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苏教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人体的免疫应答学案
展开
这是一份2024届苏教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人体的免疫应答学案,共19页。学案主要包含了易错辨析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第6课时 人体的免疫应答课标要求 1.举例说明免疫细胞、免疫器官和免疫活性物质等是免疫调节的结构与物质基础。2.概述人体的免疫包括生来就有的非特异性免疫和后天获得的特异性免疫。3.阐明特异性免疫是通过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两种方式,针对特定病原体发生的免疫应答。考点一 人体的免疫系统1.免疫系统的组成2.免疫系统的功能考向一 免疫系统的组成1.斯坦曼因发现树突状细胞(DC)而获得2011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树突状细胞因其表面具有树枝状突起而得名,广泛分布于皮肤、消化道、呼吸道等上皮组织及淋巴器官内,能够吞噬、摄取和处理病原体,并将抗原提呈给辅助T细胞。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树突状细胞属于淋巴细胞B.树突状细胞来源于神经干细胞C.树突状细胞可特异性识别病原体D.树突状细胞可参与特异性免疫答案 D解析 树突状细胞属于吞噬细胞,A错误;树突状细胞来源于造血干细胞,B错误;树突状细胞不针对特定的病原体起作用,C错误。2.(2023·江苏南京高三质检)单核细胞是白细胞的一种,下图为血液中单核细胞迁移到血管外组织后的3种去向,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单核细胞都是由造血干细胞分裂、分化后形成B.单核细胞只为特异性免疫提供免疫细胞C.巨噬细胞和树突状细胞内的RNA相同D.单核细胞凋亡是细胞被动结束生命的过程答案 A解析 白细胞是由造血干细胞分裂、分化后形成的,而单核细胞是白细胞的一种,因此单核细胞都是由造血干细胞分裂、分化后形成,A正确;单核细胞可分化成巨噬细胞和树突状细胞,巨噬细胞和树突状细胞(免疫细胞)能参与第二、第三道防线,因此单核细胞可为第二、第三道防线提供免疫细胞,而第二道防线属于非特异性免疫,B错误;巨噬细胞和树突状细胞都是由单核细胞分化而来,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但巨噬细胞和树突状细胞内也有某些相同基因的表达,存在某些相同的RNA分子,因此巨噬细胞和树突状细胞内的RNA不完全相同,C错误;细胞凋亡是由基因决定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也叫细胞的程序性死亡,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是细胞的主动性死亡,D错误。考向二 免疫系统的功能3.(2023·江苏无锡高三期末)下列与人体免疫系统功能相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A.机体排除新型冠状病毒体现了免疫系统的免疫防御功能B.艾滋病患者易患恶性肿瘤,是因为免疫系统免疫监视功能低下C.免疫系统清除体内衰老、死亡或损伤的细胞,能维持内环境稳态D.免疫系统具有免疫防御功能,故不可能导致组织损伤答案 D解析 免疫防御是机体排除外来抗原性异物的一种免疫防护作用,新型冠状病毒的蛋白质外壳可以作为抗原性异物,机体排除新型冠状病毒可以体现免疫系统的免疫防御功能,A正确;艾滋病病毒攻击人体免疫系统,使机体免疫监视功能低下或失调,机体会有肿瘤发生,B正确;免疫系统清除体内衰老、死亡或损伤的细胞,属于免疫系统的免疫自稳功能,能维持内环境稳态,C正确;免疫系统的防御功能过强,则可能导致组织损伤,D错误。4.(多选)某些T细胞在癌组织环境中能合成膜蛋白CTLA-4,这种膜蛋白对T细胞的杀伤功能具有抑制作用,因此这个蛋白被称作“刹车分子”。科学家发现,只要使用CTLA-4抗体抑制CTLA-4蛋白,就能激活T细胞,使T细胞持续攻击癌细胞。