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大自然的语言暑假复习课课练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展开这是一份5.大自然的语言暑假复习课课练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基础知识综合,现代文阅读,综合性学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5.大自然的语言暑假复习课课练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
①假如我是个画家,我就要用各种色彩,_____________出她们的清扬的眉宇和绚丽的服装.
②文化是传承的,但也是发展的,这是一个不断_____________与改变的过程,因此,研究文化现象,必须注意其时空背景,切忌在大时段上笼统言之。
③一种幽暗的光_____________在窗际,仿佛电影中的一幕。
A.描绘 延伸 弥散 B.点染 延伸 弥漫
C.描绘 延展 弥漫 D.点染 延展 弥散
2.下列关于文学知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社戏》是一篇小说,它是按照“盼看社戏——去看社戏——怀念社戏”的思路构思全文。
B.《大自然的语言》一文用“传语”“暗示”“唱歌”等词将动植物拟人化,写得有情有感,这种手法大大增强了说明的生动性。
C.《核舟记》是清代文学家魏学洢所写,文中提到王叔远构思精巧、雕刻精致,核舟令人叹为观止。
D.《恐龙无处不有》用科学研究中的一则实例,有力地说明了“不同科学领域之间是紧密相连的,在一个科学领域的新发现肯定会对其他领域产生影响”的道理。
3.白居易的诗歌《大林寺桃花》中有“人间四月芳非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的诗句,结合《大自然的语言》一文内容思考,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自然现象?以下原因正确的一项是( )
A.纬度的差异 B.经度的差异 C.高下的差异 D.古今的差异
4.下列词语中错别字最多的一项是( )
A.割麦插禾 消声匿迹 内陆 孕育
B.北雁南飞 冰雪融化 抽青 物侯
C.花香鸟语 籁籁落下 山脚 海棠
D.衰草连天 草长鹰飞 农彦 灵敏
5.依次填在横线上的语句排列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寒来暑往是气候,鸟语花香是物候。____________小满是最“接地气”的节气。
①古书称“四月中,小满者,物致于此小得盈满”。
②这时,北方冬小麦等夏熟作物籽粒开始饱满,但还没有完全成熟,所以叫“小满”。
③小满是一个表征物候的节气。
④其关注点不在气,而在物。
A.③①④② B.④③②① C.③④①② D.②①④③
二、基础知识综合
6.阅读下列句子,按要求答题。
①他们太怠慢,是待客的礼数里从来所没有的。
(鲁迅《社戏》)
②而山区的气侯、土rǎng对农作物的适应情况,有很多地方还有待调查。
(竺可桢《大自然的语言》)
③松柏枝叶的点缀,用意却不甚了然。
(吴伯箫《灯笼》)
④好一个痛快了山河,péng勃了想象力的安塞腰鼓!
(刘成章《安塞腰鼓》)
⑤这也许是导致包括所有恐龙在内的许多地球生物灭绝。
(阿西莫夫《被压扁的沙子》)
(1)给①③句中的加点字注音,根据②④句中的拼音写汉字。
怠______慢 松柏______ 土rǎng ( ) péng ( )勃
(2)②句中有一个错别字,找出来并改正。______改为______
(3)⑤句是病句,请改正。
三、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不同选段,完成下面小题。
【甲】
①物候现象的来临决定于哪些因素呢?
