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聊城三年(2021-2023)中考化学真题分题型分类汇编-05物质构成的奥秘及化学变化
展开
这是一份山东聊城三年(2021-2023)中考化学真题分题型分类汇编-05物质构成的奥秘及化学变化,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山东聊城三年(2021-2023)中考化学真题分题型分类汇编-05物质构成的奥秘及化学变化 一、单选题1.(2021·山东聊城·统考中考真题)“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目前疫情形势依然严峻,常态化防控不可松懈。下列防控措施涉及到化学变化的是A.房间开窗通风 B.出门佩戴口罩 C.及时测量体温 D.研制开发疫苗2.(2021·山东聊城·统考中考真题)将宏观、微观以及化学符号联系在一起是化学特有的思维方式,下图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模型示意图,根据图示得到的信息不正确的是A.甲物质是一种有机物B.反应前后各原子的种类和数目都没有发生改变C.反应过程中乙、丙两物质的分子个数比为 3:2D.反应过程中甲、丁两物质的质量比为 14:93.(2021·山东聊城·统考中考真题)逻辑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化学思维方法,下列推理合理的是A.化学变化中分子种类发生改变,则分子种类改变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B.氧化物中含有氧元素,则含氧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氧化物C.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则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D.某物质充分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则该物质一定含碳、氧两种元素4.(2022·山东聊城·统考中考真题)诺贝尔化学奖得主德国化学家Gerhard Ertl对CO在催化剂【Pt/A12O3/Ba】表面进行的研究,催生了汽车尾气净化装置。下图为汽车尾气净化装置内发生反应的微观示意图,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参加反应的甲与乙的分子个数比为1:1B.参加反应的甲与丁的质量比为1:1C.该反应符合质量守恒定律D.该装置的应用能减少汽车尾气对空气的污染5.(2022·山东聊城·统考中考真题)某同学在奥运五环中填入了五种物质,该“五连环”中相连物质间发生的反应涉及几种基本反应类型A.1种 B.2种 C.3种 D.4种6.(2022·山东聊城·统考中考真题)逻辑推理是学习化学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A.原子不显电性,则不显电性的微粒一定是原子B.燃烧须使可燃物的温度达到其自身着火点,则可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来灭火C.有机物一定含有碳元素,则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有机物D.某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则该物质一定含有碳元素和氢元素7.(2022·山东聊城·统考中考真题)化学科学的神奇之处在于它能改造物质世界,化学改变世界的途径是使物质发生化学变化。以下过程一定涉及到化学变化的是A.抗疫工作者穿戴隔离衣,佩戴防护眼罩B.高压风机将冰片粉碎、吹出,形成雪花C.“天宫课堂”在轨演示水油分离实验D.中国科学家用二氧化碳合成淀粉8.(2023·山东聊城·统考中考真题)下列有关酸、碱、盐的认识正确的是A.宏观:复分解反应一定有气体、沉淀和水生成B.微观:盐的溶液中一定含有金属阳离子C.变化:等质量的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充分反应,所得溶液一定呈中性D.实验:用湿润的PH试纸测定氢氧化钠溶液的pH,结果会偏小9.(2023·山东聊城·统考中考真题)化学使我们拥有了改变世界的神奇力量,为我们展现了物质变化的无穷魅力。下列过程涉及到化学变化的是A.水的天然循环 B.海水“晒盐”C.垃圾焚烧发电 D.浓盐酸挥发形成白雾10.(2023·山东聊城·统考中考真题)2023年3月23日世界气象日主题为“天气气候水,代代向未来”。如图是世界气象日聊城当日天气状况的手机截屏,图中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有害气体属于氧化物的有 A.一种 B.二种 C.三种 D.四种11.(2023·山东聊城·统考中考真题)以下是摘录小丽同学化学笔记本中的部分内容,其中不正确的是A.NH4NO3溶于水,溶液温度会降低B.热胀冷缩是因为分子间隔大小随温度的改变而改变C.在酱油中适当添加含铁化合物,可预防缺铁性贫血D.配制16%的NaC1溶液,量取水时仰视量筒读数,会造成溶质质量分数偏大12.(2023·山东聊城·统考中考真题)逻辑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化学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A.质子数决定元素的种类,则质子数相同的原子一定属于同种元素B.H2O和H2O2的组成元素相同,则它们的化学性质相同C.物质燃烧常伴随发光、放热等现象,则有发光、放热现象的反应都是燃烧D.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则均一、稳定的液体一定是溶液13.(2023·山东聊城·统考中考真题)5G通信技术是一大科技亮点,5G通信芯片由氮化镓材料制成。已知镓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和镓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镓元素属于金属元素 B.