,若该晶胞参数为,则晶体密度=。
18.(1)
(2) 增大硼镁矿与碱液的接触面积,提高浸取率(或提高原料的利用率)和加快反应速率(或者使反应更快更充分) 和
(3) 蒸发浓缩 过滤 蒸馏
(4)除去反应器中的空气,防止空气中的水、氧气与原料钠、氢气反应
(5) 异丙胺 可做防火剂或黏合剂
(6)0.21
【分析】硼镁矿粉碎后加入氢氧化钠碱溶,氢氧化钠和四氧化三铁不反应、和镁离子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得到滤渣和,滤液中含硼,为蒸发浓缩、冷却结晶得到,脱水后高温合成得到、,加入异丙胺提取出,蒸馏分离出取异丙胺得到;
【详解】(1)一元弱酸硼酸在水溶液中部分电离,;
(2)粉碎的目的是增大硼镁矿与碱液的接触面积,提高浸取率(或提高原料的利用率)和加快反应速率(或者使反应更快更充分);氢氧化钠和四氧化三铁不反应、和镁离子生成氢氧化镁沉淀,故滤渣的成分是和;
(3)操作1从溶液中得到晶体,则操作为蒸发浓缩、冷却结晶;操作2为分离固液的操作,是过滤;硼氢化钠常易溶于异丙胺(沸点为),操作3为从硼氢化钠的异丙胺溶液中得到硼氢化钠的操作,为蒸馏;
(4)钠、氢气均可与空气中氧气反应,高温合成过程中,加料之前需先在反应器中通入氩气,该操作的目的是除去反应器中的空气,防止空气中的水、氧气与原料钠、氢气反应;
(5)操作3蒸馏出的异丙胺,可以在操作2中重复使用,故流程中可循环利用的物质是异丙胺。副产物硅酸钠可做防火剂或黏合剂等;
(6)中氢元素化合价为-1,可以失去电子变为+1;氢气中氢失去电子变为+1,根据电子守恒可知,,则有效氢含量为。
19.(1)100mL容量瓶、胶头滴管
(2) AD
(3)取适量洗涤液,加入硝酸酸化的硝酸银溶液,没有白色沉淀生成,说明洗涤干净
(4)水浴加热
(5)为限制金属颗粒增长,防止金属颗粒过大
【详解】(1)配制溶液所需的玻璃仪器有量筒、烧杯、玻璃棒、100mL容量瓶、胶头滴管;
(2)N2H4中氮原子和氢原子形成四个共价键,氮原子和氮原子之间形成一个共价键,电子式为:;反应中N元素由-2价变为0价,Pd由+2价变为0价,结合得失电子守恒,配平为,其中化合价升高为还原剂,则可用亚硫酸钾、维生素C代替;
(3)Pd纳米颗粒制备过程生成氯离子,检验其洗净的方法是取适量洗涤液,加入硝酸酸化的硝酸银溶液,没有白色沉淀生成,说明洗涤干净;
(4)步骤三中保持温度为80℃的方法是水浴加热;
(5)在整个过程中,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的作用是为限制金属颗粒增长,防止金属颗粒过大。
20.(1)第二周期第ⅥA族
(2)
(3)
(4) 16
(5)
(6)
【分析】R、W、X、Y、Z、M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Y与R原子半径比值是短周期主族元素中最大的,可知Y是Na元素,R是H元素,同时可知W、X位于第二周期,Z、M位于第三周期;由于X、M同主族,R、W、X原子序数之和等于M的原子序数,可知W是N元素,X是O元素,M是S元素;Z的最外层电子数是X的最外层电子数的一半,可知Z是Al元素,综上可知R、W、X、Y、Z、M分别为H、N、O、Na、Al、S。
【详解】(1)X元素是O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第二周期第ⅥA族;
(2)的电子式,即的电子式为;
(3)的结构式,即的结构式为;
(4)与反应即为,若反应中转移,生成1.5molS,其中氧化产物为1molS,还原产物0.5molS,两者产物质量差为16g;
(5)W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极稀溶液为稀硝酸,根据题干提示,与Al反应时,产生,离子方程式为;
(6)为,与水反应生成和NaOH,NaOH溶液与Al恰好反应生成和,总化学方程式为。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新疆高考化学三年(2021-2023)模拟题汇编-03氧化还原反应,共2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实验题,工业流程题,填空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河南高考化学三年(2021-2023)模拟题汇编-05氧化还原反应(1),共2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工业流程题,实验题,填空题,元素或物质推断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山西高考化学三年(2021-2023)模拟题汇编-03氧化还原反应,共4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工业流程题,实验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