②首先是纬度。越往北桃花开得越迟,候鸟也来得越晚。值得指出的是物候现象南北差异的日数因季节的差别而不同。我国大陆性气候显著,冬冷夏热。冬季南北温度悬殊,夏季却相差不大。在春天,早春跟晚春也不相同。如在早春三四月间,南京桃花要比北京早开20天,但是到晚春五月初,南京刺槐开花只比北京早10天。所以在华北常感觉到春季短促,冬天结束,夏天就到了。
③经度的差异是影响物候的第二个因素。凡是近海的地方,比同纬度的内陆,冬天温和,春天反而寒冷。所以沿海地区的春天的来临比内陆要迟若干天。如大连纬度在北京以南约一度,但是在大连,连翘和榆叶梅的盛开都比北京要迟一个星期。又如济南苹果开花在四月中或谷雨节,烟台要到立夏。两地纬度相差无几,因为烟台靠海,春天便来得迟了。
④影响物候的第三个因素是高下的差异。植物的抽青、开花等物候现象在春夏两季越往高处越迟,而到秋天乔木的落叶则越往高处越早。不过研究这个因素要考虑到特殊的情况。例如秋冬之交,天气晴朗的空中,在一定高度上气温反比低处高。这叫逆温层。由于冷空气比较重,在无风的夜晚,冷空气便向低处流。这种现象在山地秋冬两季,特别是这两季的早晨,极为显著,常会发现山脚有霜而山腰反无霜。在华南丘陵区把热带作物引种在山腰很成功,在山脚反不适宜,就是这个道理。
⑤此外,物候现象来临的迟早还有古今的差异。根据英国南部物候的一种长期记录,拿1741年到1750年十年平均的春初七种乔木抽青和开花日期同1921年到1930午十年的平均值相比较,可以看出后者比前者早九天。就是说,春天提前九天。
【乙】
①中国地处温带,一年四季分明。我们的祖先发明的二十四节气,便将四季的时间平均分配。从立冬到立春,再到立夏、立秋,都是间隔三个月。从历法的角度来看,春天的法定长度便是三个月,孟郊诗云“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三春”就是指长达三个月的春季。杜荀鹤说得更加明确:“每岁春光九十日。”可是不知从何时开始,春季变得越来越短了。据气象部门统计,2017年南京的春季只有54天,还不足两个月。今年的春姑娘也姗姗来迟,气象部门宣布,南京从3月23日才进入气象学意义上的春天,比历法上的“立春”(2月4日)晚了47天!但昨天(3月27日)南京的气温迅速升至27摄氏度,夏季的脚步声已清晰可闻。看来今年南京的春季会比去年更加短促!《红楼梦》里贾府的四位姑娘,分别取名为元春、迎春、探春、惜春。即迎之,又探之,可见春尚未至,然而紧接着就来了惜之!难道在曹雪芹生活的年代,南京的春季就是如此短促,所以“金陵十二钗”中的四位贾姓姑娘如此取名?
②就自然景观而言,春、夏、秋、冬各有千秋。然而人间贫富不均,贵贱有别,人们对四季的感觉也就千差万别。春秋时代的某个严冬,齐景公身穿狐白之裘,对大臣晏婴说:“怪哉!雨雪三日而天不寒!”中唐的某个酷夏,唐文宗坐在凉爽的殿阁中与诸学士联句,文宗得句云:“人皆苦炎热,我爱夏日长。”社会下层的普通劳动者对严寒、酷暑有切肤之痛,显然不会有这种闲情逸致。所以普通人更喜爱既不冷也不热的春、秋两季,总是在盛夏酷暑时盼望着凉爽的秋天,在寒冬腊月时盼望着温暖的春天。可惜如今的春季越来越短,自然界中的百草千卉当然也就“春江水暖鸭先知”。至少在南京,春天的花卉似乎不再像从前那样先后有序,而变成扎堆开放。紫金山下的梅花刚谢,桃花、樱花、海棠、紫叶李便争先恐后地纷纷开花。这几天到城东来赏花的人熙熙攘攘,大家都明白“更能消、几番风雨?匆匆春又归去!”我曾经十分喜爱英国诗人雪莱的名句:“哦,风啊,如果冬天来了,那春天还会远吗?”但如今的我更想把句中的“春天”改成“夏天”,不知其他地方的读者朋友同意这样改吗?
(莫砺锋《如果冬天来了,那夏天还会远吗?》)
7.两篇选文的说明内容分别是什么?请简要概括。
8.【甲】文语言赏析。
(1)如在早春三四月间,南京桃花要比北京早开二十天,但是到晚春五月初,南京刺槐花只比北京早十天。(本句用了哪些说明方法?请分析其作用)
(2)例如秋冬之交,天气晴朗的空中,在一定高度上气温反比低处高。这叫逆温层。(分析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9.乙文中引用孟郊和杜荀鹤的诗句,又引述齐景公和唐文宗对季节的感受,分别有什么作用?
10.作者想把“如果冬天来了,那春天还会远吗?”这句话中的“春天”改成“夏天”,有怎样的用意?
《大自然的语言(节选)》竺可桢完成小题
①物候现象的来临决定于哪些因素呢?
