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江西省上饶市婺源县数学四年级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江西省上饶市婺源县数学四年级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谨慎判一判,仔细选一选,认真填一填,细心算一算,动手操作,想一想,解一解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2023学年江西省上饶市婺源县数学四年级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模拟试题一、谨慎判一判。1.读 10300500 这个数时要读出三个“零”。 (___)2.809990000精确到用“亿”作单位的近似数是9亿.(___)3.0.5和0.50的大小相等,计数单位不同。(______)4.买同样的笔,小明买了5支,小红买了2支,小红比小明少花9元。笔的单价是3元/支。(______)5.一个三角形的周长是30厘米,它的最大边的边长一定不小于15厘米。(______)二、仔细选一选。6.下面四个汉字中,具有轴对称图形特征的是( )。A.我 B.爱 C.中 D.国7. “1.2×0.96○1.2”,比较大小,在○里应填的符号是( )A.> B.< C.= D.×8.用2、3、4、5、6这五个数字组成一个三位数和一个两位数,乘积最大的是( )。A.642和53 B.542和63C.653和42 D.564和329.一个等边三角形的周长与一个边长12厘米的正方形周长相等,这个等边三角形的边长是( )厘米。A.12厘米 B.9厘米 C.16厘米10.下面各数中,去掉小数点后面的0而大小不变的是( )。A.0.001 B.50.03 C.0.710三、认真填一填。11.四边形的内角和是(________)度,正六角形的内角和是(_______)度。12.把5608520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是(________)万。如果用“进一法”精确到百分位是(________)万;如果用“去尾法”精确到十分位是(________)万。13.由4个百、5个一、6个百分之一组成的数写作(______),读作(_____________)。14.不改变数的大小,把50.56写成三位小数是(____)。15.许亮画了一个边长是4cm的等边三角形,它的周长是(________)cm,这个三角形有(________)条对称轴,内角和是(________)度。16.16×125 的积的末尾有(____)个 0;12个 180 的和是(____)。17.把306900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是________,把687430000改写成用“亿”作单位并保留两位小数是________。18.计算280÷40+30×2时,应先算(________)法和(________)法,最后算(________)法,结果是(________);如果要改变算式的运算顺序,先算加法,再算乘法,最后算除法,那么此算式应改为(________)19..一本笔记本5.6元,一块橡皮1.8元,小东买了4本笔记本和5块橡皮,共用了(______)元20.光明小学组织了一次数学竞赛,下面是某位选手的参赛证编号:430303代表四(3)班选手在第三考场第3号座位,请写出五(1)班在第4考场第18号座位的参赛证编号:(______)。四、细心算一算。21.直接写得数。3.8+0.7= 24×5= 6-3.2= 2×8×50=20.6-8.6= 7.69×0= 0.27+0.73= 600÷25÷4= 22.竖式计算。3.75+10.2= 18.7-7.8= 2.2×1.01= 23.递等式计算,能巧算的要巧算。7.84-2.93-0.93 39000÷25÷4 32000÷1256.51+7.8+3.49+1.2 (67×76+76×58)×8 23×[28+576÷(54÷3)]五、动手操作。24.画出下面三角形指定底上的高。25.在方格纸中画出图一和图二,并填空。图一:A(10,5)、B(13,5)、C(10,1)、D(14,1),这个图形是( )形。图二:A'(3,7)、B'(5,4)、C'(9,7)、D'(7,10),这个图形是( )形。六、想一想,解一解。26.王小军参加4门学科测试,语文得了93分,其余3门学科的平均分是89分。他这4门学科的平均成绩是多少分?27.观察如图的图形,解决相关的问题.(1)这个图形的面积是9×8+9×12,计算时可以这样计算:9×8+9×12=( 〇 )×9= 平方厘米.(2)上面的计算方法是运用了哪个运算定律?(3)请举一个生活中的例子,也可以用这个运算定律解决.28.同学们知道三角形的内角和是,你能运用这个知识求出下面图形的内角和吗?(画一画,并写出你的思考过程)29.红光小学四(1)班一共有38人,男生比女生多2人,这个班男女生各多少人?
