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新高考)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讲练课件第17章 第1讲 中国地理概况 (含答案)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新高考)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讲练课件第17章 第1讲 中国地理概况 (含答案)第1页
    (新高考)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讲练课件第17章 第1讲 中国地理概况 (含答案)第2页
    (新高考)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讲练课件第17章 第1讲 中国地理概况 (含答案)第3页
    (新高考)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讲练课件第17章 第1讲 中国地理概况 (含答案)第4页
    (新高考)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讲练课件第17章 第1讲 中国地理概况 (含答案)第5页
    (新高考)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讲练课件第17章 第1讲 中国地理概况 (含答案)第6页
    (新高考)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讲练课件第17章 第1讲 中国地理概况 (含答案)第7页
    (新高考)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讲练课件第17章 第1讲 中国地理概况 (含答案)第8页
    还剩52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2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新高考)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讲练课件第17章 第1讲 中国地理概况 (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新高考)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讲练课件第17章 第1讲 中国地理概况 (含答案),共60页。


    1.掌握中国自然地理特征;(学科基础)2.掌握经济地理特征。(学科基础)
    微专题一 我国的疆域和地形
    微专题三 中国的河流、湖泊与自然资源
    微专题四 中国的农业、工业和交通
    微专题一 我国的疆域和地形 
    一、我国的疆域和行政区划
    1.优越的地理位置(1)纬度位置:大部分位于① 北温带    ,小部分位于热带。(2)海陆位置:东临② 太平洋    ,背靠③ 亚欧大陆    。
    2.辽阔的疆域(1)填图:在下图中填出我国领土的四至点。 (2)濒临的海洋:渤海、黄海、⑧ 东海    、南海。
    3.我国疆域及地理位置的优越性(1)我国国土辽阔,自然条件复杂多样,⑨ 自然资源    种类齐全,且蕴藏 量大。(2)我国疆域辽阔,各种经济活动的空间范围广,且国防  回旋余地    大,利于国防安全。(3)濒临  太平洋    ,使我国东部深受海洋影响,雨量充沛,利于农业生产。(4)便于发展海洋事业,同海外各国人民友好往来。
    (5)西部深入亚欧大陆内部,便于同中亚、西亚、欧洲陆上直接往来交 流。(6)绝大部分位于北温带,小部分位于热带,热量充足,便于生产生活;南北 跨纬度广,气候复杂多样,利于发展  多种经营    。
    4.众多的邻国——陆上14个、隔海6个 
    5.行政区划共有34个省级行政区域,其中  23    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2个特别行政区。
