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年陕西省渭南市蒲城县中考二模化学试题(含解析)
展开这是一份2023年陕西省渭南市蒲城县中考二模化学试题(含解析),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实验题,流程题,科学探究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年陕西省渭南市蒲城县中考二模化学试题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小球“”和“”分别表示不同的原子,下列微观示意图表示化合物的是
A. B.
C. D.
2.化学对改善人类生活、加快社会的发展作出杰出贡献,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实验室中用液氮冷藏血液标本
B.农业生产中用铁桶盛放波尔多液
C.研发易降解的生物农药和塑料制品,保障生态绿色发展
D.新型复合材料在航空、建筑、医疗等领域发挥重要的作用
3.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下列有关实验的基本操作正确的是
A. 检查装置气密性 B. 取用高锰酸钾
C. 点燃酒精灯 D. 验满氧气
4.下列物质中,含有氧分子的是
A.空气 B.KMnO4 C.CO2 D.H2O2
5.2023年中国一中亚峰会的会标以六色石榴花形象设计。如图所示,六朵花瓣中的物质均能与氧气反应,下列关于六个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A.均能用于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 B.均发出白光并生成黑色固体
C.均属于化合反应 D.集气瓶底部均需加少量水,防止炸裂
6.下列关于“水”的实验说法不正确的是
A.图1中甲、乙试管内气体的体积比约为2:1
B.图2中最终U形管内红墨水液面左高右低
C.图2中对比a、b处现象可得出铁生锈需要与水接触
D.图3中石灰水的溶质质量分数先变大后变小,玻璃弯管左侧液面降低
7.化学观念是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下列认识不正确的是
选项 | 化学观念 | 认识 |
A | 微粒观 | 分子、原子离子是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 |
B | 元素观 | 纯碱和烧碱都由钠、氧、碳三种元素组成 |
C | 转化观 | CO2和CO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
D | 平衡观 | 碳、氧循环有利于维持大气中氧气和二氧化碳含量的相对稳定 |
A.A B.B C.C D.D
8.下列实验方案中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 使白磷在水中燃烧
B. 验证MnO2对H2O2分解的催化作用
C. 探究NaOH溶液是否变质
D. 验证酸与金属氧化物反应的通性
9.向盛有和混合溶液的烧杯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至过量。沉淀质量、溶质质量和溶剂质量随NaOH溶液质量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①丙代表溶剂质量
②Q点所示溶液中溶质为
③原溶液中和质量相等
④R点所示溶液的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二、填空题
10.2023年5月18日至19日在陕西西安举行的中国-中亚峰会对中国中亚关系发展具有划时代意义。
(1)此次国宴的菜单中有陕西菜“长安葫芦鸡”,鸡肉中富含的有机营养素是______。
(2)峰会新闻中心“陕味儿”十足,现场除了3D打印的秦跪射俑外,还有凤翔泥塑、“唐妞”扇画、福茶等。
①用于3D打印的钛铜合金的熔点比其成分金属的熔点______。
②水墨加漫画创造的新文创产品——“唐妞”扇画受到大家的喜爱。水墨画能保存千年而不变色,是因为墨汁中含有______(填化学式)。
③远处就能闻到福茶的香气,是因为分子在______。
11.《2050年世界与中国能源展望》中提出, 全球能源结构正向多元、清洁、低碳转型。
(1)化石燃料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能源,化石燃料包括_____、石油、天然气。