参考答案 一、谨慎判一判。1、×【解析】略2、×【解析】略3、√【分析】根据小数的基本性质可知,0.5=0.50,根据小数的意义可知:0.5的计数单位是0.1,0.50的计数单位是0.01,据此分析判断。【详解】0.5=0.50,0.5的计数单位是0.1,0.05的计数单位是0.01,故判断正确。 本题考查对小数计数单位的认识,关键要明白小数位数不一样计数单位必然不同。4、√【详解】[分析]9÷(5-2)=3(元/支)5、×【分析】设两条较小的边a,b,最大边为c,根据三角形内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所以两条较小的边a,b之和大于最大边c,所以周长a+b+c>2c,即30>2c,所以c<15。【详解】解:设两条较小的边a,b,最大边为c,则a+b+c>2c,即30>2c,所以c<15;所以原题的说法是错误的。故答案为×。 本题主要考查了三角形的性质:三角形内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二、仔细选一选。6、C【分析】根据轴对称图形的意义: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后两部分完全重合,这样的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据此判断即可。【详解】A.我字,不是轴对称图形,不符合题意;B.爱字,不是轴对称图形,不符合题意;C.中字,是轴对称图形,符合题意;D.国字,不是轴对称图形,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 本题考查了轴对称图形的定义,能够正确观察四个汉字和理解轴对称图形的定义是解答此题的关键。7、B【解析】略8、B【解析】略9、C【分析】根据正方形周长=边长×4,先求出正方形的周长即为三角形的周长,根据等边三角形三条边相等,再除以3即可求出等边三角形的边长。【详解】12×4÷3=48÷3=16(厘米)故答案为:C 此题主要考查三角形和正方形的周长的计算方法的灵活应用,注意抓住等边三角形三条边相等的特点。10、C【解析】略 三、认真填一填。11、360 720 【解析】略12、560.852 560.86 560.8 【分析】(1)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在万位的后边,点上小数点,去掉小数点末尾的0,并加上一个“万”字。(2)进一法是指把一个数的尾数省略后,不管尾数最高位上的数是几,都要向它的前一位进一。去尾法是指把一个数的尾数省略后,不管尾数最高位上的数是几,都不需要向它的前一位进1。【详解】把5608520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是560.852万。如果用“进一法”精确到百分位是560.86万;如果用“去尾法”精确到十分位是560.8万。 将一个数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就是把这个数的小数点向左移动4位。省略哪一位后面的尾数,根据进一法将后面的尾数省略,并向前进一;根据去尾法将后面的尾数直接省略。13、405.06 四百零五点零六 【解析】略14、50.560【解析】略15、12 3 180 【分析】等边三角形的三条边长度相等,用4×3即可求出周长;等边三角形有3条对称轴;无论什么三角形,内角和都是180度,由此解答即可。【详解】4×3=12,它的周长是12cm;等边三角形有3条对称轴,内角和是180度 熟练掌握等边三角形的特征是解答本题的关键。16、 3 2160【解析】略17、30.69 6.87 【分析】①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在万位的右下角点上小数点,省略末尾的0,加上“万”即可;②写成用“亿”为单位的近似数就是省略“亿”后面的尾数,根据亿位后的千万位上的数进行四舍五入,再在数的后面写上“亿”字。据此解答即可。【详解】(1)306900=30.69万;(2)687430000≈6.87亿。 本题主要考查整数的改写及近似数,熟练掌握大数的改写和求近似数的方法是关键,改写要带计数单位。18、除 乘 加 67 280÷[(40+30)×2] 【分析】280÷40+30×2是先同时计算除法和乘法,再算加法,由此求出计算的结果;如果把算式的运算顺序改写成先算加法,再算乘法,最后算除法,是把加法和乘法提前了,而且加法在最前面,所以给加法加上小括号,给乘法加上中括号,由此求解。【详解】280÷40+30×2=7+60=67所以计算280÷40+30×2时,应先算除法和乘法,最后算加法,结果是67;如果把算式的运算顺序改写成先算加法,再算乘法,最后算除法,那么此算式应改为280÷[(40+30)×2]。故答案为:除,乘,加,67,280÷[(40+30)×2] 解决本题关键是熟练掌握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找清楚运算顺序前后的变化,合理利用括号求解。19、31.4【解析】略20、510418【分析】430303代表四(3)班选手在第三考场第3号座位,由此可知:这个编号的前两位表示所在的年级和班级,第三四位表示第几考场,最后两位表示座位号,由此进行求解。【详解】光明小学组织了一次数学竞赛,下面是某位选手的参赛证编号:430303代表四(3)班选手在第三考场第3号座位,请写出五(1)班在第4考场第18号座位的参赛证编号:510418。 本题先根据给出编号,找出各个位数数字表示的含义,再由此进行求解。 四、细心算一算。21、4.5;120;2.8;80012;0;1;6【分析】做小数加减法时根据小数加减计算法则口算,注意把小数点对齐;24×5先把24分解成4×6,再利用乘法结合进行简算;2×8×50利用乘法的结合律进行简算;7.69×0根据0乘以任何数得0进行计算;600÷25÷4利用除法的性质进行简算。【详解】3.8+0.7=4.5 24×5=4×6×5=4×(6×5 )=4×30=120 6-3.2=2.8 2×8×50=2×(8×50)=2×400=80020.6-8.6=12 7.69×0=0 0.27+0.73=1 600÷25÷4=600÷(25×4)=600÷100=6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小数加减法和运算定律知识的掌握及灵活运用。 22、13.95;10.9;2.222。