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4下-第3单元第4课-制作岩石和矿物标本第1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1/5/14494201/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教科版4下-第3单元第4课-制作岩石和矿物标本第2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1/5/14494201/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教科版4下-第3单元第4课-制作岩石和矿物标本第3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1/5/14494201/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所属成套资源:新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科学全册教学设计教案合集
教科版4下-第3单元第4课-制作岩石和矿物标本 教案
展开
这是一份教科版4下-第3单元第4课-制作岩石和矿物标本,共30页。
《制作岩石和矿物标本》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对于地质工作者而言,除了收集和鉴别岩石与矿物之外,如何对收集到的岩石及矿物进行整理和收纳,是一项重要的工作。本课是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4课,学生运用前几课的所学知识和技能,进一步查阅图鉴,判断并描述自己收集的岩石和矿物,制作好岩石和矿物标本及标签。学生将通过聚焦问题,初步了解制作标本的意义,展示一些矿物岩石标本,激发学生对于制作矿物岩石标本的兴趣;学生通过探究操作,先进行岩石矿物的鉴别,再利用微课视频、操作指南学习如何制作岩石矿物标本、如何填写标本标签;通过分享研讨,学生展示自己的标本,分享制作的心得,对岩石与矿物或对地质工作者工作内容的感想,说一说制作标本对于地质研究的意义;通过拓展,展示精美的矿物标本盒,激发孩子们改进、完善、充实自己的标本盒的兴趣。【学情分析】经过前几节课的学习,学生初步认识了几种常见的岩石、矿物,掌握了一定的观察岩石和矿物的方法、岩石及矿物鉴别文字的阅读技巧,同时逐步掌握对岩石和矿物相对科学、专业的描述词汇。在本节课,学生将通过体验给自己采集的岩石和矿物进行标本制作,从而对前2课所习得的知识和技能进行综合的应用。学生将通过本课,不仅学会制作标本的方法,并且进一步增强了识别岩石和标本的能力和兴趣,同时体会到标本对于科学研究的意义。【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学生认识到岩石和矿物的不同特征是识别它们的重要依据。科学探究目标:学生通过探究,掌握对照标本图鉴,根据岩石矿物特征进行识别,掌握给采集的岩石或矿物制作标本。科学态度目标:通过科学探究,培养学生养成认真、严谨、细心的科学态度,体会制作岩石和矿物标本的乐趣,培养学生对地质科学观察研究的兴趣。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STSE)目标:学生通过探究活动,认识到岩石矿物标本的制作为地质科学研究提供了重要的依据。【教学重难点】重点: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对采集的岩石和矿物进行标本制作。难点:学生对照标本图鉴,对采集到的岩石和矿物进行识别。【材料准备】学生分组:2人/组教师:提供部分不知名岩石及矿物;标签纸、纸盒;演示视频、课件。学生:自己收集的岩石、标本;观察岩石及矿物的工具(小钢刀、铜钥匙、放大镜、条痕板);操作手册、鉴别手册。【教学流程图】【教学过程】一、聚焦问题1.