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安徽省合肥市第四十二中学中考三模化学试题(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2023年安徽省合肥市第四十二中学中考三模化学试题(含答案),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科普阅读题,实验题,流程题,科学探究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年安徽省合肥市第四十二中学中考三模化学试题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1.“碳中和”即的排放总量与吸收相平衡。下列做法不利于实现“碳中和”的是A.加大燃煤发电,保障电力供应 B.绿色出行,少开私家车C.利用新工艺将转化为有机化工产品 D.加快氢能源开发,推广使用新能源2.下列关于“舌尖上的化学”说法科学的是A.食用豆制品、虾皮可以补钙 B.剧烈运动后,多饮用碳酸饮料C.为增强体质,每餐都应大量摄入高蛋白食物 D.适当补充锌元素可以预防甲状腺肿大3.建构化学观念是学好化学的基础,以下观念对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分类现:从组成上看干冰和冰都是化合物B.转化观:石灰石一定条件下可转化为生石灰C.能量观:光合作用是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D.守恒观:铜在氧气中加热,反应前后固体的质量相等4.在完成“过滤土壤溶液并土壤溶液pH测定”的实验中一定用不到的仪器是A.烧杯 B.玻璃棒C.试管夹 D.漏斗5.叶黄素是一种类胡萝卜素,是存在于人眼视网膜黄斑区的生要色素,有很好的抗氧化作用。下列关于叶黄素的说法错误的是A.由三种元素组成 B.一个分子中含98个原子C.完全燃烧后的产物是和 D.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6.如图是某元素X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下列关于X的说法正确的是A.X原子核内中子数为13 B.元素形成的常见氧化物化学式为Al2O4C.X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D.X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7.水在2400℃时能分解,其微视过程可用以下示意图表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水分解过程示意图排列的正确顺序是B.此反应共涉及两种氧化物C.2400℃时水分解的客观事实说明通常情况下水的性质稳定D.该反应前后,分子种类和个数都发生改变8.青少年一定要爱护自己的眼睛,在光线不足时看书、写字要用照明工具。下图照明用台灯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台灯部件中金属材料制成的有铁螺丝钉和铜质插头B.灯管后面的反光片为铝箔,铝块能形成铝箔是因为铝有金属光泽C.塑料灯座的材质属于有机合成材料D.废弃的台灯应分类回收9.对下列事实的微观解释不正确的是A.和的化学性质差异大:构成的分子种类不同B.饭桌上饭菜香味扑鼻:分子不断运动C.不同的酸溶液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都能解离出酸根离子D.氢氧化钠溶液能导电:溶液中存在可自由移动的离子10.类推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之一,下列类推正确的是A.氯化氢由分子构成,则氯化钠也由分子构成B.在有限空间里可燃性气体遇到明火可能引起燥炸,所以爆炸都是化学变化C.某物质充分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则该物质一定含碳、氧两种元素D.化学变化中分子种类发生改变,则分子种类改变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11.某小组用20mL一次性注射器吸取10mL某碳酸型饮料并用胶头封闭注射器针孔,分别进行了如右图实验。下列分析不合理的是A.该实验用于探究压强对气体在水中溶解度的影响B.图Ⅰ:用力向外拉动注射器,管中有许多小气泡出现C.图Ⅱ:用力向里推注射器,压强增大,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减小D.该实验装置的优点是密封性好,压强较易改变12.一定温度下,对固体甲的溶液进行恒温蒸发,实验记录如下:根据上述实验,不能得到的结论是A.①②溶液为不饱和溶液B.此温度下,1.5g甲溶解在10g水中刚好形成饱和溶液C.固体甲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D.①~④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①<②<③=④ 二、科普阅读题13.阅读下面的科技短文,回答问题。高锰酸钾作为强氧化剂,能降解有机物,抑制藻类生长,随着投加量的增加和接触时间的延长,效果较理想。粉末活性炭对水中的小分子物质(相对分子质量)有很好的吸附作用,有利于净水过程中去色、去味。两者组合同时用于常规净水工艺流程,使之协同作用,效果更为显著。与常规工艺流程相比(如图所示),投加高锰酸钾后沉淀池出水氨氮去除率反而下降9.6%,过滤后水去除率略有上升4.2%,加入高锰酸钾后,沉淀后水氨氮去除率下降,是部分相对分子质量较大的有机物被高锰酸钾降解为氨氮所致。(1)有关高锰酸钾—粉末活性炭工艺净水的说法正确的有_______。A.相比常规净水工艺,最终水中的氨氮去除率更高B.相比常规净水工艺,高锰酸钾—粉末活性炭工艺对沉淀净水效果更佳C.