【分析】根据小数加减法以及乘法的竖式计算的方法进行计算即可。【详解】3.75+10.2=13.95 18.7-7.8=10.9 2.2×1.01=2.222 故答案为:13.95;10.9;2.222。 本题主要考查小数加减法以及乘法的竖式计算,要掌握对应的位置以及小数点的个数。 23、3.98;390;256;19;76000;1380【分析】(1)从左往右依次运算;(2)根据除法的性质,将原式变为:39000÷(25×4)进行简算;(3)根据商不变的规律进行简算;(4)根据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进行简算;(5)先根据乘法分配律再根据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进行简算;(6)先算小括号里的除法,再算中括号里的除法和加法,最后算括号外的乘法。【详解】7.84-2.93-0.93 =4.91-0.93=3.9839000÷25÷4 =39000÷(25×4)=39000÷100=39032000÷125=(32000×8)÷(125×8)=256000÷1000=2566.51+7.8+3.49+1.2 =(6.51+3.49)+(7.8+1.2)=10+9=19(67×76+76×58)×8 =(67+58)×76×8=125×76×8=76×(125×8)=76×1000=76000 23×[28+576÷(54÷3)]=23×[28+576÷18]=23×[28+32]=23×60=1380 本题考查了四则混合运算,注意运算顺序和运算法则,灵活运用所学的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 五、动手操作。24、【分析】经过三角形的顶点(与底相对的点)向对边(底)作垂线,顶点和垂足之间的线段就是三角形的一条高,用三角板的直角可以画出三角形的高。【详解】作图如下: 本题是考查作三角形的高,注意作高用虚线,并标出垂足。25、,梯形;长方形。【分析】图一:根据题目给出的数对,点出A、B、C、D四个点并将点连起来。图一:根据题目给出的数对,点出A'、B'、C'、D'四个点并将点连起来。再根据所画的图判断图一和图二是什么图形。【详解】根据分析画图如下:图一是梯形,图二是长方形。故答案为:,梯形;长方形。 根据给出的数对画图时,注意数对的第一个数表示列,第二个数表示行。 六、想一想,解一解。26、90分【分析】根据其余3门学科的平均分是89分,可求得其余3门学科的总分为89×3=267分,再根据语文得了93分,进一步求得四科的总分数,进而用总分数除以科数即得平均成绩,列式计算即可。【详解】(89×3+93)÷4=360÷4=90(分)答:他这4门学科的平均成绩是90分。 此题考查平均数的意义和求解方法:用所有数据相加的和除以数据的个数。27、(1)8,+,12,1(2)乘法分配律(3)上衣55元一件,裤子45元一条,要买13套一共需要多少钱?【详解】(1)9×8+9×12=(12+8)×9=20×9=1(平方厘米)(2)这个等式符合乘法分配律,用字母表示这个运算定律是(a+b)c=ac+bc.(3)生活实例:上衣55元一件,裤子45元一条,要买13套一共需要多少钱?55×13+45×13=(55+45)×13=100×13=1300(元)答:一共需要1300元.故答案为:8,+,12,1.28、360°【分析】在四边形中画一条线段,将这个四边形分成两个三角形,也就是将求四边形的内角和转换成求两个三角形的内角和。再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解答即可。【详解】因为我们已经学过了三角形的内角和,所以要求四边形的内角和,可在四边形中画一条线段,将这个四边形分成两个三角形,从而转换成求两个三角形的内角和。在四边形中画一条线段,如下图所示:观察图形可知,这个四边形的内角和就等于两个三角形的内角和。而1个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180°+180°=360°。答:这个四边形的内角和是360。 本题考查灵活运用三角形的内角和解决问题。将求四边形的内角和转换成求两个三角形的内角和,这是解决本题的关键。29、20人,18人【分析】两数和加上两数差,再除以2,等于较大数;两数和减去两数差,再除以2,等于较小数;据此即可解答。【详解】(38+2)÷2=40÷2=20(人)(38-2)÷2=36÷2=18(人)答:这个班男生有20人,女生有18人。 熟练掌握和差问题解题方法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江西省上饶市婺源县2022-2023学年数学四年级第二学期期末检测试题含答案,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我会选,我会判断,我能填,我会计算,动手操作,我能解决下面各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上饶市婺源县2022-2023学年数学五年级第二学期期末经典模拟试题含解析,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仔细填空,准确判断,谨慎选择,细想快算,能写会画,解决问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江西省上饶市横峰县2022-2023学年数学四年级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用心思考,认真填写,仔细推敲,认真辨析,反复比较,慎重选择,细心计算,认真检查,操作题,解决问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