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西安市莲湖区2021-2022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期末试题(Word版附解析)
展开莲湖区2021~2022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质量检测
高一生物试题
一、选择题
1. 孟德尔运用“假说一演绎法”发现了分离定律。下列关于孟德尔发现分离定律的过程叙述,正确的是( )
A. 孟德尔假说认为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决定的
B. 孟德尔假说指出生物体能产生数量相等的雌雄配子
C. 为验证假说是否正确,孟德尔设计并完成了正反交实验
D. 孟德尔“演绎”是让F1与隐性纯合子杂交,预测后代产生1:1的分离比
【答案】D
【解析】
【分析】孟德尔发现遗传定律用了假说演绎法,其基本步骤:提出问题→作出假说→演绎推理→实验验证→得出结论。
①提出问题(在纯合亲本杂交和F1自交两组豌豆遗传实验基础上提出问题);
②做出假设(生物的性状是由细胞中的遗传因子决定的;体细胞中的遗传因子成对存在;配子中的遗传因子成单存在;受精时雌雄配子随机结合);
③演绎推理(如果这个假说是正确的,这样F1会产生两种数量相等的配子,这样测交后代应该会产生两种数量相等的类型);
④实验验证(测交实验验证,结果确实产生了两种数量相等的类型);
⑤得出结论(就是分离定律)。
【详解】A、孟德尔假说认为生物的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A错误;
B、一般情况下,生物体产生的雄配子数量要远多于雌配子,B错误;
C、为验证提出的假说是否正确,孟德尔设计并完成了测交实验,C错误;
D、孟德尔“演绎”的过程是设计测交实验并根据分离定律预测测交的结果1∶1的分离比,即让F1与隐性纯合子杂交,后代产生1∶1的分离比,D正确。
故选D。
【点睛】
2. 金鱼草的花色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AA为红色,Aa为粉红色,aa为白色。红花金鱼草与白花金鱼草杂交得到F1,F1自交产生F2。下列关于F2个体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红花个体所占的比例为1/4
B. 白花个体所占的比例为1/4
C. 纯合子所占的比例为1/4
D. 杂合子所占的比例为1/2
【答案】C
【解析】
【分析】红花金鱼草(AA)与白色金鱼草(aa)杂交得到F1(Aa),F1自交产生F2,F2中基因型及比例为AA(红花):Aa(粉红色):aa(白色)=1:2:1。
【详解】A、F2中红花个体(AA)所占的比例为1/4,A正确;
B、F2中白花个体(aa)所占的比例为1/4,B正确;
C、F2中纯合子(AA和aa)所占的比例为1/2,C错误;
D、F2中杂合子(Aa)所占的比例为1/2,D正确。
故选C。
3. 鸡的雄羽和母羽由常染色体上一对基因(H/h)控制,母鸡只有母羽一种表现型。表现型均为母羽的亲本交配,F1母羽母鸡:母羽公鸡:雄羽公鸡=4:3:1。据此判断( )
A. 母羽鸡亲本基因型为Hh和hh B. F1雄羽公鸡存在部分致死现象
C. F1母鸡隐性纯合子表现为显性性状 D. 雄羽和母羽性状的遗传与性别无关
【答案】C
【解析】
【分析】分析题意可知,表现型均为母羽的亲本交配,F1母羽母鸡:母羽公鸡:雄羽公鸡=4:3:1,说明母羽为显性性状,又因为F1出现了雄羽公鸡(hh),所以亲本的基因型都为Hh。那么Hh杂交,F1代中出现HH:Hh:hh=1:2:1,在母鸡中全表现为母羽,在公鸡中hh表现为雄羽,其余表现为母羽,所以F1母羽母鸡:母羽公鸡:雄羽公鸡=4:3:1。
【详解】A、分析题意可知,表现型均为母羽的亲本交配,F1母羽母鸡:母羽公鸡:雄羽公鸡=4:3:1,说明母羽为显性性状,又因为F1出现了雄羽公鸡(hh),所以亲本的基因型都为Hh,A错误;
B、由分析可知,F1代中出现HH:Hh:hh=1:2:1,在公鸡中hh表现为雄羽,其余表现为母羽,所以F1公鸡中,母羽公鸡:雄羽公鸡=3:1,说明F1雄羽公鸡不存在部分致死现象,B错误;
C、由分析可知,Hh杂交,F1代中出现HH:Hh:hh=1:2:1,在母鸡中全表现为母羽,C正确;
D、雄羽和母羽性状的遗传与性别有关,为从性遗传,D错误。
故选C。
4. 某种鼠群中,黄鼠基因A对灰鼠基因a为显性,短尾基因B对长尾基因b为显性,且基因A或b在纯合时使胚胎致死,这两对基因是独立遗传的。现有两只双杂合的黄色短尾鼠交配,理论上所生的子代表现型比例为( )
A. 2:1 B. 9:3:3:1 C. 4:2:2:1 D. 1:1:1:1
【答案】A
【解析】
【分析】黄鼠基因A对灰鼠基因a为显性,短尾基因B对长尾基因b为显性,这两对基因独立遗传,说明这两对基因的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由于基因A或b在纯合时使胚胎致死,所以致死的基因型有AABB、AABb、AAbb、Aabb、aabb;成活的基因型有AaBB、AaBb、aaBB和aaBb。
【详解】现有两只双杂合的黄色短尾鼠交配,也就是AaBb×AaBb,求子代性状分离比,可以把亲本成对的基因拆开,一对一对的考虑:Aa×Aa→1AA(致死):2Aa:1aa,所以后代分离比为黄色:灰色=2:1;Bb×Bb→1BB:2Bb:1bb(致死),所以后代全是短尾;将两者组合起来,子代性状分离比是:(2黄色:1灰色)×(全部短尾)→2黄色短尾:1灰色短尾。
故选A。
5. 已知A与a、B与b、C与c3对等位基因独立遗传,分别控制三对性状。基因型分别为AaBbCc、AabbCc的两个体进行杂交。下列关于杂交后代的推测,正确的是( )
A. 基因型有8种 B. 表现型有6种
C. 杂合子有4种 D. 纯合子有4种
【答案】D
【解析】
【分析】首先将自由组合定律转化成若干个分离定律的问题。在独立遗传的情况下,有几对基因就可以分解为几个分离定律问题。
【详解】AaBbCc、AabbCc杂交,后代中的基因型共323=18种,其中纯合子212=4种,杂合子18-4=14种,表现型为222=8种,A、B、C错误,D正确。