    二、我国的地形、地势 
    三、我国的四大高原、四大盆地和三大平原我国的四大高原、四大盆地和三大平原是相对独立的地形单元,在不同 的自然地理特征影响下,往往形成不同的人文地理特征。对此分析如下 列各表所示:
    我国某地为保证葡萄植株安全越冬,采用双层覆膜技术(两层覆膜间留 有一定空间),效果显著。下图中的曲线示意当地寒冷期(12月至次年2 月)丰、枯雪年的平均气温日变化和丰、枯雪年的膜内平均温度日变 化。据此完成下题。
    1.(2017课标Ⅰ,11,4分)该地可能位于 (  D  )A.吉林省  B.河北省C.山西省  D.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解析   图示最高气温在北京时间(我国使用的时间)16时左右,而一 般地方时午后2时(即14时)气温最高,故该地与北京时间相差2个时区左 右,结合四个备选项位置,可判定该地可能位于新疆,故D正确。
    读我国某地某年的气候资料图,回答下面三题。
    2.该地可能位于 (  C  )A.东南沿海地区  B.长江中下游地区C.华北地区  D.东北地区解析   图示该地1月平均气温为-3℃左右,年降水量大于400毫米,应 为华北地区。东南沿海地区、长江中下游地区1月平均气温在0℃以上, 东北地区1月平均气温应更低。
    3.该年我国最有可能出现 (  A  )A.南涝北旱  B.北涝南旱C.南北皆旱  D.南北皆涝解析  由上题分析可知,该地区为华北地区,一般年份降水应集中在 7—8月份。从图中可看出该年降水集中在10—11月份,说明雨带在南方 停留的时间过长,造成南涝北旱。
    4.该地最突出的区域特征是 (  A  )A.河流谷地泥沙沉积,形成“黄土地”B.热量充足,可以种植亚热带作物C.温带季风气候,冬小麦不能越冬D.年降水量在800 mm以上,但春旱严重解析   该地区为华北地区。黄河流经黄土高原,挟带的泥沙冲积形 成华北平原,即“黄土地”。华北地区属于温带,不可能种植亚热带作 物;其年降水量小于800 mm;冬小麦可以安全越冬。
    图甲、图乙分别为我国某地不同海拔、不同坡度的乡村聚落数量统计 图。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面两题。 
    5.由图可知,下列描述符合该地乡村聚落数量空间分布特点的是 (     C  )A.在各海拔段中,海拔1 250~1 400 m的区域聚落数量最少B.在各坡度段中,坡度<2°的区域聚落数量最多C.在各海拔段中,海拔1 550~1 700 m的区域聚落数量最多D.在各坡度段中,坡度15°~20°的区域聚落数量最少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读图和获取信息的能力。读图甲可知,在各海 拔段中,海拔小于1 250 m的区域聚落数量最少,海拔1 550~1 700 m的区 域聚落数量最多,故A错误,C正确。读图乙可知,在各坡度段中,坡度>20 °的区域聚落数量最少,坡度10°~15°的区域聚落数量最多,故B、D错 误。
    6.该地最有可能位于我国 (  A  )A.黄土高原  B.三江平原C.塔里木盆地  D.江南丘陵解析   根据图甲知该地人口分布的海拔比较高,排除B、D。根据 图乙知该地人口主要分布在有一定坡度的地方,结合海拔,可判断为黄 土高原。
    微专题二 中国的气候 
    1.气温(1)我国气温的分布规律
      (2)温度带划分及主要分布地区 根据④ 活动积温    [作物生长期内(日均温≥10℃)的日均温累积]的 大小划分出五个温度带和一个特殊的青藏高寒地区,其分布情况如下:
    2.降水(1)降水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2)根据  蒸发量与降水量    的对比关系将我国划分出四个干湿区。下图中a、b、c分别大致相当于800 mm、400 mm和200 mm年等降水 量线,通过它们划分出A、B、C、D四个干湿区。
    3.我国的气候特征及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下图为某年内我国地跨10个经度区域的降水量变化图。读图,回答下面 两题。 