镓原子的中子数为31C.镓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69.72 D.镓元素在化合物中的化合价通常显+3价14.(2023·山东聊城·统考中考真题)2022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贝尔托齐从一份有关如何让细胞产生唾液酸(化学式为C11H19NO9)的报告中找到灵感,开创了一种全新的化学理念。以下有关唾液酸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唾液酸由碳、氢、氮、氧四种元素组成 B.睡液酸由40个原子构成C.唾液酸中碳、氧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11:9 D.唾液酸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15.(2022·山东聊城·统考中考真题)如图是四种微粒的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①③属于同种元素 B.②的微粒符号可表示为O2-C.②③可形成化合物NaO D.④中x的值为816.(2022·山东聊城·统考中考真题)2022年5月10日,我国科学家发现的新冠治疗新药千金藤素(C37H38N2O6)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以下关于千金藤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千金藤素由碳、氢、氮、氧四种元素组成B.千金藤素中碳、氢、氮、氧四种元素的质量比是37:38:2:6C.千金藤素分子是由碳原子、氢原子、氮原子和氧原子构成D.千金藤素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17.(2021·山东聊城·统考中考真题)微粒观是认识和研究物质的基本观念。下列有关粒子结构示意图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①②属于不同种元素 B.③是一种具有稳定结构的原子C.④可以用化学符号表示为Na+ D.⑤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电子18.(2021·山东聊城·统考中考真题)生活处处有化学。厨师炒菜时一般会将料酒和食醋同时加入,这样会使菜品香美可口,原因是食醋中的醋酸(又称乙酸)能与料酒中的乙醇反应生成乙酸乙酯(化学式为CH3COOC2H5)。下列关于乙酸乙酯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乙酸乙酯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B.乙酸乙酯是有 4 个碳原子、8 个氢原子和 2 个氧原子构成的C.乙酸乙酯中碳、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3 : 2D.乙酸乙酯中碳元素质量分数最大19.(2021·山东聊城·统考中考真题)化学符号“ 2H2”可以用下列微观图示表示的是A. B. C. D.
参考答案:1.D【分析】化学变化的特点是有新物质生成。【详解】A、房间开窗通风有利于空气流通,没有新物质产生,不符合题意;B、出门佩戴口罩,经过口罩的过滤,可以减少病毒传染的风险,没有新物质生成,不符合题意;C、及时测量体温,体温计中的水银因温度升高,原子间的间隔增大,液柱上升从而显示温度,没有新物质生成,不符合题意;D、研制开发疫苗的过程中,经过多种物质的反应,最终获得了疫苗这种新物质,涉及到了化学变化,符合题意。故选D。2.D【详解】A、由图可知,甲物质的化学式为C2H4,符合有机物的特点,即甲物质是一种有机物;B、由图可知,该反应是乙烯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与水的反应,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该反应前后各原子的种类和数目都没有发生改变,选项正确;C、由图可知,该反应是乙烯与氧气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与水的反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2H4+3O22CO2+2H2O,由化学方程式可知,反应中乙、丙两物质的分子个数比为 3:2,选项正确;D、由化学方程式可知,反应过程中甲、丁两物质的质量比=(12×2+1×4):(18×2)=7:9,选项错误,故选D。3.A【详解】A、分子是组成物质的粒子,化学变化是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中分子种类一定发生改变,则分子种类改变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合理;B、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为氧元素的化合物,氧化物中含有氧元素,但含氧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是氧化物,如NaOH,不合理;C、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但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如金属氧化物与酸反应也生成盐和水,但不属于中和反应,不合理;D、某物质充分燃烧生成二氧化碳,但该物质不一定含碳、氧两种元素,氧元素可能来自于氧气,如甲烷燃烧生成二氧化碳,但甲烷不含有氧元素,不合理。故选A。4.B【分析】由图可知,该反应为一氧化碳和一氧化氮在催化剂的作用下转化为二氧化碳和氮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详解】A、由化学方程式可知,参加反应的甲与乙的分子个数比为2:2=1:1,不符合题意;B、参加反应的甲与丁的质量比为:(28×2):28=2:1,符合题意;C、该反应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不符合题意;D、该装置能将一氧化碳和一氧化氮转化为氮气和二氧化碳,可减少汽车尾气对空气的污染,不符合题意。