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苏教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遗传信息主要储存在细胞核中作业含答案
展开遗传信息主要储存在细胞核中课时精练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图为细胞核结构模式图,对其结构及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
A.①是由4层磷脂分子构成
B.②主要是由DNA和蛋白质组成,在细胞分裂时呈染色质状态
C.③与核糖体中RNA的合成、加工以及核糖体的形成有关
D.④是核孔,有实现核质之间信息交流和物质交换的作用
答案 B
解析 ②为染色质,主要由DNA和蛋白质组成,在分裂间期呈染色质状态,在分裂期呈染色体状态,B错误。
2.用光学显微镜观察细胞,最容易注意到的一个结构就是细胞核。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有( )
①光学显微镜下除了能观察到细胞核外,还能观察到液泡、叶绿体、线粒体、染色质等结构
②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高等植物成熟的筛管细胞都没有细胞核
③科学家利用伞藻做嫁接实验和核移植实验的主要目的是证明细胞核控制着细胞代谢
④核膜实现了核质之间频繁的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
A.一项 B.两项 C.三项 D.四项
答案 A
解析 光学显微镜下可观察到的是染色体而非染色质,①错误;真核生物体内的细胞并不一定都有细胞核,如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高等植物成熟的筛管细胞都没有细胞核,②正确;科学家利用伞藻做嫁接实验和核移植实验的主要目的是证明细胞核控制着细胞遗传,③错误;实现了核质之间频繁的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的结构是核孔,④错误。
3.(2023·江苏南京高三期末)科学家用两种伞藻进行实验,结果如图所示,该实验能够得出的结论是( )
A.细胞核和细胞质在结构上没有联系
B.伞帽形态结构的建成取决于细胞核
C.伞帽形态结构的建成与假根有关
D.该实验中缺少对照,不能得出结论
答案 C
解析 该实验没有把细胞核和细胞质分开单独进行研究,故不能证明细胞核和细胞质在结构上没有联系,A错误;该实验不能证明伞帽形态结构的建成取决于细胞核,需要再做一个细胞核移植实验才能证明伞帽形态结构的建成取决于细胞核,B错误;分析两种伞藻嫁接实验可知,伞帽形态结构与假根类型一致,故伞帽形态结构的建成与假根有关,C正确;本实验采用了相互对照的形式,D错误。
4.(2023·江苏常州市高三模拟)细胞核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如图是细胞核的结构简图,下列关于细胞核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结构①在细胞的不同时期存在不同的形态
B.结构②与核糖体及某种RNA的形成有关
C.结构③仅是大分子物质进出细胞核的通道
D.蛋白质和RNA通过核孔的运输需要消耗能量
答案 C
解析 结构①在分裂间期是染色质的形态,到分裂期高度螺旋化为染色体,A正确;结构②是核仁,核仁与核糖体及某种RNA的形成有关,B正确;结构③是核孔,据图所示部分小分子物质也可通过核孔进出细胞核,C错误;蛋白质和RNA通过核孔的运输由ATP水解供能,D正确。
5.核小体是染色质的结构单位,是由近乎球状的组蛋白形成的八聚体和在其外围绕两圈长度为180~200 bp(碱基对)的DNA所构成。下列有关核小体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染色质主要由DNA、组蛋白构成,还含有少量RNA
B.酵母菌细胞核中存在核小体
C.普通光学显微镜下可观察到核小体
D.核小体中含有C、H、O、N、P元素
答案 C
解析 光学显微镜下观察不到染色质,因此普通光学显微镜下也观察不到核小体,C错误。
6.细胞核在细胞增殖时发生消失与重建,重建细胞核时,膜小泡聚集在单个染色体周围,形成核膜小泡,最终融合形成细胞核,过程如下图所示。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核膜是由两层磷脂分子和蛋白质组成的
B.核膜小泡中的染色体上,每个染色体含有两个DNA分子
C.核膜小泡形成完整细胞核的过程与生物膜的流动性密切相关
D.重建后的细胞核中行使遗传功能的结构是核仁