    1.据图可知, (  B  )A.清明节之前各地阴雨连绵B.5月起雨带开始向北移动C.35°N以南地区秋高气爽D.35°N以北地区伏旱严重解析   本题考查中国自然地理。读图可知,清明节之前35°N以北地 区降水稀少,A项错误;5月起雨带开始向北移动,B项正确;35°N以北地区 秋高气爽,C项错误;35°N以南地区伏旱严重,D项错误。
    2.该区域 (  A  )A.位于地势二、三级阶梯  B.绝大部分属于内流区C.东部降水受暖流影响大  D.人口密度北部大于南部解析   本题考查中国地理。读图可知,该区域35°N以南地区伏旱严 重,说明包含长江中下游地区,包含部分第三级阶梯,A项正确;该区域大 部分地区年降水量丰富,绝大部分属于外流区,B项错误;该区域大部分 为季风区,东部降水受夏季风影响大,C项错误;根据我国人口分布规律, 人口密度南部大于北部,D项错误。
    1958年竺可桢在《中国的亚热带》一文中指出:我国亚热带北界接近34 °N,即淮河、秦岭、白龙江一线直至104°E;南界横贯台湾中部和雷州半 岛南部……完成下面两题。3.我国亚热带在34°N以南、104°E以西分布范围小,主要影响因素是 (  B  )A.纬度位置  B.地形C.季风  D.海陆位置解析   34°N以南、104°E以西主要是我国横断山区和青藏高原,由 于地势高气温低,形成高山、高原气候,故该区域亚热带分布范围小。
    4.北半球亚热带在我国分布总体偏南,是因为我国 (  D  )A.冬季气温南高北低B.地形阻挡了夏季风深入西北C.夏季南北普遍高温D.冬季风势力强且影响范围广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温度带分布及成因。由于我国位于最大大陆 (亚欧大陆)东部,最大大洋(太平洋)西部,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大,冬季形成 的亚洲高压势力强盛,冬季风势力强,故我国东部地区与同纬度其他地 区相比,受冬季风影响大、范围广,冬季气温比同纬度其他地区低,从而 造成我国亚热带的位置偏南。
    气候舒适度主要与气温、湿度、风速等因素相关。下图示意中国4个 城市气候舒适度的月变化。读图,回答下题。
    5.甲、乙、丙分别是 (  B  )A.贵阳、西安、长春     B.昆明、海口、哈尔滨C.兰州、上海、沈阳     D.南宁、武汉、石家庄解析   本题考查我国重要城市的气候特征。由图可知,北京冬季气 温低,不舒适;7、8月气温高、湿度大,较不舒适;春初风速大,较不舒适; 春、秋季舒适。甲城市冬季较舒适,其他季节舒适,应该为春城昆明,四 季如春。乙城市冬季舒适,应该为处于热带的海口市。因冬季气温较 低,丙城市冬季不舒适日期较长,春、秋舒适日期较短,应为东北的哈尔 滨。B项正确。
    地膜覆盖具有保温、保湿、保土等作用,可有效提高农作物产量和农产 品质量。我国目前使用的地膜多是超薄型地膜,易破,难回收,难以自然 降解,易造成严重的“白色污染”。据此完成下面两题。6.我国大部分地区使用地膜覆盖主要在 (  A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解析   本题以地膜使用为切入点,考查中国区域地理的有关知识。 根据材料信息可知,地膜覆盖具有保温、保湿、保土等作用,我国大部 分地区在春种、春播时气温较低、降水较少,此时需要用地膜覆盖来保 温、保湿,故A项正确。
    7.下列地区相比较,地膜覆盖的保湿、保温、保土作用最显著的是 (  D  )A.东南沿海地区  B.西南地区C.东北地区  D.西北地区解析   选择四个区域中相对干燥且温度偏低(纬度偏高)、土壤水 肥容易流失的地区,综合考虑,西北地区最符合。
    微专题三 中国的河流、湖泊与自然资源 
    1.水文特征的地区差异
    (1)不同地区外流河的水文特征和成因
      (2)内流河的水文特征和成因
    2.长江、黄河、珠江的开发与治理
    1.特点种类多,总量大,人均  不足    。
    2.土地资源(1)特点:  耕地    、林地少,难利用土地多,后备土地资源不足,人口与耕地矛盾尤为突出。
    (2)分布:耕地主要分布在  东部季风区    的平原、盆地及低山丘陵,北方以旱地为主,南方以水田为主;林地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南的深山 区和边远地区及东南山地;草地主要分布在内陆干旱、半干旱高原、山 地及青藏高原。(3)土地利用:问题——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  土壤次生盐碱化    ;对策——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
