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下载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2021-2022学年上海市徐汇区九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一模)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2021-2022学年上海市徐汇区九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一模)01
    2021-2022学年上海市徐汇区九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一模)02
    2021-2022学年上海市徐汇区九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一模)03
    还剩21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1-2022学年上海市徐汇区九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一模)

    展开
    这是一份2021-2022学年上海市徐汇区九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一模),共2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文言文,现代文,综合运用,写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1-2022学年上海市徐汇区九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一模)
    一、文言文(36分)
    1.(12分)默写。
    (1)无可奈何花落去,   。(晏殊《浣溪沙》)
    (2)   ,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行路难》)
    (3)锦帽貂裘    。(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4)   ,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无题》)
    (5)望着银杏树叶纷纷下落,小李赞美不已,小王却十分感伤。一旁的小张同学感叹道:你俩对同一景物的感受截然不同,正如《岳阳楼记》中所写的:“   ,   ?”
    2.(24分)阅读下面诗文,完成问题。
    【甲】钱塘湖春行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乙】记承天寺夜游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丙】游石湖小记(节选)
    予往时到石湖游,皆绝胜。是日,秋爽,伯美①、舍弟辈俱有胜情,由薇村②至上方,复从郊台、茶磨取径而下。路傍时有野花幽香,童子采撷盈把。落日,泊舟湖心,待月出,方命酒。孟阳、鲁生继至,并舟露坐,剧饮至夜半而还。盖十年无此乐矣。
    (作者:李流芳,选自《嘉定李流芳全集》,有删改)
    【注释】①伯美:作者好友,与下文孟阳、鲁生同。②薇村:地名,后文中上方、郊台、茶磨均为山中地名。
    (1)[甲]诗的作者是    。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
    ①欣然起行    
    ②伯美、舍弟辈俱有胜情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待月出,方命酒。
    (4)根据[乙]文与[丙]文内容,完成表格。
    篇目
    时间
    目的地
    行为
    [乙]文
    ①   
    ②   
    步于庭中、欣赏月色等
    [丙]文
    是日
    石湖
    ③   、   等
    (5)下列选项中对诗文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A.[甲]诗与[乙]文都写出了水的澄澈之美。
    B.[甲]诗与[丙]文都写出了繁花烂漫之美。
    C.三则诗文内容中都呈现了作者的行踪。
    D.三则诗文所写到的观景季节各不相同。
    (6)根据三则选文表达的情感,将合适的选项填入相应的横线处。

    A.知己之欢
    B.赏景之乐
    C.怀古之忧
    D.赋闲之郁
    二、现代文(34分)
    3.(16分)阅读下文,完成问题。
    网络流行语与思维
    ①语言不仅是交流的工具,也是一种思维的工具;不仅塑造了我们的社交方式,也塑造了我们的认知方式。当我们在说流行语的时候,流行语也不可避免地影响到我们的思维活动。
    ②现在的网络流行语,当然有新鲜、活泼、接地气的优点,但由于网络传播极为快速,因而也存在三个明显的缺点:浮夸化、标签化和浅薄化。浮夸化就是追求夸张的语义表达,动不动就封“王”称“霸”,说“神”道“仙”,语不惊人死不休。标签化就是把复杂的社会现实、复杂的人物事件,都粗线条地划分为有限的类别。浅薄化就是不追求形义配合的深层语言趣味,而只进行形式上的浅加工,能夺人眼球就够了。比如蓝瘦香菇(难受想哭)、集美(姐妹)等等谐音梗,究其实质只是换了一个别字记音,和修辞中巧妙的谐音双关不可同日而语。
    ③网络流行语的这些缺陷肯定会对使用者的思维方式产生深远影响。如果长期使用浮夸的流行语,就会养成一种过度夸张的思维习惯,用情感的宣泄来代替理性的明辨。对习惯使用网络语言的一代人来说,似乎所有的东西都是被放大的,好像说出的任何话语都是加上一个感叹号的,都是以“哇哦”“哇塞”这样的情绪表达出来的,但是对精微细腻的思想感情却缺少了识别和表达的能力。