故选D。
6. 在小鼠中,黑色(C)对白色(c)、毛皮粗糙(R)对毛皮光滑(r)是显性。下列能验证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最佳杂交组合是( )
A. 黑色光滑×白色光滑→18黑色光滑:16白色光滑
B. 黑色粗糙×白色光滑→10黑色粗糙:9黑色光滑:10白色粗糙:11白色光滑
C. 黑色粗糙×白色粗糙→15黑色粗糙:7黑色光滑:16白色粗糙:3白色光滑
D. 黑色光滑×白色粗糙→25黑色粗糙
【答案】B
【解析】
【分析】验证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是通过测交实验,若测交实验出现 1:1,则证明符合分离定律;如出现 1:1:1:1 则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详解】验证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应该进行测交,即用双杂合子与隐性个体杂交,若后代的表现型比例为1:1:1:1,说明在F1产生配子时,在等位基因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因此能验证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最佳杂交组合是黑色粗糙×白色光滑→10黑色粗糙:9黑色光滑:9白色粗糙:11白色光滑≈1:1:1:1,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7. 正常情况下,某男性的下列细胞中肯定都带有Y染色体的是( )
A. 初级精母细胞和次级精母细胞
B. 初级精母细胞和神经细胞
C. 精原细胞和精子
D. 小肠上皮细胞和成熟的红细胞
【答案】B
【解析】
【分析】1、人类的性别决定方式为XY型,女性的性染色体组成为XX,而男性的性染色体组成为XY。
2、精子的形成过程为:精原细胞(性染色体组成为XY)初级精母细胞(性染色体组成为XY)次级精母细胞(性染色体组成为X或Y)精细胞(性染色体组成为X或Y)变形精子(性染色体组成为X或Y)。
【详解】A、根据减数分裂过程可知,人的初级精母细胞的性染色体为XY,一定含有Y染色体,次级精母细胞的性染色体为X或者Y,不一定含有Y染色体,A错误;
B、人初级精母细胞的性染色体为XY,一定含有Y染色体,某男性神经细胞属于体细胞,性染色体为XY,一定含有Y染色体,B正确;
C、精原细胞的性染色体为XY,一定含有Y染色体,精子经过减数分裂后形成的性染色体为X或者Y,不一定含有Y染色体,C错误;
D、某男性小肠上皮细胞属于体细胞,性染色体为XY,一定含有Y染色体,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没有染色体,D错误。
故选B。
8. 洋葱的体细胞中有16条染色体,如图是洋葱细胞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对数的变化。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ab段细胞中有8个四分体的形成
B. cd段细胞中染色单体数等于核DNA数
C. fg段细胞中发生了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
D. gh段细胞中发生了染色体的复制
【答案】C
【解析】
【分析】据图可知:纵坐标是同源染色体对数,果蝇的体细胞中有8条染色体,4对同源染色体,有丝分裂的前中期同源染色体对数是4,有丝分裂的后末期同源染色体对数是8,减数第一次分裂同源染色体对数是4,由于减数第一次分裂时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减数第二次分裂时没有同源染色体,据此可知,af表示有丝分裂,fg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和减数第一次分裂,h点以后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
【详解】A、据图可知,af表示有丝分裂,有丝分裂不会形成四分体,因此ab段细胞中有0个四分体的形成,A错误;
B、据图可知,cd段同源染色体对数加倍,说明bc表示着丝粒分裂,cd段不存在染色单体,B错误;
C、fg段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和减数第一次分裂,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因此fg段细胞中发生了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C正确;
D、gh段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进入减数第二次分裂,此时没有染色体的复制,D错误。
故选C。
9. 果蝇的红眼和白眼是由X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相对性状。让一对红眼雌雄果蝇交配,F1中出现了白眼果蝇,让F1中红眼雌雄果蝇随机交配,理论上F2中白眼果蝇出现的概率及性别可能是( )
A. 1/4,雄性 B. 1/3,雄性 C. 1/8,雄性 D. 1/8,雄性或雌雄
【答案】C
【解析】
【分析】题意分析:果蝇的红眼和白眼是由性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相对性状(相关基因用B、b表示),用一对红眼雌雄果蝇(XBX_×XBY)交配,子一代中出现白眼果蝇(XbY),所以亲本的基因型为XBXb×XBY。
【详解】由分析可知,亲代果蝇的基因型为XBXb×XBY,则F1的基因型和比例是XBXB∶XBXb∶XBY∶XbY=1∶1∶1∶1;雌果蝇产生的配子种类和比例是:3/4XB、1/4Xb、F1中红眼雄果蝇产生的精子种类和比例是:1/2XB、1/2Y,则让F1中红眼雌雄果蝇自由交配,F2中白眼果蝇为XbY,其出现的概率为1/4×1/2=1/8,即 C正确。