    3.水资源(1)分布:夏秋多,冬春少,年际变化大;南多北少,东多西少。(2)解决缺水问题的措施:建设水利工程,  跨流域调水    ,节约用水,防治水污染。 
    某大河的一条支流与干流之间存在“吞吐”关系。下图示意该支流出 口处1970—2000年间年净径流量(输出径流量与输入径流量之差)和年 净输沙量(输出泥沙量和输入泥沙量之差)。根据图文资料和所学知识, 完成下面三题。
    1.下列各时间段中,年净径流量与年净输沙量变化趋势最接近的是(     A  )A.1970—1976年  B.1977—1984年C.1980—1989年  D.1989—2000年解析   本题考查图示信息的获取能力。分析图示两条曲线的变化 趋势可知1970—1976年间两条曲线的变化趋势最接近,尤其是两条曲线 的最高点与最低点基本吻合,故A项正确。
    2.该支流流入 (  B  )A.黄河  B.长江  C.辽河  D.黑龙江解析   本题考查中国河流水文特征的相关知识。读图文信息可知, 该支流在图示时段内的年净径流量多年平均值为1 500亿m3,最大值超 过了2 500亿m3,反映出该支流的年净径流量较大,故排除年净径流量较 小的黄河、辽河。从年净输沙量看,多年平均值为1 000万吨,反映出该 支流流域内水土流失较为严重,排除黑龙江,故B正确。
    3.1983年以来,年净输沙量总体呈下降趋势,最可能的原因是该支流流域  (  B  )A.建设用沙量增加B.兴修水库和森林覆盖率提高C.矿产资源开发力度加大D.连续干旱解析   本题考查流域治理对河流水文特征的影响。水库有拦沙作 用,植树造林可减少水土流失,B项正确。结合图可知1983年以来年净径 流量呈上升趋势,D项错误;建设用沙量增加也会导致年净径流量下降,A 项错误;矿产资源开发力度加大可能导致水土流失加重,河流含沙量增 加,C项错误。
    下图为我国的三个省级行政区土地利用结构图。读图,回答下面两题。 
    4.甲和土地利用类型Ⅰ、Ⅱ分别为 (  A  )A.新,耕地、牧草地B.滇,耕地、居民点及工矿用地C.川,交通运输用地、牧草地D.藏,牧草地、居民点及工矿用地
    解析   本题考查中国行政区划及土地利用类型。内蒙古土地利用 结构中比重最大的应该是牧草地,故Ⅱ为牧草地;黔为贵州省简称,贵州 土地利用结构中比重最大的是林地,居第二位的应该是耕地,故Ⅰ为耕 地;甲省级行政区土地利用结构中的林地和水域比重很小,说明其气候 干旱,最可能是新疆,故选A。
    5.内蒙古 (  B  )A.水域面积大,水能资源丰富B.受降水影响,森林覆盖率东部大于西部C.地势平坦,宜大幅度提高城市建设用地比例D.其他及未利用地面积比黔少,后备土地资源不足
    解析   本题考查中国气候、地形及自然资源。内蒙古位于温带大 陆性气候区,降水少,水资源少,水能缺乏,A项错误;内蒙古由东向西距海 越来越远,降水越来越少,东部森林覆盖率大于西部,B项正确;该地区降 水少,水资源不足,区域的环境承载力较低,不适合大幅度提高城市建设 用地比例,C项错误;图中显示的是土地利用结构(比重),不能说明具体某 种土地利用类型的面积大小,D项错误。
    下图为2016年我国农户生活用能结构图,其中电力构成中火电占78%。 完成下面两题。 
    6.可再生能源使用比例最高的是 (  D  )A.东部地区  B.中部地区C.西部地区  D.东北地区解析   根据材料提示,农村电力消耗中火电占78%,故不能将其简单 划入可再生能源,而其他能源中,天然气、液化石油气和煤炭均属于非 可再生能源,薪柴、太阳能和沼气属于可再生能源。由图示可以看出东 北地区薪柴和太阳能、沼气所占比重之和最高。故正确答案为D。
    7.根据我国农户生活用能状况,判断正确的是 (  B  )①东部地区薪柴使用比例最低,利于保护植被②中部地区煤炭使用比例最低,煤炭资源缺乏③西部地区电力使用比例最高,工业化水平高④东北地区新能源使用比例低,常规能源丰富A.①③  B.①④C.②③  D.②④