(2)如图所示,通过光催化剂可以将H2O、CO2转化为CH4和一种气体单质,从而实现利用太阳能人工合成燃料,该气体单质的化学式为______。
(3)我国研发的“碲化铋( Bi2Te3)/纤维素复合热电薄膜电池”,能充分贴合人体体表,实现利用体表散热为蓝牙耳机、手表等可穿戴电子设备供电。碲化铋中Bi元素的化合价为+3,则Te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_。
12.如图是某品牌矿泉水标签的部分内容,请回答:
(1)画出氯离子的结构示意图______。
(2)中“”的含义是______。
(3)2个镁离子的化学符号为______。
(4)可以用______来检验该矿泉水是硬水还是软水。
三、实验题
13.实验室将一定量的锌 粉加入含硝酸银的废液中,用于回收其中的银。
(1)回收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2)反应完全后,为判断银是否全部被锌置换,同学们将反应后的混合物进行过滤,取少量滤渣,滴入稀盐酸,产生气泡,由此说明银_______(填“全部”或“部分”)被置换。
(3)还可用铁代替锌回收废液中的银。为验证锌、铁银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小明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四个实验: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_(填字母)。
A.通过实验①②③能验证锌的金属活动性比铁的强
B.实验③中溶液的质量变小
C.X可能为锌,Y可能为硫酸亚铁
14.20℃时,将45 g氯化钠均分成五份,依次加入到盛有100 g水的烧杯中,充分溶解。实验数据如下表:
实验序号 | ① | ② | ③ | ④ | ⑤ |
氯化钠质量/g | 9 | 18 | 27 | 36 | 45 |
溶液质量/g | 109 | 118 | 127 | 136 | 136 |
(1)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_______g。
(2)将实验①所得溶液蒸发50 g水,冷却到20℃,此时溶液_______(填饱和”或“不饱和”)。
(3)已知20℃时100 g水中最多能溶解31.6 g硝酸钾。向实验④所得溶液中加入35 g硝酸钾,充分溶解后,溶液质量为_______。
(4)如图所示,60℃时100 g某硝酸钾溶液经过以下变化,恢复到60 ℃。
E烧杯中最终析出晶体的质量为_______g。
四、流程题
15.有一包粉末,已知由CaCO3、FeCl3、MgCl2、Na2SO4、NaOH、NaNO3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组成。为确定其成分,进行以下实验:
步骤①:取一定质量的粉末 ,加足量水搅拌后过滤,得到沉淀甲和无色溶液A;
步骤②:向①的沉淀甲中加入足量稀盐酸,得到无色气体和黄色溶液;
步骤③:将①得到的无色溶液A进行如图所示的实验:
请回答问题:
(1)白色沉淀D的化学式为_______。
(2)步骤②得到黄色溶液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3)无色溶液A中_______(填“一定”“可能”或“一定不”)存在Na2SO4。
(4)这包粉末的组成可能有_______种情况。
五、实验题
16.兴趣小组利用如图装置对二氧化碳的性质进行以下探究。( 夹持装置已省略)
(1)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
(2)装置B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3)打开K1,关闭K2,一段时间后观察到①③处纸花变红,②处纸花不变色。 对比_____(填序号)处纸花,可说明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③处纸花比①处先变红,证明二氧化碳具有的物理性质是_______。
(4)关闭K1,打开K2,可观察到试管C中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
六、科学探究题
17.化学兴趣小组做粗盐提纯实验时,取一定量粗盐于烧杯中,加足量水溶解,过滤,得无色滤液和难溶性杂质。
【提出问题】滤液中除含有NaCl外,还可能含有什么溶质?
