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山西省运城市部分学校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含答案)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山西省运城市部分学校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含答案)第1页
    山西省运城市部分学校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含答案)第2页
    山西省运城市部分学校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含答案)第3页
    还剩18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山西省运城市部分学校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山西省运城市部分学校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含答案),共2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实验题,读图填空题,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山西省运城市部分学校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下列有关科学发现和科学方法的对应关系,错误的是( )
    A. 孟德尔的遗传定律—假说—演绎法
    B. 摩尔根的基因在染色体上—假说—演绎法
    C. 蔡斯和赫尔希证明DNA是真正的遗传物质—荧光标记法
    D. 沃森和克里克DNA双螺旋结构—模型建构法
    2、下列关于孟德尔杂交实验的相关表述错误的是( )
    A. 豌豆为自花传粉植物,自然界中般都是纯种,适合作为遗传学实验材料
    B. 实验过程中,无论正交还是反交,F1表型均相同
    C. 孟德尔所作出的假说的核心内容是“生物体能产生数量相同的雌雄配子”
    D. 孟德尔用字母表示遗传因子,便于进行推理,也利于与他人进行交流
    3、下列有关遗传学概念的解释,正确的是( )
    A. 显性性状:两个亲本杂交,子一代表现出来的性状
    B. 性状分离:杂种后代中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
    C. 自花传粉:某两性花的花粉落到同株其他花的雌蕊柱头上的过程
    D. 相对性状:一种生物的不同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
    4、已知某二倍体生物的基因型为Aa,下列有关该生物中基因A与a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基因A与a只能在减数分裂I后期分离
    B.基因A与a位于一个DNA分子的两条脱氧核苷酸链上
    C.基因A与a可能位于姐妹染色单体的相同位置上
    D.基因A与a控制的是同种生物的不同性状
    5、现将一批红花豌豆与白花豌豆进行杂交,子代中红花:白花=5:1。假设每个个体产生的后代数量相同,则这批红花豌豆中纯合子与杂合子之比为( )
    A.2:1 B.3:1 C.4:1 D.5:1
    6、为进行遗传规律的模拟实验,用四个圆桶分别代表四个亲本的生殖器官,每桶内有20个乒乓球(如下图所示),每个球代表一个配子,D和d表示一对等位基因。某同学分别从两个桶内各抓取一球,记录字母组合形成子代个体的基因型,多次重复,统计结果。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若子代为二倍体,有两种基因型的显性性状,则小球取自① 和②
    B.若子代表现型中出现了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则小球取自② 和③
    C.若每次分别从④和②桶各抓取一球,可统计出的子代基因型最多3种
    D.若每次分别从④和③桶各抓取一球,可统计出子代有2种表现型
    7、某种鼠的黄色与鼠色是一对相对性状(由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正常尾与卷尾是一对相对性状(由一对等位基因T、t控制)。黄色卷尾鼠彼此杂交,得到子代表型为黄色卷尾:黄色正常尾:鼠色卷尾:鼠色正常尾=6:2:3:1。下列相关推断错误的是( )
    A. 上述遗传现象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B. 子代鼠色正常尾鼠和鼠色卷尾鼠杂交,后代鼠色卷尾:鼠色正常尾=2:1
    C. 彼此杂交的黄色卷尾亲本的基因组成为AaTt
    D. 出现上述遗传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基因T纯合致死
    8、黄瓜幼果的果皮颜色受两对等位基因控制。现有两批纯合黄瓜杂交,结果如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这两对基因位于两对染色体上
    B. 亲本中的白色果皮的基因型有两种
    C. F2浅绿色果皮黄瓜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占1/3
    D. 若让F2中黄绿色果皮个体自交,则其后代中出现白果皮的概率为1/6
    9、下列关于受精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受精卵的分裂过程中有同源染色体联会和互换现象
    B. 受精卵中的遗传物质一半来自精子,一半来自卵细胞
    C. 受精作用实现了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从而导致有性生殖后代的多样性
    D. 同一双亲的后代呈现多样性与精子和卵细胞结合的随机性有关,有利于生物进化
    10、下列关于玉米(2N=20)减数分裂过程的叙述(不考虑变异),正确的是( )
    A. 减数分裂完成后,生殖细胞中同源染色体数目为5对
    B. 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复制的结果是染色体数目加倍
    C. 减数分裂Ⅱ后期,染色体数目10条,DNA分子数目也为10个
    D. 减数分裂Ⅰ前期,经联会的细胞中可以形成10个四分体
    11、下图能正确表示某真核细胞在一次细胞分裂过程中单个细胞着丝点数目变化的是( )
    Error! Filename not specified. B.