情境设置:一名地质工作者的成长历程。师:我们最近已经掌握了一项地质工作者的重要技能:鉴别岩石与矿物。但是作为一位地质工作者,在日常收集了一些岩石、矿物之后,依你对他们的了解,地质工作者们会对这些不知名的岩石、矿物做什么呢?【预设:生:会对收集的岩石、矿物进行鉴别,然后制作成标本保存起来。】2.观看视频,了解什么是标本、制作标本的意义。设计意图:通过与本单元紧密相关的情境,让学生通过做与角色的学习历程相同的事情,层层递进,从而使学生对角色有所共鸣,更易代入角色,激发学生的学习探究兴趣。通过视频观看,学生了解标本制作的意义。探究操作1.学习岩石、矿物标本制作过程师:如果我们要为收集到的岩石和矿物进行标本的制作,你会怎么做?师:请你阅读书本P50-51页的标本制作过程,思考最重要的、最关键的一步是什么?【预设:生:识别和鉴定岩石和矿物。】师:如何进行岩石和矿物的鉴别呢?【预设:学生对之前所学的岩石和矿物识别的技能进行复习回顾。】师:在识别和鉴别岩石和土壤的时候,一定要及时、细致的记录你的发现,分类进行记录。如何记录呢?我们可以学习鉴别手册上对于岩石和矿物的描述来模仿,进行记录。利用好手上的资料,细致阅读并且理解它们,模仿并使用里面的专业词汇,会使你制作出来的标本更专业。2.学生分组领取实验材料、实验记录单,对岩石和矿物进行观察,记录特征,对照图鉴进行鉴别,并制作标本。教师巡查并且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设计意图:在学生观看或阅读了制作标本的流程后,通过提问,使学生思考并发现在制作标本中有哪些注意事项。通过阅读教师提供的资料,按上面的指引进行岩石及矿物的鉴别以及进行标本的制作。分享研讨展示所有小组制作的标本盒,小组间进行交流、打分。师:你能说一说刚刚你是怎么制作岩石和矿物标本的吗?你有什么经验和我们大家分享?或者有什么需要提醒我们的?你认为某小组的标本盒有什么需要改进的地方?3.师:如何才能更好地制作一个精美岩石、矿物标本?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分享自己制作的标本,小组之间进行互评,提出建议。学生回忆自己制作标本时需要注意的地方,可以给其他同学作参考。拓展实践图片展示一些精美的矿物岩石标本师:视频中的标本盒好看吗?怎么样才能制作出这么丰富又美观的标本盒呢?【预设:生:我们需要在日常注意观察周边的岩石和矿物,遇到认为有搜集价值的岩石和矿物,都可按照今天学习的方法做成标本,不断充实标本盒。】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观看精美矿物岩石标本盒的展示视频或者图片,让学生在感叹标本盒之精美的同时,激发学生收集岩石与矿物、制作岩石矿物标本、鉴别岩石和矿物、对地质研究的兴趣。【板书设计(生成)】第4课 制作岩石和矿物标本(教材P50~51)授课时间:______________累计____1____课时课题制作岩石和矿物标本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科学知识目标知道岩石和矿物的不同特征是识别它们的依据。科学探究目标1.能够用采集来的岩石和矿物制作标本。2.能够对照标本图鉴,根据岩石和矿物的特征识别采集到的标本。科学态度目标1.体会到制作岩石和矿物标本的乐趣。2.培养认真、细致的科学态度以及团结合作的精神。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岩石和矿物标本的制作为科学研究提供重要依据。教学重难点重点:利用所学知识,对采集来的岩石和矿物进行标本制作。难点:对照标本图鉴,根据特征对采集到的岩石和矿物进行识别。教学准备为学生准备:自备的岩石和矿物、带盖纸盒、标签纸、观察岩石的各种工具(手电筒、小刀、铜钥匙、放大镜等)、学生活动手册。教师准备:岩石和矿物的标本图鉴、教学课件。流程教学设计二次备课聚焦1.引入:前几节课我们学习了观察岩石和矿物的方法,在生活中我们发现了不知名的岩石和矿物,要如何确认它的身份和性质呢?