【查阅资料】粗盐中还可能含有Na2CO3、Na2SO4等。Na2SO4溶液呈中性。
【做出猜想】猜想一:还含有Na2CO3;猜想二:还含有Na2SO4;猜想三:还含有Na2CO3、Na2SO4
【实验验证】小林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
实验步骤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Ⅰ.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滴加酚酞试液 | 溶液变红 | 猜想_______不正确 |
Ⅱ.另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滴加足量Ba(NO3)2溶液 | 生成白色沉淀 | 猜想三正确 |
【交流讨论】小明认为步骤Ⅱ所得结论不合理,原因是_______。
【改进实验】小明又设计了如下两种方案:
| 实验操作 | 实验结论 |
方案一 | 向小林同学实验所得的白色沉淀中滴加过量稀硝酸 | 猜想三正确 |
方案二 | 另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先加足量稀硫酸,再加足量Ba(NO3)2溶液 | 猜想三正确 |
(1)方案一中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
(2)方案二中选择的一种试剂有误,请改正:_______。
【反思拓展】要同时除去粗盐样品中的Na2CO3和Na2SO4,应向滤液中加入适量的_____(填化学式)溶液,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只写一个)。
七、计算题
18.某品牌“暖宝宝”的发热包主要成分是铁粉、水、活性炭、食盐等。为测定发热包中铁粉的质量分数,兴趣小组的同学进行如图实验:(已知发热包中其他成分不与盐酸反应)
请分析并计算:
(1)生成氢气的质量为_______。
(2)该品牌“暖宝宝”发热包中铁粉的质量分数_______。
参考答案:
1.D
【详解】A、图示中含有两种分子,宏观上代表两种物质,属于混合物;
B、图示中含有一种分子,宏观上代表一种物质,属于纯净物,且该分子由同种原子构成,属于单质;
C、图示中含有两种分子,属于混合物;
D、图示中含有一种分子,宏观上代表一种物质,属于纯净物,且该分子由不同种原子构成,属于化合物。
综上所述:选择D。
2.B
【详解】A、液氮可以作制冷剂,且具有隔绝氧气的作用,可以防止标本氧化,故A正确;
B、波尔多液的原料之一是硫酸铜溶液,铁桶中的铁会和硫酸铜溶液发生置换反应 ,因此农业生产中不能用铁桶盛放波尔多液,故B错误,
C、研发易降解的生物农药和塑料制品,可减少污染物的排放,降低对环境的污染,故C正确;
D、新型复合材料有硬度大、抗腐蚀性强等特点,在航空建筑、医疗等领域发挥重要的作用,故D正确。
故选B。
3.A
【详解】A、检查该装置气密性时,先将导管放入水中,再用手紧握试管,若有气泡冒出,则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该选项操作正确;
B、高锰酸钾为粉末,应将试管倾斜,然后用药匙将药品送至试管底部,该选项操作不正确;
C、禁止用燃着的酒精灯点燃另一只酒精灯,该选项操作不正确;
D、氧气验满时,应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而不是伸入瓶中,该选项操作不正确。
故选A。
4.A
【详解】A、空气中含有氧气,氧气是由氧分子构成的,故选项正确。
B、KMnO4是纯净物,不含氧分子,故选项错误。
C、二氧化碳是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的,不含氧分子,故选项错误。
D、过氧化氢是由过氧化氢分子构成的,不含氧分子,故选项错误。
故选:A。
5.C
【详解】A、用于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物质必须满足:只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且产物为固体,选项中只有铜和磷可以,选项错误,不符合题意;
B、选项中与氧气反应发出白光的只有碳和镁,生成黑色固体的只有铜和铁,选项错误,不符合题意;
C、化合反应是指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反应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选项中氢气、碳、铜、镁、铁、磷与氧气反应分别生成水、二氧化碳、氧化铜、氧化镁、四氧化三铁、五氧化二磷,符合化合反应的特点“多变一”,选项正确,符合题意;