    C. D.
    12、如图为一个DNA片段,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在其复制过程中,发生断裂并能重建的是④
    B. DNA同一条链上相邻碱基之间通过“磷酸脱氧核糖—磷酸”连接
    C. 该DNA片段中含有4种碱基,碱基与核糖之间通过化学键③相连
    D. 在其复制和转录过程中都会用到解旋酶和DNA聚合酶
    13、单独用32P、35S标记T2噬菌体,并分别与无标记的大肠杆菌混合培养,保温搅拌、离心并测量放射性。下列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通过标记单独地观察了蛋白质或DNA的作用
    B. 搅拌不充分会使35S标记组上清液放射性偏高
    C. 保温时间会影响32P在上清液和沉淀中的分布
    D. 结果表明,亲子代间保持连续的DNA是遗传物质
    14、如图所示为某DNA复制过程的部分图解,其中rep蛋白具有解旋的功能。下列相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rep蛋白可破坏氢键,该DNA中G、C比例越高,氢键数量越多
    B.DNA结合蛋白可能具有防止DNA单链重新形成双链的作用
    C.图中子链的延伸方向是3′→5′,最终形成两个DNA分子完全相同
    D.DNA的复制过程是边解旋边复制
    15、下列关于性染色体上基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人类的X染色体比Y染色体长,Y染色体不含X染色体上基因的等位基因
    B. 果蝇的Y染色体比X染色体长,Y染色体含有X染色体上所有基因的等位基因
    C. 雌鸡性染色体组成为ZW,W染色体上并非所有的基因都与性别决定有关
    D. 雄鸡性染色体组成为ZZ,这两条染色体上基因的遗传与性别无关
    16、鸡羽毛的颜色受两对等位基因控制,芦花羽基因B对全色羽基因b为显性,位于Z染色体上,且W染色体上无相应的等位基因;常染色体上基因T的存在是B或b表达的前提,tt为白色羽。一只芦花羽雄鸡与一只全色羽雌鸡交配,后代中出现了芦花羽鸡、全色羽鸡和白色羽鸡,则两个亲本的基因型为( )
    A.TtZBZb、TtZbW B.TTZBZb、TtZbW C.TtZBZB、TtZbW D.TtZBZb、TTZbW
    17、下列关于人类遗传病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调查单基因遗传病的遗传方式,常选择原发性高血压等患者家庭进行调查
    B. 猫叫综合征是因缺失1条第5号染色体而引起的遗传病
    C. 在不考虑基因突变的情况下,父母均正常的红绿色盲男孩的致病基因可能来自祖母,也可能来自祖父
    D. 可通过产前诊断避免21三体综合征患儿的出生,患儿无法通过基因治疗康复
    18、如图是一个既有甲病(基因A、a)又有乙病(基因B、b)的系谱图。已知甲病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Ⅱ-5无致病基因。则Ⅲ-1携带致病基因的概率是( )

    A.1/3 B.1/2 C.2/3 D.5/6
    19、“一母生九子,九子各不同”,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错误的是( )
    A. 减数分裂前的间期发生基因突变产生了含有新基因的配子
    B. 减数分裂Ⅰ联会时非姐妹染色单体互换产生不同种类的配子
    C. 减数分裂Ⅰ后期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产生多种多样的配子
    D. 每个受精卵中来自母本和父本的染色体数量都不一样
    20、深圳华大基因研究院在深圳第十届“高交会”上宣布:大熊猫“晶晶”的基因组框架图绘制完成。大熊猫有21对染色体,包含2万~3万个基因。下列叙述合理的是( )
    A.基因就是一个DNA片段
    B.大熊猫的基因都位于染色体上
    C.由1000个碱基对组成的某基因只有一种碱基对排列顺序
    D.大熊猫基因组计划测定的是21条染色体上DNA的碱基序列
    21、关于基因突变、基因重组、染色体变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DNA中碱基对的替换、增添和缺失叫做基因突变,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
    B. 减数分裂Ⅰ后期,控制不同性状的非等位基因一定发生基因重组
    C. 豌豆的淀粉分支酶基因中插入一段外来的DNA序列属于基因突变
    D. 生物都可以发生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
    22、若将某一经3H充分标记DNA的雄性动物细胞(染色体数为2N)置于不含3H的培养基中培养,该细胞经过两次连续分裂后形成4个大小相等的子细胞。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若子细胞中有的DNA不含3H,则该细胞的分裂方式为有丝分裂
    B.若子细胞中染色体都含3H,则该细胞的分裂方式为减数分裂
    C.若子细胞中染色体数为2N,则其中含3H的染色体数一定为N
    D.若子细胞中染色体数为N,则每个子细胞的DNA中都含有3H
