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安徽省亳州市蒙城县部分学校4月中考模拟联考化学试题(无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2023年安徽省亳州市蒙城县部分学校4月中考模拟联考化学试题(无答案),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941g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年4月安徽中考名校信息联考卷化学(试题卷)注意事项:1.化学试卷共两大题17小题,满分40分。化学与物理的考试时间共120分钟。2.试卷包括“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试题卷”共6页,“答题卷”共2页。3.请务必在“答题卷”上答题,在“试题卷”上答题是无效的。4.考试结束后,请将“试题卷”和“答题卷”一并交回。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Na-23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2小题,每小题1分,共12分。每小题的4个选项中只有1个符合题意)1.安徽历史文化闻名全国,下列艺术品制作过程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万安罗盘 B.阜南柳编C.泾县宣纸 D.徽州石雕2.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废旧电池深埋处理B.在酱油中加适量“铁”可预防缺铁性贫血C.人体所需的维生素量很小,不需要从外界摄入D.用甲醛溶液浸泡海产品保鲜3.生活中,锂电池有广泛的应用,钴酸锂电池是一种常见的新能源汽车电池。如图是锂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锂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4 B.锂的相对原子质量为6.941gC.锂属于非金属元素 D.钴酸锂(LiCoO2)中Co的化合价为+34.为保证实验顺利进行,必须掌握一定的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技能,下列操作正确的是A.添加酒精 B.称量固体C.滴加液体 D.蒸发结晶5.2022年诺贝尔化学奖颁给了研究“点击化学”的三位化学家,二苯基环辛炔-羧酸(化学式为C19H15NO3)是一种“点击化学”标记试剂。下列关于二苯基环辛炔羧酸的说法正确的是A.属于有机物 B.含有38个原子C.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5:1 D.完全燃烧的产物是CO2和H2O6.热爱劳动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下列劳动项目与所涉及的化学知识不相符的是选项劳动项目化学知识A用活性炭除去冰箱中的异味活性炭具有吸附性B炒菜时油锅着火,用锅盖盖灭锅盖隔绝了氧气C用石灰浆刷墙Ca(OH)2与CO2反应D用汽油清洗衣服上的油污发生了乳化7.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是化学学科的核心素养之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干冰升华——二氧化碳分子间的间隔变大B.金刚石硬,石墨软——原子种类不同C.水壶中的水加热沸腾后,壶盖被顶起——水分子体积变大D.氯化钠溶于水——水分子作用下氯化钠分子均匀分散在水中8.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在验证“碱使酚酞溶液变红”的实验时,发现将酚酞溶液滴入NaOH溶液中,溶液变成了红色,可是过一会儿红色却消失了。下列对产生此异常现象原因的猜想不合理的是A.可能是酚酞与O2发生了反应B.可能是NaOH与空气中的CO2发生了反应C.可能与NaOH溶液的浓度大小有关D.可能是使用的容器中有盐酸残留9.建立模型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之一,下列有关模型正确的是A空气的组成 B.原子结构C.地壳中元素含量 D.材料分类10.载人航天器中利用如图所示的“氧再生系统”处理航天员排出的H2O和CO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反应器1中产生和的体积比约是2:1B.反应器2中发生的是置换反应C.反应过程中水可循环利用 D.该系统可降低舱内CO2的浓度11.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T1℃时,100g甲的饱和溶液中溶解了30g甲物质B.a点表示T2℃时乙的不饱和溶液C.T2℃的甲、乙饱和溶液降温到T1℃,甲析出晶体较多D.要除去甲中混有的少量杂质乙,通常可采用降温结晶法12.为探究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热稳定性,将两根等长的口径较粗的玻璃管一端封闭,从开口的一端分别加入等量的Na2CO3和NaHCO3,另一端在适当位置弯成一定弧度,通过胶皮管连接玻璃管通入澄清石灰水中,再将玻璃管放入盛有植物油的大试管中(装置如图,部分夹持仪器已省去)。点燃酒精灯进行实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采用油浴加热便于控制两者受热温度一致B.实验中观察到左侧试管内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右侧试管内无明显现象,说明NaHCO3比Na2CO3的热稳定性差C.实验结束后先停止加热,然后将导管从石灰水中取出D.该实验装置的优点是对比性强,节约药品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包括5小题,共28分)13.(5分)阅读下列科普短文,回答问题。