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王戎不取道旁李示范课课件ppt
展开25 王戎不取道旁李(教案)
教学目标
1. 认识“戎、诸”等4 个生字,会写“戎、尝”等5 个字。
2.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 能结合注释理解课文内容,并用自己的话讲述故事。(教学重点)
4. 能解释“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的原因。学习王戎善于思考,能根据有关现象进行推理判断的可贵品质。
教学准备 课文内容相关的补充资料、图片、视频等;荣德基小学课件资源。
教学课时 1 课时
教学过程
Ⅰ 谈话导入,读懂课题
1. 导入新课。
课件出示单元篇章页。
师:同学们都喜欢看历史经典故事吗?说说你看过哪些历史经典故事。(指名回答)
师:本单元,老师也给大家带来了几个非常好看的历史经典故事。这节课,让我们一起走进《王戎不取道旁李》,看看从中能受到什么启示吧!(板书课题:王戎不取道旁李)
2. 识记“戎”字。
(1)指导识字:“戎”是会意字,“戈”代表兵器,“”代表铠甲,两部分合在一起指武器。
(2)指导书写“戎”字:书写斜钩时要把握好弧度,写得挺拔舒展。两个撇画要写出区别,左边是竖撇,右边是斜撇,要写出锋芒。
(3)学生练写。
3. 请结合注释说一说王戎是谁。课件出示王戎简介。
4. 课件出示《世说新语》,学生交流。
这本书中有一千多个文言小故事,主要记载汉末至东晋士大夫的言谈、逸事,其中关于王戎的故事有好几个呢!
5. 读懂课题:王戎不取道旁李。
(1)引导提问:你能通过课题说一说这篇文章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吗?
(2)学生交流,教师相机点拨。
点拨:“道旁”就是“道路旁边”,“李”指的是“李子”,“ 取”的意思是“摘”。
课题的意思是:王戎没有摘取路旁的李子。
(3)小结:把关键字词的意思弄明白,就能知道课题的意思,还能猜到课文大概讲了什么故事。
【设计意图】本环节重在引导学生巩固“结合注释”“抓关键字词”等学习文言文的方法。简介《世说新语》,有助于激发学生读文言文的兴趣。
Ⅱ 初读课文,识记生字
1. 初读课文,读准字音,提示多音字“折”的读音。
“折”在“折腾”中读“zhē”,而在“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中应该读“zhé”。
2. 识记生字。
(1)读准字音。
课件出示:戎、尝、诸、竞、唯。
① 指名读,全班齐读。
·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
·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
② 指名读句子,全班齐读。
(2)对比学习,指导书写。
① 对比学习:“竞”和“竟”是同音字,都读“jìng”。
竟:终了;表示出乎意料等,组词“竟然”。
竞:比赛,互相争胜,组词“竞争、竞选、竞相开放”。
② 课件出示生字书写演示,重点指导“尝、竞、诸”。
尝:“云”的第二横要写得舒展,与党字头大致同宽。
竞:“立”的第二横要写得舒展,“儿”的竖弯钩要向外延伸。
诸:左窄右宽,右边的撇要写得舒展,与言字旁的提相穿插。
③ 学生练习写这几个字。
3. 学生读课文,读好停顿。
(1)指名读课文,注意读好停顿。
(2)重点指导“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这一句的停顿。
①“ 折枝”是什么意思?——指树枝被压弯了。
② 是什么把树枝压弯了?(李子)
③ 引导学生读好语意停顿“看道边李树/ 多子折枝”。
4. 熟读课文。
(1)教师范读课文,引导学生对比自己的朗读,说说老师的朗读好在哪里。
(2)自由读课文,读给同桌听。
(3)男女生比赛读。
(4)全班齐读。
【设计意图】采用多种形式的朗读,目的是让学生的朗读真正做到正确流利。教师的范读节奏鲜明、音韵优美,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较好地把握朗读文言文的节奏,在朗读中感受文言文的魅力。
Ⅲ 读懂课文,练习讲故事
1. 结合注释,交流文意。
2. 指名交流每句话的意思,教师相机点拨。
(1)课件出示: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
① 引导提问:“尝”在本课中的意思是什么?
借助课后注释,知道“尝”是“曾经”的意思。
② 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猜一猜“诸”的意思。
“诸”是“众,许多”的意思。
③ 这句话的意思:王戎七岁的时候,曾经与许多小朋友一起出去游玩。
(2)课件出示: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
点拨:三年级学《守株待兔》的时候,我们知道古文中“走”是“跑”的意思;我们现在说的“走”,在古文中用“行”来表示,所以现在常常说“行走”。文中的“竞走”指争着跑过去,在文言文中是两个词,发展到现在变成了一个词,成了体育项目的名称。
这句话的意思:他们看见路边有一棵李树,结了很多李子,枝条都被压弯了。那些小朋友争着跑去摘李子,只有王戎站着不动。
(3)“之”在文中出现了三次,每次的意思一样吗?