    23、雌性哺乳动物在胚胎发育早期,体细胞中X染色体会有一条随机失活(失活染色体上的基因不表达)。已知猫的毛色黄色(B)对黑色(b)显性,该等位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毛色表现为黑黄随机相间的称为玳瑁猫,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雄猫只产生一种基因型的配子
    B. 雌猫毛皮组织细胞中都有两种相关基因的表达产物
    C. 通常情况下,玳瑁猫的子代一定为玳瑁猫
    D. 玳瑁雌猫的雄性子代中黑色:黄色的比例为1:1
    24、在对照实验中,控制自变量可以采用“加法原理”或“减法原理”,下列实验设计中采用了“加法原理”的是( )
    A. “验证Mg是植物生活的必需元素”实验中,完全培养液作为对照,实验组是缺Mg培养液
    B. “验证光是光合作用的条件”实验中,对照组在光下进行实验,实验组做遮光处理
    C. 在“比较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的实验中,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分别作加温、滴加FeCl3溶液、滴加肝脏研磨液的处理
    D. 在艾弗里的肺炎链球菌转化实验中,几个实验组分别添加蛋白酶、酯酶或DNA酶等
    25、下图是利用野生猕猴桃种子(基因型为aa,2n=58)为材料培育无子猕猴桃新品种(AAA)的过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③过程和⑥过程都可通过用秋水仙素处理来实现
    B. ①过程和⑥过程的变化均可用光学显微镜观察到
    C. AA植株和AAAA植株是不同的物种
    D. 若⑤过程是杂交,则产生的AAA植株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为87条
    26、一个蜂群中,少数幼虫一直取食蜂王浆而发育成蜂王,但大多数幼虫以花粉和花蜜为食发育成工蜂。DNMT3蛋白是DNMT3基因表达的一种DNA甲基化转移酶,其能使DNA某些区域添加甲基基团(如图所示)。敲除DMT3基因后,蜜蜂幼虫将发育成蜂王。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DNA甲基化可能影响生物的某些表型
    B. 甲基化的DNA片段中遗传信息发生了改变
    C. 蜂王浆可能通过抑制DNMT3基因的表达发挥作用
    D. 敲除DNMT3基因与取食蜂王浆对幼虫发育有相同的效果
    27、某夫妇表型正常,却生育了一个(染色体)三体男孩,下列图示为细胞分裂示意图。已知血友病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若三体男孩性染色体组成为XXY,则他患血友病最可能与图4有关
    B. 若三体男孩性染色体组成为XYY,则他患血友病最可能与图1有关
    C. 若三体男孩染色体上基因组成为Aaa,则他产生的配子有3种,是A、a、Aa
    D. 性染色体组成为XXY的男性与正常女性结婚,生出正常孩子概率为0
    28、玉米的高秤(H)对矮杆(h)为显性。现有某玉米种群,对于H和h这对等位基因来说只有Hh一种基因型。该玉米种群群体足够大且没有其他因素干扰(如突变、选择等),从理论上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该玉米种群随机交配产生的第一代,各基因型的数量比为1︰2︰1
    B.该玉米种群随机交配产生的第n代,H基因频率为1/2
    C.该玉米种群进行连续自交n代,显性纯合子比例高于隐性纯合子
    D.该玉米种群进行连续自交n代,H基因频率为1/2
    29、下列关于协同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不同物种之间可以相互选择协同进化
    B. 捕食者的存在有利于增加物种的多样性
    C. 协同进化可发生在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
    D. 生物多样性的形成就是新物种不断产生的过程
    30、根据现代生物进化理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自然选择决定了生物变异和进化的方向
    B. 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型频率的改变
    C. 通过DNA分子杂交技术可判断两种生物亲缘关系的远近
    D. 物种一定是经过长期的地理隔离,最后出现生殖隔离而形成的
    二、实验题
    31、科学家对猕猴(2n=42,1号-21号为常染色体)的代谢进行研究,发现乙醇进入机体内的代谢途径如下图所示。缺乏酶1,喝酒脸色基本不变但易醉,称为“白脸猕猴”;缺乏酶2,喝酒后乙醛积累刺激血管引起脸红,称为“红脸猕猴”;还有一种是号称“不醉猕猴”,原因是体内两种酶都有。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以上资料判断,猕猴喝酒是否脸红与性别关系不大,原因是与酒精代谢有关的基因位于______(填“常”或“性”)染色体上。“红脸猕猴”的基因型有______种。
