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13 动物的运动和行为(知识帮)-备战2023年中考生物一轮复习考点帮(全国通用)
展开
这是一份专题13 动物的运动和行为(知识帮)-备战2023年中考生物一轮复习考点帮(全国通用),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动物的行为,关节的结构和功能,于东的产生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专题13 动物的运动和行为考点1 动物的运动 1.动物的行为:动物所进行的一系列有利于它们存活和繁殖后代的活动都是动物的行为。 哺乳动物的运动系统由骨、关节和肌肉组成,也可以说成是由骨骼和骨骼肌组成的。3.关节的结构和功能:关节是由关节面(关节头和关节窝)关节囊(分泌滑液,使关节更加牢固,是结缔组织)关节腔(储存滑液),关节软骨(减少震动和摩擦)4.脱臼是指关节头从关节窝中滑脱出来。5.于东的产生:当骨骼肌受到神经传来的刺激时,就会牵动骨绕着关节活动,躯体的相应部位就会产生运动。6.运动并不是仅靠运动系统来完成的,还需要其他系统如神经系统的调节。运动所需要的能量,依赖于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等系统的配合7. 肌肉变化图例伸肘肱二头肌舒张,肱三头肌收缩;屈肘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提重物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同时收缩自由垂放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同时舒张 8.肌肉由肌腱和肌腹组成,肌腱可以绕过关节连接在不同的骨上。如下图所示:9.动物的运动有利于觅食、躲避敌害、争夺栖息地和繁殖后代,适应复杂多变的环境。10.在运动中关节是支点、骨是杠杆、肌肉是动力。关节能使运动更加灵活。注意:关节腔中的滑液是由关节囊内壁分泌的,关节炎是由关节囊发生病变引起的。考点2 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 按行为表现不同可将动物行为分为攻击行为、取食行为、防御行为、繁殖行为、迁徙行为等;而按获得途径不同可分为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 先天性行为学习行为特点动物生来就有的、由体内遗传物质所决定指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行为意义保证个体基本生存有利于适应复杂多变的环境 例如惊弓之鸟, 蚯蚓走迷宫,大山雀偷喝牛奶,黑猩猩钓取白蚁,老马识途,飞鸽传书,谈虎色变,鹦鹉学舌、蚯蚓走迷宫、谈梅止渴、望梅止渴。 鹰击长空,大雁南飞,孔雀开屏,小袋鼠爬到母袋鼠的育儿袋中吃奶是,菜青虫取食十字花科植物,小鸟喂鱼,蜘蛛结网,家燕筑巢,春蚕吐丝,公鸡报晓。蜜蜂采蜜、蚂蚁做巢、小鸟喂鱼、吃梅分泌唾液。 3.动物越高等,学习能力越强,适应环境能力也就越强,对生存也就越有意义。4.无论是先天性行为还是学习行为都和遗传物质有关,先天性行为由遗传物质决定,学习行为以遗传因素为基础。考点3 社会行为1.社会行为的特征:群体内形成一定的组织,有明确的分工,有的群体中还形成等级。2.具有社会行为的常见动物有蚂蚁、蜜蜂、猴、狮子、狒狒、象、鹿、狼、水牛等。3.白蚁群体中的分工合作:蚁后:专职产卵;雄蚁:与蚁后交配,交配后就死亡;工蚁:觅食、筑巢、照料蚁后等;兵蚁:专司蚁穴的保卫。4.群体中信息交流的方式:动物可以通过动作、声音、气味等进行信息交流。意义:有利于群体内的交流、有利于群体觅食、御敌和繁殖后代。5.蝶蛾类昆虫的雌虫可产生性外激素,通过性外激素吸引雄虫来交尾。据此,可以制造昆虫性外激素诱杀昆虫或干扰使昆虫不能识别同种昆虫的性外激素。是利用了动物之间的通讯。考点4 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1.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①维持生态平衡②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③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2.生态平衡的含义:在生态系统中,生物的种类、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这种现象就叫做生态平衡。动物通过食物链和食物网来维持生态系统的平衡。3.仿生的含义:科学家模仿动物的某些结构和功能来发明创造各种仪器设备,这就是仿生。4.仿生技术有:长颈鹿与宇航服,萤火虫与冷光灯,蝙蝠与雷达,乌龟与薄壳建筑,小鸟与飞机,鱼与潜水艇,蝇的复眼与蝇眼照相机,人脑与机器人,蝴蝶与人造地球卫星的控温系统等。5.生物防治就是利用生物来防治病虫害。常用的有:以虫治虫,以菌治虫和以鸟治虫。6.动物作为消费者,直接或间接地以植物为食,动物体内的有机物通过分解产生的二氧化碳、尿素、无机盐可以被植物利用制造有机物。7.动物的信息交流举例:(1)蜜蜂跳圆形舞(动作)(2)长尾猴发现豹时惊叫。(声音)(3)蚂蚁(气味)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专题13 动物的运动和行为(习题帮)(解析版)-备战2023年中考生物一轮复习考点帮(全国通用),共32页。
这是一份专题16 生物的遗传和变异(知识帮)-备战2023年中考生物一轮复习考点帮(全国通用),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遗传,变异,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 ,生物的性状,相对性状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专题11 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知识帮)-备战2023年中考生物一轮复习考点帮(全国通用),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眼的结构和功能,耳的结构和功能,保护听觉,神经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