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浙江省高考化学三年(2021-2023)模拟题分类汇编
浙江省高考化学三年(2021-2023)模拟题分类汇编64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律(2)
展开这是一份浙江省高考化学三年(2021-2023)模拟题分类汇编64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律(2),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元素或物质推断题,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浙江省高考化学三年(2021-2023)模拟题分类汇编64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律(2)
一、单选题
1.(2022·浙江·模拟预测)M、W、X、Y、Z是同周期主族元素,X基态原子的2p轨道上有2个未成对电子。它们形成的化合物可用作新型电池的电极材料,结构如图所示,化合物中除外,其他原子最外层均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M的单质通常保存在煤油中
B.上述五种元素中M的原子半径最小
C.Z的氢化物的沸点一定低于X氢化物的沸点
D.W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是一元弱酸
2.(2022·浙江·模拟预测)X、Y、Z、W、Q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X、Q分别为与Y相邻不同主族的元素,W的核外电子数等于X、Y、Z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常温下,Z的单质能溶于X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稀溶液,却不溶于其浓溶液。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和的晶体类型相同
B.电解熔融Z、Q的化合物可制备Z
C.X与Y形成的多种化合物之间的转化均为氧化还原反应
D.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X<Q
3.(2022·浙江·模拟预测)几种短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径及主要化合价如表:
元素代号
X
Y
Z
W
M
原子半径
1.86
1.43
0.99
1.60
0.75
主要化合价
最高正价
最低负价
-
-
-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M和Z简单氢化物的沸点:M>Z
B.X、Y、Z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可相互反应
C.离子半径:
D.W的单质与M的单质可反应生成离子化合物
4.(2022·浙江·模拟预测)亚氨基锂()是一种安全性较好的固体储氢材料,其储氢原理可表示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中N的化合价是-1价 B.该反应中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C.和半径相等 D.此法储氢和钢瓶储氢的原理相同
5.(2022·浙江·模拟预测)短周期元素W、X、Z、Y、N原子序数依次增大,W与Y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等于X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五种元素能组成如图所示物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
B.含氧酸酸性:
C.Z、N都能与X形成有漂白性的物质,且漂白原理相似
D.该化合物中所有原子都满足最外层结构
6.(2022·浙江·模拟预测)前四周期主族元素、、、、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可组成最简单有机物,、可形成一种淡黄色粉末状的氧化物,和位于同一主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第一电离能:
B.离子半径:
C.物质能与、组成的一种物质反应,且可作为呼吸面具供氧剂
D.基态原子能级的电子总数比能级的电子总数少7