    (2)乙醇进入机体的代谢途径,说明基因对性状的控制方式为______,从而控制生物的性状。
    (3)为确定某只“白脸猕猴”的基因型,请完善如下设计实验和结果预测
    实验步骤:
    ①该“白脸猕猴”与多只纯合的______交配,并产生多只后代。
    ②观察、统计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
    结果预测:
    Ⅰ.若子代全为“红脸猕猴”,则该“白脸猕猴”雄猴基因型为______;
    Ⅱ.若子代______,则该“白脸猕猴”雄猴基因型为aaBb;
    Ⅲ.若子代______。
    三、读图填空题
    32、图甲是某雌性动物(设2n=10)卵巢内的细胞分裂模式图,图乙是该动物体内不同的细胞①~⑦中染色体数和核DNA分子数的关系图,图丙表示二倍体马铃薯细胞减数分裂一个细胞内染色体数目变化的情况。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细胞的名称是______,该细胞中的染色体数量和核DNA数量对应于图乙中的细胞______(填图中的序号)。
    (2)图乙中细胞①与卵原细胞相比染色体数目减半、核DNA数目减半的原因是:在减数分裂过程中______。
    (3)图乙中,一定处于DNA复制过程中的是______(填图中的序号)细胞,染色体数由⑥→⑦变化所处的细胞分裂时期是______。
    (4)图丙正常情况下,t3—t4时间段内二倍体马铃薯细胞中______(填有/无)同源染色体,并说明理由:______。
    33、如图表示某真核细胞中进行的一些重要的生理活动(物质Ⅱ为环状DNA分子),请据图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由图可知,该真核细胞中转录发生的场所为______。物质Ⅱ的基本组成单位是______,它含______个游离的磷酸基团。
    (2)过程③中,一个mRNA上结合多个核糖体的意义是______,因而提高了蛋白质合成效率。
    (3)该真核生物不同组织细胞中相同的DNA分子进行过程②产生的RNA不完全相同,其原因是______,核DNA在表达过程中能够发生A与U配对的过程有______(填序号)。
    (4)将该真核细胞中提取的DNA分子加到具有足量的四种核糖核普酸的另一支试管中,在适宜的温度下培养,一段时间后测定产物的含量。该实验模拟的是______过程,结果没有检测到产物,原因是______。
    四、填空题
    34、一万多年前,某地比现在湿润得多,气候也较为寒冷,许多湖泊(A、B、C、D)通过纵横交错的小溪流连结起来,湖中有不少隆头鱼。以后,气候逐渐干旱,小溪流渐渐消失,一万多年后,形成了若干个独立的湖泊,各湖泊生活的隆头鱼形态差异也变得明显(分别称为a、b、e、d隆头鱼)。回答下列问题:
    (1)研究该地生物进化最直接,最重要的证据是化石,化石是指______。为获得a、b、c、d四个湖泊隆头鱼有共同祖先的证据,除研究化石外,还存在______(填两个)等方面的证据。
    (2)现在,有人将四个湖泊中的一些隆头鱼混合养殖,结果发现: A、B两湖的隆头鱼(a和b)能进行交配且产生后代,但其后代______,说明a、b隆头鱼之间存在生殖隔离;来自C、D两湖的隆头鱼(e和d)交配,能生有具有正常生殖能力的子代,且子代之间存在一定的性状差异,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中的______填“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或“生态系统多样性”)。
    (3)在一万多年前,A湖的浅水滩生活着甲水草(二倍体),如今科学家发现了另一些植株较硕大的乙水草,经基因组分析,甲、乙两水草完全相同;经染色体组分析,水草甲含有18对同源染色体,水草乙的染色体组数是水草甲的2倍。则乙水草产生的原因最可能是______。
    (4)若C湖泊中隆头鱼的体色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黑色(A)对浅灰色(a)为显性,某一年该种群中AA、Aa、aa的基因型频率分别是20%、50%、30%,环境变化后,基因型为AA、Aa的个体数量在一年后各增加了20%,基因型为aa的个体数量在一年后减少了20%,则一年后A的基因频率为______,该种群______(填“有”或“没有”)发生进化。
    参考答案
    1、答案:C
    解析:A、孟德尔利用假说-演绎法得到了孟德尔遗传定律,A正确; B、摩尔根利用假说—演绎法,提出白眼基因可能在X染色体上,通过实验证明了假说的正确性,即基因在染色体上,B正确; C、由分析可知,蔡斯和赫尔希利用同位素标记证明DNA是真正的遗传物质,C错误; D、沃森和克里克通过模型构建法提出了DNA双螺旋结构,D正确。
    故选:C。
    2、答案:C
    解析:A、豌豆是严格的自花闭花传粉植物,自然界中一般都是纯种,用豌豆做人工杂交实验,结果既可靠,又容易分析,故适合作为实验材料,A正确; B、实验过程中,无论正交还是反交,F1表型均相同,孟德尔据此提出相关假说并进行演绎推理和证明,B正确; C、孟德尔假说的核心内容是“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C错误; D、孟德尔用字母表示遗传因子(显性遗传因子用大写字母表示,隐性遗传因子用小写字母表示),便于进行推理,也利于与他人进行交流,D正确。
    故选:C。