D、选项中碳和氢气燃烧时集气瓶底部无需加少量水防止炸裂,选项错误,不符合题意。
故选C。
6.D
【详解】A、图1中甲、乙试管中产生的气体分别是H2、O2,其体积比约为2:1,A正确;
B、图2中,一段时间后,a管内的铁钉与氧气、水同时接触,会生锈,由于消耗管内的氧气,会造成管内气压减小;b管只与氧气接触,不会生锈,管内气压不变,则最终U形管内红墨水液面左高右低,B正确;
C、图2中,a管内的铁钉与氧气、水同时接触,会生锈;b管内的铁钉只与氧气接触,不会生锈,说明铁生锈需要与水接触,C正确;
D、向一定量饱和石灰水中加入生石灰,生石灰与水反应放出大量热,瓶内压强增大,玻璃弯管左侧液面降低;同时生石灰与水反应消耗溶剂水。析出氢氧化钙,又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故反应过程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先逐渐减小,待反应结束后温度逐渐恢复至室温,析出的氢氧化钙又部分溶解,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又逐渐增大,D不正确。
综上所述:选择D。
7.B
【详解】A、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包括分子、原子和离子,说法正确;
B、纯碱是碳酸钠俗称,其化学式为Na2CO3、烧碱是氢氧化钠的俗称,化学式为NaOH,烧碱中不含碳元素,说法错误;
C、CO点燃生成CO2,CO2与碳高温下反应生成CO,故CO和CO2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说法正确;
D、植物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产生氧气。动植物呼吸、化石燃料燃烧消耗氧气,产生二氧化碳,因此碳、氧循环有利于维持大气中氧气和二氧化碳含量的相对稳定,说法正确。
故选B。
8.B
【详解】A、热水中白磷温度达到了着火点,当将注射器内的水推入集气瓶内,瓶内的氧气由导管进入热水中的白磷处,白磷在水中发生燃烧,能达到实验目的;
B、要探究催化剂的影响,应该选择质量分数相同的过氧化氢溶液,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C、探究NaOH溶液是否变质,即检验溶液中有没有碳酸钠,滴加CaCl2溶液,若有,则产生白色沉淀,若没有,则无明显现象,能达到实验目的;
D、两试管中固体均会变少或消失,溶液由无色变为黄色,稀硫酸和稀盐酸都可与氧化铁反应,能达到实验目的
故选B。
9.C
【详解】①甲一开始质量为0,所以代表的是沉淀质量,氢氧化钠与稀硫酸反应,溶质质量增加;氢氧化钠与硫酸铜反应,析出的沉淀质量大于加入的氢氧化钠质量,溶质质量减小;继续加氢氧化钠不再发生化学反应,溶质质量增加,所以乙代表溶质质量,丙代表溶剂质量,故①正确。
②P点H2SO4被氢氧化钠完全反应生成硫酸钠,Q点CuSO4被氢氧化钠完全反应生成硫酸钠,所以反应溶液中溶质为Na2SO4,故②正确。
③因为氢氧化钠和硫酸反应消耗量为ag,与硫酸铜反应消耗量也为(2a-a)g=ag,根据可知氢氧化钠与硫酸的质量关系为80~98,所以消耗ag氢氧化钠,那么硫酸质量为,可知氢氧化钠与硫酸铜的质量关系为80~160,所以消耗ag氢氧化钠,那么硫酸铜质量为2a,所以原溶液中CuSO4和H2SO4质量不相等,故③错误。
④R点表示加入的氢氧化钠溶液过量,此时溶液呈碱性,,故④正确。
其中正确的说法有①②④,故选C。
10.(1)蛋白质
(2) 低 C 运动
【详解】(1)鸡肉中富含的营养素是蛋白质;
(2)①合金的熔点比其成分金属的熔点低,则钛铜合金的熔点比其成分金属的熔点低;
②碳在常温下具有稳定性,墨汁中含有碳(C);
③闻到福茶的香气,是因为分子在运动。
11.(1)煤
(2)O2
(3)-2
【详解】(1)化石燃料包括煤、石油、天然气。
(2)通过光催化剂可以将H2O、CO2转化为CH4和一种气体单质,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知,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故气体应为氧气;故填:O2。
(3)Bi2Te3中Bi元素的化合价为+3,设Te元素的化合价为,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得:2×(+3)+3=0,则=-2;故填:-2。
