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2022-2023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考点大串讲(部编版)
专题09:诗词鉴赏-2022-2023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末考点大串讲(部编版)
展开
这是一份专题09:诗词鉴赏-2022-2023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末考点大串讲(部编版),文件包含专题09诗词鉴赏专题过关-2022-2023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中考点大串讲部编版解析版docx、专题09诗词鉴赏专题过关-2022-2023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末考点大串讲部编版原卷版docx、专题09诗词鉴赏知识串讲-2022-2023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考点大串讲部编版docx等3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9页, 欢迎下载使用。
专题09 诗词鉴赏(一)(2022春·河南开封·七年级统考期末)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登幽州台歌陈子昂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1.下列关于诗歌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首诗跟王维的《竹里馆》和杜牧的《泊秦淮》一样,都属于绝句。B.这首诗深受建安风骨影响,刚劲质朴,意境宏阔,充溢着慷慨悲壮之气。C.后两句中的“之”和“而”能延长停顿、舒缓语气,有助于抒发作者的感慨。D.这是一首怀古诗,诗人登高远眺,思接千载,不禁涌起怀古伤今之情。2.诗人为何“独怆然而涕下”?请结合全诗谈谈你的理解。 (二)(2022春·福建福州·七年级校联考期末)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望岳杜甫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3.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歌一二句写泰山绵延辽阔,以问答形式表现出惊叹仰慕之情。B.诗歌三四句写泰山的近景,“割”字突出泰山神奇秀丽的形象。C.诗歌五六句写远望所见,山中云气层出不穷,鸟儿正返回巢中。D.诗歌以“望”字统摄全篇,通篇却无一个“望”字,构思精巧。4.诗歌结尾两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有什么含义?请简要分析。 (三)(2022春·河北保定·七年级统考期末)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游山西村陆游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5.诗句“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渲染出一种怎样的气象? 6.颔联“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写景中蕴含着哲理,千百年来被人们广泛引用。请问你在哪种情境下可能会想到这一佳句?为什么? (四)(2022春·湖南永州·七年级统考期末)古代诗歌阅读,完成下面小题约客赵师秀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7.对这首诗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本诗选自《清苑斋集》,赵师秀号灵秀、天乐,永嘉人,北宋诗人。B.这首诗从季节和天气写起,写出了天气特征和江南雨季的特别景致。C.这是一首送别诗,绵绵不绝的雨,让友人的出行非常困难,写出了作者对友人的担忧。D.尾联诗人用环境描写来表现出他内心的感受。8.诗句“闲敲棋子落灯花”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请赏析这句诗。 (五)(2022春·陕西渭南·七年级统考期末)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贾生李商隐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9.下列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宣室求贤访逐臣”中的“求”和“访”二字,用词精当,层层递进,意蕴丰富。B.“可怜夜半虚前席”中的“虚”字只是轻轻一点,却使人们对文帝的重贤姿态即刻产生了怀疑。C.“不问苍生问鬼神”一句通过“问”与“不问”的对照,点破主旨,直抒胸臆,怒斥文帝。D.这首诗歌看似是讽刺汉文帝,实则讽刺的是唐朝皇帝,是诗人对自己怀才不遇的感慨。10.请简要赏析“可怜夜半虚前席”中“可怜”二字的表达效果。 (六)(2022春·湖南永州·七年级统考期末)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下面小题。【甲】晚春韩愈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乙】春雪韩愈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11.下面对这两首诗分析不正确的是( )A.“新年都未有芳华”的意思是新年都没有芬芳的鲜花,句中的“都”写出了久盼春色的人们分外焦急的心情。B.《春雪》中“作飞花”三字,翻动态为静态,把初春的冷落翻成仲春的喧闹,一翻再翻,令读者目不暇接。C.《晚春》不写百花稀落、暮春凋零,却写草木留春而呈万紫千红的动人情景,寥寥几笔,便给人以满眼风光,耳目一新的印象。D.我们可以透过《晚春》景物描写领悟出其中的人生哲理,诗人通过“草树”有“知”、惜春争艳的场景描写,反映自己对美好青春的珍惜之情。12.请简要赏析“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这两句的表达效果。 (七)(2022春·四川自贡·七年级统考期末)阅读下面古诗,完成下面小题。