7.(2022·浙江·模拟预测)前18号主族元素ABCD、E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中A元素与其他元素都不在同一周期,A元素和B元素形成一种碱性气体,A元素和C元素原子序数之和等于D元素原子序数,E元素最外层电子数是D元素最外层电子数的2倍,且E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为一种强酸。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和B元素组成的化合物,A和B之间形成5个共价键,属于共价化合物
B.E元素同一主族下一周期的元素可用于半导体材料及芯片的开发与研究
C.E元素对应简单氢化物的沸点小于B元素对应简单氢化物的沸点,因此非金属性:E D.简单离子半径大小:C>D>E
8.(2022·浙江·统考模拟预测)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三种短周期元素X、Y和Z,X的氢化物极易溶于Y的氢化物中,常温下,Z的单质可溶于X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稀溶液中,但不能溶于其浓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X和Y可形成多种化合物,且这些化合物均具有氧化性
B.三种元素的最高正化合价均与其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等
C.三种元素的简单离子的半径大小顺序,与原子半径的大小顺序相同
D.X和Y的氢化物的稳定性:X<Y
9.(2022·浙江·统考一模)关于化合物H2CS3的性质,下列推测不合理的是
A.在水中缓慢分解产生H2CO3和H2SO3 B.可由K2CS3酸化制成
C.水溶液为弱酸 D.易分解成H2S和CS2
10.(2022·浙江·统考一模)四种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中X是元素周期表中原子半径最小的元素;Y元素基态原子的最外层有1个未成对电子,次外层有2个电子;Z元素原子最高能级的不同轨道都有电子,且自旋方向相同;W元素原子的价层电子排布式是nsnnp2n。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氢化物的稳定性:一定有Z<W
B.同周期中第一电离能小于Z的有5种
C.Y、Z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为强酸
D.X、Z可形成Z2X4,该分子中所有原子均满足8e﹣稳定结构
11.(2022·浙江·一模)X、Y、Z、Q、W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的电子只有一种自旋取向,Y和Z的某同位素测定可用于分析古代人类的食物结构,Q单质可用于自来水消毒,W为第4周期金属元素,基态原子无未成对电子且内层电子全满。下列说法一定正确的是
A.Z、Y的氢化物稳定性:Z<Y
B.Q与Y原子形成的分子空间结构为四面体型
C.Q单质可从Z的简单气态氢化物中置换出Z
D.[W(ZX3)4]2+中σ键数为12
12.(2022·浙江·统考模拟预测)下列方案设计、现象和结论都正确的是
选项
目的
方案设计
现象和结论
A
比较相同浓度溶液和溶液的酸碱性
用干燥洁净的玻璃捧分别蘸取溶液和溶液,滴在pH试纸上,与标准比色卡比较
与标准比色卡比较后,转化为对应的pH值,pH值较小的溶液则酸性较强
B
比较C与Si非金属性的强弱
将纯净的气体缓慢通入溶液中
若出现了白色沉淀,则证明非金属性C>Si
C
探究的化学性质
把电石放入水中反应,将产生的气体通入溴的四氯化碳溶液中
若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则证明具有还原性
D
判断物质M是否为晶体
在物质M不同方向上使用电导率仪测定其电导率
若物质M在任意方向测定的电导率均相等,则物质M为晶体
A.A B.B C.C D.D
13.(2022·浙江·一模)W、X、Y、Z为短周期非金属元素,分布于三个不同的周期,且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已知X元素与Y元素为同一周期,这四种元素在溶液中会形成一种离子,其结构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W—Y键比W—X键更稳定
B.比较元素的电负性:X<Y
C.该离子中的Z元素的核外电子空间轨道具有9种不同的能量
D.X元素的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可能大于Z元素的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