故选B。5.C【分析】根据四种基本反应类型是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复分解反应,进行分析判断。【详解】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该反应符合“多变一”的形式,符合化合反应的特征,属于化合反应;铁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该反应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属于置换反应;硫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该反应是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两种新的化合物的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该反应不是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两种新的化合物的反应,不属于复分解反应;故该“五连环”中相连物质间发生的反应涉及3种基本反应类型。故选:C。【点睛】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化合反应(“多变一”)、分解反应(“一变多”)、置换反应、复分解反应(换成分,价不变)的特征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6.D【详解】A、原子不显电性,但是不显电性的微粒不一定是原子,如中子,不符合题意;B、燃烧须使可燃物的温度达到其自身着火点,可降低温度至着火点以下,达到灭火的目的,着火点是一个定值,不能被降低,不符合题意;C、有机物一定含碳元素,但是含有碳元素的物质不一定是有机物,如二氧化碳含碳元素,属于无机物,不符合题意;D、某物质在氧气中燃烧产生二氧化碳和水,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生成物中含C、H、O,故该物质中一定含C、H元素,可能含氧元素,氧元素可能来自于氧气,符合题意。故选D。7.D【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为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详解】A、抗疫工作者穿戴隔离衣,佩戴防护眼罩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B、高压风机将冰片粉碎、吹出,形成雪花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C、“天宫课堂”在轨演示水油分离实验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D、中国科学家用二氧化碳合成淀粉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正确。故选:D。8.D【详解】A.复分解反应是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只有当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物中有气体或有水或有沉淀生成时,复分解反应才能发生,即复分解反应中不一定同时生成气体、沉淀和水,如:,这个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但是生成物在就没有气体和沉淀,故选项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B.盐的溶液中不一定含有金属阳离子,如氯化铵、硝酸铵是盐,其中不含金属阳离子,故选项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C.等质量的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充分反应,因为不知道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无法确定稀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中的溶质质量,无法判断与是否恰好反应,所得溶液的酸碱性无法确定,只有和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溶液才呈中性,故选项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D.氢氧化钠溶液呈碱性,其,水呈中性,其,用湿润的试纸测定氢氧化钠溶液的,相当于在氢氧化钠溶液中加了水,测定氢氧化钠溶液的结果会偏小,故选项说法正确,符合题意;故选:D。9.C【详解】A、水的天然循环,只是状态的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B、海水“晒盐”,只是状态的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C、垃圾焚烧发电,包含物质的燃烧,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D、浓盐酸挥发形成白雾,只是状态的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C。10.C【详解】氧化物的定义是只含有两种元素,其中一种元素为氧元素的化合物,图中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有害气体属于氧化物的有二氧化氮、二氧化硫和一氧化碳,所以共有3种;故选:C。11.D【详解】A、硝酸铵溶解过程吸热,溶液温度会降低,故A正确;B、温度升高,分子间的间隔变大,体积变大;温度降低,分子间的间隔变小,体积变小,故B正确;C、铁是人体血红蛋白的重要组成元素,人体缺铁会贫血,故C正确;D、仰视读数,读数偏低,实际量取水多,则所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偏小,故D错误。