课件出示:① 诸儿竞走取之。 ② 取之,信然。
点拨:这两个“之”在文中都是指“李子”。
句②的意思:大家摘下李子一尝,的确如此。
课件出示: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
点拨:“人问之”中的“之”指的是王戎不去摘李子这件事。
这句话的意思:有人问他为什么不去摘李子,王戎回答说:“这树长在大路边,还有这么多李子,一定是苦李子。”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重在进一步引导学生巩固结合注释、联系上下文、根据生活经验理解句意等学习文言文的方法,为后面讲述故事做好铺垫。
3. 结合注释,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个故事。
(1)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
提问:王戎那天和诸小儿玩了什么呢?请大家展开想象,尝试说一说!
点拨:捉迷藏、爬山、打陀螺、捉蝴蝶、 跳绳、抓蛐蛐儿、爬树……
过渡:正当王戎和小朋友们玩得高兴的时候,他们又看到了什么?
(2)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
提问:这棵李树长在哪里?你看到了一棵怎样的李树?
点拨:路边。李树上长着许多沉甸甸的李子,把树枝都压弯了。(板书:起因:道边李树多子折枝)
(3)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
提问:① 在这场景中,王戎与诸小儿有何不同?
点拨:小朋友们都争着跑过去摘李子,只有王戎没有这么做。
② 诸小儿去摘李子的时候,会说些什么?动作是怎样的?指名用自己的话讲一讲想到的情景。
点拨:小朋友们看到满树的李子,纷纷大叫起来:“好多李子!”他们一边叫,一边跑向李子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乱成一团。(板书:经过 诸儿竞走取之 唯戎不动)
过渡:王戎为什么不去摘李子呢?我们往下看。
(4)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
提问:① 小朋友们会怎么问王戎?
点拨:你怎么不去摘李子?你不想吃李子吗?为什么只有你站在这儿不动?……
② 王戎怎么知道李子是苦的?他去尝了吗?他是怎么想的?
点拨:李子如果是甜的,早就被摘光了。
(5)取之,信然。
提问:李子究竟苦不苦?
引导学生结合注释,说说故事的结局。(板书:结果:果为苦李)
想一想:诸小儿尝了苦李,会对王戎说什么?
演一演:把诸小儿品尝苦李的情景表演出来。
(6)学生用自己的话讲故事。
要求:① 用自己的话把故事讲完整;想象人物之间的对话,把想到的内容加进去。
② 学生小组内练习,全班展示交流。
Ⅳ 交流启示
1. 导入:好的东西,肯定会为人所知。如果你们在野外看到这样的果子,会怎样做?
2. 引导学生讨论王戎的做法。
(1)王戎为什么不像其他人一样也去摘李子呢?故事中是怎样说的?
预设: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
(2)哪个字说明王戎很自信?
预设:必。
(3)王戎的推断是否正确?结果如何?
预设:他的推断很正确。结果正如他所料,李子是苦的。
3. 全班再次交流“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的原因。
预设:因为李子树在路边,如果李子是甜的,早就被别人摘光了。如今李子压弯了树枝,行人视而不见,如果不是苦李,就不会有这种情况。
4. 你觉得王戎是一个怎样的人?
王戎是一个善于观察生活,善于冷静分析的人。(板书:仔细观察 善于动脑 推理判断)
5. 拓展:读了这个故事,你联想到了谁?
预设:砸缸的司马光、称象的曹冲。
Ⅴ 背诵课文
1. 抄写下面的句子,尽量写美观,有一定的速度。
(1)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
(2)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
2. 学生练习背诵,组内展示。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感受了文言文语言简练的魅力之后,让学生抄写、背诵文言文,以增强其文化积淀。
3. 课后作业:
(1)推荐阅读《点拨》“读书阁”中的相关内容。
(2)建议完成《典中点》中的练习题。
板书设计
王戎不取道旁李
仔细观察 善于动脑 推理判断 |
起因:道边李树多子折枝
经过 诸儿竞走取之
唯戎不动
结果:果为苦李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
在教学中引导学生结合课下注释理解词语,联系学过的文言文理解词语,用自己的话讲述故事,和语文要素紧密地结合在一起。
不足之处:
课堂容量略显不足,有一部分学生积极性不高。在学生朗读时,用了许多方法,比如范读、齐声读,但是学生的朗读还是不够到位,今后有待改进。
王戎不取道旁李优质课PPT课件: 这是一份王戎不取道旁李优质课PPT课件,共20页,共2个课时设计。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谈话导入,初读小古文,自学字词,参与体验,拓展延伸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上册25 王戎不取道旁李教学演示ppt课件: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上册25 王戎不取道旁李教学演示ppt课件,文件包含25王戎不取道旁李课件ppt、25王戎不取道旁李教案doc等2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30页, 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上册25 王戎不取道旁李课文课件ppt: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上册25 王戎不取道旁李课文课件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