在“碳达峰、碳中和”的大背景下,CO2地质封存技术作为当前缓解CO2排放最有效的措施,将成为影响碳中和进度的关键。地质封存是通过管道将CO2注入油气田、咸水层或不可采煤层的密闭地质构造中,形成长时间或者永久性对CO2的封存。三种碳封存途径中,煤层CO2封存技术成本更低,同时可提高煤层气(主要含CH4)采出率,增加经济效益,符合国家绿色发展理念。研究人员对不同的煤在相同条件下吸附CO2的能力进行研究,结果如图所示。然而,煤层CO2封存也涉及多种安全风险。如CO2注入后,易引发地质体结构失稳,导致CO2泄漏,使土壤、水酸化,破坏周围的生态环境,对人类健康产生影响。(1)CO2对环境的危害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2)CO2地质封存的主要途径有煤层封存、_______________。(3)CO2使水酸化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4)对比图中的四条曲线,得出的结论是:在实验研究的压力范围内,_______________。14.(6分)某化学兴趣小组利用以下装置进行氧气的制取。(1)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2)A装置内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3)若要收集干燥的氧气,可将含有水蒸气的氧气从装置B的_______________(填“m”或“n”)端导入,试剂X是_______________;再用_____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装置收集。15.(6分)某废酸液主要含H2SO4和FeSO4,为减少污染,实现废物再利用,某科技小组设计了如下流程对该废酸液进行处理(假设废酸液中的其他物质不参与反应)。(1)操作I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该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2)加入石灰石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3)“沉铁”过程中发生复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4)“水洗”后,为检验洗涤液中是否含氯离子,可向洗涤液中滴加_____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A.稀盐酸 B.NaOH溶液 C.AgNO3溶液16.(6分)暖宝宝是日常生活中广泛使用的一次性取暖用品,某化学实践小组的同学对其产生了浓厚兴趣,针对其成分和发热原理展开了项目式探究。【任务一】探究暖宝宝中铁的存在(1)小明将暖宝宝中的粉末倒在滤纸上,然后用磁铁吸引,发现有大量怨色物质被吸引。小明据此推断该黑色物质是铁粉,但立即被其他同学否定,你认为被否定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2)将磁铁分离出来的黑色物质等量分成两份,加入两只烧杯中,然后分别向烧杯中加入稀盐酸、硫酸铜溶液,发现黑色固体均全部溶解。①加入稀盐酸的烧杯中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②与硫酸铜反应时样品表面有红色物质析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分析得出结论:暖宝宝中的黑色物质是铁粉。【任务二】认识暖宝宝的发热原理(3)小组同学分析认为暖宝宝发热的原理是利用袋内的铁粉与_______________等物质反应放出热量。(4)某品牌的暖宝宝外包装袋使用不透气塑料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注意:若答对下列小题奖励3分,化学总得分不超过40分。【任务三】探究暖宝宝中的其他成分对发热的影响小芳发现市售暖宝宝的成分中含有NaCl和活性炭,于是设计了图1装置进行探究。先检查装置气密性,然后将5g铁粉和2g活性炭加入三颈烧瓶,t1时刻加入2mL饱和NaCl溶液的同时将装有5mL稀盐酸的注射器插到烧瓶上,采集数据。(5)根据图2,分析t1~t2s温度明显变化的原因:_______________;t2s后反应并未停止温度却开始降低,原因是_______________。(6)根据图3,分析t3s后压强突然变大的原因:_______________。17.(5分)为测定某纯碱样品(含少量氯化钠和不溶性杂质,杂质不参加反应)中碳酸钠的含量,取21.5g样品于烧杯中,加入100g稀盐酸,充分反应后测得烧杯内物质的质量为112.7g。(1)计算该纯碱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结果精确到0.1%)。(2)若测得的结果比实际纯度高,则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写出1点即可)。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3年安徽省亳州市蒙城县部分学校中考化学模拟试卷,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流程题,科普短文题,实验题,探究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3年安徽省亳州市蒙城县中考三模化学试题(含解析),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实验题,流程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3年安徽省亳州市蒙城县部分学校4月中考模拟联考化学试题(含解析),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科普阅读题,实验题,流程题,科学探究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