    3、答案:B
    解析:A、两个亲本若相同如都为隐性性状,亲本杂交,子一代表现出来的性状还是隐性性状,A错误;
    B、杂种后代中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称为性状分离,B正确;
    C、两性花的花粉落到同一朵花的雌蕊上,为自交,C错误;
    D、一种生物的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称为相对性状,D错误。
    故选B。
    4、答案:C
    解析:A、等位基因位于同源染色体上,正常情况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分开,若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发生交叉互换,则等位基因可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分离,A错误;
    B、A与a含有各自不同的两条脱氧核苷酸链◇位于2个DNA上,B错误;
    C、若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发生交叉互换,则基因A与a可能位于姐妹染色单体的相同位置上,C正确;
    D、基因A与a控制的是同种生物的相对性状,D错误。故选:C。
    5、答案:A
    解析:
    6、答案:D
    解析:若子代为二倍体,有两种基因型的显性性状,则小球取自①和②,两种基因型为DD、Dd,A正确;若子代表现型中出现了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则小球取自②和③,两种组合中Dd为显性性状,dd表现为隐性性状,B正确;若每次分别从④和②桶各抓取一球,可统计出的子代基因型最多3种,即DDD、DDd、Ddd,C正确;若每次分别从④和③桶各抓取一球,产生的后代的基因型为DDd、Ddd,即统计出的子代只有1种表现型,D错误。故选D。
    7、答案:D
    解析:A、6:2:3:1是6:2:3:1的变式,遵循自由组合定律,A正确;
    B、子代鼠色正常尾鼠(aatt)和鼠色卷尾鼠(2/3aaTt、1/3aaTT)杂交,后代鼠色卷尾(aaTt):鼠色正常尾(aatt)=2:1,B正确;
    C、据以上分析,彼此杂交的黄色卷尾亲本的基因组成为AaTt,C正确;
    D、出现上述遗传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基因A纯合致死,D错误。
    故选D。
    8、答案:B
    解析:A、图中F2表现的性状分离比表现为黄绿色果皮:浅绿色果皮:白色果皮9:3:4,为9:3:3:1的变式,因此可确定控制黄瓜果皮颜色的两对基因的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位于两对染色体上,A正确;
    B、亲本中的白色果皮的基因型有三种,若相关基因用A/a、B/b表示,则白色果皮的基因型为Aabb、AAbb和aabb或aaBb、aaBB和aabb,B错误;
    C、结合B项分析可知,F2浅绿色果皮黄瓜的基因型可表示为aaBb和aaBB或Aabb和AAbb,二者的比例为1:2,其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占1/3,C正确;
    D、F2中黄绿色个体的基因型为1AABB、2AaBB、2AABb、4AaBb,假设白色个体的基因型为aaBb、aaBB或aabb,则让F2中黄绿色果皮个体自交,则其后代中出现白果皮的概率为2/9×1/4+4/9×4/16=1/6,D正确。
    故选B。
    9、答案:D
    解析:A、受精卵的分裂过程为有丝分裂,同源染色体联会和互换现象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A错误;
    B、受精卵细胞核中的遗传物质一半来自精子,一半来自卵细胞,细胞质中的遗传物质几乎都来自卵细胞,B错误;
    C、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受精作用中没有自由组合,C错误;
    D、精子和卵细胞随机结合可以产生多种多样的后代,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有利于生物进化,D正确。
    故选D。
    10、答案:D
    解析:A、减数分裂完成后,生殖细胞中没有同源染色体,A错误;B、染色体复制的结果是形成染色单体,染色体数目不变,B错误; C、减数分裂Ⅱ后期,染色体数目20条,DNA分子数目为20个,C错误;D、四分体是一对同源染色体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配对(联会)形成的结构,该细胞有20条染色体,10对同源染色体,因此可以形成10个四分体,D正确。
    故选D。



    11、答案:C
    解析:在真核细胞的分裂过程中,着丝点加倍后都会发生减半的过程,A错误;着丝点不存在为0的情况,B错误;在真核细胞的有丝分裂过程中,后期着丝点分裂导致其数目加倍,末期细胞分裂导致着丝点数目又减半,C正确;有丝分裂过程中着丝点加倍后减半,而减数分裂过程中着丝点先减半后加倍再减半,与题图都不符合,D错误。故选C。
    12、答案:A