故选D。12.A【详解】A、元素是具有相同的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元素的种类是由质子数决定的,则质子数相同的原子一定属于同种元素,故选项推理正确;B、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H2O是由水分子构成,H2O2是由过氧化氢分子构成,H2O和H2O2的组成元素相同,但它们的分子构成不同,它们的化学性质不同,故选项推理不正确;C、物质燃烧常伴随发光、放热等现象,但有发光、放热现象的反应不一定是燃烧,如灯泡通电发光、放热,故选项推理不正确;D、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但均一、稳定的液体不一定是溶液,如水是均一、稳定的液体,属于纯净物,故选项推理不正确。故选A。13.B【详解】A、镓元素带有“钅”字旁,属于金属元素,故选项说法正确。B、在原子结构示意图中,圆圈内数字表示核内质子数,镓元素的质子数(等于原子序数等于核电荷数)是31,而不是核内中子数为31,故选项说法错误。C、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图可知,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69.72,故选项说法正确。D、由镓原子结构示意图可知,镓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3,在反应过程中容易失去三个电子形成带三个正电荷的离子,则Ga为+3价,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B。14.B【详解】A、由唾液酸的化学式C11H19NO9可知,唾液酸由碳、氢、氮、氧四种元素组成,故A说法正确;B、由唾液酸的化学式C11H19NO9可知,睡液酸由睡液酸分子构成,一个睡液酸分子由11+19+1+9=40个原子构成,故B说法错误;C、由唾液酸的化学式C11H19NO9可知,唾液酸中碳、氧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11:9 ,故C说法正确;D、由唾液酸的化学式C11H19NO9可知,唾液酸中碳、氢、氮、氧四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11):(1×19):14:(16×9)=132:19:14:144,所以唾液酸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故D说法正确;故选B。15.C【详解】A、质子数决定元素种类,①③质子数相同都是11,属于同种元素,故A正确;B、②的质子数为8=原子序数,表示氧元素,核外电子数=2+8=10>8,表示阴离子,即为氧离子,故②微粒符号可表示为O2-,故B正确;C、②质子数=8<核外电子数(2+8=10),表示带2个负电荷的氧离子,③质子数=11<核外电子数(2+8=10),表示带1个正电荷的钠离子,故可形成化合物Na2O,故C错误;D、由于④中质子数=18=原子序数,是氩元素,属于稀有气体元素,则最外层电子数x的值为8,为稳定结构,故D正确;故选C。16.B【详解】A、由化学式可知,千金藤素由C、H、N、O四种元素组成,不符合题意;B、千金藤素中碳、氢、氮、氧四种元素的质量比是:(12×37):38:(14×2):(16×6)=222:19:14:48,符合题意;C、千金藤素由千金藤素分子构成,千金藤素分子由碳原子、氢原子、氮原子和氧原子构成,不符合题意;D、千金藤素中碳、氢、氮、氧四种元素的质量比是:222:19:14:48,故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不符合题意。故选B。17.A【详解】A、元素是质子数相同的一类原子的总称,①②质子数相同,属于同种元素,符合题意;B、③质子数=核外电子数,表示原子,且其最外层电子数为8,达到了相对稳定结构,不符合题意;C、④质子数大于核外电子数,表示阳离子,质子数=原子序数,11号元素是钠元素,故④为钠离子,表示为:Na+,不符合题意;D、⑤的最外层电子数为2,小于4,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电子,不符合题意。故选A。18.B【详解】A、根据乙酸乙酯的化学式可知,乙酸乙酯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正确;B、乙酸乙酯是有乙酸乙酯分子构成的,一个乙酸乙酯分子是由 4 个碳原子、8 个氢原子和 2 个氧原子构成的,不正确;C、乙酸乙酯中碳、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正确;D、乙酸乙酯中碳元素质量分数为,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为,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比较可得出碳元素质量分数最大,正确。故选B。19.C【分析】化学式前面的数字表示分子个数,故2H2表示2个氢分子,每个氢分子由2个氢原子构成。【详解】A、该图可表示4个原子,不符合题意;B、该图存在两种原子,不符合题意;C、该图存在两个相同分子,且该分子由同种原子构成,可表示“2H2”,符合题意;D、该图存在两个相同分子,但是该分子由两种原子构成,不符合题意。故选C。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河南三年(2021-2023)中考化学真题分题型分类汇编-05选择题(物质的化学变化),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重庆三年(2021-2023)中考化学真题分题型分类汇编-05物质的化学变化,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黑龙江齐齐哈尔三年(2021-2023)中考化学真题分题型分类汇编-05物质的化学变化,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