12.(1)
(2)每个硫酸根离子带2个单位的负电荷
(3)2Mg2+
(4)肥皂水
【详解】(1)氯是17号元素,在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原子序数,故氯原子核外电子排布为2、8、7,氯离子是氯原子得到1个电子后形成的,故氯离子的核外电子排布为2、8、8,故氯离子的结构示意图为: ;
(2)位于离子符号中元素或原子团的右上角,表示一个离子所带的电荷数。故中“2-”的含义是:每个硫酸根离子带2个单位的负电荷;
(3)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该离子元素符号的右上角标上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号在后,带一个电荷时,1通常省略,多个离子,就是在元素符号前面加上相应的数字;故2个镁离子表示为:2Mg2+;
(4)通常用肥皂水来区分硬水和软水,肥皂水在硬水中易起浮渣,在软水中泡沫较多。
13.(1)Zn+2AgNO3=Zn( NO3)2+2Ag
(2)全部
(3)A
【详解】(1)将一定量的锌粉加入含硝酸银的废液中,锌和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锌和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Zn+2AgNO3=Zn(NO3)2+2Ag;
(2)将反应后的混合物进行过滤,取少量滤渣,滴入稀盐酸,产生气泡,是因为滤渣中含有锌,则溶液中一定不含硝酸银,由此判断银全部被置换;
(3)A、对比①②得出金属活动性锌大于银,由③可得金属活动性铁大于银,但无法验证锌的金属活动性比铁的强,故选项A说法错误;
B:铁和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亚铁和银,56份质量的铁反应生成216份质量的银,反应后溶液质量减小,故选项B说法正确;
C、X可能为锌,Y可能为硫酸亚铁,是因为锌能和硫酸亚铁反应生成硫酸锌和铁,说明锌比铁活泼,结合③可验证锌、铁银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故选项C说法正确;
故选:A。
14.(1)36
(2)不饱和
(3)167.6
(4)5.5
【详解】(1)由表格中的数据可知,20 ℃时,100 g水中最多能溶解氯化钠的质量为36 g,即20 C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 g;
(2)因为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g,则该温度下的50g水中最多能溶解18g氯化钠,因此将实验①所得溶液蒸发50g水,冷却到20℃,溶液达不到饱和;
(3)实验④所得溶液为136 g氯化钠的饱和溶液,此时不能再继续溶解氯化钠,但可以溶解硝酸钾。因为溶剂为100 g水,故最多能溶解31.6 g硝酸钾,充分溶解后,溶液质量为136 g+31.6 g= 167.6 g;
(4)根据C中析出晶体可知,C中为饱和溶液,结合D知蒸发饱和溶液中10 g水,析出晶体11 g,则蒸发饱和溶液中5 g水,析出晶体5.5 g。
15.(1)AgCl
(2)Fe(OH)3+3HCl=FeCl3+3H2O
(3)一定
(4)4
【分析】本题考查混合物组成的推断;步骤①:取一定质量的粉末,加足量水搅拌后过滤,得到沉淀甲和无色溶液A,沉淀甲可能有碳酸钙,可能有氢氧化铁沉淀,也可能有氢氧化镁沉淀;步骤②:向①得到的沉淀甲中加入足量稀盐酸,得到无色气体和黄色溶液,所以沉淀甲中一定含有碳酸钙和氢氧化铁,可能含有氢氧化镁,原混合物中一定含有碳酸钙、氢氧化钠、氯化铁;步骤③:无色溶液A中可能含有氯化镁、硫酸钠硝酸钠、氢氧化钠中的一种或多种(氯化镁和氢氧化钠不共存)。加入硝酸钡生成白色沉淀,所以A中一定含有硫酸钠;C中加入硝酸银生成白色沉淀所以混合物中一定含有氯离子,氢氧化钠与氯化铁反应会生成氯化钠,A中一定含有氯化钠,与硝酸银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则氯化镁可能存在,硝酸钠也可能存在;
【详解】(1)由分析可知,白色沉淀D为氯化银,其化学式为:AgCl;
(2)步骤②得到黄色溶液是因为稀盐酸与氢氧化铁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OH)3+3HCl=FeCl3+3H2O;
(3)由上述分析可知无色溶液A中一定存在Na2SO4;