答案 C
解析 在重建细胞核时,细胞分裂进入末期,着丝粒分裂,每个染色体只有一个DNA分子,B错误;染色体是遗传信息的载体,行使遗传功能的结构是染色体上的DNA,D错误。
7.核孔是一组蛋白质以特定的方式排布形成的结构,被称为核孔复合体。如图所示,该复合体由一个核心脚手架组成,其选择性的输送机制由大量贴在该脚手架内面的蛋白质组成,常把这样的蛋白质称为中央运输蛋白。据此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核膜是单层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B.人体成熟的红细胞有少量核孔参与核质间的信息传递
C.核孔复合体的存在,说明物质进出核膜也具有选择性
D.DNA和mRNA均可通过核孔进入细胞质
答案 C
解析 人体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B错误;由题意知,核孔复合体是具有选择性的输送机制的结构,因此核膜也具有选择透过性,C正确;DNA不能通过核孔进入细胞质,D错误。
8.(2023·江苏南通高三期中)细胞核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这是因为细胞核( )
A.体积大
B.具有核膜
C.位于细胞中心
D.储存着大量的遗传信息
答案 D
解析 细胞核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这是因为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含有大量的遗传信息,D正确。
二、多项选择题
9.(2023·江苏无锡高三期末)如图所示为细胞局部的电镜照片,a~c为细胞核的相关结构。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利用电子显微镜拍摄的细胞核照片属于物理模型
B.结构 a在有丝分裂过程中周期性地消失,有利于染色体的分配
C.结构 b在细胞核内所占区域较大,是遗传物质储存的场所
D.某些大分子物质可以通过c选择性地进出细胞核,完成信息传递
答案 BD
解析 利用电子显微镜拍摄的细胞核照片不属于任何模型,A错误;结构a核膜在有丝分裂前期消失,在有丝分裂末期重现,核膜在有丝分裂过程中周期性地消失有利于染色体的分配,B正确;结构b核仁在细胞核内所占区域较大,但是遗传物质储存的场所为染色体,C错误;c核孔具有选择透过性,蛋白质和RNA可通过其进出细胞核,D正确。
10.亲核蛋白是在细胞核内发挥作用的一类蛋白质,可通过其中的一段特殊氨基酸序列(NLS)与相应的受体蛋白识别,并结合形成转运复合物。在受体蛋白的介导下,转运复合物与核孔结合后进入细胞核,该过程消耗细胞中的ATP。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真核细胞的RNA聚合酶中具有NLS氨基酸序列
B.分子大小合适的蛋白质都能通过核孔进入细胞核
C.细胞呼吸抑制剂会影响亲核蛋白的入核转运过程
D.NLS氨基酸序列功能缺陷的亲核蛋白会在细胞质中积累
答案 ACD
解析 根据题意,具有特殊氨基酸序列(NLS)的蛋白质分子才能通过核孔进入细胞核,B错误。
11.二甲双胍的抗肿瘤效应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它可通过抑制线粒体的功能而抑制细胞的生长,其作用机理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核膜的主要成分是磷脂和蛋白质,RagC进出细胞核需经过4层磷脂分子
B.二甲双胍抑制线粒体的功能,进而影响了激活型RagC和无活型RagC的跨核孔运输以及相互转化
C.可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将线粒体与其他细胞器分离开来,从而研究线粒体的功能
D.二甲双胍的作用原理可能是抑制线粒体的相关蛋白质的活性
答案 ABC
解析 由图可知,RagC进出细胞核通过的是核孔,经过0层磷脂分子,A错误;二甲双胍抑制线粒体的功能,进而直接影响了无活型和激活型RagC的跨核孔运输,最终达到抑制细胞生长的效果,B错误;可用差速离心法将线粒体与其他细胞器分离开来,C错误。
三、非选择题
12.图甲为酵母菌细胞部分结构示意图;图乙是图甲局部放大;图丙表示分泌蛋白的合成和分泌过程。回答下列问题:(“[ ]”中填编号,“________”填名称)
(1)酵母菌是真核生物,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葡萄糖在图甲中的结构________(填编号)彻底氧化分解。图甲中含有核酸的结构有____________(填编号)。