故选C。
10. 下列关于性别决定和性染色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性染色体上的所有基因都与性别决定有关
B. 正常人的性别决定于受精卵中有无Y染色体
C. 含有X染色体或Z染色体的配子一定是雌配子
D. 含有Y染色体或W染色体的配子一定是雄配子
【答案】B
【解析】
【分析】位于性染色体上的基因在遗传上总是与性别相关联,这种现象叫伴性遗传。
【详解】A、性染色体上的基因并不都与性别决定有关,如与人类红绿色盲有关的基因在X染色体上,A错误;
B、人的性别决定是XY型,XX表示女性,XY表示男性,因此正常人的性别决定于受精卵中有无Y染色体,B正确;
CD、雌性个体XX或者ZW产生的雌配子是X或者Z、W,雄性个体XY或者ZZ能产生的雄配子是X、Y或者Z,因此含有X染色体或Z染色体的配子不一定是雌配子,含有W染色体的配子一定是雌配子,CD错误。
故选B。
11. 某男性为单基因遗传病患者,与正常女子结婚后,在进行遗传咨询时,医生告之他们只有生育的男孩才不会患该遗传病。据此可推测该遗传病的遗传方式为( )
A. 伴Y染色体遗传 B.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C. 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 D. 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
【答案】C
【解析】
【分析】几种常见的单基因遗传病及其特点:
1、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如红绿色盲、血友病等,其发病特点:(1)男患者多于女患者;(2)隔代交叉遗传,即男患者将致病基因通过女儿传给他的外孙。
2、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如抗维生素D性佝偻病,其发病特点:(1)女患者多于男患者;(2)世代相传。
3、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如多指、并指、软骨发育不全等,其发病特点:患者多,多代连续得病。
4、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如白化病、先天聋哑、苯丙酮尿症等,其发病特点:患者少,个别代有患者,一般不连续。
5、伴Y染色体遗传:如人类外耳道多毛症,其特点是:传男不传女。
【详解】A、如果是伴Y染色体遗传,则男性遗传病患者的儿子一定患病,A错误;
B、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后代的发病率与性别无关,B错误;
C、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特点之一是:“男病母女病,女正父子正”,该遗传病的男患者与一正常女子结婚,后代女孩都患病,男孩都正常,因此建议生男孩,C正确;
D、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的特点之一是:“女病父子病,男正母女正”,该遗传病的男患者与一正常女子结婚,若该女正不携带致病基因,则后代无论男女都正常,若该女子携带遗传病的致病基因,则后代无论男女都有可能患病,这与题意不符,D错误。
故选C。
12. 如图为患血友病的某家族系谱图,该病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图示中黑色的表示患者,7号患者基因为XbY,有关血友病的基因b的遗传,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7号的Xb致病基因来自5号
B. 7号的Xb致病基因来自6号
C. 3、5号的基因型相同
D. 5、6号再生一个男孩不一定患病
【答案】B
【解析】
【分析】该图是患血友病的某家族系谱图,该病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7号患者基因型为XbY,其致病基因来自于其母亲,可推知5号基因型为XBXb,6号是患者,基因型XbY;6号致病基因来自其母亲,则其母亲3基因型是XBXb,4是患者基因型是XbY;5号XBXb的父母均正常,1号基因型是XBY,2号基因型是XBXb。
【详解】A、7号的Xb致病基因来自与其母亲5号XBXb,A正确;
B、7号的Xb致病基因来自与其母亲5号XBXb,B错误;
C、根据分析可知,3基因型是XBXb、5号基因型为XBXb,所以3、5的基因型相同,C正确;
D、5号XBXb、6号XbY,再生一个男孩基因型可能是XBY或XbY,所以再生一个男孩不一定患病,D正确。
故选B。
13. 下列有关遗传物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病毒的遗传物质都是RNA B. 真核生物遗传物质都是DNA
C. 所有生物的遗传物质都是DNA D. 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都是RNA
【答案】B
【解析】
【分析】核酸是一切生物的遗传物质,细胞类生物含有DNA和RNA两种核酸,它们的遗传物质都是DNA;病毒只含有一种核酸,它的遗传物质是DNA或RNA。
【详解】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或RNA,A错误;真核生物遗传物质都是DNA,B正确;大多数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少数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C错误;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都是DNA,D错误。
14. 如图为DNA分子平面结构模式图。据图判断错误的是( )
A. 1和2交替连接,构成了DNA分子的基本骨架
B. 1、2、3构成一个脱氧核苷酸,其种类由3决定
C. DNA聚合酶能催化3和4之间化学键的形成