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T细胞增殖分化前需接受癌细胞质膜表面抗原的刺激B.提高膜蛋白CTLA-4的活性,细胞免疫功能将增强C.CTLA-4抗体抑制CTLA-4蛋白的作用过程属于体液免疫D.激活的细胞毒性T细胞裂解癌细胞的过程体现了免疫系统的监控和清除功能答案 ACD解析 由于膜蛋白CTLA-4对细胞免疫具有抑制作用,所以提高膜蛋白CTLA-4的活性,细胞免疫功能将降低,B错误。考点二 特异性免疫应答1.特异性免疫是指机体针对某种特定的病原体,由特异性免疫细胞参与的免疫应答。2.抗原:可诱发特异性免疫应答的物质。 源于选择性必修1 P83:抗原都是蛋白质吗?抗原都是外来异物吗?提示 抗原不一定都是蛋白质,有的抗原是其他物质,如纤维素、多糖等。抗原一般是外来异物,如病原体、移植的组织或细胞等;抗原也可能是自身的组织或细胞,如癌变的细胞。4.体液免疫(1)图解2B细胞活化的条件特别提醒 ①浆细胞可来自B细胞或记忆B细胞。②特异性免疫中的三个“唯一”:唯一能产生抗体的细胞是浆细胞;唯一没有识别功能的细胞是浆细胞;唯一没有特异性识别功能的细胞是吞噬细胞。5.细胞免疫(1)图解(2)细胞毒性T细胞的活化:需靶细胞、辅助T细胞等细胞的参与。6.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的比较项目体液免疫细胞免疫介导的细胞B细胞T细胞作用对象侵入内环境中的病原体被病原体侵入的宿主细胞(即靶细胞)、自身突变细胞和来自异体的组织、器官等作用方式浆细胞产生的抗体与相应的抗原特异性结合激活的细胞毒性T细胞使靶细胞裂解死亡联系两者相互配合,共同发挥免疫效应,具体表现:(1)在病毒感染中,往往先通过体液免疫阻止病原体通过血液循环散布,再通过细胞免疫予以彻底消灭;(2)细胞免疫使靶细胞裂解死亡,病原体暴露,再由体液免疫发挥作用 7.二次免疫及其特点(1)含义:相同抗原再次入侵时,记忆细胞很快作出反应,即很快分裂分化产生新的浆细胞和记忆细胞,前者产生抗体消灭抗原,此为二次免疫反应。(2)反应特点:与初次免疫相比,二次免疫反应快、反应强烈,能在抗原侵入但尚未导致机体患病之前将它们消灭。(3)图中表示抗体浓度的是曲线a,表示患病程度的是曲线b。 9.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和免疫调节的相互关系考向一 抗原和抗体的分析5.下列有关人体免疫调节的叙述,合理的是( )A.若病原体不具有细胞结构,就不会使人体产生抗体B.病原体裂解后再注射到人体,就不会使人体产生抗体C.病原体表面若不存在蛋白质分子,就不会使人体产生抗体D.病原体经吞噬细胞处理后暴露出的抗原可使人体产生抗体答案 D解析 病原体是指可造成人或动植物感染疾病的微生物、寄生虫或其他媒介,如细菌、病毒,病毒不具有细胞结构,但也能使人体通过体液免疫产生抗体,A错误;病原体裂解后仍含有能引起机体产生免疫反应的抗原物质,因此会使人体产生抗体,B错误;抗原不一定是蛋白质,病原体含有的大分子多糖、黏多糖等特异性化学物质,也能引起机体发生免疫反应产生抗体,C错误。6.血清中含有多种白蛋白和球蛋白,为确定血清中何种成分是抗体,实验将同一动物的正常血清和免疫后的血清进行蛋白质分离并测定含量,其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高尔基体参与抗体的加工B.抗体能与相应抗原特异性结合C.抗体由浆细胞产生D.结果说明抗体主要成分是α、β球蛋白答案 D解析 由图可知,与正常血清相比,免疫后的血清中γ球蛋白含量明显增多,而白蛋白、α球蛋白和β球蛋白的含量基本不变,说明抗体主要成分是γ球蛋白,D错误。归纳总结 抗原、抗体及细胞因子的比较项目抗原抗体细胞因子来源大分子“非己”成分、自身衰老或病变的细胞由浆细胞产生并分泌由辅助T细胞等产生并分泌本质蛋白质或其他蛋白质蛋白质作用刺激机体产生抗体或效应细胞,并和相应的抗体或效应细胞发生特异性结合识别抗原,对抗原起作用促进B细胞、细胞毒性T细胞增殖、分化举例外毒素、凝集原抗毒素、凝集素干扰素、白介素 考向二 特异性免疫过程分析7.下图为新冠病毒入侵人体引发的部分免疫反应(数字表示过程,字母表示细胞),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细胞a能特异性识别新冠病毒,并能摄取、处理、暴露抗原B.物质甲属于免疫活性物质,作用于细胞c,使其细胞周期变长C.当流感病毒再次入侵人体时,物质乙能与其特异性结合D.