14.(2022·浙江·模拟预测)短周期主族元素X、Y、Z、M原子序数依次增大,乙的单质是合成氨的原料之一,M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为强酸,它们组成的一种分子结构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简单氢化物的沸点:Y>Z
B.第一电离能:Z>M
C.中所有原子在同一平面
D.Y、Z、M的氧化物均为酸性氧化物
15.(2022·浙江·模拟预测)如图所示的两种化合物可应用于阻燃材料和生物材料的合成。其中W、X、Y、Z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元素,X和Z同主族,Y原子序数为W原子价电子数的3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同周期元素中Z的电离能最大
B.X的最简单氢化物为非极性分子
C.四种元素中,Y原子半径最大,X原子半径最小
D.W和原子序数为82的元素位于同一主族
16.(2022·浙江·模拟预测)X、Y、Z、W均为短周期元素,原子序数依次递增。Y元素最外层电子数是电子层数的3倍,Z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周期数等于族序数,Z的简单阳离子与YX-含有相同的电子数,W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是最内电子数的2倍。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第一电离能大小:Z> Y >X
B.X和Y可以组成X2Y型化合物
C.工业上常用电解法制备元素Z的单质
D.Z、W的最高价氧化物均具有很高的熔点
17.(2022·浙江绍兴·统考模拟预测)下列推测不合理的是
A.与足量反应生成两种强酸
B.与结构具有相似性
C.向混盐中加入足量稀硫酸会有产生
D.可看成是,但不可以看成是
18.(2022·浙江绍兴·统考模拟预测)短周期主族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中W、Y、Z组成的化合物M遇稀硫酸得到Z的单质及其氧化物,M的结构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
B.M中W原子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
C.化合物M与稀硫酸反应均可用于研究温度、压强、浓度等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D.Y分别与W、Z形成的二元化合物中可能均含有共价键
二、元素或物质推断题
19.(2022·浙江·模拟预测)固体X是四种短周期元素组成的化合物,X的性质与铵盐相似。为探究固体X的组成,取3.28g X,与含NaOH 0.04mol的溶液恰好发生复分解反应,得溶液A(溶液A中含两种溶质,其中一种溶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3),将溶液A分成和两等份,完成如下实验(与0.02mol硝酸恰好反应,无色气体B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896mL,在空气中变成红棕色):
(1)组成X的四种元素是_________(填元素符号),X的化学式为_________。
(2)A中某种溶质与AgBr反应可生成两种单质,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
(3)写出X的水溶液与溶液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
(4)为探究和NaOH的反应,设计实验方案如下:向含的溶液中加入0.1mol NaOH,反应完全后,滴加氯化钙稀溶液。若有沉淀生成,则与NaOH的反应可能为_________(写离子方程式);若无沉淀生成,则与NaOH的反应可能为_________(写离子方程式)。该实验方案有无不妥之处?若有,提出修正意见:_________。
三、填空题
20.(2022·浙江绍兴·统考模拟预测)回答下列问题
(1)四种元素的原子半径如下表:
元素符号
Li
Be
Na
S
Cl
原子半径/pm
152
89
186
102
99
由此可推理:决定原子半径大小的因素有_______
(2)和都是化工生产中的重要物质。
①的沸点(-33.5℃)高于的沸点(-129℃)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
②的一种下游产品三聚氟氰(分子式为:),分子结构中显示有环状结构,请从价键理论和物质的相对稳定性角度写出三聚氟氰的结构式_______。