D. 该DNA分子每条链都可以成为复制的模板
【答案】C
【解析】
【分析】分析题图:1为磷酸基团,2为脱氧核糖,3、4为含氮碱基。
【详解】A、1磷酸和2脱氧核糖交替连接,排在外侧,构成了DNA分子的基本骨架,A正确;
B、一分子的脱氧核糖由一分子磷酸、一分子含氮碱基、一分子脱氧核糖构成,图中1、2、3构成一个脱氧核苷酸,脱氧核苷酸的种类由3含氮碱基决定,B正确;
C、3和4之间的化学键是氢键,DNA聚合酶能催化DNA单链之间磷酸二酯键的形成,C错误;
D、DNA分子复制时,两条链都可以做模板,D正确。
故选C。
15. 若将染色体DNA被3H充分标记的洋葱(2n=16)分生组织细胞置于不含3H的培养液中,从G1期培养至第三次分裂中期。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一个细胞中至少有一条染色体含3H B. 一个染色体中最多有一个染色单体含3H
C. 一个DNA分子中最多一条脱氧核苷酸链含3H D. 一个细胞中最多有16条染色体含3H
【答案】A
【解析】
【分析】
DNA分子的复制时间: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间期;条件:模板(DNA的双链)、能量(ATP水解提供)、酶(解旋酶和DNA聚合酶等)、原料(游离的脱氧核苷酸);过程:边解旋边复制;结果:一条DNA复制出两条DNA;特点:半保留复制。
【详解】A、第一次有丝分裂结束后,DNA都有一条链含有标记;第二次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复制后,染色体上只有一条染色单体含3H,由于第二次分裂后期时,染色单体随机分开,具有3H标记的染色体也随机进入两个细胞,所以第三次分裂的中期,细胞内可能有不存在被3H标记的染色体,A错误;
BC、由A项分析可知,第二次分裂结束后,DNA分子最有只有一条链被标记,有可能两条链都没有标记,所以第三次有丝分裂的中期,一个染色体中最多有一个染色单体含3H,一个DNA分子中最多一条脱氧核苷酸链含3H,BC正确;
D、第二次分裂后期,当所有有3H标记的染色体移向同一极时,到第三次有丝分裂中期,此时一个细胞中最多有16条染色体含3H,D正确。
故选A
【点睛】
16. 下列物质或结构的层次关系由小到大的是( )
A. 染色体→DNA→基因→脱氧核苷酸 B. 基因→染色体→脱氧核苷酸→DNA
C. 基因→脱氧核苷酸→染色体→DNA D. 脱氧核苷酸→基因→DNA→染色体
【答案】D
【解析】
【分析】1、染色体主要由DNA和蛋白质组成。
2、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是控制生物性状的遗传物质的功能单位和结构单位。
3、每条染色体含有多个基因,基因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
4、基因和脱氧核苷酸的关系:每个基因中含有成百上千个脱氧核苷酸。
【详解】染色体主要由DNA和蛋白质组成,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DNA和基因的基本组成单位均为脱氧核苷酸。所以,由小到大的结构层次是:脱氧核苷酸→基因→DNA→染色体,D正确,ABC错误。
故选D。
17. 某基因中含有1200个碱基,则由它控制合成的一条肽链的最多含有肽键的个数是( )
A. 198个 B. 199个 C. 200个 D. 201个
【答案】B
【解析】
【分析】在不考虑非编码区、终止密码子等条件下,在转录、翻译过程中,DNA中的碱基数、mRNA中的碱基数及相应蛋白质中氨基酸数的比值为6∶3∶1。肽键数=氨基酸数-肽链数。
【详解】某基因中含有1200个碱基,转录形成的mRNA中含有600个碱基。在不考虑终止密码子的条件下,mRNA上3个相邻的碱基构成1个密码子,编码1个氨基酸,因此该mRNA中含有200个密码子,所编码的蛋白质中含有200个氨基酸。可见,由该基因控制合成的含有一条肽链的蛋白质分子中最多含有肽键的个数是200-1=199,B符合题意。
故选B。
18. 下列关于“中心法则”的叙述,错误的是
A. 通过①④过程可以完成基因的表达
B. ②过程也能发生在正常人体细胞中
C. ⑤过程可发生在细胞分裂的间期
D. 以上过程均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答案】B
【解析】
【详解】A、 通过①转录、④翻译过程可以完成基因的表达,A正确;
B、②逆转录过程不能发生在正常人体细胞中,只有在逆转录病毒的侵入的细胞才能发生该过程,B错误;
C、⑤DNA复制过程发生在细胞分裂的间期,C正确;
D、以上过程均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D正确。
故选B。
19. 着色性干皮症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起因于DNA损伤,深入研究发现患者体内缺乏DNA修复酶,DNA损伤后不能修补从而引起突变,这说明一些基因可以( )
A. 控制蛋白质的合成,从而直接控制生物性状
B. 控制蛋白质分子结构,从而直接控制生物性状
C. 直接控制生物性状,发生突变后生物的性状随之改变
D. 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从而控制生物的性状
【答案】D
【解析】
【分析】基因对性状的控制:基因可以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控制生物的性状;基因还可以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控制代谢过程,间接控制生物的性状。
【详解】据题意可知,着色性干皮症是由于DNA损伤,导致体内缺乏DNA修复酶,DNA损伤后不能修补从而引起突变,由此说明一些基因可以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从而控制生物的性状,D正确,ABC错误。
故选D
20. 自然界中,一种生物某一基因及其突变基因决定的蛋白质部分氨基酸序列如下表。根据上述氨基酸序列对这3种突变基因发生的改变进行判断,最为准确的是( )