治愈的新冠感染患者发生⑨时,会发生⑦过程,⑦过程存在基因的选择性表达答案 D解析 细胞a能识别新冠病毒,并能摄取、处理、暴露抗原,但是不能特异性识别抗原,A错误;物质甲白介素属于免疫活性物质,可作用于B细胞促进其增殖分化,细胞周期变短,B错误;物质乙是抗体,具有特异性,只能与新冠病毒结合,不能与流感病毒结合,C错误;治愈的新冠肺炎患者有记忆B细胞,可以发生二次免疫,在这个过程中,记忆B细胞增殖分化为浆细胞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D正确。8.(2023·江苏宿迁高三期中)细胞免疫主要参与对胞内寄生的病原微生物的免疫应答及对肿瘤细胞的免疫应答,其免疫源一般分为寄生原生动物、真菌、移植器官或被病毒感染的自身细胞。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细胞毒性T细胞能识别被病原体感染的宿主细胞表面发生的变化B.辅助T细胞释放的细胞因子能促进细胞毒性T细胞的增殖、分化C.记忆T细胞可存活几年甚至几十年,没有相同抗原的刺激则逐渐死亡D.细胞免疫可导致靶细胞裂解并彻底消灭胞内寄生的病原微生物答案 D解析 记忆T细胞可存活几年甚至几十年,没有相同抗原的刺激则逐渐死亡,如果再次遇到相同的抗原,它们会立即分化为细胞毒性T细胞,迅速、高效地产生免疫反应,C正确;细胞免疫导致靶细胞裂解,使病原体失去藏身之所,之后靠体液免疫发挥作用消灭病原微生物,D错误。方法技巧 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判定(1)“三看法”辨别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2)依据图像识别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考向三 初次免疫和二次免疫的比较9.(多选)鸡霍乱病原菌易致鸡死亡。1880年,巴斯德用久置的鸡霍乱病原菌对鸡群进行注射,意外发现全部鸡存活。再次培养新鲜病原菌,并扩大鸡的注射范围,结果仅有部分鸡存活。进一步调查发现,存活鸡均接受过第一次注射。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第一次注射时,所用的鸡霍乱病原菌相当于抗原B.第一次注射后,鸡霍乱病原菌诱导存活鸡产生的抗性变异C.第二次注射后,存活鸡体内相应记忆细胞参与了免疫应答D.第二次注射后,死亡鸡体内没有发生特异性免疫应答答案 AC解析 注射的鸡霍乱病原菌对鸡的抗性进行选择,而变异是不定向的,B错误;由“巴斯德用久置的……全部鸡存活”可推知,初次注射鸡体内有特异性免疫反应发生,但由于第二次注射的是新鲜病原菌,没有经过初次免疫的鸡的抵抗力比较弱,会由于病原菌的侵染而死亡,但死亡鸡体内发生了特异性反应,D错误。10.(2023·江苏省如东高级中学高三期中)下图甲表示人体内免疫细胞的起源和分化,图乙表示一正常人注射疫苗以及d点再次接触同一种抗原后体内产生抗体的反应。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图甲③到⑥的过程发生在淋巴结B.图甲中细胞毒性T细胞能释放穿孔素等物质诱导靶细胞凋亡C.图乙d时表示抗原直接刺激浆细胞,快速产生大量抗体D.图乙中抗体浓度由n上升到m,表示出现过敏反应答案 B解析 图甲③到⑥的过程,是T细胞的增殖、分化过程,该过程发生在胸腺,A错误;图甲中细胞毒性T细胞能释放穿孔素等物质诱导靶细胞凋亡,B正确;图乙d时表示抗原直接刺激记忆B细胞,快速分化为浆细胞,产生大量抗体,C错误;图乙中抗体浓度由n上升到m,表示机体的二次免疫,不属于过敏反应,D错误。方法技巧 “三看法”判断初次免疫和二次免疫考向四 免疫制剂11.(多选)某医生接待了甲、乙两位被割伤手的病人,在详细询问情况后,决定给接种过破伤风疫苗的甲病人注射破伤风疫苗,给未接种过破伤风疫苗的乙病人注射抗破伤风抗体。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这两种治疗方法中,乙病人的治疗方法会更快地发挥疗效B.甲病人再次接种破伤风疫苗后,可刺激记忆B细胞直接分泌相应的抗体C.乙病人注射的抗破伤风抗体可以与相应病原体结合,从而抑制病原体的繁殖D.