    解析   薪柴使用比重少,利于植被保护;中部地区河南、山西和安徽 省煤炭资源丰富;西部地区工业化水平较低;薪柴、天然气、液化石油 气、煤炭和火电均属于常规能源,太阳能、沼气为新能源,东北地区太 阳能、沼气所占比重最低。故正确答案为B。
    8.珠江是西江、北江、东江和珠江三角洲诸多河流的总称。西江、北 江、东江等河流在珠江三角洲形成“三江汇集、八口入海”的水系特 征。位于珠江干流西江沿岸的梧州市,是广西承接区外产业转移的重要 地区。根据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3)题。材料    珠江流域示意图(下图)。
     (1)珠江的主要补给类型是       ,枯水期一般出现在       季。(4 分)
    (2)西江流域的水电站呈现出       开发的分布特征,该流域水能资源丰富的原因是       。(6分)(3)简要分析珠江“八口入海”特征形成的主要自然原因。(8分)答案 (1)雨水补给 冬(2)梯级 径流量大,落差较大(3)①地势低平有起伏,导致水流分散;②海水顶托、流速慢,河口段泥沙 容易沉积形成沙洲,导致河流分叉;③流域降水丰富,径流量大,易泛滥分 叉;④地转偏向力影响。
    解析 (1)珠江位于我国季风气候区,补给类型应该是雨水补给,枯水期 出现在降水较少的冬季。(2)读图可知,西江流域的水电站呈现出梯级开发的分布特征。水能丰 富的原因应该从落差和水量两方面回答。(3)珠江“入海口”多的原因应从地势低平、河网密布、河流改道、流 量及其季节变化、海水顶托、地转偏向力等入手。
    微专题四 中国的农业、工业和交通 
    2.主要农作物的地区分布差异(1)粮食作物:分布格局为“⑤ 北小麦南水稻    ”。(2)主要经济作物及其分布
      (3)我国农业生产所面临的问题和解决措施问题:耕地面积不断减少、水土流失、自然灾害、环境污染等。解决措施:建立商品粮生产基地,提高粮食的生产能力;调整农业结构,发 展多种经营;科技兴农。
    1.四大工业基地⑨ 辽中南    工业基地,京津唐工业基地,  沪宁杭    工业基地,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2.工业密集分布区(1)沿铁路线:京广、京沪、哈大等铁路沿线,形成了多个具有全国意义 的工业基地。
    3.高新技术产业区(1)分布:多依附于  大城市    ,呈现大分散、小集中的特点。(2)开发差异 
    (2)沿河:黄河流域是能源开发的重要工业带;长江沿线形成了以上海、 南京、武汉、重庆等城市为中心的沿江经济发达地带。(3)沿海:集中了京津唐、辽中南、沪宁杭、珠江三角洲四大工业基地 及经济特区和沿海开放城市等工业最发达的经济核心区。
    1.分布东部地区交通运输网密度  大    ;西部地区交通运输网密度  小    。
    2.最重要的运输方式——铁路运输 
    3.水运(1)海运 (2)河运:长江、京杭运河、珠江、松花江等。4.主要的国际航空港:北京、上海、广州。
    a陇海线,b青藏线,c宝成—成昆线,d南昆线,e京哈线,f京广线,g京沪线,h 沪昆线,i京九线。
    二十四节气是我国独有的农业物候历,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之一。寒露 节气在每年公历10月8日左右。据此回答下题。1.“上午忙麦茬,下午摘棉花”是民间描述寒露时节农事活动的谚语。 在下列地区中,该谚语描述的农事活动场景最可能出现在(  D  )A.珠江三角洲  B.柴达木盆地C.藏南谷地  D.渭河平原
    解析   本题考查我国不同地区的农业活动特点。“上午忙麦茬,下 午摘棉花”是指该地区麦忙和收摘棉花是同时进行的,即该地区是我国 小麦和棉花的主要种植区。选项中珠江三角洲以种植水稻为主,柴达木 盆地以种植青稞为主,藏南谷地非棉花产地,故排除A、B、C;渭河平原 位于暖温带,适宜种植小麦和棉花,10月份左右开始种植冬小麦,同时正 逢棉花收摘,符合题意。
    2.阅读图文资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新疆轮台(位置见下图)盛产小白杏。原来,杏肉食用,杏核弃之。某年, 浙江义乌某瓜子商经反复试验,研究出炒制此种杏核的方法,其杏仁口 味上佳。此后,该瓜子商从轮台大量收购杏核,在义乌炒制后出口美 国。由此,小白杏成为轮台重要的农产品之一。 