正常基因
精氨酸
苯丙氨酸
亮氨酸
苏氨酸
脯氨酸
突变基因1
精氨酸
苯丙氨酸
亮氨酸
苏氨酸
脯氨酸
突变基因2
精氨酸
亮氨酸
亮氨酸
苏氨酸
脯氨酸
突变基因3
精氨酸
苯丙氨酸
亮氨酸
酪氨酸
丙氨酸
A. 突变基因1和2为一个碱基的替换,突变基因3为一个碱基的增添
B. 突变基因2和3为一个碱基的替换,突变基因1为一个碱基的增添
C. 突变基因1为一个碱基的替换,突变基因2和3为一个碱基的增添
D. 突变基因2为一个碱基的替换,突变基因1和3为一个碱基的增添
【答案】A
【解析】
【分析】1、基因突变是指由于DNA分子中发生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改变,而引起的基因结构的改变。
2、基因表达的转录和翻译过程是:DNA→mRNA(密码子)→氨基酸。
3、突变基因1与正常基因决定的蛋白质分子中氨基酸的序列没有区别;突变基因2决定的蛋白质分子中仅一个氨基酸的种类发生了变化;基因突变3决定的蛋白质分子中氨基酸的序列发生了较大的变化。
【详解】突变基因1与正常基因决定的氨基酸序列相同,说明可能是替换了一个碱基;突变基因2与正常基因决定的氨基酸序列相比,只有第二个氨基酸的种类不同,说明可能是替换了一个碱基;突变基因3与正常基因决定的氨基酸序列相比,第三、第四和第五个氨基酸都不同,可能是由一个碱基的增添或缺失导致密码子的重新排序引起的,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21. 下列关于基因重组和生物多样性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基因重组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
B. 基因重组可产生新的基因使配子种类多样化
C. 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能导致基因重组
D. 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的交换可引起基因重组
【答案】B
【解析】
【分析】基因重组是指在生物体进行有性生殖的过程中,控制不同性状的非等位基因重新组合,包括两种类型:①自由组合型: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随着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也自由组合。②交叉互换型: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四分体),基因随着同源染色体的非等位基因的交叉互换而发生重组。
【详解】A、自然状态下,基因重组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离的前期和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后期中,A正确;
B、基因重组不能产生新基因,但可以产生新基因型,使配子种类多样化,基因突变可以产生新基因,B错误;
C、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随着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也自由组合,进而导致基因重组,C正确;
D、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四分体),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可以发生交叉交换,即基因随着同源染色体的非等位基因的交叉互换而发生重组,D正确。
故选B。
22. 某人体的体细胞内发生如图变异,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该变异涉及染色体断裂和错误连接
B. 该变异使染色体上基因的排列顺序发生改变
C. 该变异属于倒位,一般对生物体是不利的
D. 该细胞的变异一般不会遗传给子代
【答案】C
【解析】
【分析】1、染色体结构的变异:指细胞内一个或几个染色体发生片段的缺失、增添、倒位或易位等改变。
2、染色体数目的变异:指细胞内染色体数目增添或缺失的改变。包括个别染色体数目的增减和以染色体组的形式成倍增减。
【详解】AB、据图分析,该变异中染色体上的基因组成由ABCDEFGH和MNOPQR变为MNOCDEFGH和ABPQR,故该变异涉及染色体的锻炼和错误连接,变异的结果是使染色体上基因的排列顺序发生改变,A、B正确;
C、该变异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易位,染色体变异对生物体通常是不利的,C错误;
D、染色体变异属于可遗传变异,但发生在动物体细胞中的变异通常不会遗传给子代,故该细胞的变异一般不会遗传给子代,D正确。
故选C。
23. 普通小麦是六倍体的植物,正常体细胞中含有六个染色体组。下列有关单倍体小麦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单倍体小麦通常由花粉或者卵细胞直接发育来
B. 单倍体小麦的体细胞中一般含有三个染色体组
C. 单倍体小麦是纯合子,自交后代不发生性状分离
D. 单倍体小麦植株弱小,而且高度不育
【答案】C
【解析】
【分析】单倍体是由配子发育而来,体细胞中含有本物种配子染色体数目的个体。由受精卵发育而来,体细胞中几个染色体组的个体即为几倍体。
【详解】A、单倍体小麦通常是由配子(花粉或者卵细胞)直接发育而来,A正确;
B、所有配子不经过受精形成的新个体都是单倍体(无论含有几个染色体组),普通小麦的配子中有三个染色体组,形成的单倍体中含有三个染色体组,B正确;
C、普通小麦是六倍体的植物,无法判断其是否是纯合子,则单倍体小麦也难以判断是否是纯合子;且单倍体小麦有三个染色体组,高度不育,自交无可育后代产生,C错误;
D、单倍体小麦植株弱小,含有3个染色体组,减数分裂联会紊乱高度不育,D正确。
故选C。