②首先是纬度。越往北桃花开得越迟,候鸟也来得越晚。值得指出的是物候现象南北差异的日数因季节的差别而不同。我国大陆性气候显著,冬冷夏热。冬季南北温度悬殊,夏季却相差不大。在春天,早春跟晚春也不相同。如在早春三四月间,南京桃花要比北京早开20天,但是到晚春五月初,南京刺槐开花只比北京早10天。所以在华北常感觉到春季短促,冬天结束,夏天就到了。
③经度的差异是影响物候的第二个因素。凡是近海的地方,比同纬度的内陆,冬天温和,春天反而寒冷。所以沿海地区的春天的来临比内陆要迟若干天。如大连纬度在北京以南约1°,但是在大连,连翘和榆叶梅的盛开都比北京要迟一个星期。又如济南苹果开花在四月中或谷雨节,烟台要到立夏。两地纬度相差无几,因为烟台靠海,春天便来得迟了。
④影响物候的第三个因素是高下的差异。植物的抽青开花等物候现象在春夏两季越往高处越迟,而到秋天乔木的落叶则越往高处越早。不过研究这个因素要考虑到特殊的情况。例如秋冬之交,天气晴朗的空中,在一定高度上气温反比低处高。这叫逆温层。由于冷空气比较重,在无风的夜晚,冷空气便向低处流。这种现象在山地秋冬两季,特别是这两季的早晨,极为显著,常会发现山脚有霜而山腰反无霜。在华南丘陵区把热带作物引种在山腰很成功,在山脚反不适宜,就是这个道理。
⑤此外,物候现象来临的迟早还有古今的差异。根据英国南部物候的一种长期记录,拿1741到1750年十年平均的春初七种乔木抽青和开花日期同1921到1930年十年的平均值相比较,可以看出后者比前者早九天。就是说,春天提前九天。
11.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四个因素的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
12.白居易《大林寺桃花》中有“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的诗句。结合选文内容思考,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自然现象?
四、综合性学习
13.本学期各班都开展了“气象物候”专题研究活动,试根据掌握的知识回答以下问题:
(1)A.“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李白《塞下曲六首其一》)
B.“早春三四月间,南京桃花比北京早开20天,但是到了晚春五月初,南京刺槐只比北京早10天。”(《大自然的语言》)
(2)【搜集资料】“云是天气的招牌”,请你写出不少于2个看云识天气的谚语。
(3)【应对气候】小华看了气候变暖的报道,忧虑地说:“这样下去可不得了,但我们普通群众也无能为力啊!”其实,作为普通群众,同样能够为应对气候变化作贡献,你准备怎样劝说小华呢?
参考答案:
1.B
2.C
3.C
4.D
5.C
6.(1) dài bǎi 壤 蓬
(2) 侯 候
(3)修改:“这也许是导致包括所有恐龙在内的许多地球生物灭绝的原因”或句末加上“的原因”。
7.影响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春季变得越来越短。 8.(1)运用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的说明方法,列举“早春三四月间,南京桃花要比北京早开20天,但是到晚春五月初,南京刺槐开花只比北京早10天”的例子,把两者进行对比,运用具体的数字,准确说明了受纬度影响,物候现象南北差异的日数因季节的差别而不同。(2)“—定”在这里是“特定”的意思,起限制性作用,说明秋冬之交,天气晴朗的空中,只有在特定的高度上气温才比低处高,并不是所有高度都如此,它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和严密性。 9.引用孟郊和杜荀鹤的诗句,表明在古代历法中,春天的法定长度是三个月;引述齐景公和唐文宗对季节的感受,表明由于贫富不均,贵贱有别,人们对四季的感觉也就千差万别,突出了普通人对春、秋两季的喜爱。 10.进一步强调如今的春季越来越短,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喜爱和对春天匆匆离去的惋惜之情。
11.不能。这是按照“先主要后次要”的逻辑顺序去说明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四个因素。 12.因为高下的差异会影响到物候的变化。(或答“植物的抽青开花等物候现象在春夏两季越往高处越迟”也对)。
13.(1)A句反映了物候现象与纬度、海拔(地势高下)有关系。B句反映了物候与纬度有关系。(2)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东虹轰隆西虹雨;天上钩钩云,地上雨淋淋。(3)小华,只要我们从自我做起,从日常生活做起,我们普通群众同样可以为应对气候变化出力。比如出门多骑自行车,少开摩托车;随手关灯、关电视;夏天少开空调;家里栽养绿色植物;购物多用竹制或环保菜篮、少用塑料购物袋等等,我们一起努力吧。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大自然的语言随堂练习题,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基础题,现代文阅读,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5.黄河颂暑假复习课课练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基础知识综合,现代文阅读,综合性学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11.核舟记暑假复习课课练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对比阅读,课内阅读,综合性学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