    解析:A、④是氢键,在DNA复制过程中,解旋时会发生氢键的断裂,合成时会发生氢键的重建,A正确;B、DNA的基本单位是脱氧核苷酸,DNA同一条链上相邻碱基之间通过“脱氧核糖—磷酸—脱氧核糖”连接,B错误; C、DNA片段中碱基与脱氧核糖之间通过化学键③相连,核糖是RNA的成分之一,C错误;D、转录过程中,RNA聚合酶通过连接4种核糖核苷酸间的化学键②完成RNA的合成,转录过程不需要解旋酶和DNA聚合酶,D错误。
    故选A。
    13、答案:B
    解析:A.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中通过用35S标记噬菌体的蛋白质,32P标记噬菌体的DNA,单独地观察了蛋白质或DNA的作用,A正确;B、35S标记的是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噬菌体侵染细菌时,蛋白质外壳留在外面,如果搅拌不充分,蛋白质外壳与细菌不分开,会使35S标记组沉淀物的放射性偏高,B错误;C、保温时间会影响32P在上清液和沉淀中的分布,如果保温培养时间过长,部分被侵染的大肠杆菌会裂解,从而导致32P标记组上清液中的放射性偏高;如果保温培养时间过短,部分噬菌体没有侵染到大肠杆菌细胞内,经离心后分布于上清液中,从而导致32P标记组上清液中的放射性偏高,C正确;D、T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中,亲代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没有进入细菌,在亲子代之间有连续性的物质是DNA,说明DNA是遗传物质,D正确。
    故选B。
    14、答案:C
    解析:A、根据题干信息,rep蛋白具有解旋的功能,侧rep蛋白可破坏氢键;A与T之间形成2个氢键、C-G之间形成3个氢键,则该DNA中G、C比例越高,氢键数量越多,A正确; B、DNA结合蛋白缠绕在DNA单链上,可防止DNA单链之间重新螺旋化,B正确; C、据图分析,子链的延伸方向是5'→3',由于半保留复制,最终形成两个DNA分子完全相同,C错误; D、DNA的复制过程是边解旋边复制过程,D正确。
    故选:C。
    15、答案:C
    解析:A、X、Y染色体上均含有同源区段、非同源区段,即在Y(X)染色体上含有X(Y)染色体上部分基因的等位基因,A错误; B、Y染色体含有X染色体上部分基因的等位基因,B错误; C、W染色体上含有决定性别的基因,也含有与性别决定无关的基因,C正确; D、性染色体上基因的遗传都与性别相关联,D错误。
    故选:C。
    16、答案:A
    解析:—只芦花羽雄鸡(T_ZBZ-)与一只全色羽雌鸡(T_ZbW)交配,由于后代出现白色羽,因此两个亲本常染色体上的基因型均为Tt;又由于后代同时出现芦花羽和全色羽,因此两个亲本的基因型为TtZBZb×TtZbW。
    17、答案:D
    解析:A、原发性高血压属于多基因遗传病,调查某单基因遗传病的遗传方式,不能选原发性高血压等患者家庭进行调查,A错误; B、猫叫综合征是人的第5号染色体部分缺失引起的遗传病,B错误; C、不考虑基因突变情况下,父母正常的色盲男孩,其母亲为携带者,致病基因可能来自外祖母,也可能来自外祖父,父亲正常,不可能来自祖母或祖父,C错误; D、21三体综合征患儿属于染色体异常遗传病,患者无法通过基因治疗康复,D正确。
    故选:D。
    18、答案:D
    解析:由系谱图可知,甲病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Ⅲ-2患有甲病,所以Ⅱ-1和Ⅱ-2基因型为Aa,Ⅲ-1携带甲病致病基因的概率是2/3;Ⅱ-1和Ⅱ-2无乙病,Ⅲ-2患有乙病,说明乙病是隐性病,Ⅱ-5无致病基因,Ⅲ-4患有乙病,说明乙病是伴X隐性遗传病,Ⅱ-1和Ⅱ-2基因型分别为XBY和XBXb,Ⅲ-1携带乙病致病基因的概率是1/2,所以Ⅲ-1携带致病基因的概率为1-(1-2/3)×(1-1/2)=5/6。故答案为:D。
    19、答案:D
    解析:A、减数分裂间期发生基因突变产生了新的等位基因,含有新基因的配子会出现新性状,A正确;
    B、减数分裂Ⅰ联会时非姐妹染色单体互换,使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交换,因此产生不同种类的配子,B正确;
    C、减数分裂Ⅰ后期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使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因此产生多种多样的配子,C正确;
    D、“一母生九子,九子各不同”,此现象说明后代具有多样性。正常情况下,受精卵中来自父本和母本的染色体数量相同,D错误。
    故选D。
    20、答案:C
    解析:A、基因通常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任意一个DNA片段不一定是基因,A错误;
    B、大熊猫线粒体的DNA上也存在基因,B错误;
    C、一个基因只有一种碱基对排列顺序,若发生基因突变,则成为相应的等位基因,C正确;
    D、大熊猫有20对常染色体加一对性染色体,基因组计划测定的是20条常染色体+2条性染色体上DNA的碱基序列,D错误。
    故选C。
    21、答案:C