粉末活性炭可以将水中的相对分子质量较大的有机物降解(2)高锰酸钾的水溶液呈紫红色,但最后净化后的水为无色的原因是______。(3)高锰酸钾—粉末活性炭两者组合,协同作用净水效果更为显著的原因是________。(4)常规处理工艺中使用的硫酸铝属于______(选填“酸”“䂸”“盐”“氧化物”)(5)请再列举一条高锰酸钾的常见用途_______。 三、实验题14.下图是实验室中常用的仪器。已知:溶液与不反应,能与反应。(1)仪器的名称是_____。(2)从上图中选择合适的仪器组装一套发生装罝,要求添加盐酸无须拆开装置,需要用到的仪器有______。(填字母序号)。实验室制取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3)将发生装置连接装置,观察到乙处燃着的火柴先熄灭,可推知具有的性质有_________。若在发生装置与收集装置之间增加装置,其目的是________。 四、流程题15.碳酸锂是制备锂电池的重要原料。工业上以锂辉石精矿(主要成分为)为原料制取碳酸锂的主要工艺流程及碳酸锂的溶解度表如下:湿度/℃020406080碳酸锂的溶解度/g1.551.331.181.000.82请回答下列问题:(1)酸浸槽、反应器中均进行了搅拌操作,其目的是__________。(2)酸浸槽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3)结合碳酸锂的溶解度表,洗涤槽中应用_______(填“冷水”或“热水”)洗涤;洗涤的目的是_________。 五、科学探究题16.氢气是密度最小的无色气体,被认为是最清洁的燃料。某小组开展了如下探究:【活动一】制取并探究氢气的可燃性(1)如图1所示,利用电解水的方式制取氢气。通电一段时间后,为验证氢气的可燃性,可打开_____管(选填“甲”“乙”)活塞,将燃着的小木条放在管上方出气的尖嘴处。实验过程中发出了尖锐的爆鸣声,说明收集到的氢气______。写出氢气发生爆炸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2)利用电解水的方式制取大量氢气有何不足之处_______。【活动二】探究氢气的还原性(3)小组同学设计方案的装置见图2所示。(注:浓硫酸、无水氯化钙都是常用干燥剂)装置A中发生是实验室制取氢气的反应,则“隔板”上承载的物质是_______(填化学式),能证明氢气具有还原性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活动三】深度探究利用氢气的还原性测定水的组成(4)利用还原粉末(化学方程式:)的实验测定水的组成,实验装置见【活动二】中的图2。实验过程中产生氢气一段时间后才点燃处酒精朾的可能原因是_________。【数据处理】实验中,某次测定的数据如表所示。 实验前实验后氧化铜和玻璃管的总质量氧化钙和U型管的总质量(5)根据上表中数据,水中氢、氧元素的质量比等于_______(使用原始数据列出计算式,不用计算出结果)。(6)下列情况中,对实验测定结果一定没有影响的是_______(填序号)。A.对而言,是过量的B.无水氯化钙有部分失效C.反应中部分反应后变成(反应方程式为:)D.无水氯化钙吸收了空气中的水蒸气 六、计算题17.实验室有一瓶久置的过氧化氢溶液,取该溶液加入水稀释后,再加入,制得氧气。(1)计算该过氧化氢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2)计算结果与标签标注不一致的可能原因是_______。
参考答案:1.A2.A3.D4.C5.D6.D7.B8.B9.C10.D11.C12.C13.(1)AB(2)沉淀池加入高锰酸钾后,部分相对分子质量较大的有机物与高锰酸钾反应,最后净化后的水中不含高锰酸钾,故为无色(3)高锰酸钾作为强氧化剂,能降解有机物,抑制藻类生长,随着投加量的增加和接触时间的延长,效果较理想;粉末活性炭对水中的小分子物质(相对分子质量 <3000 )有很好的吸附作用,有利于净水过程中去色、去味;两者组合同时用于常规净水工艺流程,使之协同作用,效果更为显著(4)盐(5)实验室制氧气 14.(1)量筒(2) ABD (3) 密度大于空气,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除去二氧化碳中的氯化氢气体 15.(1)增大反应物之间的接触面积,使反应物充分反应(2)Li2O+H2SO4= Li2SO4+H2O(3) 热水 除去碳酸锂沉淀表面的残液 16.(1) 乙 不纯 (2)消耗大量电能(3) Zn C中黑色固体变红 (4)排尽装置中的空气,防止发生爆炸(5) (6)AC 17.(1)解:设过氧化氢的质量为x过氧化氢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为:答:过氧化氢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为9.1%。(2)过氧化氢发生了分解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3年安徽省合肥市第四十二中学中考三模化学试题(含解析),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科普阅读题,实验题,流程题,科学探究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3年安徽省合肥市蜀山区琥珀中学中考三模化学试题(含答案),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化学试卷共17小题,总分40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AD;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3年安徽省合肥市第四十五中学中考三模化学试题(含答案),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