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安徽省铜陵市枞阳县数学四下期末复习检测试题含解析第1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1/3/14432078/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3年安徽省铜陵市枞阳县数学四下期末复习检测试题含解析第2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1/3/14432078/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3年安徽省铜陵市枞阳县数学四下期末复习检测试题含解析第3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1/3/14432078/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3年安徽省铜陵市枞阳县数学四下期末复习检测试题含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2023年安徽省铜陵市枞阳县数学四下期末复习检测试题含解析,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填空题,选择题,判断题,计算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年安徽省铜陵市枞阳县数学四下期末复习检测试题一、填空题1.5.6与2.34的和比它们的差大(________)。2.如图,小丽用纸盖住了三角形的一部分,它可能是一个(______)三角形,也可能是一个(______)三角形,还可能是一个(______)三角形。3.把一个小数缩小到它的。再把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结果是80.9。原来这个数是(________)。4.一个三位小数取近似值后是8.00,这个数最大是(_______),最小是(_______).5.把0.08的小数点去掉,得到的数比原来多(_______)。6.630÷35=630÷(______)÷(______),这样计算简便,依据是(______)。7.一个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底角是30°,它的顶角是(_______)度。8.,先算(________),再算(________),最后算(________)。9.找规律填数。1×9=9 12×9=108 123×9=1107 1234×9=1110612345×9=(____) 123456×9=(____)10.(1)收入最多的是(____)月,支出最少的是(____)月.(2)5个月一共收入(_____)元.(3)(____)月余额最多,(____)月和(____)月余额同样多.二、选择题11.下列算式中,不正确的是( )。A.37×(9+82)=37×9+82×37B.45×32+48×45=(32+48)×45C.23×(3×8)=23×3+23×812.要使大小两个圆有无数条对称轴,应采用( )种画法.A. B. C. D.13.大于3.5而小于3.8的小数有( )A.2 B.3 C.无数14.用1、8、5、2、3这5个数字组成的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算式中,乘积最大的是( )。A.851×23 B.831×52 C.82×531 D.35×82115.小红、小芳和小丽三位同学同时购买了同样的一支铅笔,一周后,小红用去了2.5cm,小芳用去了2.03cm,小丽用去了2.3cm,她们三人中,剩下铅笔最长的是( )。A.小红 B.小芳 C.小丽三、判断题16.a2与2a的意义相同,大小相等。 (____)17.文文今年18岁,哥哥今年24岁,两人的平均年龄是20岁。 (______)18.长度分别为2.6厘米、3.5厘米、6.4厘米的三条线段能围成三角形。(_____)19.如果□×〇=△,那么○=□÷△。(________)20.两个数相乘,乘数末尾有几个0,积的末尾就有几个0。(______)四、计算题21.直接写出得数.25×4= 10-2.5= 100×0.101= 0.7-0.07= 2.4+3.02=3-1.4= 120×6= 0.45÷10= 0÷78= 18+24÷3= 22.用竖式计算,带★的要验算。32.56+3.104= 60.7-32.2= ★10-4.06=五、解答题23.妙想放学回家后,妈妈对他说:“我今天做你最喜欢吃的红烧鱼,不过你要帮妈妈设计一下,看看怎么安排时间最少?”请你和妙想设计一个顺序帮他们尽早开饭.杀鱼、洗鱼5分钟,烧鱼8分钟,淘米1分钟,做米饭15分钟.24.爷爷的年龄比小欣的6倍还大3岁,今年爷爷57岁,今年小欣多少岁?(用方程解)25.把一根长4 m的竹竿插入水池中(如图),竹竿的入泥部分是0.5 m,露出水面的部分是0.86 m,池中水深是多少米?26.某商店糖果优惠活动如下图:数量(千克)1-3031—6060以上单价(元)252015四年级组织一次联欢活动,一班需购买28千克,二班需购买32千克,三班需购买40千克。(1)每个班分别购买,各需多少元?(2)三个班合起来购买,共需多少元?27.水果店运来苹果640箱,橘子480箱,每箱苹果和每箱橘子都是20千克。运来的苹果比橘子多多少千克?28.一条长96米的直路的两边栽树(路的两头都栽),原计划每4米栽一棵,树苗分完之后,发现树之间的距离太近,于是改成每6米栽一棵,有多少棵树苗不需要移动?