    ④热衷于到处套用网络流行语,也很容易简化思维活动,采用“贴标签”的方式去和对象打交道。仔细辨析的话,就可以发现标签的类型就那么几组,只不过是换了一个热点事件就换一个新表达,比如“社畜”“996”“打工人”流行的时间不同,但都表达了一个核心意思,并没有太多观念上的创新。在人际交往中,按照这样简单分类的方式去评判对象,我们就不愿意去深入体会一个人身上的复杂性和全面性,而是用“懂王”“小镇做题家”“直男”一下子就对号入座了。这在某种程度上也是网络语言暴力频繁产生的一个重要原因。即使在赞扬别人的时候也不例外,所有和疫情斗争的人都是“逆行者”,不再去思考“逆行”的具体过程和压力,不再去思考不同逆行者的细微差异。网络流行语里的人物都是扁平的,不是立体的。显然,这种语言使用方式对我们认识世界和社会、处理人际关系都是有很大危害的。
    ⑤浅薄化则会带来追求快速反馈、放弃深度思考的习惯。使用者希望话语一经使用就引发别人的关注,用最低的成本去求取最大的收益。长此以往,我们的语言就会粗鄙化,我们的思考也会肤浅化。别字代替双关,搞笑代替幽默,哈哈一笑之余没有可回味的东西,还会对这种快速刺激逐渐上瘾,放弃对精致事物的追求。就像用鸡精做菜,会带来口感的迅速提升,但久而久之就败坏了味蕾,降低了品味。
    ⑥流行语的诞生、传播和消亡,是语言正常的新陈代谢。我们要警惕的是网络流行语对思维方式的影响。慎重对待语言,就是慎重对待我们的思想。
    (作者:徐默凡,选自“咬文嚼字”公众号,有删改)
    (1)根据文章内容,填写下图:

    (2)根据选文推断,作者所认为的优秀的语言应具有的特点不包括    
    A.细腻
    B.准确
    C.华丽
    D.精致
    (3)以下两句话都有谐音现象,请依据选文观点分析哪一句更令人回味,为什么。
    A.这件事雨女无瓜。(注:“雨女无瓜”谐音“与你无关”)
    B.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4.(18分)阅读下文,完成问题。
    一毫米的勇气
    ①五楼的茅爷爷又去做化疗,站台前,儿子雀跃挥手:“爷爷记得早点回来,再给我讲大树的故事呀!”老人临窗微笑,汽笛声中,慈和的脸渐远。那一瞬,我忽然觉得无比伤感:生命如此脆弱,人生简直无法把握。
    ②到家后,儿子依然叽叽喳喳地说个不停:“茅爷爷说,天气预报今晚有大风,会不会把我们吹到树上?”我心不在焉地答:“我们又不是猴子!”他指着窗外的那棵杨柳,无限羡慕:“我也想长那么高,一直长到五楼茅爷爷家的阳台上!”我敷衍道:“你怎样长那么高呢?”他倒颇为老实:“一毫米一毫米地长呗!”我沉默不语,他继续浮想联翩:“长高后,我要当警察,对坏人喊,不许动!”兴起处,他站在床上手舞足蹈。至此,我打起精神,跟他一起谈这棵垂杨柳。说到茅爷爷讲的大树的故事时,小朋友已经口齿不清,眼皮都粘在一起了。
    ③夜半,风雨大作,早晨看到的情形令人触目惊心。那棵杨柳已从中间裂开,柔枝碧叶铺了满地,像一只巨大的翠鸟,折断了鲜艳的翅膀。工人爬上梯子,锯掉那些受伤的枝干。儿子仰头自语:“原来大树真的会断掉啊!”我轻轻叹息:“因为风雨太大了!”他怕疼似的吸着气:“那剩下的半棵树,能像茅爷爷故事里的大树那样,活下来吗?”
    ④听见这亲切的名字,想起老人家的病,我顿时胸口酸热:“那要看它的运气了!”思索片刻,儿子奔回家中,找出一堆钙片、鱼肝油、维生素,然后拿了家里炒菜的锅铲去树下,挖坑,倒水,埋药。他仰起脸,笑:“你看它运气好不好?”我愣住,蹲下来,擦去他鼻尖上的泥土。
    ⑤此后,他常常去给这半棵树“喂药”,只是在茅爷爷的指导下,改用了花肥和营养液。这______式的努力,注定了失败的结局,在一片蓬勃张扬的浓翠中,伤树渐黄渐枯。儿子并不沮丧,仍一如既往地照料它。我忍不住提醒这个傻傻的小孩:“很快就会有工人来锯掉这棵树了!”他捧着花洒平静地说:“可它也许明天就发芽了!”花洒中细密的水珠欢涌着,穿过阳光,落入泥土,像一场小小的缤纷的太阳雨。
    ⑥面对一棵树的生死,我多了一毫米的世故,而他却多了一毫米的勇气。这勇气,如乡野车辙里怡然开着的小花,叫人心生羡慕。
    ⑦可奇迹并没有发生,树还是被锯掉了。这孩子似乎并不难过,有时,还会去给那剩下的树桩浇水,有时去找茅爷爷,要他讲大树的故事。我有些纳闷:这普普通通的树,能有什么传奇呢?
    ⑧又是春日,满眼的鹅黄淡粉,风里沁着微甜。那树桩的残枝上,竟也冒出了点点浅绿,听见我惊呼,孩子表情神秘,拉我去看那几棵最高的树。我疑惑地看着树,原来,那些粗大的树干上,每一棵都有受伤后愈合的痕迹,每一处伤痕都刻着无穷无尽的勇气!
    ⑨而我,几乎错过了这个秘密。
    ⑩我忽然发现,不知何时,儿子的头顶已与我的第三颗纽扣平齐。他愿意一毫米一毫米地长高,我也愿意在每一寸光阴里成长。我们都不会长到五层楼那么高,可我希望我们对生命的勇气、对生活的热爱,能长到五十层楼那么高。
    (作者:刘继荣,选自《和你一起,我不怕老去》,有删改)
    (1)根据文意,第⑤段横线上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是    
    A.画蛇添足
    B.自相矛盾
    C.精卫填海
    D.南辕北辙
    (2)根据选文内容,完成填空。

    (3)结合全文内容,推断第⑧段中“我”的感悟,仿照第①段画线句,进行仿写。
    例句:那一瞬,我忽然觉得无比伤感:生命如此脆弱,人生简直无法把握。
    仿句:那一瞬,我忽然觉得    。
    (4)请从内容和形式两方面赏析标题“一毫米的勇气”的妙处。
    三、综合运用(20分)
    5.(3分)同学们发现语文课要求阅读的许多名著书目都与英雄有关,但是同学们对于“英雄”的认识各不相同,大家打算举办一次“何为英雄”的主题班会,交流分享对英雄的认识。
    为了筹备主题班会,班委会对班级42位同学进行了问卷调查,下图是根据同学们对“你对哪一类英雄了解最多”的回答结果所作的数据统计:

    根据上图,能够得出的结论是    
    A.该班同学了解的中国古代英雄比中国近代革命英雄多。
    B.该班同学了解的作品中虚构的英雄比中国当代英雄少。
    C.该班同学了解最多的英雄类型是中国古代英雄。
    D.该班同学了解最少的英雄类型是中国当代英雄。
    6.(5分)同学们为主题班会设计了一张海报,请根据海报内容和班会主题把宣传语补充完整。

    7.(4分)班级同学小A的妈妈是一名医生,曾经主动申请前往一线抗疫,大家决定要在班会课上通过视频连线的方式采访她,听听她对于“何为英雄”的看法。以下是同学们草拟的采访问题,请你筛选出其中不合适的两项    
    A.你在医生这个行业干了几年?