    (1)评价轮台种植瓜果的自然条件。(14分)(2)从区位选择的角度,说明义乌瓜子商把杏核从轮台运到义乌加工的 原因。(12分)答案 (1)地处高山山麓洪(冲)积扇上(地形平坦,土壤肥沃);(3分)(沙漠 边缘,)气候干旱,日照充足,气温日较差大,有利于瓜果糖分积累;(4分)有 高山冰雪融水和山地降水(地下水)可供灌溉。(4分)水源(宝贵)是制约 瓜果种植规模的主要自然因素。(3分)
    (2)杏核(晒干后)便于保存和运输,炒制(加工)后的杏核能尽快运往市场; (4分)义乌加工瓜子(炒制杏核)的相关产业联系(协作)密切;(4分)工人素 质高(有经验、有技术),可以保证产品(炒制杏核)的质量。(4分)(其他合 理答案酌情评分,但本小题总分不得超过12分)解析 (1)轮台位于我国西部内陆,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干旱少雨,夏季 光热资源充足,昼夜温差大。从等高线地形图可得出轮台位于河流的出 山口处,属于冲积扇地貌,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有高山冰雪融水提供 灌溉水源。(2)根据材料可知,杏核属于干果,便于保存和运输,义乌交通 便利,出口美国更方便,义乌的配套加工企业多、工人素质高,可以保证 产品质量。
    3.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    中国是世界第一大铁矿石进口国和第一大粗钢生产国,2015年 粗钢产量约占全球产量的50%,但高端钢材生产不足。图Ⅰ为“2015年 世界铁矿石主要流向及流量略图”。
    材料二    有研究显示,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均粗钢需求增幅与人均GDP 有一定的相关性。2015年、2017年中国人均GDP分别为7 990美元和8 836美元。图Ⅱ为“人均粗钢需求增幅与人均GDP关系示意图”。  图Ⅱ
    材料三    产能利用率是指行业发挥生产能力的程度,是实际产量与设计产能的比率。一般认为,钢铁行业产能利用率处于78%~83%时较为合 理,低于75%则为产能严重过剩。图Ⅲ为“我国2010年—2015年粗钢产 能和产能利用率统计图”。 
    (1)我国铁矿石进口最主要的源地是            ,从该地进口 铁矿石在运输上的优势是                。(2分)(2)推测我国未来粗钢需求量将出现的变化及其根本原因。(3分)(3)我国粗钢生产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3分)(4)针对上述问题,我国粗钢生产领域的应对策略是       。(4分)
    答案 (1)澳大利亚 运输成本低(距离相对较近)(2)先升后降。经济水平提高;产业升级转型。(3)产能过剩;对原料和市场依赖性强;经济效益低;技术含量低;能耗大、 污染重(4)去产能;多种途径保障原料供给;开拓国际市场;加大科技投入;加大环 保力度
    解析 (1)由图Ⅰ中的信息和数据可知,我国铁矿石进口最主要的源地 是澳大利亚,与其他进口地相比,澳大利亚与我国距离相对较近,运输成 本低。(2)结合材料二可以推测我国未来粗钢需求量会出现先升后降的变化, 其根本原因是经济水平提高、产业升级转型。(3)2012年以来,我国粗钢产能利用率低于75%,说明我国粗钢生产存在 产能过剩的问题。粗钢生产属于原料导向型工业,2010年以来,我国粗 钢产能持续提高,会使我国粗钢生产对原料依赖性强;实际产量高但产
    能利用率低,导致粗钢对市场的依赖性强;粗钢生产属于对矿产资源的 初级加工,科技含量低,经济效益低,能耗大,对环境污染严重。(4)针对上述问题,我国粗钢生产应该去产能、保障原料供给、开拓市 场、加大科技投入、加大环保力度。
    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逐步成为世界主要汽车企业投资的热 点地区。现今,中国已超过美国,成为世界最大的汽车生产国。材料二    吉林省是我国汽车工业大省。近年来,该省汽车工业规模不断 扩大,部分配套零部件生产由长春市向周边地区转移,带动了周边地区 汽车零部件生产企业的快速发展,形成了以长春市为核心的汽车工业 “整零协作”模式。下图为长春市及其周边地区汽车工业空间体系 图。