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1、4.68【分析】分别求出它们的和及其它们的差,再进行比较。【详解】(5.6+2.34)-(5.6-2.34)=7.94-3.26=4.68;故答案为:4.68。 本题考查小数加减法,计算时注意数位要对齐。2、锐角 直角 钝角 【分析】三角形按角分类时,关键是看这个三角形中最大的内角是什么角,如果最大的内角是锐角,这个三角形就为锐角三角形;如果最大的内角是直角,这个三角形就为直角三角形;如果最大的内角是钝角,这个三角形就为钝角三角形。【详解】图中的三角形,露出的一个角为锐角,仅凭这个角是不能唯一确定这个三角形是怎样的三角形,因为锐角三角形中的三个角都为锐角,直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中也有两个锐角,故这个三角形可能是锐角三角形、可能是直角三角形,也可能是钝角三角形。故答案为:锐角,直角,钝角。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三角形分类知识的掌握和灵活运用。3、809【分析】小数点的移动引起小数的大小变化的规律:一个小数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这个小数就缩小了10倍;移动两位,这个小数就缩小了100倍;移动三位,这个小数就缩小了1000倍…;同理,如果个小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这个小数就扩大了10倍;移动两位,这个小数就扩大了100倍;移动三位,这个小数就扩大了1000倍…,据此解答即可。【详解】把一个数缩小到它的,再把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结果是80.9,原来这个数是80.9÷100×1000=809故答案为:809 本题考查了小数点的移动引起小数的大小变化的规律的灵活应用。4、8.004 7.995 【详解】略5、7.92【解析】略6、7 5 除法的性质 【分析】除法的性质是一个数连续除以几个数,可以除以后几个数的积,也可以先除以第二个数,再除以第一个数。据此解答。【详解】根据分析可知:630÷35=630÷(7×5)=630÷7÷5依据是除法的性质。故答案为:7; 5; 除法的性质。 本题主要考查除法的性质。要仔细观察算式的特点,灵活运用除法的性质进行计算。7、120【详解】180°-30°×2=180°-60°=120°故答案为:1208、减法 除法 加法 【分析】在整数的四则混合运算中,有括号的要先算括号里面的,括号外的按照先算乘除,再算加减的顺序计算。【详解】根据分析可知:=65+360÷15=65+24=89先算减法,再算除法,最后算加法的顺序进行计算。故答案为:减法;除法;加法 本题考查了整数混合运算的顺序。在一个算式里,如果含有两级运算,要先算第二级运算(乘除),再算第一级运算(加减);如果有括号,要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9、111105 1111104 【分析】计算1×9=9,12×9=108,123×9=1107,1234×9=11106,可以看出第一个因数是从1开始几个连续自然数组成的,第二个因数都是9,从计算结果可以看出从左向右的数字是1,1的个数等于组成第一个因数的最后一个自然数减去1,再后面有一个0,最后的数字是9减去前面所有数字1个数的差,由此规律计算即可。【详解】1×9=9 12×9=108 123×9=1107 1234×9=1110612345×9=111105 123456×9=1111104 从简单开始,通过计算进一步发现算式规律,进一步利用规律解决问题。10、2 3 19900 1 4 5 【详解】略 二、选择题11、C【解析】略12、D【详解】因为圆是轴对称图形,且它的直径所在的直线就是其对称轴,而圆有无数条直径,所以圆就有无数条对称轴.圆环同圆是一样的道理,也有无数条对称轴.答:要使大小两个圆有无数条对称轴,应采用圆环的画法.故选D.13、C【解析】由题意可知,要求的小数在3.5和3.8之间,没有说明是几位小数,可以是一位小数、两位小数、三位小数…,所以有无数个小数。故选:C。14、C【分析】根据乘法意义及乘法算式的性质可知,乘法算式中的因数越大,积就越大;根据数位知识可知,一个数的高位上数字越大,其值就越大,又因为现在各个数的和一定的情况下,两个因数越接近,它们的乘积就越大,由此可知,要使两个数的积最大,三位数或两位数的最高位上应是最大的数,个位上应是最小的数,乘积最大的是82×531。【详解】由分析可知:用1、8、5、2、3这5个数字组成的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算式中,乘积最大的是82×531=43542;故答案为:C 完成本题要注意在完成此类问题中,要求最大,应先使位数少的因数的高位数值最大。15、B【分析】首先根据小数大小比较的方法,判断出三人用去铅笔的长度的关系。一样长的铅笔,谁用去的铅笔长度越短,剩下铅笔的长度越长。