    B.您为什么主动报名前往一线支援抗疫?
    C.您觉得英雄的评价标准是什么?
    D.您最欣赏的英雄是谁?
    E.您是如何教育自己的孩子的?
    8.(8分)班会课上,班长请你结合名著阅读篇目,简要谈谈自己对“何为英雄”的看法,请完成一篇100字以内的演讲稿。
    可结合名著:《红星照耀中国》/《水浒传》/《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任选其一)
    四、写作(60分)
    9.(60分)成长路上,是否有一些人、事、物,让你不敢却又不得不面对?当你鼓足勇气去面对时,又发生了什么?请以《终于能够勇敢面对》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600字左右。(2)不透露个人相关信息。(3)不得抄袭。

    2021-2022学年上海市徐汇区九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一模)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文言文(36分)
    1.(12分)默写。
    (1)无可奈何花落去, 似曾相识燕归来 。(晏殊《浣溪沙》)
    (2) 长风破浪会有时 ,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行路难》)
    (3)锦帽貂裘  千骑卷平冈 。(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4) 春蚕到死丝方尽 ,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无题》)
    (5)望着银杏树叶纷纷下落,小李赞美不已,小王却十分感伤。一旁的小张同学感叹道:你俩对同一景物的感受截然不同,正如《岳阳楼记》中所写的:“ 览物之情 , 得无异乎 ?”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名句的识记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我们需要在平时的学习中,做好积累,根据提示语句写出相应的句子,尤其要注意不能出现错别字。理解性识记,注意结合语境填充。
    【解答】答案:
    (1)似曾相识燕归来(注意“燕”的写法)
    (2)长风破浪会有时
    (3)千骑卷平冈(注意“冈”的写法)
    (4)春蚕到死丝方尽(注意“丝”的写法)
    (5)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点评】为了保证在默写名句时不出错,关键还是平时要加强背诵和记忆,准确书写。下面几种方法可供借鉴。
    1.保持良好的心态,培养识记兴趣。
    2.多种方式相结合,提高识记效果。
    3.提倡使用名句,巩固识记成果。
    4.留心特别词句,规避识记误区。
    2.(24分)阅读下面诗文,完成问题。
    【甲】钱塘湖春行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乙】记承天寺夜游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丙】游石湖小记(节选)
    予往时到石湖游,皆绝胜。是日,秋爽,伯美①、舍弟辈俱有胜情,由薇村②至上方,复从郊台、茶磨取径而下。路傍时有野花幽香,童子采撷盈把。落日,泊舟湖心,待月出,方命酒。孟阳、鲁生继至,并舟露坐,剧饮至夜半而还。盖十年无此乐矣。
    (作者:李流芳,选自《嘉定李流芳全集》,有删改)
    【注释】①伯美:作者好友,与下文孟阳、鲁生同。②薇村:地名,后文中上方、郊台、茶磨均为山中地名。
    (1)[甲]诗的作者是  白居易 。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
    ①欣然起行  步行 
    ②伯美、舍弟辈俱有胜情  都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待月出,方命酒。
    (4)根据[乙]文与[丙]文内容,完成表格。
    篇目
    时间
    目的地
    行为
    [乙]文
    ①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 
    ② 承天寺 
    步于庭中、欣赏月色等
    [丙]文
    是日
    石湖
    ③ 登山 、 赏花 等
    (5)下列选项中对诗文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A 
    A.[甲]诗与[乙]文都写出了水的澄澈之美。
    B.[甲]诗与[丙]文都写出了繁花烂漫之美。
    C.三则诗文内容中都呈现了作者的行踪。
    D.三则诗文所写到的观景季节各不相同。
    (6)根据三则选文表达的情感,将合适的选项填入相应的横线处。

    A.知己之欢
    B.赏景之乐
    C.怀古之忧
    D.赋闲之郁
    【分析】参考译文:
    【甲】行至孤山寺北,贾公亭西,举目远眺,但见水面涨平,白云低垂。几只黄莺,争先飞往向阳树木;谁家燕子,为筑新巢衔来春泥?鲜花缤纷,几乎迷人眼神;野草青青,刚好遮没马蹄。湖东景色,令人流连忘返,最为可爱的,还是那绿杨掩映的白沙堤。