(预设:我们可以采样带回,观察它的特征,再对照岩石和矿物的标本图鉴进行判断。)2.揭题:(教学提示:出示岩石和矿物标本的图片。)搜集岩石和矿物,将它们做成标本保存起来,既能丰富知识、开阔眼界,又能增加生活情趣,是一件非常有意义和有趣味的事情。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制作岩石和矿物的标本。(板书:制作岩石和矿物标本)【设计意图】通过讲解制作岩石和矿物标本的意义,激发学生制作岩石、矿物标本的兴趣。出示标本图片,能让学生初步认识标本,最后引导学生尝试制作标本。探索与研讨探索一:识别采集到的岩石和矿物1.提问:大家能简单介绍下自己的岩石和矿物是从哪里采集来的吗?(预设:家附近的小山上;河边;公园;路边的花坛里……)如果要制作一个岩石或者矿物的标本,我们要怎么做?(预设:识别采集到的岩石或矿物,记录下它们的名称、采集地、采集时间、特征等。)2.追问:(教学提示:指导学生阅读标本制作的过程。)同学们觉得最关键的是哪一步?(预设:识别采集到的岩石和矿物。)我们该怎么识别采集到的岩石和矿物呢?(预设:按照之前所学的,观察它们的颜色和颗粒;测试硬度;用瓷板来观察条痕;……)3.活动:分发岩石和矿物标本图鉴,指导学生分组学习标本图鉴。4.布置任务:请大家对采集到的岩石和矿物进行观察,并完成活动帮助卡。探索二:制作完成并展示1.过渡:我们已经识别出了采集到的岩石和矿物,接下来就要进行下一步的制作了。2.提问:刚才我们为什么要给岩石和矿物编号?(预设:方便整理和交流。)除了简单地按照序号来编号,如①、②、③,还可以怎么编号呢?(预设:还可以标出采集的地点,比如在蓟州采集到的样品,就可以依次编号为JZ-01、JZ-02、JZ-03……)3.讲解:除了编号,标签上还应该注明岩石和矿物的名称、采集地、采集人、采集日期等信息,这样制作的标本信息更完整。4.活动:指导学生将标本信息补充完整,并将岩石和矿物按照编号顺序放置在纸盒的格内,标签对应放好。完成标本制作后分小组进行交流展示,归纳总结出完整的制作方法与步骤,填写活动帮助卡。【设计意图】以制作岩石和矿物标本的形式,借助图鉴对岩石和矿物进行识别,有利于帮助学生掌握制作方法,还能增强学生识别岩石和矿物的本领,加深对岩石和矿物特性的认识。研讨汇报拓展与小结1.小结:收集岩石和矿物,将它们做成标本保存起来,是一件非常有意义和有趣的事情。所以大家平时要注意观察周边的岩石和矿物,遇到陌生的岩石和矿物,都可按照今天学习的方法做成标本,不断充实标本盒,增强识别岩石和矿物的本领。2.拓展:课后继续采集岩石和矿物,充实标本盒。【设计意图】通过不断地收集、识别、制作标本等活动,培养兴趣,增强本领。板书设计教学反思本课主要让学生了解制作岩石和矿物标本的过程。在聚焦环节,通过对岩石和矿物采集地的提问,能够让学生感知岩石和矿物分布的广泛性,同时也能激发大家的兴趣。探索环节将一个完整的制作流程分为了两个部分。因为对采集到的岩石和矿物进行识别是本课的重点及难点,于是我们将对岩石和矿物的识别作为一个单独的探索活动,这样一方面能降低学习难度,另一方面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综合运用前面所学的知识。通过这一活动,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均会得到进一步的培养与发展。在标本制作完成后,指导学生进行展示交流,能促进学生间的相互学习,加深他们对岩石和矿物特性的认知。课后作业见“状元成才路”系列丛书《创优作业100分》对应课时训练P40第三题。三、选择题。1.遇到不认识的岩石时,正确的做法是( )。A.直接用手捡起岩石来观察B.用工具夹起岩石,放入盒中带回,用放大镜来观察C.可以用嘴巴尝一尝岩石的味道2.制作岩石和矿物标本的正确操作顺序是( )。①采集 ②对照图鉴 ③编号 ④贴标签 ⑤摆放A.①③②④⑤ B.①⑤③②④ C.①③④②⑤3.在制作岩石和矿物标本的过程中,不需要用到( )。A.放大镜 B.标签纸 C.玻璃杯4.制作岩石和矿物标本对我们小学生来说有什么好处?( )A.