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科学浙教版八年级上册第1节 电荷与电流教课课件ppt
展开1.认识摩擦起电,能用摩擦起电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2.知道电荷间的排斥与吸引作用。
3.知道电流形成的条件,会判断电流方向。
4.知道电路的基本组成,会判断电路的状态。
5.能用符号规范地画出简单电路图,能用导线连接简单电路。
6.了解串、并联电路的连接方法和特点。
知识点1 摩擦起电 重点
1.教材第121页活动:探究生活中的摩擦起电现象
:表示带一个单位正电荷的质子:表示带一个单位负电荷的电子 :表示不带电的中子
注意 摩擦起电并不是创造了电荷,而是电子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
丝绸与玻璃棒摩擦时,电子从玻璃棒转移到丝绸
毛皮与橡胶棒摩擦时,电子从毛皮转移到橡胶棒
(2)带电物体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能力。常见的轻小物体有灰尘、毛发、细小水流、碎纸屑、泡沫小球等
注意 接触起电并没有创造新电荷。
典例1 如图是一只猫在毛毯上打滚后身上沾了多个气球的情景。猫打滚过程中与毛毯之间发生了 ___________现象,轻小的气球能沾在猫身上是因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猫在毛毯上打滚后身上沾了多个气球,是因为猫打滚过程中与毛毯之间摩擦带了电,这是摩擦起电现象,轻小的气球能沾在猫身上是因为带电体能吸引轻小物体。
知识点2 电荷间的相互作用 重点
1.教材第122页活动:探究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
结论 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2.两种电荷人们用各种不同的物质互相摩擦,做了大量的实验,发现凡是跟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互相排斥的,必定跟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互相吸引;反之,凡是跟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互相吸引的,必定跟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互相排斥。由此说明,自然界有且只有两种电荷。
利用验电器检验物体是否带电
验电器的原理 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典例2 如图是“静电章鱼”实验,用比塑料易失去电子的毛皮分别摩擦塑料丝和塑料管。把塑料丝往空中抛出后将塑料管放在下面,此时塑料丝可以静止在空中,形状像章鱼。塑料管经毛皮摩擦后带___电;塑料丝呈章鱼状是因为_______________。
[解析] 由题意可知,毛皮比塑料易失去电子,所以用毛皮分别摩擦塑料丝和塑料管,毛皮失去电子带正电,塑料丝和塑料管得到电子带负电;塑料丝因带同种电荷相互排斥而呈章鱼状。
知识点3 电流与电路 重难点
(1)电源:像发电机、电池一样能提供电能的装置,叫做电源。
(2)电流:接入电路的电源,能使导体内部的电荷产生定向运动,形成持续不断的电流。
末接通电路时, 电子杂乱无章
(3)形成持续电流的条件:①有电源;②电路是连通的。
接通电路时, 电子产生定向运动
(1)科学上规定,正电荷定向运动的方向为电流方向。负电荷定向运动的方向与电流方向相反。
(2)教材第124页活动:电路中电流的方向金属导体中的电流是由带负电的电子的定向移动形成的,电子从电源的负极流出,流向电源的正极。因此,在电源外部,电流沿着“电源正极→开关→用电器→电源负极”的方向流动;在电源内部,电流从电源负极流向电源正极。
电流的形成可以是正电荷的定向运动,也可以是负电荷的定向运动,还可以是正、负电荷同时反向运动
酸、碱、盐的水溶液中,做定向运动的是阴、阳离子
(1)电路:我们把电源、用电器和开关用导线连接起来组成的电流路径叫做电路。
2.判断短路故障的方法:捷径法当电流有多条路径可选时,若其中一条路径没有用电器只有导线,而其他路径中含有用电器,电流就会自动走“捷径”,优先通过导线,造成电源短路或用电器短路。不管电路中有几条电流路径,只要有一条不经过用电器而直接用导线连接了电源的正、负极,那么就形成了电源短路。
这条电流路径直接用导线连接了电源的正、负极,此时电源短路
典例3 如图是三个电路,其中_____的电路状态是通路,_____的电路状态是开路,_____的电路状态是短路。
知识点4 电路图 重难点
1.元件符号 为了表述方便,科学上规定了表示每一种电路元件的符号。常见的电路元件符号如下表。
定义 用元件符号代替实物表示电路的图称为电路图
①电路图与实物图一一对应,完整反映电路的组成,不遗漏某一电路元件。
②电路图最好呈长方形,导线横平竖直,且中间不能有断点。③合理安排元件符号的位置,使元件均匀分布,元件符号不能画在电路的拐角处。
⑤尽量避免导线交叉,在有导线交叉的电路图中,交叉相连处画实心点。
3.电路的两种基本连接方式
注意 虽然串联电路中的开关控制整个电路,但开关能控制整个电路的电路不一定就是串联电路,因为在并联电路中,干路上的开关也能控制整个电路。
类比水流理解串、并联电路
串联电路只有一条电流路径,就像河流只有一条流径
并联电路有两条及以上的电流路径,就像河流有分支
识别串、并联电路的常用方法
题型1 摩擦起电(易错) ★★★
典例5 用毛皮摩擦橡胶棒,橡胶棒带了负电,这是由于( @14@ )A.毛皮的原子核束缚电子的能力比较弱B.橡胶棒的正电荷转移到毛皮上C.摩擦过程中创造了负电荷D.橡胶棒上没有正电荷
[解析]
题型2 电荷间相互作用规律 ★★★
判断物体带电情况的方法——“斥定吸不定”
题型3 电流的方向 ★★
A.电流方向从灯丝到荧光屏B.电流方向从荧光屏到灯丝C.电流方向不停地改变D.显像管内是真空,电子无法通过
[解析]
方法点拨判断电流方向的方法规定正电荷定向运动的方向为电流方向,电子定向运动的方向与电流方向相反。在分析问题时,可先确定电子定向移动的方向,其反方向即为电流方向。
题型4 电路的三种状态 ★★★
典例8 如图所示电路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20@ )
角度1 根据实物图画电路图 ★★★
典例9 根据实物图在虚线框内画出对应的电路图。
方法点拨简单电路图的画法
1.电流路径法:先表示出电流路径,再沿电流路径逐一画出相应的电路元件符号。
2.替换法:先用电路元件符号替换实物图中各元件,再整理成规范的电路图,如图所示。
角度2 根据电路图连接实物图 ★★★
典例10 按图甲所示的电路图,完成图乙中各个元件的连接。(用笔画线表示导线)
方法点拨并联实物图的连接方法——先串后并
1.先选择其中一条支路,根据电流路径连接电路图;
2.在连好的电路中找到两个分支点;
3.将另一条支路连在两个分支点之间。
第三步:将灯泡连在两个分支点之间,如图(c)。
题型6 串、并联电路的识别 ★★★
典例11 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31@ )
浙教版八年级上册第5节 天气预报课文内容ppt课件: 这是一份浙教版八年级上册第5节 天气预报课文内容ppt课件,共21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1云量与降水等级,常见的天气系统,锋的特征,②冷锋和暖锋的概况,变式训练,大风和降温,气温上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浙教版八年级上册第2章 天气与气候第2节 气温课堂教学ppt课件: 这是一份浙教版八年级上册第2章 天气与气候第2节 气温课堂教学ppt课件,共14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认识天气的概念,学会测量气温,知识点1天气是什么,知识点2气温重点,气温的含义及单位,气温的测量,1测量工具,变式训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浙教版八年级上册第2章 天气与气候第1节 大气层教学演示ppt课件: 这是一份浙教版八年级上册第2章 天气与气候第1节 大气层教学演示ppt课件,共27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题型2大气的分层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