    【乙】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晚,(我)正脱下衣服准备睡觉,(恰好看到)这时月光从门户射进来,(不由得生出夜游的兴致,于是)高兴地起身出门。想到没有可以共同游乐的人,就到承天寺寻找张怀民。张怀民也还没有睡觉,(我俩就)一起在庭院中散步。庭院中的月光宛如积水那样清澈透明。水藻、水草纵横交错,原来那是庭院里的竹子和松柏树枝的影子。哪一个夜晚没有月亮?哪个地方没有竹子和柏树呢?只是缺少像我们两个这样清闲的人罢了。
    【丙】我以往到石湖游玩,每次都觉得景色太美了。那天,秋高气爽。伯美和我的几个弟弟都游兴大发,我们从薇村到上方,又从郊台、茶磨回来。山路边花草芬芳,小童采了一大把。落日时分,我们把船停在湖心。(我们)等到月亮出来,才下令备酒。孟阳和鲁生相继来到,大家把船并在一起,都坐在船舱外面,一直喝酒到半夜时分才回去。好像很长时间没有这样痛快的事儿了。
    【解答】(1)本题考查文学常识。《钱塘湖春行》选自《白氏长庆集》,作者是白居易。
    (2)本题考查文言实词含义的理解。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先理解词语所在句子的含义,然后结合句意来推断词语意思。
    ①句意为:高兴地起身出门。行:步行。
    ②句意为:伯美和我的几个弟弟都游兴大发。俱:都。
    (3)本题考查文言文句子翻译。翻译文言文句子要尽量保持原文遣词造句的特点,直译和意译相结合。
    句中重点词语有:待,等到。方,才。句意为:(我们)等到月亮出来,才下令备酒。
    (4)本题考查内容理解和概括。根据“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可以确定①的内容,根据“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可知②的内容,根据“由薇村至上方,复从郊台、茶磨取径而下”“路傍时有野花幽香,童子采撷盈把”“落日,泊舟湖心,待月出,方命酒。孟阳、鲁生继至,并舟露坐,剧饮至夜半而还”可以概括为:登山、赏花、泊舟湖心、并舟露坐、剧饮而还。
    (5)本题考查内容理解和分析。
    A.有误,“水面初平云脚低”写春水初涨,并没有写水的澄澈;
    BCD.正确。
    故选:A。
    (6)本题考查主旨把握。《钱塘湖春行》通过写西湖早春明媚风光的描绘,抒发了作者早春游湖的喜悦和对钱塘湖风景的喜爱,更表达了作者对于自然之美的热爱之情。③选“赏景之乐”恰当。从【丙】文中“伯美、舍弟辈俱有胜情”“孟阳、鲁生继至,并舟露坐,剧饮至夜半而还”“野花幽香,童子采撷盈把”等语句能看出选文表现出“赏景之乐”“知己之欢”,②应该填“知己之欢”。《记承天寺夜游》对月夜景色作了美妙描绘,真实的记录了作者当时生活的一个片段。文章表达苏轼壮志难酬的苦闷,自解、自慰、自我排遣,同时表现苏轼的旷达乐观的人生态度。据此,【乙】文表达的情感有“赏景之乐”“知己之欢”“赋闲之郁”,所以,①应该填“赋闲之郁”。
    答案:
    (1)白居易
    (2)①步行;②都。
    (3)(我们)等到月亮出来,才下令备酒。(补充主语、方、酒)
    (4)①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②承天寺;③登山;赏花;(泊舟湖心、并舟露坐、剧饮而还)。
    (5)A
    (6)①D; ②A;③B。
    【点评】文言文内容理解分析题,解题方法:
    1.引用原文句子回答;
    2.摘录原文关键的词语回答;
    3.用自己的话组织文字回答。
    三种方法,采用第一、二种方法回答的准确率一般会比较高。
    二、现代文(34分)
    3.(16分)阅读下文,完成问题。
    网络流行语与思维
    ①语言不仅是交流的工具,也是一种思维的工具;不仅塑造了我们的社交方式,也塑造了我们的认知方式。当我们在说流行语的时候,流行语也不可避免地影响到我们的思维活动。
    ②现在的网络流行语,当然有新鲜、活泼、接地气的优点,但由于网络传播极为快速,因而也存在三个明显的缺点:浮夸化、标签化和浅薄化。浮夸化就是追求夸张的语义表达,动不动就封“王”称“霸”,说“神”道“仙”,语不惊人死不休。标签化就是把复杂的社会现实、复杂的人物事件,都粗线条地划分为有限的类别。浅薄化就是不追求形义配合的深层语言趣味,而只进行形式上的浅加工,能夺人眼球就够了。比如蓝瘦香菇(难受想哭)、集美(姐妹)等等谐音梗,究其实质只是换了一个别字记音,和修辞中巧妙的谐音双关不可同日而语。
    ③网络流行语的这些缺陷肯定会对使用者的思维方式产生深远影响。如果长期使用浮夸的流行语,就会养成一种过度夸张的思维习惯,用情感的宣泄来代替理性的明辨。对习惯使用网络语言的一代人来说,似乎所有的东西都是被放大的,好像说出的任何话语都是加上一个感叹号的,都是以“哇哦”“哇塞”这样的情绪表达出来的,但是对精微细腻的思想感情却缺少了识别和表达的能力。