丰富相关知识,开阔眼界B.增加生活情趣,培养兴趣爱好C.以上都是参考答案三、1.B 2.A 3.C 4.C 4.制作岩石和矿物标本小学科学教学网资源建设团队 吕晓怡【教材简析】岩石和土壤不仅是组成地球外壳的重要物质,而且还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是与人类生活关系最密切的圈层。本课制作岩石和矿物标本,学生运用前几课的学习所得,通过进一步查阅图鉴,来亲自制作岩石和矿物标本。通过制作标本活动,学生既学会了制作方法,又增强了识别岩石和矿物的本领与兴趣,加深对岩石和矿物特性的认知。【学情分析】通过前几节课的学习,学生已经初步认识了几种常见的岩石,并且也掌握了一些观察岩石的视角与方法,从肉眼的初步观察到使用工具的细致观察等。第三课的学习中,学生也了解到岩石是由矿物组成的,通过对花岗岩的组成成分的观察,引出了石英、长石、云母三种矿物,进而通过对其颜色、条痕、透明度、光泽的观察、比较与描述,知道了三种矿物的特性,初步学会了观察方法,对矿物的观察、特性的描述始终与观察岩石的组成活动相伴而行。本节课是引导学生综合运用前面所学知识,以制作岩石和矿物标本的形式,借助图鉴对更多的岩石和矿物进行识别。学生在识别和探究的过程中,不仅可以学会制作标本的方法,还增强了识别岩石和矿物的本领与兴趣,加深对岩石和矿物特性的认知。【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岩石和矿物的不同特征是识别它们的依据。科学探究目标·能够用采集来的岩石和矿物制作标本。·能够对照标本图鉴,根据岩石矿物的特征识别采集到的标本。科学态度目标:·体会到制作岩石和矿物标本的乐趣。 ·培养认真细致的科学态度以及团结合作的精神。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岩石矿物标本的制作为科学研究提供重要依据。 【教学重难点】重点:利用所学知识,对采集来的岩石和矿物进行标本制作。难点:对照标本图鉴,对采集到的岩石和矿物进行识别。【教学准备】学生:每个组两块岩石、带盖纸盒、标签纸、标本图鉴、观察岩石各各种工具(小刀、铜钥匙、放大镜等) 教师:岩石和矿物的标本图。 【教学过程】一、聚焦:揭示制作标本的意义,初步了解制作步骤。(预设5分钟)[材料准备:图片和视频、书本]1.出示一些标本图片,学生欣赏。[设计意图:让学生初步认识和感知标本。]2.视频讲解制作标本的意义。(视频内容:标本是动物、植物、矿物等实物,经过各种处理,令之可以长久保存,并尽量保持原貌,藉以提供作为展览、示范、教育、鉴定、考证及其它各种研究之用。)[设计意图:了解标本制作的意义。]3.岩石和矿物也可以做成标本,你们想试一试吗?揭示课题:制作岩石和矿物标本。(板书:制作岩石和矿物标本)二、探索一:识别采集到的岩石和矿物(预设15分钟)[材料准备:标本图鉴、每个组三块岩石或者矿物(花岗岩、铁矿石、任选一种)、观察工具(电筒、放大镜、瓷板、铜钥匙、钢钉、磁铁等)、记录单。]1.如果要制作一个岩石或者矿物的标本,我们要怎么做?[设计意图:了解学生前概念。]2.自学书本上标本制作的过程(P50-51)。师:你觉得最关键的是哪一步(预设:识别和鉴定岩石矿物)。[设计意图:将本节课的重难点——识别和鉴定岩石矿物进行重点突破解决。]3.怎么识别和鉴定岩石或者矿物标本?(预设:用放大镜观察颜色和颗粒、用铜钥匙、钢钉、指甲来测试硬度,用瓷板来观察条痕颜色等等。)[设计意图:将前几节课学习到的观察方法在这节课进行综合运用。]4.分组学习标本图鉴。师:掌握了观察岩石的方法,我们还需要借助标本图鉴来进行识别,老师这里给每个组准备了一份标本图鉴,我们先来看一看这份图鉴上有多少种岩石或者矿物,可以提供给我们哪些信息呢?(预设:有XXX岩石,描述了岩石或者矿物的特征、作用。)[设计意图:资料的阅读和利用也是科学学习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如何合理有效利用呢?学生需要对老师提供的资料先进行理解和解读。]5.