(4)这包粉末的组成情况可能为①碳酸钙、氢氧化钠、氯化铁、硫酸钠;②碳酸钙、氢氧化钠、氯化铁、硫酸钠、氯化镁;③碳酸钙、氢氧化钠、氯化铁、硫酸钠、硝酸钠;④碳酸钙、氢氧化钠、氯化铁、硫酸钠、氯化镁、硝酸钠,所以这包粉末的组成可能有4种情况。
16.(1)长颈漏斗
(2)CaCO3+2HCl=CaCl2+H2O+CO2↑
(3) ①②/②③ 密度比空气大
(4)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产生白色沉淀
【详解】(1)据图可知仪器a的名称是长颈漏斗;故填:长颈漏斗。
(2)装置B中为稀盐酸与石灰石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H2O+CO2↑;
故填:CaCO3+2HCl=CaCl2+H2O+CO2↑。
(3)对比干燥纸花不变色,湿润纸花变色,可说明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故填:①②或②③。
③处纸花比①处先变红,证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故填:密度比空气大。
(4)二氧化碳与澄清石灰水反应生成碳酸钙白色沉淀;故填: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或产生白色沉淀。
17. 二 只含Na2CO3时也会产生白色沉淀,不能确定Na2SO4一定存在 沉淀部分溶解,且有气泡产生 将稀硫酸改稀硝酸 BaCl2 Na2SO4+BaCl2=BaSO4↓+2NaCl
【详解】实验验证
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滴加酚酞试液溶液变红,说明溶液呈碱性,猜想二中含Na2SO4和NaCl,均呈中性;故填:二。
交流讨论
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滴加足量Ba(NO3)2溶液,生成白色沉淀,Na2CO3、Na2SO4都可与Ba(NO3)2溶液反应生成白色沉淀,不能确定猜想三正确;故填:只含Na2CO3时也会产生白色沉淀,不能确定Na2SO4一定存在。
改进实验
(1)若猜想三正确,则小林同学实验所得的白色沉淀为BaCO3和BaSO4的混合物,向其中滴加过量稀硝酸,BaCO3溶解且有CO2气体生成,BaSO4不溶解;故:沉淀部分溶解,且有气泡产生。
(2)向滤液中先加足量稀硫酸,除去碳酸钠的同时生成硫酸钠,干扰了原滤液中硫酸钠的检验,故应将稀硫酸改为稀盐酸或稀硝酸;故填:将稀硫酸改为稀盐酸或稀硝酸。
反思拓展
要同时除去粗盐样品中的Na2CO3和Na2SO4,应向滤液中加入适量的 BaCl2溶液,使碳酸根、硫酸根转化为沉淀而除去,同时不引入杂质,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2SO4+BaCl2=BaSO4 ↓+2NaCl或Na2CO3+BaCl2=BaCO3↓+2NaCl;故填:Na2SO4+BaCl2=BaSO4 ↓+2NaCl或Na2CO3+BaCl2=BaCO3↓+2NaCl。
18.(1)0.2g
(2)解:设参加反应的铁的质量为
该品牌“暖宝宝”发热包中铁粉的质量分数为:
答:该品牌“暖宝宝”发热包中铁粉的质量分数为56%。
【详解】(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生成氢气的质量为:50 g+10g -59.8 g=0.2 g;
(2)解析见答案。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3年陕西省渭南市蒲城县中考化学二模试卷,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流程题,实验题,探究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3年陕西省渭南市澄城县中考一模化学试题(含解析),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流程题,实验题,科学探究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精品解析:2023年陕西省渭南市澄城县中考一模化学试题(解析版),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本试卷分为第一部分,领到试卷和答题卡后,请用0, 逻辑推理是化学常用的思维方法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