(2)图乙中能在细胞周期中周期性消失和出现的结构是________(填编号),如果破坏了结构9,则________的合成、加工及________的形成会受到影响,进而影响蛋白质的合成。
(3)从图丙中可以看出,核糖体上合成出的多肽需要经过[13]________和[14]_____________
的加工才能形成具有特定生理功能的蛋白质。整个分泌蛋白的合成、加工和运输过程中需要消耗能量,在有氧条件下主要由图丙中的[ ]________供应;在无氧条件下由图甲中的[ ]________供能。
答案 (1)其细胞中有以核膜包被的细胞核 6、8 2、4、6、8 (2)9、11 核糖体中RNA 核糖体
(3)内质网 高尔基体 16 线粒体 8 细胞质基质
解析 (1)葡萄糖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初步的氧化分解,产生丙酮酸,丙酮酸进入图甲中的线粒体中完成彻底氧化分解(图甲中8为细胞质基质、6为线粒体)。图甲酵母细胞中含有核酸的结构有线粒体、细胞核、细胞质基质和核糖体,分别为图甲中的6、2、8、4。(2)在细胞周期中进行周期性消失和出现的结构是核膜和核仁(图乙中9为核仁,11为核膜),核仁的功能是与核糖体RNA的合成、加工和核糖体的形成有关,如果破坏了核仁,会影响蛋白质的合成。(3)核糖体上合成的多肽只有形成一定的空间结构才具有特定的生理功能,该空间结构的形成在图中的[13]内质网和[14]高尔基体上完成。整个分泌蛋白的合成、加工和运输过程中需要消耗能量,在有氧条件下主要由有氧呼吸供能,[16]线粒体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在无氧条件下由无氧呼吸供能,[8]细胞质基质是无氧呼吸的场所。
13.核孔复合体主要由核膜、中央栓和核质侧的“核篮”结构组成,如图1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细胞质中的物质可通过甲、乙、丙三种方式进入细胞核,这三种方式中属于被动运输的是______。
(2)下列物质中,大蒜根尖分生区细胞和成熟区细胞都需要运进细胞核的是________(填选项编号),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DNA聚合酶 b.RNA聚合酶
c.ATP合成酶 d.组蛋白(染色体成分)
(3)亲核蛋白主要通过丙方式进入细胞核。进核之前,亲核蛋白首先需要与________结合,然后在____________的参与下完成运输。
(4)亲核蛋白一般含有核定位序列(NLS)。为探究NLS位于非洲爪蟾卵母细胞亲核蛋白的头部还是尾部,某同学以非洲爪蟾卵母细胞亲核蛋白为材料进行实验(过程和结果如图2),得出NLS序列位于亲核蛋白的尾部的结论。
①请评价该同学的实验结论并写出依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请完善实验设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若实验结果为__________________,则上述结论成立。
答案 (1)甲、乙 (2)b 这两种细胞都需要RNA聚合酶来催化基因的转录,以满足细胞对蛋白质等物质的需要 (3)受体 中央栓蛋白 (4)①结论不可靠,没有放射性物质标记头部的实验,不能排除NLS位于爪蟾卵母细胞亲核蛋白的头部的可能性
②用放射性物质标记亲核蛋白的头部,显微注射进爪蟾卵母细胞的细胞质 细胞核内无放射性
高中沪科版 (2019)第三节 遗传信息主要储存在细胞核中课堂检测: 这是一份高中沪科版 (2019)第三节 遗传信息主要储存在细胞核中课堂检测,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关于真,下列相关实验及结论有误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生物沪科版 (2019)必修1《分子与细胞》第三节 遗传信息主要储存在细胞核中课后练习题: 这是一份高中生物沪科版 (2019)必修1《分子与细胞》第三节 遗传信息主要储存在细胞核中课后练习题,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生物沪科版 (2019)必修1《分子与细胞》第三节 遗传信息主要储存在细胞核中一课一练: 这是一份高中生物沪科版 (2019)必修1《分子与细胞》第三节 遗传信息主要储存在细胞核中一课一练,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那一项为细胞核的主要功能,系统的控制中心是细胞核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