分组领取材料,对岩石和矿物进行观察,并将观察到的岩石矿物特征记录下来,对照标本图鉴,识别是哪种岩石矿物。6.交流研讨,生上台展示:三块岩石矿物分别是什么,为什么这么认为,讲讲理由。三、探索二:制作岩石或者矿物标本(预设10分钟)[材料准备:标本盒、标签贴。]1.识别出了岩石和矿物,我们就要进行标本的制作了。2.教师结合PPT巩固讲解制作过程:第一步:准备制作岩石标本的材料(标本盒、标签纸、毛巾等)。(教师追问:毛巾做什么用的?为什么在放入之前,要擦拭或者清洗干净?)第二步:给采集到的岩石和矿物编号。可以标出采集的地点,比如在洛阳采集到的样品,就可以依次编号为 LY-001、LY-002……即可,也可以简单的按照序号来编号。(教师追问:为什么要进行编号?)(预设:方便自己的整理和大家之间的交流。)第三步:识别采集的岩石和矿物。对照标本图鉴,根据采集到的岩石和矿物的特征进行识别。第四步:为岩石和矿物添加标签。标签应包括以下几项内容:编号、名称、采集地、采集人、采集日期,做好的标签对应岩石、矿物放好。(师补充:如果想要知道详细信息,可以制作一张矿物说明卡,折起来压在盒子底部。)第五步:将岩石和矿物按照编号顺序放置在小盒的格内,标签对应放好。 3.学生分组活动,制作岩石和矿物的标本。在制作过程中,将自己归纳出的制作岩石和矿物标本的方法与步骤,填写在活动手册中。四、研讨(预设8分钟)1.展示所有小组制作的标本盒。回顾制作标本的方法。师:你能说一说刚刚你是怎么制作岩石和矿物标本的吗?你有什么经验和我们大家分享?或者有什么需要提醒我们的?2.体会制作标本的意义。制作完标本后,你对研究岩石和矿物又有了哪些新的认识?3.如何才能更好地制作一个精美岩石、矿物标本?五、拓展:充实标本盒(预设2分钟)如果在野外,碰到不熟悉的岩石,你会怎么做?(预设:平时我们要注意观察周边的岩石和矿物,遇到认为有搜集价值的岩石和矿物,都可按照今天学习的方法做成标本,不断充实标本盒,增强识别的本领。)【板书设计】《制作岩石和矿物标本》学生展示区域准备材料编号识别添标签放置【作业设计】1.在制作岩石或者矿物的标本时,最关键的一个步骤是( B )。A.给岩石或者矿物编号 B.识别岩石或者矿物C.将岩石或者矿物放置在小盒内2.为岩石或者矿物添加标签时,需要包含的信息是( A )。A.编号、名称、采集地、采集人、采集日期B.编号、名称、采集地 C.采集人、采集日期3.颜色灰白,硬度不大,与稀盐酸有剧烈的化学反应,这种岩石有可能是( C )。A.页岩 B.花岗岩 C.石灰岩 附:活动记录单和岩石图鉴《识别岩石和矿物》记录单第( )小组 我认为这是( )证据:我认为这是( )证据:我认为这是( )证据:①号 ②号 ③号四下《岩石和土壤》单元教学设计 4.制作岩石和矿物标本小学科学教学网资源建设团队 吕晓怡【教材简析】岩石和土壤不仅是组成地球外壳的重要物质,而且还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是与人类生活关系最密切的圈层。本课制作岩石和矿物标本,学生运用前几课的学习所得,通过进一步查阅图鉴,来亲自制作岩石和矿物标本。通过制作标本活动,学生既学会了制作方法,又增强了识别岩石和矿物的本领与兴趣,加深对岩石和矿物特性的认知。【学情分析】通过前几节课的学习,学生已经初步认识了几种常见的岩石,并且也掌握了一些观察岩石的视角与方法,从肉眼的初步观察到使用工具的细致观察等。第三课的学习中,学生也了解到岩石是由矿物组成的,通过对花岗岩的组成成分的观察,引出了石英、长石、云母三种矿物,进而通过对其颜色、条痕、透明度、光泽的观察、比较与描述,知道了三种矿物的特性,初步学会了观察方法,对矿物的观察、特性的描述始终与观察岩石的组成活动相伴而行。本节课是引导学生综合运用前面所学知识,以制作岩石和矿物标本的形式,借助图鉴对更多的岩石和矿物进行识别。学生在识别和探究的过程中,不仅可以学会制作标本的方法,还增强了识别岩石和矿物的本领与兴趣,加深对岩石和矿物特性的认知。【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岩石和矿物的不同特征是识别它们的依据。