甲病人注射的破伤风疫苗在免疫过程中相当于抗原,可直接刺激浆细胞分泌抗体答案 AC解析 乙病人注射抗破伤风抗体,会更快地发挥疗效,A正确;记忆B细胞不能直接分泌相应的抗体,B错误;乙病人获得的抗破伤风抗体可以与相应病原体结合,从而抑制病原体的繁殖,C正确;甲病人注射的破伤风疫苗在免疫过程中相当于抗原,不可直接刺激浆细胞分泌抗体,D错误。12.(2023·江苏高三模拟)下列关于疫苗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制备mRNA疫苗时,用脂质分子包裹的原因之一是裸露的mRNA易被水解B.疫苗进入人体后,刺激机体免疫系统产生相应的抗体和记忆细胞等C.接种疫苗后,部分人出现轻度发热的直接原因是产热量大于散热量D.接种疫苗后,人体产生的抗体离不开浆细胞对疫苗的识别作用答案 D解析 注射疫苗后,由于机体产热量大于散热量,部分患者出现轻度发热现象,C正确;浆细胞无识别抗原的作用,D错误。考向五 有关特异性免疫的探究实验分析13.下图为科学家研究不同纯种品系小鼠的皮肤移植实验,发现了小鼠的组织相容性及控制这一特性的H-2基因。通常把器官移植中引起急而快排斥反应的抗原称为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其主要存在于白细胞中。目前已经发现了小鼠几十种组织相容性抗原,为免疫系统提供了识别的标志。异体器官移植能否成功,关键是组织相容性抗原的相似程度。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实验一中初次移植后的B品系小鼠对移植的A品系小鼠皮肤细胞产生了特异性免疫B.实验一和实验二表明初次免疫的B品系小鼠特异性T细胞在免疫过程中起了主要作用C.术前给B品系小鼠注射特异性T细胞使移植皮肤6天后坏死,说明甲组B品系小鼠产生了记忆细胞D.临床上使用免疫抑制剂抑制H-2基因的表达从而提高器官移植的成功率答案 D解析 免疫抑制剂不能抑制H-2基因的表达,而是通过抑制T细胞的增殖,从而降低机体的免疫能力,提高器官移植的成功率,D错误。14.(多选)将某小鼠的皮肤移植给多只同种小鼠后,将受皮鼠分成甲、乙两组。甲组小鼠注射一定剂量的环孢霉素A,乙组小鼠注射等量生理盐水,并每天统计植皮的存活率,结果如图。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受皮鼠与供皮鼠的细胞表面抗原完全不同B.甲组小鼠对外源供皮的免疫排斥强度大于乙组小鼠C.环孢霉素A可能通过抑制T细胞增殖从而减弱免疫应答D.使用环孢霉素A有可能提高人体器官移植的存活率答案 AB解析 同种生物的不同个体其细胞表面抗原不会完全不同,故受皮鼠与供皮鼠细胞表面的抗原不完全相同,A错误;由曲线可知,甲组小鼠植皮存活时间比乙组小鼠长,说明甲组小鼠对外源供皮的免疫排斥强度小于乙组小鼠,B错误;由曲线可知,环孢霉素A可能抵抗机体的免疫排斥,可能是通过抑制T细胞增殖从而减弱免疫应答,C正确;由动物实验证明,环孢霉素A能提高植皮存活率,故使用环孢霉素A有可能提高人体器官移植的存活率,D正确。1.(多选)(2021·山东,18)吞噬细胞内相应核酸受体能识别病毒的核酸组分,引起吞噬细胞产生干扰素。干扰素几乎能抵抗所有病毒引起的感染。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吞噬细胞产生干扰素的过程属于特异性免疫B.吞噬细胞的溶酶体分解病毒与激活的细胞毒性T细胞抵抗病毒的机制相同 C.再次接触相同抗原时,吞噬细胞参与免疫反应的速度明显加快 D.上述过程中吞噬细胞产生的干扰素属于免疫活性物质答案 ABC解析 根据题干信息“干扰素几乎能抵抗所有病毒引起的感染”,说明吞噬细胞产生干扰素不具有特异性,属于非特异性免疫,A错误;溶酶体分解病毒,是将大分子分解为小分子,而激活的细胞毒性 T 细胞抵抗病毒的机制是激活的细胞毒性T细胞将靶细胞裂解,使病毒失去藏身之所,B错误;吞噬细胞对病毒的识别作用不具有特异性,所以再次接触相同抗原时,吞噬细胞参与免疫反应的速度不会加快,C错误;干扰素是免疫细胞产生的具有免疫作用的物质,属于免疫活性物质,D正确。2.(2021·湖南,6)鸡尾部的法氏囊是B细胞的发生场所。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感染雏鸡后,可导致法氏囊严重萎缩。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法氏囊是鸡的免疫器官B.传染性法氏囊病可能导致雏鸡出现免疫功能衰退C.将孵出当日的雏鸡摘除法氏囊后,会影响该雏鸡B细胞的产生D.