参考答案:
1.D
【分析】M、W、X、Y、Z是同周期主族元素,X基态原子的2p轨道上有2个未成对电子,可能为C或O,结合图示结构,X形成两个共价键,则X为O元素,且五种元素位于第二周期;Z可以形成四个共价键,且能与氧形成双键,则Z为C元素;Y能形成一个共价键,Y为F元素;W能形成4个共价键且阴离子带1个单位负电荷,W为B元素:化合物中除外,其他原子最外层均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M可形成带1个单位正电荷的阳离子,为Li元素。
【详解】A.锂单质密度比煤油小,不可以保存在煤油中,一般保存在固体石蜡中,A错误;
B.同周期主族元素由左向右原子半径依次减小,则上述五种元素中F的原子半径最小,B错误;
C.C元素的氢化物为烃,固态烃的沸点比水和过氧化氢的沸点高,C错误;
D.B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为硼酸,硼酸为一元弱酸,D正确。
故选D。
2.D
【分析】常温下,Z的单质能溶于X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稀溶液,却不溶于浓溶液,可推得Z为Al,X原子序数小于Al,则X为N;由于X与Y为相邻主族的元素,推知Y为O;W的核外电子数等于X、Y、Z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可知W为Si;Q与O为相邻主族元素,且Q与N位于不同主族,故Q为Cl;综上所述,X为N,Y为O,Z为Al,W为Si,Q为Cl。
【详解】A.由分析可知,Y为O,W为Si,Q为Cl,QY2为ClO2,属于分子晶体,WY2为SiO2,属于共价晶体,二者的晶体类型不同,A错误;
B.由分析可知,Z为Al,Q为Cl,二者形成的化合物为AlCl3,该化合物是共价化合物,熔融状态下不导电,应电解熔融的Al2O3来制备Al,B错误;
C.由分析可知,X为N,Y为O,二者形成的多种化合物之间的转化并非全部是氧化还原反应,比如NO2和N2O4的转化,是非氧化还原反应,C错误;
D.由分析可知,X为N,Q为Cl,非金属性:N<Cl,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HNO3<HClO4,D正确;
故选D。
3.C
【分析】X、Y、Z、W、M为短周期主族元素,由Z元素最高正价、最低负价可知Z为Cl;X、W、Y的原子半径均大于Z,再结合其化合价,可知X为Na,W为Mg,Y为Al;结合M的化合价及其原子半径小于Z,可推知M为N;
【详解】A.M和Z简单氢化物分别是和HCl,分子间可形成氢键,简单氢化物的沸点:M>Z,A正确;
B.X、Y、Z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分别是NaOH、、,氢氧化铝为两性氢氧化物,既可以与强碱反应,也可以与强酸反应,B正确;
C.、和核外电子排布相同,核电荷数越大吸引电子能力越强,半径越小,所以离子半径:,C错误;
D.W的单质是Mg,M的单质是,Mg可在中燃烧,生成物属于离子化合物,D正确;
故选C。
4.B
【详解】A.中H元素为+1价,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0,可得氮元素化合价为-3价,A错误;
B.反应物中H元素化合价为0,产物中中H元素为+1价,LiH中H元素为-1价,所以既是还原剂又是氧化剂,B正确;
C.核外有一个电子层,核外没有电子层,两者半径不相等,C错误;
D.钢瓶储氢为物理过程,此法为化学变化,两者原理不同,D错误。
故选B。
5.C
【分析】短周期元素W、X、Z、Y、N原子序数依次增大,题给结构式中Z形成带一个单位正电荷的离子,Z位于第ⅠA族,X可形成2个共价键,位于第ⅥA族,因此X是O,Z是Na;W形成1个共价键,则W为H;由题意可知,Y的最外层电子数是6-1=5,Y是P;N形成一个单键,且原子序数大于P,所以N是Cl。
【详解】A.同周期主族元素自左向右原子半径逐渐减小,电子层数越多,原子半径越大,则原子半径:,A错误;
B.未指明是最高价含氧酸,如酸性:,B错误;
C.Na、Cl与O形成的和都因具有强氧化性而能漂白物质,C正确;
D.该化合物中H、P原子不满足最外层结构,D错误;
故选C。
6.C
【分析】前四周期主族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可组成最简单有机物,则是甲烷,是,是。为淡黄色粉末状的氧化物,是,则是、是。和位于同一主族,则是。
【详解】A.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第一电离能呈增大趋势,所以第一电离能:,A错误。
B.是、是,和的电子层结构相同,原子序数越大,离子半径越小,则离子半径:,B错误。
C.是,与、组成的水反应生成氧气和,与、反应都可以生成,则可作呼吸面具供氧剂,C正确。