    解析:A、DNA中碱基对的替换、增添和缺失引起了基因结构的改变叫做基因突变,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A错误; B、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控制不同性状的非等位基因可发生基因重组,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不能发生基因重组,B错误;C、淀粉分支酶基因中插入一段外来的DNA之后,基因的结构发生改变,属于基因突变,C正确;D、所有生物都可以发生基因突变,但不是所有生物都能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如病毒只能发生基因突变,不能发生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D错误。
    故选C。
    22、答案:C
    解析:A、若子细胞中有的DNA不含3H,说明该细胞进行的是有丝分裂,原因是第二次有丝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并随机移向两极,A正确;
    B、若子细胞中染色体都含3H,说明该细胞进行的是减数分裂,减数分裂过程中会发生基因重组,B正确;
    C、若子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为2N,说明该细胞进行的是两次连续的有丝分裂,该过程中DNA复制了两次,根据DNA半保留复制特点,第一次分裂形成的子细胞中含有3H的染色体数目为2N,但第二次有丝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后染色体随机移向两极,因此每个子细胞中含有3H的染色体数目不一定是N,C错误;
    D、若子细胞中染色体数为N,则该细胞进行的是减数分裂,该过程中DNA分子只复制一次,其形成的四个子细胞中的所有染色体都含3H,即含3H的染色体数一定为N,D正确。
    故选:C。
    23、答案:D
    解析:A、雄猫会产生两种类型的配子,一种配子含X染色体,一种配子含Y染色体,A错误; B、当雌猫是杂合子时,毛皮组织中有两种基因产物,但是是纯合子时,毛皮组织中只有一种基因产物,B错误;C、玳瑁猫的雌性子代会有两种情况,一种情况下是黄色雌:基因型为XBXb猫(玳瑁猫)=1:1,另一种情况是基因型为XBXb(玳瑁猫):黑色雌:山,故玳瑁猫的子代不一定为玳瑁猫,C错误;D、不论玳瑁猫和什么样的雄猫交配,雄性后代都是黄色:黑色=1:1,D正确。
    故选D。
    24、答案:C
    解析:A、“验证Mg是植物生活的必需元素”实验中,实验组去除培养液中的Mg,采用了“减法原理”,A错误;
    B、“验证光是光合作用的条件”实验中,实验组做遮光处理,去除了正常的光照条件,采用了“减法原理”,B错误;
    C、“比较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实验中,实验组人为加温、滴加FeCl3、滴加肝脏研磨液的处理利用了“加法原理”,C正确;
    D、艾弗里肺炎链球菌转化实验的实验组中,添加某种酶的目的是通过酶解去除其中相应的成分,采用了“减法原理”,D错误。
    故选C。
    25、答案:B
    解析:
    26、答案:B
    解析:
    27、答案:A
    解析:
    28、答案:C
    解析:因为该种群只有Hh一种基因型,在群体足够大且没有其他因素干扰(如突变、选择等)时,理论上,则该种群中H和h的基因频率均为0.5,随机交配且一代后,HH、Hh和hh的数量比为1︰2︰1,A正确。在群体足够大且没有其他因素干扰(如突变、选择等)时,从理论上分析,该玉米种群随机交配产生的第n代,H基因频率还是0.5,B正确。该玉米种群进行连续自交n代,显性纯合子的比例等于隐性纯合子的比例,C错误。该玉米种群进行连续自交n代,在群体足够大且没有其他因素干扰(如突变、选择等)时,从理论上分析,H基因频率仍为0.5。故选C。
    29、答案:D
    解析:A、协同进化指不同物种之间或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故不同物种之间可以相互选择共同进化,A正确; B、捕食者的存在使食物链中的生物通过反馈进行调节,有利于增加物种的多样性,B正确; C、由A选项解析可知,协同进化可以发生在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C正确; D、生物多样性包括物种多样性、遗传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所以生物多样性的形成不仅仅是物种多样性的形成,D错误。
    故选:D。
    30、答案:C
    解析:A、自然选择决定了进化的方向,生物变异是不定向的,A错误;
    B、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B错误;
    C、通过DNA分子杂交技术可判断两种生物亲缘关系的远近,亲缘关系越近,DNA杂交条带越多,C正确;
    D、同地也可以形成物种,如二倍体经秋水仙素(或低温)加倍成四倍体,二倍体和四倍体是两个物种,D错误。
    故选C。
    31、答案:(1)常;4
    (2)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控制细胞的代谢