雏鸡感染IBDV发病后,注射IBDV灭活疫苗能阻止其法氏囊萎缩答案 D解析 根据题干信息 “法氏囊是B细胞的发生场所”,可推知法氏囊相当于人体的骨髓造血组织,是B细胞产生和分化的部位,所以是鸡的免疫器官,A正确;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感染雏鸡后,可导致法氏囊严重萎缩,进而影响B细胞的产生,B细胞主要参与体液免疫,所以会导致体液免疫功能衰退,B正确;法氏囊是B细胞的发生场所,孵出当日摘除,会影响雏鸡B细胞的产生,C正确;IBDV灭活疫苗相当于抗原,应在感染前注射,用于免疫预防,发病后再使用不会阻止其法氏囊萎缩,D错误。3.(2021·河北,21)水痘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ZV)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多见于儿童,临床特征为全身出现丘疹、水疱。接种VZV减毒活疫苗(VarV)是预防水痘流行的有效方法。2019年,研究者对某地2007~2015年出生儿童的VarV接种率及水痘发病率进行了调查,结果如图。回答下列问题:(1)感染初期患者皮肤表面形成透明的水疱,其中的液体主要来自内环境中的____________。(2)呼吸道黏膜受损者更易被VZV感染,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VZV感染引发机体的______________(填“特异性”或“非特异性”)免疫,被感染的细胞统称为____________。(3)水痘临床诊断时,须注意与荨麻疹相区分。与水痘的发病机理不同,某些花粉引起的荨麻疹属于机体的______________反应,是免疫系统的__________功能过强的表现。(4)图中统计结果显示,随VarV接种率的提高,水痘发病率呈下降趋势。接种VarV后,B细胞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2014年、2015年出生儿童的接种率与发病率数据提示,应及时接种第二剂VarV,原因是第一剂疫苗接种一段时间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1)组织液 (2)非特异性免疫应答的屏障结构被破坏,防卫功能减弱 特异性 靶细胞 (3)过敏 防御 (4)增殖、分化为浆细胞和记忆B细胞 (5)如不及时接种第二剂,记忆细胞、抗体可能会消失解析 (1)细胞外液主要包括血浆、组织液、淋巴等,也称为内环境。水疱中的液体应该为渗透压失衡造成的组织液聚集在皮肤下形成的,主要还是来自组织液。(4)易感人群接种VarV疫苗后,该疫苗作为抗原可诱导B细胞增殖、分化形成浆细胞和记忆B细胞,从而起到预防VZV的作用。(5)初次接种疫苗后,体内能产生相应记忆细胞和抗体。抗体的含量先增加后减少,由于记忆细胞的存在,追加第二剂时,抗原直接刺激记忆细胞,使记忆细胞快速增殖、分化形成浆细胞,浆细胞产生大量抗体,因此与初次免疫相比,二次免疫过程产生抗体的数量多、速度快。4.(2021·江苏,22)根据新冠病毒致病机制及人体免疫反应特征研制新冠疫苗,广泛接种疫苗可以快速建立免疫屏障,阻击病毒扩大。图1为新冠病毒入侵细胞后的增殖示意图,图2为人体免疫应答产生抗体的一般规律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1中,新冠病毒通过S蛋白与细胞表面的ACE2受体结合,侵入细胞释放出病毒的(+)RNA,在宿主细胞中经________________合成病毒的RNA聚合酶。(2)在RNA聚合酶的作用下,病毒利用宿主细胞中的原料,按照____________________原则合成(-)RNA。随后大量合成新的(+)RNA,再以这些RNA为模板,分别在_____________大量合成病毒的N蛋白和S、M、E蛋白。(3)制备病毒灭活疫苗时,先大量培养能够表达______________的细胞,再接入新冠病毒扩大培养,灭活处理后制备疫苗。细胞培养时需通入CO2,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4)制备S蛋白的mRNA疫苗时,体外制备的mRNA常用脂质分子包裹后才用于接种。原因一是人体血液和组织中广泛存在__________,极易将裸露的mRNA水解;二是外源mRNA分子不易进入人体细胞产生抗原。