D.基态原子电子排布式为,能级电子比能级电子少5个,D错误。
故选C。
7.B
【分析】前18号主族元素A、B、C、D、E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元素和B元素形成一种碱性气体,则该气体是氨气→A是H、B是N。E元素最外层电子数是D元素最外层电子数的2倍,E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为一种强酸→E是S、D是Al。A元素和C元素原子序数之和等于D元素原子序数→C是Mg。
【详解】A.A和B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即,由铵根离子和构成,属于离子化合物,A错误;
B.E元素同一主族下一周期的元素为硒元素,位于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分界线附近,可用于半导体材料及芯片的开发与研究,B正确;
C.B元素对应简单氢化物为氨气,E元素对应简单氢化物为硫化氢,氨分子间有氢键,沸点较高,元素非金属性的强弱与简单氢化物的沸点的高低无关,C错误;
D.具有相同电子层结构的简单离子,核电荷数越大,离子半径越小,具有不同电子层数的简单离子,一般电子层数越多,离子半径越大,简单离子半径大小E>C>D,D错误。
故选B。
8.A
【分析】X的氢化物极易溶于Y的氢化物中,可考虑到HCl、NH3均极易溶于H2O,而X的原子序数小于Y,所以X应为N元素,Y为O元素;常温下,Z的单质可溶于X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稀溶液中,但不能溶于其浓溶液,则Z为Al,常温下在浓硝酸中发生钝化。
【详解】A.N、O元素可以形成NO、NO2等多种化合物,由于N元素为正价,化合价可以降低,所以均具有氧化性,A正确;
B.O元素最高正价为+2价(OF2),与其最外层电子数不相等,B错误;
C.原子半径Al>N>O,简单离子半径N3->O2->Al3+,C错误;
D.X、Y均有多种氢化物,X的氢化物NH3的稳定性大于Y的氢化物H2O2,D错误;
综上所述答案为A。
9.A
【分析】O和S同主族,H2CS3的性质参照H2CO3;
【详解】A.H2CO3分解为CO2和H2O,则推测H2CS3分解为CS2和H2S,A错误;
B.H2CO3可由K2CO3酸化制成,则H2CS3可由K2CS3酸化制成,B正确;
C.H2CS3在水中会分解产生CS2和H2S,H2S溶于水显弱酸性,C正确;
D.H2CO3分解为CO2和H2O,则推测H2CS3分解为CS2和H2S,D正确;
答案选A。
10.B
【分析】四种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中X是元素周期表中原子半径最小的元素,可知X是H元素;W元素原子的价层电子排布式是nsnnp2n,可知W为O元素;Z元素原子最高能级的不同轨道都有电子,且自旋方向相同,则Z为N,Y元素基态原子的最外层有1个未成对电子,次外层有2个电子,则Y为Li或B,据此分析解题。
【详解】A.由分析可知,Z为N,W为O,最简单氢化物的稳定性与非金属性成正比,非金属性Z<W,则氢化物的稳定性NH3<H2O,但是稳定性NH3>H2O2,A错误;
B.由分析可知,Z为N,N的2p能级处于半满稳定状态,其第一电离能大于同周期相邻元素,则同周期中第一电离能小于N的有Li、Be、B、C、O共5种,B正确;
C.由分析可知,Y元素基态原子的最外层有1个未成对电子,次外层有2个电子,则Y为Li或B,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不可能是强酸,C错误;
D.由分析可知,X为H,Z为N,X、Z可形成Z2X4,该分子中H原子不满足8e-稳定结构,D错误;
故答案为:B。
11.C
【分析】X、Y、Z、Q、W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的电子只有一种自旋取向,则X为氢元素;Y和Z的某同位素测定可用于分析古代人类的食物结构,则Y为碳元素、Z为氮元素;Q单质可用于自来水消毒,则Q为氯元素;W为第4周期金属元素,基态原子无未成对电子且内层电子全满,则W为锌元素。从而得出,X、Y、Z、Q、W分别为H、C、N、Cl、Zn元素。
【详解】A.由分析可知,Y、Z分别为C、N,C、N为同周期元素,C的非金属性比N弱,则 Z、Y的简单氢化物稳定性:NH3>CH4,A不正确;
B.Q与Y原子形成的分子可以为CCl4,也可以是C2Cl6,CCl4是正四面体结构,而C2Cl6不是四面体形结构,B不正确;
C.Q单质(Cl2)与Z的简单气态氢化物(NH3)反应为8NH3+3Cl2=6NH4Cl+N2,则Cl2可置换出NH3中的N,C正确;
D.[W(ZX3)4]2+为[Zn(NH3)4]2+,每个NH3中含有3个σ键,另外还形成4个配位键,配位键也属于σ键,则σ键数为3×4+4=16,D不正确;