    ④热衷于到处套用网络流行语,也很容易简化思维活动,采用“贴标签”的方式去和对象打交道。仔细辨析的话,就可以发现标签的类型就那么几组,只不过是换了一个热点事件就换一个新表达,比如“社畜”“996”“打工人”流行的时间不同,但都表达了一个核心意思,并没有太多观念上的创新。在人际交往中,按照这样简单分类的方式去评判对象,我们就不愿意去深入体会一个人身上的复杂性和全面性,而是用“懂王”“小镇做题家”“直男”一下子就对号入座了。这在某种程度上也是网络语言暴力频繁产生的一个重要原因。即使在赞扬别人的时候也不例外,所有和疫情斗争的人都是“逆行者”,不再去思考“逆行”的具体过程和压力,不再去思考不同逆行者的细微差异。网络流行语里的人物都是扁平的,不是立体的。显然,这种语言使用方式对我们认识世界和社会、处理人际关系都是有很大危害的。
    ⑤浅薄化则会带来追求快速反馈、放弃深度思考的习惯。使用者希望话语一经使用就引发别人的关注,用最低的成本去求取最大的收益。长此以往,我们的语言就会粗鄙化,我们的思考也会肤浅化。别字代替双关,搞笑代替幽默,哈哈一笑之余没有可回味的东西,还会对这种快速刺激逐渐上瘾,放弃对精致事物的追求。就像用鸡精做菜,会带来口感的迅速提升,但久而久之就败坏了味蕾,降低了品味。
    ⑥流行语的诞生、传播和消亡,是语言正常的新陈代谢。我们要警惕的是网络流行语对思维方式的影响。慎重对待语言,就是慎重对待我们的思想。
    (作者:徐默凡,选自“咬文嚼字”公众号,有删改)
    (1)根据文章内容,填写下图:

    (2)根据选文推断,作者所认为的优秀的语言应具有的特点不包括  C 
    A.细腻
    B.准确
    C.华丽
    D.精致
    (3)以下两句话都有谐音现象,请依据选文观点分析哪一句更令人回味,为什么。
    A.这件事雨女无瓜。(注:“雨女无瓜”谐音“与你无关”)
    B.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分析】这是一篇议论文。第①段提出中心论点:网络流行语影响到我们的思维活动,第②段到第⑤然后具体论述了网络流行语存在三个明显的缺点:浮夸化、标签化和浅薄化。最后一段总结全文,得出结论。
    【解答】(1)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概括和提取。第①空从文中第③段“但是对精微细腻的思想感情却缺少了识别和表达的能力”,可以提取出答案;第②空从文中第②段“因而也存在三个明显的缺点:浮夸化、标签化和浅薄化”和第④段“热衷于到处套用网络流行语,也很容易简化思维活动”结合上面内容的提示和下文论述的内容可知,应填:标签化;第③空应填“浅薄化”;阅读第⑤段,从“浅薄化则会带来追求快速反馈、放弃深度思考的习惯”第④空的答案为:带来追求快速反馈、放弃深度思考的习惯。
    (2)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ABD.正确;
    C.有误,本文没有谈到“华丽”的特点。
    故选:C。
    (3)本题考查句子的赏析。B句好,“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其中“晴”字是“情”的谐音,采用了民间情歌常用的双关的手法,含蓄地表达出微妙的恋情,新颖生动,妙趣横生,读起来朗朗上口,雅俗共赏。A句不好,“这件事雨女无瓜”“雨女无瓜”是“与你无关”的谐音,是一种普通话不标准、带有方言腔的表达。这种表达看起来高冷神秘,有点让人摸不着头脑,再加上表情包显得十分逗趣,通常用于回怼或调侃别人。
    答案:
    (1)对精微细腻的思想感情却缺少了识别和表达的能力;标签化;浅薄化;带来追求快速反馈、放弃深度思考的习惯。
    (2)C
    (3)示例:B句好。B句以多变的天气寓意情感,诗中的“晴”字一语双关,既指晴朗,又可以理解为“感情”,诗句形象地表现了含蓄复杂的感情,有形义配合的深层趣味;A句单以读音相同来夺人眼球,缺乏语义相关,只是形式上的浅加工。
    【点评】把握议论文中心论点的方法:
    ①研究标题,探求中心论点。一般地讲,议论文判断性句式的标题,是全文所要论述的中心,也就是文章的中心论点。
    ②阅读开篇,捉住中心论点。有些议论文开门见山,开头就提出中心论点。
    ③分析篇末,归纳中心论点。有的议论文的中心论点放在篇末,与结论合并在一起。
    ④理清脉络,抓住中心论点。我们要从分析文章的结构入手,探寻它的内在联系,抓住中心论点。
    ⑤理解内容,提炼中心论点。有的议论文中心论点渗透在全篇论述中,把握中心论点比较困难,只有在理解内容的基础上,从中提炼中心论点。
    4.(18分)阅读下文,完成问题。
    一毫米的勇气
    ①五楼的茅爷爷又去做化疗,站台前,儿子雀跃挥手:“爷爷记得早点回来,再给我讲大树的故事呀!”老人临窗微笑,汽笛声中,慈和的脸渐远。那一瞬,我忽然觉得无比伤感:生命如此脆弱,人生简直无法把握。
    ②到家后,儿子依然叽叽喳喳地说个不停:“茅爷爷说,天气预报今晚有大风,会不会把我们吹到树上?”我心不在焉地答:“我们又不是猴子!”他指着窗外的那棵杨柳,无限羡慕:“我也想长那么高,一直长到五楼茅爷爷家的阳台上!”我敷衍道:“你怎样长那么高呢?”他倒颇为老实:“一毫米一毫米地长呗!”我沉默不语,他继续浮想联翩:“长高后,我要当警察,对坏人喊,不许动!”兴起处,他站在床上手舞足蹈。至此,我打起精神,跟他一起谈这棵垂杨柳。说到茅爷爷讲的大树的故事时,小朋友已经口齿不清,眼皮都粘在一起了。
    ③夜半,风雨大作,早晨看到的情形令人触目惊心。那棵杨柳已从中间裂开,柔枝碧叶铺了满地,像一只巨大的翠鸟,折断了鲜艳的翅膀。工人爬上梯子,锯掉那些受伤的枝干。儿子仰头自语:“原来大树真的会断掉啊!”我轻轻叹息:“因为风雨太大了!”他怕疼似的吸着气:“那剩下的半棵树,能像茅爷爷故事里的大树那样,活下来吗?”