(5)第一次接种疫苗后,人体内识别到S蛋白的B细胞,经过增殖和分化,形成的________细胞可合成并分泌特异性识别________的IgM和IgG抗体(见图2),形成的________细胞等再次接触到S蛋白时,发挥免疫保护作用。(6)有些疫苗需要进行第二次接种,据图2分析进行二次接种的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1)翻译 (2)碱基互补配对 游离核糖体和粗面内质网上的核糖体 (3)ACE2受体 维持培养液的pH (4)RNA酶 (5)浆 S蛋白 记忆 (6)激发再次应答,在人体内产生更多维持时间更长的抗体,并储备更多的记忆细胞解析 (1)新冠病毒侵入细胞后释放出病毒的(+)RNA,在宿主细胞中经翻译合成病毒的RNA聚合酶。(2)在RNA聚合酶的作用下,病毒利用宿主细胞中的原料,按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合成(-)RNA。随后再合成大量新的(+)RNA,再以这些RNA为模板,分别在游离核糖体和粗面内质网上的核糖体大量合成病毒的N蛋白和S、M、E蛋白。(3)病毒表面的蛋白质可作为抗原激发机体的特异性免疫过程,制备新冠病毒灭活疫苗时,先大量培养能够表达ACE2受体的细胞,再接入新冠病毒扩大培养,经灭活处理后制备疫苗;动物细胞培养时常需通入CO2,其目的是维持培养液的酸碱度。(4)由于人体血液和组织中广泛存在RNA酶,极易将裸露的mRNA水解,而且外源mRNA分子不易进入人体细胞产生抗原,因此,制备S蛋白的mRNA疫苗时,体外制备的mRNA常用脂质分子包裹后才用于接种。(5)第一次接种疫苗后,刺激B细胞增殖和分化,形成的浆细胞可合成并分泌特异性识别新冠病毒S蛋白的IgM和IgG抗体,并产生记忆细胞;当再次接触到S蛋白时,记忆细胞增殖分化,产生大量浆细胞,分泌大量抗体,发挥免疫保护作用。一、易错辨析1.病毒侵入机体后,能被内环境中的细胞毒性T细胞和浆细胞特异性识别( × )2.人体内的吞噬细胞只参与非特异性免疫过程( × )3.抗体可以进入细胞消灭寄生在其中的结核分枝杆菌( × )4.内环境中形成的抗原—抗体复合物可被吞噬细胞吞噬消化( √ )5.在特异性免疫中,只有B细胞能增殖、分化产生记忆细胞( × )6.辅助T细胞能将抗原提呈给B细胞,从而为B细胞的活化提供信号( × )二、填空默写1.(选择性必修1 P81)免疫器官包括骨髓、胸腺、脾、淋巴结、扁桃体等,是免疫细胞生成、成熟和集中分布的场所。2.(选择性必修1 P81)免疫细胞是参与免疫应答或与免疫应答有关的细胞及其前体,主要包括淋巴细胞、造血干细胞、吞噬细胞等。3.(选择性必修1 P83)淋巴细胞发挥特异性免疫功能,需要抗原提呈细胞提呈抗原,即将抗原加工处理后展示于细胞质膜表面供辅助T细胞识别。吞噬细胞是一类重要的抗原提呈细胞,被病毒感染的宿主细胞等也能进行抗原提呈。4.(选择性必修1 P85)免疫系统具有防御、监控和清除功能。5.(选择性必修1 P83~84)B细胞活化需要病原体的抗原和B细胞的接触,此外,还需要白介素的作用。6.(选择性必修1 P84)当再接触同种抗原时,记忆B细胞能迅速活化、增殖和分化,产生浆细胞,并快速产生相应的抗体。7.(选择性必修1 P84~85)在细胞免疫过程中,靶细胞、辅助T细胞等参与细胞毒性T细胞的活化过程。8.免疫活性物质不是(填“是”或“不是”)都由免疫细胞产生的,例如唾液腺和泪腺细胞可产生溶菌酶。9.(选择性必修1 P86)免疫制剂主要用于人工主动免疫和人工被动免疫。
相关学案
这是一份2024届苏教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生物的进化学案,共17页。学案主要包含了易错辨析,填空默写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4届苏教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DNA的复制学案,共11页。学案主要包含了易错辨析,填空默写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4届苏教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人与环境学案,共13页。学案主要包含了易错辨析,填空默写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