故选C。
12.B
【详解】A.溶液和溶液本身蓝色,不能用pH试纸测定,A项错误;
B.纯净的气体缓慢通入溶液中发生如下反应,CO2+H2O+Na2CO3=H2SiO3↓+Na2CO3,说明碳酸酸性强于硅酸,则对应碳的非金属性大于硅,B项正确;
C.与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发生加成反应,并且电石是混合物,与水反应后也会有杂质H2S,H2S的还原性也能使溴褪色,所以不能证明具有还原性,C项错误;
D.一般晶体在物理性质表现出向异性,所以任意方向测定的电导率应不同。区分晶体和非晶体最可靠的方法是对固体进行X射线衍射实验,D项错误;
故答案选B。
13.C
【详解】W、X、Y、Z为短周期非金属元素,分布于三个不同的周期,且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已知X元素与Y元素为同一周期,这四种元素在溶液中会形成一种离子,结合价键情况可知W为H、X为C、Y为O、Z为Cl。
A.Y的非金属性强于X,H—O键比H—C键更稳定,选项A正确;
B.元素非金属性越强电负性越大,故电负性:C<O,选项B正确;
C.该离子中的Z元素的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5,核外电子有五个不同的能级,有5种不同的能量,选项C不正确;
D.X元素的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可能大于Z元素的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选项D正确;
答案选C。
14.B
【分析】短周期主族元素X、Y、 Z、M原子序数依次增大, 乙的单质是合成氨的原料之一,乙为N2, M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为强酸,根据结构式M能成2个共价键,故M为S,根据其组成的分子结构可知,X形成1条键, X为H, Y可形成4条键,Y为C, X、Y、Z、 M分别为H、C、N、S。
【详解】A.Y的氢化物为CH4,Z的简单氢化物为NH3,NH3分子间可以形成氢键,NH3熔沸点高于CH4,故A错误;
B.第一电离能: N>O> S,故Z>M,故B正确;
C.N2H4中,N原子采用sp3杂化,所有原子不在同一平面,故C错误;
D.C、N、S的氧化物不一定为酸性氧化物,如CO、NO为不成盐氧化物,故D错误;
故答案选B。
15.C
【分析】W、X、Y、Z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元素,从图中可知,Y可形成5对成键电子对,W可形成3对成键电子对,且Y原子序数为W原子价电子数的3倍,则推断Y是P元素,W是N元素;X和Z同主族,且均能形成1对成键电子对的稳定结构,故推测X是F元素,Z是Cl元素。故W、X、Y、Z分别是N、F、P、Cl元素。
【详解】A.Z是Cl元素,同周期元素中电离能从左往右大体上增大,0族元素的电离能最大,故Cl的电离能不是最大,A错误;
B.X是F,其最简单氢化物是HF,HF是极性分子,B错误;
C.电子层数越多则原子半径越大,具有相同电子层数的原子则核电荷数越多半径越小,故N、F、P、Cl四种元素中,P(Y)的原子半径最大,F(X)的原子半径最小,C正确;
D.据分析,W是N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第二周期ⅤA族,根据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可知,原子序数为82的元素位于第六周期ⅣA族,二者位于不同主族,D错误;
故选C。
16.A
【分析】X、Y、Z、W均为短周期元素,原子序数依次递增。Y元素最外层电子数是电子层数的3倍,则Y为O元素;Z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周期数等于族序数,则Z为Al元素;Z的简单阳离子是Al3+,含有10个电子,Z的简单阳离子与YX-含有相同的电子数,YX-含有10个电子,Y为O元素,含有8个电子,则X为H元素;W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是最内电子数的2倍,且W原子序数大于Al,则W为Si元素;综上所述,X为H元素,Y为O元素,Z为Al元素,W为Si元素。
【详解】A.第一电离能是基态的气态原子失去最外层的一个电子所需能量,第一电离能数值越大,原子越难失去一个电子。第一电离能O>H>Al,则第一电离能大小:Y>X>Z,A错误;
B.X为H元素,Y为O元素,可以组成X2Y型化合物即为H2O,B正确;
C.Z为较活泼金属,工业上常用电解法氧化铝的方法制备元素Al的单质,C正确;
D.Z、W的最高价氧化物分别为Al2O3、SiO2,均具有很高的熔点,D正确;