    ④听见这亲切的名字,想起老人家的病,我顿时胸口酸热:“那要看它的运气了!”思索片刻,儿子奔回家中,找出一堆钙片、鱼肝油、维生素,然后拿了家里炒菜的锅铲去树下,挖坑,倒水,埋药。他仰起脸,笑:“你看它运气好不好?”我愣住,蹲下来,擦去他鼻尖上的泥土。
    ⑤此后,他常常去给这半棵树“喂药”,只是在茅爷爷的指导下,改用了花肥和营养液。这______式的努力,注定了失败的结局,在一片蓬勃张扬的浓翠中,伤树渐黄渐枯。儿子并不沮丧,仍一如既往地照料它。我忍不住提醒这个傻傻的小孩:“很快就会有工人来锯掉这棵树了!”他捧着花洒平静地说:“可它也许明天就发芽了!”花洒中细密的水珠欢涌着,穿过阳光,落入泥土,像一场小小的缤纷的太阳雨。
    ⑥面对一棵树的生死,我多了一毫米的世故,而他却多了一毫米的勇气。这勇气,如乡野车辙里怡然开着的小花,叫人心生羡慕。
    ⑦可奇迹并没有发生,树还是被锯掉了。这孩子似乎并不难过,有时,还会去给那剩下的树桩浇水,有时去找茅爷爷,要他讲大树的故事。我有些纳闷:这普普通通的树,能有什么传奇呢?
    ⑧又是春日,满眼的鹅黄淡粉,风里沁着微甜。那树桩的残枝上,竟也冒出了点点浅绿,听见我惊呼,孩子表情神秘,拉我去看那几棵最高的树。我疑惑地看着树,原来,那些粗大的树干上,每一棵都有受伤后愈合的痕迹,每一处伤痕都刻着无穷无尽的勇气!
    ⑨而我,几乎错过了这个秘密。
    ⑩我忽然发现,不知何时,儿子的头顶已与我的第三颗纽扣平齐。他愿意一毫米一毫米地长高,我也愿意在每一寸光阴里成长。我们都不会长到五层楼那么高,可我希望我们对生命的勇气、对生活的热爱,能长到五十层楼那么高。
    (作者:刘继荣,选自《和你一起,我不怕老去》,有删改)
    (1)根据文意,第⑤段横线上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是  C 
    A.画蛇添足
    B.自相矛盾
    C.精卫填海
    D.南辕北辙
    (2)根据选文内容,完成填空。

    (3)结合全文内容,推断第⑧段中“我”的感悟,仿照第①段画线句,进行仿写。
    例句:那一瞬,我忽然觉得无比伤感:生命如此脆弱,人生简直无法把握。
    仿句:那一瞬,我忽然觉得  十分幸福:生命如此顽强,人生完全可以努力。 。
    (4)请从内容和形式两方面赏析标题“一毫米的勇气”的妙处。
    【分析】文章写出了“儿子”执着救树、大树顽强生长、茅爷爷乐观治疗并积极影响“儿子”,“我”勇于发现自己的不足向儿子学习等精神内涵。“一毫米的勇气”写出了这些“勇气”都在一点点地积累中发挥作用,体现了这些精神的可贵。
    【解答】(1)本题考查词语的理解。联系上下文,结合上文“找出一堆钙片、鱼肝油、维生素,然后拿了家里炒菜的锅铲去树下,挖坑,倒水,埋药”以及后面的“注定了失败的结局,在一片蓬勃张扬的浓翠中,伤树渐黄渐枯”可知选用“精卫填海”更恰当。
    故选:C。
    (2)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概括。根据“儿子奔回家中,找出一堆钙片、鱼肝油、维生素,然后拿了家里炒菜的锅铲去树下,挖坑,倒水,埋药”“此后,他常常去给这半棵树‘喂药’,只是在茅爷爷的指导下,改用了花肥和营养液”可得①:给大树“喂药”(埋花肥和营养液),洒水;根据“那树桩的残枝上,竟也冒出了点点浅绿,听见我惊呼,孩子表情神秘,拉我去看那几棵最高的树。我疑惑地看着树,原来,那些粗大的树干上,每一棵都有受伤后愈合的痕迹,每一处伤痕都刻着无穷无尽的勇气”可得②:神秘地带“我”去看那几棵最高的树;根据“对一棵树的生死,我多了一毫米的世故,而他却多了一毫米的勇气。这勇气,如乡野车辙里怡然开着的小花,叫人心生羡慕”“可奇迹并没有发生,树还是被锯掉了。这孩子似乎并不难过,有时,还会去给那剩下的树桩浇水,有时去找茅爷爷,要他讲大树的故事”可得孩子有勇气,乐观;根据“五楼的茅爷爷又去做化疗,站台前,儿子雀跃挥手:‘爷爷记得早点回来,再给我讲大树的故事呀’”可得:孩子很善良;根据“儿子奔回家中,找出一堆钙片、鱼肝油、维生素,然后拿了家里炒菜的锅铲去树下,挖坑,倒水,埋药”“此后,他常常去给这半棵树‘喂药’,只是在茅爷爷的指导下,改用了花肥和营养液”可得:孩子很执着。
    (3)本题考查句子的仿写。结合例句“那一瞬,我忽然觉得无比伤感:生命如此脆弱,人生简直无法把握”,根据语境“又是春日,满眼的鹅黄淡粉,风里沁着微甜”“原来,那些粗大的树干上,每一棵都有受伤后愈合的痕迹,每一处伤痕都刻着无穷无尽的勇气”可得:十分幸福:生命如此顽强,人生完全可以努力。