据此判断出谁剩下的铅笔最长即可。【详解】2.03<2.3<2.5,则小芳用去铅笔长度最短,也就是小芳剩下的铅笔最长。故答案为:B。 小数比较大小时,先看它们的整数部分,整数部分大的那个数就大;如果整数部分相同,十分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如果十分位上的数相同,百分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 三、判断题16、×【解析】略17、×【分析】根据题意,文文今年18岁,哥哥今年24岁,他们的年龄和是18+24=42岁,求平均年龄则用和除以2即可。【详解】18+24=42(岁)42÷2=21(岁)所以说法错误。 本题关键是明确两人的年龄和,然后再进一步解答即可。18、×【解析】略19、×【分析】因数、因数和积的关系:因数×因数=积,积÷一个因数=另一个因数,据此解答即可。【详解】因为□×〇=△,所以○=△÷□,所以,如果□×〇=△,那么○=□÷△,故此说法不正确。故答案为:× 解答此题应根据因数、因数和积三个量之间的关系进行解答即可。20、×【详解】用赋值法能比较容易解决此类问题。根据题意,假设这两个乘数分别是20和50,然后再进一步解答即可。【详解】根据题意,假设这两个乘数分别是20和50;20的末尾有1个0,50的末尾有1个0,共有2个0;20×50=1000;1000的末尾有3个0;因此乘数的末尾共有几个0,积的末尾就有几个0是错误的。故答案为:×。 四、计算题21、100;7.5;10.1;0.63;5.421.6;720;0.045;0;26【详解】略 22、35.664;28.5;5.94【分析】小数加减法计算时,首先要把小数点对齐,也就是把相同数位对齐。再按照整数加减法的法则进行计算,最后在得数里对齐横线上的小数点,点上小数点。【详解】32.56+3.104=35.664 60.7-32.2=28.5 ★10-4.06=5.94 验算:5.94+4.06=10 减法验算时,用差加上减数看是不是等于被减数。 五、解答题23、先淘米用1分钟,然后煮饭用15分钟,同时杀鱼、洗鱼和烧鱼,最少可以用16分钟就可以开饭.【分析】根据题意得出:先淘米用1分钟,然后煮饭用15分钟,同时杀鱼、洗鱼和烧鱼,可以节省5+8=13分钟,一共用时1+15=16分钟.据此解答计算即可.此题类题目属于合理安排时间,本着既能节约时间,又不使每项程序相互矛盾是解决问题的主要思想方法.【详解】先淘米用1分钟,然后煮饭用15分钟,同时杀鱼、洗鱼和烧鱼,可以节省5+8=13分钟一共用时:1+15=16(分钟)答:最少可以用16分钟就可以开饭.24、9岁【解析】解:设今年小欣x岁.6x+3=576x+3-3=57-36x=546x÷6=54÷6x=9答:今年小欣9岁.25、2.64 m【解析】4-(0.5+0.86)=2.64(m)答:池中水深是2.64 m。26、(1)一班700元;二班640元;三班800元 (2)1500元【分析】(1)根据单价×数量=总价,分别求出每个班各需要元;(2)先求出三个班一共要买多少千克,再根据单价×数量=总价,据此列式解答。【详解】(1)28×25=700(元)32×20=640(元)40×20=800(元)答:每个班分别购买,一班需700元,二班需640元,三班需800元。(2)(28+32+40)×15=100×15=1500(元)答:三个班合起来购买,共需1500元。 本题考查总价、单价和数量三者之间的数量关系,总价=单价×数量,单价=总价÷数量,数量=总价÷单价,从问题出发,看清楚要求的什么。27、 (640-480)×20=3200(千克)答:运来的苹果比橘子多3200千克。【解析】略28、18棵【详解】4=2×26=2×3所以4和6的最小公倍数是2×2×3=12所以96÷12=8(棵)8+1=9(棵)9×2=18(棵)答:有18棵树苗不需要移动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安徽省铜陵市枞阳县2022-2023学年数学五下期末质量跟踪监视模拟试题含解析,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用心思考,我会填,仔细推敲,我会选,火眼金睛,我会判,细心审题,我能算,心灵手巧,我会画,我会解决问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3年安徽省铜陵市枞阳县五年级数学第二学期期末联考模拟试题含解析,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仔细填空,准确判断,谨慎选择,细想快算,能写会画,解决问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3届安徽省铜陵市枞阳县数学四下期末统考试题含解析,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填空题, 选择题, 判断题, 计算题, 作图题, 解决问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数学口算宝](http://m.enxinlong.com/img/images/b5b1d1ecde54d50c4354a439d5c45ddc.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