科学探究目标·能够用采集来的岩石和矿物制作标本。·能够对照标本图鉴,根据岩石矿物的特征识别采集到的标本。科学态度目标:·体会到制作岩石和矿物标本的乐趣。 ·培养认真细致的科学态度以及团结合作的精神。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岩石矿物标本的制作为科学研究提供重要依据。 【教学重难点】重点:利用所学知识,对采集来的岩石和矿物进行标本制作。难点:对照标本图鉴,对采集到的岩石和矿物进行识别。【教学准备】学生:每个组两块岩石、带盖纸盒、标签纸、标本图鉴、观察岩石各各种工具(小刀、铜钥匙、放大镜等) 教师:岩石和矿物的标本图。 【教学过程】一、聚焦:揭示制作标本的意义,初步了解制作步骤。(预设5分钟)[材料准备:图片和视频、书本]1.出示一些标本图片,学生欣赏。[设计意图:让学生初步认识和感知标本。]2.视频讲解制作标本的意义。(视频内容:标本是动物、植物、矿物等实物,经过各种处理,令之可以长久保存,并尽量保持原貌,藉以提供作为展览、示范、教育、鉴定、考证及其它各种研究之用。)[设计意图:了解标本制作的意义。]3.岩石和矿物也可以做成标本,你们想试一试吗?揭示课题:制作岩石和矿物标本。(板书:制作岩石和矿物标本)探索一:识别采集到的岩石和矿物(预设15分钟)[材料准备:标本图鉴、每个组三块岩石或者矿物(花岗岩、铁矿石、任选一种)、观察工具(电筒、放大镜、瓷板、铜钥匙、钢钉、磁铁等)、记录单。]1.如果要制作一个岩石或者矿物的标本,我们要怎么做?[设计意图:了解学生前概念。]2.自学书本上标本制作的过程(P50-51)。师:你觉得最关键的是哪一步(预设:识别和鉴定岩石矿物)。[设计意图:将本节课的重难点——识别和鉴定岩石矿物进行重点突破解决。]3.怎么识别和鉴定岩石或者矿物标本?(预设:用放大镜观察颜色和颗粒、用铜钥匙、钢钉、指甲来测试硬度,用瓷板来观察条痕颜色等等。)[设计意图:将前几节课学习到的观察方法在这节课进行综合运用。]4.分组学习标本图鉴。师:掌握了观察岩石的方法,我们还需要借助标本图鉴来进行识别,老师这里给每个组准备了一份标本图鉴,我们先来看一看这份图鉴上有多少种岩石或者矿物,可以提供给我们哪些信息呢?(预设:有XXX岩石,描述了岩石或者矿物的特征、作用。)[设计意图:资料的阅读和利用也是科学学习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如何合理有效利用呢?学生需要对老师提供的资料先进行理解和解读。]5.分组领取材料,对岩石和矿物进行观察,并将观察到的岩石矿物特征记录下来,对照标本图鉴,识别是哪种岩石矿物。6.交流研讨,生上台展示:三块岩石矿物分别是什么,为什么这么认为,讲讲理由。三、探索二:制作岩石或者矿物标本(预设10分钟)[材料准备:标本盒、标签贴。]1.识别出了岩石和矿物,我们就要进行标本的制作了。2.教师结合PPT巩固讲解制作过程:第一步:准备制作岩石标本的材料(标本盒、标签纸、毛巾等)。(教师追问:毛巾做什么用的?为什么在放入之前,要擦拭或者清洗干净?)第二步:给采集到的岩石和矿物编号。可以标出采集的地点,比如在洛阳采集到的样品,就可以依次编号为 LY-001、LY-002……即可,也可以简单的按照序号来编号。(教师追问:为什么要进行编号?)(预设:方便自己的整理和大家之间的交流。)第三步:识别采集的岩石和矿物。对照标本图鉴,根据采集到的岩石和矿物的特征进行识别。第四步:为岩石和矿物添加标签。标签应包括以下几项内容:编号、名称、采集地、采集人、采集日期,做好的标签对应岩石、矿物放好。(师补充:如果想要知道详细信息,可以制作一张矿物说明卡,折起来压在盒子底部。)第五步:将岩石和矿物按照编号顺序放置在小盒的格内,标签对应放好。 3.学生分组活动,制作岩石和矿物的标本。在制作过程中,将自己归纳出的制作岩石和矿物标本的方法与步骤,填写在活动手册中。四、研讨(预设8分钟) 1.展示所有小组制作的标本盒。回顾制作标本的方法。师:你能说一说刚刚你是怎么制作岩石和矿物标本的吗?你有什么经验和我们大家分享?或者有什么需要提醒我们的?2.体会制作标本的意义。