24. 下列有关人类遗传病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遗传病是指遗传物质发生改变而引发的疾病
B. 遗传病患者一定都携带有相应的致病基因
C. 先天性疾病是遗传病,后天性疾病不是遗传病
D. 环境因素对多基因遗传病的发生没有任何影响
【答案】A
【解析】
【分析】人类遗传病是由于遗传物质的改变而引起的人类疾病,包括单基因遗传病、多基因遗传病和染色体异常遗传病。
【详解】A、遗传病是指由于遗传物质改变而引起的人类疾病,包括单基因遗传病、多基因遗传病和染色体异常遗传病,A正确;
B、遗传病患者体内不一定有相应的致病基因,如21三体综合征患者体内可以没有任何致病基因,B错误;
C、先天性疾病不一定是由遗传物质该病引起的,因此不一定遗传病,比如先天性心脏病,后天疾病也可能是遗传病,C错误;
D、多基因遗传病是由2对以上等位基因控制的遗传病,一般由环境因素影响较大,D错误。
故选A。
25. 预防和减少出生缺陷是提高出生人口素质、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重要举措。下列有关预防和减少出生缺陷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禁止近亲结婚可杜绝遗传病患儿的降生
B. 遗传咨询可确定胎儿是否患21三体综合征
C. 基因检测可以精确地诊断所有类型的遗传病
D. 产前诊断可初步确定胎儿是否患猫叫综合征
【答案】D
【解析】
【分析】遗传病的监测和预防:
1、产前诊断:胎儿出生前,医生用专门的检测手段确定胎儿是否患某种遗传病或先天性疾病,产前诊断可以大大降低病儿的出生率。
2、遗传咨询:在一定的程度上能够有效的预防遗传病的产生和发展。
【详解】A、禁止近亲结婚可以降低隐性遗传病的发病率,但不能杜绝遗传病患儿的降生,A错误;
B、遗传咨询可分析新生儿可能患某些遗传病的概率是否偏高,但不能确定胎儿是否患唐氏综合征,唐氏综合征是染色体异常遗传病,可以通过产前诊断(羊水检查)确定,B错误;
C、基因检测技术不能确诊所有类型的遗传病,如染色体异常遗传病,C错误 ;
D、猫叫综合征是染色体异常遗传病,产前诊断可初步确定胎儿是否患病,D正确。
故选D。
二、非选择题
26. 西葫芦是一年生雌雄同株植物,开单性花。其果实的黄皮与绿皮为一对相对性状,控制该性状的基因为Y、y;另有一对基因(T、t)也与西葫芦的皮色表现有关,相关基因影响色素合成,使果实表现为白皮。研究小组选择纯合的白皮西葫芦和绿皮西葫芦为亲本杂交,F1全部表现为白皮,F1自交获得F2,F2中白皮:黄皮:绿皮=12:3:1。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该实验中,亲本白皮西葫芦和绿皮西葫芦的基因型分别为____________。实验过程中,对母本进行的操作为____________。
(2)F2中白皮西葫芦的基因型有____________种,其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所占比例为____________。
(3)若表现型为白皮和绿皮的两个亲本杂交。子代表现型及比例为白皮:黄皮:绿皮=2:1:1。则两个亲本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
(4)欲鉴定F2中的黄皮西葫芦是否为纯合子,并使该纯合性状稳定遗传给下一代,请写出实验方案,并分析实验结果。
实验方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预期实验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 ①. YYTT、yytt ②. 给未成熟的雌花套袋,待雌花成熟后进行人工授粉,再套袋
(2) ①. 6 ②. 1/6
(3)YyTt和yytt
(4) ①. 实验方案:让F2中黄皮西葫芦个体分别自交,观察后代的性状表现 ②. 预期实验结果:若后代不发生性状分离,则亲本为纯合子,否则亲本为杂合子;纯合亲本的自交后代也是纯合子,纯合性状得以稳定遗传
【解析】
【分析】分析题意可知:F2中分离比为12∶3∶1,是“9∶3∶3∶1”的变式,说明黄皮与绿皮这一对相对性状是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的,且这两对等位基因的遗传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F1的基因型为YyTt。由题意“另有一对基因(T、t)也与西葫芦的皮色表现有关,相关基因影响色素合成,使果实表现为白皮”,根据子二代白色的∶有色的=3∶1,说明T存在时表现为白色。即白色的基因型为__T_,有Y无T时表现为黄皮,其基因型为Y_tt;无Y和T时表现为绿皮,其基因型为yytt。
【小问1详解】
F2的性状分离比白皮∶黄皮∶绿皮=12∶3∶1,说明F1的基因型为YyTt,且绿皮的基因型为yytt,因此亲本的基因型为YYTT×yytt。实验过程中,为防止同一植株的雄蕊为雌蕊授粉,需要给母本未成熟的雌花套袋,并待雌花成熟后进行人工授粉,再套袋。
【小问2详解】
F2中白皮西葫芦__T_的基因型有3×2=6种,其中纯合子为YYTT、yyTT,所占白皮西葫芦的比例为(1/4×1/4+1/4×1/4)÷(12/16)=1/6。
【小问3详解】
若表现型为白皮(__T_)和绿皮(yytt)的两个亲本杂交。子代表现型及比例为白皮:黄皮:绿皮(yytt)=2:1:1,属于测交,则两个亲本的基因型为YyTt和yytt。
【小问4详解】
黄皮西葫芦基因型为YYtt、Yytt,欲鉴定其基因型,可让F2中黄皮西葫芦个体分别自交,观察并统计子代表现型和比例;若亲本为纯合子,则自交后代不发生性状分离,均为黄皮个体;若亲本为杂合子,则自交后代会出现绿皮个体。由于纯合亲本的自交后代也是纯合子,从而使纯合性状得以稳定遗传。
27. 某高等动物的基因型为AaBb,下图甲是其两个不同时期的细胞分裂图像,图乙表示细胞分裂时有关物质和结构数量变化的相关曲线片段。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中①细胞中发生的主要变化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①细胞中有________条染色单体。
