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科学浙教版九年级上册第1章 物质及其变化第2节 物质的酸碱性教案配套ppt课件
展开酸:电离时产生的阳离子全部都是氢离子(H+) 的化合物。 酸= H+ + 酸根阴离子
人的胃液具有酸性,食醋也具有酸性,它们是不同的物质,为什么都呈酸性?
因为其中含有一类特殊的物质——酸。
碱的概念:碱是电离时产生的阴离子全部是OH-的化合物
碱=金属阳离子+酸根阴离子
生活中我们还常接触碱性物质,如石灰水、氨水等,它们都含有碱。
酸碱指示剂:石蕊遇酸变红,遇碱变蓝; 酚酞遇酸不变色,遇碱变红。
用什么方法判断物质的酸碱性?
有一类物质在酸性和碱性溶液中呈现不同颜色,叫做酸碱指示剂。可以使用酸碱指示剂来判断物质的酸碱性。
酸碱指示剂只能测定酸碱性,但不能反映酸碱性的强弱。
但测定物质酸碱性的强弱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很多环境问题都与此有关。
雨水酸性过强,形成酸雨
我们用pH来反映物质酸碱性强弱,其范围在0~14之间,pH越低,酸性越强;pH越高,碱性越强;pH等于7的物质呈中性。
最常用、最简单的测定物质酸碱性强弱的方法是使用pH试纸。
pH试纸使用方法:用干燥而洁净的玻璃棒蘸取少许溶液滴在pH试纸上,变色后与标准比色卡对照可的pH 值。
用酸碱指示剂只能指示溶液的酸碱性。而pH试纸不仅能显示溶液的酸碱性,还能显示溶液的酸碱度。
“雪碧”是一种无色的碳酸饮料,将少量“雪碧”滴入紫色石蕊试液中,然后再加热,溶液颜色的变化是( ) A.先变蓝后变紫 B.变红后颜色不再改变 C.先变无色后变红 D.先变红后变紫
某溶液的pH是5,若将溶液的pH上升到8,应采用的措施是加入适量( )。A、紫色石蕊试液 B、酸溶液C、碱溶液 D、蒸馏水
苯甲酸(C6H5COOH)可用作食品防腐剂,其酸性比醋酸强,下列对苯甲酸性质的推测,不合理的是( )A、苯甲酸能使石蕊试液变红色B、苯甲酸不能使酚酞变色C、苯甲酸溶液的pH>7D、苯甲酸溶液的pH<7
现有白纸和几种溶液,有人用这些材料设计了一个名为“雨落叶出红花开”的趣味实验。实验的过程如下:先用洁净的毛笔蘸 (填序号,下同)在白纸上画上花,再用 画上叶,将白纸挂上墙壁,晾干后用 向纸上喷即成。A、酚酞试液 B、石蕊试液C、氢氧化钠溶液 D、稀盐酸
初中第2节 物质的酸碱性获奖ppt课件: 这是一份初中第2节 物质的酸碱性获奖ppt课件,共39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NaCl,电离与电离方程式,HCl,H2SO4,HNO3,酸的定义,酸性物质,酸溶液,酸性溶液,碱性物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科学浙教版第2节 物质的酸碱性教案配套课件ppt: 这是一份科学浙教版第2节 物质的酸碱性教案配套课件ppt,共13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不变色,酸碱指示剂,判断物质的酸碱性,pH试纸,最简单的方法,标准比色卡,PH试纸,使用方法,玻璃棒,pH值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科学浙教版九年级上册第1章 物质及其变化第2节 物质的酸碱性习题课件ppt: 这是一份初中科学浙教版九年级上册第1章 物质及其变化第2节 物质的酸碱性习题课件ppt,共3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答案呈现,习题链接,肥皂水,无明显现象,变红色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