制作完标本后,你对研究岩石和矿物又有了哪些新的认识?3.如何才能更好地制作一个精美岩石、矿物标本?五、拓展:充实标本盒(预设2分钟)如果在野外,碰到不熟悉的岩石,你会怎么做?(预设:平时我们要注意观察周边的岩石和矿物,遇到认为有搜集价值的岩石和矿物,都可按照今天学习的方法做成标本,不断充实标本盒,增强识别的本领。)【板书设计】《制作岩石和矿物标本》学生展示区域准备材料编号识别添标签放置【作业设计】1.在制作岩石或者矿物的标本时,最关键的一个步骤是( B )。A.给岩石或者矿物编号 B.识别岩石或者矿物C.将岩石或者矿物放置在小盒内2.为岩石或者矿物添加标签时,需要包含的信息是( A )。A.编号、名称、采集地、采集人、采集日期B.编号、名称、采集地 C.采集人、采集日期3.颜色灰白,硬度不大,与稀盐酸有剧烈的化学反应,这种岩石有可能是( C )。A.页岩 B.花岗岩 C.石灰岩 附:活动记录单和岩石图鉴《识别岩石和矿物》记录单第( )小组 我认为这是( )证据:我认为这是( )证据:我认为这是( )证据:①号 ②号 ③号四下《岩石与土壤》单元教学设计4.制作岩石和矿物标本小学科学教学网资源建设团队 谢婷婷【教材简析】岩石和矿物是地球上宝贵的资源,搜集岩石和矿物,将它们做成标本保存起来,非常具有价值和趣味性。制作岩石和矿物标本是本节课的重点,教科书用图文结合的形式详细地介绍了制作岩石和矿物标本的步骤:搜集材料——给采集到的岩石和矿物编号——观察并对照标本图鉴进行识别——为岩石和矿物添加标签——按顺序放置到标本盒里——展示成果并交流,整个过程要做到科学、严谨。在制作过程中,需要运用已有的知识和能力,对采集的岩石和矿物特征进行观察、描述和辨认,并对照岩石和矿物的标本图鉴进行识别,这是本课的难点,需要重点去突破。教科书拓展部分,不断充实标本盒,将科学实践活动延伸到日常生活中,既能丰富知识、开阔眼界,又能增加生活情趣,是一项很有意义的活动。【学情分析】四年级学生的观察和动手能力正在逐渐提高,但是课前采集岩石和矿物的任务仍需家长陪同。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对岩石和矿物有了一定的了解,知道岩石都是由一种或几种矿物组成的,初步认识了几种常见的岩石和矿物,学会了一些观察视角与方法,能对岩石和矿物的颜色、软硬、条痕、透明度、光泽等各方面的特征进行细致的观察和描述,并能根据相应的特征进行辨别。本节课将引导学生综合运用前面所学知识,这些基础知识对本节课学生借助标本图鉴识别岩石和矿物有很大的帮助。【教学目标】科学观念:通过制作岩石和矿物标本,知道制作岩石和矿物标本的方法,认识到岩石和矿物的特征是识别的依据。科学思维:用比较的方法,能对照标本图鉴识别采集到的岩石和矿物。探究实践:在识别和探究的过程中,学会制作岩石和矿物标本的方法,加深对岩石和矿物特征的认识。态度责任:在制作岩石和矿物标本的过程中,增强研究岩石和矿物的兴趣,培养认真细致的科学态度。【教学重难点】重点:利用所学知识,对采集来的岩石和矿物进行标本制作。难点:对照标本图鉴,对采集到的岩石和矿物进行识别。【教学准备】教师:1.教学课件;2.标本图鉴。学生:1.自备几种岩石和矿物;2.每组提供标本图鉴、毛巾、编号贴纸、标签纸、标本盒、放大镜、手电筒、小刀、铜钥匙、记录单、学生活动手册。【教学过程】一、激发兴趣,直入主题(预设5分钟)材料准备:教学课件、自备几种岩石和矿物1.交流:同学们课前采集了一些岩石和矿物,谁来说说你的岩石、矿物在哪里采集的,它们有什么特点呢?2.课件出示一些标本的图片,如蝴蝶标本、树叶标本等。 讲述:我们可以把采集到的岩石和矿物,也像这样做成标本保存起来。(揭示课题:制作岩石和矿物标本)【设计意图】学生对自己采集到的岩石和矿物是非常喜爱的,展示并介绍自己采集到的岩石和矿物,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是对前面知识的总结应用。制作前让学生初步认识标本,了解标本制作的意义,同时聚焦本课的主题,明确本课的学习内容。二、识别岩石和矿物(预设15分钟)材料准备:自备几种岩石和矿物、标本图鉴、放大镜、手电筒、小刀、铜钥匙、毛巾、编号贴纸、记录单1.