(2)图甲中②细胞中四分体的数目为________,该细胞产生的子细胞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图甲中②产生的生殖细胞的基因组成是________________。
(3)图甲中②中基因与染色体的平行关系主要表现在________________。
(4)若图乙曲线表示该动物性原细胞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染色体数目变化的部分过程,则n等于________________,若曲线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中DNA数目变化的部分过程,则n等于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 染色体的着丝点排列在细胞的中央平面上 ②. 8 ③. 0 ④. (第一)极体和次级卵母细胞 ⑤. aB ⑥. 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的分离而分开,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随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而自由组合 ⑦. 2 ⑧. 2
【解析】
【分析】图甲中①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且着丝点都排列在赤道板上,处于有丝分裂中期;②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且同源染色体正在分离,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该细胞的细胞质不均等分裂,说明该动物为雌性动物,该细胞的名称为初级卵母细胞。图乙表示细胞分裂时有关物质和结构数量变化的相关曲线片段。
【详解】(1)图甲中①细胞处于有丝分裂中期,发生的主要变化为染色体的着丝点排列在细胞的中央平面上,①细胞中有4条染色体,8条染色单体。
(2)细胞中含有四分体的时期是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图甲中②细胞中正在发生同源染色体分离,不含四分体。该细胞的细胞质不均等分裂,是初级卵母细胞,所以其子细胞是(第一)极体和次级卵母细胞。将图甲的①和②细胞的染色体形态和大小进行比较,次级卵母细胞的基因型是aaBB,所以生殖细胞(卵细胞)的基因型是aB。
(3)图甲中②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基因与染色体的平行关系主要表现在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的分离而分开,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随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而自由组合。
(4)减数第一次分裂,同源染色体分开,染色体数目减半,若图乙曲线表示该动物性原细胞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染色体数目变化的部分过程,2n=4,n=2;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要进行DNA分子的复制,DNA分子加倍变为8,减数第一次分裂,DNA分子减半,由8变为4,所以n=2。
【点睛】本题考查细胞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相关知识,识记细胞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掌握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和DNA含量变化规律,能正确判断图示细胞的分裂方式及所处的时期是答题的关键。
28. 下表为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请根据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编号
实验过程和操作
结果
A组
含35S噬菌体+大肠杆菌(培养一段时间)→搅拌,离心→检测放射性
上清液中的放射性很高,下层沉淀中的放射性很低
B组
含32P噬菌体+大肠杆菌(培养一段时间)→搅拌,离心→检测放射性
上清液中的放射性很低,下层沉淀中的放射性高
(1)实验中,32P标记的是____________,该实验能证明____________。
(2)从理论上分析,A组的下层沉淀和B组的上清液中的放射性应该为零。由于实验数据和理论数据之间存在着较大差异,请对实验过程进行分析:
①在A组实验的沉淀中检测到放射性,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
②在B组实验中,32P标记的噬菌体和大肠杆菌混合培养时间过长,会使上清液中放射性含量____________,其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
(3)请设计一个实验,为表中A组实验培养出“含35S的噬菌体”(简要写出实验步骤):_____________。
【答案】(1) ①. T2噬菌体的DNA ②. DNA是T2噬菌体的遗传物质
(2) ①. 搅拌不充分,没有将吸附在大肠杆菌外的35S标记的噬菌体外壳与其完全分离 ②. 升高 ③. 噬菌体在大肠杆菌内增殖后释放出来,经离心后分布于上清液中
(3)首先用含35S的物质制备培养大肠杆菌的培养基,然后用该培养基培养大肠杆菌,从而得到含35S标记的大肠杆菌;然后让噬菌体侵染含35S标记的大肠杆菌从而得到含35S的噬菌体
【解析】