    (4)本题考查文章标题的赏析。题干要求从内容和形式两方面赏析标题。“一毫米的勇气”中的“勇气”结合文章内容“儿子奔回家中,找出一堆钙片、鱼肝油、维生素,然后拿了家里炒菜的锅铲去树下,挖坑,倒水,埋药”“此后,他常常去给这半棵树‘喂药’,只是在茅爷爷的指导下,改用了花肥和营养液”“五楼的茅爷爷又去做化疗,站台前,儿子雀跃挥手:‘爷爷记得早点回来,再给我讲大树的故事呀!’老人临窗微笑,汽笛声中,慈和的脸渐远”写出了文中“儿子”执着救树、大树顽强生长、茅爷爷乐观治疗并积极影响“儿子”;“我疑惑地看着树,原来,那些粗大的树干上,每一棵都有受伤后愈合的痕迹,每一处伤痕都刻着无穷无尽的勇气”写出了“我”勇于发现自己的不足向儿子学习等精神内涵;结合“他愿意一毫米一毫米地长高,我也愿意在每一寸光阴里成长。我们都不会长到五层楼那么高,可我希望我们对生命的勇气、对生活的热爱,能长到五十层楼那么高”可知,“一毫米”写出了这些“勇气”都在一点点地积累中发挥作用,体现了这些精神的可贵。这是内容上的作用。题目在形式上也有其妙处,以数量词“一毫米”修饰精神上的“勇气”,化无形为有形,并构成小与大的对比,生动而有韵味,引起读者好奇。
    答案:
    (1)C
    (2)①给大树“喂药”(埋花肥和营养液),洒水;②神秘地带“我”去看那几棵最高的树;③善良、勇敢、执着、乐观等。
    (3)示例:十分幸福:生命如此顽强,人生完全可以努力。
    (4)内容上:“一毫米的勇气”高度概括了文章内容,“勇气”写出了文中“儿子”执着救树、大树顽强生长、茅爷爷乐观治疗并积极影响“儿子”,“我”勇于发现自己的不足向儿子学习等精神内涵。“一毫米”写出了这些“勇气”都在一点点地积累中发挥作用,体现了这些精神的可贵。
    形式上:以数量词“一毫米”修饰精神上的“勇气”,构成小与大的对比,引起读者好奇。
    【点评】标题的作用:
    (1)以人物为题的作用:突出人物形象;展开故事情节;紧扣中心,突出主题。
    (2)以形象特征为题的作用:铺陈情节,呼应细节;对比讽刺,强化效果。
    (3)以物象为题的作用:表层含义,深层含义;线索,贯穿全文;概括故事情节;设置悬念,引发联想,吸引读者;寄托某种情感,突出文章主题。
    (4)以事件为题的作用:突出主要故事情节;紧扣中心,突出主旨。
    (5)以时间、地点、环境为题的作用:点明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创设故事背景;渲染环境氛围;具有隐喻象征意义。
    三、综合运用(20分)
    5.(3分)同学们发现语文课要求阅读的许多名著书目都与英雄有关,但是同学们对于“英雄”的认识各不相同,大家打算举办一次“何为英雄”的主题班会,交流分享对英雄的认识。
    为了筹备主题班会,班委会对班级42位同学进行了问卷调查,下图是根据同学们对“你对哪一类英雄了解最多”的回答结果所作的数据统计:

    根据上图,能够得出的结论是  D 
    A.该班同学了解的中国古代英雄比中国近代革命英雄多。
    B.该班同学了解的作品中虚构的英雄比中国当代英雄少。
    C.该班同学了解最多的英雄类型是中国古代英雄。
    D.该班同学了解最少的英雄类型是中国当代英雄。
    【分析】本题考查图表的理解与信息筛选能力。
    【解答】A.有误,从图中数据可知,该班同学了解的中国古代英雄比中国近代革命英雄少,不是“多”。
    B.有误,从图中数据可知,该班同学了解的作品中虚构的英雄比中国当代英雄多,不是“少”。
    C.有误,从图中数据可知,该班同学了解最多的英雄类型是中国近代革命英雄,不是“中国古代英雄”。
    D.正确。
    故选:D。
    【点评】分析图表要注意抓住图表的名称去分析图表中的数据,然后归纳概括出有效信息。
    6.(5分)同学们为主题班会设计了一张海报,请根据海报内容和班会主题把宣传语补充完整。

    【分析】本题考查图画的理解与宣传标语的补写。
    【解答】观察所给的海报,正中书写着宣传标语的前半句“何为英雄”,要求我们根据图中的内容补全宣传标语。首先要了解宣传标语的特点:用语简洁,具有宣传性;然后根据图中内容来补充,即回答“何为英雄”这一问题。海报的主体背景是五星红旗、和平鸽,下方一排人影,有提着箱子奔波的人,有昂首吹号的人,有驻足远眺的行者,有埋头耕种的农夫,有低头写算的商人,亦有举书讲解的师者……他们来自各行各业,他们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无私奉献,海报的寓意是这些人都是英雄。我们据此补写即可。比如:平凡岗位上的奉献者。
    答案:
    示例一:梦想追逐者
    示例二:平凡岗位上的努力前行者
    【点评】宣传标语的拟写要紧扣主题且语言简洁、具有宣传性。
    7.(4分)班级同学小A的妈妈是一名医生,曾经主动申请前往一线抗疫,大家决定要在班会课上通过视频连线的方式采访她,听听她对于“何为英雄”的看法。以下是同学们草拟的采访问题,请你筛选出其中不合适的两项  AE 
    A.你在医生这个行业干了几年?
    B.您为什么主动报名前往一线支援抗疫?
    C.您觉得英雄的评价标准是什么?
    D.您最欣赏的英雄是谁?
    E.您是如何教育自己的孩子的?