讲述:标本上的标签可以帮助我们认识标本,在给我们采集到的岩石和矿物添加标签前,我们需要先来识别它们,怎样识别呢?2.介绍标本图鉴并组织学生了解相关信息。3.组织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对采集到的岩石或矿物进行观察,根据观察到的颜色、透明度、软硬、条痕、光泽、光滑程度等特征,对照标本图鉴,识别是哪种岩石或矿物,并记录到记录单中。4.交流:我采集到的岩石和矿物分别是什么,说说理由。【设计意图】通过标签引出识别岩石和矿物的活动,引导学生综合运用前面所学知识,在课前对采集到的岩石和矿物交流的基础上,进一步仔细观察它们的颜色、透明度、软硬、条痕、光泽、光滑程度等特征,并对照标本图鉴加以识别并记录,对本节课的难点进行突破解决,并为后续标本的制作做好准备。三、制作岩石和矿物标本(预设12分钟)材料准备:毛巾、编号贴纸、标签纸、标本盒、学生活动手册1.提问:识别了岩石和矿物,接下来就可以制作了,你觉得应该怎样制作岩石和矿物标本呢?2.组织学生阅读教科书的“探索”部分,并结合教学课件巩固制作岩石和矿物标本的步骤:(1)准备制作岩石标本的材料(毛巾、编号贴纸、标签纸、标本盒)。提问:毛巾用来做什么? (2)给采集到的岩石和矿物编号提问:为什么要进行编号? 讲述:可以利用采集的地点来编号,比如在洛阳采集到的样品,就可以依次编号为LY-001、LY-002、LY-003……,也可以按照简单的序号①②③……来编号。(3)识别采集的岩石和矿物。(4)为岩石和矿物添加标签。标签应包括以下几项内容:编号、名称、采集地、采集人、采集日期等。补充:如果想介绍详细信息,可以制作岩石、矿物说明卡,折好压在盒子底部。(5)将岩石和矿物按照编号顺序放置在小盒的格内,标签对应放好。 3.学生分组活动,制作岩石和矿物的标本。在制作过程中,将自己归纳出的制作岩石和矿物标本的方法与步骤,填写在活动手册中。4.各组展示制作的标本盒并交流,教师选择较精美的标本盒张贴在黑板上。【设计意图】在自主观察前,先让学生通过教科书来明确制作标本的步骤。基于上个环节对岩石和矿物的识别,这个环节制作标本的过程就比较简单了。但每个步骤都体现了科学性和严谨性,教师需强调注意点,让学生养成认真细致的科学态度。展示交流环节能促进学生相互学习,加深对岩石、矿物的认识,为后续改进标本盒做准备。四、研讨问题,拓展活动(预设8分钟)1.总结:制作岩石、矿物标本的方法是怎样的?(预设:搜集材料——给采集到的岩石和矿物编号——观察并对照标本图鉴进行识别——为岩石和矿物添加标签——按顺序放置到标本盒里——展示成果并交流。)2.提问:通过制作标本,你对研究岩石和矿物又有哪些新的认识?3.交流:如何才能制作一盒精美岩石和矿物标本?4.拓展:采集更多的岩石和矿物,不断充实你的标本盒。【设计意图】学生通过本节课所学,总结出制作岩石和矿物标本的步骤,并对岩石和矿物有了新的认识。“充实标本盒”拓展活动,激励学生在生活中养成搜集岩石和矿物的习惯,培养学生持续研究岩石和矿物的兴趣。五、板书设计4.制作岩石和矿物标本①准备材料②简单编号③对照识别(标本图鉴)④添加标签⑤按序放好⑥展示交流【疑难解答】学生在无法识别岩石、矿物时,向教师求教,但教师也不认识,怎么办?课前教师可以多多充实标本图鉴,如果对照标本图鉴没有“验明身份”,可以引导学生去网上或者专业书籍中查找资料,有机会可以询问地质学家;也可利用现代化技术手段,如网页搜索“地质云 岩矿智能识别工具”(ykai.cgs.gov.cn)进行拍照识别,或者进入微信小程序“岩石印象”,里面有很多岩石的高清图片,可以对照参考。本节课虽要求能对照标本图鉴进行识别,但如果超出标本图鉴的范围,那么对于岩石或矿物的名字可不做要求,掌握识别和制作标本的方法即可。岩石和矿物的标本图鉴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m.enxinlong.com/img/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