故选A。
17.A
【详解】A.反应生成亚硫酸和盐酸,盐酸为强酸,亚硫酸为弱酸,A错误;
B.原子结构分析,氧和硫结构相似,两个氧原子间形成共价键,两个硫原子间形成攻共价键,故二者结构相似,B正确;
C.混盐可以看成是氯化钙和次氯酸钙的混合物,与硫酸反应生成氯气,C正确;
D.铁有+2+3两种化合价,但铅有+2+4价,故四氧化三铅可以看成氧化铅和二氧化铅,D正确;
故选A。
18.C
【分析】短周期主族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中W、Y、Z组成的化合物M遇稀硫酸得到Z的单质及其氧化物,M的结构如图所示,则M为Na2S2O3,结合原子序数可知,W为O,Y为Na,Z为S,X介于O、Na之间且为主族元素,X为F。
【详解】A.元素非金属性越强,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越强,非金属性F>O>S,故气态氢化物稳定性HF>H2O>H2S,A正确;
B.由M的结构可知,氧原子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B正确;
C.化合物M和稀硫酸反应是固体和液体的反应,无法用于研究压强对反应速率的影响,C错误;
D.Na与O、S形成的二元化合物有Na2O2和Na2S2,这两种物质中均含有共价键,D正确;
故答案选C。
19.(1) N、S、H、O [或、、]
(2)
(3)
(4) 先煮沸,然后滴加氯化钙稀溶液
【详解】(1)结合S元素守恒与生成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2.33g可知,中含硫酸根离子0.01mol,则X中含硫酸根离子0.02mol;结合N元素守恒、得失电子守恒与和,反应生成标况下896mL NO和水可知,中有0.02mol价的N原子,则X中有0.04mol N;根据元素守恒可知X中还存在H和O两种元素,则3.28g化合物X中有0.04mol价的氮、0.02mol价的硫和一定量的H与O,根据电中性原则及X质量可求,H为0.16mol,O为0.12mol,故X的化学式为,因X与NaOH发生的复分解反应且X中有,故X的组成可写为,由于X的性质与铵盐类似,进一步改写为、。
(2)羟胺,是分析化学中一种常见的还原剂,其结构式为,其相对分子质量为33,为A中的一种溶质,与AgBr反应可生成两种单质,是羟胺还原AgBr生成和Ag,其化学方程式为。
(3)X的水溶液中类似于,可与发生双水解反应生成沉淀,离子方程式为。
(4)若有碳酸钙沉淀生成,则加入NaOH后生成了,说明与发生反应,反应离子方程式为;若无沉淀生成,则加入NaOH后没有生成,说明是与发生反应,反应离子方程式为;该实验方案有不妥之处,因为在存在的条件下,溶液中能将转化为,所以也会有沉淀生成,最终与前一种情况现象相同,因此,应在滴加稀溶液之前,将溶液煮沸,除去溶液中的氨。
20.(1)原子核对核外电子的吸引力和核外电子间的排斥力
(2) 分子间存在氢键而分子间没有
【解析】(1)
图中Li、Be处于同一周期,电子层数相同,Na、S、Cl处于同一周期电子层数相同,Li的核电荷数小于Be,Na核电荷数小于S小于Cl,Li的原子半径大于Be,Na、S、Cl原子半径依次减小,说明原子核对核外电子的吸引力是决定原子半径的因素之一。Na和Li位于同一主族,Na比Li多一个电子层,尽管Na核电荷数大于Li,Na的原子半径还是大于Li,S、Cl在Be的下一周期,原子半径也都大于Be,说明了核外电子间的排斥力是决定原子半径的因素之一。故决定原子半径的因素有原子核对外电子的吸引力和核外电子间的排斥力。
(2)
NH3分子间存在氢键,NF3分子间没有氢键,故氨气分子间作用力更强,沸点高于NF3的沸点。NF3的一种下游产品三聚氟氰(分子式为C3N3F3),分子结构中显示有环状结构,C形成4个共价键,N形成3个共价键,从价键理论和物质的相对稳定性角度可知,C、N之间应该形成C=N,则三聚氟氰的结构式为。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河南高考化学三年(2021-2023)模拟题汇编-29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律(2),共2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浙江省高考化学三年(2021-2023)模拟题分类汇编63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律(1),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浙江省高考化学三年(2021-2023)模拟题分类汇编53烃(2),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