    (3)“不醉猕猴”;aaBB;“红脸猕猴”∶“不醉猕猴”=1∶1;全为“不醉猕猴”,则该“白脸猕猴”雄猴基因型为aabb
    32、答案:(1)次级卵母细胞或极体;②
    (2)染色体只复制一次,而细胞连续分裂两次
    (3)④⑤;有丝分裂后期
    (4)无;该时期处于减数分裂II,同源染色体在减数分裂I后期已分离
    解析:(1)图甲细胞中只有5条染色体,为体细胞中的一半,且含有染色单体,因此图甲为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为次级卵母细胞或第一极体;该细胞中的染色体数量和核DNA数量为1:2,对应于图乙中的②。
    (2)减数分裂间期染色体复制一次,而细胞连续分裂两次,因此最终的子细胞(细胞①)染色体、核DNA为卵原细胞的一半。
    (3)④⑤的核DNA处于2n与4之间,一定处于DNA复制过程;⑥→⑦中的染色体数目加倍,且⑦中的染色体数目为体细胞的两倍,因此发生的变化为着丝粒分裂,所处的时期为有丝分裂后期。
    (4)图丙正常情况下,t3—t4时间段为减数第二次分后期,细胞内无同源染色体。
    33、答案:(1)细胞核和线粒体;脱氧核苷酸;0
    (2)少量mRNA分子可以迅速合成大量的蛋白质(或者短时间内能合成大量多肽链或者同时进行多条肽链的合成)
    (3)不同组织细胞中基因的选择性表达;②③
    (4)转录;缺少转录时所需的酶与能量
    解析:(1)转录是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合成RNA的过程,由图可知,该真核细胞中转录发生的场所为细胞核和线粒体;物质Ⅱ为线粒体中的环状DNA,基本单位是脱氧核苷酸:由于是环状,因此含有0个磷酸基团。
    (2)过程③为以mRNA为模板进行的翻译过程,为了短时间内能合成大量多肽链,通常一个RNA上结合多个核糖体。
    (3)不同组织细胞均为有丝分裂而来,遗传物质相同,而在不同细胞中基因进行选择性表达,因此不同组织细胞中相同的DNA分子进行过程②产生的RNA不完全相同;核DNA在表达过程中能够发生A与U配对的过程有②(转录时DNA中的A与RNA中的U配对)、③翻译的过程中。
    (4)核糖核苷酸是RNA的原料,以DNA为模板合成RNA的过程为转录;由于缺少转录时所需的酶与能量,因此未检测到转录产物。
    34、答案:(1)通过自然作用保存在地层中的古代生物的遗体、遗物或生活痕迹等;比较解剖学、胚胎学和分子生物学
    (2)高度不育;遗传多样性
    (3)低温导致甲水草幼苗或种子有丝分裂过程中纺锤体形成受到抑制,进而导致染色体组成倍增加形成四倍体水草乙
    (4)50%;有
    解析:(1)通过自然作用保存在地层中的古代生物的遗体、遗物或生活痕迹等称为化石:共同祖先是指衍生出一群生物的相先,它可以指一个特定的类群,也可以指地球上所有的生命,除研究化石外,还存在比较解剖学、胚胎学和分子生物学。
    (2)A、B两湖的隆头鱼(和)能进行交配且产生后代,但其后代高度不育,说明二者之间存在生殖隔离,它们属于2个物种。
    C、D两湖的隆头鱼(和)交配,能生育具有正常生殖能力的子代,说明他们属于同一个物种,子代之间存在一定的性状差异,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中的基因多样性。
    (3)水草乙的染色体组数是水草甲的2倍,属于多倍体,自然条件下多倍体产生的原因可能是低温导致甲水草幼苗或种子有丝分裂过程中纺锤体形成受到抑制,进而导致染色体组成倍增加形成四倍体水草乙.
    (4)假定原来的个体总共有100只,那么AA有20只,Aa有S0只,a有30只,一年后AA,Aa的个体数量各增加了20%,a个体数量减少20%,此时AA为20×(1+20%)-24(只),Aa为50×(1+20%)-60(只),aa为30×(1-20%)=24(只),A的基因频率为(24×2+60)[(24+60+24)×2]×100%-50%;环境变化前C湖泊中隆头鱼体色有黑色和浅灰色,黑色隆头鱼AA占20%, Aa占50%,浅灰色隆头鱼aa占30%,则A的基因频率A-AA%+Aa%-20%+1/2×50%=45%,A种群基因频率由45%变为50%,说明该种群发生了进化。


    相关试卷

    2021-2022学年山西省运城市高一(下)月考生物试卷(5月份)(含答案解析):

    这是一份2021-2022学年山西省运城市高一(下)月考生物试卷(5月份)(含答案解析),共2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家蚕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1-2022学年山西省运城市高一下学期期末生物试题Word版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1-2022学年山西省运城市高一下学期期末生物试题Word版含解析,共3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1-2022学年山西省运城市高一3月阶段性检测生物试卷PDF版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1-2022学年山西省运城市高一3月阶段性检测生物试卷PDF版含答案,共7页。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