【分析】1、T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步骤:分别用35S或32P标记噬菌体→噬菌体与大肠杆菌混合培养→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细菌→在搅拌器中搅拌,然后离心,检测上清液和沉淀物中的放射性物质。2、上清液和沉淀物中都有放射性的原因分析:①用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上清液中有少量放射性的原因:a、保温时间过短,部分噬菌体没有侵染到大肠杆菌细胞内,经离心后分布于上清液中,使上清液出现放射性。b、保温时间过长,噬菌体在大肠杆菌内增殖后释放子代,经离心后分布于上清液中,也会使上清液的放射性含量升高。②用35S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沉淀物中也有少量放射性的原因:由于搅拌不充分,有少量35S的噬菌体蛋白质外壳吸附在细菌表面,随细菌离心到沉淀物中,使沉淀物中出现少量的放射性。
【小问1详解】
噬菌体蛋白质外壳的组成元素是C、H、O、N、S,DNA的组成元素是C、H、O、N、P,因此35S标记的是噬菌体的蛋白质,32P标记的是噬菌体的DNA。据实验结果可知,噬菌体侵染细菌时,DNA进入细菌的细胞中,而蛋白质外壳留在细胞外,因此子代噬菌体的各种性状是通过亲代的DNA遗传的,该实验证明DNA是T2噬菌体的遗传物质。
【小问2详解】
①在A组实验中,用35S标记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理论上沉淀物不会出现放射性,但由于搅拌不充分,没有将吸附在大肠杆菌外的35S标记的噬菌体外壳与其完全分离,导致在沉淀中检测到放射性。
②在B组实验中,32P标记噬菌体的DNA,如果噬菌体和大肠杆菌混合培养时间过长,会导致细菌裂解,噬菌体在大肠杆菌内增殖后释放出来,经离心后分布于上清液中,使上清液中放射性含量升高。
【小问3详解】
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不能独立生活,只能在宿主细胞内增殖。为培养出“含35S的噬菌体”,应首先用含35S的物质制备培养大肠杆菌的培养基,然后用该培养基培养大肠杆菌,从而得到含35S标记的大肠杆菌;然后让噬菌体侵染含35S标记的大肠杆菌从而得到含35S的噬菌体。
29. 下图表示机体内功能蛋白A的形成过程,①②表示相应生理过程,请回答下列问题:
(1)过程①为____________,需要的酶是_____________。
(2)过程②的原料为______________,一条mRNA可以结合多个核糖体,一般来说,每个核糖体合成的多肽长度是_____________(填“相同”或“不同”)的,图中核糖体的移方向是_____________。
(3)科研人员发现有些功能蛋白A的分子量变小了,经测序表明这些分子前端氨基酸序列是正确的,但从某个谷氨酸开始,以后的所有氨基酸序列全部丢失,因此推测控制该功能蛋白A合成的基因模板链上相应位置的碱基发生的变化是______________。(已知谷氨酸密码子:GAA、GAG,终止密码子:UAA、UAG、UGA)
【答案】(1) ①. 转录 ②. RNA聚合酶
(2) ①. 氨基酸 ②. 相同 ③. 从右往左
(3)C→A(或CTT→ATT、CTC→ATC)
【解析】
【分析】基因表达包括转录和翻译两个过程,其中转录是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合成RNA的过程,该过程主要在细胞核中进行,需要RNA聚合酶参与;翻译是以mRNA为模板合成蛋白质的过程,该过程发生在核糖体上,需要以氨基酸为原料,还需要酶、能量和tRNA。过程①表示转录,过程②表示翻译。
【小问1详解】
过程①为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合成RNA的转录过程,需要RNA聚合酶催化。
【小问2详解】
过程②是以mRNA为模板,合成具有一定氨基酸序列的蛋白质的翻译过程,需要的原料为氨基酸。一条mRNA可以结合多个核糖体,同时进行多条肽链的合成,其意义是提高合成蛋白质的速率。因模板mRNA相同,所以一般来说,每个核糖体合成的多肽长度是相同的。图中正在合成的肽链中,最先与mRNA结合的核糖体中合成的肽链最长,据此可推知,图中核糖体的移动方向是从右往左。
【小问3详解】
分子量变小的有些功能蛋白A,从某个谷氨酸开始,以后的所有氨基酸序列全部丢失,说明翻译该功能蛋白A时的模板mRNA上,该谷氨酸的密码子变成了终止密码子。比较二者的密码子可知,其原因是谷氨酸的密码子中的第1个碱基G被碱基U取代,成为终止密码子,所以转录该功能蛋白A基因的模板链上相应位置的碱基发生的变化是C→A(或CTT→ATT、CTC→ATC)。
陕西省西安市莲湖区2021-2022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期末试题(Word版附解析): 这是一份陕西省西安市莲湖区2021-2022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期末试题(Word版附解析),共2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陕西省西安市阎良区2021-2022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试题(Word版附解析): 这是一份陕西省西安市阎良区2021-2022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试题(Word版附解析),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陕西省西安市鄠邑区2021-2022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期末试题(Word版附解析): 这是一份陕西省西安市鄠邑区2021-2022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期末试题(Word版附解析),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