    【分析】本题考查采访问题的筛选。
    【解答】作为采访者,要注意采访的问题应与采访的主题、被采访人的身份相关。本题干中指出采访的小A同学的妈妈是医生,主要是“听听她对于‘何为英雄’的看法”。
    A.不合适;问题与中心话题“何为英雄”无关。
    BCD.合适;问题与被采访者身份、中心话题相关。
    E.不合适,问题是有关家庭教育的,与中心话题“何为英雄”无关。
    故选:AE。
    【点评】采访时要注意提问应扣住主题,并尽量具体;提问要切合被采访者身份,具有引导性;提问要有深度、有意义。
    8.(8分)班会课上,班长请你结合名著阅读篇目,简要谈谈自己对“何为英雄”的看法,请完成一篇100字以内的演讲稿。
    可结合名著:《红星照耀中国》/《水浒传》/《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任选其一)
    【分析】本题考查演讲稿的写作。根据题意,从备选名著中选择自己最喜爱,或是阅读感受最深的一部,结合其中的人物形象,以“何为英雄”为中心,表述自己对“英雄”的看法即可。要注意的是演讲稿字数的要求,以及语言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
    【解答】答案:
    示例:
    ①大家好!我认为英雄要有着崇高信念并坚定执着地为之奋斗。正如《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一书中的保尔•柯察金,他在身有残疾的时候依然不改革命信念,始终坚守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为了理想而奉献生命。这样的人是我心中的英雄。
    ②大家好!我认为英雄是能够在国家民族处于危难之际挺身而出的人。正如《红星照耀中国》中的革命领袖和普通战士,他们都在为了民族解放和独立而奋斗,不顾个人的安危。他们都是英雄。
    ③大家好!我认为英雄是嫉恶如仇、有胆有识的人。正如《水浒传》当中的鲁智深,他得知镇关西欺凌弱女子金翠莲,便主动站出来帮助翠莲父女二人,不仅给了他们盘缠,还拳打镇关西,让正义得以伸张,这样的人是当之无愧的英雄。
    【点评】写作演讲稿要注意主题鲜明,思路清晰,语言具有感染力。
    四、写作(60分)
    9.(60分)成长路上,是否有一些人、事、物,让你不敢却又不得不面对?当你鼓足勇气去面对时,又发生了什么?请以《终于能够勇敢面对》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600字左右。(2)不透露个人相关信息。(3)不得抄袭。
    【分析】这是一篇命题作文。写作的时候要准确细致理解命题的内涵,题目“终于能够勇敢面对”告诉我们,只有勇敢应对,才能够坚强地面对生活,面对生活的困苦。面对的对象,可以是失败,可以是挑战,可以是对手......“勇敢面对”的内涵丰富,大到为国家民族的解放事业视死如归,面对凶残的歹徒大义凛然;小到婴孩离开妈妈的手迈出第一步,一个人在漆黑的夜晚穿过小巷,课堂上能主动站起来回答老师提问等,都是一种勇气,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写出真情实感。可以记叙自己勇敢面对取得成功的事例,也可以选取典型的事例进行叙述,也可具体论证,写一篇议论文。
    【解答】
    终于能够勇敢面对
    “终于做了这个决定,别人怎么说我不理,只要你也一样的肯定,我愿意天涯海角都随你去……”听着梁静茹的《勇气》,让我想起了往事。
    三年级时,我还是一个胆小如鼠的小女孩,上课从来不敢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生怕回答错了老师会批评我。学校举办的活动我也没勇气参加。
    到了三年级下学期时,我们班上了一节公开课。老师提出了一个很简单的问题,班里很多同学都举手了,甚至成绩比我差很多的,也举手了,还说着:“我来,我来。”我环顾了四周,就我没有举手。
    下课了,老师把我叫到了办公室,对我说:“心怡,今天班里好多同学都举手了,就你没有举手,老师觉得很失望,我希望下次你上课也要举手。”“我怕答错了,你会批评我。”“不要怕,要拿出勇气出来,答错了不要紧,老师相信你。”
    晚上,我躺在床上,翻来覆去都睡不着。老想着老师说的话,这时,我听到了邻居家在放梁静茹的《勇气》这一首歌。我想来想去,觉得我应该要拿出勇气来回答老师的问题。
    第二天,上课了,老师提出了一个比较难的问题,班里没有一个同学举手。老师就说:“就没有一个同学敢回答这个问题?”说着,眼睛朝我方向看。我立刻举手,老师叫了我的名字,我立刻把我的想法说出来了。老师就表扬我了:“心怡同学说得很好,希望大家能向她学习,同时,我也希望心怡同学能够坚持下去这个勇气。”
    后来,每节课只要老师提出问题,我就积极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再后来,学校举办的活动我也积极参加,尤其是艺术节活动。到了五年级,我就成了学校里有名的小童星了。
    直到现在,我还是积极参加学校的活动。目前,我还是学校里文学社编辑组的成员,还获得了校星光技能大赛硬笔书法三等奖呢,虽说没有进入市级比赛,但我也相当满足。我终于能够勇敢面对自己的缺点了。
    所以,勇敢面对自己的缺点,十分重要。
    【点评】文章通过“我”有勇气回答老师的问题,体现了勇敢面对缺点的重要性。本文记叙故事完整,中心突出,情感真挚。歌曲《勇气》的穿插使文章内容前后呼应,不失为一篇符合要求的作文。
    声明: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日期:2022/8/4 19:28:08;用户:李超;邮箱:lichao317807156@126.com;学号:19716718
    相关试卷

    2022-2023学年上海市徐汇区部分学校九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含详细答案解析):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上海市徐汇区部分学校九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含详细答案解析),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默写,现代文阅读,文言文阅读,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1-2022学年上海市闵行区九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一模): 这是一份2021-2022学年上海市闵行区九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一模),共2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古诗文,现代文,综合运用,写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1-2022学年上海市长宁区九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一模): 这是一份2021-2022学年上海市长宁区九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一模),共2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文言文,现代文,综合运用,写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朗读宝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还可免费领教师专享福利「樊登读书VIP」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