登飞来峰王安石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13.下面对这首诗的分析和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的第一句,概括了峰和塔的高度。古代八尺为一寻,“千寻塔”,极言塔的高峻。B.第二句诗借神话传说侧面烘托出飞来峰的高大,为下文的议论做铺垫,使议论自然。C.诗中“浮云”指眼前的困难、障碍,比喻阻挠变法的小人或一切阻碍历史前进的势力。D.本诗借景说理,既抒发了作者革新政治的雄心壮志,又表现出作者归隐山野的心理。14.请解释后两句诗在原作中的意思,以及后来衍生的意义。 (八)(2022春·湖南永州·七年级统考期末)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面小题。【甲】登幽州台歌陈子昂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乙】登飞来峰王安石飞来峰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15.下列对【甲】【乙】两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甲诗“悠悠”形容时间久远、空间寥廓,衬托个人的渺小,营造出苍茫孤独的氛围。B.乙诗“浮云”一语双关,既是实写,又比喻守旧势力,也比喻困难、挫折、障碍等。C.甲诗句式长短不齐,音节抑扬变化,具有韵律美,语言苍劲奔放,感染力强。D.乙这首七言律诗,通过虚写登高看到的辉煌景象,揭示了“站得高,看得远”的哲理。16.同是登高,这两首诗的情感一悲凉一雄壮,请结合两诗结尾两句具体分析。 (九)(2022春·福建三明·七年级统考期末)阅读下面两首古诗,完成下面小题。【甲】登幽州台歌 陈子昂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乙】登飞来峰 王安石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17.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甲诗中“悠悠”一词,形容时间的久远和空间的广大。B.乙诗首句写出了峰和塔的高度,“千寻”极言塔之高。C.“古人”喻指礼贤下士的圣君,“浮云”暗指奸佞小人。D.两诗均以写景来揭示人生哲理,充满理趣富有感染力。18.人生境遇不同,登临感想也不一样。两诗作者各自抒发了怎样的感想?请简答。 (十)(2022春·甘肃酒泉·七年级统考期末)阅读下面古诗,回答后面小题游山西村陆游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村行①王禹偁(chēng)马穿山径菊初黄,信马悠悠野兴长。万壑有声含晚籁,数峰无语立斜阳。棠梨叶落胭脂色,荞麦花开白雪香。何事吟馀忽惆怅? 村桥原树②似吾乡。【注释】①这首诗是王禹偁于宋太宗淳化二年(991)被贬为商州团练副使时所写。②原树:原野上的树。19.对两首诗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游山西村》首联写农家朋友的好客习俗,“莫笑”一句展现农家的厚道,“足”字表达农家待客尽其所有的盛情。B.《村行》颔联描写初春傍晚山中静穆的景象,“有声”暗写山泉淙淙,“立斜阳”可见晚山可爱,无限好景。C.《游山西村》表达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向往,《村行》则蕴含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以及自己不得志的惆怅之情。D.《游山西村》结构严谨,主线突出,全诗无一“游”字,而处处切“游”字;《村行》风格飘逸,情景交融,淡中有味,明白自然。20.《游山西村》一诗中颔联流传甚广,你是怎样理解这两句诗的?请结合自己的体会谈一谈。 (十一)(2022春·河南郑州·七年级统考期末)阅读下面两首诗,回答下面小题。己亥杂诗龚自珍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泊秦淮杜牧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21.下面对两首诗的赏析错误的一项是( )A.《已亥杂诗》前两句真实地反映了诗人当日复杂的心境;离别的愁绪和同归的喜悦相互交织。B.《已亥杂诗》用冷色调的“白日斜”烘托离愁,用“落红”一句作为情感的转折,使整首诗从离愁中解脱出来。C.《泊秦淮》首句中两个“笼”字连用,将轻烟、淡月、寒水、细沙四种景物融为一体,贴切传神地勾画出秦淮河两岸朦胧冷清的景象。D.《泊秦淮》商女热衷歌唱《玉树后庭花》靡靡之音,诗人既批判了她的幼稚无知,又抒发了自己感时伤世之感慨。22.两首诗都表达了对国家前途命运的忧虑,请分析两首诗表达爱国之情的方式有何不同? (十二)(2022春·四川乐山·七年级统考期末)古代诗歌鉴赏,完成下面小题如梦令李梦阳不信园林春早,一夜遍生芳草。说与小童知:“池上落红休扫。”休扫,休扫,花外斜阳更好。己亥杂诗(其五)龚自珍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23.结合加点字词赏析“一夜遍生芳草”。 24.《如梦令》和《己亥杂诗》都写到了“落红”,表达作用有什么不同?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期末考点大串讲(部编版)专题09:诗词鉴赏(知识串讲),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描绘画面,赏析名句,四两句加以描绘,主旨情感,鉴赏炼字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专题09:诗词鉴赏(专题过关)-2022-2023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中考点大串讲(部编版)(解析版),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对这首诗理解正确的一项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专题09:诗词鉴赏(专题过关)-2022-2023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末考点大串讲(部编版)(原卷版),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对这首诗理解正确的一项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