     (1)指出与美国相比,中国汽车工业发展的区位优势。(6分)(2)试分析汽车工业“整零协作”模式对长春市周边零部件生产地区的 积极作用。(9分)
    答案 (1)市场需求量大(市场潜力大);生产成本低(劳动力成本低;土地 成本低)。(2)有利于企业实现专业化生产(分工协作),优化了产业结构(提高了工 业化水平);当地企业规模扩大、数量增多,促进了当地的经济发展(扩大 了当地经济规模);增加了就业机会(推动了城市化进程)。(若有其他答 案,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解析 (1)与美国相比,我国市场需求量大,生产成本低。(2)应从促进周 边经济发展和“整零协作”模式本身优势两方面分析。
    5.阅读图文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下图为福建省1982年和2005年交通与城市发展示意图。改革开放后,随 着交通条件的改善,福建省经济得到快速发展,地区生产总值由1982年 的117.81亿元增加到2005年的6 554.69亿元,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
     (1)简述福建省交通运输网的变化特点。(10分)(2)说明交通条件改善对福建省城市化的促进作用。(12分)
    答案 (1)交通运输线路里程增加,站点增多,密度增大;高速公路从无到 有,沿海地区及其与中西部之间的交通线明显增多,交通布局更加合理; 形成了以铁路、公路、水运、航空等为主的省级综合运输网。(2)加强了区域内外联系;促进了经济发展、推动了工业化进程和产业 结构调整、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城市数量增多,规模扩大、等级提 升、布局合理,沿海地区城市密集,城市等级体系更加完善。

    相关课件

    新高考适用2024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5部分区域地理第2章中国地理第1讲中国地理概况考点2中国人文地理概况课件:

    这是一份新高考适用2024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5部分区域地理第2章中国地理第1讲中国地理概况考点2中国人文地理概况课件,共53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研清教材·固基础,研析考题·明方向,深化整合·提素能,对点训练·促提升,课堂巩固·即时练,②作物分布,古长城,辽中南,京津唐,沪宁杭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新高考适用2024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5部分区域地理第2章中国地理第1讲中国地理概况考点1中国自然地理概况课件:

    这是一份新高考适用2024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5部分区域地理第2章中国地理第1讲中国地理概况考点1中国自然地理概况课件,共58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第一讲中国地理概况,研析课标·定目标,研清教材·固基础,研析考题·明方向,深化整合·提素能,对点训练·促提升,俄罗斯,塔吉克斯坦,马来西亚,阶梯状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新高考)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讲练课件第17章 第2讲 中国地理分区 (含答案):

    这是一份(新高考)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讲练课件第17章 第2讲 中国地理分区 (含答案),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教学指导意见,微专题突破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